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经闲话NonsenseChat
职业记者的私人闲聊

Album
主播:
Mengyu
出版方:
佚名
订阅数:
1790
集数:
25
最近更新:
1个月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职业记者的私人闲聊。 是我对世界的好奇、探索和解释。 既是生活经验,也是个人偏见。 虽是闲话,难免正经。
郑经闲话NonsenseChat的创作者...
Mengyu
郑经闲话NonsenseChat的音频...

Vol.025 一直看见,永远记得,时时书写:在国际组织做女性工作

我的师妹CC美丽又有力量,如今在国际组织做妇女权益及性别平等工作。 在她的讲述里,我们反观自己的成长路径,交换彼此的难忘时刻,认识自己的女性身份意识从何而来,性别权益工作如何去做。 她说,斗争是艰苦的,但是现在已经透出了光明。 在国际劳动妇女节这天,女孩们,让我们走出家门,去掌握自己的命运。 🖊️ Timeline: 02:35 1995年,一个国内女性主义探讨的重要节点 05:09 过往经历让我坚定地走上性别和妇女工作道路 11:27 理解自己身为女性的身份 13:24 做女性工作,源于对人类和同胞的爱意 17:00 工作本身不存在哪种性别更擅长 18:42 国际组织中为女性赋能的具体行动 22:03 在女性主义书店,一个让我深有触动的瞬间 23:39 公共议题的讨论不只属于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 25:05 不同女性各自拥有“出走的决心” 26:26 “归乡是属于男性的叙事,出走是属于女性的叙事” 31:30 《还珠格格》和《甄嬛传》,时代下女性的局限 33:18 女性话题是有良知的理性人应该自发关注的话题 36:07 全球数据表明至少1/3女性一生中遭受过性别暴力 36:55 一些让我们“不愉悦”的体验恰是必须的 44:59 我们会被什么样的女性吸引? 49:36 “所有穿过我的风景最后都成为了我” 51:14 女性独立的三个层次:财务自立、智识自由、性别自主 52:06 重要的是掌握自己思想的能力 🎵音乐: 《认真地老去》 — 张希/曹方 《最好的时光》 — 安溥 🎙️ 关于主播: 老郑,微博@zhengmengyu, 小红书zhengmengyu

55分钟
99+
1个月前

Vol.023 对话刘晓邑:我是一个复杂但选择了纯真的人

11月的一天,我走进了中文原创音乐剧《锦衣卫之刀与花》的排练厅。观看排练的体验很新奇——排练厅很大,团队成员很多,当音乐响起,几组人马有机组合,踩着节奏渐次登场。传统武术融入街舞和现代舞,凌厉的打斗与韵味独特的戏曲锣鼓点交相呼应,“严厉的戏剧动作”和“疯狂的人物动作”彼此交织,令人目不暇接。观看排练的几小时里,一群在历史惊涛骇浪间沉浮的鲜活生命逐渐凸显,我也感受到,主创们试图在音乐、舞蹈和戏剧的融合中,探索属于中国故事的审美风貌。 而我和该剧导演、编舞刘晓邑的对话,发生在那天之后的一个深夜。彼时,新剧首演在即,排练紧锣密鼓,刘晓邑刚刚结束了一天的辛劳,而我已抵达非洲工作,两个人跨越5个小时的时差,通过电波信号分享近况,在聊天之中交换能量。 🖊️ Timeline: 02:08 演员魅力是“太规矩了不行” 04:27 导演不需要“演”权威,权威源于信任 07:28 做这么多事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09:17 在国外看到戏剧的组织生产方式 11:31 我干不了别的,只能搞创作 12:35 音乐剧需要我,我需要儿童剧 16:20 我是一个复杂但选择了纯真的人 17:55 人都有本能感受,但有可能被关闭了 刘晓邑曾写道,“任何一个城市,想做剧,必须从原创做起,从小剧场到中剧场到大剧场,从投资机构保护投资人的钱做起,从艺术教育做起,从基础行业人才培养机制做起,不然就是二道贩子,终究让人看不起,终究还是没有生产力,终究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说倒就倒。戏都是人做的、人演的,没有培养人的地方,只想要结果,那就是做白日梦。” 按照公开资料,从2008年开始,刘晓邑就一直在做舞台艺术这件事。很多时候,他的戏做给孩子们看,也演到没有剧场的三四线城市,希望将艺术的力量,与更多人分享。 21:45 “农村包围城市”地做艺术,向外发邀请 22:16 为什么不能浪漫、不能理想主义呢? 23:42 我最近看了一部电影 24:57 我是被艺术拯救的人 26:58 没有所谓错路弯路,都是必经之路 28:09 我创作的母题是“对抗” 29:20 创造价值的前提是创造力,创造力的前提是爱 30:13 给你看看我女儿在墙上的涂鸦吧 32:40 你辛苦的时候老天爷会奖赏你 33:54 智慧不来自经验的数量,而来自一个经验的质量 35:32 睡觉、聊天、独处,安抚自己 12月24日,音乐剧《锦衣卫》在上海上剧场如期上演,并将持续演至2025年1月12日。首演过后,余票售罄。 开演当天,刘晓邑在朋友圈感慨道: “每一部戏一旦上演,我就远离了演员,远离了角色,就像无家可归的孩子。艺术家总是要面对这种孤独,如果创作是狂喜,那对于创作者来说,开演后就是狂悲,平复这种悲伤的办法就是去爱你的演员和技术团队,把角色安心、充满信任地交给他们,他们要一如既往地拿起这个责任,把角色放进观众的心里。我们用多大的心,多大的情,就能让角色对等地在观众心里住多久。在这个空虚的时代,观众心里总是要种下点什么,创作者、演员,就肩负着这个责任。所以在一个团队里,我们如何把心打开,如何让彼此感受到信任,如何面对彼此在创作过程中的不安,如何等待不安的过去,看见演员和角色真正在一起了,就安心了。他们会和角色爱到什么程度,就看演员的勇气和天赋了。总之,爱是一切的根源。我再次见到这些角色,总是一些暧昧的感觉,我看着你,我看着你,你住在演员的身体里,所以每一个创作者,都是爱自己的演员的,因为你知道演员在承担着什么。” 在他看来,每一部作品都是他留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如今,故事已然登场,观众们,亲爱的你和我,准备好去拆礼物了吗? 🎵音乐: Queenstown -- Passenger 凡人歌 -- 李宗盛 🎙️对谈嘉宾: 刘晓邑,导演、演员、编舞,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 🎙️ 关于主播: 老郑,微博@zhengmengyu, 小红书zhengmengyu

41分钟
99+
3个月前

Vol.022 对话止庵:那些好玩的、费劲的、尽力的、徒劳的

我跟作家止庵老师相差34岁。坦白讲,自从我们相识后,不过也只见过两三面,按频次来说,彼此实在算不上“熟人”。但每次开口交谈,总感到十分投契,他没把我当小孩儿,我也没把他当名人,好像人和人之间的相熟可以忘掉时间长短、名气地位和年龄差距,只关乎话语质量和心灵感受。 在北京一个冬日的午后,我们都跨过大半个城市,来到他清净的书房。以他的新作小说《令颜》为由头,我们聊彼此共同关心的写作和戏剧,也让谈话荡开,聊热情、敏感、道德、理解,聊情感的第二间房间、人生的徒劳与失去,和无法摆脱的孤独感。 不知不觉间,正午变成了日暮。现在想来,那是一个相当甜美的下午—— 🖊️ Timeline: 01:51 一个可以好好聊天的理由 03:39 《令颜》是现代的情感关系,写法像日剧 06:50 生活赋予写作细节,得对日常感兴趣 07:48 珍贵的传统:做个守信的人 12:10 一种生活哲学:不厌烦,多留意 13:47 敏感是客观的,语感该像皮肤一样 15:13 敏感是很麻烦的,如果不用上就更糟了 17:21 人有两种热情,一种向外,一种自带 21:11 从伍尔夫的房间谈我们能否被分享的“精神房间” 26:27 坦率话:“人的情感生活没那么重要” 29:59 周作人可能是中国女性意识的先锋 32:53 知识分子群体的内核可能是一种热情 33:57 合理性探讨:人会为一件重大的心事费尽周折靠近答案吗? 37:43 《金阁寺》是假的,相信和尊重是阅读前提 39:46 话剧和排练是我们共同的关心和好奇 45:10 写这个故事也是一次私心的圆梦 50:34 我喜欢做费劲的、好玩的、尽力的事儿 51:15 非干不可的事可以糊弄,可干可不干的事必须认真 53:45 一部作品里的两种语感和两种性别视点 56:29 书里的两位女性存在一种相互关照 58:24 你能理解人,就能理解各种人 1:01:18 自我的孤独感和外部世界的关系 1:02:58 我想写的是一个人丧失的过程,一种徒劳感 1:04:24 人活着,是被两种眼光所注视的 🎵音乐: 《525》—卡西恩 《从前慢》—叶炫清 《太平洋的风》—胡德夫 《蒲公英》—罗大佑 🎙️对谈嘉宾: 止庵,作家、学者。 🎙️ 关于主播: 老郑,微博@zhengmengyu

71分钟
99+
4个月前
郑经闲话NonsenseChat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