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读

Album
主播:
扯读里面那个包子、陈老师@扯读、就是Q、扯读里的桑夏
出版方:
扯读
订阅数:
4,440
集数:
108
最近更新:
1天前
播客简介...
一档泛文化播客节目,两周一更,周四更新(放鸽子≈主播闭关修炼)。 本节目由常驻主播@包子、@Q、@桑夏,三枚长期浸淫在图书出版、文教宣行业的螺丝钉,和资深营销行家飞行主播@陈老师倾情献声,还赠送5号主播@桑夏的猫踊跃献身,以及强大的后援制作团队@武老师和@小乐亲情支持! 虽然我们知识有限、见识有限、精力有限,但我们热情无限。希望能持续和大家分享精彩书籍、影视、音乐以及众多文化现象,扯一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读一读参差多态幸福本源。不必认真(!),尽量有趣(√),绝对正经(?)。
扯读的节目...

EP. 108 九诗心:为什么这些诗人和语文课本里不一样!

扯读

谈起中国古典文学,那股被“背诵并默写全文”支配的恐惧是否会涌上你的心头? 这不是个人的错,因为鉴赏需要重重积累,也不是作者们的错,因为入选课本作品皆是公认的传世佳作,而是因为我们的基础教育里少了些温度。 我们仨@包子、@Q和@桑夏,近期共读了一本关于古典文学赏析的书籍——黄晓丹教授的《九诗心:暗夜里的文学启明》,让我们有了成年后的一次古文再教育机会。 这本书写于疫情期间,作者诚实地从自己的生命困惑和时代困惑出发,选择了能够回应这些问题的九位诗人。他们都身处时代变动的阵痛中,都面临一个命题:当昔日安稳世界的许诺失效,人究竟应以怎样的方式度过这一生? 在他们笔下,我们看见人如何在大的时代纷乱中,转化生命的痛苦,获得个体的从容;在看不到希望的前提下,他们如何感受到幸福;对于人生的根本处境,人可以作出怎样的回答。 这本书大概解决了两个问题: 第一,如何欣赏中国古典文学。 第二,中国古典文学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作者费心搜集并考证创作背景,将诗人的私人情感与作品所记录的时代图景细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那些机械背诵过的诗句便被激活了: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不只是诗圣杜甫对盛世的追忆,还是唐诗中为数不多写给妻子的“家书”,打破了儒家“发乎情,止乎礼”的婚姻束缚。 人有情,字有义,字字珠玑,所以才是佳作。 旁征博引东西文艺理论,比如顾随先生、叶嘉莹教授等人的评析,以及大量互文,如博尔赫斯的小说、《俄狄浦斯王》等,将中国文学里的人与情上升为全人类的共性特征,从而延续了古典文学的生命力,让我们看到了它们的现代意义。 书中的9位诗人,无不适逢时代巨变,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成了他们的写照: 尊贵如帝王曹丕也摆脱不了孤独与死亡的阴影,惊艳如屈原在新旧思潮的冲击下无所适从,脱俗的李清照半生优渥半生飘零,一直在抵抗失去…… “世界的恶意”是普遍的,凡人与英雄都会遭遇。 “知道为什么活的人,才能生存。” 这9位诗人用诗作表达自己的人生信念与生活态度,虽然有的只是追问,没有答案,但是他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路径。面临同样遭遇的现代人,有机会踏上那条“他们未选择的路”。 阅读是一个人的精神史。本书是作者于新冠疫情期间所写,所见所感可能只是一家之言,胜在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本期节目中,我们也做了一些个人阐述。 欢迎阅读本书并收听我们的分享,更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本期节目,你将收听到以下内容—— 1.哪些古诗文让你印象深刻? 2.《九诗心》作者及作品简介 3.内容解读: 1)哪颗“诗心”打动了你? 2)那些刷新认知的收获 4.精彩片段分享 5.整体评价 本期节目涉及的音乐—— 童话镇Plus - 暗杠 片头声音特出 | 小乐 录音 | 桑夏 Q 后期 | 包子 上传 | 包子 图片&文案 | Q 桑夏

106分钟
82
1天前

EP. 107 芭芭雅噶下了个蛋:斯拉夫童话里经典恶女,她是谁,下了什么蛋?

扯读

【特别提醒】 赠书! 欢迎您在任意平台留下精彩评论,我们将在全平台精选2位幸运听友各送出纸书1本,敬请留意小助手回信哦! 这期节目我们仨@包子、@Q和@桑夏又做出了一次新的尝试。 本期要分享的书籍《芭芭雅噶下了个蛋》,是由克罗地亚裔荷兰籍作家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创作的小说。 故事的灵感及部分内容取材于斯拉夫民族经典童话里的老女巫形象“芭芭雅噶”,这是我们仨,也许也是许多读者从未了解过的文化领域。 在传统的故事描绘中,芭芭雅噶又老又丑,住在骷髅房中,给遇见的人制造麻烦或到处作恶。在某些语境下,她等同于“恶灵”。作者调查发现,全球不同地域有着自己的“芭芭雅噶”。 为什么是老女人?从女人老了到老女巫,是什么促成了这一现象? 这位出生于前南联盟成员国的良心女作家,结合自身遭遇——被国家驱逐,被冠以“女巫”称号,以敏锐的洞察、犀利的笔触,加之深邃的批判,揭示出女性的现实困境和被污名化的历史。 全书共三个篇章,前两个短篇小说皆是围绕老年女性的生活展开,全文没有提“芭芭雅噶”,却让人感受到“处处是芭芭雅噶”。第三个篇章是作者所整理的《芭芭雅噶指南》,在全面了解这个形象的同时,你也会更清楚地体会到作者藏于其中的呐喊与呼吁。 一开始,我们有种混沌感,因为文化陌生,风格疏离;随着内容的深入挖掘,我们一致认为,这是一本值得仔细品味的书。希望你也能发现它的优点! 欢迎阅读本书并收听我们的分享,更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分享你的看法。 PS. 勘误提醒 书中第二篇涉及三位主要女性人物,分别是蒲帕、贝芭、库克拉,主播们在分享情节时不慎将三人的经历搞混,大家可自动替换为正确人名或ABC加以理解。给大家带来不便,我们深感抱歉。 在传统的故事描绘中,芭芭雅噶又老又丑,住在骷髅房中,给遇见的人制造麻烦或到处作恶。在某些语境下,她等同于“恶灵”。作者调查发现,全球不同地域有着自己的“芭芭雅噶”。 为什么是老女人?从女人老了到老女巫,是什么促成了这一现象? 这位出生于前南联盟成员国的良心女作家,结合自身遭遇——被国家驱逐,被冠以“女巫”称号,以敏锐的洞察、犀利的笔触,加之深邃的批判,揭示出女性的现实困境和被污名化的历史。 全书共三个篇章,前两个短篇小说皆是围绕老年女性的生活展开,全文没有提“芭芭雅噶”,却让人感受到“处处是芭芭雅噶”。第三个篇章是作者所整理的《芭芭雅噶指南》,在全面了解这个形象的同时,你也会更清楚地体会到作者藏于其中的呐喊与呼吁。 一开始,我们有种混沌感,因为文化陌生,风格疏离;随着内容的深入挖掘,我们一致认为,这是一本值得仔细品味的书。希望你也能发现它的优点! 欢迎阅读本书并收听我们的分享,更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分享你的看法。 PS. 勘误提醒 书中第二篇涉及三位主要女性人物,分别是蒲帕、贝芭、库克拉,主播们在分享情节时不慎将三人的经历搞混,大家可自动替换为正确人名或ABC加以理解。给大家带来不便,我们深感抱歉。 本期节目,你将收听到以下内容—— 1.如果你会巫术,你会做什么? 2.《芭芭雅噶下了个蛋》作者及作品简介 3.内容解读: 1)引人深思的故事元素 2)如何理解“芭芭雅噶”和“蛋” 4.精彩片段分享 5.整体评价 本期节目涉及的音乐—— 童话镇Plus - 暗杠 片头声音特出 | 小乐 录音 | 包子 桑夏 后期 | 包子 上传 | 包子 图片&文案 | Q 桑夏

94分钟
99+
2周前

EP. 106 护宝寻踪:反套路的“盗墓”故事,还原真实的考古现场

扯读

【特别提醒】 赠书! 欢迎您在任意平台留下精彩评论,我们将在全平台精选2位幸运听友各送出纸书1本,敬请留意小助手回信哦! 由于@包子和@Q两位主播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本期节目将成为@桑夏首次单人录制播客,欢迎大家捧个人场。 这期节目的话题是延续第102期《电梯里的古希腊》,只不过从大家熟悉的古希腊等西方文明,转向我们中国的历史文明与考古学科。 起因是,桑夏近期看过一部叫做《护宝寻踪》的小说及同名改编剧,它虽然也写盗墓与考古,但创作风格和故事情节十分反套路。 《鬼吹灯》和《盗墓笔记》两部网络小说的爆火,为国内“盗墓”类型小说奠定了一种比较固定的叙事模式——外在是盗墓皮,内里是寻宝冒险,俊男美女、异能人士齐亮相,和好莱坞大片《木乃伊》系列颇为类似。 对于专业性的内容,这类作品往往一带而过,主要聚焦于如何用玄而又玄的设定、惊险刺激的情节,挑逗并留住读者的心:一个字,“爽”就完了。这也是大部分类型小说的特点。 《护宝寻踪》有很多不同。作者是北大考古系科班出身,出于专业信仰和职业操守,本书的主题从“盗墓”变成了“文保”——不是潦草敷衍地“将文物上交国家”,而是将盗墓与刑侦相结合,考古鉴定辅助刑侦破案,案情又与陕西当地复杂社会环境交织。 “盗墓”+“刑侦”+“考古”三条叙事线索,融合盗墓贼、警察、考古队、村民四种角色视角,用偏纪实的手法反映出当下国内文保的困境。你从中能了解到一些网文里不敢触及、没能企及的现实: 1)盗墓也有工种划分 2)盗墓销赃黑产链 3)考古工作流程及工作困境 4)文物鉴定方法 5)八百里秦川的地域特色(划重点:故事背景及人物,都有真实原型) 看这部小说,会破除一些关于考古的误解和幻觉,人就像过了一把现场的瘾。是风花雪月的浪漫,还是艰苦卓绝的战斗,留待每个读者自己去细品个中滋味吧! 另外,秉承「扯读」的节目精神,桑夏还是给大家扯了些拓展阅读的信息。 欢迎阅读本书并收听我们的分享,更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分享你的看法。 本期节目提及内容相关书籍—— 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研究》 张宏彦,《中国考古学十八讲》 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项木咄,《围观考古现场》 本期节目,你将收听到以下内容—— 1.上下五千年中华,哪个朝代/时期令你印象深刻? 2.《护宝寻踪》作者及作品简介 3.内容解读: 1)反套路的故事情节 2)引发思考的拓展阅读 4.精彩片段分享 5.整体评价 本期节目涉及的音乐—— 千年问 - 刘宇宁 片头声音特出 | 小乐 录音 | 桑夏 后期 | 包子 上传 | 包子 图片&文案 | Q 桑夏

64分钟
99+
4周前

EP. 105 神奇的数字零:人类的恐惧&那些不为人知的科学史八卦

扯读

【特别提醒】 赠书! 欢迎您在任意平台留下精彩评论,我们将在全平台精选2位幸运听友各送出纸书1本,敬请留意小助手回信哦! 你真的认识0吗? 不是在开玩笑,而是我们真的发现,我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了解0。有幸读完美国科学记者查尔斯·塞弗的科普作品《神奇的数字零》后,三个文科生@包子、@桑夏和@Q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本书是一场关于数字0的奇妙历险,除了追踪0的符号与意义的演变历程,还有数字0的宗教、历史、哲学及科学的想象。 在0出现之前的年代,纯粹的逻辑是主宰者,宇宙建构在有理数之上,昭显着上帝的存在,一切皆有迹可循,秩序井然。 随后,在充满0的宇宙里,逻辑溃不成军,量子理论和相对论土崩瓦解。物理学上所有大谜题背后都潜藏着0的身影,黑洞的无限密度是除以0,无中生有的大爆炸也是除以0,真空的无穷能量还是除以0…… 本书文笔简练,字句诙谐,内容丰富,极具启发意义,既是作者对世间最古怪的数字投去的审视目光,也是作者对人类思想中最伟大的悖论进行的深沉思考。 本书的每个标题,都值得玩味。 1)中文副标题“对宇宙与物理的数学解读”,中规中矩但文题相符,一目了然。(@《康熙的红票》编辑来看看) 2)英文副标题“The Biography of a Dangerous Idea”更吸睛,让人忍不住思考:0,究竟为什么危险? 3)章节目录设计也是可圈可点,有个“第0章”叫“无效”,最后一章称作“第∞章”,可见作者是个有趣的人。 这些思考和有趣,正文里更多。当然,我们这期节目还有新增爆料讨论! 欢迎阅读本书并收听我们的分享,更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本期节目,你将收听到以下内容—— 1.你眼中的神奇数字 2.《神奇的数字零》作者及作品简介 3.内容解读: 1)有趣的新知识 2)引发思考的拓展阅读 4.精彩片段分享 5.整体评价 本期节目涉及的音乐—— 零缺点 - 孙燕姿 片头声音特出 | 小乐 录音 | 包子 桑夏 Q 后期 | 包子 上传 | 包子 图片&文案 | Q 桑夏

96分钟
99+
1个月前
扯读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