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号那天,网飞上线了刚刚参与完2022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的电影《金发梦露》,可以说是最早与观众见面的,威尼斯主竞赛影片。但在上线流媒体之后,这部电影的口碑评分都不好,出现了非常多的差评,有很多打一星,大骂其烂片,豆瓣评分仅有5.7,同时,这部电影在影迷友邻的评分表上出现了五星与一星齐飞的现象。 这部电影被骂的很凶的地方大致是:这部电影充满了「男性凝视」;一些情节中使用了不必要的尺度,满足了大众对梦露性化的意淫,不仅剥削了女主角,还不尊重梦露;这部电影作为传记片完全没呈现梦露的层次,只是低级地把她描绘成一个缺少父爱,对着男人叫daddy,脆弱神经质,在怀孕和堕胎之间周旋,被抛弃和家暴,没有生命主导性,忽略了梦露本质上是个好演员的特质以及其他;导演冷酷地对待演员和观众,再一次伤害了梦露本尊。 虽然《金发梦露》恶评如潮,丽珍仍给出了五星好评,并想说一说她对这部电影的个人观点与相关的延伸。梦露、梦露相关逸闻传说的外延人物杰奎琳、杰奎琳的表亲Edie母女。 《金发梦露》中,脆弱又有巨星能量的诺玛.简对抗着人们简化她的面具——玛丽莲.梦露;《第一夫人》中,坚韧又充满了控制欲的杰奎琳.肯尼迪在血与脑浆横飞的权力周围,发光发热;《灰色花园》中,与豪宅一起恣意颓败的Edie母女用超出常规的任性告诉人们生活的路径有许多种可能,哪怕自我放逐呢。 《金发梦露》是用许多创造性的视听语言在虚实之间通过描绘好莱坞与整个社会对梦露的掠夺和戕害,凸显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暴力;《第一夫人》是用放大一个女性在总统丈夫遇袭的几天内,呈现了如此坚韧的女性,她的哀与悲,在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灰色花园》是用真实的旁观,记录下,时光令一切衰败,但生命的形态,生活的可能性,总令人惊叹。 走向巅峰,留下传奇的人生路有太多琳琅满目的代价,留给女性的总是特别多。 主播:丽珍 技术支持:蔡猜 音乐:I Wanna Be Loved by you - Marylin Monroe We Belong Together - Jessica Lange & Malcolm Gets
现在的假期,大致上就是一动不动; 现在的电影档期,随时定档,随时撤档,聊展望时的期望就很低,现实情况更低。 差不多就是这样吧。 主播:丽珍 嘉宾:Tina 技术支持:蔡猜 音乐:Twisted Nerve-Bernard Herrmann
味道,是在舌尖上缱绻的食物风华,也是一个地域食物和烹饪最直观的体验。在「造滇味」的喜东看来,味道远不止味觉这一单一感官的体会,还包括着器物,自然,气候,对往昔生活的记忆……是一切能触发五感的,对特定时空中的人的劳作与创造,这些元素共同构成的王国。 这个炎热的夏天,云南备显凉爽的气候让旅游业异常火热。假如问游客,离开了云南,你对云南的记忆是什么,是鲜美的菌锅,奇异立体的云彩,是鲜花,是米线,是缤纷鲜活养眼又饱腹的菜市场……是纷扰时而来,离开后想念的温柔乡。但云南给予的抚慰多过更有声名的商业文化印记。 曾经复兴了尘封在县志和非遗材料中的百年品牌「调鼎斋」的喜东,决定在寻找滇味的路上重新出发。探寻更多元的云南味道,让云南的味道可以「走出去」,在世界各个地方的城市生活中,都能拥有自然而美妙的「滇味」。 [00:00:16] 今夏火热的云南旅游市场;外地人对云南味道的刻板印象; [00:04:15] 家庭的影响;弥渡青菜特殊的味型; [00:10:12] 父亲作为「手艺人」对调味料的研发;童年的经历与父辈的影响; [00:17:39] 挖掘「吃」作为一种饮食文化背后的价值; [00:24:15] 「匠人」价值逐渐被市场承认;「人」才是产品的核心; [00:28:55] 之前云南的价值总在等待被人发现;情感价值的链接;用「朴实」的方式将云南「带出去」; [00:31:00] 对「味」的扩展;未来产品中的设计元素、媒介、陪伴价值、礼品属性、分享价值;调味料是否适合这种产品路线; [00:35:45] 云南物产的特殊性;「自然」作为生活的本质,正是云南最丰富的价值;「现代需求」与「淳朴」之间的平衡点; [00:40:48] 「润物无声」的云南食材;云南的「自然」和「反内卷」;在工厂的经历; [00:46:40] 人的经验对味道的决定性;人的「专注」的价值; [00:48:24] 最能体现云南味道的东西,「万物调配料」; [00:49:26] 云南对外地人特殊的引力;精神层面需要的「味道」;正在开始的探索;未来的产品形态; [00:53:17] 从「调鼎斋」到「造滇味」的发掘;在生活中寻找「滇味」的文化根基; [00:56:05] 广义的「味道」;过于丰富有时会让人失去重点;版纳的青苔糯米饭;链接味道与文化所需要的具体工作; [01:01:50] 结束语; 延申收听:Vol.018 从产地到餐桌——弥渡腌菜侦探之旅 嘉宾:喜东 主播:丽珍 高小山 技术支持:蔡猜 BGM: 马木尔 - 阿肯
本期节目是三个影迷一时兴起的在线唠嗑。 首先感谢嘉宾Tina,做了许多的功课,做了一份详细的Excel,列出了大致46个华语院线电影的各种信息,为本期唠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感谢资深影迷孟获老师的参与,三人欢快地淡了2小时。46个片,哪些能上,哪些大致不能,各自有哪些期待,嬉笑怒骂,不一而足。开玩笑的方式说,展望的都是「饼」,看哪个能抬上来,但作为影迷,还是希望院线丰富多彩,不用猜谁能上谁不能,都能进影院一尝滋味。 本期节目除了个别词语哔音,其余没剪辑。主播声音太响,如有炸耳,请多担待。 主播:丽珍 嘉宾:Tina 孟获 技术支持:蔡猜 音乐:《如果没了你》— 张曼玉
这是一次尝试,尝试与放大Blow-UP喜欢的一些事物做点联名或推荐。 第一次尝试并合作的是一家昆明咖啡馆,一家常去的,位于翠湖边的闲来咖啡馆。这次推荐的就是她家今年夏天的季节限定SOE豆——水果硬糖。因为之前给朋友寄过几次这只豆子,反响不错,有时去店里,自己也喜欢点一杯用这只豆子做的冰美式啊,气泡美式啊,香喷喷美式之类的咖啡,所以就尝试着推荐给喜欢咖啡,愿意尝试的人们。 假如你这个夏天来昆明,在翠湖边,君乐酒店的侧门,洪化桥55号,你可以在上午11点左右至下午的18:30,来闲来咖啡馆,点一杯咖啡。一杯美味的咖啡,配上干爽明亮的昆明夏日,是双倍的宜人,令人雀跃的畅快。 闲来咖啡馆是一家每周二店休的社区咖啡馆。两个人的咖啡店,做不到早八晚十,全年无休,但持续地提供着标准之上,还拥有自家风味的好喝咖啡。假如你是咖啡馆寻觅、体验、打卡爱好者,欢迎来门店休闲点单,喝咖啡,交朋友。 放大Blow-Up联合闲来咖啡馆向大家推荐2022年度,闲来咖啡的夏日特选咖啡豆「水果硬糖」。这是一支季节限定的SOE豆,产地是埃塞俄比亚,通过酵素水洗的处理,是一只风味突出、酸质明亮、果味馥郁的咖啡豆。用意式咖啡机做出来,浓缩顺滑,甜感好,用来做冰美式、拿铁都很好。做手冲咖啡跟挂耳也能完全体现风味。虽然是特殊处理,但是却很自然。 由于是SOE豆,为了保证风味,我们没有做挂耳咖啡,只有咖啡豆。我们准备了100g和225g两种常规的克数。 夏天快过去了,但这只轻快美味,宜人性强,适口性佳的咖啡豆,仍然值得推荐,值得尝试。假如你是闲来咖啡馆的爱好者、喝过或听过,或只是喜欢咖啡,喜欢尝鲜,是放大Blow-Up的新老听众,假如你愿意凭缘分尝试,欢迎加入放大Blow-Up的尝鲜寻味群,在Wechat中搜索入群管理员ID:wingala,即可进群。如有所意,欢迎来玩。
今年夏天,气候恶化造成了山河一片高温预警。来云南避暑的人之多,号称「半个中国的人」都来了。在某美妆大V的社交平台,看到了「上山喝茶」的图,于是就想邀请小黑一起聊聊他与上山喝茶之间的缘起和正在进行时。除此之外,身为做茶人小黑,又是吉普号和上山喝茶的老板兼产品经理,为何选择在一杯清茶的生意上,更愿意给广义的茶文化,注入科学理性的产品火花。 提到茶,一般印象是与茶相关的文化软实力。一些是知识可以成为谈资;一些是圈层社交中必不可少的氛围道具;还有一些是与价格绑定的玄妙社交货币。茶是否也能像咖啡一样成为一杯标准明晰,从生产到消费都更简单的普世饮料?小黑在做茶中遇到的「为什么」,都在产品中给予了探寻式的解答。 对谈式内容最大的特点是即时性地保鲜了一些个人在当下的声音与情绪,欢迎进入这期,与小黑漫谈上山喝茶的节目。Enjoy! 主播:丽珍 嘉宾:小黑 技术支持:蔡猜 音乐:Dance with Waves -Anouar Brahem Woo Hoo - The 5.6.7.8's
得知趣姐Ines从上海回昆后,除了许久不见,快约着见一面的心情,我很想听她说说过去几个月在上海的生活。活泼开朗,很会找乐子的她,在足不出户的日子里,吃得如何,吃的心情如何,非常态的生活给她的感受是什么? 仅仅满足温饱的心情和放风在路边吃一碗河粉的心理满足感不一样,许多「非必要不重要」的事物和状态原来是生活中活得有滋味的来源。牛排固然是美味,KFC全家桶和大瓶的可乐也给予了安慰,而满足感呢,又是另一回事。 回到昆明后的放松与快乐,是舒适的天气,时令的菌菇,是用游客的眼光来新发现的新奇感,是味蕾归零又被激活后,吃得简单却长久的满足。 主播:丽珍 嘉宾:趣姐Ines 技术支持:蔡猜 音乐:迟来的人— 蔡琴 嘉宾个人频道:微信公众号「趣姐伊涅斯」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B站的一位UP主。5月底的时候,我在B站看到一条关于李安的《冰风暴》的视频内容,因为这条视频,我把UP主的视频都看了一遍,还要到了他的联系方式。因为他是贵州人,我打招呼的方式没有逃开刻板的地域相关性:我找你不是为了买茅台;关于当下的电影和电影创作,你恰好是贵州人,你如何看毕赣和他的《路边野餐》。 黄锐在自己的B站直说自己来这儿做UP主,是因为年初的时候发现:985、211、海归留学生回乡做视频创作,讲述自己回乡的生活,成为了一种很受欢迎的叙事。 当大明星考编,从「我的体制内男友」沦落成明星特权抢了普通人的萝卜坑,「小镇做题家」这个词,为何总能戳中许多人的内心隐痛,不时地引爆网络热论,小镇做题家是自嘲,还是无奈的出身标签? 本期节目,与黄锐一起,漫谈他在B站的UP主生活,以及他成为UP主之后再看《路边野餐》,所得的观感与生活观察。 主播:丽珍 嘉宾:黄锐 技术支持:蔡猜 音乐:向前走 — 林强 嘉宾个人频道:在B站�黄锐Locke
本期话题是一本新书,这本书是近年来,昆明市的咖啡馆城市图鉴、探店记录与实用指南,同时也是一本记录了一段时期之内昆明的咖啡馆的业态分布,经营者的从业心路历程以及一部分昆明的市容市貌与市民生活的局部写真纪实。 这本书就是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附近的阿拉比卡,54家昆明独立咖啡馆散步 》副标题是 —— 山茶花小姐 探访咖啡馆1000天纪实。 本期的嘉宾就是公众号「山茶花小姐」与之所隶属的新媒体策划及营运机构「树莓体」的老板兼出版人 刘昊 内容与时间轴 00:04:01:山茶花小姐最初探店的缘起。 00:06:34:2018年的下半年开始,社区咖啡馆作为一种新消费业态,蓬勃兴起。 00:07:34:山茶花小姐不是一个「咖啡馆媒体」,是社区文化生态的消费观察媒体。 00:08:30:咖啡和咖啡馆是一个全球化的需求和产品。 00:10:55:做实体书是一直有的计划。 00:15:11:这本书除了可以作为一本工具书,还记录一段时间内昆明的城市容貌。 00:17:35:民国时期,因为滇越铁路的开通,昆明已有许多西餐厅。 00:22:50:图片摄影师很年轻,对于社会变更,城市变化有很敏感的触觉。 00:24:27:这本书不仅是文字的,描述的,还有大篇幅的视觉呈现。 00:28:14:在昆明记录城市变化,消费变化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一个公号或者一本书的事。 00:29:40:开一间咖啡馆,所需的入门技术要求低,但开一间咖啡馆的门槛很高。 00:30:44:开咖啡馆,是一件长期主义的事。 00:32:10: 在社区卖一杯饮料的生意门槛在于,价格不太贵,适口性好,和周边居民长期打好交道。 00:34:09:想开一间咖啡馆,先多去一些咖啡馆。 00:37:35:2022年开咖啡馆的,很多是新入场的朋友。 00:40:05:咖啡馆成了大家日常社交的新「附近」。 00:43:20:咖啡和咖啡馆是社交很好的载体。 00:44:47:咖啡馆是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间。 00:47:38:关于网红咖啡馆。 00:49:28:关于探店与打卡。 00:51:16:探店不仅是工作,还是个人喜好。 00:52:08:全球化产品的标准化给人带来安全感。 00:52:52:标准化产品的基础上做到非标化的记忆和趣味才是高难度的商业。 00:54:14:国内的独立咖啡馆属于消费新业态,是百花齐放的。 00:55:40:社区咖啡馆,就近消费就好。 00:57:14:探店特辑像一颗胶囊,留存了一段时间内的记忆与城市面貌。 00:57:56:当下,国内咖啡馆的产品多样性比国外丰富。 01:00:22:《附近的阿拉比卡》销售预告,请关注公众号「山茶花小姐」。 01:01:28:彩蛋: 做一本书的感觉和体验。 01:02:55:感谢所有独立咖啡馆的经营者。 主播:丽珍 嘉宾:刘昊 技术支持:蔡猜 音乐:慈城公园交谊舞 — 还潮 温和下半日—还潮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浪游记》于5.1期间已经上市。 这是由王恺,韩松落,以及尼佬合著的一本游记。 00:04:30《浪游记》已于2022年的五.一期间全面上市。 00:11:06 《浪游记》延续了《浪食记》中关于民间美食寻吃的特点:好吃的东西不在大城市,在地级市以及县城周围。 00:12:55 云南本地餐馆的「看菜点菜」其实是一种保证了食材新鲜应季,风味本地化的餐饮模式。 00:16:15 很多新派茶餐厅使用的都是预制菜。 00:21:44 尼佬说华北平原还是有不少好吃的。每个地区都有自己擅长不擅长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食物盲区。 00:26:33 北印度吃面,南印度吃米,与中国的南北饮食习惯很像。 00:29:25 印度飞饼如何传入中国以及南部印度人的移民多,多数去东南亚。 00:32:23 尼泊尔的餐食,米饭是搭配完整模样的青菜的。 00:34:20 《尼泊尔 | 三十碗豆汤饭的旅行》以及云南名菜,火腿酸菜红豆汤。 00:37:06 尼泊尔人有不少印度教教徒,按照教义是不提倡吃肉的。 00:45:20 云南人吃的包谷饭、荞饭,很像北非的库斯库斯。 00:46:52 《波斯火山 | 阿布与达玛万德》以及,在伊朗的城市里,走很久才能找到一家餐厅。 00:49:06 美食的诞生是因为服务了上层阶级而存在的。 00:53:50 厨师菜与家常菜的区别 。 00:56:33 川菜的发展离不开本地人对食物的重视和热爱。 00:58:58 北京的菜篮子工程与其他地方不一样,但是菜价是比较便宜的。 01:04:35 以前的北京人不太下馆子。去饭馆吃饭是一件重要的高兴的事儿。 01:06:27 改开之后,北京的商业气氛并不是很浓,2000年之后才有明显的商业生活。 01:09:20 《从云南到缅甸 | 穿不过的边界》与缅甸的食物。 01:10:40 台湾有不少缅甸人开的云南菜餐厅。 01:16:40 缅甸的华人以云南人为主,所以赵德胤拍的电影,角色主要说的都是云南话 01:19:16 尼佬喜欢「旧大陆缝隙中的小世界」。 01:20:20 尼佬喜欢拉达克与《拉达克 | 伊雪的故事》。 01:24:16 进入雨季,云南进入了吃菌子的季节。 01:25:05 最近10年来,网络让资讯变得发达,在滇西北,当地人是不舍得吃松茸和鸡枞的,消费这些菌子最多的是发达地区的中产阶级。 01:27:23 今年的食物安全图例中,红见手被纳入了有毒蘑菇的范围。 01:28:26 本地人吃见手青的方式主要还是炒,游客们对菌子的认识主要是炖汤。 01:31:25 现在来云南吃菌子火锅,时间不到,不发筷子。 01:32:16 吃见手青中毒并不是一件浪漫的事。 01:34:40 今年的牛肝菌即将大量上市。 01:38:28 云南现在有不少新食物的精品化种植 。 01:43:15 《四味摩洛哥 | 薄荷茶、蜗牛汤、塔吉锅和葡萄酒》与蜗牛汤的滋味 01:45:00 食物是一整个系统,还是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多尝试,多体验。 从尼佬参与合著的《浪游记》开始,跟随他的脚步,立足云南,吃遍世界。 友情广告:欢迎购买由王恺、韩松落、尼佬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浪游记》,一本old fashion 到都是「湿货」的游记。 本集音乐来自ECM 厂牌旗下,突尼斯音乐人Anouar Brahem,他也是最知名的乌德琴演奏家。具体信息可以访问他的官方网站。 录音:丽珍 @放大Blow-up / 孟获 @声波飞行员 / 尼佬 剪辑/后期:孟获 音乐: BGM#1. Aouar Brahem - Astrakan cafe (1) BGM#2. Anouar Brahem - Nuba BGM#3. Anouar Brahem - Astrakan cafe (2) 声波飞行员 feat. 放大Blow-up & 尼佬 历史节目: sp. 世界尽头的坂本龙一 sp. 雪线之下,大象席地而坐
2022年,5月27日,是「直到世界尽头」——维姆.文德斯电影回顾展昆明站,展映的第一天。感谢策展人徐瑞婧的引荐,在影展放映之前,邀请到昆明市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的会长陈杰老师分享了一些他从事电影放映工作以来,30余年的经历,与陈杰老师一起的还有咱们的老嘉宾,资深影迷和影评人海老鼠。这是一期时间相对紧迫的,轻松随意的谈话,嘉宾们分享了从88年至今,中国电影市场发展中,几个具有重要时间节点的放映和观看经历,从像《一秒钟》里传统的单车驼拷贝的放映,到有了自动放映设备,从传统拷贝到数字拷贝,从好莱坞分账大片到国产影片票房的崛起,从《泰坦尼克号》到《指环王》,从《英雄》的一票难求到《阿凡达》热卖了半年的盛况……电影标注了时代和发展的节点,也是大家成长历程和日常生活中,承载了记忆的坐标,与往日影院的热闹相比,今年的影院显得冷清了许多。海老鼠说,没想到,丢失看电影的习惯比想象中容易得多,但无论如何,影院是城市生活的锚点,可以进影院看电影的日子,是鲜活的,在回忆中熠熠生辉的日子。 影展第二天,《德州,巴黎》这一场,全场爆满。电影结束后,全场响起了掌声,大家略有不舍,不少观众看着字幕滚动放映到最后,才走出影厅。所有人望向前方的大银幕,一起随着电影,身心与情感共振,这就是进影院看电影最不可被取代的感受。 主播:丽珍 嘉宾:陈杰 海老鼠 技术支持:蔡猜 音乐:给电影人的情书 — 蔡琴
2022年,由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主办、数梦DDDream联合主办的「直到世界尽头:维姆·文德斯电影回顾展」(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 A Wim Wenders Retrospective)于今年3月开启全国巡展之旅。 3月,海老鼠在新疆结束了雪季巡游,去了杭州。在杭州,他看到百老汇正在展映的维姆.文德斯的电影回顾展,就想把影展带回昆明。通过海老鼠的牵线搭桥,在制片人徐瑞婧的各方协调下,影展落地昆明。 5月27日至6月5日,文德斯电影展昆明站,将于昆明百老汇影城(IMAX顺城店)、昆明百美汇影城(CINITY恒隆广场店)两家影院陆续开启,本次影展的片单,包括5部剧情片与3部纪录片。 本期节目的嘉宾,请到了海老鼠,徐瑞婧,维城乱马。大家围绕着影展的落地,聊了聊这位电影大师和他的作品,他在创作上的多重身份,他的个人喜好和在爱好方面的成就。 Part 1 维姆.文德斯的电影,公路片与美国,摇滚与旅行 00:04:10 海老鼠牵线,徐瑞婧各处协调,引进了文德斯电影展。 00:05:40 文德斯的票房号召力不错,昆明票仓支持住了本次影展。 00:08:20 海老鼠入坑文德斯的作品是《咫尺天涯》。 00:09:40 海老鼠第一次看3D《皮娜》是2011年的上海电影节,感受很震撼。 00:14:50 这次影展的片单是文德斯创作生涯从成名到巅峰时期的集合。 00:16:45 文德斯人缘不错,创作生涯中遇到的合作伙伴对他都很赏识。 00:17:02 海老鼠特别提及摄影师罗比.穆勒。 00:20:55 文德斯给安东尼奥尼做助手拍了《云上的日子》。 00:22:28 文德斯的美国时期,拍出了职业生涯中最著名的《德州,巴黎》,在中国录像带普及时期,就颇有影响力和传播度。 00:27:31 嘉宾们在美国的自驾和旅行体验。 00:34:20 《德州,巴黎》在国内的影响力还包括其中与爱情有关的讨论。 00:38:40 文德斯与吉他大师Ry Cooder的合作,从《德州,巴黎》到《乐满哈瓦那》。 00:41:20 呼吁大家看影展,除了名作,也可以看得平均一些,选择一些以往没看过的。 00:45:32 文德斯式的成长,非常感谢电视台。 00:46:44 抗战时期的昆明,影院上映片子与好莱坞几乎同步。 00:51:30 海老鼠:电影院这样了,与其档期卖不动,不如做影展。 00:53:29 电影以后成为爱好者们的奢侈消费品也不错。 Part 2 摄影师维姆.文德斯与宝丽来爱好者维姆.文德斯 00:59:30 文德斯和塔可夫斯基都是宝丽来爱好者。 01:02:56 文德斯拍《爱丽丝漫游城市》时是向宝丽来公司申请获得了当时最新款的还未上市的宝丽来相机。 01:04:09 今天的宝丽来和当年的宝丽来的成像效果有区别,因为药水配方已经随着时代变化对环保的要求改过了。 01:08:40 文德斯关于宝丽来与旅行等即时影像的另一本书《一次》。 01:11:08 文德斯早年所拍的宝丽来撕拉片都被他存放在盒子里,整理后才重见天日。 01:12:00 文德斯喜欢摄影,拍了纪录片《地球之盐》。 01:14:12 文德斯是导演中的摄影师中的顶流。 昆明站片单 《柏林苍穹下》(1987年) 荣获第40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乐满哈瓦那》(1999年) 《德州.巴黎》(1984年) 荣获第37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咫尺天涯》(1993年) 荣获第46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皮娜》(2011年) 《事物的状态》(1982年) 荣获第39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光之幻影》(1995年)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1972年) 荣获第33届威尼斯电影节费比西奖 主播:丽珍 嘉宾:海老鼠 徐瑞婧 维城乱马 技术支持:蔡猜 音乐:Paris,Texas — Ry Cooder Never Let Me Go — Bono and the MDH Band The Ground Beneath Her Feet — U2 with Daniel Lanois 本次影展,承办方请设计团队重新做了一套海报和周边,最具体的周边,将在开展前完整亮相。欢迎收听本期节目,并与我们积极互动(转评赞),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放大一下BlowUp)和小宇宙(放大Blow-Up),共抽出一位,互动最突出的听众,送出本次文德斯影展的明信片一套(完整的一套)。 如有新的周边送出,会有新的通知。欢迎互动! 时间:节目上线的05.17日至影展结束的06.05日。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