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和南方人的一次跨城对话聊聊在北京日子,不同的故乡,相似的漂泊。 这一期播客邀请了两位年轻的创意人,丹罗和帆,分享他们在北京的生活和职场经历。丹罗是藏族人,在北京读书工作了将近8年,现在回到拉萨从事传媒和摄影;帆是厦门人,毕业后在北京的广告行业发展,目前去向了上海。在播客中相识,聊到了各自在不同城市的生活节奏、职场变化以及想法的交流。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成长和教育环境的ta们在漂流的生活方式中找到了相似的人生意义.... 02:02 广告行业的链条:从TVC到创意内容,再到发布养活众多工种 05:36 选择北京:职业生涯与个人成长的机遇与挑战 11:16 帆聊到北京:辽阔、有文化底蕴 16:57 北京与拉萨:不同城市的不同节奏与心态 22:37 离开北京回拉萨,如何突破自己的限制,调整职业方向? 28:17 进入传媒和摄影圈,丹罗的路径 33:56 突破自己的选择困境:学会了转换心态 39:36 在不同城市求学的教育经历带来收获 45:15 漂流中对友情的思考,一辈子还是阶段性 50:55 从大学到社会,身份认同的迷茫与成长 56:32 文化碰撞中的中间地带:藏族人与汉族人的相处之道 62:12 在困境中找到自己的节奏 丹罗B站账户:TENNOR丹罗(欢迎大家去看看这个年更博主!) 音乐🎵:西藏病人—睡不着的夏天 རྨ་ཆུ་ 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loma(这次播客中的zoey他们叫顺口了...)
从零开始学藏语 5 年,到现在用自己独创的学习方式教学,@KarmaTawang 的课堂在线上也在线下——无论你身在拉萨还是世界的任何角落,都可以随时开始学习藏语。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样的藏文课堂里文化的碰撞与灵感,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 02:03 一个汉语背景者学藏语的契机与困境 05:51 藏语学习资源稀缺与语言环境的稀缺 11:44 汉字与藏语的相似之处 23:29 教学反馈中的暖心时刻 29:22 探索多语言处理和沟通的未来可能性 35:14 汉字构词逻辑与藏语时态的对比分析 41:04 藏地年轻人中的汉语现象:一种文化碰撞的体现 47:00 无法沟通的难题:语言障碍与社会选结构化 52:52 探讨藏族名字的发音与含义 01:04:36 探索藏语的自由写作之旅:明年一起来回顾! 嘉宾@:小红书 KarmaTawang;微博 Karma-Tawang 音乐🎵:侃童Norbu/旦增益西-安多弹唱-邦金梅朵 欢迎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Loma
每到年末都会感叹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300多天就过去了,有时候觉得自己在虚度光阴但细数下来确实做了不少事情,有成长也有遗憾,所以这种时候更需要类似于年终总结的仪式,在回顾过往也同时不忘期盼新的一年,对过去的自己说一声“辛苦了”,2025希望我们都越来越好❤️ 00:30 大家分享各自回顾这一年的不同方式。 02:00 Loma讲 述这一年的高光时刻与低谷时期。 05:02 Tiki回顾自己这一年来忙碌而又充实的生活。 06:40 不二学姐分享在焦虑中感受到温暖的一年。 09:49Dyla从海港大桥下的跨年与悉尼的告别开始,讲述这一年的波折与精彩。 16:33 大家轮流聊聊今年各自生活上的显著变化。 22:19 Tiki谈谈自己对做播客的心得体会。 25:27 Loma强调“人真的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互相帮助和传递善意。 26:48 ‘啊哈moment’:大家分享今年突然领悟的道理或感悟。 28:50 不二学姐:无论是开心还是不开心,都适用的一句话 30:00 You can’t do everything for everyone. 32:36 开始相信‘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 33:38 未解之谜:大家聊聊今年还有哪些事情没想通。 36:06 Dyla分享在学习佛教时遇到的困扰。 39:54 大家交流藏族家庭三代人之间的相处方式。 41:17 各自表达对2025年的期待与憧憬。 45:30 总结做播客的感受,并对2025年的播客之路寄予期望。 欢迎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音乐🎵:尕尔东 - 一个世纪的故事 主播🎙️:不二;Dyla; Tiki; Loma
「家」,究竟是什么? 家,仅仅是指那个固定的,物理意义上的地点吗?还是说,更代表着我们的家人、我们所归属感的文化,以及一种深植于心的精神符号? 从十几岁背起行囊的那一刻起,到二十多岁依旧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漂泊,我们或许正经历着新时代的「游牧生活」Nomad Life。这也何尝不是对我们游牧祖先的一种致敬。 在当下,听众的你又是如何构建自己心中的「家」的呢? 欢迎来评论区和我们探讨呀~ 02:02 求学与回家之路 04:11 从家到学校,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场所是什么? 08:30 个人空间与家的感觉:独居中的自由与不安 12:44 Dyla提到在装修时感受到爱的表达和困境 17:01 回家的仪式感:物理空间与个体身份的转变 21:15 城市生活的忙碌中“家”的归属感与安全感 25:32 游走他乡,寻找家痕迹,床单被套与文化符号 29:47 探索不同城市对个人性格的影响 34:04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下与陌生人打招呼的方式 38:21 城市对我们个人习惯的影响有多大? 42:35 国外生活的文化碰撞:从礼貌到社会系统的思考 46:52 亚洲人/藏人的身份对时间感受差异与城市时区的关系 音乐🎵:尕尔东-让我把故乡寄给你 🎙️:不二,Dyla, Tiki, Loma 欢迎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冥想与颂钵究竟是什么? 冥想与颂钵不仅是古老的修行方式,也是现代科学验证有效的减压方法。本期嘉宾也是我们山羊&绵羊其中一位主播Dyla讲述她如何在澳洲与冥想结缘,如何开启对冥想的深入学习,并开始在圣城拉萨经营自己的瑜伽冥想工作室的故事。 在这期节目中,Dyla与主播洛玛结合自身的藏地成长生活经验,从个人的视角介绍了冥想的科学背景以及一些历史上的普及过程。还有让我们正视正念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如何帮助到我们睡眠等的一些实用方式,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踏入这个身心灵修行的旅程。 (Dyla正在学习颂钵疗愈) 02:05 从瑜伽到冥想的接触之旅 04:09 冥想带来的变化:专注力提升、情绪稳定和愉悦 08:10 短视频与冥想之间快乐的差异 12:14 探索冥想和打坐的差异;对普通人来说是否容易上手? 14:50 藏语意思里的冥想有“熟悉”之意,觉知自性 20:25 如何通过正念减压法提升生活质量 24:29 心灵的钵;尼泊尔僧人带来的希望与治愈 28:34 颂钵如何以Tibetan singing bowl在国外盛行 32:44 冥想作为一种灵活的现代人的解压方式 36:45 冥想如何作用于大脑:海马体、杏仁核和血清素 40:47 认识自己,探索新东西:在快节奏社会下的冥想生活方式 44:54 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一下冥想吧~ 周毛嘉老师团队的公众号:索瓦日巴SowaRigpa 在藏文中,禅修的词汇སྒོམ་源自གོམས་(Goms)一词意思是“熟悉”它意味着真正的了知自己的能量,心和身。宇妥曾言,“禅修”是去熟悉去完全了解,完全觉知自性。(来自SowaRigpa公众号) 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你对冥想和颂钵的想法,我们期待和你碰撞! 主播🎙:ལོ་མ་洛玛;Dyla 音乐🎵: 央吉玛-悲歌 黄力氧-隐山 (手碟Handpan Solo) 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在拉萨大部分年轻人的选择中,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似乎成了毕业生的“标配选择”。但,这是每个人的主动选择吗?还是说当下这个时代与环境给年轻人的选择太少?当稳定成为一种习惯,如何平衡重复的生活中寻找创造或者人生意义的一面,我们应该如何做选择?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两位在拉萨工作的朋友——SUMMER和央央,她们看似截然不同的职业道路,却有着相似的选择与挑战。在这期不二学姐通过与她们聊工作经历和独特职场感悟的过程中,希望能为远方的你提供多一些声音。 00:45 嘉宾自我及工作介绍 05:07 自己的工作在拉萨众多工作中有无代表性? 10:00 工作和专业相关吗? 15:00 在职业探索中,有感受到信息差吗? 17:00 稳定与创造性:如何在工作中取得平衡? 18:10 Summer: “我觉得这个世界就不是一个稳定的系统,但确实有阶段性的稳定。” 24:00 重视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参加社团,脱离校园,接触社会。 37:00 职场上的幸福时刻 40:04 工作后的一些意料之外的变化 46:00 对正在找工作的人有什么建议?“先进行各种碰撞,在慢慢进行塑造。” 50:30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如何保持好心态 主播🎙:不二 嘉宾👥:Summer & 央央 音乐🎵:洛桑曲扎- ང་ཕྱུག་པོ་ཆགས་ས་རེད། 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12岁离家求学的孩子会经历什么样喜忧相伴的求学生活? 当我们飞跃高山,踏上平原抵达内地时,才发现生活与内心世界的高山才开始慢慢耸立。面对全新的环境,面对不同文化的碰撞我们通过不断解构和建构日常生活与自我达到新的平衡。当我们回过头,重新聊起内地班求学的时光时,我们又会把哪段记忆挂在嘴边呢? 02:10 从江南到北京,在不同城市之间流动的体验及最初的印象。 04:44 西藏班的独立之旅对性格与人际关系的影响 14:12 初中回忆:离别、新鲜事物和成长的旅程 23:41 中学生活中的记忆深刻的小事 28:26 不二聊到再回到母校后师生关系的转变 37:53 校园里珍贵的一些记忆 42:38 文化补课,情感补偿 47:23 内地班学生的职业发展与文化认同:思考与选择 52:06 碰撞世界,寻找自我 音乐🎵:侃童Norbu/旦增益西-拉萨堆谐-美丽的拉姆普赤 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我们身处在不同时区,与社会时钟的节奏并不完全一致。有时候,我们也会好奇,那个按部就班、遵循社会时钟生活的自己,究竟会过得如何。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选择的多样性不断增加,越来越多人开始质疑社会时钟的合理性,选择过一种与主流节奏“错位”的生活。 “人生旷野”这一概念听起来充满浪漫的自由感,但在现实生活中,即便逃离了社会时钟,我们依然需要面对柴米油盐的琐碎。我们意识到,社会时钟与人生旷野之间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其独特的风险与压力。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并拥有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勇气与支持。 无论选择哪一种道路,最关键的是对自己真诚,找到内心的平衡。也许社会的节奏无法完全契合我们每个人的步伐,但在多元化的时代中,敢于选择并坚持属于自己的路,便是珍贵的自由。 时间码: 01:54 如果按照社会时钟,自己现在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人生阶段 08:05 常见的“逆社会时钟”行为(倒序 暂停 推迟) 17:05 我们在讨论社会时钟时,是否是两种力量(自我期待和社会期待)博弈的过程? 20:03 如何获得生活中的选择能力和勇气 24:34 暂停社会时钟去创造 27:07 你觉得做出不同选择背后需要哪些支持,又会面对那样的阻力? 35:45 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和支持 43:50 ”逃离“社会时钟之后,一定会进入旷野吗? 音乐🎵:旦增益西&侃童Norbu - 工布民歌-这户人家 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在藏地生长的我们总是绕不过“语言”这门课题,这一期我们分享了各自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的情况,尝试分析了语言的意义和语言使用带来的不同感受和思考。语言究竟是束缚还是解放?不同语言的使用者,是否拥有不同的人格?我们发现,除了作为一种工具外,语言也和自我的建构,以及个体对世界的解释是密切相关的。 00:55 日常使用的语言 05:58 语言的切换如何影响着我们的性格和表达方式 10:53 不二对语言的价值排序以及语言价值排序的理解 12:10 语言和自我的关系 18:00 第一次在现实生活没有讲藏语的朋友 21:46 Dyla聊到无法被翻译的 སྙིང་རྗེ། 慈悲心的藏语表达 27:00 语言使用中遇到的挑战和压力 37:00 个人感兴趣的语言 41:00 语言使用与自我变化的关系 节目最后推荐的app是东噶藏文输入法,如果还有其他软件和平台欢迎在评论区共享交流~ 音乐🎵:格茸农布-宗巴雅姆 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在藏语中,“མ་ MA”音节放在两个词之间时,表达的是一种“既非此亦非彼”的状态,而是一种兼而有之的独特存在方式。我们认为这种表达方式合理且自然地描述了一些特殊的存在状态。例如,它常用于描述介于农业和游牧传统之间的状态“ཞིང་མ་འབྲོག་”,或介于说和唱之间的艺术形式“གཞས་མ་གཏམ་”。 过去,“ར་མ་ལུག་”一词常被用作对年轻一代语言使用不够规范的批评。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也感受到这种压力,成年人在家庭聚会等场合批评我们的语言表达,这使得我们为了避免被“批评”而选择沉默。然而,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如何找到自己的声音,来表达真实的感受? 01:00 每个人自我介绍 10:06 我们为什么想做播客 19:25 我们为什么起ར་མ་ལུག་作为我们的播客名称 25:21 作为一种状态,我们如何选择表达声音? 26:20 我们对做播客的愿景,以及第一次录制的磕磕绊绊。 27:06 每个人的快问快答 Dyla : 家人朋友对我的爱称བསྟན་དབྱངས་ལགས་(藏文名)的音译。 不二:无彼此之别,也是我的生活态度。 tiki:由我本名音译,是我在英语世界的符号,也是我的身份认同。 Loma: 喜欢树叶,藏语是ལོ་མ། 音乐🎵:葛莎雀吉-普慈天女 特别鸣谢:@KhaWaType 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