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大羊怎么会进入自然教育领域?自然教育对个人成长带来了哪些影响? * 自然教育到底是带孩子认识花草鱼虫吗?现在有了「形色」这样的app后,还需要自然教育吗? * 在自然教育中,孩子们真正的收获是对自然的观察和敏锐度,对世界的热爱,甚至还有批判性思维。 对谈人:大羊 合肥「闻啼鸟自然教育」创始人,一位从环保领域进入自然教育、跌跌撞撞了六年的教育创业者 一起跟随顾远和大羊来聊聊那些在自然中发生的故事和成长。 ----------------------------- 群岛教育谈 | 顾远和朋友聊教育系列 主播:顾远,「群岛教育创变者社区」联合创始人,《教育3.0》联合作者 欢迎关注「群岛大学」视频号,每周一和周四中午来直播间一边吃饭一边聊。 >>>>>>>>>>>>
* 这两年因为居家上学的缘故,电子设备的使用更成了很多家庭的矛盾之一。大家对手机使用的普遍担心有哪些? * 作为教育者,同时也是家长,我们怎么看待使用手机的问题?在家里都是怎么做的? * 如果跟孩子一起建立了规则,但不能好好遵守,写作业的时候偷偷看手机,甚至半夜不睡觉……那又怎么办? * 当家庭中遇到类似冲突时,有哪些建议? 今天这一期,三位既是教育者、又是父母的群岛伙伴和主播一起聊了聊“手机”这个困扰几乎所有家庭的话题,我们并不是这个问题的专家,只是在磕磕绊绊中摸索方法的普通人。值得一提的是,小佳在这期直播中还带来了15岁女儿的看法。 对谈人: 飞岩,天津「地球之眼」创始人,斜杠中年,教育、滑雪、酿酒、摄影、导游……同时是两个孩子的爸爸 木木,深圳「成长爱家庭共学社」创始人,15岁女孩的妈妈 小佳,重庆「青蓝共学社」创始人,「四季咖啡」主理人,活在当下的两娃妈 ------------------------------- 群岛教育谈 | 我们·教育·人系列 主播:Sherry,群岛教育者社区 欢迎关注「群岛大学」视频号,每周一&周四中午预约收听
* 到底什么是戏剧?为何人类离不开戏剧? * 在戏剧中,我们可以学习和体验到什么?这些经历对成为一个教育者有哪些影响? * 教育戏剧是在教戏剧,还是做教育?带给学习者的究竟是什么? 本期对谈人:钱大多 厦门「猫儿岛戏剧」主理人,导演、演员,教育戏剧研究者&培训师,从事一线教育戏剧教学8年 本期节目,听周贤和大多一起聊聊教育戏剧中发生的精彩故事,以及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 群岛教育谈 | 天真与经验之歌系列 主播:周贤,「群岛教育者社区」联合创始人,《教育3.0》联合作者 欢迎关注「群岛大学」视频号,每周一和周四中午预约收看。
* 作为大陆的创新教育者,范范在回来后写下不少对台湾教育的观察和思考,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 同为东亚文化圈,台湾的家长却并不那么焦虑,更愿意倾听孩子,让孩子慢慢探索,他们不担心孩子未来没有足够竞争力吗? * 作为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范范和Tim却没有把8岁的儿子送回台湾读书,他们是怎么考虑的? 对谈人: Tim,西安「乐鱼学习社区」联合创始人,成长在台湾,长居在西安的创新教育者,8岁孩子的爸爸 范范,西安「乐鱼学习社区」联合创始人,Tim的太太,8岁孩子的妈妈 本期对谈,主播Sherry和范范&Tim一起聊了聊,作为教育者,对于“好的教育环境”的观察,以及作为父母,如何为自己的孩子做出教育选择。 --------------------------- 群岛教育谈 | 我们·教育·人系列 主播:群岛教育者社区 Sherry 欢迎关注「群岛大学」视频号,每周一&周四中午 预约收看
* 什么是人类学?怎么会想到学这个? * 人类学中有哪些常用的研究方式?这些会给自身带来哪些变化? * 这些人类学的“印记”对于做教育,又会有怎样的影响? * 对谈人:钟琳 人类学硕士,厦门「火光教育」联合创始人 本期节目,听周贤和钟琳一起聊聊人类学的有趣故事,以及和教育的关系。 ------------ 群岛教育谈 | 天真与经验之歌系列 主播:周贤,「群岛教育者社区」联合创始人,《教育3.0》联合作者 欢迎关注「群岛大学」视频号,每周一和周四中午预约收看
在这一期的对谈中,顾远与两位“群岛客”炳廷和杨霞讨论了一个这段时间非常火的话题——AI与教育: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AI真的会替代教育者吗?对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在群岛,我们说——AI帮助我们反思“何为人”,教育帮助我们“成为人”,那好的教育可以如何帮助我们“成为人”? -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可以如何助力好的教育发生? 对谈人: 余炳廷,广州「益迪教育科技」创始人 杨霞,「大儿童」联合创始人 —————————————— 群岛教育谈 | 顾远和朋友聊教育系列 主播:顾远,「群岛教育创变者社区」创始人,《教育3.0》作者 欢迎关注「群岛大学」视频号,每周一和周四中午预约观看 >>>>>>>
对谈人: 黄洋,深圳安吉儿教育集团&深圳斑璞自然学校 创始人 宫依潇(小米),赫德学校 项目经理 ------------------------------------ 02:40 当你拿到一本需要严肃阅读的书时,一般会怎么读? 07:20 第一次拿到《教育3.0》时,觉得有阅读门槛吗?当时是怎么读的? 10:40 把书读薄:按主题寻找相关的文章阅读,最终连点成网 14:50 独立篇章型的书,适合用零散时间读;系统性更强的书,适合留出整段时间阅读 17:50 当我们办读书会、带别人阅读时,有哪些洞察? 18:30 共读伙伴的目标和期待不同时,读书会的侧重点就会不同 22:40 带同事和家长共读时,又有哪些不同? 26:00 3.0的读书方式:按自己的兴趣选择性地阅读,构建自己的体系 29:40 观众提问:最近在读《爱弥儿》,读书笔记怎么做更好? 33:50 拿到一本陌生领域的书时,可以怎么读? 40:45 把书读厚:跟同频的人共读,交流自己的读书感想,丰富和补充阅读视角 45:00 如果有人要组织一场读书会,有什么建议吗? 51:30 总结:怎么把一本书读薄又读厚? ------------------------------------ 群岛教育谈 | 顾远和朋友聊教育系列 主播:顾远,《教育3.0》作者,「群岛教育者社区」创始人 欢迎关注「群岛大学」视频号,每周一和周四中午预约收看 >>>>>
对谈人:余梦 成都模数盒子创始人,以数学为切入点支持孩子通过儿童游戏进行探究,同时也有多年心理学学习和心理咨询的实践经验,目前正在群岛大学开设给教育者的“看见自己”探索营,支持教育者打破自我评判,成为更自由自主的人。 ---------- 00:33 为什么这个系列叫“天真与经验之歌”? 04:58 自我评判vs自我评价,这两者有什么区别?自我评判就一定是坏事吗? 06:30 现有的很多家庭教育课反而加重了家长的自我评判和心理压力 10:30 儿童探究的背后是敢于试错,而不是消除错误 13:25 好的教学的底层是对“人”的关注,而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在底层上是相通的 19:15 心理学也应该与教育学结合,支持人追求独特的自我 22:59 我们从小生长的环境,让成年人特别是教育者也有很多的自我评判,甚至擦掉了“自我” 27:42 如何破除自我评判呢?首先是学习自我识别。 37:00 然后要照顾自己的情绪,练习与之共存,学会接纳。 40:30 这样的学习和练习需要支持性的环境和健康的伙伴关系 47:15 余梦要在群岛开的“看见自己探索营”大概会是什么样? 51:30 结束小诗《天使》 ----------------------------------------- 群岛教育谈 | 天真与经验之歌系列 主播:群岛教育者社区 周贤 欢迎关注「群岛大学」视频号,周一和周四中午预约观看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