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4 顾客就是上帝?不好意思我要发疯了

从6月20日到现在,以“平价但精品”著称的咖啡品牌Manner频登热搜。 6月17日,上海两家Manner咖啡店在同一天均与顾客发生争执:一家门店的男店员与顾客发生肢体冲突,另一家门店的女店员将咖啡粉泼向顾客。6月20日,两则冲突视频流出,Manner品牌方也分别作了回应,表示泼咖啡粉的女孩已被辞退,而发生肢体冲突的店员和顾客已在相关部门主持调解,以官方部分处理为准。 Manner事件的不断发酵,也引起了了网友们的热议。 但是究其根本,打工人为什么频繁“发疯”?牛马称呼是自嘲还是无奈? 36:00 锅卷儿发疯实录 Manner事件的本质:资本的压榨与剥削. Manner事件表面上是顾客与咖啡师的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资本家通过隐形的手段榨取员工的最后一滴血汗。 在服务业中,顾客被视为上位者,而服务人员的权益常常被忽视,人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平等。这种不平衡是由资本家设计和维护的,目的是最大化利益。 资本家躲在幕后,用“看不见的手”操控全局,通过压榨员工来获取最大利润。当矛盾激化,往往以辞掉员工收场,因为廉价劳动力源源不断,他们并不担心找不到替代者。 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个别事件,而是整个社会矛盾的缩影。资本对劳动力的压榨和剥削,导致员工在高压下工作,权益得不到保障,最终引发各种冲突。 Manner事件揭示了资本家如何利用隐形手段压榨员工,表面是顾客与咖啡师的矛盾,实则是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正视资本对劳动力的剥削,推动社会对劳动力权益的保护和尊重。 打工人“发疯”不应一律被视为一种消极现象,而是对不公平对待的有力反击。发疯”也许并不是一种失败,而是一种觉醒。

47分钟
2k+
1年前

vol.05从刻板印象到女性主义

从刻板印象到女性主义 从刻板印象到女性主义的转变,可以说是社会对性别观念的深刻反思和演变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意识到刻板印象对个体和社会的负面影响,认识到女性应当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和机会。女性主义的兴起推动了对性别问题的讨论和改革,促进了社会对性别平等的重视和实践。 刻板印象是一种特定的社会认知图式,指人们对某一社会群体成员的特征及这些特征形成原因的概括而固定的观念和看法。它是人们在还没有进行实质性的交往的情况下,就对某一类人产生了一种不易改变的、笼统而简单的评价——这是我们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现象。 我们在准备节目的时候了解到了一本书,就叫《刻板印象》。是“刻板印象威胁”研究先驱力作。本书的作者叫克劳德·M · 斯蒂尔(Claude M. Steele) ,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在这本书中,斯蒂尔着重讨论了“模范少数族裔”的刻板印象对少数族裔在教育、职业机会和成功方面所带来的影响。他指出,刻板印象可以成为一种心理障碍,阻碍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限制他们的成就和成功。 而性别对立这一议题在刻板印象观念中尤为突出 性别的刻板印象和女性主义是两个息息相关但又有所不同的概念。性别的刻板印象是指社会对男性和女性所持有的固定、片面化、不公正的看法和期待,这些刻板印象可能导致对性别角色和性别身份的限制和偏见。女性在刻板印象的风暴中更加的难以前进。 因此,性别的刻板印象可以被视为女性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议题,女性主义通过批判和挑战这些刻板印象,推动社会对性别的重新认识和重构。女性主义者努力打破社会对性别的固有观念和期待,倡导每个人不受性别限制地实现自己的潜力和权利。在这个过程中,女性主义的目标之一就是消除性别的刻板印象,为男女平等创造更加包容和公正的社会环境。 最后,感谢大家的收听,希望我们都会更好。 音乐:《Sk8er Boi》——Avril Lavigne 《blues for Mama》——Nina Simone

61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