Vol.153|反向特种兵之旅:生活不是“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社会病理学番外

我们的“社会病理学”栏目出书了!书名就叫《谁的问题:现代社会的非标准答案》,各大平台有售,欢迎大家多多支持:点击购买 今天这期节目和书里的第八章《跟风旅行》有关,孟老师写:旅行是现代人的异乡梦,打卡是空心人的填充物,远方是流浪者的桃花源,附近是栖居者的中途岛。编辑部小伙伴觉得这些判断其实有待商榷,于是在酷暑中给孟老师安排了一次“反向特种兵旅行”——回到他的家乡天津,完成一天12处打卡的任务(点击收看完整视频)。 孟老师此次出行感受如何?行程结束后他的观点是否发生了变化?他对自己的家乡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欢迎收听本期番外。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收听指南】 01:05 旅行,但是反向+特种兵 06:04 现代人的“故乡”,大多成了“异乡” 09:23 寻找绝佳取景处的攻略有时挺有用 11:41 网红打卡照,被规训的现代身体 14:20 活在镜头前,要克服一系列心理障碍 17:25 越离开天津,越感受到它的活气 19:50 废话越多,生活也许反而越好 23:15 没看到天津之眼,也能深切感受天津 26:30 家门口,对于天津来说太重要了 28:10 希望我们的生活都可以轻快一点 【工具箱】 01 “社会病理学”栏目出书了!书名就叫《谁的问题:现代社会的非标准答案》,欢迎大家多多支持:点击购买 02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 03 福柯《声名狼藉者的生活》《规训与惩罚》 04 纪录片《守护解放西》 【相关往期】 社会病理学|栏目合集 山河纪:天津卫,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 【小助手】 由李筠、孟庆延两位学者带队的学术考察【风华:路线篇(天津-保定)】目前正在招募同行者。本次考察时间为7月26日-30日,欢迎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添加考察助理微信(eidos6719),获得具体价格和更多考察信息。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关注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0(备注「播客」)

30分钟
20k+
1年前

Vol.152|列国志番外|沙特转型:小萨勒曼的“出埃及记”|嘉宾:施展

去年年初,「列国志」栏目上线了一期以沙特为主题的节目,当时施展老师的讲述更多基于地缘、历史与宗教背景,梳理了沙特阿拉伯的成长史,以及沙特家族和瓦哈比教派的合作逻辑,沙特在中东地区的角色则是“中东版三国演义”的“圣地守护者”。 时隔十年,施老师重返沙特进行考察,回来后直呼如今的沙特与曾经去参加学术会议时所认识的沙特已经大不相同,他看到了许多之前看不到的、想不到去看的东西,也对沙特国家叙事的改变有了豁然开朗的理解。 与十年前相比,沙特在物质层面和社会层面的主要变化分别有什么?在沙特的新老历史博物馆中,蕴藏着哪些这个国家自我认同的变化线索?沙特与伊朗的近期和解是如何达成的?沙特家族未来又会走向何方?在今天的节目里,何必和施展老师将带领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这个神秘的亚洲国家——沙特阿拉伯。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施展(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 【收听指南】 01:40 最直观变化:女性政策放松、利雅得的堵车 05:34 沙特之旅:利雅得、迪里耶、达曼、吉达… 10:43 三条线索: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宗教中心 14:09 沙特的内志与汉志,从部落联盟到第三王国 18:35 利雅得的老国博只讲了自己第三王国的历史 19:40 迪里耶古城的新国博:沙特自己的“出埃及记” 22:10 把西方树立为“邪恶法老”,把自己树立为“摩西” 27:10 沙特继承制度转型:兄终弟及→父终子及 33:54 没有大规模制造业,就无法改变部落化的结构 35:47 小萨勒曼的“土改”方案——线性城市The Line 39:20 经济改革:把能源“提款机”放到王储的手里 43:25 谢赫家族的新生意:成也娱乐,败也娱乐 47:43 强化沙特性:新的经,新的教会,新的仪式 53:50 对比新老国博,看懂了沙特与伊朗的和解 57:13 沙特的未来:一切都是国王的工具? 【工具箱】 01 1932年,沙特阿拉伯王国在伊斯兰教瓦哈比派的旗帜下成立,瓦哈比派提出对女性诸多限制,其中就包括禁止自由活动以及开车。直到2017年沙特国王萨勒曼发布解禁令(于2018年6月24日正式生效),沙特阿拉伯才摘掉「全世界唯一不允许女性驾车国家」的帽子。 02 迪里耶(ad-Dir‘iyah)是沙特阿拉伯古都遗址、前沙特王国(1774-1818)首府。位于首都利雅得西北16公里处的哈尼法谷地。它是沙特家族的发祥地。18世纪中叶,迪里耶是内志地区的政治、宗教和教育中心。该城建有许多清真寺,曾是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瓦哈卜传播哈比派教义的根据地。1818年,奥斯曼帝国驻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率军镇压瓦哈比教派运动,该城被摧毁。 03 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通称“沙特阿美”(Saudi Aramco,源自前称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能源和化学品公司之一,目前是世界上探明储量最大的石油公司,总部设在宰赫兰。公司拥有全世界最大的陆上油田——加瓦尔油田,以及最大的海上油田——萨法尼亚油田。 04 所谓“汉志”与“内志”实际上是两个阿拉伯地理名称,“汉志”是指沙特西部地区沿海一带,其境内有伊斯兰教的发祥地麦加和麦地那。“内志”相对汉志,主要是沙特中部地区,是沙特石油的重要产地。 05 伊本·沙特(Ibn Saud,1880-1953),沙特家族第10代首领,瓦哈比派现代国家的开拓者,沙特阿拉伯王国开国国王(1932-1953在位)。内志埃米尔阿卜杜勒·拉赫曼·沙特之子 。伊本·沙特11岁时因沙特家族被拉希德家族驱逐而流亡科威特。1901年率40名驼兵从科威特出发,至1902年夜袭利雅得,收复该城。经两年奋战,重新征服阿拉伯半岛中部的一半地区。1914年将领土扩张至波斯湾,1925年征服汉志全境,实现内志、汉志的统一。1932年将获得的领土统一成为沙特阿拉伯,改称国王。 06 《出埃及记》讲述了以色列人在耶和华(上帝)美妙的引领下离开在埃及为奴的故事。这段路程由以色列人的先知摩西带领通过荒野到西奈山前往耶和华应许他们的国度-迦南地。在西奈山耶和华颁布诫命,典章,律法,及建造会幕的细节,代表着从那时候开始,耶和华从此由天上降临在人间与人同在,以及给予他们在进入应许之地的胜利和平安。 07 2021年1月,沙特阿拉伯王储兼NEOM公司董事会主席Mohammed bin Salman提出了打造未来城市的初步构想和愿景,希望借此重新定义未来城市样貌。半年后,这个未来城市“THE LINE”的设计方案正式公布。这个“线性城市”全长近170公里,仅200米宽,整体高度为500米,具有镜面外立面,占地仅34平方公里,计划容纳约900万居民。 08 阿勒谢赫(ʾĀl aš-Šaykh)是沙特阿拉伯的宗教统领家族。他们是18世纪伊斯兰教瓦哈比教派创始人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比的后裔,如今该教派在沙特阿拉伯伊斯兰教中占主导地位。在沙特阿拉伯,该家族的威望仅次于王室沙特家族,他们在近300年前与沙特家族达成了权力共享协议——政治权力归属沙特家族,而宗教事务上的权力则归属谢赫家族,这样的权力平衡一直持续到今日。 09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援用了大量人类学材料,从图腾制度出发讨论了宗教生活之构成的基本原理及命题,堪称涂尔干所有作品中最精湛的作品。其指出,宗教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之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 【相关往期】 Vol.84丨列国志:沙特,中东三国演义之圣地守护者 【专题栏目】 「列国志」是由「东腔西调」特别策划的一个人文历史栏目,在这个栏目中,特邀嘉宾施展教授将同主播何必一起,横跨亚洲、欧洲、非洲以及美洲的广袤疆域,复原当下列国的精神格局与时代境遇。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关注、评论、转发,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0(备注「播客」)

60分钟
30k+
1年前

Vol.151|修昔底德:人总是人,过去的事件在将来会再次发生|嘉宾:张新刚

如果要选出一位20世纪以来最炙手可热的古代史家,恐怕非修昔底德莫属。在近几年有关时政的讨论中,即便不关心国际关系的人,或许也都听说过“修昔底德陷阱”。这个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观点——“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日益增长由此引起斯巴达人的恐惧”(《伯罗奔尼撒战争史》I·23),在现代语境下则是一个新兴大国的崛起会挑战既有大国的地位,而守成的大国会主动进行遏制乃至不惜发动战争。 如何看待古希腊的兴与衰?“修昔底德陷阱”背后的深层逻辑是什么?修昔底德在何种意义上是我们的“同时代人”?今天重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对于我们理解民主、帝国和政治,有什么意义?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新刚老师,借着他的新书《古希腊思想通识课:修昔底德篇》,和我们聊聊修昔底德和他笔下的希腊世界。 【本期对谈】 主播:大志(大观天下志编辑部) 嘉宾:张新刚(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2:06 阅读一位同时代人:修昔底德 05:23 从希波战争到伯罗奔尼撒战争的酝酿 09:05 雅典帝国的崛起:从联盟到帝国 11:23 雅典和斯巴达,最重要的两个希腊城邦 14:32 城邦的兵种,往往会决定城邦的政体样态 16:05 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民主就是穷人统治 21:10 独特的斯巴达:混合政体、供养者黑劳士 24:48 必有一战?修昔底德的两种理解方式 27:25 是人和人的战争,不是城邦和城邦的战争 31:33 战争的根本原因,其实来自于主观的恐惧 35:27 有什么样的政体,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40:42 伯里克利:雅典帝国的政治巨人 43:42 阵亡将士葬礼演讲:民主颂+帝国颂 49:01 米洛斯对话:雅典征服米洛斯的正义与不义 54:29 争气抵抗vs投降活命,哪个更重要一些? 57:18 瘟疫中的至暗时刻:当人性面对考验 01:02:48 “战争是一个暴戾的、凶残的老师” 01:05:07 “乌合之众”的善变,有时是一种自我纠偏 01:09:30 看雅典,要看它的鼎盛,也要看它的低谷 【工具箱】 01 公元前431年,希腊世界内部的两大阵营爆发了长达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在这场影响深远的战争里,各类城邦与各色人等轮番登场,在各种极端环境中做出自己的抉择。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写就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成了西方历史学的经典巨作。修昔底德认为,日益强大的雅典引起了斯巴达的恐惧,而斯巴达必须回应这种威胁。这种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必有一战的逻辑,就是后世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提出)。 02 《古希腊思想通识课:修昔底德篇》是张新刚教授对《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的解读。张教授选取书中最为重要的事件,按时间历程,梳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前因后果和内在逻辑,并借此探讨了公民品性、城邦政体、权力与正义等关乎古希腊人思想精神的重要议题,揭示了修昔底德对“人的境况”深入而复杂的思考。 03 提洛同盟(Delian League),成立于公元前478年,是希腊城邦组成的一个联盟。在第二次波斯入侵希腊的最后阶段,希腊在普拉提亚战役中获得胜利后,为了继续对抗波斯帝国而成立此同盟。同盟的名字来源于官方会议的地址提洛岛。在这个同盟成立后不久,雅典开始为了自身利益而利用同盟的海军。这种行为经常导致雅典和同盟内其他弱势成员之间产生冲突。而斯巴达并不乐见雅典扩张霸权,建立了伯罗奔尼撒联盟与提洛同盟对抗。在公元前431年,两大同盟爆发战争,史称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04年,提洛同盟战败而解散。 04 节目中提到的斯巴达供养者阶层,即黑劳士。黑劳士制度产生于斯巴达人征服拉科尼亚地区,其中既有部分斯巴达人沦落而来,也有被征服的当地居民。征服美塞尼亚之后,黑劳士群体主要由被征服的美塞尼亚居民组成。在这两个阶段,黑劳士的总体地位较高,类似于农奴。但从公元前5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斯巴达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雅典与斯巴达竞争希腊霸主带来的国际矛盾,黑劳士与斯巴达人的关系开始逐步恶化,其社会地位逐渐下降。进入公元前4世纪,随着美塞尼亚地区的独立,黑劳士重新变成以拉科尼亚人为主,而黑劳士的社会地位也随着斯巴达贫富分化的加剧逐步下降,沦为奴隶。 05 伯里克利(希腊文:Περικλῆς,英文:Pericles,约公元前495-公元前429),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杰出代表者,古代世界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伯里克利毕生致力于经营奴隶制民主政治,扩张雅典的势力。他促进了雅典奴隶制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的繁荣,在历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他倡导的泛希腊事业和建立雅典霸权的活动,是对盟国的勒索和压迫,但也有利于希腊世界的经济发展和趋于政治统一。然而当时实现希腊世界政治统一的历史条件尚未成熟,以雅典一个城邦的力量并保持原来的城邦制度,是难以完成统一的大业的。他死后雅典失去了坚强的领导,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较量,终败于斯巴达和波斯的联合力量。 06 《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是伯里克利在纪念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阵亡将士时所发表的著名演说。他在其中提到:“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的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这是我们的特点: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 【希腊的理由】 【相关往期】 Vol.79丨人类的幸福,不会长久停在一处|嘉宾:张新刚 Vol.140|复仇循环:希腊悲剧中的胜利荣耀与无解命运|嘉宾:张新刚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订阅。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73分钟
26k+
1年前

Vol.150|社交距离:现代社会的孤独起点|社会病理学

我们的“社会病理学”栏目出书了!书名就叫《谁的问题:现代社会的非标准答案》,欢迎大家多多支持~ 在此前的节目里,我们聊过社恐与社牛、聊过集体怀旧、聊过越来越发达的社交媒体,今天,我们想继续聊聊现代人的孤独。现代人似乎总是很矛盾,我们留恋于过去那种温情脉脉,但又特别害怕人情世故附带的麻烦;我们渴望得到陪伴,却选择成为小动物的“爸爸妈妈”;我们在线下和他人见面,内心则更倾向于在手机上打字聊天。 这是新的生活方式还是自我孤独的开始?孤独究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还是一种自我的放逐?在今天的节目里,作为社会学学者的孟庆延老师将和我们聊一聊,孤独何以成为现代社会规训之下的副产品。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收听指南】 00:50 号外!“社会病理学”出书了! 02:20 现代人的孤独,是自我放弃吗? 05:05 社交礼仪是一种外部性约定 07:50 从外部性约定到人的内化机制 13:40 从身体惩罚到隐秘而日常的规训 15:20 行为的合规并不意味着观念的改变 17:20 社交距离/界限感:身体观念神圣化 19:00 行为举止有时是一种区分机制 22:18 分寸感与亲密感的社交需求悖论 23:57 孤独是现代社会规训之下的副产品 25:12 发达的互联网对自我孤独的塑造 28:15 我们是不是离真实的生活更远了? 31:10 现代人似乎越来越容易被冒犯 34:00 在理性的牢笼里,理解是稀缺品 34:55 线下活动预告(北京,07.02) 【工具箱】 01 “社会病理学”栏目出书了!书名就叫《谁的问题:现代社会的非标准答案》,欢迎大家多多支持:签名本购买链接 02 《文明的进程》是德国社会学家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1897-1990)的成名之作。我们习惯把文明看成一种摆在我们面前的现成财富,但在埃利亚斯看来,“文明的表现”绝非天然如此,文明是一种过程,是历经数百年逐步演变的结果,是心理逐步积淀规范的结果。传统社会学把人和社会看成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实体,而作者推翻了这种两分法,提出两者不可分割,正是宏观的社会和微观的人之间的互动激荡形成了个人、国家乃至社会的整个文明的进程轨迹。 03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疯癫与文明》是福柯的第一部重要的书,讨论了历史上疯狂这个概念的发展以及研究了人们如何试图治疗疯狂。在许多方面,《规训与惩罚》是《疯癫与文明》的姊妹篇。 04 马塞尔·莫斯(Marcel Mauss,1872-1950)法国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主要论著有:《早期的几种分类形式:对于集体表象的研究》(1903)、《关于爱斯基摩社会季节性变化的研究》(1910)、《礼物》(1923)、《关于原始交换形式──赠予的研究》(1925)等。 05 在《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一书中,保罗·福塞尔(Paul Fussell)通过独特的视角将美国社会中的社会等级现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对三六九等人的品味作了细致入微的对比,指出等级是一系列细微事物的组合,很难说清楚,但正是这些细微的品质确立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评判等级的标准绝非只有财富一项,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同样重要。 06 主题推荐:《自我决定的孤独: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 【小助手】 由李筠、孟庆延两位学者带队的学术考察【风华:路线篇(天津-保定)】目前正在招募同行者。本次考察时间为7月26日-30日,欢迎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添加考察助理微信(eidos6719),获得具体价格和更多考察信息。 【往期回顾】 Vol.63|精神鸦片:究竟哪些东西在“毁掉下一代”? Vol.65|算法系统:人类终将陷入自己理性的牢笼 Vol.68|全景敞视:当我们一起步入“楚门的世界” Vol.70|城市竞争:抢人大战除了抢人,还在抢什么? Vol.73|跟风旅游:一生有多少“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 Vol.76|颜值正义:一场多数人对多数人的“暴政” Vol.80|制造需要:在消费主义与反消费主义之间 Vol.89|社会病理学:社会有病,我们有药吗?(番外) Vol.92|象牙之塔:现代大学正在缓慢死亡吗? Vol.95|老龄社会:你真的了解过你的父母吗? Vol.108|精神危机:现代生活的意义,究竟去哪儿了? Vol.114|集体怀旧:一场关于“过去”的浪漫想象? Vol.117|网络戾气:短链条理性+长链条情绪 Vol.121|乡土中国:走进乡村,走出田园牧歌式的异邦 Vol.132|小妖怪的夏天:论一个配角的自我修养 Vol.136|叫好与叫座:大众媒介越发达,我们越是分母 Vol.143|进步的幻象:在卷和躺之外,重要的是走出倦怠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关注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36分钟
90k+
1年前

Vol.149|大礼议:嘉靖为什么不能认自己的亲爹|嘉宾:解扬

提到明史,绕不开的是明世宗嘉靖与廷臣的“大礼议”之争。大礼议由武宗暴亡所引发,在内阁首辅杨廷和的策划下,变通办法,选取武宗堂弟明世宗(朱厚熜)继统。世宗称帝后,杨廷和非要把武宗和世宗的堂兄弟关系变成亲兄弟关系,于是,一场长达数年的大礼议便开始了。 “大礼议”究竟是在议什么?国家高层的政治斗争和普通百姓有什么关系?明亡是亡于万历,还是源于嘉靖世宗朝?这段特殊的历史还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痕迹与影响?今天我们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的解扬老师,和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嘉靖“大礼议”背后的“天理”与“人情”之争。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解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收听指南】 01:26 “大礼议”,议的什么? 04:13 继统而不继嗣(议礼派)vs继嗣而不继统(护礼派) 07:07 濮议,大礼议并非历史独特现象 09:13 继承血脉才能继承政治地位吗? 10:35 从人的角度:天理与人情 12:30 首辅杨廷和对嘉靖继位的警惕 15:03 治统与道统的斗争之外的思想家 16:08 王阳明:血亲也是天理 19:54 陆王心学vs程朱理学 21:46 嘉靖十五年,天下臣民均可祭祀始祖 26:05 宗祠的普遍化与祖宗的普遍化 30:34 宗族的竞争→现实世界的竞争 33:52 从尊亲敬祖到地方宗族的建设 36:00 历史的价值:线索与经验 【工具箱】 01 大礼议是指发生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到嘉靖三年(1524年)间的一场皇统问题上的政治争论,原因是明世宗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为其改换父母的问题所引起,是明朝历史第二次小宗入大宗的事件。大礼议的核心是明世宗能否改换父母的重大争论,即对明武宗遗诏如何诠释的问题。 02 《大明王朝1566》 03 濮议,是宋英宗时代对生父尊礼濮安懿王赵允让的讨论,引起了一系列政治事件。宋仁宗无嗣,死后以濮安懿王允让之子赵曙继位,是为宋英宗。即位次年(治平二年),诏议崇奉生父濮王典礼。侍御史吕诲、范纯仁、吕大防及司马光、贾黯等力主称仁宗为皇考,濮王为皇伯,而中书韩琦、欧阳修等则主张称濮王为皇考。英宗因立濮王园陵,贬吕诲、吕大防、范纯仁三人出外。 04 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推恩令本质是在郡县制的基础上的改进。这项政令要求由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按照汉制,推恩令下形成的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 05 嘉靖十五年(1536),礼部尚书夏言上疏建议明世宗推恩臣民祭始祖、立家庙,推动了民间追祭始祖和建置祠堂家庙的普遍化。《请定功臣配享及令臣民得祭始祖家庙疏》建议嘉靖皇帝从两个方面推恩,一是“乞诏天下臣民冬至日得祀始祖”,“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始祖以下、高祖以上之先祖”;二是“乞诏天下臣工建立家庙”,提出品官可以建立家庙,在家庙中设立纸制牌位祭祀始祖,三品以上的官员可立庙祭祀五世祖,三品以下的官员可立庙祭祀四世祖,庶人仍祭于寝。 06 “双轨政治”最早由费孝通提出,费孝通认为传统中国社会的治理是通过两条平行的轨道进行的:一条是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的专职体制的轨道,它以皇帝为中心建立起一整套的官僚体系,由官员与知识分子来实施具体的治理,最后可以达到县这一层,形成“皇权不下县”的局面;另外一条则是基层组织自治的民主体制的轨道,它由士绅等乡村精英进行治理,士绅即是皇权与民众力量之间的“缓冲夹层”,还担负着调节基层纠纷的任务。 【相关往期】 Vol.134|家与族:大明王朝的意外后果|嘉宾:解扬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0(备注「播客」)

38分钟
25k+
1年前

Vol.148|潮汕:五条人、鸭屎香与近代潮商|山河纪番外

在「山河纪-珠江」的那期节目里,我们提到过一句“潮汕既是美食宝地,还有五条人”,一位叫@有一说一 的听众很快就指出“五条人是来自汕尾海丰的,不是潮汕地区”。 那什么是潮汕?海陆丰属不属于潮汕?能不能说五条人是潮汕的?近年来风靡全国的“潮汕牛肉火锅”、“鸭屎香柠檬茶”,有多少可以归功于潮汕人的商业智慧?潮汕地区在现代究竟是闭塞的,还是开放的?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广东人民出版社编辑、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林斯澄,听听他身为潮汕人,在不同距离下所观察到的潮汕的不同面向。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林斯澄(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 【收听指南】 01:58 香港糖水铺老板眼中的潮汕 05:47 “汕”是一个近代才有的概念 08:13 “汕头是全中国唯二具有通商价值的港口” 11:22 汕头湾的兴起,从韩江到练江 17:30 二十世纪末,汕头的日渐衰落 18:45 潮汕军阀vs海陆丰军阀 24:08 韩愈韩文公在潮州的独特地位 26:38 潮汕的外向开放与封闭内敛 30:56 潮汕人的生意头脑:卜蜂莲花、潮汕牛肉火锅、手打鸭屎香柠檬茶、隆江猪脚饭、生腌 37:30 丰富多元才能成就美食之都 40:44 刻板潮汕,关于生育、宗族与祭祀 46:22 一体两面看潮汕 【工具箱】 01 电影《暴风》(2023)取材于“红色交通线”上的真实历史事件,选取汕头交通站为故事背景,全程在广东汕头实景拍摄,重现了当年的潮汕风貌。 02 潮州八邑,亦称潮州八阳,是指潮州府下辖的海阳(今潮州市潮安、湘桥2区)、揭阳(今揭阳市榕城、揭东、揭西2区1县)、潮阳(今汕头市潮阳、潮南、濠江3区)、饶平(今潮州市饶平县和汕头市南澳县)、澄海(今汕头市澄海、金平、龙湖3区)、普宁(今揭阳市普宁市)、惠来(今揭阳市惠来县)、丰顺(今梅州市丰顺县)8县。 03 陈炯明(1878-1933),广东海丰人。粤系军事将领,中华民国时期军政代表人物之一。 04 彭湃(1896-1929),广东海丰人,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初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广东海陆丰地区(今汕尾市)领导武装起义后,建立了海丰、陆丰县苏维埃政府(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村苏维埃政权),1929年8月30日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时年仅33岁。 05 廖仲恺(1877-1925),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恺。祖籍广东梅县程江镇。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国民党左派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曾协助孙中山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全力辅佐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并极力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06 韩愈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谏迎佛骨,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次被贬是韩愈一生中最大的政治挫折。“欲为圣明除弊政”,反遭“夕贬潮阳路八千”。更何况祸不单行,在被贬途经陕西商县层峰驿时,年仅十二岁的女儿竟惨死道旁。但政治上的沉重打击、丧女的切肤之痛并没有使韩愈一蹶不振,更没有改变他那积极用世的儒家精神。他在不到八个月的潮州刺史任职上,切实办了不少实事,因而为潮州民众所缅怀,以至江山易姓为韩,有了“韩愈被贬,潮州受益”的说法。 【本期插曲】 五条人-道山靓仔 【小助手】 在「山河纪」这个系列的番外,我们想邀请大家也来聊一聊你们的地方故事。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在【东腔西调】公众号后台回复“家乡”即可参与报名。期待和大家共创。 【往期回顾】 Vol.82|山河纪:空间的历史与历史的空间 Vol.87|山河纪:大运河,黄泛区,帝国最后的斜阳 Vol.90|山河纪:珠江,风气之先与革命前奏 Vol.99|山河纪:忆江南,何处是“江南”? Vol.106|山河纪:师爷、商会、思想家,浙东意味着什么? Vol.110|山河纪:近代中国与湖湘风云,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Vol.119|山河纪:天津卫,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 Vol.130|山河纪:大别山,燎原星火,转换春秋 Vol.136|山河纪:井冈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Vol.145|山河纪: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54分钟
38k+
1年前

Vol.147|列国志:捷克布拉格,边缘化的欧洲之心|嘉宾:施展

一提起捷克,总会伴随一串让人混淆的名词,比如捷克斯洛伐克、斯洛伐克、波西米亚王国以及奥匈帝国。即便是大众最熟知的布拉格,往往也只会让人联想起广场、教堂与白鸽,而经常忽视其踏着血和泪的历史。直到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畅销世界,为捷克加了一份浪漫与晦涩的沉重。 布拉格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既是欧洲的文化之都,也是地理意义上的“欧洲心脏”。二战前,捷克是世界十大工业国之一,被誉为“奥匈帝国的心脏”。这些过往奠定了怎样的国家和城市气质?布拉格在三十年战争的起源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二十世纪的捷克还经历了哪些风云变幻?在本期节目中,主播何必和嘉宾施展老师将聊一聊大家既陌生又熟悉的捷克。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施展(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 【收听指南】 00:57 斯柯达、卡夫卡、《鼹鼠的故事》 02:29 从“波西米亚王国”到“捷克共和国” 07:15 《好兵帅克》对奥匈帝国的嘲弄 09:15 《沃尔塔瓦河》,捷克第二国歌 11:08 布拉格的异类气质:都市、反骨 16:20 间隔两百年的两次“掷出窗外”事件 21:23 三十年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也特别大 26:18 维也纳体系确认了中欧的分裂状态 28:36 哈布斯堡王朝的两难困境 32:03 捷克,奥匈帝国内部的“弃儿民族” 37:27 二十世纪捷克的风云变幻 40:51 威尔逊为结束一战建构的意义 42:16 民族自觉的背后包含了一系列“坑” 47:04 内外交&外交的行为逻辑和理论逻辑 【工具箱】 01 奥匈帝国(Austro-Hungarian Empire)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1867年,奥地利帝国为防止匈牙利再次独立,签订《奥地利-匈牙利折中方案》改组为奥匈帝国。奥匈帝国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匈两国在其国内被法律规定为平等而独立的两个国家,国际社会普遍看待奥匈为同一个政治实体。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属同盟国一方,于1918年因战败而解体。 02 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生于布拉格(当时属奥匈帝国),布拉格是他的出生地、家乡,也是他住得最久的城市,但他以德语为母语写作;流放40年后重获国籍的“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曾评价:他如果不是用德语写作而是用捷克语,那么今天将无人知道卡夫卡。 03 《鼹鼠的故事》是捷克斯洛伐克著名的经典儿童文学,开始流行于上世纪50年代,该图画故事书在人口只有1000万的捷克销量高达550万册,为捷克最畅销的图画书。由于屡次在国内国际获奖,被改编为动画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04 《好兵帅克》是捷克著名作家雅罗斯拉夫·哈谢克(捷克语:Jaroslav Hašek,1883-1923)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创作的讽刺作品。小说通过一位普通士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种种遭遇及他周围各类人物的活动,以谑而不虐,寓庄于谐,含怒骂于嬉笑之中的绝妙手法,点出了奥匈帝国的腐朽。节目中提到的另一本同类作品为:阿来《尘埃落定》。 05 扬·胡斯(捷克语:Jan Hus,1369-1415),捷克宗教思想家、哲学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学校长。胡司以献身教会改革和捷克民族主义的大义而殉道留名于世。1419-1434年间以胡斯的宗教改革为旗帜,以胡斯党人为领导的胡斯战争,是欧洲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农民战争。 06 17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德意志皇权日益衰微。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1619在位)企图在波希米亚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波希米亚国王。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1618年5月23日,武装起来的新教徒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07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肯定了国家主权原则,开创了召开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恢复和平的先例,标志了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但其在调和现有矛盾的同时,又造成了新的矛盾,后被维也纳体系所取代,后者是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的新均势体系。 【专题栏目】 列国志(亚洲篇、欧洲篇) 「列国志」是由「东腔西调」特别策划的一个人文历史栏目,在这个栏目中,特邀嘉宾施展教授将同主播何必一起,横跨亚洲、欧洲、非洲以及美洲的广袤疆域,复原当下列国的精神格局与时代境遇。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关注和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51分钟
33k+
1年前

圆桌|播客使公共说理重新成为可能|刘擎×许纪霖×何必×Nelly

学界圆桌请来播客《鼓腹而游》的主播Nelly作为主持人,大观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刘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许纪霖的播客》主播许纪霖,大观学者、《东腔西调》主播何必,作为嘉宾参与本次的讨论。 他们是学术界的表达者,也都曾经是播客的嘉宾,客串参与过很多节目,慢慢也成为了播客节目中更积极的表达者。本次圆桌从传播、语言与社会心理等学术角度,探讨听觉内容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个需求是如何在这个时代再次兴起的。 * 本期节目由《听得见的力量|第五届PodFest China》授权发布,文字版内容可前往“播客一下”公众号进行回顾。 【本期对谈】 主持:Nelly,播客《鼓腹而游》主播 嘉宾:刘擎,大观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 嘉宾: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许纪霖的播客》主播 嘉宾:何必,大观学者,播客《东腔西调》主播 【收听指南】 02:45|中文播客的现状 04:00 播客就像是一道满是素菜的沙拉 06:05 在这个听觉时代,我们都是猫科动物 08:15 中文播客是一个有待发掘的媒体领域 11:03|播客的严肃与松弛 11:42 “播客不是广播,而是窄播” 15:30 听播客可以填满很多“垃圾时间” 19:30 知识类播客的背后是各种“翻译工作” 22:36|重新认识公共说理 23:45 播客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对话方式 26:04 众声喧哗,恰恰形成了更接近真理的存在 29:36 情感慰藉的需求有时不同于对说理的追求 【工具箱】 《NPR播客入门指南:创建、启动和增长》 《风雨琳琅:林徽因和她的时代》 【相关往期】 【随机波动046】进步者还是保守派?一次与刘擎的双向提问与各自反思 Vol.40丨给全民“发钱”,到底是不是一个好主意? 【关于PodFest China】 PodFest China是中国首个围绕播客的线下活动品牌,专注于播客创新与观察。自2019年1月开始,PodFest China年会陆续开展了工作坊、行业峰会、行业调研等版块的活动。透过汇聚中国优秀的播客与音频内容制作者、发行方与播客爱好者,PodFest China旨在提高中国播客的制作水平,推动高质量音频内容与播客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并鼓励知识和技能共同成长。第五届PodFest China中文播客大会于5月13日下午在上海·长阳创谷举行,由JustPod与中信出版集团主办。大会以“听得见的力量”为主题,探索声音的创造力,感受听得到的力量。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订阅。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32分钟
14k+
1年前

Vol.146|文明初现,是城墙拐出了一个直角|嘉宾:施展×河森堡

本期为“枢纽·重启”系列视频直播-第一期的音频化再制作内容,原标题为《文明的曙光:中原文明如何走出野蛮?》,在“施展世界”视频号可回看视频内容。 一个地区怎样才算进入了文明状态?为什么人类文明的曙光与暗黑会并存?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留存到今天的国家吗?自然环境、生产形态、官僚制度分别如何影响了人们的伦理观念与价值系统?在这场对谈中,施展老师与嘉宾河森堡将从各种考古遗存聊起,共同探讨中原地区在历史上所经历的精神变革和制度转向。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施展(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枢纽》作者) 嘉宾:河森堡(科普作家,《进击的智人》作者,《404情绪博物馆》主理人) 【收听指南】 01:30 历史并不是直线上升的逻辑 03:39 社会问题与时间尺度的问题 07:25 考古中国:从满天星斗到月朗星稀 11:40 最早的文明出现在山与平原交界处 15:20 文明的曙光并不像听起来这样光明 18:48 人祭是在理性支配下的社会组织行为 21:30 商朝的暗黑,是内在于一般的人性的 24:50 周公制礼乐与中华文明的真正起点 33:15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的唯一留存吗? 40:00 从商周之变、周秦之变到唐宋之变 45:00 秦简里的战时激励与秦军“虎狼之师” 49:04 楚汉相争后,“黄老之术”休养生息 51:42 草原与中原互为解释、互为条件 54:28 秦与商的纠缠,像一种内卷的结果 56:50 写作时,放下价值偏好+底线思维 59:23 文明曙光之际的中原与亚洲内陆 01:03:10 水稻种植与大一统的文化倾向 01:08:50 历史矛盾的东西问题与南北问题 01:13:22 文明初期就是城墙的拐角出现了直角 01:18:02 当人开始主动编故事遮掩,意味着文明开始出现 【工具箱】 01 施展老师于2018年出版的《枢纽:3000年的中国》,从历史哲学的视角梳理中国历史演进的逻辑,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论。今年,本书推出了增订版,在增补的《未来秩序导论》一章中,他对近几年来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剧变,如传统秩序的重构、数字空间的崛起等,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判断和解读。 02 《进击的智人:匮乏如何塑造世界与文明》是“特别会讲故事的博物学者”河森堡的首部作品,其中融汇了历史、化学、生物学、博物学、人类学、演化心理学等众多领域,以匮乏为主线,回顾了300万年的早期人类历史和8000年以来的农耕文明史。 03 《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为“李硕中国史”开篇之作,本书借助考古材料和传世文献,梳理了上古人祭风俗产生、繁荣和消亡的全过程,以及人祭与华夏早期文明从伴生到分离的伟大转折,再现了古人(周人)为终结商朝和人祭风俗付出的巨大努力。 04 苏秉琦(1909-1997),河北省高阳县人。考古学家。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1952年至1982年兼任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曾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主要著作有《斗鸡台沟东区墓葬》《苏秉琦考古论述选集》《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等。 05 魏敦瑞(1873-1948),德国解剖学家和体质人类学家,北京人化石的研究者之一。1936-1943年,在《中国古生物志》上发表了《中国猿人头骨》、《中国猿人下颌骨》等一系列专著,至今仍是研究古人类特别是直立人化石的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以后又研究过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昂栋人及华南发现的巨猿化石。 06 《人性悖论:人类进化中的美德与暴力》是哈佛大学生物人类学家理查德·兰厄姆(Richard Wrangham)研究人类进化的一部巨著,他通过对人类、黑猩猩、倭黑猩猩之间的行为差异进行研究,对来自六大洲、十几个学科、几十个物种和几百万年的进化史进行研究与整合,从进化视角来探讨人性——人类既是最善良的物种,也是最暴力的物种,这依赖于复杂的进化和适应性的倾向。 07 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系的托马斯·托尔汉姆(Thomas Talhelm)在走访中国各地进行调查之后,曾提出“大米理论”介绍南北方的文化差异:种植水稻的历史可能使得南方人采取更加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行事更加集体主义,人与人之间也更加相互依赖。 【“枢纽·重启”系列对谈】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80分钟
29k+
1年前

Vol.145|山河纪: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嘉宾:孟庆延

最近两期「山河纪」,我们开启了“山”的部分,分别聊了大别山、井冈山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影响,在开始聊太行山之前,本期节目将延续此前的路径,先聊聊陕北延安。延安也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山河标志——延河水与宝塔山。 西北是提起近代史的时候非常容易被忽视的地方,而中国革命意外地落在了这里。陕西内部的“肉夹馍”形态给这片区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白鹿原》涉及了哪些重要问题?为什么理解大生产运动及其与延安体制之间的关系,是探寻政党思维逻辑的重要切口?在今天的节目中,主播何必和嘉宾孟庆延老师将和我们聊一聊陕北、延安体制以及“现代中国何以可能”。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2:12 长征中的意外发现 03:52 陕西其实就是一个肉夹馍的形态 05:50 陕西与陕南、汉中与四川 08:43 陕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过渡地带 10:32 陕西的肉夹馍地理是中国地理的缩影 13:30 “关中无地主,但关中有封建” - 地方社会的内生性结构与内在多样性 19:00 地权结构的特殊性:福建地区永佃制 21:05 “皇权不下县”的重要一环就是士绅 23:53 南泥湾大生产:社会的再造与人的重塑 26:40 在历史处境中理解“延安体制” 29:05 陕北是理解现代中国绕不过去的地方 【工具箱】 01 《宋论》为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晚年撰,共十五卷,以代划分;是对宋代历史的评论,包括了北宋、南宋。通过对宋代历史整个过程及诸多细节的历史考察,探讨宋王朝怎样由盛而衰而灭亡。王夫之对范仲淹有苛评:“(范公)以天下为己任,其志也。任之力,则忧之亟。故人之贞邪,法之疏密,穷檐之疾苦,寒士之升沉,风俗之醇薄,一系于其心。……曾不如行边静镇之赖以安也。” 02 延安摩崖石刻位于延安城内宝塔山(嘉岭山)下,现存9组宋代石刻。内容包括“嘉岭山”、“出将入相”、“先忧后乐”、“重岗叠翠”、“高山仰止”、“云生幽处”、“胸中自有数万甲兵”、“一韩一范,泰山北半”、“嘉岭胜境称第一”等。 03 于右任(1879-1964),原名伯循,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早年就读于三原宏道书院、泾阳味经书院、西安关中书院,1903年中举人,任商州中学堂监督。1906年赴日本考察报业,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 04 傅衣凌(1911-1988),原名家麟,福建福州人,中国历史学家。1927年进入福州第一高级中学,油印出版《野草》刊物,七七事变爆发后,投入救亡运动,在福建省抗敌后援会任编辑股股长,全国解放以后,一直在厦门大学任教,主要作品有《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中国通史参考资料》《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等。 05 杜赞奇(Prasenjit Duara)早年就学于印度和美国,现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系及东亚语言文明系教授。其《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曾先后获1989年度的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以及1990年度的亚洲研究学会列文森奖。作者在书中以乡村的文化网络为基本结构并考察其功能,希冀能够解释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06 永佃制是宋至近代佃户在按约交租条件下享有长期耕作权及处置耕作权权力的租佃制度。其特点是土地所有权同土地使用 (耕作)权的分离。形成这种分离的原因较多,小土地所有者出卖土地时出卖所有权而保留耕作权则是主要的。 07 《军绅政权》为北洋军阀史研究的经典论纲性著作,作者陈志让(Jerome Chen)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军绅政权的形成及军阀时期社会的种种变迁,重点讨论了政治的离心力、军阀的地区与派系斗争、宪法与传统、财政与军费等问题。作者认为,1895年以前中国是绅军政权,这之后到1949年是军绅政权。军绅政权因为派系与地区两方面的矛盾,不能统一中国。 08 《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的代表作之一,该书的副标题是“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主要探讨了晚清时期的地方军事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基层社会结构的变化。 09 刘统:《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 【小助手】 由孟庆延老师和李筠老师带队的“星火·陕北篇”学术考察,时间为5月23-27日,目前还在开放报名。欢迎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添加考察助理微信,了解具体价格和更多考察内容等信息。 【往期回顾】 Vol.82|山河纪:空间的历史与历史的空间 Vol.87|山河纪:大运河,黄泛区,帝国最后的斜阳 Vol.90|山河纪:珠江,风气之先与革命前奏 Vol.99|山河纪:忆江南,何处是“江南”? Vol.106|山河纪:师爷、商会、思想家,浙东意味着什么? Vol.110|山河纪:近代中国与湖湘风云,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Vol.119|山河纪:天津卫,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 Vol.130|山河纪:大别山,燎原星火,转换春秋 Vol.136|山河纪:井冈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32分钟
12k+
1年前

Vol.144|大清如何“一统”|嘉宾:蔡伟杰×马子木

有关清史的议题,近年来成为学界和大众关注的热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开始发现清朝有着超出我们日常认知的多元性。比如在中国历代王朝中,清朝有一项突出的事功——其直接掌控并稳定统治的版图甚至超越了元朝,其中的“统治”与“治理”分别是如何实现的?如何看待清朝在东西和古今之间的定位?学界在此话题上的争议主要聚焦于哪些方面?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台湾中正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蔡伟杰、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马子木,以一些讨论“中国”观念的重要研究文本(主要涉及《“天命”如何转移》《最后的皇族》)为引子,共同聊一聊大清如何“一统”。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蔡伟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内陆欧亚学博士,台湾中正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 嘉宾:马子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收听指南】 征服|02:55 清朝是如何实现“大一统”的? 03:46 蔡:何炳棣与罗友枝的“汉化论战”是一场没有交集的对话 07:21 马:清朝的灵活性体现在制度、信息、文化等三个层次上 - 制度,清承明制+参汉酌金 - 信息,文书体制+驿路网络 - 文化,修其教不易其俗+一元统摄多元 统治|11:31 从马上“得”之,不在马上“治”之 13:30 蔡:清朝与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之间的关系 20:10 马:清朝“二元理政模式”与“大一统”思想 - 举例:乾隆平准及其纪功碑 观念|26:02 政治正当性:多元vs一元 28:00 蔡:汉化论、内亚论之外的第三条路:传统意识形态 - “儒家圣王”为“体”,“藏传佛教”为“用” - “天命观”与“大一统” 41:05 马:清王朝对于正当性的选择抱有实用主义态度 - “大一统”和正统性是一体之两面 - 《何处是“江南”?》中,皇权与士林的合谋 - 从政治和思想交汇的角度考察帝王经学 影响|49:36 清朝在东西和古今之间的定位 50:23 蔡:其实不存在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帝国”定义 - 清朝统治与“边地资本主义” - 明清“掣签法”与活佛转世 - 阿尔泰语系之存在意义:有要比没有好 58:03 马:去看见清朝制度中的新多元属性 【工具箱】 01 历史学者杨念群在《“天命”如何转移》一书中指出,清朝创造出了一种新型“正统观”。清朝以前的“正统论”基本上依赖单一的儒家道德教化观念,清朝则建立起了另一种对前朝正统观的补充性诠释框架,与其“二元理政”的治理模式相互配合。而“大一统”正是正统观的首义,是王者获取“正统性”的思想与实践基础。 02 《最后的皇族》是一部对清代宫廷社会的典范式研究,从物质文化、社会结构和宫廷礼仪三个方面,全方位解读了清代的都城设计、服饰语言、内廷人员管理、皇室教育、婚丧嫁娶等宫廷生活细节。作者罗友枝(Evelyn Rawski)是国际知名汉学家,曾任美国亚洲历史学会会长。全书着力讨论清代为什么能够建立统治并维系近三个世纪之久。 03 何炳棣(1917-2012),浙江金华人,1934年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就读,师从蒋廷黻、刘崇铉、雷海宗、陈寅恪、冯友兰等著名教授,后担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讲座教授。其研究领域非常宽阔,从明清人口、经济、社会史开始,后来又研究中国文化的起源,近年来又涉猎到先秦的思想和制度历史。被公认为用近代方法研究中国史的世界第一人,著有《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明清社会史论》《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等。 04 参汉酌金,是清入关前制度与律法建设的主要方针,即在参酌明代典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满洲社会的传统,建立、完善后金政权的制度与律法。 05 濮德培(Peter Perdue):《中国西征:清朝对欧亚大陆腹地的征服》,2021-01 06 汪荣祖:《阅读的回响:汪荣祖书评选集》,2017-03 07 欧立德(Mark Elliot):《传统中国是一个帝国吗?》,《读书》,2014-01 08 柯娇燕(Pamela Kyle Crossley):《半透明之镜:清帝国意识形态中的“历史”与“身份”》 09 艾宏展(Johan Elverskog):《我们的大清》(Our Great Qing: The Mongols, Buddhism, and the Stat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2006 10 杨念群教授在另一本书《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和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中探研了清朝“正统观”建立的复杂背景和内容,考察了江南士人在与清朝君主争夺“道统”拥有权的过程中,如何从“道统”的拥有者,最终成为“大一统”的协从者。 11 金光明(Kwangmin Kim):《边境资本主义:突厥斯坦产品、清朝的白银与一个东方市场的诞生》,2016 12 欧杨(Max Gordon Oidtmann):《金瓶铸就:大清帝国与活佛转世》 (Forging the Golden Urn: The Qing Empire and the Politics of Reincarnation in Tibet) 13 掣签,即抽签。削竹为签,配以标志或词语,抽取其中一根或若干根,用以决定先后次序或占吉凶。明代后期,孙丕扬任吏部尚书,创掣签法以示铨选之不容情。法用竹签若干预写所选的机关地区及姓名等,杂置筒中,当堂随手掣取,与拈阄同。清代沿用此制。 【相关往期】 Vol.118|帝国前世今生,从多元到单一、单一到多元的轮回(嘉宾:许纪霖×郑非) Vol.100|彭勇×杨海英:南明到底亡在哪里? Vol.116|清史闲谈:明亡清兴,偶然还是必然?(嘉宾:侯杨方) Vol.38丨热河访古:站在草原望“北京”(嘉宾:施展)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61分钟
28k+
1年前

串台·声东击西|民族国家的十字路口:新的世界秩序何以可能|施展×徐涛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觉得世界会更加开放包容? 为什么在全球化将世界经济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结之后,当下占据政治话语的却是「脱钩」「战争」和「本国优先」? 借《枢纽:3000年的中国》再版之机,我们邀请施展老师和「声东击西」的主播徐涛串台讨论:全球经济空间和政治空间的分离如何带来民族主义和保守主义思想的抬头;身处其中的我们,该如何正视自身的民族主义情绪和越来越「撕裂」的环境;高速发展的虚拟空间和数字技术能否提供一种,超越政治「左右」光谱的、新的权力秩序的想象。 现有秩序的灯光似乎正在熄灭,但当我们将时间线拉长,新秩序下灯光会再次亮起。 【本期对谈】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声东击西主播 施展,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枢纽》作者 【收听指南】 01:17 惯性代替规律,过去五年间世界仿佛从恒纪元进入乱纪元 04:42 一个重要的结构性变化是经济空间与政治空间的日益分离 08:28 近代国家政治逻辑的动员取向与民族主义的发展 23:24 数字技术与民族主义的对撞实质是新旧秩序的竞争 36:52 技术如何为新的权力秩序提供正当性 47:33 在今天的国际秩序里,科技公司正在成为秩序的建构者 56:28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历史和自身的民族主义情绪 61:04 惯性来看,未来5年世界还将处在乱纪元 【工具箱】 01 施展:[枢纽:3000年的中国] 02 [Cloud Empires: How Digital Platforms Are Overtaking the State and How We Can Regain Control] 03 丹麦在硅谷派驻外交官的报道:[The World’s First Ambassador to the Tech Industry] 04 黑格尔 [历史哲学] 05 相关往期: [#179 我们习以为常的和平,为何难以降临阿富汗]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感谢「声东击西」对本期节目的制作支持 * 使用音乐 - Book Bag-E's Jammy Jams 幕后制作 监制:含之、信宇 后期:赛德 运营:瑞涵 设计:饭团

67分钟
29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