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 · 月旦谈
分享好奇与思考,探索自我与世界

Album
主播:
我不是杜总、eccc
出版方:
我不是杜总
订阅数:
1,176
集数:
9
最近更新:
3个月前
播客简介...
「文化中国 · 月旦谈」是由浙江大学晨兴文化中国人才计划成员共同出品的一档漫谈播客,旨在与听众分享我们在不同生命阶段对人世万物的思考,每月不定期更新。 我们将邀请文化中国各期成员作为嘉宾,围绕主题进行访谈或成员交流,一同分享好奇与思考,探索自我与世界。 君子不器,吾道不孤。这份音频礼物,希望能成为文化中国成员和各位听众生活中的陪伴。
文化中国 · 月旦谈的创作者...
文化中国 · 月旦谈的节目...

EP08 建造中的言说场:表达危机与信心重塑

文化中国 · 月旦谈

本期播客想聊一聊,在数字技术深度介入表达的当下,我们在公共讨论中面临着哪些表达困境,以及我们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重新找回表达的信心。 发达的信息技术造就了一个人人都栖居在「玻璃房」中的时代,每个人既被窥视也是窥视者,当个体的言说被置于「透明」的玻璃房之中,他人无死角的凝视便规训着每个个体的表达,“互联网有记忆”这样字字留痕的恐惧催生表达的羞耻,踌躇的、结巴的回应与质疑又是否应该在大语言模型生成的完美答案下自觉退场。 技术本应成为拓展表达自由的工具,却在商业逻辑和权力机制的影响下,逐渐演变为新型控制手段——既制造“人人可发声”的幻觉,又通过隐性的筛选与排序机制压缩多样声音的生存空间,最终导致表达生态的“繁荣假象”与“实质荒芜”并存。 重建“言说场”,不是回到前算法时代的浪漫幻想,而是探寻“数字化生存”的新契约,让表达者重获表达的信心与权利。 我们仍相信,技术终将服务于人的表达尊严,而非反之。 我们也始终期待,你、我、他的「表达」,能造就裂缝的滋长——就像冰裂的湖面下,会有活水在奔涌。 这也是文化中国 5.23 - 5.25 第十四届年度论坛的主题。 我们今天,先来小小地破个题。 【本期主播】 杨佳兰,16期,再不表达我就不会表达了 孙群安,9期,抓住“活人感” 陈思,15期,15期的小透明 【你将听到】 00:38 互联网时代,我们就像在“玻璃房”里表达 第一部分:空心人、AI的慰藉与玻璃上的划痕 03:00 当AI成为树洞 06:05 为生活奔波后,我的“灵气”在消失吗 08:41 在社交平台我从不发言 09:44 公共表达就像在玻璃上书写:被记录、被放大 11:21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但因为害怕误解,所以我不敢表达 16:11 沉默,是我在让渡表达权吗 18:50 表达生态的“繁荣假象”与“实质荒芜”并存 20:01 我至今没进过互联网的言说场 22:04 “不要在评论区养成世界观” 23:09 公共评论的勇气从何而来 第二部分:信任边界的收缩与信息茧房 26:33 朋友圈是个舒适的言说场吗 29:50 我那么喜欢自己,所以我不害怕被 judge 33:01 我好珍惜还在表达真实的自我感受的人 36:02 我想看到理性的表达,这是我给自己造的信息茧房吗 39:09 不是大厂在打注意力争夺战,是我在喊“大数据我爱看” 41:17 太过细致、精准的推送会不会制造隔阂和分裂 第三部分:信心重塑与“数字化生存”的新契约 45:25 低迷的环境中,我们呼唤信心 46:57 “理想”“创新”这类词空不空啊 48:17 AI 的发展让我的创造力慢慢消失了 49:35 未来,人类是世界的修正者而不是缔造者 50:38 我好担心 “脑子不用就锈掉” 52:34 计算机要成为天坑专业了 54:04 “在 AI 出现前,我的文风被称作严谨” 56:43 可是有时候 AI 写得就是比我好 59:37 我放心把 “表达权” 交给 AI 吗 1:01:30 是手段还是目的 第四部分:工作让我变沉默 1:02:06 “重建言说场”到底是要重建什么 1:06:07 “对成年人而言,沉默是个很安全的盔甲” 1:07:55 “工作”是个让人缺乏安全感的场合 1:11:30 参与社会劳动后,我的表达需要更基于我的立场 1:12:47 内卷使“沉默”的起点从工作向前推至了校园 1:14:25 总结:什么样的“表达困境”,为什么接着“信心重塑” 1:17:02 用一句“最不像AI”的话结个尾 【年会介绍】 《2025年度论坛 | 建造中的言说场:表达危机与信心重塑》(mp.weixin.qq.com) - 文化中国成才俱乐部 【音乐】 片头:The Sound Of Silence - Simon & Garfunkel 背景&片尾:Summer Wind - Frank Sinatra 【本期staff】 监制:培养箱 策划&后期:每天八杯水 审核:却把凤梨嗅🍍、🍃 技术指导:oy 【关于我们】 “文化中国 · 月旦谈”是由浙江大学晨兴文化中国人才计划(简称“文中”)成员共同出品的一档漫谈播客,旨在与听众分享我们在不同生命阶段对人世万物的思考。君子不器,吾道不孤。这份音频礼物,希望能成为文化中国成员和各位听众生活中的陪伴。

78分钟
99+
3个月前

EP07 虚拟场域的温度:关于陪伴和对话的试验

文化中国 · 月旦谈

岁末将至,敬颂冬绥。不间断的寒潮里,成长小组依然在定期或不定期地给予温暖。它是与专业领域的前辈同行,是理想主义的栖居之所,是多样化的视角和思想,更是一段续写的文中记忆。在这里,从沉默到畅谈,每次交谈都有更深的联结;从生活琐事到人生命题,我们一同面对;从国内到北美再到欧洲,温暖跨越大洋。 本期播客让我们走进一个成长小组的日常交流中,跟随他们流动的思绪回顾这一年的陪伴与成长,在温暖和笑意中迈入2024! 【本期主播】 杨凡,9期,一个不想“被”成长的人 叶晨龙,14期,认真活着的普通人类 田露,7期,一个憨憨 郑成博,10期,常在海边,人机交互博士在读 王冰怡,8期,编辑,把爱好变成了职业 周佳旖,12期,游荡与潦草,语言学在读 【你将听到】 1:30 这一年在成长小组的感受 1:50 关于沉默 22:23 B站关注与个人变化 26:31 聊聊梦境与心灵互通 33:17 交流就像呼吸 37:48 力量感的来源 39:35 自我暴露与交流深度 42:44 视角、包容度与转变 54:48 线上与线下 1:00:58 熟悉之后的聊天“活性” 1:06:50 对于成长小组的理解转变与对新一期的期待 【本集中提到的】 成长小组:“文化中国成长伙伴实验计划”,简称“成长小组”,第一期已持续一年,第二期正在启动。旨在探索由文化中国人才计划的校友和在校学员组成的成长共同体。通过形成长期稳定的多人或一对一的深度而平等的交流,陪伴彼此的成长,提供一个可以畅所欲言、超越功利主义的精神家园。 该成长小组讨论过的话题: 《助人技术》克拉拉·E·希尔 【本期staff】 策划 | 巴比酷 后期 | 波士顿大龙虾、ec 文案 | dopaMine 【关于我们】 “文化中国 · 月旦谈”是由浙江大学晨兴文化中国人才计划(简称“文中”)成员共同出品的一档漫谈播客,旨在与听众分享我们在不同生命阶段对人世万物的思考。君子不器,吾道不孤。这份音频礼物,希望能成为文化中国成员和各位听众生活中的陪伴。

78分钟
99+
1年前

EP06 访美:永不落幕的记忆

文化中国 · 月旦谈

访美,一个文中人无比熟悉的名词,一次中断三年后的重启,一场跨越半个地球的对话,一首也许永远不会完结的诗篇。二十一天,七个城市,超过五十位嘉宾。我们与优秀的人会面,思考如何承担未来的重任,回应时代的关切。芝加哥的灯火璀璨、纽黑文的晨雾轻笼,曼哈顿的摩天大厦直插云霄,波士顿的查尔斯河静静流淌,洛杉矶处处都有热带风情的棕榈树,旧金山隔海相望便是故乡。 见世界,寻历史,明自身。对于我们孜孜以求的问题,访美虽然没有给我们直接的答案,但这段经历已经成为了记忆里浓墨重彩的一笔。每一个文中旅人,都在一段段故事和记忆中整装再向新的征途出发。 本期播客让我们跟随五位访美成员,一同感受大洋彼岸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一同聆听我们的故事,我们的成长,以及永不落幕的访美。 【本期主播】 钱璐,15期,请把我看作一个梦吧 王驰,14期,喜欢赛车,想当会开飞机的科学家,想做艄公渡自己 王廷曜,15期,在时代的列车上寻找自己的影子 刘晛豪,15期,不值一提 张慧紫,15期,一个在访美里观星⭐的人 【你将听到】 01:44 访美的初心 04:26 访美为我们带来的 06:01人与人的心灵共振 10:37我们的情谊 13:34 世界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17:50 向内的反思、向外的交流 27:32 “Do whatever you want”和考虑后果的叠加态 34:57 所访之“美”是否真实? 38:33 对美国印象最深的 45:50 21天“特种兵”行程的负责人视角 52:28 接触嘉宾的“方式” 58:57 相互提问环节 59:09 给下一次访美的留言 1:01:33 彼此的感受有何差异?支持系统、爱与情感 1:09:10 一座城的色彩与气味 【本集中提到的】 访美:访问美国的学习和交流活动,每年暑假由文化中国内部的同学自己组织各类访学活动,而访美就是其中之一。行程为期三个星期到一个月,穿越美国的六大城市,访问政商学界各类嘉宾。 travel mentor:在访美期间,由所访问城市的当地文中校友所充当的一个角色,介于“带队老师”和“学长学姐”之间,同时还会负责连结嘉宾和同学们,照顾初来美国人生地不熟的同学们(在此处respect所有的travel mentors!) Chicago, Sunset Cruise城市天际线夜景 Boston, 永远都有人在运动的CharlesRiver Burlington, Lake Champlain旁的日落晚餐 New York City, 街景 Los Angeles, Santa Monica的海滩 San Francisco, Lombard Street的团队合照 【本期staff】 策划 | 托福速通 后期 | 托福速通、ec 文案 | dopaMine、X^2、阿坠 【关于我们】 “文化中国 · 月旦谈”是由浙江大学晨兴文化中国人才计划(简称“文中”)成员共同出品的一档漫谈播客,旨在与听众分享我们在不同生命阶段对人世万物的思考。君子不器,吾道不孤。这份音频礼物,希望能成为文化中国成员和各位听众生活中的陪伴。

74分钟
99+
1年前

EP05 城市漫谈 · 芝加哥 | 枪击案之外的湖畔风城

文化中国 · 月旦谈

你好呀,一个半月不见,我们带来了一档全新的栏目:「城市漫谈」系列。 离开风花雨雪的杭州,文中人散作满天星,来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求学、工作、生活。从津巴布韦到巴黎,从纽约到尼泊尔,我们用脚步丈量世界,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元生活,去探索「世界公民」的可行性。 在这个系列中,你将听到生活在世界另一端的朋友们对 ta 所生活过的城市的独特感受。包括但不限于一些人类学观察,一些对衣食住行的吐槽,一些「异乡」生活感悟,一些留在过去怀念和遗憾,或是单纯对生活的另一种想象。 无论你现在在哪座城市,呼吸着哪里的空气,都希望这个栏目分享的故事能带你短暂双脚离地,与我们共同开启一段异乡的城市之旅。 本系列的第一期节目,我们邀请了文化中国目前在芝加哥学习、生活的几位校友,来聊聊芝加哥这座美丽而危险的城市,与他们在芝加哥大学留学的生活体验。 【本期主播】 吕泽建,十二期,芝加哥大学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硕士在读 孙戈,九期,芝加哥大学 Molecular Engineering PhD在读 刘远见,十期,芝加哥大学Computer Science PhD在读,拍拍电影,踢踢足球 金雨宸,十期,芝加哥大学Comparative Human Development PhD在读 【你将听到】 * 气候、食物与出行:芝加哥生活体验 05:18 芝大的东北同学:“这气候,感觉好像回到了东北老家。” 13:36 Pizza & Hot dog:一些很芝加哥的芝加哥特色美食 18:33 芝加哥的城市规划:loop、downtown、黑人区 26:18 对芝加哥的初印象:四季不同的街景、绝美的建筑与海一般的密歇根湖 * 芝加哥大学的学习 & 科研体验 36:35 “他这么用心地在教给你,你真的会想很用心地把它接受过来。” 38:42 芝大的学术风格:一种重视跨学科、经典理论与问题导向的氛围很浓 49:49 在美国大学读书的 cultural shock 大分享 62:49 创新的前提是有空:“能够想出新东西的这种这种思维方式在芝大这边是非常受到鼓励的。哪怕你做的结果不是很好,也会得到结果上的补偿。” * 芝加哥的治安问题 80:23 警力与美国种族上的历史遗留问题:“治安就像小马过河,你要自己体验一会,才能摸索到它到底是什么深浅。” 85:31 安全建议:美国买二手车非常便宜,有了车你的安全系数直接质变性提高 * 结尾:对学弟学妹的寄语 88:24 “做出对你最好的选择,不管身在哪里,都可以多聚聚。” 【本集中提到的】 深盘披萨(deep-dish Pizza) 一些绝美芝大建筑 海一般的密歇根湖 【本期staff】 策划 | 何羽希(十三期) 剪辑 | 厉欣怡(十二期) 李静远(十期)何羽希(十三期) 杜佳宇(十四期) 文案 | 杜佳宇(十四期)

89分钟
99+
2年前
文化中国 · 月旦谈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