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时,我们曾经推送过两期节目讲述关于18个月宝宝的一切,由此也标志着「宝宝,祝贺你」这个新栏目的诞生。 今天,我们将继续这个栏目,用上下两期节目的时间来回顾2岁孩子的成长日常。我们期待在「宝宝,祝贺你」这个单元中记录孩子们生命勃勃的成长时刻。 您即将听到 01:56 中美儿医2岁体检内容对比 05:50 关于二岁孩子的牙齿检查 13:38 两岁宝宝饮食盘点 15:25 敲重点:喝奶与慢性腹泻,黛安的真实经历 28:32 两岁宝宝为什么不喜欢吃饭了? 40:12 何时给宝宝开始如厕训练? 51:00 两岁宝宝的运动表现 65:00 中美儿医分别如何考察两岁宝宝的语言能力 75:30 我们如何看待孩子的双语启蒙教育 83:22 关于两岁孩子“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 84:35 敲重点:针对18-30个月宝宝自闭症风险的评估量表M-CHAT 在下期节目中,我们将聊一聊2岁宝宝的常见生病原因、“可怕的两岁”是怎样的原理与如何应对,最后按照惯例,我们会总结一下这段时间的亲子好物,分享给大家。 下期节目将在一周后推送,欢迎收听。也欢迎大家与我们留言,分享您与孩子的成长故事。 最后,感谢大家收听。欢迎关注BBM公众号,也欢迎对我们播客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添加主播微信carole_nosecret,申请加入BBM微信听友群,期待与大家进行更多分享和交流。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 本期节目音乐版权:《给小孩》by 周迅
在上一期节目,我们聊了2岁宝宝在中美儿医体检中的检查事项,并针对2岁孩子的行为习惯做了一个全面盘点。在这期节目中,我们将聚焦在2岁宝宝的常见生病原因、“可怕的两岁”原理科普及如何应对,最后按照惯例,我们还会总结一下这段时间的亲子好物,分享给大家。 您即将听到 01:10 积食、着凉、病毒引起的发烧经历及应对措施 08:49 如何应对两岁宝宝皮肤瘙痒的问题 11:56 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原理 22:35 面对Terrible Two,我们应该怎么做 34:00 亲测好用绘本分享 48:00 玩具推荐:美乐童年 可洗绘画笔 宜家画板 51:45 英文儿歌音乐书:点读版彩虹兔欢唱儿歌 54:00 玩具推荐:积木、大颗粒乐高、彩泥与拼图 推荐绘本总结在此,如需了解封面信息,可以挪步同名gzh获取~ 艺术启蒙:《鲍勃是个艺术家》《鲍勃的蓝色忧郁期》《鲍勃玩波普》《法国引进脑力培养玩具书》 故事绘本:《会魔法的爸爸》 中国文化启蒙:《桃花源的故事》《宝儿》《木兰辞》国风三部曲 by蔡皋 知识性绘本:《鼠小弟爱数学》《小科学之友》 最后,感谢大家收听。欢迎关注BBM公众号,也欢迎对我们播客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添加主播微信carole_nosecret,申请加入BBM微信听友群,期待与大家进行更多分享和交流。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
曾经,结婚、买房、生育,被年轻人视作生活的美好终点;而这届年轻人却毫不避讳地将这三件事情自由幸福人生的终结。恐婚恐育,已经成为弥漫在当下年轻人中的一种集体情绪。 关于婚姻和生育的哪些部分令现在的年轻人感到惶恐?这种恐惧源于什么?我们最终该怎样面对内心的恐惧,作出适合自己的决定?这些问题,100个人会有100种答案。 今天,我们想与听众朋友们分享一个朋友的答案。 她叫Echo,28岁,坐标北京。去年才结婚的她本没有短期内生育的计划,但年初意外怀孕突然将她的人生节奏全部打乱。下个月,曾经恐婚恐育的她即将迎来宝宝的降生。确认自己怀孕的瞬间,她吓哭了,惶恐、抱歉、忐忑、期待、感动……种种复杂情绪几乎填满了她的整个孕期。 这期节目,我们将聊聊Echo从恋爱到结婚到怀孕这一系列决定背后的心情,以及她为成为妈妈进行了哪些调整,也试图了解,一个受过优质高等教育的年轻女孩,如何定位自己作为个体和在家庭、社会中的角色。 你将听到 Part 1 09:20 看到两道杠的瞬间:“这玩意儿肯定坏掉了” 13:05 意外光临的宝宝让Echo既惶恐又抱歉 15:35 35岁生育的计划被完全打乱后,萌发了“邪恶”想法 20:50 first turning point:来自幼小生命的闪烁心跳 26:50 怀孕过程中情绪持续反复,Echo去做了心理评估 30:05 执念:有能力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抚养孩子 Part 2 36:35 没有做好结婚准备的白羊座Echo,为何决定走入婚姻 41:25 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影响了Echo的性格 49:20 有了宝宝后,生活可能会受到什么影响? 55:40 是否要成为全职妈妈,以及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枷锁 62:35 事业和家庭能真的“平衡”吗? Part 3 69:50 真实的婚姻状态与我们想象中差别大吗? 72:50 姐妹们,理工男真香 80:55 当身边没有一个朋友结婚…… 83:35 成为父母让我们更快成长 86:05 听听我们对婚姻和生育各打多少分 感谢大家收听。欢迎VX搜索BBM ByeByeMom,关注BBM公众号。同时,也欢迎对我们播客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添加主播微信carole_nosecret,申请加入BBM微信听友群,期待与大家进行更多分享和交流。 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10月25日,一年一度的国考报名又开始了。据报道,首日报名人数就超过了16万人。在看到这条新闻时,7年前在电脑前紧张选择报考职位、刷新审核结果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没错,BBM主播之一黛安还有一个隐藏身份,曾就职于某国家机关,端着传说中的“铁饭碗”,干了六年对外关系相关工作。当年还没有“上岸”这个词,不过对于任何一个年轻人来说,考取公务员似乎不止于“职业选择”的字面意思看上去这么简单。 趁着一年一度的国考季,BBM采访了自己,由黛安讲讲她是怎样从对国考一无所知,到成功“上岸”,这期间她如何备考、经历了哪些流程。我们也想试着揭开国家公务员的“神秘”面纱,谈谈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在这样一个平台工作,应当做好哪些思想准备和预期建设,你可以从中得到些什么,又或许将失去些什么。 你即将听到: Part 1 备考三个月上岸的国考故事 03:08 黛安为什么选择考公? 04:57 三个月备考 成功上岸 05:41 三个月备考时间线及做了哪些准备 09:55 备考期如何利用碎片时间 11:55 备考期如何突破瓶颈期 18:08 如何筛选适合自己的报考职位 25:05 黛安接到面试通知啦! 26:20 封闭式面试培训班学什么? 32:44 7位面试官的组织构成 36:40 专业面试面什么? 38:50 面试后接到录取通知还有哪些流程性环节? Part 2 体制内职业观察 43:56 真实的公务员生活 45:05 看报纸、喝茶?NO! 刻板印象骗了我! 49:45 体制内人员如何看待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53:45 铁饭碗?曾经不少人离职,现在很多人想上岸 59:00 体制内工作适合什么样的人 59:33 体制内工作的平台优势 帮助年轻人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 62:30 去第三世界国家出差 近距离参与贸易代表的谈判磋商 68:42 让我们坦白地聊聊体制内的待遇问题 73:30 体制内工作可以培养职场人的哪些技能? 82:40 轮岗、挂职,体制内为培养干部也设置了多种途径 89:10 体制内工作需要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113:00 体制内的女性也需要面对职业挑战 我们深知两小时的聊天无法穷尽这份工作带来的更多细微的感受,只希望这期节目能为年轻朋友们在择业、备考中带来一些有用的信息。如果你有其他好奇,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本期节目音乐: 《国际歌》by 那英
十位母乳妈妈中,可能有八位就曾因母乳而遭受乳腺方面的疾病。 本期节目,我们将继续十月“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月”这一主题,从我们各自的母乳经历出发,聊一聊我们对于母乳的看法、遇到的挑战以及可提前做哪些准备以帮助妈妈们降低罹患乳腺疾病的风险。 你将听到 02:50 生产前是否决定母乳 05:16 为什么生产前,准妈妈会认为母乳是一件自然且难度低的事儿? 12:00 每2小时一次、每次45分钟的母乳频率对产后妈妈是巨大的体力挑战 18:57 对“坐月子”的轻松期待与繁重的母乳工作量形成对比 21:30 为什么说“母乳瓶喂”对初产妈妈来说不太现实 25:50 因用“洗碗机洗奶瓶”而遭到网暴 28:50 生产前是否和家人讨论过母乳不顺的预案 32:00 生产前进行乳头角质清洁可帮助产后顺利出奶 37:30 尴尬的母乳回忆:浑身奶味的我和呈喷泉状四散的乳汁 39:55 为了更好的进行母乳,生产前一周及产后吃什么 46:12 寻找规律:记录母乳时间、奶量、吸奶侧 48:25 伴侣及家人可以为母乳妈妈分担的工作量 55:30 产后问候的代际变化:从“奶够吗”到“你恢复得如何” 60:30 请不要过度打量在公共场合母乳的母亲,她们也需要说服自己...... 67:20 背奶妈妈需要做哪些物质及心理上的准备 71:40 成为妈妈前,我也曾不理解背奶妈妈...... 82:30 一些科学的回奶建议 最后,我们想说母乳虽然发生于妈妈与宝宝之间,但从家庭、单位、社会,我们可以从更广泛的维度、更真实的细节出发,给予母乳妈妈们更多支持与理解。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母乳时光不再是难捱的深夜,不再是疼痛的忍耐,不再是孤独又无援的战斗。 感谢大家的收听。欢迎对我们播客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添加主播微信carole_nosecret,申请加入BBM微信听友群,期待与大家进行更多分享和交流。 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十月是“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月”。BBM特别邀请了一位乳腺科医生,与两位主播共同复盘我们分别患急、慢性乳腺炎的过程,并为听众朋友们进行一次关于乳腺疾病的硬核科普,献给所有亲爱的女性朋友们。 你将听到 Part 1 主播自述:产后急性乳腺炎 10:40 产后如何科学通乳? 14:40 使用抗生素治疗乳腺炎的同时,还可以继续哺乳吗? 16:10 产后乳腺炎的成因 20:50 冷热敷、土豆片外敷等民间方子有用吗? Part 2 主播自述:疑似乳腺癌?慢性肉芽肿乳腺炎! 33:40 如何科学回乳?可以通过药物回乳吗? 38:10 乳房肿块的大小不是诊断乳腺癌的依据,但要关注增长速度 41:26 乳腺科医生为何谈“橘皮”色变? 43:00 慢性肉芽肿乳腺炎及其治疗 Part 3 关于乳腺病的硬核科普 48:40 女性体检时常听的乳腺增生、结节、肿块指什么? 57:00 乳腺疾病与年龄、情绪、肥胖、月经史、生育史、哺乳史都息息相关 58:20 每年11月乳腺科接诊大量考研的年轻女孩 64:30 如果我是乳腺癌高危人群,我能为预防患病做些什么呢? 73:25 25岁以上女性要做的定期乳腺检查及频率 Part 4 Q&A 关于乳腺的一些常见问题 81:30 得乳腺病后不能喝豆浆、蜂蜜? 82:55 孩子断奶后要排残奶,否则乳腺癌患病几率增加? 85:40 不要去做乳房spa、不要乱用精油 87:30 乳腺检查的最佳时机:月经结束后5-7天 88:10 乳腺医生的心得和建议 谢谢大家的收听。欢迎对我们播客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添加主播微信carole_nosecret,申请加入BBM微信听友群,期待与大家进行更多分享和交流。 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童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从科学的角度解释,0至3岁,孩子大脑中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正在建立连结。当孩子处于积极的关系与环境中,他的大脑会接收到积极的信号。这些信号会促使神经元建立更密集、多元的连结,以完成大脑更快的发育。而一个孩子的大脑,在5岁以前就会完成90%的发育任务。 所以,童年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发育。从身体、智力、社交到情绪,童年的快乐与悲伤,都成为那些让“我”之所以为“我”的秘密所在。 本期播客,我们将从父母的童年记忆聊起,那些萦绕在心的时刻,那些关于童年的幸福与遗憾。我们期待从这些往事中提取经验,以规避于自己与孩子的相处之中。 02:19 提起童年的第一个画面 04:35 关于童年时的成长环境 10:12 儿时与奶奶迁徙的故事 15:39 面对姥姥的突然离世 17:58 黛安与父亲的回忆 28:08 我就是我自己的童年玩伴 30:48 如何面对同伴的悲剧 36:10 正面回忆:缺席的父亲不断送给女儿礼物 39:30 正面回忆:一家人包饺子的温馨时刻 42:00 负面回忆:童年时频繁与亲人离别的恐惧 47:15 负面回忆:童年时第一次体会到成人世界对于资源的抢夺 52:40 童年时接触的书、影、音 58:45 童年时的理想 65:15 关于童年的遗憾 71:55 主播感言 以下是我们通过同概念回忆收获的启发 以及我们希望给孩子构建的童年回忆 启发① 孩子成长的时代特征,并创作更多和自然接触的环境。 启发② 带孩子体验不同圈层的生活环境,了解更多人的真实生活。 启发③ 建立安全感。养育者应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长期、稳定陪伴。 启发④ 无论父母是否陪伴身边,都应和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启发⑤ 如何平衡玩和学——聪明的家长应该学会观察孩子。 启发⑥ 帮助孩子认知他人或自己的“悲剧”。 节目完毕。让我们再回至开头提及的那个重要前提,“当孩子处于积极的关系与环境中”。 那怎样才算是积极的关系与环境呢? 通过节目中的回忆与对谈,我们试着总结如下。 积极的关系或许可以具象为,无论孩子童年是否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只要他置身于一种联结稳定,并且具有积极回应特征的养育关系里,就可以称之为他处于积极的关系中。 而无论孩子童年在哪里度过,只要他处于一个相对安全且可以满足、支持孩童探索欲、好奇心的环境中,他便处于一种积极的环境。 最后,让我们不仅说到,也尽力做到——给予孩子理解、尊重、支持和陪伴,成为他们的助力。我们期待与孩子共同创造一段温暖、积极、可以治愈他们一生的童年时光。 谢谢大家的收听。欢迎对我们播客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添加主播微信carole_nosecret,申请加入BBM微信听友群,期待与大家进行更多分享和交流。 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前些天,我们碰巧听了友台一期关于“消费主义”的播客,那档节目的两位女主播未婚未育,听她们聊自己的消费习惯时让我们不禁想到以前的自己。 那时的我们也曾在时尚、美妆、文化、社交等各类消费之间游刃有余,而成为妈妈后,我们自身的物欲降到了历史最低位,极简、实用成了我们现在的消费准则。 但这种改变并没有体现在我们给孩子的消费上,或者说,我们把用在自己身上的购买力转移到了孩子身上。面对走马灯一样的购物节、数不清的明星带货和母婴种草、不断细化的母婴品类,我们似乎跳不出这样一个怪圈——我们深知眼前是商家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却依然难以自拔。 本期节目,我们将从最近一个月的账单聊起,谈谈在成为妈妈后,我们个人的消费习惯产生了哪些变化,以及在成为妈妈后的两年“买买买”生涯中,我们踩过的雷、趟过的坑、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和对消费主义的反思。 你将听到: Part 1 我们算了一笔账 02:30 生娃后我们居然都不怎么为自己花钱了 05:20 我们每月给娃花多少钱 13:30 教育成为养娃的最大消费项目 Part 2 我们的个人消费似乎理性了 16:00 衣服、美妆、奢侈品从妈妈的购物车里消失了 18:20 购物需求随着生活环境而变化 20:20 健康消费增加了,有娃后我不敢生病 23:40 极简、实用,是我们给自己的消费准则 26:10 当时尚博主成为妈妈,依旧影响着我们的购物清单 27:55 在妈妈群里下单是每个妈妈的宿命 34:50 线上消费更容易令人冲动 37:40 给自己买东西在生活中的优先级急剧下降 39:40 物欲是被人为创造出来的 Part 3 给孩子的消费依然“疯狂” 41:25 现代社会,购物节每月都过 42:50 直播间真的令人上头 46:15 囤货、囤课都是病,得治 47:45 谨慎看待种草帖:我们都踩过“爆款”的雷 50:40 孩子不是标品,其他孩子喜欢的东西,我的孩子也适用吗? 55:00 如何看待母婴产品的品牌溢价和功能性 56:15 母婴产品过于细化,很多需求完全是被创造出来的 60:10 为什么婴幼儿食品这么贵家长还愿意买单? 65:00 奶粉在中国市场的年龄延展,以及我们的选奶焦虑 75:30 用孩子的OOTD体现阶级的中产家庭们 76:30 孩子的发展需求是否被满足似乎更难以评估 79:00 大额的早教支出更多是缓解家长的焦虑 82:10 希望有更多幼儿友好的免费公共设施 86:05 “买得起但不想买”和“买不起硬要买”,是完全不同的人生状态 88:45 我们都不想用消费来表达自我,但又被裹挟其中 Part 4 总结 90:40 我们为自己和孩子做的最值得的消费 92:15 分享下一个大额消费计划 94:10 给妈妈们的反消费主义的6个小tips 99划算节又要到了,祝大家开心消费、理性购物,毕竟双11正在不远处冲我们招手呢。 本期推荐书单: 《制造消费者》【法】安东尼·加卢佐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英】齐格蒙特·鲍曼 《消费社会》【法】鲍德里亚 欢迎对我们播客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添加主播微信carole_nosecret,申请加入BBM微信听友群,期待与大家进行更多分享和交流。 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文字 | BBM_ByebyeMom 音乐 | 《Money》by Barret Strong 《Price Tag》by Jessie J 图片 | 大金
五个月可以做哪些事?我们录制了13期播客。 BBM播客自第一期节目推出至今已经五月有余。在过去的五个月中,我们从零开始做播客,边做边学,边学边进步。 目前一共产出节目13期,共计时长1005分钟,喜马拉雅专辑播放量达到3.4万次。 在此诚挚感谢大家,感谢大家的收听与支持!同时,也感谢我们自己,让这个最初突发奇想的idea真的一步一步变为现实。在这期节目中,我们将以音频的形式记录BBM播客最近一次的内部战略会议,分享过去五个月带给我们的收获与反思,是一期走心的的闲聊节目。 如果你对BBM的幕后故事感兴趣,或者对如何做播客这件事情有好奇,欢迎收听。 这是我们最为真实的成长体验。 Part 1:BBM幕后 重点事件时间线回顾 2022.02.21 大金提出做播客的想法 2022.03.02 “BBM_ByebyeMom”节目名称出炉 2022.03.12 BBM000期节目录制,开启播客之旅 2022.03.19 BBM000期节目在喜马拉雅、小宇宙上线 2022.04.22 BBM小红书开通 2022.04.27 BBM微博开通 2022.05.09 【BBM003母亲节特辑】点击量破万,同日,BBM微信公众号开通 2022.05.10 BBM在小宇宙上收获第一个评论,来自听众“HD1011803i”,Ta说“听了觉得好感动,衷心希望你们希望” 2022.06.07 【BBM006高考特辑】上线,微信公众号收到第一个赞赏,人民币20元! 2022.06.24 【BBM006高考特辑】在小宇宙收到一位今年参加高考的少年的长评,Ta说“四位的谈话给予了我心中的力量” 2022.07.26 BBM微信听友群正式成立 Part 2:揭秘制作流程 25:30 一期播客节目是如何诞生的 29:04 录制中曾遇到的各种小问题 Part 3: 我们的收获与反思 34:30 通过录制播客 我们获得了什么 37:13 感恩我们的宝藏嘉宾 40:32 创业体验以及伙伴的重要性 47:35 爆款节目带给我们的制作经验 51:30 关于“踩热点”的反思 56:35 关于“主要产品”的反思 62:57 关于“采访方式”的反思 74:40 关于“内容持续创作”的反思 76:23 关于“选题”的反思 80:20 主播最喜欢的一期节目 84:08 5个月来,主播最难忘的时刻 音频中提及的播客录制工具整理如下,希望给有兴趣做播客的朋友一些帮助。 工作软件:飞书 剪辑工具:Audition、imovie 播客主流平台:小宇宙、喜马拉雅 无版权音乐网站: https://www.jamendo.com/start https://musopen.org/music/?instrument=guitar 感谢大家的收听!欢迎对我们播客内容感兴趣的朋友通过添加主播微信carole_nosecret,申请进入微信听友群。期待与大家进行更多的分享与交流。 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在之前【BBM010】「宝宝,祝贺你」| 18个月,在婴儿和幼儿之间(下)的节目中,我们开始尝试为大家推荐适龄儿童的阅读绘本。 但其实我们自身对于绘本的了解也非常有限。在不断给宝宝选购绘本的过程中,作为新手父母,我们逐渐对“绘本”这项书籍分类产生了诸多好奇与疑问。 带着了解未知的心态,我们邀请到两位专业的童书编辑——来自接力出版社的图画书编辑盐砾儿与来自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三少儿编辑部策划编辑乔木——与我们进行了一场关于“儿童绘本”的随心漫谈。 主要内容: 00:55 图画书的发展——也是对儿童的关注史 提及的绘本有《鹅妈妈童谣》; 提及的绘本作家有加古里子、岩崎千弘、长新太、赤羽末吉、安野光雅。 03:20 中国绘本从何时开始? 提及的绘本有蒲公英童书馆《中国优秀图画书典藏》、《九色鹿》by张世明、《胖嫂回娘家》by贺友直。 06:45 图画书与漫画的区别 提及的绘本有《朋友的传说》by李芝殷 12:55 经典绘本推荐《可爱的鼠小弟》:好的绘本会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种子 提及的绘本有《可爱的鼠小弟》by 中江嘉男(文)、上野纪子(图)、赵静 文纪子(译) 南海出版社。 21:20 关于日本MOE绘本奖:希望更多的绘本关注并呈现当下的生活 提及的绘本有《熊猫澡堂》《包姆与凯罗》; 提及的绘本作家有白希娜。 26:50 大人也要读绘本:“孩子可以从绘本中找到解决人生难题的钥匙,大人也可以” 提及的绘本有《小房子》、《小黑鱼》by李欧·李奥尼、《夜莺与玫瑰》by王尔德; 提及的绘本作家有霍夫曼。 32:30 带孩子走进图书馆和书店:“让孩子在书店邂逅一本小书” 推荐的北京线下书店和图书馆有王府井书店、西单图书大厦、西西弗书店、中信书店、国家图书馆少儿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少儿图书馆。 38:40 一册原创绘本的诞生:“专业图画书作家会把画面重心放在画幅左侧或右侧” 提及的绘本有《我们的妈妈是狮子》by芹子、《永不停止的奔跑》by 曹文轩(文)、欧尼可夫(图)。 43:10 绘本的功能性与趣味性 提及的出版社有尤斯伯恩。 48:40 关于“2岁前读1000本书”和畅销大IP绘本:“如果摸过算读过” 提及的绘本有《小狐狸买手套》《动物宝宝和妈妈》。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绘本阅读在亲子时间中占据的比重会随之加重。而当孩子成长至拥有独立阅读能力后,亲子阅读的时间又将大幅缩水并最终退出孩子的生活。所以,亲子共读的时光是非常有限的。 我们真诚地建议各位父母:请珍惜孩子依偎在你怀中读书的时光,这一定会成为你和孩子共同的美好回忆! 关于绘本的小知识,我们暂且与大家分享到这里。之后有机会,我们还会继续推送更多关于“儿童绘本”的内容。 以下为聊天中编辑老师们推荐的部分书单,我们整理至此,作为给有需要的家长的一个补充。同时也强烈推荐盐砺儿老师的同名公众号,其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她对时下热门绘本的赏析与推荐,文风诙谐幽默,推荐感兴趣的朋友关注阅读。 · 编辑老师们的心水书单: 按年龄推荐: 2-3岁:《动物宝宝和妈妈》《揉一揉啊捏一捏》(亲子互动强) 3-6岁:《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训练想象力)、《100层的房子》(一本发现+视觉游戏的书) 其他推荐: 《如何给孩子读绘本》by松居直 《澡堂里的仙女》by 白希那 《奶奶的夏天》by 安宁达 《棉花糖和大怪兽》by 李芝殷 《我们的感觉》by 菲利普·内斯曼(法国绘本,此书设计感很强) 《木屋下的守护者》by 凯西·阿贝特,大卫·司摩 《顽皮公主不出嫁》by 芭贝柯尔 《和甘伯伯去游河》by 约翰·伯宁罕 《公主怎么挖鼻屎》by 李卓颖 《章鱼先生卖雨伞》by 韩煦
提起美国教育,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她的大学教育。从申请流程到专业方向,我们都相对熟悉。这是因为我们这代人或多或少都在自己或亲友的求学经历中对这些信息有所涉猎,相关的留学服务也起步较早。相比之下,我们对美国的基础教育就显得陌生许多,而且越是低龄的教育阶段,我们所掌握的信息越是有限。 但随着教育多元化的考虑,在美国接受基础教育也逐渐进入到国人的视野。为了打破这当中的信息差,我们决心做一期关于美国基础教育的节目。 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目前在美国加州一所公立初中任教的小溪老师作为嘉宾参与我们的录制。她同时拥有美国幼儿园和小学的任教经历,还是一名特殊教育老师,为有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学习障碍的学生提供学业和执行能力的支持服务。 美国基础教育按年龄段如何划分?“公校是平民教育,私校是精英教育”这种说法是否准确?美国中小学生考试吗,是否有升学压力?国内社交平台上爆火的美国原版教材是真实被美国课堂使用的吗……带着种种好奇和疑问,我们与小溪老师进行了这场对话。 一些highlights: Part 1:美国幼儿园及小学介绍 02:25 美国学生0-18岁教育体系概况 04:40 美国幼儿园(Preschool)介绍 08:40 美国小学生的一天 —— 8:00到14:00的时间安排 16:40 美国小学课堂如何进行“课堂管理” 22:40 应对“调皮鬼”——美国小学如何给各种不同的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27:48 美国小学的师生配比 Part 2: 美国教育观察 34:25 如何评价美国学区/学校的好坏 37:50 本土美国人如何看待公立/私立学校的差别 以及如何择校 42:35 美国小学教育反思:“不要竞争,要合作” “在校教育时间不够长”以及没有升学压力 48:33 美国小学如何评价学生? 49:00 美国Common Core 教学教纲 53:10 老师如何设计小学课堂内容? 56:40 美国小学老师教一个年级的所有课程,不同老师教不同年级 60:01 州考用于作为美国小学的考核指标 63:00 关于美国教材的诸多疑问,国内引进的美国教材不过是噱头而已 65:20 老师如何教孩子选择适合自身阅读水平的书籍 Part 3: 美国小学培养了孩子的哪些能力 67:45 阅读能力对于美国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69:00 美国小学如何建立孩子学习的自主性 74:00 美国小学侧重培养孩子的哪些能力 75:20 公立学校的留学生状况 79:00 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议:小留学生的出国规划 82:00 科普美国天才班 以及 6 levels of Bloom 's Taxonomy Part4 美国初中及主播感言 87:00 美国初中各年级课程安排 89:10 美国初中:从小学的技能学习过度到高中的学科学习 91:10 走班制导致美国初中生没有同班同学 95:00 初中老师也是按照教纲来进行教学 97:00 主播感言 在小溪老师毫无保留的分享中,我们对美国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三个阶段的教育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到,任何国家的教育体系都需要服务于其社会中的多数人群,所以我们很难简单粗暴地用好或坏来评价一种教育,正如我们不能用单一的维度来评价自己的孩子一样。 因此,我们希望这期节目能为听众带来真实的讯息,以帮助大家基于自身情况理性地做出判断和适合自身的选择。同时,无论你为孩子的教育做出怎样的选择,父母要培养的是孩子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自主求知的能力,要关注孩子获得知识过程中的体验,以及很大程度上由这些体验的不同质量,所带来的迥异的长期人生收获。 最后,请不要忘了,相比于知识的学习,父母的爱与陪伴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更加重要。 此外,为了和大家更顺畅地交流,我们特地建立BBM听友群,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通过公众号BBM ByebyeMom最新推送下方的二维码扫描入群,或给我们留言入群,期待与大家更多的交流和分享。 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本期节目音乐:《DO RE MI》by 音乐之声
大家好!本期节目,BBM将回归“育儿”主题,与大家分享关于两位主播各自宝宝一岁半左右时的成长记录。 在上半期节目中,我们从宝宝18个月的定期体检聊起,从发育指标、起居作息,聊到亲子关系、带娃心得,而在下半期节目中,我们将针对18个月的宝宝进行好物、资源推荐,包括绘本、玩具、亲子游戏等诸多方面。 未来,我们将随着宝宝的成长,定期更新「宝宝,祝贺你」这一栏目,欢迎(准)宝爸宝妈们持续关注。 本期主要内容: 01:00 适合18个月宝贝的音频类资源 火火兔音频玩具、贝乐虎儿歌、节日歌曲、公众号Michael 钱儿频道、《50首钢琴摇篮曲》by 网易云音乐 04:30 免费网络视频资源 小猪佩奇动画、动物纪录片、踢踏舞视频、自然新闻画面 07:40 挑选绘本的原则 15:31 生活习惯类绘本 《Time to brush》《Going to the dentist》《What’s a potty for?》《小熊宝宝生活习惯培养系列》 21:30 兴趣类绘本 《好多好多交通工具》、佩奇周边书籍、《行星组曲》 24:10 认知类绘本 《Dear Zoo》《第一本数字书》《Big book of ABC》 30:00 故事类绘本 《猜猜我有多爱你》《世界上最棒的礼物》《咕噜牛》《小房子变大房子》 35:25 18个月宝宝游戏推荐 44:00 陪伴18个月宝宝过程中的感受 47:13 国外长大的华裔小朋友如何平衡中英文学习 感谢大家的收听。节目中提及的资料和好物,我们将在同名小红书中陆续分享。也欢迎与我们交流宝宝成长中的心得或困惑。 祝宝宝们健康成长,父母们身心愉悦。 本期音乐: 《给小孩》by 周迅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