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6 旅行只是旅行而已,无关景点、滤镜和攻略

【节目简介】 这期节目,克莱尔就最近的一个(似乎已经不是热点的)话题进行了讨论,探讨了网络上的旅行内容,特别是滤镜景点笔记,究竟给人们造成了多大程度的影响。同时从这个话题出发,聊了聊她对“旅行”的看法。对克莱尔来说,旅行的意义就在于旅行本身,而不在于到底要去多好的景点,拍到多好的照片,完成多少攻略。 【延伸】 -电影《社交网络》《阿基拉和拼字游戏》 -书籍《围城》摘录:“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且慢,你听我说——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庆该先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 【时间轴】 02:47 旅行笔记的终点都是小众目的地 04:27 旅行内容的背后,是我们对景点选择的匮乏 08:28 虚假宣传的产品和景点的区别 10:42 互联网上真实性的容忍度: 美丽vs真实 12:57 比较永远存在,但榜单有用吗? 15:54 我对旅行的看法 -空间和时间上的逃离 -不确定性爆满 -人也是体验的一部分 20:51 一些补丁 -实际上还有一个叫做探店笔记的东西存在 -揭发网红景点的真实一面仍然是重要的 【音乐】 intro: -Vendredi-"My Old EastCoast" 插曲: -Ikson-"Yellow(Official)" -Ikson-"Go(Official)" 【播客简介】 《克莱尔的花园》记录了一个学计算机的年轻人克莱尔从自己的人生和世界出发,对诸多问题的思考和看法。这是她人生的备忘录,也是她对自己三观的梳理。涉及话题包括她的生活感悟、计算机文化、书影音延伸的话题等。 这档单口播客节目目前暂时会不定期更新,但是一定会更新的,随缘收听即可~ 【收听方式】 音频平台:苹果podcast | 喜马拉雅 | 汽水儿 | 小宇宙| 荔枝播客 | QQ音乐 【联系方式】 邮箱:[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 克莱尔的花园

24分钟
99+
3年前

微末 | ep.2 一周年:一场源自夏日的心血来潮

【节目简介】 《克莱尔的花园》一周年啦! 这期节目是一个回顾与展望的碎碎念,在户外边走边录的音,所以录音质量会稍微差一些,抱歉啦。 本期文稿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KJbl8V2IFrWmW8SAR3w5A 关于“微末”:这是《克莱尔的花园》里的一个子栏目,它用于记录一些生活中细微的小事,时长会在5分钟以内。这些生活的切片没到能做出一期正式节目的程度,或许把它做出来也并没什么太大意义,但总之这是一个新尝试。 【音乐】 插曲:Galileo Galilei-“夢に唄えば” 【播客简介】 《克莱尔的花园》记录了一个学计算机的年轻人克莱尔从自己的人生和世界出发,对诸多问题的思考和看法。这是她人生的备忘录,也是她对自己三观的梳理。涉及话题包括她的生活感悟、计算机文化、书影音延伸的话题等。 这档单口播客节目通常会在每月20号更新,偶尔会有不定期的特殊节目。如果在早于或晚于20号的日子更新,说明克莱尔很闲或很忙,请多包容。 【收听方式】 音频平台:苹果podcast | 喜马拉雅 | 汽水儿 | 小宇宙 | 荔枝播客 | QQ音乐 RSS: 制作独立RSS中,制作完成后可在新节目或推送中获取。目前可使用喜马拉雅提供的RSS在泛用型平台搜索订阅收听。【http://www.ximalaya.com/album/41288456.xml】 【联系方式】 邮箱:[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 克莱尔的花园

5分钟
50
3年前

vol.15 “被遗忘在克莱尔的花园”被遗忘在克莱尔的花园:读集异璧

【节目简介】 本期节目克莱尔赶在了八月假期的月末,终于完成了她一直想读的一本书的节目制作。《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这本一千多页的厚书待在克莱尔的书架上很久之后,克莱尔才决定翻开它,把它读完。 “这期肯定会在八月更新的,哪怕是在八月的最后五分钟。”克莱尔这样想。但是她忘记了一点:她在制作过程中考虑了侯世达定理,那就意味着,节目的更新所花的时间比她预期的时间更长,长到赶不上八月的最后一分钟,长到上传进度条的速度没有赶上分针,长到九月的到来。 【延伸】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 -本书阅读伴侣(https://mp.weixin.qq.com/s/2AftgsJ4hXYeF8_3v2_JXA),也可以在播客同名公众号“克莱尔的花园”中回复“GEB”,即可查看这份阅读伴侣。(没错是在给公众号引流) -侯世达定律:做事所花费的时间总是比你预期的要长,即使你的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 【时间轴】 01:49 简介:哥德尔、艾舍尔、巴赫是谁 03:46 “同构”和巴赫的卡农 07:32 “递归”和艾舍尔的《鱼与鳞》 09:36 “自指”、用㧟摁构造句子 11:25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 13:03 “怪圈”:三者形式上的相似之处 14:20 人脑和计算机的同构 17:43 用哥德尔定理思考探究大脑和心智的过程:人无法脱离自身的神秘性 19:25 人工智能的研究中,我们期待的智能是什么? 20:07 人工智能发展史:“智能”是尚未做到的东西 22:17 人类沙文主义:“智能”是和人相似的 22:59 人类在更高于我们的存在的角度也不是智能的 24:40 理解哥德尔定理的证明:深化我们的直觉 26:06 阅读感受:有趣的书(移译、学科跨度大、形式美) 29:27 先序知识让我读的不太费劲,但也可以略过数学证明 【音乐】 intro: -Vendredi-"My Old East Coast" 插曲: -Johann Sebastian Bach-"Musical Offering, BWV 1079 - 4a. Canon 1 a 2 cancrizans" -Johann Sebastian Bach-"Musical Offering, BWV 1079 - Ricercar a 6" 【播客简介】 《克莱尔的花园》记录了一个学计算机的年轻人克莱尔从自己的人生和世界出发,对诸多问题的思考和看法。这是她人生的备忘录,也是她对自己三观的梳理。涉及话题包括她的生活感悟、计算机文化、书影音延伸的话题等。 这档单口播客节目通常会在每月20号更新,偶尔会有不定期的特殊节目。如果在早于或晚于20号的日子更新,说明克莱尔很闲或很忙,请多包容。 【收听方式】 音频平台:苹果podcast | 喜马拉雅 | 汽水儿 | 小宇宙 | 荔枝播客 | QQ音乐 【联系方式】 邮箱:[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 克莱尔的花园

32分钟
99+
3年前

vol.14 聊聊消费、我们的需求与物欲、断舍离

【节目简介】 在本期节目中,克莱尔从思考“自己的需求和物欲从何而来”这个问题出发,讨论了对于商品来说,我们在消费前产生的需求何以成为需求,我们的物欲是如何产生的。想要一件东西的欲望,可能来源于外部的商家手段,也可能源于自身的复杂心态。和自己的需求与物欲相处,需要以一种断舍离的心态,对物品保持恰到好处的使用状态,从而实现生活中的新陈代谢。 【播客简介】 《克莱尔的花园》记录了一个年轻姑娘从自己的人生和世界出发,对诸多问题的思考和看法。这些节目是她人生的备忘录,也是她对自己三观的梳理。这档单口播客节目通常会在每月20号更新,偶尔会有不定期的特殊节目,你可以在各大音频平台,如苹果podcast、喜马拉雅、汽水儿、小宇宙、荔枝播客等进行收听和订阅。如果你希望对节目中提到的话题和延伸内容发表看法,欢迎订阅或在评论区留言,也可以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时间轴】 02:00 生活中的“物”以排列的形式存在 04:40 我们的需求何以成为需求: 06:44 -广告和宣传 08:44 -炫耀和地位的展示 10:27 -追求时尚 11:26 -好奇心和刺激 12:55 断舍离:精简中获得最佳的环境 13:57 "恰到好处":不浪费也不超过的心态 14:52 避免浪费:只买90%以上喜欢的东西 18:04 不同的消费观念只是价值权重的差别 【延伸】 -书籍《消费社会》鲍德里亚 -书籍《后物欲时代的到来》郑也夫 -书籍《断舍离》山下英子 -日剧《我的家空无一物》 【音乐】 开头曲: -Vendredi-"My Old East Coast" 插曲: -Lukrembo-"Wine" 以上音乐皆采用知识共享署名4.0国际许可。

22分钟
1k+
3年前

vol.13 毕业啦,准备好要成为一个不错的年轻人了吗?

【节目简介】 这期节目要聊的是我回顾大学四年,发现的自己一些明显的变化和感受。既然是对大学的总结,那么一定要等到最后的毕业典礼结束后才算真正的毕业,所以就等到了现在才更新。这期节目本来想用一些独特的形式,比如混剪大学里的声音来进行呈现,但是设备条件实在让收集到的声音难以展示,因此还是即兴地聊了聊大学里我的转变,并延伸到探讨年轻人这个标签下,我们和世界的关系,以及简单地谈了谈大学和教育的目的。总的来说,我度过了愉快又充实的四年,就让这期节目,成为我送给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毕业礼物吧。 【播客简介】 《克莱尔的花园》记录了一个年轻姑娘从自己的人生和世界出发,对诸多问题的思考和看法。这些节目是她人生的备忘录,也是她对自己三观的梳理。这档单口播客节目通常会在每月20号更新,偶尔会有不定期的特殊节目,你可以在各大音频平台,如苹果podcast、喜马拉雅、小宇宙、荔枝播客等进行收听和订阅。如果你希望对节目中提到的话题和延伸内容发表看法,欢迎订阅或在评论区留言,也可以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时间轴】 04:54 一切的准备都那么匆忙,总可惜没有选择更进一步 07:44 总有人更优秀,但优秀的人未必那么努力 10:46 心态的转变:关于学业、恋爱都不再苛责自己 13:06 大学里的迷茫时刻:刚入校的不确定性和快毕业的身份转变 16:42 作为一个年轻人,思考“年轻”和世界的关系 22:09 大学的目的:教会青年人怎样面对和继承这个世界 【延伸】 -电视剧《觉醒年代》 -书籍《我们为何膜拜青春》 【音乐】 开头曲: -Vendredi-"My OldEast Coast" 插曲: -Scott Buckley-"Journeys" -Shane Iver-"Precious Memories" 以上音乐皆采用知识共享署名4.0国际许可。

28分钟
99+
4年前

vol.12 对抗内卷:“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快乐”

【节目简介】 最近“内卷”这个词常常被提到,克莱尔觉得内卷的问题和人们对学习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本期节目中她聊了聊为什么学习会被看成一件痛苦的事情,然后又借用了机器学习中的两个概念来试图解释学习的本质,并分析了互联网上的学习内容对人们的影响。如果把学习看成一件被迫去完成的、痛苦的事情,我们很容易陷入内卷的博弈中,并不觉得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有收益的事情。想要一定程度地从自身对抗内卷,也许第一步是建立我们自己对学习的标准,并保持求知欲与好奇心。 【播客简介】 克莱尔的花园记录了一个年轻姑娘从自己的人生和世界出发,对诸多问题的思考和看法。对于她自己来说,这些节目是她人生的备忘录,也是她对自己三观的梳理,不出意外的话每月20号更新一期,可能会有不定期的额外节目。如果你对这档节目感兴趣,并希望对提到的话题、书籍、剧集发表看法,欢迎在各大播客平台关注并订阅节目、在评论区留言。 【时间轴】 00:55 高中的挫败感:努力与收获的不匹配 04:27 什么是内卷?博弈论的简单解释 06:43 为什么学习被认为是被迫去完成的痛苦的事情? 06:54 --原因1. 学习被塑造成了一个要在艰苦的环境里完成的事 07:49 --原因2. 学习的目标集中在具体的标准,难以容忍学习的失败 09:03 --原因3. 衡量学习优秀的标准不是由自己设定的 10:38 --原因4. 对学习的认知不够宽泛,仅限于理论知识 11:56 学习是对世界的认识和反馈 12:52 用有监督/无监督学习来解释我们的学习方式 有监督的:内卷/学习是为了逼近他人设定的标准/高中时的学习 无监督的:对世界好奇/没有外界的要求和标准/学习本身就有收益/科研/做播客 21:37 互联网上的学习内容:网课和学习衍生内容 22:43 学习方法和习惯只是适用于别人学习的函数的参数 24:08 学习直播同样给学习附加了标准,制造焦虑 24:47 把学习渲染得太美好是不是在欲盖弥彰 25:48 总结:建立自己的学习标准/保持求知欲与好奇心 【延伸】 机器学习领域的两个术语: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 【音乐】 开头曲: -Vendredi-"My OldEast Coast" 插曲: -ShaneIver-"La Pompe Du Trompe" 以上音乐皆采用知识共享署名4.0国际许可。

29分钟
1k+
4年前

vol.11 学计算机专业意味着什么:一个四年后的回答

【节目简介】 作为一个大学四年里学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本期节目克莱尔想总结自己对这个专业整体的看法,重点想聊聊除了秃头等一些大众熟知的缺点,学计算机专业还有哪些不好的方面,但同时也会反过来聊到:不好的地方也可能会是某种角度上的优点。在克莱尔四年前选择这个专业时,并没有一个像四年后的她(这么可靠)的人详细地回答当时的她在选择专业的迷茫和疑惑,但就像那句话说的,“没有人永远十八岁,但总有人正十八岁着”,希望这期节目能给未来考虑选择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听众一些帮助。 PS. 本期节目非常主观,仅仅讨论克莱尔自己的感受,如果你有和她不同的体会,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 【播客简介】 克莱尔的花园记录了一个年轻姑娘从自己的人生和世界出发,对诸多问题的思考和看法。对于她自己来说,这些节目是她人生的备忘录,也是她对自己三观的梳理。如果你对这档节目感兴趣,并希望对提到的话题、书籍、剧集发表看法,欢迎在各大播客平台关注并订阅节目、在评论区留言。 【时间轴】 02:42 学习方式的改变:面向解决问题的学习 06:56 写代码没有进度条,本质上还是因为知识体系不完整 09:30 缺乏对人文知识的输入,但能对计算机相关领域问题祛魅 12:06 网络资源丰富导致社交能力的锻炼不足,但做事不容易受人的因素影响 15:14 分支众多、体系庞大:需要拥有快速上手,马上学会的能力 17:28 社会理解和认可度-竞争激烈-标准提高-自我限制就业选择 20:56 我感受到的,计算机专业里的性别问题 【延伸】 -Ted Talk 来源及翻译 1.Danielle Feinberg-“The Magic Ingredient That Brings Pixar Movies to Life” 我们用数学、科学和编程来创作这些美轮美奂的世界, 我们用讲故事和艺术来赋予他们生生命。 艺术和科学的交织将世界提升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 一个有灵魂的地方, 一个我们可以相信的地方, 一个让你美梦成真的地方——在那里,一个女孩突然意识到她不但是一名科学家, 还是一名艺术家。 2.Linda Liukas-“A Delightful Way to Teach Kids about Computers” 编程赋予我这一神奇的力量,使我能够建立自己的一方小天地,按照自己的规则、范式和实践,依靠逻辑的纯粹力量, 实现从无到有的创造。 -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音乐】 开头曲: -Vendredi-"My Old East Coast" 插曲: -Shane Iver-"It's Not Over 'Til The Bossa Nova" -Shane Iver-“The Right Direction" 以上音乐皆采用知识共享署名4.0国际许可。

27分钟
1k+
4年前

vol.10 严肃谈论“怎么变得不那么用力”本身就是一件用力的事

【节目简介】 从标题也能看出来了,这又是一个很虚的话题。这一期克莱尔从她收到的一些评价出发,打算好好聊聊用力和不用力的状态,如果把“用力”换一些词,还能够想到“正经”、“紧绷”、“严肃”、“认真”。但是克莱尔旋即又想到,在播客里正经讨论如何不正经,用力讨论如何不用力,这事儿太悖论了。但是等她做完了这一期后发现,似乎正经、用力作为评价它们可能足够无趣,但现在仍有它们被需要的地方。而放松、不那么用力很多时候更是一种能够做到的心态上的转变。 【播客简介】 克莱尔的花园记录了一个年轻姑娘从自己的人生和世界出发,对诸多问题的思考和看法。对于她自己来说,这些节目是她人生的备忘录,也是她对自己三观的梳理。如果你对这档节目感兴趣,并希望对提到的话题、书籍、剧集发表看法,欢迎在苹果Podcast、小宇宙、喜马拉雅、bilibili关注并订阅节目、在评论区留言。 【时间轴】 00:37 用力/正经/认真/紧绷 VS 不用力/不正经/不认真/放松 06:19 《请回答1988》的德善:性格决定了是否能够自然而然地放松 07:57 《四重奏》:自身能力会限制底气,从而决定是否放松 11:06 《叹息桥》、《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不那么在意投入产出比也比较容易让人放松 18:05 我自己的一些问题:除了情感,学业如何不再紧绷 20:30 互联网的内容在逐渐让我们放松和不再严肃、认真 25:05 回归文本:从公众号回到RSS订阅时代 27:40 用力是逻辑,不用力是情感 【延伸】 -韩剧:《请回答1988》 -日剧:《四重奏》 -港剧:《叹息桥》 -书籍/动画电影:《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音乐】 开头曲: -Vendredi-"My Old East Coast" 插曲: -Lukrembo-"Marshmallow" -Scott Buckley- "Clarion"

30分钟
99+
4年前

vol.9 被引导是听者的宿命?告别偏见、内向观点和二元价值

【节目简介】 克莱尔近期读完了一本语言学入门书《语言学的邀请》。这本书没有晦涩的语言学知识,讨论的更多是关于生活中人们传达思想的语言,以及如何做一个好的表达者和听者。表达者如何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固然重要,但世界上更多的是听者,无论是和人谈话,或者是看纸质媒体及播客视频,人作为听者的时间通常长于表达者。有一句话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但往往听者也容易被引导,从而产生偏见、刻板印象和书中说的“内向观点”,或者逐渐走向二元价值论。这本书提出了很多告别它们的思维转变方法,让人无论作为表达者或是听者,都能走向内心和外界的秩序。 【播客简介】 克莱尔的花园记录了一个年轻姑娘从自己的人生和世界出发,对诸多问题的思考和看法。对于她自己来说,这些节目是她人生的备忘录,也是她对自己三观的梳理。如果你对这档节目感兴趣,并希望对提到的话题、书籍、剧集发表看法,欢迎在苹果Podcast、小宇宙、喜马拉雅、Bilibili关注并订阅节目、在评论区留言。 【时间轴】 01:08 全书主要观点:听者和说者都要对谈话负责 02:38 偏见是脑内地图错误地标注了地域 05:00 如何消除语言中的偏见 06:14 抽象阶层:抽象化就是删去特性的过程 08:51 对文字的定义应该向下归纳底层抽象阶层的特性 10:51 向上抽象化是在将人模式化 12:35 谣言来自于不断地向上抽象化,不马上做出判断是最理智的 15:17 内向观点的来源:流行小说和广告 17:09 外向观点的来源:科学的态度和训练 17:36 公共问题的争辩应该从内向转变成外向的 19:30 二元价值观点和多元价值观点的来源 21:01 人们的观点就是一个正态分布,极端观点的人数少但声量大 24:23 来自内心的安全是从无穷多元价值观点得来的 【延伸】 大学的邀请系列之《语言学的邀请》(《Language in Thoughts and Action》) 【音乐】 开头曲: Vendredi-"My Old East Coast" 插曲:Tokyo Music Walker -"Sunday Coffee"

26分钟
99+
4年前

vol.8 2021的第一个关键词可以被归纳为:“生命”

【节目简介】 在看完了电影《心灵奇旅》之后,克莱尔又迷失在了2021年年初的各种新闻里,她从脑中的混乱思绪里提取出了一个关键词:“生命”,它足以概括近期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社会事件,也能够契合想聊的电影的主题,更重要的是,也许是时候用它把一段历程进行记录。这段历程也有点像所谓的心灵奇旅,在这个过程中,克莱尔对生命的态度在不断转变,应对生命的模式也在不断加固。 【播客简介】 克莱尔的花园记录了一个年轻姑娘从自己的人生和世界出发,对诸多问题的思考和看法。对于她自己来说,这些节目是她人生的备忘录,也是她对自己三观的梳理。如果你对这档节目感兴趣,并希望对提到的话题、书籍、剧集发表看法,欢迎在苹果Podcast、小宇宙、喜马拉雅、bilibili关注并订阅节目、在评论区留言。 【时间轴】 01:12 近期新闻折射出人们对生命的不同态度 04:55 和《心灵奇旅》中Joe一样的执念 09:51 “小确幸”的模式没法永远有效 12:26 最后的解法:以一个旁观者看自己 17:23 活在现在:未来永远存在也永远不存在 19:51关于死亡,我们仅能决定一部分自己的生命 【延伸】 电影《心灵奇旅》 赫尔曼·黑塞《德米安:彷徨少年时》 岸见一郎《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 塞涅卡:“何必为人生的片段而哭泣呢?整个人生都值得我们为止泪下。” 【音乐】 开头曲: Vendredi-"My OldEast Coast" 插曲: E's Jammy Jams-"Soul and Mind" amazarashi -"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

26分钟
86
4年前

vol.7 年度总结、手账、电子笔记、时间数据,用什么记录我们的2020

【节目简介】 本期节目是克莱尔的花园在2020年的最后一期播客,克莱尔试图详细地分析“记录”这件事情的本质,分别从各大软件的年度总结、自己使用的手账(日程管理)、不同的电子笔记和自己记录的一年份时间数据,这四个不同的记录形式出发,希望探讨记录形式的差异、互联网上的数据和数字化自我的相关话题。 【播客简介】 克莱尔的花园记录了一个年轻姑娘从自己的人生和世界出发,对诸多问题的思考和看法。对于她自己来说,这些节目是她人生的备忘录,也是她对自己三观的梳理。如果你对这档节目感兴趣,并希望对提到的话题、书籍、剧集发表看法,欢迎在苹果Podcast、小宇宙、喜马拉雅、bilibili关注并订阅节目、在评论区留言。 【时间轴】 01:17 年度总结:满足了我们对互联网形象的独特性需求 05:19 手账:重要的是记录本身,而不是怎么记录 11:04 知识笔记:线性结构和图结构存储着的笔记有很大不同 15:22 播客选题笔记:记录就是思考本身 17:30 时间数据:有限的类别即可概括生活 20:46 数字化自我和Fitter,Happier:我们对数字化的世界毫不惊讶 27:12 数据其实没那么重要,框架下的内容才更重要 【延伸】 TEDxChengdu2020讲座:数字化自我 讲者:龙瀛 古德哈特定律:处于控制目的的施加压力,观察到的统计规律都将趋于崩溃 【音乐】 开头曲:Vendredi-"My Old EastCoast" 插曲:lukrembo-"Bread" Scott Buckley-"Wanderlust" Radiohead-"Fitter,happier" Scott Buckley-"Ashes of a Fallen Year(2019 remaster)"

34分钟
99+
4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