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梁文道×周轶君:《厌女》所讲的,正是我们的故事

我,厌女。 当一个女性主义者承认自己的厌女症,并在分析了社会上的各类厌女症后,坦承自己对这一症状的解决方案尚无定论:“由于我出生成长在一个厌女症根植太深的世界,我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厌女症的世界”。 我们才得以发现、触摸和揭开厌女的这块厚重的布块。通过女性主义,男性更了解自己如何构成,女性则开始审视自己未经审视的处境。 正如戴锦华老师曾提到女性主义其实是“经由女性看向曾经被指认为他者、被放逐在文明之外的人群”,女性曾被视为弱者,重新发现她们的声音和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重新看见和思考弱者的意义的一把钥匙,没有人永远都是强者,看向他人的同时我们也开始真正认识自己。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梁文道和周轶君两位老师,和GQ报道编辑靳锦、康堤共同聊聊《厌女》,聊聊我们共同的故事。 本期节目首发于GQ Talk,由GQTalk、看理想、读客经典文学100讲共同呈现。 【本期主持】 靳锦:GQ报道编辑 康堤:GQ报道编辑 【本期嘉宾】 梁文道:作家、媒体人 周轶君:媒体人、纪录片导演 【时间轴】 03:08 为什么男性知识分子害怕参与女性主义讨论? 05:30 女性幽默:幽默也是一种有两性差异的标签? 09:33 如何看待上野千鹤子在中国引发的舆论热潮? 17:50 女性主义值得反复阐述 19:14 梁文道和周轶君是如何一步步接触女性主义思想的? 25:20 梁文道的男校经历:《厌女》所讲正是我的故事 33:05 梁文道:女性主义让我了解男人,让我知道成为既得利益者的过程中双手到底沾染了什么 35:48 《厌女》让我们反思别人强加于个体的社会图景和未经审视的生活 41:50 周轶君:身为女性我有一间自己的房间,但作为母亲我常常无法锁上房门 50:10 女性在性别议题中需要从零阐释,需要大量重复性的阐释性劳动 54:40 具体的生活和理论的实践之间需要一些个体的弹性 58:45 性骚扰需要法律、舆论的科普进步,性别教育应更早进入我们的教育体系 82:50 女性困境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总有关于女性的新叙事和价值想象 【相关作家作品】 -相关作家- 上野千鹤子 (1948-),Women’s Action Network(NPO)理事长,著名社会学家,日本女性学、性别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引领者及理论学家,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相关作品- 《厌女》上野千鹤子 《女性生存战争》上野千鹤子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上野千鹤子 《第二性》西蒙·波伏娃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弗吉尼亚·伍尔芙 《Enheduana》Sophus Helle 《她说》玛丽亚·施拉德 -相关影综- 《第一人称复数》任长箴 周轶君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野木亚纪子 《芭比》格蕾诺·葛韦格 《追查痴汉——谁在售卖性侵偷拍影片》——BBC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张惠妹 - 母系社会 par - Counting Annual Rings 魏诗莹(Wishbao ) - 公园waltz Barbie - Get Your Sparkle OnBillie Eilish - What Was I Made For? 【读客彩条文学文库】 读客彩条文库是读客旗下的外国文学文库,旨在挖掘世界文学,重新定义当代外国文学经典。文库品牌作家包括若泽·萨拉马戈、库尔特·冯内古特、索尔·贝娄、格雷厄姆·格林、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92分钟
83k+
1年前

46 文学x音乐剧x心理学:用开病历的方式打开《卡拉马佐夫兄弟》

流言报:震惊,一家子精神病!卡拉马佐夫全家住进宛平南路600号! (牛栏市快讯)尊敬的听友们,牛栏市迎来了一场轰动的事件!本县“鼎鼎大名”的地主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及其子嗣们遭遇了命运的残酷嘲弄,集体被确诊为精神病患者。 据卡拉马佐夫的熟人透露,他们一家已于9月17日被送往位于宛平南路600号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听闻这一消息,笔者积极地展开调查,尽管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们尽职尽责地为病人们保守隐私与秘密,但笔者通过走访熟悉卡拉马佐夫家的熟人,拼凑出一些他们患病的隐情,现在为您呈现这个令人震惊的故事。 本期节目,我们特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李伟专家、文艺评论家孙孟晋和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费尧多尔的扮演者演员翟松,带你从剧场走进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沉浸式围观卡拉马佐夫一家就诊全过程。 本期节目由读客经典文学100讲呈现。 【号外号外: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上海年度收官轮于9月22日到10月1日在上海大剧院·别克中剧场上演,好剧不容错过!!】 【本期嘉宾】 李伟: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 孙孟晋:文艺评论家、诗人。 翟松:音乐剧演员,在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饰演费尧多尔。 【时间轴】 04:34 走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 09:40 入住!沉浸式体验宛平南路600号的入住流程 11:57 老卡拉马佐夫病历诊断结果: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22:54 大儿子德米特里病历诊断结果:冲动型人格障碍 33:35 二儿子伊万病历诊断结果:分裂型人格障碍 45:00 小儿子阿廖沙病历诊断结果:分离转换障碍(歇斯底里症、臆症) 57:25 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病历诊断结果:自恋型人格障碍 70:32 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病历诊断:? 【相关作家作品】 -相关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11月11日—1881年2月9日),俄国作家。著有《卡拉马佐夫兄弟》《穷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等。 -相关作品- 《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 《罗亭》屠格涅夫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Balmorhea - The Winter 【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 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是首个专注提供精神成长价值的经典文库,也是首个以书单形式集结出版,为读者绘制精神成长路线图的经典文库。文库最大的特点是将经典分门别类纳入100个主题书单,如爱、天真、孤独、自由、尊严,读者可以通过书单式阅读助力自我精神成长。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85分钟
3k+
1年前

45 想象一千年前的某天,地球成为一个小村庄

公元1000年,全球性的通路形成,全球化由此开启。 韩森教授是耶鲁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在她的新书《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开端》中,她描绘了公元1000年全球化开启之时的图景,讲述了个人、社会、国家是如何被裹挟进全球化浪潮中的。这本书再现了千年前的世界图景,并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即公元1000年实际上是全球化的开端。 正如陈志武教授所说,公元1000年,一个新的全球路径系统已经形成了,这个全球路径系统基本上连通了各大洲,货物、人口和思想沿着这些新发现、新建立的路线流动起来,让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因此,这本书带给我们很多的惊喜,让我们看到至少在千年前,这个世界就已经是一个共同体。按照最近比较流行的说法来比喻,那时的地球就已经是一个小村庄,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已经实现了互联互通、互惠互利。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韩森和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陈志武,一起聊聊历史,聊聊一千年前新的全球化是如何开始的。 本期节目由读客经典文学100讲呈现。 【本期嘉宾】 韩森: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著有《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开端》、《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中古契约研究》、《开放的帝国:1600 年前的中国历史》等。 陈志武: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曾获得过墨顿·米勒奖学金,曾担任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等。现任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所长、港大经管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 【时间轴】 04:35一千年以前,地球已经是一个小村庄? 10:01 全球化的开端有哪些重要的时间节点? 16:21 如何定义全球化的开端? 21:30 贸易全球化与人的全球化中有一个特殊的“商品”——奴隶 34:40 宗教对全球化的意义和影响 39:08 如何以更开阔的视野看历史 43:22 泉州何以成为现在的泉州? 49:36 为什么宋朝时中国走在全球化的最前端? 56:34 韩森教授对中国读者的感谢 【相关作家作品】 -相关作家- 韩森,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著有《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开端》、《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中古契约研究》、《开放的帝国:1600 年前的中国历史》等。 -相关作品- 《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开端》韩森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Alan Walker,Winona Oak - World We Used to Know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60分钟
1k+
1年前

44 骆玉明×李蕾×郑诗亮:生命没那么长,也没那么狭隘

今天,还有人在读诗吗? “如果没有诗意,人和AI有什么区别?骆老师在书中有个观点,读诗词会让人更爱自己。这给我很大的启发,爱自己,是一生浪漫的开始。”在关于《古诗词课》的对谈中,李蕾强调了古诗词对唤醒生命中诗意的重要性。 《古诗词课》脱胎于骆玉明教授在复旦大学的热门课程《古典诗词导读》,他不仅是校内的明星教授,也是B站上极受欢迎的“网红学者”。就连作家王安忆都说过:“我选过骆玉明的课,每次都要抢位置,地上都坐满了人。” 古诗词到底有什么魅力?骆玉明老师又如何将古诗词的魅力和现代的距离拉到最短?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复旦大学博导、著名人文学者骆玉明教授,与前央视主持人李蕾和《上海书评》执行总编郑诗亮一起,聊聊现代人的心灵焦虑和古典诗词中的诗意空间。 本期节目由读客经典文学100讲呈现。 【本期主持】 郑诗亮:《上海书评》执行总编。 【本期嘉宾】 骆玉明:复旦大学博导、著名人文学者。 李蕾:前央视主持人。 【时间轴】 02:18 在诗词里唤醒生命中的诗意 06:48 陶渊明、李白有诗意的生命空间,亦有日常的焦虑 12:55 美是一种能力,能唤起每个人心中的柔软 19:40 无论中西,每个人都跟文化历史有血脉关联 30:15 月亮是沟通古今诗意宇宙的使者,等待着每一个有意义的生命 39:55 “躺平”的内耗在于生命当中所包含的活力和价值不能实现 49:50 生命没那么长,也没那么狭隘 50:04 “杜甫埋伏在你的中年” 57:40我们现在得到的爱很多,爱他人的能力却不多 60:01 语言表达的粗糙化不是缺乏语言表达能力,而是生命体验和情感的缺失 【相关作家作品】 -相关作家- 骆玉明,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毕业后留校任教,中文系博士生导师。著有《古诗词课》等。 -相关作品- 《古诗词课》骆玉明 《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 《红楼梦》曹雪芹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杜甫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F.Be.I - 短歌行 【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 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是首个专注提供精神成长价值的经典文库,也是首个以书单形式集结出版,为读者绘制精神成长路线图的经典文库。文库最大的特点是将经典分门别类纳入100个主题书单,如爱、天真、孤独、自由、尊严,读者可以通过书单式阅读助力自我精神成长。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72分钟
4k+
1年前

43 路内×张怡微×走走:在花街,想象我们光明而卑微的未来

1980年代的蔷薇街,没有灰扑扑的青春。 《花街往事》有着不同于这个时代的生命力。蔷薇街的人们生活看起来如此平常,而随着时代的变化,许多改变悄然发生着。在那个久远鲜活的时代,未来还是一个美好的期待。 那个时代是跳舞时代,“舞场就是人生,你可以和垃圾活在同一个世界,但不要和他们一起跳舞。”那个时代也是魔幻时代,激流暗自汹涌,每个人的生活又是如此荒诞而具体,每份爱情都杂糅着怯懦与疯狂。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花街往事》的作者路内,和青年作家张怡微、走走一起,聊聊花街的故事,写作的故事和爱情的故事。 本期节目由读客经典文学100讲呈现。 【本期主持】 张诗扬: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 【本期嘉宾】 路内:作家,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花街往事》《少年巴比伦》《慈悲》《雾行者》等。 张怡微:任教于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入围上海文学艺术奖之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著有《樱桃青衣》、《情关西游》等。 走走:作家,华东师范大学创意写作专业授课教师。著有《崭新》《棚户区:仿佛童年,似乎爱情》《想往火里跳》等。 【时间轴】 03:00 《花街往事》中的生动细节 07:20 跳舞的父亲:“我们那时都是撒滑石粉跳华尔滋的” 18:30 八十年代的喧嚣与孤独:跳舞、下岗与四大件 33:19 《花街往事》女性形象的独特之处 45:52 写作帮我们“看见”那些沉默的人 55:29 作家:敬畏文字也敬畏笔下人物的命运 61:33 时代是如何影响爱情观的? 71:25 爱是痛苦的,忍受痛苦是一种能力 【相关作家作品】 -路内- 作家,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花街往事》《少年巴比伦》《慈悲》《雾行者》等。 -相关作品- 《花街往事》路内 《少年巴比伦》路内 《故事识别》张怡微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Take That - When We Were Young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79分钟
2k+
1年前

42 梁永安×鸟鸟:我们如何面对世界?用悲观的眼睛去看,用乐观的心去爱

“现代人的英雄主义不再是攻城掠地,而是与生活进行一场场的搏斗。” 如果有一天,你真的不用再工作,你会喜悦吗?如果早上讨厌的闹铃把你吵醒,你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你会希望自己还在梦里吗?如果一觉醒来,你又从甲虫变成了即将上班的人,而身边的甲虫们忙忙碌碌,没有人发现你的改变,你会伪装成一只虫吗? “只有你为自己惶惶不安,这不是什么高级的蜕变,这是痛苦本身。” 卡夫卡的《变形记》正是描写了这样一种痛苦,关于人性的冷漠、工作的异化,都是我们现在经历的。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梁永安、脱口秀演员鸟鸟以及@放学以后主播霸王花,一起聊聊卡夫卡、《变形记》,聊聊现代人的工作之苦,当工作开始套娃,我们还能找回生命的有机性吗? 本期节目由读客经典文学100讲呈现。 【本期主持】 霸王花:播客@放学以后主播 【本期嘉宾】 梁永安:复旦大学人文学者,主要研究比较文学、现代城市文化、现代电影。 鸟鸟:脱口秀演员、编剧 【时间轴】 03:00 卡夫卡何以影响众多作家? 08:00 “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卡夫卡的诚实是一种力量 11:20 卡夫卡的非现实对现实具有强大的穿透性 15:32 无意识被虫化——过于执着于他人对自己期待,而忘记感受自己 18:02 《变形记》中的妹妹——朴实人性的单薄 26:20 工作价值单一,如何应对工作中的倦怠? 37:04 成长需要有脱离家庭的一个过程 45:31 如何看待有条件的爱? 52:00 细读《变形记》的结尾——不刻意美化自己的感受是一种勇敢 61:04 “上岸”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吗? 68:53 不必执着于在工作中找价值 【相关作家作品】 -相关作家- 弗兰兹·卡夫卡(1883.7.3—1924.6.3),奥匈帝国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主要作品有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 -相关作品- 《变形记》卡夫卡 《地洞》卡夫卡 《判决》卡夫卡 《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 《活着》余华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 《黑暗的心》约瑟夫·康拉德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五月天 – 生存以上生活以下 【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 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是首个专注提供精神成长价值的经典文库,也是首个以书单形式集结出版,为读者绘制精神成长路线图的经典文库。文库最大的特点是将经典分门别类纳入100个主题书单,如爱、天真、孤独、自由、尊严,读者可以通过书单式阅读助力自我精神成长。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81分钟
25k+
1年前

41 当“男子气概”在女性面前烟消云散

《鄙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阿尔贝托·莫拉维亚的代表作。它成书于1950年代的意大利,彼时平权运动尚未开始,两性在婚姻中的权利之间依然存在着巨大悬殊,女性的反抗也只能从无声开始——因生存原因无法逃离婚姻,便开始不再臣服和崇拜男性。所谓的“男子气概”在女性面前烟消云散,妻子鄙视丈夫,丈夫则因感受不到崇拜的目光而陷入“她不爱我”的精神危机……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张莉,以及不合时宜的主播孟常,一起聊聊《鄙视》,聊聊婚姻生活的复杂与困境。 本期节目由读客经典文学100讲呈现。 (ps:由于活动录制现场环境、设备不确定因素较多,本期节目部分音质不佳已删减,给大家造成的收听不适还请谅解🌻) 【本期主持】 孟常:媒体人,播客@不合时宜主播 【本期嘉宾】 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儿童文学评论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批评、 女性文学与文化。 【时间轴】 03:30 《鄙视》中努力买房的丈夫和越来越冷漠的妻子 07:30 对比鲁迅《伤逝》和莫拉维亚《鄙视》中,男性视角下的婚姻叙事 10:30 金钱与爱之间的摇摆——无意识的选择最伤人 17:06 婚姻是社会生活的微观景观 20:26 《鄙视》中两性话语权的失衡——消失的“她” 23:32 婚姻中的权利关系:你不臣服于我=你不爱我 33:40 情感关系中的错位——“你以为,但不是” 36:45 波伏娃和萨特的“非典型婚姻”——好的关系是共同成长,迎难而上 【相关作家作品】 -相关作家-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1907-1990),意大利小说家。曾在都灵当过新闻记者,驻伦敦通讯员。以描写世态炎凉,缺乏爱情闻名。主要作品有《鄙视》《冷漠的人》《罗马女人》和《同流者》等。 -相关作品- 《鄙视》莫拉维亚 《伤逝》鲁迅 《我爱比尔》王安忆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Birdy - Surrender 【读客彩条文学文库】 读客彩条文库是读客旗下的外国文学文库,旨在挖掘世界文学,重新定义当代外国文学经典。文库品牌作家包括若泽·萨拉马戈、库尔特·冯内古特、索尔·贝娄、格雷厄姆·格林、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41分钟
2k+
1年前

40 “这个世界把你吐了出来,因为你与众不同”

“我想,大多数人也像我一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被迫违心做事,违心生活,违心行动,他们探亲访友,聊天交谈,到机关上班办公,做所有这些事情都是被迫的、机械的、不是心甘情愿的,这些事情也可以由机器做,也可以永远不做。” 被誉为文艺青年精神偶像的黑塞,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感受到了同现代年轻人类似的精神危机,对飞速变化的世界的复杂感受被内化为对自我的痛苦质询,在现实悬崖与精神深渊的缝隙间,黑塞塑造了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荒原狼。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诗人胡桑、青年评论家来颖燕和作家于是,一起聊聊ta们遇见黑塞时那份年轻的自己,以及年轻人身上的荒原狼体现在何处,为什么“我们都是《荒原狼》”。 本期节目由读客经典文学100讲呈现。 【本期主持】 于是:作家,译者。译有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等作家的作品,著有《查无此人》等。 【本期嘉宾】 胡桑:诗人、批评家和学者。著有诗集《赋形者》、诗学论文集《隔渊望着人们》、散文集《在孟溪那边》等。 来颖燕:青年评论家,《上海文学》杂志副主编,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 【时间轴】 03:15 阅读黑塞——深入他者的灵魂阅读自己 13:29 如何理解黑塞的精神构成 20:50 黑塞的文学世界与现代人生活的共鸣之处 22:25 文学的两种模式——日常和宗教 29:30 自我是复数的:我们都处在精神分裂之中 32:00 年轻人不掺杂“市民性”的清澈痛苦 38:50 人性的桎梏与狼性的多重映射 46:00 用《荒原狼》的视角重新打开歌德和莫扎特 58:10 “大多数人在学会游泳之前都不想游泳” 66:10 人人都是荒原狼 【相关作家作品】 -作家- 赫尔曼·黑塞 (1877-1962),德国作家、诗人。节目中提到他的《德米安》《悉达多》《荒原狼》《玻璃球游戏》《在轮下》《温泉疗养客》。 -作品- 《荒原狼》黑塞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Mojave 3 - Prayer for the Paranoid 【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 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是首个专注提供精神成长价值的经典文库,也是首个以书单形式集结出版,为读者绘制精神成长路线图的经典文库。文库最大的特点是将经典分门别类纳入100个主题书单,如爱、天真、孤独、自由、尊严,读者可以通过书单式阅读助力自我精神成长。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82分钟
3k+
1年前

39 梁鸿×赵松:羞耻是人类精神内部某个共同的弱点

一个逃亡的神父,一边面临着外部的迫害与追捕,一边因内心欲望与道德的挣扎而羞耻痛苦……在格林的《权力与荣耀》中,主人公神父“总是既不坚定也不彻底”:到底是弃绝神职的权力,堕落地偷生,还是坚持信仰的荣耀,在死亡边缘挣扎?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两位作家赵松老师和梁鸿老师一起来探讨这位神父身上所体现的矛盾和复杂,以及《权力与荣耀》对权力、人性、信仰的精彩刻画。 本期节目首发于忽左忽右,由读客经典文学100讲呈现。 【本期主持】 郑诗亮:《澎湃新闻·上海书评》执行主编,播客“午后偏见”“边角聊”主播。 【本期嘉宾】 赵松:作家、诗人,著有《空隙》《抚顺故事集》《积木书》等。 梁鸿: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梁庄三部曲”《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梁庄十年》等。 【时间轴】 03:30 流畅与深刻,娱乐与严肃——格林作品的矛盾与张力 07:40 如何看待《权力与荣耀》中主人公神父的复杂性 17:14 神父——是有弱点的人也是被驱逐了的神的代表 24:28 从神父的羞耻到人类的原罪 29:10 “中尉是工具,神父则是活生生的人” 40:01 如何看待权力和荣耀? 50:40 格林提供的小说氛围足以让我们进入思考 55:08 从写作的角度如何看待格林的小说? 64:30 格林和同时代作家相比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相关作家作品】 -相关作家- 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英国作家、编剧、文学评论家。1950年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一生获得21次提名,被誉为诺贝尔文学奖无冕之王。到格林去世,他一直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 -相关作品- 《权力与荣耀》格雷厄姆·格林 《番石榴飘香》马尔克斯 《沉默》远藤周作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Anthony Hamilton,Elayna Boynton – Freedom 【读客彩条文学文库】 读客彩条文库是读客旗下的外国文学文库,旨在挖掘世界文学,重新定义当代外国文学经典。文库品牌作家包括若泽·萨拉马戈、库尔特·冯内古特、索尔·贝娄、格雷厄姆·格林、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78分钟
2k+
1年前

38 许倬云X项飙:时代急流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安之处

焦虑时代,如何找寻自我的出路? 近几年来,我们与时代的关系显现出愈发明晰的脉络,随着暗流涌动雾气渐浓,驾着小船的个人一次次迷航触礁,时代急流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安之处。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历史学家许倬云以及人类学家项飙。一起聊聊个人与时代的关系,聊聊现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该如何在变化和不确定中安放自己。 本期节目由读客经典文学100讲呈现。 【本期嘉宾】 许倬云:历史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讲座教授 项飙: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时间轴】 02:58 残缺、战乱、颠簸、迁移的个人成长历程与大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 13:0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安之处 17:00 什么样的精神资源可以让我们安心 24:35 公共意见断裂式的对峙源于意见机构的被占领 27:25 对时代变化的分类法,如何把握社会转折点 29:52 中国和欧洲历史的变化方式:河流式vs棋盘式 39:38 彩蛋:我们唯一能够抓住的就是自己 【相关作家作品】 -相关作家- 许倬云(1930-),历史学家,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著有《万古江河》《许倬云说美国》《心路历程》《历史学研究》等专著。 -相关作品- 《往里走,安顿自己》许倬云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頭脳警察 - 焔の色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66分钟
12k+
1年前

37 阅读萨拉马戈:“在我还能看得见的时候,就让我的眼睛领着你们吧”

“如果你能看,就要看见,如果你能看见,就要仔细观察。” 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描写了一个失明会传染的世界,在他的讲述里,只有在一个失明的世界中,“一切事物才显示出其真正的样子。”在这部作品中,最后所有人都失明了,只留下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她是医生的妻子,也是唯一见证着这场失明症残酷真实的一面。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青年作家大头马、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博士袁长庚,以及播客午后偏见主播郑诗亮,一起聊聊《失明症漫记》,聊聊《死亡间歇》,聊聊文学与现实的关系。 本期节目首发于忽左忽右,由读客经典文学100讲呈现。 【本期主持】 郑诗亮:《上海书评》执行主编(微博@PomBom,豆瓣ID:PomBom) 【本期嘉宾】 大头马:作家,编剧,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谋杀电视机》《九故事》等 袁长庚:人类学者,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译有《城市里的陌生人》 【时间轴】 02:10 天真、愤怒、左翼、老年写作——阅读萨拉马戈的几个关键词 15:24《失明症漫记》是一个好莱坞式的故事吗? 26:31 如何看待《失明症漫记》中的隐喻? 35:30 “非必要”和“必要的生命”之间辨证复杂的部分 39:30 如何看待医生的妻子这个唯一没有失明的角色? 52:39 《死亡间歇》——人类都不死,世界会怎样? 75:10 文学对当下的意义 85:20 重读塞林格的《九故事》 91:20 好的文学永远是扩张性的——文学留下的在语言之外 【相关作家作品】 -相关作家- 若泽·萨拉马戈 (1922-2010),葡萄牙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主要作品有《失明症漫记》《复明症漫记》《修道院纪事》等。 -相关作品- 《失明症漫记》萨拉马戈 《修道院纪事》萨拉马戈 《死亡间歇》萨拉马戈 《惶然录》佩索阿 《九故事》塞林格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AKMU,李仙姬 - 전쟁터 【读客彩条文学文库】 读客彩条文库是读客旗下的外国文学文库,旨在挖掘世界文学,重新定义当代外国文学经典。文库品牌作家包括若泽·萨拉马戈、库尔特·冯内古特、索尔·贝娄、格雷厄姆·格林、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105分钟
1k+
1年前

36 丁丁虫×电子骑士:要有光,哪怕在废墟之上

《莱博维茨的赞歌》一经出版,就获得了科幻界最高成就“雨果奖”,连续30年稳居史上最佳科幻Top10,出版148个版本风靡全世界。我们今天默认的废土元素:沙漠、避难所、修道院、辐射怪物……都源自这本书,开创了废土流派的就是《莱博维茨的赞歌》。从沙漠中的修道院开始,它拉开了一整个末日的凄惶和坚韧。还有无数经典的废土作品如《辐射》系列游戏、《海伯利安》小说、《疯狂的麦克斯》电影等等都承认灵感源自本书。而作者小沃尔特﹒M.米勒,一生只出版了《莱博维茨的赞歌》这一本书,此后37年,米勒再也没有发表任何作品。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资深科幻迷丁丁虫和电子骑士,以及播客黑水公园的主播一起聊聊《莱博维茨的赞歌》,聊聊这本具有传奇色彩的科幻神作。 本期节目由读客经典文学100讲呈现。 【本期主持】 金花:@黑水公园主播 【本期嘉宾】 丁丁虫:科幻作家、知名译者 电子骑士: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资深影评人 【时间轴】 01:30 走近史上最伟大的科幻小说之一——《莱博维茨的赞歌》 10:01 《莱博维茨的赞歌》的独特之处 14:20 这是一本预言之书吗? 22:12 划时代的科幻作品和作家 23:40 如果真的末世降临,是保命更重要,还是传承文明更重要? 38:33 科学的尽头是玄学吗 55:20 什么是废土文化?现在废土文化还流行吗? 66:30 人类反复经历苦难是因为反复忘记苦难 77:53 科幻小说中的诗意能被影视展现出来吗? 79:50 《莱博维茨的赞歌》中印象最深的细节 【相关作家作品】 -相关作家- 小沃尔特·M·米勒,美国科幻小说家,天主教人士。二战期间参加了美国空军对意大利的轰炸,包括炸平位于卡西诺山的本尼迪克特教团第一个修道院。这对信奉天主教的米勒是一个心理创伤,对他后来的小说写作影响很大。1959年创作的《莱博维茨的赞歌》获1961年雨果奖,这也是米勒生前出版的唯一长篇作品。 -相关作品- 《莱博维茨的赞歌》小沃尔特·M·米勒 《火星纪事》雷·布拉德伯里 《疯狂的麦克斯》乔治·米勒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Hidden Citizens,Young Summer,Sam Tinnesz - Is This the End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87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