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50 爱的荒漠和重读经典

游荡集

像是得了一种倦怠症,涌来的信息过多,无暇消化。你感到生活也在被规训,这种规训通过手机,无时无刻不发送过来,何为良好生活,何为正确与错误,它们一起涌入你的眼睛、耳朵和头脑。于是你内心的价值坐标愈加混乱,开始搞不清楚到底应该寻求什么,坚持什么。 我时常感到愤怒,过去二十年,整个文化世界以进化之名大倒退,以拥抱新的名义,创造出一个特别陈旧的世界。 每当想发牢骚或烦躁时,阅读过去的经典文学,始终能为我带来巨大的治愈。年轻时很喜欢法国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他写过一本书叫《爱的荒漠》,读完一章后,内心一下就安静了下来,充盈了起来。寻找治愈的方法,就是创造高度的专注,去寻找那些优美的、动人的、典雅的东西。 就像大卫·丹比在《重读经典的伟大冒险》中践行的一样,我想试着去重读、重看当年激起内心强烈情感的书和电影,你们也可以加入,我们分享彼此的感受,让「游荡集」变成一群人的游荡。 来信请寄[email protected] |时间线| 01:31 读者来信之“未遂的消沉” 03:56 快进与规训 06:13 看似看完了其实什么也没看 10:57 感到内心在退却 14:35 准备治愈一下自己 15:54 “一句不许剪” 30:47 治愈的方法是创造高度的专注 31:59 一群人的游荡 |本期Pick| 🎵L’hawaïenne 来自法国迷幻流行乐队 La Femme,收录在《Paris-Hawaï》,它捕捉到了岛屿的精神、夏威夷阳光海岸的精髓:郁郁葱葱的风景、清澈的海水和悠闲的生活方式,像一个岛屿的幻想,像美人鱼幽灵般易碎的梦一般。 📖 《爱的荒漠》 [法]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尹永达 译|2021-7 故事由主人公雷蒙·古雷热的回忆展开。他与父亲生活在优渥的中产阶级家庭里,被满屋子的人与事挤压出了厌倦感。他们一眼望见寸草不生的荒漠顺着生活的涸泽渐渐地浸蚀而来,于是踏着各自的节奏转身奔逃。不巧的是,他们爱上了同一个叫做玛丽亚·克罗丝的女人。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白莲花度假村》(2021),导演: 麦克·怀特 《扫毒风暴》(2025),导演: 五百 / 蔺水净 《重读经典的伟大冒险》,[美] 大卫·丹比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François Mauriac,1885-1970),法国小说家,195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大卫·丹比(David Denby),1943年出生于纽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记者、评论家、作家,《纽约客》的特约撰稿人和前影评人,他在毕业30年后选择回到母校哥伦比亚大学的课堂之上,重读那些伟大的人文经典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Escape (The Pina Colada Song) - Jack Johnson Oh! You Pretty Things - Seu Jorge Don't Look Back In Anger - 羊毛とおはな You've Lost That Loving Feeling - The Fabulous Echoes Tea for Two - Stéphane Grappelli Je t'aime moi non plus - Serge Gainsbourg,Jane Birkin L’hawaïenne - La Femme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36分钟
15k+
5天前

Vol.49 与张若昀闲谈:爱,总有一种意外

游荡集

路过西班牙广场,想起赫本,又想起那部可爱的老电影。奥黛丽·赫本站在蒂芙尼的橱窗前,一边喝着咖啡,吃着面包,一边望向里面的珠宝。重看这一幕时,突然兴起另一种感受,Luxury可以是某个物件,也可以是一本小说、一部电影、一首音乐、一处风景,或爱德华·吉本对于罗马的一段描述,每个人都不同,它是内心渴望的一种更美好、可以脱离日常生活的存在。 本期「游荡集」来了一位很可爱的嘉宾,和张若昀见面之后,发现他是一个Vintage boy,他看《海盗电台》,听Radiohead,引用夏目漱石的“今夜的月色真美”,我们有很多相似的内心感受。 某种意义上,我们生活在一个爱既泛滥又稀缺的时刻。爱,是坚固的幻觉,或命定的意外?爱意味着各种尝试、未知、冒险。有时我们经常忘记,爱不是依附,更不是单方面的索取和付出,它是一种共同的生长,是生命力的源泉,激发彼此间的创造,也是一种自我发现的旅程。 本期节目是蒂芙尼在小宇宙发起的一场关于爱的探讨,也欢迎大家关注此次企划【我,是爱的主语】其他精彩节目。 |时间线| 00:57 在西班牙广场想起赫本 03:58 他是一位Vintage boy 05:09 Tiffany蓝是一种让人愉悦的颜色 06:07 被规定好的浪漫都不浪漫 07:51 能够狂热地爱上一件事情非常浪漫 09:20 每个人有不同的Luxury 10:33 原来你也很想当DJ? 11:27 当演员有机会把所有的梦想都实现 14:04 什么叫大家都喜欢?谁是大家? 16:12 怎么理解“我,是爱的主语” 18:54 今夜的月色真美 21:43 坚固的稳定性和不确定的意外性 22:33 爱是一种自我发现的旅程 |本期嘉宾| |本期Pick| 🎵 Moon River 奥黛丽·赫本演唱,由约翰尼·默瑟作词、亨利·曼西尼作曲,作为电影《Breakfast at Tiffany's 》的插曲,1962年获得第34届奥斯卡金像奖授予的“最佳原创歌曲”。 |关于Tiffany & Co.蒂芙尼| 爱。深邃复杂。充满变化。多种多样。爱,是一种多面的力量。 爱,随不同个体及故事而演变,将你我与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 蒂芙尼相信,唯有承诺可以表达至高无上的爱。我们矢志不渝地追求着卓越与专业、传承与创新、乐观与无限可能。 蒂芙尼经典珠宝由此而生,传递着自1837年创立以来所凝聚的欢欣,让这个多样的世界拥有可以诉说千万种爱的语言。 蒂芙尼由爱而生,亦将以爱诠释。 爱,始于1837。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罗马假日》(1953),导演:威廉·惠勒 《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导演:布莱克·爱德华兹 《冷血》,[美]杜鲁门·卡波特 《Into a Black Sun》,[日]海行健 《2001太空漫游》(1968)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海盗电台》(2009),导演:理查德·柯蒂斯 《物质主义者》(2025),导演:席琳·宋 《过往人生》(2023),导演:席琳·宋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1929-1993),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英国女演员 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Garcia Capote,1924-1984),美国作家 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1737-1794),英国历史学家,著有《罗马帝国衰亡史》 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俄罗斯犹太裔美国科幻小说作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1928-1999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奥地利犹太裔美国电影导演、编剧、制作人 席琳·宋(Celine Song),1988年生于韩国,加拿大韩裔女编剧、导演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Flower Duet Lakmé - Hawkins Clair De Lune - Claude Debussy Beautiful dreamer - Stephen Foster 小步舞曲 - Ludwig van Beethoven Aura Lee (Guitar Romance Album Version) - Jack Jezzro Aura Lee - The Brave Volunteers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26分钟
98k+
1周前

Vol.48 再会,许倬云先生

游荡集

听闻许倬云先生离去的消息,先是愣了一下。可能我需要更长的时间才会理解,他在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那些短暂的相遇,将如何影响并塑造我。 对于匹兹堡的特别印象来自王小波。在那些诙谐又动人的杂文里,他经常提到在匹兹堡陪读的岁月,以及老师许倬云学问极大。在北大读书时,我也被一套三联版的白色封皮商业丛书吸引,其中有两本《从历史看领导》《从历史看管理》,我记住了作者的名字许倬云,一位台湾学者。 那两本小册子不过是他的无心之举,他的研究范畴从西周文明、汉代农业到整个中华文明的转型。他还是一位强有力的学术领导人,以促进美国与中国的学术交流为己任。他有着令人震惊的开阔性,横跨在新旧、东西两个世界间,“全世界人类曾经走过的路,都要算是我走过的路之一”。 他最令我钦佩的,不仅是知识与思想,更是生命体验与人格感召力。他在一个动荡时代里成长,关心广阔的人类命运,奋不顾身地投身其中。我尤忘不了他讲述的抗战经历,尽管山河破碎,他能感到中国人的自尊与温暖,讲述时,他哭泣起来。 许先生身上有种士大夫与现代知识分子的使命责任感,在跟他见面之前,这些东西在我内心都开始慢慢沉睡了。记得第二次见面时,许先生跟我说,“你是穿针引线之人”。我想未来争取能把穿针引线的工作做得更好一些,更宽阔、深入,也更具共情和历史的感受力。 |时间线| 01:05 短暂而又带有强烈情感和思想浓度的相遇 02:58 大学第一次读许先生的作品 08:08 2019年的美国之行 10:48 蕴积着愤怒、无力和困惑 15:48 潜移默化中植入很多人的内心 19:41 做一个穿针引线之人 21:25 做一个传递想象力、热情、思考的人 |本期Pick| 🎵 Cornfield Chase 音乐人汉斯·季默为电影《星际穿越》创作的配乐,奏响了通往星辰大海的壮丽序曲。许倬云先生是一位科幻迷,在他的家庭追思会上播放了这首曲子。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从历史看领导》,许倬云 《从历史看管理》,许倬云 《单向街001》(2009)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张灏(1937-2022),安徽滁县人,当代历史学家 余英时(1930-2021),出生于天津,美籍华裔历史学家、汉学家 黄宗智(Philip C. C. Huang),1940年生,著名历史社会学家,《近代中国》季刊(Modern China)创办编辑 唐德刚(1920-2009),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 郭玉洁,媒体人,曾任《生活》杂志编辑主任、《单向街》主编 陈冲(Joan Chen),1961年生于上海,演员、导演、作家 坂本龙一(Ryuichi Sakamoto,1952-2023),生于日本东京都中野区,日本作曲家、音乐制作人、歌手、演员、钢琴家,1978年与细野晴臣、高桥幸宏组成Yellow Magic Orchestra 王赓武,1930年生于荷属东印度(现印度尼西亚),祖籍江苏泰县(现江苏省泰州市),历史学家,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特级教授 王小波(1952-1997),中国当代学者、作家 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演说家、作家、记者,第61、63届英国首相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Leaving the Table - Leonard Cohen I'll Remember You - Elvis Presley Concerto No.3 In D Minor After Alessandro Marcello, Bwv 974 Ii. Adagio - 坂本龍一 We'll Meet Again - Vera Lynn,Sailors,Soldiers & Airmen of Her Majesty's Forces Cornfield Chase - Hans Zimmer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25分钟
25k+
2周前

Vol.47 与你同行的人

游荡集

在爱默生的笔下,自然充满灵性,它是我们思想维度的延展,也可以让我们忘记自我,就像在山中的小径行走,走着走着,你化作为山、树林或河流的一部分,那份沉浸是喜悦的。 两年前,我去甘肃民勤拍了一部关于风能发电的纪录短片,这种新的能源生产方式,创造出非常有意思的新兴职业,我们与一个个“追风人”相遇,理解具体的个体和环境的关系。AI、生物技术以及能源的变革,推动着眼前世界的技术突破,它们也带来新的产业、社会形态和社会组织的变化,一种革新的力量正在包围我们。 “与你同行的人,比你到达的方向更重要。”一直以来,我们很喜欢引用特拉克尔的这句话。WWF强调能源的再生和发展的可持续,单向空间则致力于某种头脑和心灵的可持续,与不同的思想者相遇,他们像阳光、潮汐和雨露一样,滋养你,使你酝酿出新的能量,保持一种对世界的新鲜感。 有时,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否一定有期待的结果,它也可能充满意外。但是,在为某种目标共同努力的时候,那是非常美好的一刻。 |时间线| 01:11 爱默生和《论自然 》 03:46 我们这一代人对自然的理解 04:30 梁从诫和“自然之友” 07:35 和WWF拍纪录短片《追风的人》 13:45 新能源及其所创造的新兴职业 17:39 和环境建立个人和感性的连接 21:32 雨打在天窗也是自然的声音 22:01 想起一段在南方的旅行 24:52 对未来有一种好奇 27:08 能源变革推动新的技术和产业升级 29:58 头脑和心灵的可持续 |本期Pick| 📖《意外的旅程》 许知远|理想国|云南人民出版社|2024-2 本套书是许知远漫游十五年的“旅行三书”,汇集了他过去十五年在世界各地与中国旅行的随笔。本期节目中提及的段落,出自《意外的旅程》第一册“从黑河到腾冲”中的《向南方》,作者沿爱辉—腾冲线横穿中国,在游历中重新审视当下中国社会的真实切片与历史的复杂面孔。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论自然》, [美] 爱默生 《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2015),导演:乔治·米勒 《新龙门客栈》(1992) ,导演:李惠民 《环太平洋》(2013),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 《指环王》(2001),导演:彼得·杰克逊 《堂吉诃德》, [西] 塞万提斯 《追风的人》(2023),导演:刘林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生于美国波士顿,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美国总统林肯称他为“美国的孔子” 梁从诫(1932-2010),祖籍广东新会,生于北京,祖父梁启超,父亲梁思成,母亲林徽因,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创办人、会长 查理兹·塞隆(Charlize Theron),1975年出生于南非,美国、南非双重国籍女演员、制片人、配音演员,在《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中饰演弗瑞奥萨女王 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1616),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兼翻译家,被誉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 白长发,一线风电工人 宋林虎,测风塔勘探员 苏童,本名童忠贵,1963年生于苏州,中国当代作家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1946),简称“H·G·威尔斯”,英国著名小说家、新闻记者、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Summer Kisses, Winter Tears - Elvis Presley Coda - Junkie XL An Ending (Ascent) - Brian Eno A Pillow Of Winds - Pink Floyd Raining in My Heart - Buddy Holly 前奏曲 No.15 雨滴 - 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 Dream A Little Dream Of Me - Ella Fitzgerald/Louis Armstrong Where Do The Children Play - Yusuf/Cat Stevens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34分钟
29k+
1个月前

Vol.46 魔术师与褪黑素

游荡集

我们简直像一个吉普赛马戏团,坐着大篷车,不断前往下一站。譬如一天的行程,是这样的:从法国依云至罗马转机,抵达西西里首府巴勒莫,奔向山里,再连夜飞回……以前总觉得,旅途上很多感受可以随时记录下来,现在,这些在移动之中的情绪,你越来越期待它们能够再沉淀一点。 科尔姆·托宾的《魔术师》,在我的书架上至少有三四本,每次找不着,就买一本新的。有时感觉到一种惋惜,书,真的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更年轻一点的时候,每当想起一件事,都会先在书架上翻书。而现在,越来越习惯于跟AI对话,让它帮你整理资料。 印刷术发明时,人们哀叹,我们的记忆要消失了。而AI带来新一轮的知识与技术的民主化,我们随时随地可以知道很多事,但都未经确认和考察,模模糊糊。此时,阅读带来的亲切感陡然增强。翻开《魔术师》,行与行、字与字之间的距离,都拥有一种古老的亲切感。朗读本身,也将我拽回到一种私人的情绪里,心胸和世界,一下子变得充盈起来。 托马斯·曼、爱默生、贝多芬、古罗马英雄传,或是一篇明末小品文,都可以让我们从自溺中挣脱出来,在书本和音乐中建立起自我的情绪和结构,面对高尚、崇高和辽阔,我们有一种本能的渴望。 听众“莓炒鸭”说,朋友告诉她「游荡集」可以助眠,回家途中她接了一位顺风车乘客,节目播放不到15分钟,对方就已睡去,“谢谢你,褪黑素侠。”第一次知道,原来这个节目这么催眠,也不知是喜是忧。欢迎你们继续来信,来信请寄[email protected] |时间线| 01:03 吉普赛马戏团 05:25 不知道说我的同事敬业还是缺乏体贴 07:45 技术酝酿出新的创造力方式 10:28 1945,托马斯·曼在洛杉矶 16:02 把心肺和头脑重新打开 20:04 “谢谢你,褪黑素侠” |本期Pick| 📖《魔术师》 [爱尔兰] 科尔姆·托宾|群岛图书|上海译文出版社|柏栎 译 《魔术师》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德国边远小城吕贝克拉开帷幕,男孩托马斯·曼在那里成长,父亲保守,受礼教约束,母亲来自巴西,迷人而难以捉摸。这是一部史诗般的家庭传奇,背景跨越半个世纪,历经第一次世界大战、希特勒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托宾精心打造了一个复杂但富有同情心的作家形象,他一生都在与自己内心的欲望、家庭和他们所经历的动荡时代斗争。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豹》, [意]朱塞佩·托马西·迪·兰佩杜萨 《布鲁克林》,[爱尔兰] 科尔姆·托宾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科尔姆·托宾(Colm Toibin),1955年生于爱尔兰,文学评论家,作家,文笔优雅恬淡,内敛含蓄,被誉为“英语文学中的语言大师” 托马斯·曼(Thomas Mann,1875-1955),德国小说家和散文家,1924年发表长篇小说《魔山》,1929年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1795-1881),苏格兰哲学家,评论家、讽刺作家、历史学家、教师 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生于美国波士顿,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美国总统林肯称他为“美国的孔子” 普鲁塔克(Πλούταρχος,约公元46-120),罗马帝国时代的希腊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 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开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Raindrops Keep Fallin' On My Head - B.J. Thomas Goin' Home - Dan Auerbach Symphony No.5 IV. Adagietto - Orquesta del Festival de Londres,Alberto Vestri,Gustav Mahler Ohne dich - Element of Crime Minuet in G - Arthur Grumiaux,Istvan Hajdu The Magician - Andy Shauf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25分钟
20k+
1个月前

Vol.45 再见,蔡澜先生

游荡集

蔡澜先生去世的消息传来,感伤中,好像又萌生出很多力量。蔡先生在新加坡出生,后来去香港,那一代人某种程度上躲过了中国社会巨变中带来的动荡,像是在平行时空活出了非常精彩的一生。 我是带着加缪的一个判断来见他的。这位英俊、早夭的法国作家曾说,一个感官主义者,必定也是一个道德主义者。而蔡澜,这个倜傥的美食家、电影制作人、专栏作家,被公认为华人世界最令人羡慕的享乐主义者,该怎样面对自己的道德困境?倘若生活在一个充满了不公不义的时代,享乐意味着反抗还是逃避? 蔡澜对此避而不答。但这并不影响一场美妙甚至亢奋的谈话,两个小时后,XO已下去大半瓶,我感到自己几乎要飞起来。而蔡先生,仍保持着他老派绅士的风度。 倘若再有一次打边炉的机会,交流或会有所不同。蔡生,对于自由、受限与人生之欢愉,我亦有了些新感受。 欢迎你们继续来信,分享你的游荡经历和具体生活。 来信请寄[email protected] |时间线| 00:55 一个享乐主义者与香港的黄金年代 06:44 “九龙城很奇怪,出生到死亡都包了” 08:12 最向往是明末小品文中的生活,又更想活在此刻 10:52 如何理解死亡,如何面对死亡 14:25 “读圣贤书,所为何事”? 18:40 在这个时代做个快活的人,是最好的反抗 |本期Pick| 🎬《十三邀》第一季第八期 许知远对话蔡澜 蔡澜,作家、美食家、电影监制、主持人,与金庸、黄沾、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1941年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1963年定居香港,长期任职邵氏、嘉禾等制片厂的电影监制;1989年与黄霑、倪匡合作主持《今夜不设防》,创香港同时段电视节目的收视纪录。1992年进入餐饮商界,2012年担任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他长期为香港知名报章杂志撰写专栏,其中以饮食文章最为读者熟知。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今夜不设防》(1989-1900) 《蔡澜家族》 ✍️蔡萱/蔡亮/蔡澜|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11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许知远|首次出版于2001年,2006年、2011年、2019年再版发行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国哲学家、作家、存在主义代表人物之一 蔡亮,蔡家大姐,曾任新加坡南洋女中的校长 九龙城,位处于香港九龙半岛的东部,是香港最多元化的地区之一 明末小品文,明代晚期盛行的一种风格清新隽永的文学体制 李渔(1611–1680),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 柳北岸,原名蔡文玄,新加坡作家、书法家,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金石市 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思想家,”明末三大儒“之一 墨西哥亡灵节(每年10月末),亲友以热烈方式为亡者祈福,表达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放烟花是其传统习俗之一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Nocturne No. 6 in G Minor, Op. 15, No. 3 - Arthur Rubinstein 今宵多珍重 - 陈百强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实习生:彭薏璇

21分钟
33k+
1个月前

Vol.44 潦草的情绪,和西西里的电影院

游荡集

他说,他喜欢回忆那种无拘无束、无所不能的气氛。我一边读托纳多雷的《无意识日记》,一边听着莫里康内的的配乐,一边各种胡思乱想。读到他回忆自己在西西里的成长,也想起我的青年时代,在一个小小的公寓里,用 VCD 机看了他的《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还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 Malèna,中文翻译成《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我记住了电影中那些饱满的情绪。 “电影院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地方,在整个地球上,在西西里岛上,一代又一代的观众亲眼见证了宇宙航行,体验了现在、过去和未来人类共同的海市蜃楼。”看托纳多雷写西西里的电影院,有一种深深的向往和触动,我也想起自己的生活,以及所处的时代和世界。 我们的记忆结构、情感空间,一切都变得更潦草了,而这潦草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缺乏耐心,尤其缺乏对他者的某种关照,更缺乏一种通过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去投入、创造出一种叙事的行动。好像随着时间推移,我对那种饱满的渴望,变得更加强烈起来。 最后念一封koto的来信,这可能是我们这么长久以来收到的最动人的一封,这位听众的鼓励也给我们同事带来一种熨帖感,好像跟你心里的纹理产生了某种契合,欢迎你们继续来信。 来信请寄[email protected] |时间线| 01:04 《无意识日记》和我的青年时代 06:06 “潦草”是最近特别强的一种感觉 10:03 西西里的电影院 15:17 好像活成了一个借来的人 18:55 《天堂电影院》的成功背后 24:07 读者来信 28:40 我是否在纵容自己思想和感受的潦草啊 |本期Pick| 📖《无意识日记》(即将出版) [意] 朱塞佩·托纳多雷|上海三联书店|杜颖 译 托纳多雷的《无意识日记》与他的电影作品共同构成了一个关于记忆、影像与情感的深刻叙事宇宙。在这里,电影不仅是个人记忆的表达工具,也是探讨社会权力、时间流逝和人类情感的哲学载体。透过他细腻的文字与其电影作品,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电影作为媒介的多重功能,以及艺术创作如何在个人记忆与社会现实之间搭建桥梁。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天堂电影院》(1988),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 《海上钢琴师》(1998),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2000),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 《教父》(1972),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朱塞佩·托纳多雷(Giuseppe Tornatore),1956年生于意大利西西里岛靠近巴勒莫的巴格里亚镇,意大利导演、编剧、作家 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1920-1993)出生于意大利米尼市,意大利电影导演、编剧、制作人 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1928-2020),出生于罗马,意大利电影配乐大师 松尾芭蕉(1644-1694),日本江户时代前期的俳句家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Infanzia e maturità - Ennio Morricone Toto and Alfredo - Ennio Morricone Nuovo Cinema Paradiso (Titles) - Ennio Morricone Danny's Blues - Ennio Morricone A Mozart Reincarnated - Ennio Morricone Lost Boys Calling - Roger Waters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32分钟
30k+
2个月前

Vol.43 黑镜之中,或时代之外

游荡集

内心的焦灼又开始泛起,想起在北大计算机系读书的岁月,热学、力学、电磁学、高等数学、量子物理,像一个个噩梦涌到眼前。 每个时代创造力的展现各不相同,有的是思想、诗歌,有的是戏剧、娱乐,过去几年,一个由技术推动的时代呼啸而来。在上海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TR35活动,我怀着好奇,这些在不同科学领域、技术领域前沿的年轻人,究竟会是什么样的风貌。回到酒店,看了三集《黑镜》,越看越沮丧。作者的反乌托邦情结,那种对未来技术的不信任,已经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面向。 一个由单一话语构成的生活,总令人不安。我觉得一个人文主义者,经常也是个怀疑主义者,他会质疑眼前的一切和我们的傲慢。特别喜欢一个词,Unanticipated Consequences(非期然后果),不是做出A就会得到B的因果关系,你可能会得到C,甚至是E。 带着诸多芜杂的心绪,循环着Laurance Tan的《Dayung Sampan》。人的感受真是非常奇特,有的人紧紧跟随时代,而有的人可以偏离时代,生活在时代之外。 欢迎你们继续来信,分享你的游荡经历和具体生活。 来信请寄[email protected] |时间线| 01:08 白先勇和桂林米粉 04:08 35个35岁以下的年轻人 07:44 每个时代的创造力的展现不同 12:10 这一轮技术革命给人的感觉 16:06 看了三集《黑镜》 21:21 创造一个电子幻境 24:44 我要反抗 26:05 一个人文主义者经常也是个怀疑主义者 31:01 下一次再给你讲 |本期Pick| 🎵Dayung Sampan - Laurance Tan 印尼语“划舢舨”,这是一首流传数十年的印尼传统民谣,起源于爪哇或苏门答腊的渔民生活。20世纪中期随东南亚移民浪潮传入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成为家喻户晓的“南洋金曲”。中文版最早由潘秀琼在1960年代演唱(《梭罗河之恋》),后经邓丽君翻唱为《甜蜜蜜》。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黑镜 第七季》(2025) 《摩登时代》(1936),导演: 查理·卓别林 《时光倒流七十年》(1980),导演: 吉诺特·兹瓦克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白先勇,1937年生于广西南宁,父亲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美籍华裔作家、评论家、戏剧家、昆曲制作人 蒋昌建,1965年生于厦门,主持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鲁白,生于上海,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 MIT,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简称,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于1861年成立 TR35(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由《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发起,自1999年起,每年都会从世界范围内的前沿科学、新兴技术、创新应用中遴选出对未来的科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创新领军人物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美国最受尊敬的杂志之一,1857年11月出版 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美国陆军部研制原子弹计划,该工程历时3年,耗资20亿美元,于1945年7月16日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Dayung Sampan - Mario Lan Runaway - Del Shannon Comfortably Numb - Pink Floyd Dayung Sampan - Laurance Tan Just My Imagination (Running Away With Me) - The Temptations You Make My Dreams - Hall & Oates Somewhere in Time - John Barry,John Debney,Royal Scottish National Orchestra Dayung Sampan - 邓丽君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32分钟
28k+
2个月前

Vol.42 对话刘洋:穿越阿尔卑斯山,体验身心分离

游荡集

他说,用6天6夜穿越阿尔卑斯山区,遭遇狂风、暴雨、大雪和烈日,路过沙路、岩石、冰川、雪地以及草坡,体验到身心分离;他也说,在PTL起点线听到《最后的莫希干人》,有种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涌上心头。 在宋明蔚的《比山更高》中,第一次看到刘洋的名字。他跟我一样,学的是计算机,在贵州医科大学教书。见面之后,他看起来非常精干,这种气质,源自他面对旷野、森林和山峰时的精确、谨慎和直截了当。经受那种对身体和精神的高强度训练,有时很绝望,但绝望之后,你又会获得一种崭新的拓展,生命力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被挥发出来。 面对山峦、瀑布、河流、冰川,突然而来的小动物,人内在的力量、内在的高贵,以及内在的脆弱,都在旷野之中得到更充分的展现。我们剥去了社会人的一层外衣,好像更回到了一种自然人的状况。如何调动起自己全方位的感官,这令我越来越着迷。 现在,我把跟刘洋聊天时受到的鼓舞和喜悦分享给你。这也是「游荡集」第一次和一位极限运动员聊天,希望将来可以游荡到更多不同的领域。 本期节目由「始祖鸟」特别赞助播出 |本期嘉宾| |时间线| 00:54 700页厚最受欢迎的一本书 03:58 他教计算机却对山情有独钟 05:07 回到一种自然人的状况 08:09 有一天突然觉得山挡到我了 11:02 给那条路线取名叫“思考人生” 14:06 山地跑是随心随性自由地去跑 17:03 PTL在法语里叫“里昂长征” 20:43 慢一点,尽量让灵魂跟得上 30:15 装备也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7:32 他悄悄给我多买了一份保险 40:44 运动员生命,Nevertoo late 47:10 山把心给拉开了 47:50我们需要通过很多方式“学习” |本期Pick| 📖《比山更高》 ✍️宋明蔚 单读/ 铸刻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2024-6 作者通过采访大量人物、挖掘大量碎片化资料,站在每一个年轻命运的人生十字路口上,记录中国自由攀登者的真实故事,通过他们的生命轨迹透视他们生活过的那个时代,书写了一部不为人知的登山史诗。这不只是一组登山者的群像,更是一个个不同时代的理想主义者在死亡的悬崖边追寻自由与自我的故事。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最后的莫希干人》(1992),导演: 迈克尔·曼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项目| 山地跑MountainRun,是一项在山地、丘陵或森林等自然环境中进行的长距离跑步运动,跑者可以自主选择线路,同时需应对陡峭坡度、高海拔地势、多变气候等高山环境带来的挑战 阿尔卑斯式攀登,简称“阿式攀登”,指登山者以自给自足的方式,即自己携带装备、物资去攀登中高海拔山峰,通常意味着不需要架设固定绳索、高山搬运工和氧气瓶 UTMB(The Ultra-Trail du Mont-Blanc),环勃朗峰越野跑,是阿尔卑斯山区举行的每年一度的山地越野赛事,赛道横跨法国、意大利、瑞士,全程约166公里,绕勃朗峰一周,累计爬升约9400米,被认为是欧洲最难的越野跑赛事之一 PTL(Petite Trotte à Léon),意为“里昂长征”,是UTMB系列赛事中距离最长的组别,参赛的选手需要在152个半小时内,完成累计爬升25000米的300公里路程 拿破仑(Napoléon,1769-1821),法国军事家、政治家、革命家、战略家 何川,中国攀登代表人物,国内5.14难度级别攀登者。攀登20年,组织开发数百条攀岩线路 宋明蔚,记者、译者、写作者,高海拔攀登、越野跑、探险爱好者,著有《比山更高》 宋远成,自由攀登者,曾获金犀牛最佳攀登成就提名 徐京坤,1989年出生,中国帆船运动员,被誉为“独臂船长”,以99天19小时6分钟11秒的成绩,成为旺代单人不间断环球帆船赛历史上首位完赛的中国船长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Over the Hills and Far Away - Led Zeppelin Main Title - Mohicans What A Wonderful World - Thomas Newman Nobody Knows You When You're Down And Out - The Chad Mitchell Trio Where The Streets Have No Name - U2 Parade - Kevin Morby 欢迎你们继续来信,分享你的游荡经历和具体生活。 来信请寄[email protected]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50分钟
30k+
2个月前

Vol.41 高雄夜雨与金属式的句子

游荡集

“狭长的高雄港,静谧祥和,对岸有集装箱的吊臂、亮着灯光的高楼以及观光的摩天轮。往来于旗津岛和高雄码头间的渡轮内灯光通明,在墨蓝色的海面,它像是个巨型的灯笼,悠然地漂过洋面。我忘记了,是谁唱过一首《港都夜雨》。” 一位听众发来一篇我的旧日文章,印在考卷上,《高雄素描》。那时候我才三十岁出头,现在都快五十了,往事一下涌上心头。我记得很多周末的下午,都是飞到台北找朋友玩,我也记得空气里的潮湿,台北的路边摊,还有那些朋友们,好多记忆都遥远了。 十年前,在伯克利电报街上的莎士比亚书店,我看到一本米沃什英译诗选,在诗集的封底,米沃什写道:“在句子中找到我的家,它精简,像是锤炼的金属。不是为了迷醉何人。不是为赢取身后持久的名声。一种对秩序、节奏与形式莫名的需求,用以对抗混乱与虚空。” 这句话曾深深打动我,而现在我越来越需要它。你也要找到你的“句子”,也许是画笔、垂钓、玩偶,或者收拾出一个角落,总之是一个需要不断锤炼的东西,那是真正属于你的“魔山”。 欢迎你们继续来信,分享你的游荡经历和具体生活。 来信请寄[email protected] |时间线| 01:15 高雄素描 04:46 往事一下就涌上了心头 08:06 素未谋面的朋友的信 11:44 我最近在熬什么 17:28 伯克利、米沃什和“魔山” 26:57 我要在句子中找到我的家 |本期Pick| 📖《伯克利的魔山》 许知远|北京贝贝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4 本书收入了35座城市的54个片段,像一部旅行者词典,用字母表串起人生经验,在伯克利寻访米沃什的魔山,在鹿儿岛遥想一位浪漫的失败者,在东京萌生海外开书店的念头,在纽约对话坂本龙一、马内阿,在旧金山书店发现梁启超,在新加坡与王赓武想象中国边缘……随书赠十三座城市「游荡歌单」,你可以在音乐声中打开这本书,新的感受力可能意外到来。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三四郎》,[日]夏目漱石 《毕业生》(1967),导演:迈克·尼科尔斯 《被禁锢的头脑》,[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林怀民,1947年生于中国台湾嘉义,舞蹈创作家,云门舞集的创办者 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1867-1916),本名夏目金之助,作家、时事评论家、英文学者,俳号“愚陀弘”,被认为是日本现代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有“国民大作家”之誉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祖籍广东台山,笔名张岪,中国当代画家、作家、文艺评论家,美术教育家 汪精卫(1883-1944),名兆铭,祖籍浙江山阴,生于广东三水,抗战期间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1911-2004),美籍波兰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 卜弼德(Peter A. Boodberg,1903-1972),俄裔美国语言学家、汉学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40年 陈世骧(1912-1971),字子龙,号石湘,祖籍河北滦县,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家与比较文学研究先驱,1941年赴哥伦比亚大学专攻中西文学理论,后长期执教于伯克利加州大学东方语文学系,并促成张爱玲入职伯克利中国研究中心 哈维尔(Václav Havel,1936-2011),捷克剧作家、政治家、导演、编剧、演员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望春风 - 齐秦 望春风(口琴版)- Tenholes蓝调口琴/库纳 港都夜雨 - 江蕙 往事只能回味 - 邓丽君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No. 5 In F Minor, BWV 1056II. Largo - Glenn Gould,Vladimir Golschmann,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 Dream A Little Dream Of Me - Louis Armstrong,The Allstars Tomorrow Is A Long Time - Elvis Presley Étude No. 3 in E Major, Op. 10 - Van Cliburn,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 Siboney - Nino Rota Hymn Miłości (Hymne a L’Amour) - Michal Bajor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30分钟
26k+
2个月前

Vol.40 伯克利的魔山

游荡集

我在大马士革门外吃烤肉,在纽约去拜访流亡的罗马尼亚作家马内阿,在波士顿和哈金一起去瓦尔登湖散步,在东京去Velvet Sun听爵士乐,在关于华沙冬日的琴声中,一个念头冒出来,为何不在东京开一家书店,结果它竟然真的实现了。 翻阅这本《伯克利的魔山》,城市以字母表的方式排列,从北京,到波士顿、成都、香港、伊斯坦布尔、鹿儿岛、纽约、冲绳、牛津、旧金山、静冈、特拉维夫……我突然意识到,那些短暂的情绪,最终变成了Emotional Journey,一个个情感的旅程。幸好当时把这些感受记下来了,同时也感到深深的遗憾,更多的感受被遗忘和忽略了。 ChatGP和DeepSeek对很多问题能做出煞有介事的分析,经常胡编乱造,但它不能真正模仿的,或者难以应对的,是人即兴的脆弱、浪漫、抒情、烦躁、郁闷和突发奇想,而这些东西好像变得越来越重要起来。我日益留意到,或是承认,我那种即兴的感受,或许比自己非常痛苦、自认为有系统写作的一本书,更为珍贵。 它是2019年《游荡集》的修订版,收录了过去几年中,我在世界各地蜻蜓点水式的记忆。它也是以“游荡集”为名的系列作品的第一本。我暗暗期待,每两三年,能推出一本新记录。假以时日,它们也将构成一个妙趣横生、带着我的情绪印记的世界万花筒。 |时间线| 00:40 从纽约回来后的悬浮状态 05:10 《伯克利的魔山》 08:45 从Emo到Emotional Journey 09:35 迷你的“昨日的世界” 16:52 序:片断之诱惑 22:52 游荡集和另一种写作 25:23 读者来信 26:39 散漫的聚焦,紧张的涣散 |本期Pick| 📖《伯克利的魔山》 许知远|北京贝贝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4 本书收入了35座城市的54个片段,像一部旅行者词典,用字母表串起人生经验,在伯克利寻访米沃什的魔山,在鹿儿岛遥想一位浪漫的失败者,在东京萌生海外开书店的念头,在纽约对话坂本龙一、马内阿,在旧金山书店发现梁启超,在新加坡与王赓武想象中国边缘……随书赠十三座城市「游荡歌单」,你可以在音乐声中打开这本书,新的感受力可能意外到来。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许知远 《昨日的世界》 ,[奥]斯蒂芬·茨威格 《世界是平的》, [美] 托马斯·弗里德曼 《流动的圣节》, [美]海明威 《The White Cities》,[奥]约瑟夫·罗特 《米沃什词典》,[波兰] 切斯瓦夫·米沃什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生于美国波士顿,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美国总统林肯称他为“美国的孔子” 钟延山,35岁,陕西人,2012 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中国内地纪录片导演、摄影指导 诺曼·马内阿(Norman Manea,1936-) ,罗马尼亚籍犹太作家 哈金(Ha Jin),1956年生于辽宁,本名金雪飞,1985年移居美国,1999年凭借小说《等待》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 谭盾,1957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丝茅冲,美籍华裔男作曲家、指挥家 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1953-),犹太裔美国新闻记者、民主党人、专栏以及书籍作家,并是普利策新闻奖的三届获奖者,代表作《世界是平的》 沃尔特·李普曼( Walter Lippmann,1889-1974),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 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1911-2004),美籍波兰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 约瑟夫·罗特(Joseph Roth,1894-1939),奥地利作家,与卡夫卡、穆齐尔等伟大的德语作家齐名,1933年流亡法国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德国哲学家、文学家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Avenue B - Iggy Pop Yesterday When I Was Young - Roy Clark Si Tu Vois Ma Mere - Sidney Bechet (Ghost) Riders in the Sky - Kaleidoscope Ripple - Grateful Dead Treasure - The Cure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32分钟
26k+
3个月前

Vol.39 带着偏爱看世界

游荡集

比起北方的那种干燥,我还是更喜欢南方的湿润。在顺德,想起何其芳那首《预言》,当年锺叔河老师背给我听过,“你一定来自那温郁的南方,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 最近看了一部关于鲍勃·迪伦的电影,A Complete Unknown,无名小辈,讲他年轻时的那段生活。心里好像有些东西突然苏醒过来,我又重新意识到,自己对所有固定的事物会形成某种天然的逆反,总需要不断地移动,保有一个Wondering Soul,一种飘动的精神状态。 偏见和偏爱,像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都是你对自我经验的尊重,你喜欢的食物,你爱的书籍,你喜欢听的音乐,你渴望的恋情和友情,以及你的狂喜。这些塑造你的东西,既是你的偏爱,也可以说是某种偏见,但这也是你看世界的出发点,那种独特的经验变得越来越重要。当整个中心在晃荡的时候,你可以创造出边缘的小社区,它会变成新的中心和可能性。 最近一直在到处出差,没有一个专门的时间和精神状态在房间里喃喃自语,这期是刚刚在顺德Also单向空间「在南方生活节」上的分享。你也可以留言,告诉我你对温郁南方的感受。 |时间线| 01:04 温郁的南方 03:00 诗人和无名小辈 07:21 白光《假正经》 12:30 略萨去世 19:22 偏见和偏爱像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 24:30 谈话像两个人一起远足 31:30 最近的一个梦想 37:30 活在一个中心瓦解的时代 40:50 我们都会被自己的时代所训练 (点击购买偏爱包) |本期Pick| 🎵 Blowin' in the Wind - Bob Dylan 鲍勃·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民谣之一,创作于1962年,收录于他1963年的第二张专辑《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用最质朴的方式提出一个个追问,将个人的困惑升华为时代的集体反思,正如迪伦所说:“一首歌不是要给你答案,而是要唤醒你内心的疑问。” 📖《十三邀Ⅱ:行动即答案》(点击购买) 许知远|铸刻文化/单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11 收录“十三邀”第5、6、7季(2020—2023)共计40多位人物的对谈实录,重新编辑整理,全套五册,分别为:《站在历史的远处》《你愿意活出什么样的世界》《保持对生活的一些刺》《创造一个自己的时间》和《人生的定义性时刻》。“观念固然重要,行动才是灵魂。”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摇滚诗人:未知的传奇》(2024),导演:詹姆斯·曼高德 《假正经》,白光 《胡利娅姨妈和作家》,[秘]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美] 史蒂芬·柯维 《仙那度:追寻马可·波罗的脚步》,[英]威廉·达尔林普尔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中国现代文学家、诗人、散文家、文艺理论家、文学评论家 锺叔河,1931年生于湖南,编辑、学者、散文作家,以《走向世界丛书》闻名出版界及史学界 韩东,诗人、作家,现居南京。“第三代诗歌”重要诗人,“新生代小说”代表作家。 鲍勃·迪伦(Bob Dylan),1941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唱作人、艺术家和作家,20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王涤,ALSO LIVE主理人 白光(1921-1999),本名史永芬,生于北京,著名影星、歌星 周璇(1920-1957),本名苏璞,江苏武进县人,歌星、影星,有“金嗓子”称号 姚莉 (1922-2019),本名姚秀云,与周璇、白虹、白光、龚秋霞、李香兰、吴莺音齐名,并称为1940年代上海歌坛“七大歌后” 陈歌辛(1914-1961),本名陈昌寿,笔名怀玉、林枚,出生于江苏,中国流行音乐人 沃尔特·李普曼( Walter Lippmann,1889-1974),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1936-2025),秘鲁/西班牙现代作家,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加西亚·马尔克斯(García Márquez,1927-2014),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周慧敏,1967年生于中国香港,歌手、演员、主持人 陈冲(Joan Chen),1961年生于上海,演员、导演、作家 奥莉娅娜·法拉奇(Oriana Fallaci,1929-2006),意大利记者、作家,前二战游击队员 迈克·华莱士(Mike Wallace,1918-2012),美国新闻记者、主持人,1968年开始担任CBS王牌电视新闻栏目《60分钟》的主持人长达38年 贾樟柯,1970年生于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作家 威廉·达尔林普尔(William Dalrymple),1965年生,苏格兰历史学家和艺术史学家,斋浦尔文学节的联合创始人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英国小说家、剧作家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Blowing in the Wind - Bob Dylan 假正经 - 白光 Kyrie y Gloria - Chabuca Granda 最後の楽園 - 細野晴臣/鈴木茂/山下達郎 Soon After Midnight - Bob Dylan Tempest - Bob Dylan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47分钟
55k+
4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