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对于艺术爱好者和潮玩爱好者来说,可谓一场盛宴,经过好几个月的养精蓄锐,各类艺术活动在暑期档迎来一波小爆发。比如近期朋友圈刷屏的“好奇无界”米奇大展将在北京迎来收官之战;人气很高的abC艺术图书展;DIMOO现身的BFC上海外滩艺术季等等。 缤纷夏日,不想宅家,就去看展吧! 2022春拍季落幕丨经济下行,拍卖市场却如火如荼 截至7月底,各大拍卖行的春拍季基本告一段落。今年春拍季拍卖市场表现不俗,各代际艺术家都有作品不断刷新拍卖记录。 从成交记录上看,大部分进入Top 20的作品,基本由佳士得、苏富比两家拍卖行所经手。其他诸如嘉德、保利、富艺斯、永乐等拍卖行,也均有不错战绩。 亚洲地区成交记录排名第一的是近年来“亿元俱乐部”中的常客——赵无极,在本轮春拍季中他依然表现强劲,抽象狂草系列巨作《29.09.64.》最终是以2.27亿元成交。排名第二的是首度现身拍场的毕加索《画框中的男子半身像》,最终成交记录是1.4亿元,创亚洲拍卖史上毕加索作品第二高价。 > 赵无极抽象狂草系列《29.09.64.》 除了以上两件成交价过亿的拍品,奈良美智、大卫·霍克尼、艾德里安·格尼、杰哈德·李希特的代表作也都以五千万级的价格成交。丁衍庸、张恩利、赫尔南·巴斯、李圣子、黎清妍等35位艺坛巨匠及新晋艺术家世界拍卖纪录被刷新。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70后80后艺术家表现亮眼,比如黄宇兴、徐震、高瑀等等,不仅表现活跃,还非常有热度。可以看出,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们正逐渐占据拍卖市场C位,这是一个令人可喜的画面。 上海BFC外滩艺术季 第二届BFC外滩艺术季又来啦!时间跨度更是长达一个月,自7月8日至8月7日,BFC外滩艺术季将持续在外滩上演,成为沪上艺术爱好者的灵感迸发地。 复星艺术中心“移花接木-贝唐·拉维耶”大展、艺术家张权巨型户外雕塑、众多公共艺术装置组成的全新“游艺地图”,其中包括泡泡玛特首个《DIMOO孤独症》巨型装置,此装置由DIMOO的设计师AYAN精心创作。旨在呼吁更多人关注特殊儿童群体。此外,在复星艺术中心四层观景天台,还有《DIMOO一起去郊游》主题装置,邀请观赏者共享夏日舒适阳光,成为新晋打卡圣地。 > 泡泡玛特“DIMOO孤独症”主题装置 James Jean 中国首次大型版画个展 《简明——时刻》 @ Gallery All上海凹空间 2022年7月24日 - 2022年10月30日 艺术家简明 James Jean 的大型版画作品个展“时刻 Ur Days R Numbered”,7月22日在 Gallery All 空间开幕,并于7月24日正式对公众开放。作为简明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亮相,此次展览囊括了逾100件版画、木刻版画及徽章等作品,时间跨度约15年,完整地呈现了这位融合东西方文化的艺术家的版画创作生涯。 > 简明作品《圣地亚哥(龙涎香版)》|Santiago(Ambergris Edition) 刘建文:花园里“花卉”系列 @香港 厉蔚阁 2022年7月15日 - 2022年8月27日 香港当代艺术家刘建文新作展“花园里”( In the Garden),呈献18 件“花卉”系列绘画。刘建文从2020年开始创作“花卉”系列,旨在将乐观、快乐、希望等积极生活态度蕴藏于灿烂明亮的花卉肖像中,通过融合个体生命经验及其街头文化与潮流元素,传递人生哲学:“愿意将花放于面前,心境就在花园里面”。 > 刘建文新作展 「花园里」|厉蔚阁香港画廊空间 房间里的大象——Lang个展 @上海宝龙美术馆 7.23-8.16 @新加坡FUNAN商场主题展 7月23日-8月16日,上海宝龙美术馆携手泡泡玛特旗下青年当代艺术运营机构 inner flow,呈现艺术家Lang的个人展览,这是Lang在上海的首次个展。本次展览以“房间里的大象”为主题,共有Lang创作的近50件架上绘画和雕塑作品亮相,展示了 Lang 对当下现实的创作思考。 > Lang作品《房间里的大象》 展览的形象依旧是大家熟悉的Hirono小野,Lang选择用经典形象小野的种种变体,大象、愚人、恐龙玩具、钟表等,构建出属于小野在私域世界中的幻想与抵抗,来消解自我意识中不知觉的漠视,唤醒在沉默中消亡的集体觉知。 这也是泡泡玛特Hirono小野主题展落地新加坡核心商圈后紧随在国内开展的艺术展览,小野也紧跟DIMOO、MOLLY、BUNNY的步伐,代表泡泡玛特走出国门。作为小野的设计师,本次Lang的个展新作与Hirono小野的二代盲盒也有着诸多联系,喜欢小野的娃友一定不要错过。 霍夫曼“欢聚”丨大黄鸭喊你一起开派对 @北京今日美术馆 8.6-10.23 那个将“大黄鸭”带向世界的男人来啦!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大黄鸭的创造者,将于8月6日带着他的动物天团来到北京,一场限时三个月的盛大派对即将开启。 > 霍夫曼的城市展览作品 此次展览是霍夫曼在中国大陆的首个大规模个展,将展出20余件全新制作的作品。霍夫曼希望通过艺术盛邀每一个怀抱希望与童真的人,将有限的展览空间延伸为无限的欢聚之所。 Edgar Plans*NBA「GAME ON」全球首展登陆深圳万象天地 NBA 75周年赛季刚落下帷幕,西班牙艺术家 Edgar Plans(埃德加·普兰斯)就为广大粉丝们带来了一场艺术与篮球的梦幻联动。本次NBA x EDGAR PLANS联名合作中,Edgar 还原了他心目中的篮球比赛现场,在他笔下的篮球世界里,小英雄们化身球员在 NBA 的赛场上尽情挥洒汗水,引领观众共同探索篮球文化与运动精神,感受篮球和 NBA 独有的魅力。 > NBA X EDGAR PLANS 高野绫“感谢世界,此刻你仿若乐园” @贝浩登上海 7.15-9.10 日本艺术家高野绫的最新个展“感谢世界,此刻你仿若乐园”于7月15日在上海贝浩登画廊开幕,本次展出的是高野绫以90年代的上海、中国城、桂林为背景主题创作的一系列布面油画与纸本作品。 > 高野绫作品 上海春之始,90年代, 2022. 布面油画. 出生于日本埼玉的高野绫是在科幻小说的包围和对飞行的迷恋中长大的。她的作品不仅受超自然,飞行和奇珍异兽的激发,也深受传统日本浮世绘和春宫画的影响。因为早年曾有过香港、上海的旅居经历,高野绫的作品中有许多中国元素。 本次展出作品延续了高野绫过往系列中丛生的物象与繁盛的景观,深入浅出之下,有关生死轮回、万物有灵、传统承袭以及精神意识的命题盘互交错,埋下了更为普世的关怀。 Inner Flow 8月新品发售速报 8月共有3款新品即将发售,分别是菲利浦 • 考尔伯特手办雕塑作品、北川宏人《特摄少年》雕塑以及艺术家巴斯奎特的恐龙形象衍生品。具体新品内容,可关注inner flow公众号,等待新品官宣。 以上就是8月玩潮指南的全部内容。七夕将至,如果你还没有节日规划,不妨三五好友或是和心仪的ta相约看展吧。一次体验,一份珍贵回忆。 ## 【更多收听方式】 小程序:泡泡玛特 公众号:泡泡范儿 音频平台:荔枝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 ## 【时间轴】 00:20 展览暑期档来袭 02:50 春拍季战场如火如荼 05:30 中国年轻艺术家拍卖市场崭露头角 06:05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James Jean 11:10 刘建文香港新个展“花园里” 13:45 Lang带着小野登陆上海宝龙美术馆 19:00 Hirono小野走出国门,落地新加坡 21:40 “大黄鸭之父”霍夫曼大陆首展“欢聚” 28:10 Edgar Plans携手NBA,看“小英雄”如何驰骋篮球场 34:15 贝浩登上海空间展出高野绫治愈系“中国风”画展 39:10 Inner Flow 8月将有3款新品发售
冰雪融化、细胞分裂、泡泡破灭、磁场发散……生活中,有很多物质变化的精彩瞬间,也许这些瞬间我们不会留意到,但它们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 7月15日,泡泡玛特官宣新品——「YOKI瞬间系列」手办,随后社交网络上获得许多好评。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YOKI瞬间系列」设计师Yoyo和她的粉丝阿P来到PTR电台,和听众朋友们深入聊聊这一系列的创作灵感以及工艺特色。 “瞬间”是此次新系列的关键词,随着新品一起登场的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时间静止,你最想看到的瞬间是什么? “我只想在繁忙的工作中放松下来,安静地享受这个静止的世界。”这是设计师Yoyo的答案。而对于粉丝阿P来说,他想看看自己离开这个世界时的那一刻是什么样子。 “瞬间,可能是「极速、失去、神奇」,也可能是「难忘、定格、即逝」”。这是两位嘉宾对瞬间的理解。世间万物瞬息变化,当下的世间美好,交给YOKI去定格。 > 「YOKI瞬间系列」全13款 YOKI是Yoyo于2017年创作的角色,是宇宙晶体中孕育出来的外星生物,蕴含着超自然的能量。它的身体状态可以千变万化,甚至可以在静止的时间里停留。此次,那些并非惊心动魄而是发呆放空的小瞬间被想象成画面,在YOKI身上得到实现,这是Yoyo的创作初衷。 作为粉丝的阿P也是一位喜欢观察生活和充满想象力的人,所以当看到“YOKI瞬间系列”时,他万分惊喜。手指头诚实的按下分享键,“娃友们都给了非常积极的反馈,都感觉磕到了自己的心巴上。” 在这次「YOKI瞬间系列」中,外星生物YOKI在保留原有基础的形象之上,将身体幻化为各种精彩瞬间,在静止的时间长河里任意穿梭,展示出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各款形象中,充满了Yoyo的各种脑洞和想象。 > YOKI瞬间系列——冰封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设计巧思体现在细节上。比如隐藏款「沙漏」的梦幻色彩,「膨胀」的爆破感,「雾化」的薄荷蓝……再比如系列中最早被Yoyo设计出来的形象「融化」,灵感来源于夏天易于融化的冰淇淋。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残缺融掉的耳朵,勉力支撑的手臂,地上残留的积液……这些都是节目中Yoyo告诉我们的。 > YOKI瞬间系列——融化 “对我来说时间流逝的过程可以是色彩缤纷的,因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发生。”这就不难解释,隐藏款沙漏为何采用了如此迷人梦幻的色彩。在不停翻转间,时间仿佛尽在掌控,给人以无限想象。 还有备受娃友喜爱的「删除」。看似要毁灭世界,又或许在隐藏自己,暗黑形象下,我们不知它将终归何处,不羁无畏,神秘未知,充满着X属性。 > YOKI瞬间系列——隐藏款「沙漏」 此外,大胆尝试Sofubi材质也是「YOKI瞬间系列」的一个创新点。对于许多娃友来说,这个材质似乎有一些陌生,因为市面上大部分盲盒采用的都是PVC材质,这或许会让「YOKI瞬间系列」面临不同的声音,但其实Sofubi是早期设计师玩具的主流材质。Yoyo告诉我们,相比于PVC材质,Sofubi的成品率更低,但从效果来说,Sofubi是此系列最好的选择,Yoyo认为这样的尝试是有意义的,“没有说必须是哪一种材质才能叫作潮玩,让大家见到更多不同的材质也是挺好的。” > YOKI瞬间系列——删除 于Yoyo而言,她并未将自己定位为潮玩设计师,而只是把内心的想法,脑海中的画面表达出来,把想象中的小生命带到生活中来。在Yoyo看来“艺术是一种自我情感的表达”。 那些不经意的美好瞬间,都在悄然发生。让我们用心感受,一起随着YOKI发现世界的瞬息万变。 ## 【本期嘉宾】 YoyoYeung | 艺术家 阿P | 「Yoyo家族」粉丝 ## 【更多收听方式】 小程序:泡泡玛特 公众号:泡泡范儿 音频平台:荔枝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 【时间轴】 1:06 如果时间静止,最想看到的瞬间是什么 2:29「极速」「失去」「神奇」是艺术家Yoyo对瞬间的理解 5:00 「YOKI瞬间系列」创作灵感 11:16 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自我表达 13:40 具体创作中,「融化」的瞬间如何展现 16:20 隐藏款「沙漏」能够避开时空震荡,在思维空间中完成时光倒流 21:26 「YOKI瞬间系列」为何采用Sofubi材质 30:10「YOKI瞬间系列」在色彩表达技巧上有何巧思 35:20 未来,艺术家Yoyo会尝试怎样的创作风格 37:29 「YOKI瞬间系列」期望向玩家传递怎样的情感 40:44 “保留初心、由心出发”去创作,是Yoyo的设计初衷
妈妈可以同时兼顾事业和家庭吗?成为妈妈,兴趣爱好就要做出让步吗?做了妈妈还喜欢玩具,是幼稚吗?当一位女性成为「妈妈」这一社会角色时,她的生活便避免不了接受一些目光和讨论。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两位80后妈妈,以熟悉的生活场景结合当下社会议题,探寻、追问她们在生活中具象的情感需求,和家人对她们成为妈妈后还痴迷玩具的一些看法,以及新旧观念冲突之下,新时代妈妈内心真实的自我。 不要动,这是妈妈的玩具 “我这一墙一柜子的玩具以后都是你的,但现在别动。”这是嘉宾Sunny对孩子许下的最大承诺。在孩子3岁的时候,她便知道这摆满整墙的玩具是妈妈的宝贝,不允许随便乱动。对于静姐来讲,亦是如此,她同样会明确的将自己的玩具与孩子的玩具区分。 当然,这样的举动,免不了会让孩子生气,当孩子质疑,“你已经是大人了,为什么还要玩玩具”时,静姐总会引导告诉孩子“妈妈是女孩,你也是女孩,我们都是平等的,都有玩玩具的自由。” 简单的表述中,我们感知到Sunny和静姐都是不被定义的妈妈,并未因为自己已为人母,就理所当然地牺牲自己的爱好、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静姐收藏的潮玩 当我们继续聊到,家里老一辈对自己成为妈妈后还在痴迷玩具的态度时,静姐说:“爷爷喜欢手串,奶奶喜欢看小说,爸爸喜欢打游戏,我喜欢玩具,我们彼此尊重各自的爱好。” Sunny则表示,“家里人的支持,我觉得是最好的。”她曾一度怀疑过自己,这个年龄还继续玩潮玩,看动画片,是不成熟的表现吗?后来,随着阅历的丰富,她逐渐发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许多人,都有相似的爱好,甚至长辈们也知道泡泡玛特,她便慢慢地释怀了。 > Sunny收藏的潮玩 谈到入坑的经历,两位嘉宾竟然都是因为MOLLY。 Sunny回忆道:“第一次看到MOLLY,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竟有如此可爱的玩具。”更为有趣的是,她当时并不知道端盒这个概念,只是看到旁人在摇盒,自己也模仿着摇,愣是花了七八百,一个个摇盒才将MOLLY象棋系列凑齐。静姐则是在生完宝宝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带宝宝逛街,入手了第一款MOLLY西游记系列。 现在她们的家里几乎有泡泡玛特所有IP。也许,对玩具的喜爱就是这么简单,如Sunny所说:无论出什么系列,也不管抽到什么,只为有一个纪念和记录,就挺好。” > Sunny收藏的潮玩 我是妈妈,更是那个爱玩玩具的小姑娘 对于两位嘉宾来讲,妈妈的角色就像一个开关,让她们多了一个身份,也打开了她们对自我的认知:“我是妈妈,更是那个爱玩玩具的小姑娘”。 所以,每当她们看到潮玩时,都有一种回到孩童时代的感觉,是一种情感的陪伴。 “我是那种冲动型消费者,因为从小到大只有两个玩具,一直玩到头发都掉光了。所以,现在只要碰到喜欢的就买,不留遗憾。”静姐说。 Sunny告诉我们:“潮玩对于我来讲,并不只是一个玩具的存在,而是一种情感的治愈。”平时在家,总会擦拭、摆弄橱窗里的玩具。工作的时候,抬头看到他们整齐地陈列在那儿,Sunny的内心就会很舒缓。在购买潮玩这件事情上,Sunny可能显得更为理性一些,但她表示,其实自己更羡慕静姐的消费方式,喜欢就买。 > Sunny的桌面摆满了治愈性潮玩 在与两位妈妈的交流中,我们感受到她们更加注重个人感受、对「自我取悦」和「自我关怀」等有更高的需求。 “我当了妈妈以后,就明确地告诉自己,我即便是妈妈,但我还是我自己,要坚定自己喜欢的那些东西。经营好自己,也要支持自己的爱好,甚至要发展新的爱好。”静姐说。 Sunny则表示:“无论处于何种角色,女性也好,妈妈也好,做自己才是最好的。取悦自己,让自己开心,并将喜欢的爱好一直坚持下去。” 认知的多元化、思想的独立,且伴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身份和心理认同上,她们打破了长久以来社会对“母亲”的“刻板印象”。 > 美貌和智慧并存的静姐 希望潮玩没有保质期,可以陪我到老 如果潮玩有保质期,你们希望是多久? 面对这个问题,两位嘉宾都迟疑了,或许,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在静姐的认知中,“潮玩是一种时代的陪伴和记录,记录着小时候,成年,老年成长的点滴。”也许最浪漫的事就是:当自己老了,喝着咖啡,摆弄着年轻时喜欢的玩具。 对于Sunny来讲,她始终觉得潮玩不是玩具,就是她珍藏的一个无价之宝,是用多少金钱都买不来的快乐。“我希望潮玩没有保质期,能一直陪我到老。” > 静姐收藏的潮玩 最后,两位嘉宾从妈妈的身份出发,告诉所有的听众:“无论你是妈妈、妻子、还是将来成为奶奶、姥姥、都要拥有自己的爱好,做不被别人定义的自己。” 「我」、「孩子」、「玩具」三者之间,谁说非要选择,这三者都要爱。勇敢去做那个最酷的、敢于追求自己喜好的妈妈吧! ## 【本期嘉宾】 静姐丨“玩具迷”妈妈 Sunny丨提前退休在家带娃的画画人 ## 【更多收听方式】 小程序:泡泡玛特 公众号:泡泡范儿 音频平台:荔枝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 ## 【时间轴】 1:02 “不能动,这是妈妈的玩具”——日常与娃上演“玩具大战” 4:02 妈妈竟让孩子玩自己“玩剩的玩具”? 8:15 成为妈妈以后,还在痴迷玩具收藏,是一件很幼稚的事情吗 12:53 第一次入坑是被MOLLY种草,似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15:11 一个「玩具控」妈妈,在自己喜欢的玩具与孩子喜欢的玩具间如何选择 19:16 谁都无法终结我对玩具的喜爱,包括宝宝 25:15 现代妈妈更关注个人感受,对「自我取悦」有更高需求 32:30 日常会因为孩子教育问题而焦虑吗 37:11 如果潮玩有保质期,希望它是多久呢 39:50 谁说要做选择,「我」「孩子」「玩具」全都爱
在互联网还不发达的年代,杂志是人们获取新资讯的重要途径之一,不管你喜欢游戏、电影,还是明星、时尚,总能找到对胃口的那本杂志。对于模玩爱好者来说也不例外,《模魂志》《酷玩意》等模玩杂志风靡一时,和玩具一起成为青春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期节目,前模玩杂志《酷玩意》主编万代丸以及资深模玩杂志撰稿人玄子做客PTR电台。作为玩具行业早期的玩家和内容创作者,和我们聊聊中国模玩杂志的发展与玩具行业变迁之间的关联,以及从纸媒时代过渡到互联网时代,玩家获取资讯的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 中国大陆第一本玩具杂志《玩具世界》 1987年,为了匹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国第一本玩具杂志《玩具世界》应运而生。这本早期模玩杂志对国外的部分模玩进行了介绍,可以说对最早一批国内玩家进行了“启蒙”。 此后,《玩具新时代》《模型世界》《模魂志》等模玩杂志陆续创刊,圣斗士、高达、阿童木、哆啦A梦等跃然纸上,让无数中国玩家为之神往。据万代丸回忆,当时玩玩具的小伙伴基本都会看模玩杂志,在那个年代,从小众刊物上获取最新玩具资讯,是大家的共同路径。 > 报刊亭是当时最常见的杂志购买渠道 时间来到千禧年后,2005年《酷玩意》诞生,最早是以《电子游戏软件》增刊的名义出版。它对于许多80后、90后玩家而言,是国内模玩杂志“分水岭”般的存在。每到快发行的日子,无数玩家翘首以盼,天天跑书报亭,就为了能第一时间看到新刊。 万代丸是从《酷玩意》第四期开始参与编辑工作的。用玄子的话说,他的加入使得这本杂志“提升了一个档次,开始走小专题+资讯结合的模式。”此后,除了最早的日系玩具相关内容,美系、潮玩等其他类型的玩具开始崭露头角并占据大量篇幅。 > 《酷玩意》内页 回忆《酷玩意》的编辑工作,万代丸仍历历在目。虽然是小众刊物,但每期都要保证“言之有物”。为新入坑的玩家介绍买什么、怎么买;为已入坑的玩家介绍更多经验,玩具的历史及背后故事,甚至还有霹雳布袋戏及世界各地的玩具博物馆介绍等等。 在那个纸媒辉煌的时代,《酷玩意》内容丰富、定价低、注重拓展模玩圈子的外延,可谓备受玩家喜爱,单期发行量能够达到10万本左右。甚至经常有读者直接将人民币寄到杂志社购买新刊。 > 玄子收藏的《酷玩意》杂志 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发展,获取资讯变得非常便捷,纸媒也随之式微。成本上升、需求量下降,双重致命打击之下,许多杂志无法维持正常运转。模玩杂志这样的小众刊物更是难以为继,不少杂志悄然消失。 但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网络时代信息是爆炸的,但是少了纸媒时代每个月的期盼感,而且对于钱少的我来说,能过过眼瘾是很幸福的。”现在模玩杂志虽已不再如从前般火热,但始终有需求在,只是这个时代对纸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泡泡玛特会员杂志《PLAYGROUND》 传递品牌文化内涵,与用户建立联动——如今,模玩杂志在另一层面被寄予厚望。中国玩具行业的品牌意识相较早年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各大厂商和工作室纷纷开始在品牌建设方面发力。作为先行者,泡泡玛特于2020年底推出V4会员专属内刊《PLAYGROUND》,深受粉丝喜爱,每次上新都会引发抢购热潮。 玄子作为《PLAYGROUND》特约撰稿人,继续为推广玩具文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说“我觉得我会守护玩具杂志到最后一刻吧!”而万代丸也以模玩摄影师的身份继续活跃着,不断为玩家带来好的作品。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不负热爱”。 ## 【本期嘉宾】 万代丸 | 资深玩具摄影师、前模玩杂志主创 玄子 | 资深模玩杂志爱好者/撰稿人 ## 【更多收听方式】 小程序:泡泡玛特 公众号:泡泡范儿 音频平台:荔枝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 ## 【时间轴】 1:53 变形金刚、特种部门、神龙斗士是儿时的玩伴 7:22 早期模玩杂志内容大揭秘 9:20 万代丸从事《酷玩意》编辑工作是偶然还是必然 13:12 从事会计工作的玄子,为何会成为模玩杂志撰稿人 17:05 模玩杂志的火爆和国外玩具在中国流行有何关联 19:00 模玩杂志对消费者的行为有何影响 23:20 模玩杂志的风云变迁 30:20 品牌杂志会是模玩杂志的发展方向吗 35:40 如何看待中国潮玩市场发展之迅猛
最近,工信部宣布全面“摘星”后,很多展览活动开始陆续恢复了,本期节目,我们将带大家一起盘点7月玩潮新鲜事儿。不过,需要提醒各位听友,虽已“摘星”但如有看展计划,仍需做好防疫措施。 罗伊·利希滕斯坦:中国首展「不止点点点」登陆和美术馆 即日起至 8 月 15 日,和美术馆将呈现波普代表艺术家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中国首个大型展览「不止点点点」,探索其创作之于现当代社会史与图象史的意义。 展览分为三个单元,展出艺术家逾 70 件珍贵画作的同时,涵盖了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罗伯特·印第安纳(Robert Indiana)等在艺术史中举足轻重的艺术家作品及历史资料,从利希滕斯坦出发,探索波普,探索我们正在经历、也正在过去的时代。 在全面了解利希滕斯坦的同时,我们将进一步理解波普艺术是如何作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在六十年前重塑人类对于艺术与世界的感知。 > 罗伊·利希滕斯坦:「不止点点点」展览现场 Daniel Arsham:最新个展「Le Modular du Basketball」 在法国马赛举办 该展览在 6 月 24 日已于 Ora ïto’s MAMO 开幕。该展览是将建筑师柯布西耶的视觉语言和篮球结合在了一体,将建筑的顶层改为一个艺术空间,并融入了Arsham 侵蚀的艺术风格。 > Daniel Arsham:「Le Modular du Basketball」个展 下田光:奋斗是在内心空虚的时刻不断地质疑自己 日本艺术家下田光的最新个展「Corey Helford Gallery」近日在美国洛杉矶的 Corey Helford Gallery 开幕,共展出下田光最新创作的25幅绘画作品,这是艺术家在 CHG 画廊举办的第六次个展,展览将持续到7月30日。 下田光的作品在明亮的色彩与可爱的角色中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含义。大胆、动态的笔触和层叠的纹理拼贴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每一件作品都有着迷人的吸引力。在新作中,孩子们身处幻想的空间,被复杂多变的环境与漂浮的文字所包围,仿佛在提醒着观众继续前行所需要的能量和意志。 > 下田光:最新个展「Corey Helford Gallery」 李继开:蘑菇与帐篷是灵魂的收纳所 偏锋画廊于2022年6月24日至7月24日呈现李继开个展“流萤点火”,展览由鲁明军担任策展人,欧阳昆仑担任空间设计师,展出的作品囊括了艺术家近两年的绘画作品,以及早期重要代表作。此次亦是偏锋画廊代理李继开后为其举办的首次个展。 李继开被称为“70后绘画与新卡通一代的代表人物”,蘑菇与帐篷是他在绘画中长期沿用的意象,每一个时期蘑菇的画风也不尽相同。在李继开的眼中,蘑菇与帐篷的意象是一种封闭式与梦境式的栖息之所,它们展现了艺术家人生状态的另外一面。 > 李继开:「蘑菇与读书的男孩」 泡泡玛特重磅联名:SKULLPANDAx ROSEONLY「爱ㆍ无畏」系列 去年,泡泡玛特就已推出了MEGA产品线,定位在高端、收藏及潮玩。当时首发的产品是基于艺术家Kenny创作的Special Molly的形象“地球女儿”。今年4月,SKULLPANDA加入MEGA珍藏系列,艺术家熊喵创作出MEGA珍藏系列1000% α SKULLPANDA 融作为首发款,打造出融于世界,融于自然的艺术理念。 > MEGA 珍藏系列 1000% α SKULLPANDA 融 今年7月,泡泡玛特将发售SKULLPANDA与 ROSEONLY联名作品「爱ㆍ无畏」系列。定会给大家带来别样的惊喜,敬请期待。 接下来,为各位听众带来的是泡泡玛特旗下青年当代艺术机构「inner flow」与各艺术家的合作: inner flow × Lang:「HIRONO·粉鸟」真人等比例艺术雕塑 2022年6月19日inner flow × Lang:「HIRONO·粉鸟」真人等比例限量艺术雕塑线上发售,截至目前已全部售罄。7月下旬,艺术家Lang会在上海宝龙美术馆4号厅举办第二场个展,预计将会有24幅画作和15件雕塑展出。 > inner flow × Lang:「HIRONO·粉鸟」雕塑 inner flow × Underverse:「MUSE by Ashley Wood」艺术雕塑 该雕塑于6月12日在inner flow小程序、小红书及 Underverse天猫旗舰店同步发售。Underverse创始人Ashley Wood在上期节目中做客我们的播客,和各位听众一起分享了玩具创作的迷人之处和艰难历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回听我们的上期节目。 > inner flow × Underverse:「MUSE by Ashley Wood」艺术雕塑 inner flow × FELIX_勺子:「BIRDMANㆍ鸟人和云」艺术雕塑 该雕塑于6月26日在inner flow小程序、一条及小红书同步发售,作品主题为:别卷了,放轻松。 FELIX_勺子将生活中的情绪转化为不同的意象,倾听、感知、理解生活中的客观现实与困境,以幽默诙谐的态度呈现作品,为观看者带来慰藉与陪伴。希望「BIRDMANㆍ鸟人和云」能带给大家“自由”、“轻松”。 > inner flow × FELIX_勺子:「BIRDMANㆍ鸟人和云」艺术雕塑 inner flow ×曾健勇:「头号人物—侠客」艺术雕塑线上发售 本次 inner flow 与曾健勇合作推出的限量雕塑作品,就是以曾老师今年创作的儿童肖像作品《头号人物-侠客》为蓝本,并完美还原了原作的每一处细节,将艺术家画中有着敏感、迷茫、空洞、恐惧等复杂情感的孩童以立体雕塑的方式呈现。 > inner flow ×曾健勇:「头号人物—侠客」艺术雕塑 更多潮玩新鲜事儿,敬请关注每月「玩潮指南」 ## 【更多收听方式】 小程序:泡泡玛特 公众号:泡泡范儿 音频平台:荔枝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 ## 【时间轴】 0:50 首届泡泡玛特潮玩设计大赛已于6月30日截止,近2000部作品报名 2:10 罗伊·利希滕斯坦:中国首展「不止点点点」登陆和美术馆 5:55 Daniel Arsham:最新个展「Le Modular du Basketball」@法国马赛MAMO艺术馆 10:34 下田光:这些茫然的孩子是我情绪的「杯子」,我将自己的情感倾注而入 14:00 李继开:“小孩”行走在夜的荒原,流荧点火,回望星光。 17:15 香港举办潮流玩具展「TOY SOUL 2022」 18:33 7月泡泡玛特即将发售SKULLPANDA与ROSEONLY联名作品「爱ㆍ无畏」系列 20:41 inner flow × Lang:「HIRONO·粉鸟」真人等比例艺术雕塑发售 25:27 inner flow × Underverse:「MUSE by Ashley Wood」艺术雕塑发售 28:50 「BIRDMANㆍ鸟人和云」:别卷了,放轻松 33:02 曾健勇:美好的东西,会让人一直惦记
本期节目,潮玩玩家非常熟悉的末那工作室主理人四季和Underverse创始人Ashley Wood做客PTR录音室,就玩具创作的迷人与艰难,以及漫画、游戏、电影原型设计和玩具创作这些艺术表达的媒介有何相通之处,展开了精彩的对话。 玩具制作远比想象中困难 四季回忆,最初接触的潮玩是铁人三兄弟等香港厂牌,那时还不叫「潮玩」,叫「设计师玩具」。刚开始,他只是一个玩家,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就买。后来,无意间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日本艺术家竹谷隆之的作品后,他觉得非常酷,便萌生了做玩具的想法。 而Ashley Wood也有类似的经历。“大概2000年左右,苏勋、刘建文等香港的设计师带来了更现代的理念:设计师玩具可能只是源自一些深奥的想法,然后设计师可以把它实现为一个玩具。这就是我踏上这条道路的原因,我觉得自己只是爱上了一种媒介。” 但制作玩具远比想象中要困难。“造型怎么设计、如何分件、选择什么材料、怎样控制造价、如何在‘作品’与‘商品’间寻求平衡……”四季说,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真实存在的困难。 Ashley对此表示:“我到现在还在和工程师争论,为什么有的想法实现不了?”在他看来,艺术家和媒介之间有一种原始的斗争感,但这其实很妙。“因为我会对成品充满期待,有时候成品玩具就比我想象的效果好,在最初的灵感基础上有所提升。” > Underverse丨WORLD WAR ROBOT (世界大战机器人)系列 创作的热情归功于观众 即便做玩具困难重重,但两位嘉宾依然坚持了很多年,这也许就是热爱的力量。 正如Ashley Wood在节目中说的一样,“整个过程就像是对制造玩具上瘾,一直持续到现在。对我来说,成为一名潮玩艺术家与加入乐队演出没什么不同,我们的创作也是一场演出,创作热情应该归功于观众。制作、发布玩具,让消费者喜欢,实现玩家、设计师本人和设计公司间的互动和共鸣……这一切体验很接近表演,是一种引人入胜的生动的艺术形式。” Ashley告诉我们,从销量、关注度和粉丝数来看,Tomorrow Kings和World War robot是Underverse最受欢迎的作品。但他个人对一些独立系列玩偶有点小偏心,比如Kitty,还有他和Siuyin一起做的MUSE系列人偶。随后他打趣道:“我认为最受欢迎的产品是我自己,我能有这些创意,不断实现它们,获得玩家的认可。” > Ashley Wood创作的Tomorrow Kings系列油画 末那工作室以中国神话题材为主的作品也受到市场高度认可,尤其是「孙悟空」这个题材,不同的设计、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尺寸创作了多款,玩家的喜爱程度只增不减。“如果你问我中国的超级英雄是什么样子的?我觉得中国最有名的超级英雄应该就是孙悟空吧!”四季说。 > 末那丨《大圣归来》 艺术创作的相通之处 除了玩具设计,两位嘉宾在其他领域也颇有成就。末那工作室在电影造型概念设计领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参与了《寻龙诀》《大鱼海棠》《封神》三部曲等电影的制作;而Ashley Wood曾在两大漫画巨头公司DC和漫威工作过,是知名的漫画师和游戏原画师,参与了《再生侠》等漫画及《光环》、《合金装备》等游戏的创作。 Ashley Wood认为,创作漫画、游戏原画和玩具都是从创意开始,用概念、草图、绘画等体现,且都是在为第三方解决问题。它们起点相似,只是在某一个点上产生分叉,然后走向各自的道路。每个领域都有它的局限性,有自己的规律及互动方式,需要的知识和技术有所不同,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去理解每一个特定领域。 四季则表示,潮玩设计和电影造型概念设计存在很多不同之处。首先要为角色建立强大的底层逻辑后,才可以叠加电影造型概念设计。其次,角色有对应演员,如何根据演员的条件实现造型,并在荧幕中呈现最佳效果,需要反复调整方案。另外,电影语言、电影美学和潮玩、手办也不太一样,怎样把设计用电影语言呈现出来,也是团队一直在学习和探索的。 > 末那丨《寻龙诀》奥古公主 在火热的市场中保持初心 聊到中国潮玩市场时,四季表示自己一开始没想到这么多人会喜欢潮玩,让潮玩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行业几年内的变化,有了质的飞跃。现在公司规模越来越大,跟他之前想象的那个样子,已经不是特别一样了。展望未来,他希望末那能保持几个人刚组建工作室时的样子,保持对做玩具这件事情本身的热情。 Ashley Wood则表示,这个市场一开始可能显得有点小众古怪,但在粉丝和支持者的鼓励下,它发展出了独属于本行业的艺术家和自成流派的作品。观察这一市场的发展很令人兴奋,Underverse也很幸运能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他认为Underverse在现阶段的表现已经超出预期,它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制作玩具就像炼金术,过程总是艰难的。希望每位潮玩从业者,都能保持初心,坚守那份纯粹。 ## 【本期嘉宾】 四季丨末那工作室主理人 Ashley Wood丨澳大利亚艺术家,Underverse及3A创始人 ## 【更多收听方式】 小程序:泡泡玛特 公众号:泡泡范儿 音频平台:荔枝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 ## 【时间轴】 1:22 四季:艺术家竹谷隆之的作品让我萌生做玩具的想法 5:32 Ashley Wood:玩具创作就像一场演出,是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形式 11:36「末那」这个名字背后的深意 13:27 Underverse就是一个新乐园 17:40 末那工作室与Underverse在IP开发和品牌合作方面有哪些规划 20:38 漫画、游戏原画和玩具,这三者之间在创作上有何相通之处 24:36 军人家庭的成长经历影响了Ashley Wood的创作风格 26:29 潮玩和电影概念设计有哪些异同之处 32:18 末那要保持初心,做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手办 39:25 中国潮玩市场令人惊奇 43:10 潮流玩具展带来的直观感受非常难得 45:35 有设计师玩具市场和粉丝的支持,很幸运
相信长期关注PTR的朋友们会发现,我们的留言区总有几位“老熟人”,他们或是与嘉宾探讨潮玩行业与潮流趋势,或是真情实感地表达对某个IP的喜爱,他们的见解常令人眼前一亮。 作为PTR的资深听众,他们是如何接触到播客的?对这档潮玩播客评价如何?对内容方向又有何建议?本期,他们的小板凳将从留言区移至录制现场。 他们身处五湖四海,做着不同的工作,或是资深玩家,或自称潮玩小白,但不约而同聚集在PTR,是源于他们对潮玩共同的热爱。 > 姜天霆拍摄收藏的潮玩 > 沙拉拍摄收藏的潮玩 阿P自称刚接触潮玩不久的小白,但其实他从小到大一直在接触实行的玩具,只是那时并没有潮玩的概念。2019年的夏天,他偶然在大连一家商场的泡泡玛特机器人商店购买了一只DIMOO迷途动物系列盲盒,随后带着它去日本登上豪华游轮、在日韩打卡拍照。 生活在长春的姜天霆和生活在上海的沙拉,刚刚结束了漫长的封控,回忆起居家时光,「理娃」与「听播客」成为了他们为数不多的乐趣。沙拉是泡泡玛特V4会员,聊起潮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她发自内心的快乐。 姜天霆则自认为是比较理性的玩家,更希望买入一些有收藏价值的大娃。 > 阿P带着DIMOO登上豪华游轮 我们请他们谈了谈自己最爱的IP,小伙伴们开始兴奋起来。姜天霆喜欢长得好看的PUCKY,阿P和沙拉则最钟爱百变的LABUBU。 但也正如小伙伴们所言,每个IP的形象、背景、性格都不一样,加之以主题、姿势、配色的变化,每个玩具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对于爱娃人士来说,面对那么多可爱灵动的小家伙,他们不介意“博爱”一点。 > 沙拉拍摄的LABUBU 之所以邀请到这几位小伙伴,是因为他们几乎会在听完每期播客之后,写一篇“小作文”,于是我们试着与他们探讨此举的动机。意外的是,他们有的刚开始是为了礼物,有的是为了表达对PTR的支持,但久而久之,这成为他们记录自己的思考的一种方式。他们表示,收听每一期节目都能有所收获,不记录下来是一种损失。 > 姜天霆拍摄收藏的潮玩 姜天霆第一次收听的PTR节目是第五期,节目谈论了什么是“潮”,什么是“流”。这个话题让做出境旅游的他深有感触,许多观点甚至可以互通。他觉得“这个节目还不错,可以继续听下去”。 阿P是从第一期节目就开始收听了,留言则是从第三期节目开始。通过PTR,他更深入地了解了一些潮玩设计师以及潮玩圈的名人,这对于想要在玩具行业深耕的他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指引。 沙拉认识PTR更晚一些,今年一月,我们发布了一期关于POPCAR超级赛道系列的节目。知名汽车媒体人四万大叔对于每款车的原型的讲解,让大学专业是汽车工程的她深感有趣,于是从那之后,她一直坚持收听和留言。 > 阿P拍摄收藏的潮玩 PTR的建立初衷是想借助一种新的媒体形式搭载潮玩文化,与更多玩家进行交流探讨。但我们时常也在思考,播客在中文媒体中仍是一种相对小众的形式,我们的听友是被这种形式吸引,还是更看重内容呢? 通过这期节目我们得知,几位嘉宾此前并没有收听播客的习惯,坚持收听PTR是因为对内容的认可,可以说“是因为泡泡玛特才接受了播客这种形式”。我们很荣幸得到这样的答案,唯有坚持制作优质的节目才能回馈可爱的听众朋友们。 节目最后,我们也表达了对于“潮玩文化”的理解。文化的生命力一定是来自真正热爱它的人,娃友才是潮玩文化的传播主力。泡泡玛特愿意为娃友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个展现的舞台,让大家更好地分享与表达自己的热爱。对此几位嘉宾表示,他们非常愿意参与其中,将潮玩的美好传递下去。 ## 【本期嘉宾】 姜天霆 | 坐标长春,旅游从业者 阿P | 坐标大连,玩具从业者 沙拉丨坐标上海,葡萄酒从业者 ## 【更多收听方式】 小程序:泡泡玛特 公众号:泡泡范儿 音频平台:荔枝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 ## 【时间轴】 1:26 封控在家,「理娃」与「听播客」成了为数不多的乐趣 2:27 第一次与泡泡玛特邂逅的场景 5:05 免费得盲盒秘诀,快来一起get 12:30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LABUBU,爱你没道理 15:40 关于LABUBU衍生品的故事 16:25 PTR听友都是如何发现这档节目? 20:21 传递快乐的方式是购买泡泡玛特盲盒送朋友 21:49「播客」这种小众内容形式,为何会被接受 25:43 用「小作文」的方式,记录每次收听后的思考和收获 27:59 PTR团队希望听众在轻松中获得更多潮玩知识 30:39 听友们对PTR有哪些建议 38:14 如何理解潮玩文化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于2021年7月成立了商业与艺术研究中心,同年底,泡泡玛特正式登陆港股,成为商业业态里备受瞩目的大事件。二者的关联是,泡泡玛特作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校友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北大商业与艺术研究中心。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商业艺术中心执行主任步璐璐,和商业研究机构窄播的主笔张一童, 聊聊商业与艺术的关系,一起回望过去这些年,中国的商业与艺术如何从平行发展到相互交融,以及二者碰撞出了哪些奇妙的火花。 > 北京大学商业与艺术研究中心成立 泡泡玛特董事长王宁,其实还有一个身份——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校友。在校期间,他曾选修了一门名为“艺术与金融”的创新课程,就是从那时起,光华管理学院的老师们和王宁就“艺术与商业”这一话题开启了持续的讨论。可以说,合作成立北大商业艺术中心,是泡泡玛特回馈母校的一个长期计划。泡泡玛特成为一个案例,为研究中心的调研提供支持。 北大商业与艺术研究中心的前身是成立于2014年的北大艺术与管理中心,伴随着文化艺术产业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心的关注方向也从“艺术管理”向“商业与艺术”转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再只是关注艺术市场,不再拘泥于当代艺术、电影、演出等传统文化产业,而是出现了更多艺术与商业的交集,于是我们看到了沉浸式的业态、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艺术与消费的结合……这些都是近年来文化艺术产业的突出变化。 > teamLab“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佩斯北京展览现场 2014年前后,由于视频网站异军突起,互联网迅速扩张,文化艺术产业“无论在产能、生产力,还是消费人群的覆盖上,都比原来提升了一个量级”。内容的喷发,在互联网流量的加持下,不管是影视剧、综艺,还是传统文化领域,受众都有特别明显的增长。 以此为基础,消费者对美的需求、对情感的需求、对自我认知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些变化带动了消费升级,也带动了文化产业上消费行为的变化。一个简单的例子:藏家更趋于年轻化,相比于传统藏家关注艺术是因为看中收藏和投资的价值,他们大多仅仅是因为喜欢。于是,小体量、高频次的收藏行为成为主流。 > teamLab“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佩斯北京展览现场 来自日本的超级数字艺术团体teamLab是商业与艺术结合的代表性公司之一,这是一个为艺术而生的技术公司。近年来,擅长制作数位互动装置的teamLab,以几次大型沉浸式展览,征服了全球无数观众,其中也包括中国观众。 两位嘉宾认为,teamlab是展览文化在中国非常有力的推动者,它将一个原本高不可攀的东西,变成人人皆可消费的生活方式,消除了大众对于艺术的距离感。 除了teamlab,中国艺术家也正在打破壁垒,让艺术与商业梦幻联动。4月底,宁波阪急举办了名为“对称的自然:世界花园”的艺术展。90后剪纸艺术家陈粉丸和团队用环保材料还原剪纸艺术,唤醒潜意识里对美好自然的追寻,让艺术回归自然,让受众在繁琐的日常生活中短暂抽离。 > “对称的自然:世界花园”展览现场 回归到泡泡玛特,它是如何实现商业与艺术的结合的呢? 张一童认为,泡泡玛特对于美学上有一个进阶的过程。从最初的盲盒,到潮流玩具,到设计师,再往上到比如inner flow厂牌的推出,面向的是更广义的当代艺术和艺术家的层面。这个晋升路径,既符合消费需求的变化,也符合公司在自身的文化生长过程中要不断地往上走。因为只有一家公司自己在文化上不断地往上走,才有可能为生态里的设计师也好,艺术家也好,提供更好的上升路径。 步璐璐老师则表示,用商业的力量推动潮流艺术走向大众,是非常艰难且漫长的一个过程,泡泡玛特的成长过程中有几个非常重要的节点。一是把艺术家的作品变成可以量产的,普通消费者能够消费得起的产品。二是举办潮流玩具展,将行业上下游的资源连接起来。泡泡玛特定义了潮流玩具这个产业,对整个行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 泡泡玛特北京环球影城店 优秀的艺术展也好,成功的潮流玩具也罢,无非都是帮助艺术家实现从小众作品到大众产品的跨越。纵观艺术与商业结合得较好的公司(项目),这是至关重要的底层逻辑。 总之,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才刚刚起步,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商业没有对错,商业的目的性并不影响艺术的纯粹性,更多的还是在于艺术家的自身选择,毕竟,如何平衡商业与艺术,是一个“技术活儿”。 ## 【本期嘉宾】 步璐璐丨北京大学商业与艺术中心执行主任 张一童丨商业研究机构窄播主笔 ## 【更多收听方式】 小程序:泡泡玛特 公众号:泡泡范儿 音频平台:荔枝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 ## 【时间轴】 0:54 北京大学商业与艺术研究中心成立背景 3:29 文化艺术产业近十年来有哪些变化 10:00 商业与艺术的结合从何时开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17:47 日本数字艺术团体teamLab 22:01 teamLab是展览文化在中国有力的推动者 25:46 纸张剪出世界花园,宁波阪急携手艺术家陈粉丸 28:09 电影院、IP授权商业地产、密室逃脱、脱口秀……商业与艺术结合的形式 31:05 两位嘉宾如何理解商业与艺术的关系 34:41 艺术的本质是提出问题,商业的本质是解决问题 36:50 泡泡玛特如何实现商业和艺术的结合 42:17 对北京大学商业与艺术研究中心的展望 43:47 商业与艺术的结合,未来还有哪些可拓展的方向
最近,泡泡玛特发售了「MOLLY放空的一天」系列手办,相关的衍生品也同步上市:猫爪杯、陶瓷杯碟套装、手机壳、耳机壳、数据线、冰箱贴……每一款都让MOLLY粉丝难以抵御,萌宠的设计十分治愈。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泡泡玛特衍生品设计开发部的小伙伴,一起来聊一聊那些占据粉丝生活的角角落落的衍生品,是如何诞生的。 > MOLLY放空的一天系列衍生品合集 简单来说,衍生品就是围绕潮玩IP拓展出的新产品线,与潮玩表现形式不同。“好比本职是演员或歌手的艺人,参加了一档综艺或真人秀,其目的都是为了塑造这个艺人更生动、更深入人心的IP形象。潮玩衍生品的概念与此相似,在盲盒、大号、吊卡、公仔之外,继续不断创造美好,并将这份美好传递给受众。”薛静说。 > LABUBU情人节限定系列铃兰花灯+花束公仔 张松则告诉我们,泡泡玛特潮玩衍生品更突出实用性和美观度。潮玩突出IP本身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粉丝收藏属性,衍生品则更倾向于借助IP影响力,做出兼具实用性和美观度的周边产品。会有一些更贴合受众日常生活的产品,比如杯子、徽章、手机壳、数据线、水晶球、吸管杯等。与玩具相比,更具真实和强烈的陪伴感,也更有触感。 > DIMOO圣诞袜陶瓷杯 并不是所有IP都适合开发衍生品,在开发时必须有所侧重。目前,泡泡玛特的衍生品开发仍集中在MOLLY、SKULLPANDA、DIMOO、THE MONSTERS、PUCKY等头部IP上,以及几个PDC原创IP,还有一些大版权IP,比如哈利·波特、迪士尼等。 > SKULLPANDA×亚当斯一家系列衍生品合集 不过,衍生品如何创新,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是泡泡玛特衍生品开发小组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节目中,我们聊到衍生品的作用是传递美好,陪伴和疗愈。除了在表现形式上进行创新之外,如何更好的传递情绪呢?团队发现,除了视觉,味觉和嗅觉也同样可以传达情绪,也可以是一种表达方式。 于是,一个钥匙扣,一个毛绒公仔,也可以是一个香氛的载体。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走进潮玩店的年轻人会将盲盒拿起来“摇一摇”,今后,他们或许也可以采用“闻一闻”的方式来选择自己的心头好。 > 大久保毛绒挂件 对于未来的产品规划,衍生品部门正在进行一些新的考量,比如在原有工艺和传统设计的基础上,尝试跨行业工艺的嫁接使用;比如通过搭配和拼接,创造衍生品更多的使用场景。 以刚刚发售的「MOLLY放空的一天」系列为例,小猫咪是原潮玩系列的亮点之一,每一个形象都有一只小猫咪在陪伴着MOLLY。延续这个切入点,「MOLLY放空的一天」系列衍生品中诞生了猫粮盘、猫窝等产品,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解压感和治愈感。据嘉宾透露,猫粮盘和猫窝的设计受到了很多”猫主子“的亲测好评。 > DIMOO北极熊流沙手机壳 即将上线的新品中,可玩性更高的手机壳、带香味的毛绒公仔等,以及针对海外市场的产品开发,都是衍生品部门的探索方向。“让IP的语言传达更加多样化,让IP的呈现更加丰富化。”衍生品团队在不断变着花样搞各种“幺蛾子”。 凭借优质的设计资源和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如今,泡泡玛特能够开发的具有潮流属性的潮玩、周边衍生品越来越多。相信未来在消费者的生活中,泡泡玛特衍生品的身影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 ## 【本期嘉宾】 薛静 | 泡泡玛特衍生品设计开发部负责人 张松 | 泡泡玛特衍生品采购组负责人 ## 【更多收听方式】 小程序:泡泡玛特 公众号:泡泡范儿 播客平台:荔枝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 ## 【时间轴】 0:54 如何定义衍生品 3:00 泡泡玛特衍生品有何不同之处 4:49 泡泡玛特衍生品年鉴 9:22 哪些IP更适合做衍生品 18:40 衍生品与潮玩的供应链有何异同之处 21:05 行走的毛绒香氛,用嗅觉传达情绪 26:40 “人均猫奴”的部门开发出的新品类 32:50 “泡泡玛特衍生品爆品王流动红旗”是什么梗 39:42 未来泡泡玛特在衍生品方向有何规划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如果你的内心也有一个不想长大的宝宝,就赶紧点开这期节目吧,我们一起去感受艺术家的纯粹和童心。 2022首届泡泡玛特潮玩设计大赛征集进行时 本次大赛是泡泡玛特举办的首届面向整个行业的设计大赛,旨在通过评选来激励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群体,支持在创业发展期的新锐设计师,为新生艺术家打造展示原创作品的平台。 首届大赛设置了“原创IP类”和“自有IP改编类”两大竞赛单元,共将产生4名金奖、8名银奖、10名最佳人气奖及若干荣誉提名奖,获奖者最高可获得10万元设计基金,以及作品产品化的丰厚奖励。该大赛作品征集于6月15日截止,期待艺术领域“未来之星”踊跃报名。 神秘的街头艺术家班克斯艺术展即将登陆西雅图 班克斯算得上是本世纪最受追捧的艺术家之一,6月3日,他的国际巡回展「BANKSYLAND」将登陆西雅图。第一次展出其创作的近百件作品和艺术装置,包括原创和工作室作品、回收的街头艺术品,以及前所未见的沉浸式艺术装置。 > BANKSYLAND展览现场 他所有的作品灵感来源于布里斯托尔底层艺术家和音乐家的真实生活状态,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讽刺了当时的社会问题。至今都无人知道班克斯的真实身份,但这并不妨碍艺术家在Instagram上有着数百万的粉丝。 跟所有超级英雄一样,班克斯以一己之力对抗强权和秩序,也跟所有传统的超级英雄一样,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也许“班克斯”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 《垃圾桶中的爱》班克斯 2018年,喷漆、丙烯、画布、木板,142cm×78cm×18cm,估价:400万-600万 英镑,成交价:1850万英镑 超强阵容丨香港佳士得2022春拍,重量级拍品推荐 近日,香港地区艺术圈非常热闹,不仅有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Art Central博览会开展,还有各大拍卖行春拍季的重磅呈现,尤其是佳士得更是推出了近几年来的最强阵容,多位艺术家打破拍卖纪录,成绩斐然。 本次“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晚间拍卖”重量级的拍品包括毕加索作品《画框里的男子半身像》,奈良美智作品《愿世界和平》,以及大卫·霍克尼的作品《尼克尔斯峡谷三》等,都是艺术家最具代表性的重要作品,在拍卖市场集中出现实属难得。 > 《画框中的男子半身像》巴布罗·毕加索1963年3月29日作于穆然,油彩、画布,92×73cm,成交价:1.75亿港元 《画框中的男子半身像》是本次佳士得亚洲推出的最高价毕加索作品,来自于最早的007扮演者——肖恩·康纳利爵士的故藏。该作品将上世纪的影坛、艺坛两大巨星连接在一起。 > 大卫·霍克尼(B. 1937)《尼科尔斯峡谷三》2017年作,亚克力、画布(六角形),121.9×243.8cm 当今国际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大卫·霍克尼的作品《尼科尔斯峡谷三》首现拍场。该作品是一幅非常壮观的六边形风景画作品,灵感源于艺术家每日驾车前往工作室,而背后的创作动机,则是与中国书画有关,这位年近鲐背之年的艺术家用作品为我们阐释了创作之路的永无止境。 空山基创作主题「科技」与「人体」丨极致的科技经常让人觉得很性感 日本艺术家空山基与阿尔敏·莱希画廊合作的首次个展「CYBER LADIES' WORLD / 赛博格女子的世界」4月29日在画廊巴黎空间开幕,展览共展出3件/组雕塑作品与7件绘画作品。展览共分为三个房间:第一个房间以画作为主,是以玛莉莲梦露为原形来创作的;第二个房间有着一个巨型的金色机械姬的雕塑;第三个房间比较暗,展示了四座银色的机械姬作品。 > 空山基:赛博格女子的世界 空山基从小就对机器和金属材质很感兴趣,并沉迷于金属的光泽。1978年,他受到三得利威士忌的委托,画出了第一个海报女郎机器人。之后便越来越多地创作女性机器人主题的作品,并逐渐被全世界的粉丝所关注。 日本艺术家六角彩子丨乘风飞翔的女孩们 日本艺术家六角彩子首次在伦敦举办个展「Imagination For Flying Adventure」,展出了8幅新作,代表艺术家希望通过绘画使自己想象中的飞翔愿望达成现实。 在新作中,六角彩子笔下令人眼花缭乱的虚构花园与乌托邦森林背景充满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作品中的卡通女孩们搭乘云朵、糖果、UFO等造型的飞行器在空中自由翱翔,十分贴合本次展览主题「飞行冒险」。 > 六角彩子,无题(作品及细节),2022,布面丙烯,70×90cm,图片 © Ayako Rokkaku 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我们只需要找到自己内心的龙虾 当龙虾与波普艺术相遇,会撞出怎样的火花? 4月下旬POP MART联合Philip Colbert首次推出龙虾形象艺术盲盒「龙虾乐园」。作为当代艺术新波普的领军⼈物,Philip Colbert以卡通化的“⻰虾”作为他的第⼆⼈格,将超现实主义与经典波普进⾏了融合,运⽤新奇⼤胆的搭配和绚丽⾊彩的强烈对⽐,赋予描绘物以吹塑般的光泽,解构了盛⼤恢弘的“⻰虾⼤陆”的历史、⽂化、艺术及⽣活场景。 更值得期待的是,泡泡玛特Mega珍藏系列1000%SPACE MOLLY与Philip Colbert的联名也将于本月发售。 「脚跟蘑菇·出发」在静默中给予自然环境一个惊喜 「青年纤维艺术家」殷悦是泡泡玛特旗下青年当代艺术运营机构inner flow的签约艺术家,她的作品多为动植物题材,擅长以羊毛等纤维材质表现灵动的生命力。5月20日 inner flow × 殷悦「脚跟蘑菇·出发」艺术雕塑线上发售,现已全部售出。 为何会选择蘑菇形象呢? “蘑菇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它们悄然出现,平和安静地生长,却在静默中给予自然的惊喜。”殷越说。她将蘑菇与人在创作上进行结合,尝试把观看者拉进它们的小世界中去,她创作的「蘑菇」系列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 「脚跟蘑菇·出发」艺术雕塑 更多潮玩圈新鲜事儿,尽在「玩潮指南」,欢迎听众朋友们继续锁定收听我们的节目! ## 【更多收听方式】 小程序:泡泡玛特 公众号:泡泡范儿 音频平台:荔枝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 ## 【时间轴】 2:21 2022首届泡泡玛特潮玩设计大赛征集进行时 5:17 街头艺术家班克斯艺术展即将登陆西雅图 10:18 多件重量级作品现身香港佳士得2022春拍 18:45 空山基首次巴黎个展《赛博格女子的世界》@阿尔敏·莱希画廊 21:04 「开张」——开拍国际香港空间开幕展@CUPPAR SPACE 22:19 村上隆NFT艺术《MURAKAMI.FLOWERS 2022》在纽约高古轩开展 24:06 日本艺术家六角彩子首次伦敦个展「Imagination For Flying Adventure」 27:52 泡泡玛特联合波普艺术家Philip Colbert推出艺术盲盒「龙虾乐园」 32:17 MEGA珍藏系列 1000% SPACE MOLLY × PHILIP COLBERT 即将发售 34:05 青年纤维艺术家殷悦:真诚的作品才有生命力 37:20 「脚跟蘑菇·出发」,在静默中给予自然环境一个惊喜
卡牌曾是80后、90后的童年玩具,在校门口小卖部购买卡牌、呼朋唤友进行对战,也许是这一代人共有的美好回忆。随着时间推移,如今实体卡牌非但没有被网游、手游挤兑得黯然离场,反而因其趣味性、社交性、观赏性、收藏性以及动漫热门IP加成、专业赛事赋能,始终在潮流文化中牢牢占据着一席之地。 去年,泡泡玛特投资了卡牌潮流文化品牌Hit card,本期节目我们特别邀请到该公司创始人赵云鹏和卡牌收藏大佬Rex,和我们一起畅聊卡牌收藏故事、卡牌知识大科普以及Hit card如何与泡泡玛特结缘。或许听完这期节目,你会惊讶于卡牌的蓬勃生命力。 寻找童真丨卡牌收藏介绍 卡牌,在每个人的童年应该都不会缺席,用来把玩亦或是游戏,它似乎成为一代人童年美好的回忆。 赵云鹏回忆,初次接触卡牌是儿时干脆面里的水浒传卡片。刚开始,卡牌对他来说只是小朋友之间互相炫耀的工具,但随着年龄增长,他开始对卡牌有了更深的认知:“偶尔看到某一张卡片,会觉得充满了回忆——想起小时候跟同学换卡的经历。那时候开始觉得卡牌能承载一些东西,这让我重新认识了卡牌,唤起我成年以后的一些收藏欲望。”赵云鹏说。现在他收藏的核心主要是游戏王卡,以及球星卡,比如科比和C罗等球星的卡牌。 > 小浣熊《水浒传》卡 Rex最开始则是纯粹被卡牌上的精美图片所吸引,后来逐渐对卡牌的游戏机制以及IP所传递的世界观产生兴趣,到现在返璞归真,喜欢上卡牌的油墨香味。Rex的收藏大部分集中在球星卡,如科比、勒布朗和乔丹的签字卡。最近这一年,他主要在收集F1车手周冠宇的卡牌。 > 科比球星卡 卡牌科普丨集换式卡牌简介 从广义上进行区分,卡牌可分为非集换式和集换式两种类型,收藏级的卡牌都属于集换式卡牌。集换式卡牌又可划分为竞技型(TCG)和非竞技型,竞技型卡牌需要玩家组成自己的卡组,根据一定规则与其他玩家进行对战,其代表为三大TCG卡牌游戏《万智牌》《游戏王》与《宝可梦》系列;而非竞技性卡牌的主要价值是收藏和赏玩,以球星卡为代表。 在去年的一次拍卖中,1909年发售的一张Honus Wagner棒球球星卡成交价达到660万美金,成为有史以来拍卖价最高的卡牌。目前拍卖价排名前十的球星卡,成交价都超过了200万美金。 > 去年在拍卖中以660万美元成交的Honus Wagner棒球球星卡 Rex告诉我们,球星卡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从建国之初就有球星卡了,外加美国家庭从小就对孩子进行体育教育,所以体育这件事会伴随美国人一生;另一方面,潮流体育文化以及球员明星效应带来的附加文化价值,也会增加其价值。 除球星卡外,一些其他类型的稀有卡牌也价值不菲。如果是“评级”卡,价格还能再提升一个档次。评级是收藏卡牌的一个重要部分,简单来说就是把卡牌交由一个有公信力的评级机构,根据卡牌的印刷质量、保存完好度等得出一个分数。如果得分高的话,这张卡牌的价值会大幅提升。 玩家想要获得心仪的卡牌,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eBay等平台购买,但玩家需要学会保护自己权益,选择正规平台、有资质的卖家进行交易;第二种是购买官方发售的卡包,类似盲盒的一种玩法。在大部分集换式卡牌游戏中,卡片采用卡包的形式出售,即玩家只能购买固定款式的卡包,每包中含有固定数量的卡片,但其种类却是随机的,玩家有一定概率获得稀有卡牌。 > 《宝可梦》集换式卡牌 万物可卡丨Hit card与泡泡玛特 “万物可卡,珍藏一生”是Hit card的slogan。“我们一直在坚持一个目标,用科技工艺去改变消费品。希望这张卡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段里,能唤起你的一段回忆或者情感。”赵云鹏说。 今年4月份,Hit card正式发售第一张卡——KARL LAGERFELD NFC典藏卡,限量一千张,两分钟即售謦。玩法独具创意,用科技工艺向艺术匠人致敬,在方寸之间呈现更多的表达方式。赵云鹏透露,接下来Hit card还将有更多的惊喜带给玩家。 > KARL LAGERFELD NFC典藏卡 至于Hit card与泡泡玛特的结缘,赵云鹏坦言:“泡泡玛特将美好带给用户,我们也希望让美好换一种形式陪伴在大家的身边。我们和泡泡玛特可以一起帮玩家编织多种多样美好的回忆和梦想。” 对于卡牌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两位嘉宾都非常看好。赵云鹏认为,未来两三年国外市场格局确立的可能性比较大,国内也会加入列强争霸的时代。Rex则认为,如果中国的卡牌有一些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属性,市场空间是不可想象的。但这个市场还缺少监管,存在一些乱象,需要整个圈子一起去努力改变。 ## 【本期嘉宾】 赵云鹏丨卡牌潮流文化品牌Hit card创始人 Rex丨资深卡牌玩家 ## 【更多收听方式】 小程序:泡泡玛特 公众号:泡泡范儿 播客平台:荔枝播客 ## 【时间轴】 0:42 卡牌承载童年回忆,唤起成年后无尽的收藏欲 4:23 卡牌知识科普:分类、尺寸、设计、印刷都有何讲究 10:23 卡牌盲盒是怎样的玩法 14:30 线下TCG卡牌专业比赛需要遵循哪些规则 16:50 万智牌的基本世界观 20:20 三大TCG卡牌,在发展方向上有何区别 25:07 卡牌玩家常有不被人理解的无奈 28:06 Hit card用科技工艺改变消费品 31:52 Hit card如何与泡泡玛特结缘,二者有哪些契合点 33:24 卡牌的评级机构、交易平台、拍卖行等,在产业链中起到什么作用 38:06 未来中国一定会有自己的卡牌IP,走出国门
## 【本期嘉宾】 周艟(CZ)丨收藏家,ArTy ReTro主理人 ## 【更多收听方式】 小程序:泡泡玛特 公众号:泡泡范儿 ## 【节目简介】 如果你关注中国当代艺术,那么你对艺术家曾梵志和王兴伟一定不会感到陌生。2020年底,艺术玩偶厂牌ArTy ReTro和曾梵志共同推出名为“The Mask”的艺术玩偶。一年之后,ArTy ReTro与王兴伟共同推出艺术玩偶“Miss&Mister”。 ArTy ReTro是何方神圣?为何它能让长期占据“最贵中国当代艺术家”头衔的曾梵志,愿意将自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面具系列”以玩偶的形式呈现?本期节目,我们特别邀请到ArTy ReTro的主理人CZ,一起聊聊当代艺术、艺术玩偶以及艺术家们。 Art+Retrospect=? Art(艺术)与Retrospect(回顾)的结合,看似毫无逻辑、漫不经心,但这即是ArTy ReTro的起源,一个以艺术玩偶为主打的潮玩厂牌。品牌名称中两个大写的“T”代表“Toys”,意味着ArTy ReTro将用玩具或玩偶来作为品牌的主要载体。 “既要向前看也要回顾过去”——这是主理人CZ的主张。ArTy ReTro团队想通过用玩偶这个“媒介”去回顾当代艺术史上最经典的艺术家们。 艺术+玩偶=? CZ毕业于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艺术史系。一直以来,艺术是这个青年最大的乐趣。他以潮玩玩家、艺术品爱好者等多种身份游走在当代艺术圈。 > CZ,收藏家,ArTy ReTro主理人 但艺术向来被认为阳春白雪,什么样的形式能让它更接地气,亦或是更能让当下的年轻一代易于接受呢?或许,玩偶可以充当这样的沟通媒介。 在ArTy ReTro的理念中,潮玩就是具有媒介属性的,它与绘画、雕塑、影像等等艺术作品一样,具有传播性,是一种载体。或许,它会以某种形式带着当代艺术走得更远。 问题随之而来:如何做?怎样选择合作的艺术家? > 王兴伟,无题(浇花),2013,布面油画 艺术品+实体化=? ArTy ReTro的第一步要从哪位艺术家的作品出发呢?目标很快锁定——曾梵志是中国当代艺术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家,而王兴伟虽然低调,但CZ曾第一眼就被他的作品吸引。 用潮玩的方式向当代艺术致敬,用艺术玩偶去谱写艺术史——这是CZ的期望。于是,说干就干。 虽然经历了不理解、不接受,但任何新事物的诞生都是需要过程的,CZ坦言,要想把事情做到极致,并不是那么简单。沟通、成本、精力、设计、陈列……他克服了很多困难。好在,艺术玩偶在不断的尝试中,有了最初的模样。 2020年底,ArTy ReTro和曾梵志一起,推出了名为“The Mask”的艺术玩偶。2021年,ArTy ReTro又和王兴伟共同推出了艺术玩偶“Miss&Mister”。 > ArTy ReTro® X 王兴伟 :Miss & Mister艺术玩偶 > ArTy ReTro® X 曾梵志 :The Mask艺术玩偶 “艺术玩偶是一种二次创作,是在艺术家原来的2D绘画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补充创作。”CZ认为,这样的创作是具有创造力且有意义的。 将平面作品实体化,以艺术的名义聚拢一批人,一起讨论、去思考、去琢磨,“这是一个很’fun’的行为。” > ArTy ReTro® X 曾梵志 :The Mask艺术玩偶 未来,CZ和团队希望做更多,接触更多的艺术家,做出更多的好作品。无论他们是大师级别的艺术家,还是先锋的、实验的、普世的、小众的、风格多变的年轻创作者。 ArTy ReTro想让受众知道,在中国有很多值得被熟知的艺术家,也有很多值得去期待的年轻艺术家。通过艺术玩偶,了解我们国家新生代艺术的生态多样性。 “然后我们能够去谱写艺术史这个蓝图,能够越来越好地去一一实现。”CZ说。 ## 【时间轴】 1:09 艺术玩偶厂牌ArTy ReTro的定位 4:25 为何选择「艺术玩偶」来谱写中国当代艺术史? 8:02 雕塑power强大,而潮玩的创作要往后退两步 13:55 ArTy ReTro与曾梵志和王兴伟合作的缘起 19:00 被挑中的“The Mask”与“Miss & Mister” 24:56 “面具人”走入现实,除了尊重史实还要做什么? 31:26 传递艺术玩偶能量有巧思 34:44 以艺术的名义,和一群有趣的灵魂一起玩耍 43:32 ArTy ReTro的未来图景,大师与年轻艺术家两条产品线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