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梁永安X黄昱宁:女性主义浪潮下,男性对婚姻的反思尤为重要

相爱看似平凡普通,为什么变得越来越难? 即使进入婚姻的两个人,长久地相爱依然不是易事。20世纪意大利的国民作家莫拉维亚在其代表作《鄙视》中就以丈夫的视角,描写了一对相爱夫妻走入婚姻后关系逐渐崩塌的过程。丈夫在金钱、理想和婚姻面前节节败退,妻子的鄙视成了对他而言最大的惩罚。 莫拉维亚之于意大利,相当于鲁迅之于中国。他写出了欧洲大陆第一部存在主义小说《冷漠的人》,是第一位将愁闷无聊写入存在主义危机的意大利作家。冷漠、爱无能、随波逐流、愁闷无聊……成了他反复关照的议题。阅读莫拉维亚,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去看见我们时代的精神症候。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老师,作家、翻译家黄昱宁老师,以及《上海书评》的主编郑诗亮,一起来解读莫拉维亚及其《鄙视》,借文学作品探讨现实生活里的摩登情爱。 本期节目由读客文化经典文学100讲呈现。 【本期主持】 郑诗亮:《澎湃新闻·上海书评》执行主编。著有《百年斯文:文化世家访谈录》,编有《殊方未远:古代中国的疆域与民族》等。 【本期嘉宾】 梁永安: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曾任日本神户外国语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等院校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比较文学、现代城市文化、现代电影。 黄昱宁:出版人、小说家、翻译家。译《甜牙》、《追日》、《在切瑟尔海滩上》、《崩溃》、《庭院中的女人》、《捕鼠器》等。 【时间轴】 02:19 男性视角讲述婚姻的层层“假面”——第一人称叙述的“狡黠” 08:39 不同性别叙述视角的意义——“在分裂对立的世界上多一份彼此理解” 17:50 女性成长过程中,需要理解男性的尊严和历史包袱吗? 27:25 奥德赛式英雄主义的母题意义以及现代解构 35:19 男性凝视里隐含的期待在女性成长面前的无力坍塌 38:22 容易“情感清零”的婚姻,为什么两性的理解越来越难? 46:00 男权社会的受害者并不仅仅是女性 50:22 大时代中迷茫的个体和亲密关系里孤独的原子 56:40 如何理解妻子对丈夫说出“你不是个男人“ 65:54 女性主义浪潮下,男性对婚姻的反思尤为重要 71:04 男性的局限在于看不见女性的价值 74:07 观众提问1-如何缩小男女之间的鸿沟? 82:30 观众提问2-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爱无能了? 【相关作家作品】 -相关作家-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1907-1990),意大利小说家。曾在都灵当过新闻记者,驻伦敦通讯员。以描写世态炎凉,缺乏爱情闻名。主要作品有《鄙视》、《罗马女人》和《同流者》等。 太宰治(1909-1948),日本小说家,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逆行》《斜阳》和《人间失格》等。 -相关作品- 《鄙视》[意大利]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安娜·卡列尼娜》[俄] 列夫·托尔斯泰 《尤利西斯》[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 《法国中尉的女人》[英] 约翰·福尔斯 《伤逝》鲁迅 -相关电影- 《克莱默夫妇》罗伯特·本顿 《特洛伊》沃尔夫冈·彼得森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Camille - Elle s'en va(她离开了) 【读客彩条文学文库】 读客彩条文库是读客旗下的外国文学文库,旨在挖掘世界文学,重新定义当代外国文学经典。文库品牌作家包括若泽·萨拉马戈、库尔特·冯内古特、索尔·贝娄、格雷厄姆·格林、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89分钟
8k+
2年前

10 毛尖谈毛姆: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毛姆的作品曾被誉为“一代文青的文艺圣经”,他却常常称自己不过是个“二流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则认为毛姆为所有“二流作家”正了名。他声色犬马的同时也可以孜孜不倦坚持阅读和写作,他游走在上流社会的各大沙龙之间,却塑造出抛弃一切追求理想的经典角色。正如毛姆小说中永远有一种对峙的关系,毛姆的人生也是充满张力,精彩绝伦。传记作家特德·摩根曾这样评价毛姆:“他是下述一切的总和: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小说家,一个巴黎的放荡不羁的浪子,一个潜入俄国工作的英国间谍,一个同性恋者,一个跟别人的妻子私通的丈夫,一个当代名人沙龙的殷勤主人,一个自狄更斯以来拥有最多读者的小说家,一个靠细胞组织疗法保持活力的传奇人物,和一个企图不让女儿继承财产而收养他的情人秘书的固执老头子。”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著名作家毛尖和著名译者于是聊聊这位离经叛道的“斜杠大师”,和咸柠七的主播曹柠一起,去看看“月亮”和“六便士”的另一面。 本期节目由读客文化经典文学100讲呈现。 【本期主持】 曹柠:播客@咸柠七主播。 【本期嘉宾】 毛尖:著名作家、影评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有《有一只老虎在浴室》《凛冬将至》等。 于是:作家,译者。译有伍尔夫、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等作家的作品,著有《查无此人》等。 【时间轴】 02:40 从风花雪月到特工间谍:毛姆的个人阅读史 06:25 难以定义的毛姆:“他的人生比小说更精彩” 07:30 毛姆是“二流作家”吗? 10:08 “不喜欢八卦的作家不是好作家”——张爱玲是毛姆最好的一个传人 12:40 文学作品越经典就越难以影视化? 20:02 另类解读《月亮与六便士》—— 普通人的“加法人生”与理想家的“减法人生” 25:38 为什么《月亮与六便士》一直以来热度不减? 33:16 毛姆的“十维人生”——声色犬马的同时又能保持高度自律 37:08 毛姆的间谍小说和间谍生活 43:23 毛姆是一个厌女的作家吗? 51:02 毛姆系列作品入门阅读指南 【相关作家及作品】 -作家-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人性的枷锁》、《月亮与六便士》、《刀锋》、《面纱》等。 -相关书籍-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面纱》《雨》《英国特工阿申登》等 张爱玲《小团圆》 赛琳娜·黑斯廷斯《毛姆传》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Les Petits Minous - A La Claire Fontaine(《面纱》电影原声) 【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 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是首个专注提供精神成长价值的经典文库,也是首个以书单形式集结出版,为读者绘制精神成长路线图的经典文库。文库最大的特点是将经典分门别类纳入100个主题书单,如爱、天真、孤独、自由、尊严,读者可以通过书单式阅读助力自我精神成长。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56分钟
6k+
2年前

09 年末特辑 | 2022年的困惑全在这里了,2023就松弛点吧

2022年的最后一期节目,我们整理了梁永安、杜素娟、马凌、于是等老师在过往活动的精彩问答片段,每一个问题都承载着2022年我们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失落和困惑,有人勇敢发问,有人真诚表达,有人慷慨解惑,有人温柔分享……我们因文学短暂地相遇又分开,但一次次真诚可贵的分享和交流足以在彼此心中留下一团小小火光。 如何找到自己的热爱?如何在繁忙和疲惫间获得内心的平静?如何应对社交的恐惧和孤独的不安?如何像一只脱壳的蝉一般在一次次自我解构中完成内心的重建?收听2022与我们相遇的读者的困惑,2023,期待更多的相遇和重逢~~ (ps:片尾曲有彩蛋!!) 【相关单集】 07 杜素娟×Steve×马凌:什么样的人生值得一过? 01 梁永安X杜素娟:拥抱自己的一千个灵魂,走出精神内耗 【本期主持】 Steve(史秀雄):播客@Steve说主播,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科普作者。 于是:作家,译者。译有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等作家的作品,著有《查无此人》等。 【本期嘉宾】 梁永安:复旦大学人文学者。 杜素娟: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教授。 马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时间轴】 01:28 没有特别喜欢的事情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意义? 05:30 选择困难症如何克服对做选择背后的不确定性的恐惧? 07:36 加缪区别于其他思想家和文学家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13:25 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自我关怀? 17:58 读书无用论?为什么“听了很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22:13 卷的时候想着躺,躺的时候想着卷,如何做到真正的放松? 28:55 阅读是为了寻求认同还是摆脱孤独? 34:18 经历和认知较浅的孩子适合读黑塞吗? 40:40 是不是越长大越孤独?阅读让自己觉得更社恐了怎么办? 48:30 容易陷入人生的虚无感该怎么办? 【相关书籍】 阿尔贝·加缪《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神话》 赫尔曼·黑塞《荒原狼》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 高尔基《二十六个和一个》 莫泊桑《羊脂球》 【相关电影】 许鞍华《第一炉香》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罗大佑-明天会更好 松江儿童合唱团-明天会更好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56分钟
1k+
2年前

08 梁永安×黑伞:低欲望社会里,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在物质主义盛行、高楼林立和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影视剧和小说中常常有人一不小心就迷失在欲望丛林,但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只是“晃来晃去”,“佛系”、“躺平”、“性冷淡”……在欲望达成率低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欲望地活着。古希腊式的英雄悲剧和莎士比亚时代的理想悲剧都离我们远去,我们的生活平平淡淡庸庸碌碌,每一天重复、相似又面目模糊。梁永安老师谈到这样的生活时,认为“现代人更多地在承受一种无法言说的内心悲剧。在这种丧失了戏剧性的日常里,我们的人生也常常失去了高潮。“ 诺奖作家索尔·贝娄《更多的人死于心碎》就描写了这样一种丧失戏剧性的人生,它甚至是絮叨的、破碎的、庸常的,但同时这种破碎也是极具审美张力的——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受挫、失败、逃离过程中依然向往着理想主义的光芒。书里的主人公,一位植物学家,他接受采访在谈核辐射对植物的危害时回答说:这当然非常糟糕,但我觉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而不是核辐射。这位植物学天才在欲望社会里逃来逃去,相比理性主导的利弊权衡,他选择像植物一样用心去感受生活,相比起人类,他还是想和植物多待一会儿。 本期对谈,我们邀请了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梁永安、青年学者黑伞和媒体人郝汉,从《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聊开,谈现代生活的爱与欲,谈年轻人的恋爱观,也谈知识分子的理想坚守和自我诘问,或许,我们能够在对话中逐渐趋近被现代生活驱逐的本真。 本期节目由读客经典文学100讲呈现。 【本期主持】 郝汉:媒体人、节目策划人。 【本期嘉宾】 梁永安:复旦大学人文学者,主要研究比较文学、现代城市文化、现代电影。主讲课程《国别与地域文明》《现代西方小说》等。 黑伞(陈嫣婧):青年学者,书评人。 【时间轴】 01:57 走近索尔·贝娄——一个结了五次婚的犹太知识分子的破碎内心 11:20 为什么当今社会“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真正活得非常真实的人生活往往是失控的” 21:55 什么叫作“像植物一样生活”? 27:45 欲望社会里人们能够低欲望地活着吗——欲望的悖论性及真实性 38:19 从古希腊的英雄悲剧到莎士比亚的理性悲剧谈到现代人的内心悲剧 40:20 “现代爱情里的基本要义是彼此尊重彼此的孤独“ 48:58 “破碎中的理想”——在不断受挫、失败、逃离过程中追逐理想之光 57:00 如何看待当今年轻人因为害怕“心碎”而不去谈恋爱? 62:55 房东梁永安与房客“包工头“ 65:25 “一个人一辈子最痛心的就是没谈过恋爱” 68:18 是否要叫醒铁屋中沉睡的人? 70:23 人为什么要变成有意识的存在——“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公民化的反思” 73:41知识分子对欲望的自我反诘——欲望构建人的主体性又瓦解人的主体性 【相关作家及作品】 -作家-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6.10—2005.4.5),美国作家,被称为美国当代文学发言人。节目中提到他的《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赫索格》《晃来晃去的人》等。 -相关书籍- 索尔·贝娄《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相关电影- 丹尼斯·阿康特《野蛮入侵》 娄烨《兰心大剧院》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李茂珍 - 8번 연습실 【读客彩条文学文库】 读客彩条文库是读客旗下的外国文学文库,旨在挖掘世界文学,重新定义当代外国文学经典。文库品牌作家包括若泽·萨拉马戈、库尔特·冯内古特、索尔·贝娄、格雷厄姆·格林、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77分钟
10k+
2年前

07 杜素娟×Steve×马凌:什么样的人生值得一过?

“真正严肃的哲学命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判断人生是否值得,就是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这是加缪《西西弗神话》中《荒诞与自杀》篇目的第一句。 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永不停息地将巨石推向山顶,而巨石又一成不变地滚下来。这样荒诞而真实的处境似乎成为每个现代人生活的象征——我们每日奋力向前,而世界却报以无理性的沉默。 那么,人类为何还要日复一日地推这生活巨石,又该如何继续过这看似荒诞且徒劳的人生?当不断怀疑质问生命的意义时,我们不免会想到死亡,无意义的重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无以为继。 但加缪却认为“推石上山这场搏斗本身,就足以充实一颗人心。应该想象西西弗是幸福的。”人们可以通过意识的游戏去完成一场“哲学式自杀”——把我们“死亡的观念变为生活的准则”,并在《荒诞的自由》中写下最后一句: “现在,就该生活了。” 本期对谈,我们邀请了播客Steve说的主播Steve和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的教授杜素娟以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马凌一起聊聊加缪,从《局外人》聊到生活中扮演各类角色的“社会人”,从《鼠疫》聊到当下每个人如何应对世界的荒诞,从《西西弗神话》聊到内卷、996生活的意义和无意义。什么样的人生才值得一过?或许,我们可以从谈论加缪中发现答案。 本期节目由读客经典文学100讲呈现。 【本期主持】 Steve(史秀雄):播客@Steve说主播,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科普作者。 【本期嘉宾】 杜素娟: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教授。 马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时间轴】 01:56 走近《局外人》看主人公如何一步步将自己送上断头台 07:34 如何看待“表演伦理”——我们只能是扮演社会角色的“社会人”吗? 11:35 由《鼠疫》和《西西弗神话》谈世界的荒诞性 18:37 默尔索的“觉醒”:看到人生的荒诞并选择高度地“不配合” 22:18 面对荒诞人生的三种选择 25:14 精神“觉醒”后下一步的行动:“投入到我们完全理解并对自己人生有意义的事情“ 28:28 《鼠疫》中的“众生相” 34:03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值得过的?文学能给我们答案吗? 39:25 面对“996”、“内卷”,个人和体制该如何内省? 47:28 从“狗屁工作”再谈“卷”的边际效用 55:09 被内卷“绑架”的现代人——“我们从未了解自己也无法坚守自己” 64:51 每个推石头的人都需要一些停下来的闲暇一刻 69:55荒诞人生困境里进行一场“哲学式自杀“的精神之跃 80:08 这代年轻人该如何应对人生的荒诞:义无反顾地生活,就是在反抗荒诞 86:24 月亮和六便士之间,想活成自己,人生的方向盘该如何转向? 98:26 阅读书目推荐 【相关作家及作品】 -作家-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法国作家、哲学家,“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本期节目提到相关的主要作品有《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神话》等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代表作品《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兼翻译家,被誉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代表作品《小径分岔的花园》《沙之书》等 -相关书籍- 大卫·格雷伯《毫无意义的工作》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Passenger - When We Were Young 【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 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是首个专注提供精神成长价值的经典文库,也是首个以书单形式集结出版,为读者绘制精神成长路线图的经典文库。文库最大的特点是将经典分门别类纳入100个主题书单,如爱、天真、孤独、自由、尊严,读者可以通过书单式阅读助力自我精神成长。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104分钟
6k+
2年前

06 小白×黄昱宁×周嘉宁:爱欲之间,人人都是包法利夫人

2016年,冯小刚执导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在多伦多电影节上映,电影英文片名把“潘金莲”译为一个法国人名:Madame Bovary——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她因阅读大量浪漫幻想的骑士小说并受其蛊惑,仿佛看了霸总剧便开始在现实中寻求“浪漫邂逅”,梦想着王子和公主式的爱情,却被现实打碎了美好的幻想,嫁给平凡的乡村医生。为了理想中的奢靡和爱情,她飞蛾扑火,通过借高利贷和与一个又一个情人幽会续写自己幻想中的爱情神话,最后却被现实戳破,因债台高筑无力偿还,服下砒霜自杀而亡。 包法利夫人是可怜的,也是可爱的,她对自身困境的不满足以及对欲望诱惑的无力抵抗,包括最后因欲望和现实之间的落差走上自毁性的道路是每一个被繁杂信息和欲望裹挟的现代人再熟悉不过的心理症候,福楼拜完成这部著作后亦如服下砒霜一般痛苦诉说:“我就是包法利夫人。” 本期对谈,我们邀请了三位作家一起谈谈福楼拜的现实主义经典作品《包法利夫人》,作家相聚,或有思想交锋,或有自我调侃,各持己见的同时仍都怀抱着对文学的热忱和对现实的忧思,“我已经中了阅读的毒”“那么不妨再读得多一点,以毒攻毒。” 一起跟着作家小白、黄昱宁、周嘉宁尝尝福楼拜的毒吧~ 本期节目由读客经典文学100讲呈现。 【本期嘉宾】 黄昱宁:作家、译者、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小说集《八部半》获得第二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 小白:作家,小说《封锁》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周嘉宁:作家、译者。著有小说《女妖的眼睛》、《撒谎精的时光宝盒》、《我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的》等。 【时间轴】 02:51 从个人阅读经验走近福楼拜和《包法利夫人》 07:42 福楼拜对现代小说写作的影响——“小说变成可以灵活创造一个世界的东西” 11:58 包法利夫人走向悲剧的复杂原因——面对欲望和现实的落差,我们都是包法利夫人 19:47 从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尼娜谈谈作家对笔下人物的情感 25:33 包法利夫人的漂移感和人物内在动力的缺失 34:46 爱玛的私情是丈夫的“无意成全”? 40:44 现代性的转向——虚构亦能成为激发人行动的力量 42:41 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的现实意义 46:11 现实生活中如何避免包法利夫人的悲剧——作家能开药方吗? 48:09 小白药方:“我已经中了阅读的毒” 49:38 现场小彩蛋 【相关作家及作品】 -作家- 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法国著名作家。19世纪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左拉认为福楼拜是“自然主义之父”;而20世纪的法国“新小说”派又把他称为“鼻祖”。著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等。 -相关书籍-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司汤达《红与黑》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Lady Gaga - Bad Romance 【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 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是首个专注提供精神成长价值的经典文库,也是首个以书单形式集结出版,为读者绘制精神成长路线图的经典文库。文库最大的特点是将经典分门别类纳入100个主题书单,如爱、天真、孤独、自由、尊严,读者可以通过书单式阅读助力自我精神成长。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50分钟
1k+
2年前

05 戴锦华X向京:女性是彼此的镜子

我们需要怎样的女性成长? 近几年,随着性别话题不断进入公众视野,女性作家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地被讨论和关注,我们在阅读中看到女性成长过程碰到的所有问题——同性伤害、男性凝视、职场阻力、家庭束缚、社会规训、消费牢笼……也在阅读中看到女性的共同命运和不同选择——她像鸟儿一样,变成了笼中金丝雀,她也像鸟儿一样,飞越了重重障碍。 本期对谈,我们邀请了北大中文系教授戴锦华、雕塑艺术家向京,带着作家阿特伍德《猫眼》这本书,从阅读所有女性的共同命运到探讨当代女性的现实困境和不同选择,我们看到女性为人之妻,为人之媳,为人之母的过程中对彼此的敌意,也看到女性之间由衷的欣赏和肯定,无保留的理解和守望相助。 “不参与迫害自己,是每个女人和每个人都该学的事。“ 我们同为女性,我们彼此为镜,我们一直在成长。 本期节目由读客经典文学100讲与新世相联合呈现。 【本期主持】 全嘻嘻:播客@全嘻嘻主播。 【本期嘉宾】 戴锦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向京:雕塑艺术家。 【时间轴】 01:38 个体成长经验里的女性关系:我们都在这样的关系中长大 07:08 由科学家居里夫人谈开去——一旦她陷入一个丑闻,世界再度把她还原为一个女人 10:48 女性群体“假定性的两端”——城市女性和农村女性之间有很大差异吗? 22:17 构想女性共同体的一种情感投射——当暴力降临,“女性才有仗义的品格” 25:12 女性之间相互携手相互体认的美好 27:16 读者来信01-互联网环境下讨论女性话题时该如何在矛盾中自处 34:28 读者来信02-母女之间的恩与债,如何减少以爱之名的侵犯和占有? 39:36 中国的每一代女性都在经历着女性自觉的不同阶段 46:24 生命是一件朴素的事——“有些事我一生不会原谅,但我现在不再想起” 【相关作家作品】 -作家-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加拿大小说家、诗人、文学评论家。代表作品有《猫眼》《使女的故事》《盲刺客》《羚羊与秧鸡》等。 -作品- 戴锦华、孟悦《浮出历史地表》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Sasha Alex Sloan - House With No Mirrors 【读客彩条文学文库】 读客彩条文库是读客旗下的外国文学文库,旨在挖掘世界文学,重新定义当代外国文学经典。文库品牌作家包括若泽·萨拉马戈、库尔特·冯内古特、索尔·贝娄、格雷厄姆·格林、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47分钟
15k+
2年前

04 梁永安×颜怡颜悦:开个婚姻的玩笑,你可别哭啊

“我永远不会原谅你,我曾经那么的爱你。现在不可能了,我恨你,因为你不能让我感觉到你的爱。”这句话出自法国新浪潮代表导演戈达尔的《蔑视》,电影改自莫拉维亚的《鄙视》,一部出版于1954年的小说,但历久弥新。小说如同一部心理悬疑剧,探寻丈夫的困惑“为什么妻子不爱我了?我为什么会被妻子鄙视”,可读到结尾,也没有答案。读者可以借助作家的幽微笔触,看看婚姻中的男人到底是如何揣测妻子的。当你怀抱不同的心态阅读来文本,你可能会跳脚,可能会发冷汗,也有可能在某处笑场:男人啊,不过如此。 本期对谈,我们邀请了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梁永安、脱口秀演员颜怡和颜悦,以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师张怡微一起聊聊《鄙视》,聊聊“爱无能”的现代人以及婚姻的“局部”。 每个人都可以拿婚姻生活开刀。脱口秀演员的刀,开在笑点上;文学评论家的刀,开在痛点上;普通读者的刀,或许更为锋利、更为典型、更为深刻。我们不制造矛盾,不解决矛盾,只是偶尔调侃婚姻。 开个婚姻的玩笑,忍住!别哭! 本期节目由新周刊和读客经典文学100讲呈现。 【本期主持】 张怡微,复旦大学中文系教师、创意写作专业硕士导师。出版有散文、小说等专著二十余部,代表作《家族试验》《樱桃青衣》《情关西游》等。 【本期嘉宾】 梁永安:复旦大学人文学者,主要研究比较文学、现代城市文化、现代电影。主讲课程《国别与地域文明》《现代西方小说》等。 颜怡、颜悦:中国内地脱口秀演员、编剧、作家。 【时间轴】 03:19从现代男性危机开始婚姻话题讨论 06:50 婚姻何以成为时下讨论热点 09:35 全球化时代下如何理解婚姻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关系 14:53 婚姻里的权力关系——“绑架对方成就自己” 17:47 男与女看向彼此目光的错位——一个停留在外一个探寻向内 20:37 婚姻里的两性“人设”压力——家里那个含泪也要打蟑螂的男人 24:44 现代人的“变形记”——追求物质需求忽略情感需求过程中人失去灵魂的“虫化” 36:40 时代带来的阵痛与希望——从一元到多元,自由与迷茫并在 44:00 书中书,戏中戏 ——莫拉维亚对《奥德赛》的反英雄解构 51:49 如何走出婚姻的困境? 【相关作家及作品】 -作家-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1907-1990),意大利小说家。曾在都灵当过新闻记者,驻伦敦通讯员。以描写世态炎凉,缺乏爱情闻名。主要作品有《鄙视》、《罗马女人》和《同流者》等 -相关书籍- 董怀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婚姻“私事化”研究(1978~2000)》 阿瑟·米勒《阿瑟·米勒自传》 -相关电影- 萨姆·门德斯《革命之路》 罗伯特·本顿《克莱默夫妇》 王家卫《花样年华》 张艺谋《归来》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SLANDER, Dylan Matthew - Love Is Gone 【读客彩条文学文库】 读客彩条文库是读客旗下的外国文学文库,旨在挖掘世界文学,重新定义当代外国文学经典。文库品牌作家包括若泽·萨拉马戈、库尔特·冯内古特、索尔·贝娄、格雷厄姆·格林、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70分钟
5k+
2年前

03 “三体人想了解地球人,可以看看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直被誉为“灵魂伟大的审问者”,“解开‘人’这个谜”是他一生的创作信条,在他的笔下刻画了一个又一个身处真实困境的复杂灵魂,他以最尖锐的诘问一层层揭开最隐秘的人性真相。其对人性探寻之深正如本期节目里姬中宪老师所说:“如果有一天三体人来访,想了解了解地球人,可以看看《罪与罚》,看我们曾经把人性描写到这样一个程度。” 其实作为地球人,何尝不需要《罪与罚》?当现实的困境对我们的灵魂一次次发起挑战,当时代的钝痛有意无意撩拨着我们麻木的心,我们始终需要文学的慰藉,正如作家黑塞所说:“我们之必须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只是在我们遭受痛苦不幸,而我们承受痛苦的能力又趋于极限之时,只是在我们感到整个生活有如一个火烧火燎、疼痛难忍的伤口之时,只是在我们充满绝望、经历无可慰藉的死亡之时。当我们孤独苦闷,麻木不仁地面对生活时,当我们不再能理解生活那疯狂而美丽的残酷,并对生活一无所求时,我们就会敞开心扉去聆听这位惊世骇俗、才华横溢的诗人的音乐。” 本期对谈,我们邀请了作家走走、姬中宪以及文艺评论家孙孟晋,聊聊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他的“音乐”,聊聊《罪与罚》,聊聊他笔下的人性。 本期节目由读客经典文学100讲呈现。 【本期主持】 走走:作家,华东师范大学创意写作专业授课教师。著有《崭新》《棚户区:仿佛童年,似乎爱情》《想往火里跳》等。 【本期嘉宾】 孙孟晋:文艺评论家、诗人、上海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艺术顾问。著有评论集《激情迷宫里的凝视》、诗集《举着刀叉的季节》等。 姬中宪:作家,华东政法大学老师,著有小说《花言》《我不爱你》,非虚构作品《缓慢而永远》,杂文集《我仍然没有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等。作品曾入选《南方周末》年度推荐书目,获第十届上海文学奖。 【时间轴】 01:52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鲁迅——凡是伟大的审问者同时也是伟大的狂人 06:45 阅读经典与接受经典的个人史:从“俄罗斯琼瑶”到被核弹轰炸的阅读体验 10:03 《罪与罚》对人本身的研究之深:“人类对自身的理解曾经到过这里” 14:10 当代读者如何阅读“好看又耐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17:46 《罪与罚》对现代人的压力测试:拒绝内卷也拒绝躺平,或许直接跟这个世界谈谈? 24:26回到1821年的俄罗斯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个人的生命经验 35:36 如何理解“罪”与“罚” 39:01 从拿破仑式人物到“忙盲茫”的现代人——我们忙忙碌碌但目的何在? 47:50 再谈“电车难题”: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里,谁有资格去审判和剥夺他人的自由? 51:23 从尼采的“超人”理想到当代的“凡人”困境:遍地意义,遍寻意义 【相关作家及作品】 -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11月11日—1881年2月9日),俄国作家。本期提到的相关作品有 《穷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卡拉马佐夫兄弟》 -作品- 《罗亭》屠格涅夫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Dastan Orazbekov- Kók aspan 【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 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是首个专注提供精神成长价值的经典文库,也是首个以书单形式集结出版,为读者绘制精神成长路线图的经典文库。文库最大的特点是将经典分门别类纳入100个主题书单,如爱、天真、孤独、自由、尊严,读者可以通过书单式阅读助力自我精神成长。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56分钟
2k+
2年前

02 王晓鹰X周云蓬:当瘟疫蔓延,至少不要隔离内心的疼痛

如果一场瘟疫来袭,被遮住的不是我们的嘴巴而是眼睛,人们一个接一个地失明,黑暗开始蔓延,社会逐渐失序,人间步步失格……我们因失明感到悲哀,因需要在黑暗中生存一步步丧失尊严而感到悲哀,更大的悲哀是,当瘟疫结束,人们恢复了视觉,一切如常。我们解放了被隔离的身体,并将内心的伤痛永远隔离而恢复麻木。 诺奖作家若泽·萨拉马戈在谈到获奖作品《失明症漫记》时提到:“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我毫不退缩地写出了一部如此冷酷无情的作品。我的回答如下:我活得很好,可是世界却不是很好。我的小说不过是这个世界的一个缩影罢了。” 正如小说中还有一双明亮却不敢发声的眼睛悲悯地注目着一切,我们始终相信黑暗中还有许多“看得见”的双眼,因为“一旦对他人的苦难视而不见,苦难就会在我们中间蔓延”。当苦难蔓延,至少不要隔离内心的疼痛。这种疼痛的必要性如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写下的:“一个人在痛苦的时候,就会有减轻痛苦的需要、同情和行动的需要,于是他们就来满足这种人类永恒的需要。满足这种人类永恒的需要——在儿童身上则表现为最原始的形式——抚摩一下碰痛的地方。”每一个被时代“碰痛的地方”都在等待更多“看得见”的眼睛。 本期对谈,我们邀请了著名戏剧导演王晓鹰和民谣歌手、诗人周云蓬以及《咸柠七》的主播曹柠,从话剧《失明的城市》到同名民谣,从一个个传染的失明症到一步步堕落的人性,通过“当下”这份最好的阅读理解材料,聊聊疫情时代,我们如何面对人类的苦难与崩溃,时代阵痛之下,个体又该如何自处。 本期节目由读客经典文学100讲呈现。 读客彩条文库:外国文学读彩条,大师经典任你挑。 (收听小tip:本期节目有“看不见”的声音彩蛋!结合整期内容收听风味更佳~) 【本期主持】 曹柠:《咸柠七》主播,记者、专栏作家、修和书院主理人。 【本期嘉宾】 王晓鹰:著名戏剧导演。主要导演作品有《失明的城市》《哥本哈根》《赵氏孤儿》(越剧)等。 周云蓬:民谣歌手、诗人。发行唱片《沉默如迷的呼吸》《中国孩子》等。 【时间轴】 02:35 话剧《失明的城市》改编源起:文学作品与疫情下现实生命经验的耦合 06:19 失明者视角谈《失明症漫记》:于失明细节幽微处捕捉荒诞世界的真实 09:03 失明城市的两种想象:共同境遇下互相理解的乌托邦&道德土崩瓦解后的人性危机 16:26 黑暗中唯一明亮的双眼——医生妻子这一人物身上的悲剧感和复杂性 23:23 “人性实验室“里的群“盲”身份——没有年代可以涵盖不同的年代,没有名字可以是指“所有的名字” 28:07当现实成为荒诞的注脚,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灵魂负责 41:56 尊严是一种最大的折磨,有尊严的个体最痛苦,但有痛苦才有被救赎的希望 45:30 集体里不丧失个体的判断——保持内心的疼痛,才是人心存在的体现 49:33 非必要的必要性——每个时代都需要有人保持清醒、保持痛感 【相关作家及作品】 -作家- 若泽·萨拉马戈 (1922-2010),葡萄牙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主要作品有《失明症漫记》《复明症漫记》《修道院纪事》等。 -文学作品- 《鼠疫》加缪 《论失明》博尔赫斯 -话剧作品- 《哥本哈根》(导演:王晓鹰) 《失明的城市》(导演:王晓鹰) -音乐作品- 《失明的城市》周云蓬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周云蓬– 失明的城市 【读客彩条文学文库】 读客彩条文库是读客旗下的外国文学文库,旨在挖掘世界文学,重新定义当代外国文学经典。文库品牌作家包括若泽·萨拉马戈、库尔特·冯内古特、索尔·贝娄、格雷厄姆·格林、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56分钟
1k+
2年前

01 梁永安X杜素娟:拥抱自己的一千个灵魂,走出精神内耗

精神内耗常常被戏谑称为现代人的心灵苦役,我们受困于过去,又焦虑于未来,正如叔本华所说,当欲望不能满足时我们痛苦,欲望得到满足我们又无聊,人生似乎总在痛苦和无聊中来回摇摆。 在黑塞的《荒原狼》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熟悉的灵魂,如同与镜前的自己相对而立,他痛苦、挣扎、彷徨、呐喊,仿佛深陷于精神内耗却无力发声的那个自我。在这个常常让人无力发声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在精神的荒原中踽踽前行,但黑塞让我们逐渐发现独属于自我个体的“狼性”——我们始终拥有理解痛苦并驾驭痛苦的能力。 本期对谈,我们邀请了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梁永安和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杜素娟以及作家于是,一起聊聊全世界年轻人都爱的作家黑塞,从“荒原狼的自救”到当今年轻人的精神困境,从理性的思辨到直观的智慧,从一千个自我的矛盾到一千个灵魂的和解,一遍遍打碎再一片片拼凑完形,或许理解自我、接纳自我才是走出精神内耗最有效的途径。 本期节目由读客经典文学100讲与跳岛FM联合呈现,感谢上海朵云书院戏剧店提供的场地支持。 【本期主持】 于是:作家,译者。译有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等作家的作品,著有《查无此人》等。 【本期嘉宾】 梁永安:复旦大学人文学者,主要研究比较文学、现代城市文化、现代电影。 杜素娟: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教授,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小说。 【时间轴】 02:45 黑塞的自我探索历程:从《德米安》到《玻璃球游戏》 06:14 每个人都有一千个灵魂:现代人内在和外在以及内在本身的不可调和性 12:50 走近《荒原狼》:我们终究可以找到在这个世界笑的方式 24:36 社会自我、本我与超我:通过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理解荒原狼的三重人格 33:05 保持个体独立性的“狼性”:抵抗被社会塑造、被群体裹挟、被主流定义 40:35 “社恐在某种意义上是件好事”:恐惧背后是对精神自由发展和高质量社交的渴望 45:05 社恐的两面:或迎合主流而难以自洽,或蔑视主流而不知自处 49:33 打碎一元自我,理解痛苦并驾驭痛苦,开始拥有享受生活愉悦的能力 58:50 爱情是一种直观的智慧,它不容分析 62:22 拒绝被规训势必会产生痛感:痛感之外,自我意识也带来独立与自由 65:14 或许我们的人生小错不断,但有时小错积累起来就是个大大的对 72:06 接纳自己面对世界的无限的触摸——“我总有一天会更好地学会玩这人生游戏” 76:05 走出精神内耗不是寻求外在接纳,而是接纳自我以接纳世界 【相关作家作品】 -作家- 赫尔曼·黑塞 (1877-1962),德国作家、诗人。节目中提到他的《德米安》《悉达多》《荒原狼》《玻璃球游戏》《在轮下》《温泉疗养客》。 -作品- 《卡门》[法] 梅里美 《少年维特的烦恼》[德] 歌德 《狼图腾》姜戎 《野草》鲁迅 《西线无战事》[德]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捷] 米兰·昆德拉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法] 卢梭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Johannes Linstead – Andalucia 【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 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是首个专注提供精神成长价值的经典文库,也是首个以书单形式集结出版,为读者绘制精神成长路线图的经典文库。文库最大的特点是将经典分门别类纳入100个主题书单,如爱、天真、孤独、自由、尊严,读者可以通过书单式阅读助力自我精神成长。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80分钟
16k+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