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岛教育谈 No. 2 | 如何把一本厚书读薄又读厚?以《教育3.0》为例

对谈人: 黄洋,深圳安吉儿教育集团&深圳斑璞自然学校 创始人 宫依潇(小米),赫德学校 项目经理 ------------------------------------ 02:40 当你拿到一本需要严肃阅读的书时,一般会怎么读? 07:20 第一次拿到《教育3.0》时,觉得有阅读门槛吗?当时是怎么读的? 10:40 把书读薄:按主题寻找相关的文章阅读,最终连点成网 14:50 独立篇章型的书,适合用零散时间读;系统性更强的书,适合留出整段时间阅读 17:50 当我们办读书会、带别人阅读时,有哪些洞察? 18:30 共读伙伴的目标和期待不同时,读书会的侧重点就会不同 22:40 带同事和家长共读时,又有哪些不同? 26:00 3.0的读书方式:按自己的兴趣选择性地阅读,构建自己的体系 29:40 观众提问:最近在读《爱弥儿》,读书笔记怎么做更好? 33:50 拿到一本陌生领域的书时,可以怎么读? 40:45 把书读厚:跟同频的人共读,交流自己的读书感想,丰富和补充阅读视角 45:00 如果有人要组织一场读书会,有什么建议吗? 51:30 总结:怎么把一本书读薄又读厚? ------------------------------------ 群岛教育谈 | 顾远和朋友聊教育系列 主播:顾远,《教育3.0》作者,「群岛教育者社区」创始人 欢迎关注「群岛大学」视频号,每周一和周四中午预约收看 >>>>>

62分钟
99+
2年前

群岛教育谈 No. 1 | 教育者为何总是自我评判?

对谈人:余梦 成都模数盒子创始人,以数学为切入点支持孩子通过儿童游戏进行探究,同时也有多年心理学学习和心理咨询的实践经验,目前正在群岛大学开设给教育者的“看见自己”探索营,支持教育者打破自我评判,成为更自由自主的人。 ---------- 00:33 为什么这个系列叫“天真与经验之歌”? 04:58 自我评判vs自我评价,这两者有什么区别?自我评判就一定是坏事吗? 06:30 现有的很多家庭教育课反而加重了家长的自我评判和心理压力 10:30 儿童探究的背后是敢于试错,而不是消除错误 13:25 好的教学的底层是对“人”的关注,而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在底层上是相通的 19:15 心理学也应该与教育学结合,支持人追求独特的自我 22:59 我们从小生长的环境,让成年人特别是教育者也有很多的自我评判,甚至擦掉了“自我” 27:42 如何破除自我评判呢?首先是学习自我识别。 37:00 然后要照顾自己的情绪,练习与之共存,学会接纳。 40:30 这样的学习和练习需要支持性的环境和健康的伙伴关系 47:15 余梦要在群岛开的“看见自己探索营”大概会是什么样? 51:30 结束小诗《天使》 ----------------------------------------- 群岛教育谈 | 天真与经验之歌系列 主播:群岛教育者社区 周贤 欢迎关注「群岛大学」视频号,周一和周四中午预约观看

56分钟
99+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