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早已忘得七七八八,长大后才知珍贵的鲁迅的文章,上学时觉得简直是噩梦; 文章赏析早已变成阅读理解,作文写作也常常是当代八股,朗读并背诵全文承担了多少个吵嚷嚷的早自习…… 回想起来,对我来说,语文课除了听说读写,似乎并没有太多阅读和写作的痕迹,这些弥足珍贵的技能更多来自课外偷摸的读书,以及写乱七八糟的日记。谁曾知,当年上大学,最向往的就是,啊,大学里是有一个图书馆的! 那么有没有靠谱的语文教育呢?换句话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在青少年时期就培养出良好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呢? 正好在大理和朋友录了一期关于语文教育的播客。 本期嘉宾冯军鹤毕业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近十年来一直在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在乡村里做过探索,也在深圳国际学校做过诸多创新。他在一席《没有nei种考试的语文课》的演讲引起诸多讨论,同时也是《x 书店:12 节虚构的语文课》作者。 你将听到: * 支教怎么就变成了一个尴尬的词儿了? * 在乡村做完家访,人的心脏强壮了八倍,但也对教育为何更加迷茫 * 我们的语文课教材有问题吗?呵呵 * 阅读的文本谁来选?如何选? * 文本里的作者偏见我们如何带领学生识别?(举例:为什么课本里杨玉环和褒姒都是祸国殃民的角色?) * 阅读写作怎么设计?模仿余华《活着》里的角色死前的心情写故事? * 语言里的歧视:为什么脏话里都是女性词汇,联合国如何定义语言歧视? * 语文文学文本的四大原则:文学审美 批判力 想象力 共情力 * 为什么我最终离开了高端的国际学校? * 现在观察到的教育创新都有哪些? 相关材料: 一席《没有nei种考试的语文课》我把学生们能想到的脏话都写在黑板上,真的很壮观 书籍《X 书店:12 节虚构的语文课》 本期主播:溜达梅 小红书:小鸡攀岩-霜 加入听友群请加 vx:wandermei0829(暗号「左摇右晃」) 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本播客终于回到了母题:攀岩啦! 今天三个人一起讲攀岩。 一位是主播霜,小鸡攀岩工作室联合创始人,国家一级攀岩定线员,7 年系统攀岩教练,同时也是攀岩旅行向导。(小红书:小鸡攀岩-霜) 一位是主播溜达梅,小鸡攀岩工作室联合创始人,七年岩龄,攀岩内容创作者,也是一个最近刚刚开了窍的攀岩进阶者。 本期的嘉宾是孙行者(JT),独立纪录片导演、电影制片人,攀岩爱好者,岩龄半年。 攀岩不仅仅是我们喜欢的运动,也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乃至于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面对自己热爱的事物,我们前几天有了很多更深入的探讨(探讨到凌晨 3 点哈哈)。除了我们常知的攀岩与「心流」的紧密关系,居然一路聊到一些「身体」「心灵」「灵性」的成长。没有玄学,只有剖析。 聊着聊着发现,原来我们小时候的体育课都是优先级被排到最后的课程,长大之后,才真正理解「体育」背后的「育」涵盖了什么?作为 30 多岁的成年人,还能借由一门运动,去完成自己身体和精神的自我教育和成长,何其有幸。 您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小红书:小鸡攀岩-霜 加入听友群请加 vx:wandermei0829 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本期你将听到: 一、我们和攀岩的关系,简直是老中青三代啊 01:15 霜:从高海拔登山队长到攀岩教练 01:48 梅:从攀岩冠军的编辑,到攀岩内容的创作者 03:21 JT:和攀岩处于蜜月期是什么体验 二、攀岩和我们的身体,从弱小到健强,从伤病到康复训练 06:14 霜:曾经我是个体能菜鸡,而且还有肩膀习惯性脱臼的旧伤 12:53 梅:我的攀爬水平配不上攀爬年龄啊 18:26 我们如何看待攀岩的风险 21:22 JT: 作为一个东北人,班上体格最小,年龄偏小是什么体验 22:10 JT: 攀岩这半年,我懂得了感受自己的身体(原来我的胯骨轴子在这儿呢!) 23:17 为了攀岩,酒少喝了,夜少熬了,碳水咱也不狂炫了 23:34 要是不喝那杯酒,明明我可以爬过这条线! 25:48 攀岩它不爱我了! 三、攀岩远远不止锻炼身体,它磨练了我的性格和意志,带我探究到精神的细微之处 27:06 攀岩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怎样的体验? 30:24 攀岩和心理的关系:精神力量是什么,什么是站起来就有? 33:35 攀岩作为一种极限运动本身源自登山运动,那么人类为什么要登山探险? 38:45 攀岩与「灵性」的关系:从赛博空间到实地生活,「追求精神与肉体的强健」 四、感谢攀岩,作为成年人,我把自己重新教育了一遍 44:57 体育课和文化课同样重要,为什么我们的体育课都是英语/数学老师占了? 45:38 「体」之后是「育」啊,借由运动可以完成对一个人综合的教育 49:48 在岩馆的青少年培训上看到了希望 58:15 攀岩是一个可以持续到多少岁的运动? 61:00 教攀岩居然教出了心理疗愈的效果 69:12 攀岩和风险管理:对风险的理解越多,心态就越平和 73:13 把攀岩作为道场,训练你的性格:爬野外 5.12 难线爬得嗷嗷大哭彻底崩溃,但我还是完成了 观看霜教练攀岩视频和教学内容可移步:小鸡攀岩-霜 本期录制时间:2024.04.06 半夜到凌晨 3 点
两位主播从张掖-敦煌回来啦。 这趟旅行我俩都收获挺多,之前我们在北京看过很多丝绸之路啊敦煌啊之类的展,也去过陕历博看一些文物,翻过很多画册,反反复复看纪录片《玄奘之路》等,但这些都远远比不上这些天在张掖-敦煌的旅行带来的收获。 从张掖一路开过去敦煌虽然辛苦,但我们也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这条路被称作「河西走廊」,行车那天遇到大风沙尘,一路走来真是啥也没有,乃至于停车休息时在路边遇到几只欢乐的小鸟时,我居然有了点儿保罗在沙丘中看到小老鼠的同款心情(好吧夸张了)。 莫高窟和榆林窟的特窟虽然价格也不菲,但是在黑漆漆的石窟里,跟着讲解员的电筒看着一千多年前的壁画和雕塑,那些线条、色彩,每个朝代不一样的风格,几百年历史流变在面前展开,真是让人真是流连忘返啊。虽然唐代作品颇多精美至极,但是也看到了北魏、西凉的作品,以及大量西夏时期的作品,在中原叙事之外,看到曾经被称作异域之地的地方,曾经历怎样的历史。 西北对我俩来说是个很陌生的地方,刚开始两天,我俩真是被干燥和风沙整得头晕脑胀,鼻子里总是出血,严重佩服这里人的生存能力。但待了几天居然发现适应得不错,吃得喝的食材都很直接,没有花里胡哨,并且我发现在外面逛累了掏个饼出来吃还挺不错…… 从敦煌开回张掖那天,在戈壁滩看着落日一点点沉下,而面前的月亮又缓缓升起。它不像云南那样,明媚灿烂,而是充满了难以言说的苍凉,古人看着这样的夕阳,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沉默…… 本期你将听到:(想听莫高窟可以直接跳到 21:22) 00:35 为什么选择了冬天去大西北 04:45 初步的印象:阴阳柱、泡脚桶、炒拨拉和麻辣烫 08:31 从张掖开到敦煌,遇到大风沙 12:06 突然理解了为什么这条路被称为「河西走廊」 13:32 看到小鸟突然共情了《沙丘》里的保罗 15:54 走上乡间小路,大西北的气息扑面而来 20:02 敦煌好吃的 21:22 终于要进莫高窟啦!第一天的流水账:看片、进普窟、进陈列馆 31:12 一定要去看特窟特窟特窟 38:23 二刷莫高窟,雕塑、壁画和建筑,一个都不能少 雕塑:清代修复你怎么回事儿!唐代塑像我给你跪下了 壁画:佛像的阔腿裤够时尚的啊 建筑:覆斗拱和藻井 49:13 开盲盒的三个特窟:北凉粗犷风、粟特人的惊叫驴、菩萨的扭腰送胯、唐代的木构建筑画和山西佛光寺 57:00 站在和亲公主们的画像前,有一些感伤 65:25 榆林窟和西夏人,西夏人是个什么来头,就是金庸《天龙八部》里的那个西夏吗 72:35 张大千临摹壁画的故事 73:18 榆林窟印象深刻的特窟:蒙古包等、密宗和卖到 1 个亿的水月观音画 79:34 从张掖开回来,这趟自驾值了!平沙万里、大漠落日 84:49 张掖好吃的 89:29 张掖大佛寺:西夏皇家寺庙 93:27 站在华夏边缘看中原历史 相关书籍和纪录片推荐 纪录片《敦煌》(日本 NHK) 纪录片《玄奘之路》 纪录片《河西走廊》 书籍井上靖《敦煌》《异域之人》 常书鸿《我为敦煌献此生》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展期 2024.1.13-2024.7.13) 莫高窟特窟电话 (0937) 886 9060 您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小红书:小鸡攀岩-霜 加入听友群请加 vx:wandermei0829 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之前的声音有点不统一,重新剪辑了一版。嗯,收听过 200 我就氪金买新装备了!】 上一期聊主播溜达梅最近对社会学非常感兴趣,最近也在读费孝通老师的一系列书。没想到一个小白的学习过程分享,得到了不少听众的收听和反馈。(👉006:社会学的眼光:为什么他们看到的世界不一样?(1)从费孝通其人其事其作品聊起)。 今天继续分享,这次主要聊聊费孝通的《生育制度》这本书。 这本书出版于 1940 年代,是费孝通先生在西南联大等地的课程讲义汇编而成,所以不能算是严谨的学术论文。但是这本书无论对于当时那个时代,还是对于现代我们去理解生育相关的制度是怎么回事儿,都能有帮助。 尤其是我作为一名女性,面临生育和抚育,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思考,这本书给了一些「功能学派」的框架。 更难能可贵的是,基于这套「功能学派」理论,费先生也展望了如今这个时代,随着社会变迁、女性选择变多,有可能会发生的变化。 但是《生育制度》也有它本身的局限性。比如它只是提出了单一的基本假定,再逐一论证,但是这个假定本身的合理性,这个论证采用的材料是否充分,也有一些问题。费孝通先生在几十年后的后记中,也提到了自己如果从纯功能学派出发的话,会有「只见社会不见人」的局限。 但是我们去阅读一本 80 年前的书,看到当年人的大胆假设和远见,还是经常心有戚戚焉,比如费老提出: 营养是损人利己的,而生殖是损己利人的。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才不是指技术上的能力,而是指性灵上的钟情。德也不是行为上的善,而是人间的幸福。 我们若观察一个孩子的生活,有时真会使我们替他抱不平。长大后社会桎梏不是取消了,而是我们熟习了。 我们在母亲之外不得不去认一个父亲是因为我们生活所倚赖的社会结构是以性别来作分工基础的……两性分工只是社会利用两性差别所安排出来的分工体系,并不是男女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而引起他们所能做的工作的不同。 …… 彷佛是一个坐标,我们看到当年人的远见,也和当年的人一起发现进步和不足,这样的阅读本身也很珍贵。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次分享更多从书籍出发,对于生育本身的选择没有过多讨论,毕竟如费老后来发现的,个体如此不同,我们不可一概而论。 本期所聊: 1. 《生育制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2. 基于这个观点,我们怎么去看待生孩子这件事 3. 为了抚育好孩子,人类为什么选择了双系抚育制度 4. 从「培养出一个社会人」的角度来解读,为什么亲子关系会出现那么多问题 5. 八十年过去了,我们如今从这本书还能得到哪些启发 6. 他的老师潘光旦怎么看待这本书 7. 「元阅读」为什么如此重要 您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小红书:小鸡攀岩-霜 加入听友群请加 vx:wandermei0829 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主播溜达梅最近对社会人类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第二期也来啦 👉 007 社会学的眼光:为什么他们看到的世界不一样?(2)费孝通的《生育制度》和它的局限性 】 作为一个学术小白和学渣,说起要入门某某学科多少有点心生畏惧,咱这小白,这把年纪去了解一个学科,该从何入手?能不能把这事儿讲清楚? 犹豫再三,我决定先从自身实际的学习思路出发,从一个小白的角度,来说说为什么我对一个新学科感兴趣了,以及为了入门我都在做什么,在这中间我又发现了什么,获得了哪些乐趣。 也给那些虽然离开了校园多年,但想要了解新学科的朋友一些些分享吧。 那么在社会学人类学领域,费孝通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我的阅读也是从他的作品《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开始的,作为 1940 年代出版的读物,这些书到如今读起来依然深有启发。我的社学会启蒙,就从费孝通其人其事其作品开始。 本期所聊: 一、为什么突然就对社会学产生兴趣了 01:20 我曾经以为费孝通是个外国人 02:35 提出一个好问题是社会学的基础 03:10 不再被束之高阁的学术书 03:39 为什么他们看到的不一样啊,让我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浪费吧 06:01 如果你爱旅行,就学点社会学吧,少吃点旅游产品预制菜 二、为什么要从费孝通老师的书读起 08:17 他的书太适合拿来顺藤摸瓜了! 10:05 《生育制度》读得我狂拍大腿 11:40 那么什么样的人能写出这么超前的书 三、费孝通老师的生平:一部中国近代史,太多痛苦,很多努力 13:46 这一代学者经历的太多了 15:28 从社会学到人类学 15:36 师从史禄国先生,通古斯人研究者 16:27 如何用三个学期,六年时间,系统学习社会人类学 (社会人类学可不仅仅只是文科呐!) 18:50 去大瑶山进行田野调查,留下了一生的痛苦 24:41 决定继续活下去 26:36 《江村经济》的研究 27:24 师从马林诺夫斯基 28:50 西南联大往事,《云南三村》的由来 32:00 被断掉的二十年后,重续社会学 本期提到的书单: 《云南三村》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社会学讲义》 《江村经济》 《花篮瑶社会组织》 《费孝通晚年谈话录》 提到的人物: 史禄国:世界级人类学家,通古斯人研究权威,被认为 ethnicity(民族性)概念之定义的首创者。 马林诺夫斯基:田野调查先驱,在他之前的社会学研究都是文本研究。马林诺夫斯基在英属西太平洋小岛 Trobriand 上生活了两年半,长期跟 local 亲密接触,取得了关于土著的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在当时是开创先河之举。 您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小红书:小鸡攀岩-霜 加入听友群请加 vx:wandermei0829 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hi 大家好!终于要认真更新【左摇右晃】了。这是主播溜达梅和霜的一档播客节目。 我俩一起攀岩的 6 年多,同时也是小鸡攀岩工作室的主理人。 这档播客主要记录我们的攀爬训练、旅攀和生活,也会采访在我们看来「核心」非常稳定的人。 这一期主要聊云南这个我们去过几十次依然不腻的地方。2 月份我们又去了一趟,这次我们选择了滇西南线路,从大理到蒲缥(保山)-芒市-瑞丽-腾冲,也找到了一些新的攀岩基地。 (里面提到的一些地儿放在 shownotes 里了) 01:16 为什么一次次去往云南,缘分早在十多年前了 【关于大理】 06:38 为什么大理成了大理福利亚 09:12 我们认识的有趣的人儿 16:44 霜教练差点就找到了大理的工作! 18:43 大理的消费贵吗?(租房子有哪些坑) 21:37 大理攀岩的地儿推荐 【关于保山蒲缥】 26:13 滇西南第一站:在蒲缥的温泉里接受了一番震撼 31:06 一代华侨梁金山的事迹 【芒市和瑞丽】 39:12 继续往南到芒市 56:00 中缅边境瑞丽 【腾冲】 61:07 第三次去腾冲,还是很爱它! 69:55 腾冲也有攀岩的地儿,而且很不错! 【回到大理】 78:30 去无为寺观鸟吧,无为寺,就是《天龙八部》里的天龙寺呀 欢迎大家有问题留言交流,也争取下次云南旅行咱偶遇呀! 提到的地儿: 大理盛开单车 大理古城瑞丰园 大理凤阳邑德藏馋院 大理苍山无为寺 大理喜洲喜林苑 大理喜洲创意市集(甲马体验) 保山蒲缥温泉度假酒店 德宏芒市海洲酒店 保山腾冲茶花村 保山腾冲北洞温泉 高黎贡山百花岭 主播:溜达梅&霜录制时间:2024 年 3 月 1 日(口误:喜林苑林登不是 50 年前来的,是 1984 年,也就是 40 年前来到的中国。正式去做杨品相的故居修复(改造成大理喜林苑客栈)是在 2004-2006 期间。) 您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小红书:小鸡攀岩-霜 加入听友群请加 vx:wandermei0829 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嘉宾介绍:孙斯扬,知乎 ID 「言语治疗师 Siyang」,小红书 ID 「英国注册言语治疗师Siyang」。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是中国大陆首个获得英国执业执照的言语治疗师,医学硕士。 十年来孙斯扬治疗了4000 位以上存在语言迟缓/障碍、自闭症、口吃等儿童及成人,培训 10000 余名国内医生、言语治疗师及老师。 你会听到: 00:37 言语治疗师是做什么的?为什么拿的是医学硕士的学位? 05:33 一个系统的言语治疗是什么样的呢? 12:20 特殊诊断/特殊需求的孩子,可以得到哪些支持? 18:39 「贵人语迟」是真的吗?爱因斯坦语言发育很迟缓?怎么判断孩子语言发育是否迟缓呢? 23:10 有人说饮食和跑步可以治疗自闭症,这是真事还是骗局? 25:24 怎么筛选靠谱的医生和机构?【很重要】 32:36 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言语治疗室是做什么的? 36:06 有哪些游戏可以帮助孩子语言发展? 45:38 家长要避免哪些孩子语言发展上的误区? 60:00 国内言语治疗师现状 63:45 家长筛选机构时可以用到的一些方法 67:00 言语治疗师这个专业申请的情况 (说明:本播客仅供一般信息和教育用途,不作为任何患者的医疗建议。) 补充介绍: 言语病理学在美国和英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美国,言语病理学在100年前左右(20世纪20年代)开始得到认可。1926年成立了美国言语矫正学会,标志着言语病理学开始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发展。在二战期间,许多士兵因脑部受伤而返回家园,需要语言康复方面的专业帮助,这也促进了言语病理学的发展。1944年,英国言语治疗师协会成立了,并开始对言语治疗师进行独立的考核和认证。国王乔治六世在当时接受了言语治疗师的口吃治疗,并担任了言语治疗师协会的皇室代表。后来,对特殊需求儿童的语言干预、嗓音和构音患者的治疗、失语症和吞咽障碍的治疗等等也在不断发展和拓展。 如今,美国有17万余名言语治疗师,英国有2万名左右的言语治疗师。 主播:溜达梅 嘉宾:孙斯扬 录制时间:2024.1.28 您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小红书:小鸡攀岩-霜 加入听友群请加 vx:wandermei0829 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转眼又拖更了大半年了啊。 这一期的嘉宾是攀岩教练霜,我们结婚 6 年,也一起攀岩了 6 年。 他在攀岩的路上越走越远,近两年拥有了新的身份:国家一级定线员+小红书「小鸡攀岩-霜」账号的主理人;从高海拔登山向导,变成一个拥有 8 年系统攀岩教学经验和旅攀向导经验的独立教练。 我在攀岩的路上算是个业余爱好者,跌跌撞撞受伤又康复,偶尔进步,经常菜鸡,倒是在攀岩内容制作上有了一些尝试。 这次聊,一方面是总结这两年的变化,包括攀岩的和生活的; 另一方面感觉也是一面镜子吧,大时代里做的这些小事情,小赛道里的精耕细作,它到底可以发展成什么样子?我也很好奇。 你会听到: 01:06 近两年攀爬上有啥长进? 02:14 攀岩定线员到底是做什么的? 05:21 给国家队运动员定线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09:05 攀岩线上训练营是怎么做起来的? 20:18 运动损伤如此普遍,我们应该如何减少受伤 30:02 新加坡的运动康复理念参考 32:53 今年的旅行和攀爬:新加坡+印尼 42:00 印尼特种兵式行程:爬火山! 53:42 新加坡还是新加卷? 62:58 接下来还要去哪里爬呀? 68:35 攀岩教练的职业路径是什么啊 76:58 互相来点祝福 主播:梅子 嘉宾:霜 录制时间:2023 年 11 月 29 日 (上一期的在这里:001 一入攀岩深如海,这些年借由攀岩我都发现了什么) 您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小红书:小鸡攀岩-霜 加入听友群请加 vx:wandermei0829 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嘉宾介绍: 张秦瓯,美食作家,曾经是个国企员工,在国外做了多年土木工程。回国后因为经常带外国友人在家乡成都吃饭,反复研究吃的学问,研究研究着就成了美食作家。但是不想做小清新派的美食体验,而是走硬核美食科普路线。路越走越宽,肚子也越吃越大。好在吃过的一切,都融入了阅读和体验带来的学问,在美食写作中,渐渐吃出了一片天地。 你会听到: 01:08 从土木工程师,到一个美食写作者 04:07 扶霞啊,我认识 04:26 既然是理工科出身的人,我想写点不一样的 07:30 皮蛋这个品类里,也有匠人 10:50 春天我们去四川走一走,雅安的鱼子酱、汉原九乡山顶的花椒,还有泸州的酱油呀…… 16:48 重庆火锅里的牛肉是从贵州来的? 20:30 川菜里的官府菜是什么? 41:19 怎么就聊到了食物与生死呢? 45:33 米食和祭祀 52:29 鱼子酱为什么突然就变高级了?这个事儿我研究了半年 61:30 中世纪的厨房是怎样的 69:31 食物的阶层流动:中国的茶 74:30 去成都玩推荐的一些餐厅 77:20 要写一些能留下来的东西啊! 主播:梅子 嘉宾:秦瓯 录制时间:2022 年 7 月 4 日 (是的,因为刚刚学会剪辑,拖到现在才发……) 您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 小红书:小鸡攀岩-霜 加入听友群请加 vx:wandermei0829 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第一期的嘉宾是我先生霜。 上个月结婚纪念日,出去吃晚餐之前,和他一起录了一期。 拖延到现在准备剪辑,但是又听了一遍,发现虽然有瑕疵,但当时的心情、场景,哪怕是时常的口误,居然也有点珍贵。 所以决定一刀不减。 如果你听到窸窸窣窣打架的背景音,不要怀疑,是我家俩猫在客厅打架…… 以此纪念我们一起边爬边探索世界的这四年。 嘉宾介绍: 霜,科研工作者,前攀登队长,曾带队攀登青海玉珠峰(6178m),四川雪宝顶(5588m);后成为攀岩爱好者,8 年岩龄,通过系统性训练,在工作和生活之外,找到可持续攀爬方式。 热爱旅攀,去过澳洲、西班牙、美国、泰国、越南、日本等多地攀岩。 你会听到: 00:06 从登山到攀岩,我为什么就疯狂迷上了攀岩? 07:22 为什么说旅攀是一种生活方式? 09:10 云南西双版纳,还有一个秘境岩场? 11:05 在沙溪石宝山我们发现了一种奇特的文化? 17:00 简单说说云南文化和《逃避统治的艺术》 22:18 越南下龙湾和泰国甲米岛,攀岩者和 local 如何良性合作 ? 31:20 在西班牙见到了大神 Chris Sharma,激动地脱口而出「xxx!」(你猜?) 33:22 Sharma 岩馆值得学习借鉴的经营思路 43:50 在澳洲尝试 freesolo 是什么体验? 44:10 Freesolo 和 Runout 的区别是什么? 45:00 我所理解的 freesolo 是什么? 46:32「I am training myself」 49:39 钱和审美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有些问题得换个方式解决。 主播:梅子 嘉宾:霜 (Tips:初期收音不太稳定,戴耳机享用效果更好呢) 您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小红书:小鸡攀岩-霜 加入听友群请加 vx:wandermei0829 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