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场瘟疫来袭,被遮住的不是我们的嘴巴而是眼睛,人们一个接一个地失明,黑暗开始蔓延,社会逐渐失序,人间步步失格……我们因失明感到悲哀,因需要在黑暗中生存一步步丧失尊严而感到悲哀,更大的悲哀是,当瘟疫结束,人们恢复了视觉,一切如常。我们解放了被隔离的身体,并将内心的伤痛永远隔离而恢复麻木。
诺奖作家若泽·萨拉马戈在谈到获奖作品《失明症漫记》时提到:“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我毫不退缩地写出了一部如此冷酷无情的作品。我的回答如下:我活得很好,可是世界却不是很好。我的小说不过是这个世界的一个缩影罢了。”
正如小说中还有一双明亮却不敢发声的眼睛悲悯地注目着一切,我们始终相信黑暗中还有许多“看得见”的双眼,因为“一旦对他人的苦难视而不见,苦难就会在我们中间蔓延”。当苦难蔓延,至少不要隔离内心的疼痛。这种疼痛的必要性如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写下的:“一个人在痛苦的时候,就会有减轻痛苦的需要、同情和行动的需要,于是他们就来满足这种人类永恒的需要。满足这种人类永恒的需要——在儿童身上则表现为最原始的形式——抚摩一下碰痛的地方。”每一个被时代“碰痛的地方”都在等待更多“看得见”的眼睛。
本期对谈,我们邀请了著名戏剧导演王晓鹰和民谣歌手、诗人周云蓬以及《咸柠七》的主播曹柠,从话剧《失明的城市》到同名民谣,从一个个传染的失明症到一步步堕落的人性,通过“当下”这份最好的阅读理解材料,聊聊疫情时代,我们如何面对人类的苦难与崩溃,时代阵痛之下,个体又该如何自处。
本期节目由读客经典文学100讲呈现。
读客彩条文库:外国文学读彩条,大师经典任你挑。
(收听小tip:本期节目有“看不见”的声音彩蛋!结合整期内容收听风味更佳~)
【本期主持】
曹柠:《咸柠七》主播,记者、专栏作家、修和书院主理人。
【本期嘉宾】
王晓鹰:著名戏剧导演。主要导演作品有《失明的城市》《哥本哈根》《赵氏孤儿》(越剧)等。
周云蓬:民谣歌手、诗人。发行唱片《沉默如迷的呼吸》《中国孩子》等。
【时间轴】
02:35 话剧《失明的城市》改编源起:文学作品与疫情下现实生命经验的耦合
06:19 失明者视角谈《失明症漫记》:于失明细节幽微处捕捉荒诞世界的真实
09:03 失明城市的两种想象:共同境遇下互相理解的乌托邦&道德土崩瓦解后的人性危机
16:26 黑暗中唯一明亮的双眼——医生妻子这一人物身上的悲剧感和复杂性
23:23 “人性实验室“里的群“盲”身份——没有年代可以涵盖不同的年代,没有名字可以是指“所有的名字”
28:07当现实成为荒诞的注脚,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灵魂负责
41:56 尊严是一种最大的折磨,有尊严的个体最痛苦,但有痛苦才有被救赎的希望
45:30 集体里不丧失个体的判断——保持内心的疼痛,才是人心存在的体现
49:33 非必要的必要性——每个时代都需要有人保持清醒、保持痛感
【相关作家及作品】
-作家-
若泽·萨拉马戈 (1922-2010),葡萄牙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主要作品有《失明症漫记》《复明症漫记》《修道院纪事》等。
-文学作品-
《鼠疫》加缪
《论失明》博尔赫斯
-话剧作品-
《哥本哈根》(导演:王晓鹰)
《失明的城市》(导演:王晓鹰)
-音乐作品-
《失明的城市》周云蓬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周云蓬– 失明的城市
【读客彩条文学文库】
读客彩条文库是读客旗下的外国文学文库,旨在挖掘世界文学,重新定义当代外国文学经典。文库品牌作家包括若泽·萨拉马戈、库尔特·冯内古特、索尔·贝娄、格雷厄姆·格林、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