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2 不躺平也不放下:95后的不良执念|对谈独立艺术杂志《Raging》出版人

艺术范儿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了珍珠鼻涕虫的独立艺术杂志《Raging》出版人「管韶爽lily」与她的合作伙伴「根根」一起,共同探讨了这几年独立出版人与艺术书展,在纸媒逐渐落寞的大环境下,逆势蓬勃发展的现状;身为青年艺术家的他们,对职业本身的坚持与困惑,同时受邀的参与对谈的还有艺仓青年艺术家&策展人大发,与馆长余光照一起圆桌对谈。 关于珍珠鼻涕虫与《Raging》杂志的介绍请翻阅到shownote最下方。 【时间轴】 02:05 正式开始 07:15 艺术家的反骨心 11:12 艺术书展中更吸引眼球的是哪些作品? 17:31 不同观点的碰撞与质疑才是交流存在的意义 23:48 为什么要做双语的杂志? 27:06 我们如何被西方教育殖民,又成为殖民的传播者? 32:57 做杂志是对信息过载的一种抵抗 40:22 确定性是一种治愈 41:04 任何事都需要一种执念 43:00 不确定性也是一种治愈 47:13 在《raging》中刻意放了不确定的一个栏目 52:14 出版物在西方受年轻人欢迎正是因为它无限的可能性 【嘉宾简介】 管韶爽是一名生活在中国和澳大利亚的作者与策展人,“珍珠鼻涕虫”图书工作室的创办者之一。她在2020年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现就读于墨尔本大学。管韶爽的创作以写作、拼贴、艺术家书籍为主,她关注东亚文化中的女性视觉文化身份,以及独立出版作为一种策展方式的研究。 ROOT木艮,芝加哥艺术学院学士学位,专注于油画、陶瓷、雕塑、与版画。艺术家、国际艺术教育从业者,现工作生活于上海。在Raging Magazine团队中担任编辑、翻译及校对的工作。教学方面致力于中外艺术教育体系与美学哲思的结合和探索,独立创作方面关注骨骼和痕迹研究,探讨精神力的具像体现与留存方式。 高哲君,1997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学习艺术史和文化研究。策展人、兼职艺术家。他最近关注当代艺术领域中有关动态图像和观看伦理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围绕媒介和感官展开的有关身份认同、创伤、科技更迭的话题。他曾参与策划的展览项目包括:《冲突置换》(2019)、《续章-香港当代艺术》(2020),《年轻年代:失去》(2020)、《Art for Peace》(2022)等,入选2022 OCAT研究型展览策展项目。目前任职于艺仓美术馆。 【主播介绍】 余光照(Derek Yu) 艺仓美术馆联合创始人暨馆长,毕业于中国台湾台北科技大学及台湾大学,主修电机工程、计算机、英美文学及法文。策展人,出版人,翻译家及作家。曾翻译包括《搏击俱乐部》等英法文传记及小说,并参与法国戏剧创作。创办台版《PLAYBOY》、《FHM男人帮》、美国《MAXIM风度》中国版、美国时代出版《INSTYLE型时代》中国版等杂志,担任出版人暨总编辑。2010年起创办艺仓美术馆并担任馆长。 【关于节目】 「艺术范儿」由上海艺仓美术馆出品,由创始人暨馆长余光照(Derek Yu)担任主播,以艺术为切入点对谈,作为一档贴近大众的有温度的陪伴类艺术播客,与听众一起分享嘉宾们有趣的经历。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艺仓美术馆 MAM 微信工作号:xiaoshukaka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协作团队】 主播:Derek Yu 策划:小树 后期:王怡华 视觉设计:陈星培 珍珠鼻涕虫是一个独立制作与发行艺术家书籍与zine的图书工作室。珍珠鼻涕虫致力于发现与帮助年轻创作者与艺术家,并以书籍这种自由的媒介来实体化有趣古怪的想法。珍珠鼻涕虫希望通过工作室的艺术实践来探索书籍制作与设计的可能性,并与更多志同道合的艺术家们一起分享视觉与文字创作的乐趣与体验。 珍珠鼻涕虫出品的独立艺术杂志Raging推出2023年五月新刊。将目光聚焦到了“动物”这一主题,讨论动物和怪物们被赋予的意义、言语和爱憎。八位受邀艺术家分别以戏服设计、新媒体、纤维艺术、插画、漫画等媒介参与对“动物性“和“怪物性“的探讨,呈现出融合了迥异风格与奇思妙想的全新一期《Raging》。 【当前展览】 【展览地点】 艺仓美术馆外,【艺库】2楼艺术空间1-2 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4777号 【路线指导】从艺仓美术馆正门出口处出发,笔直向陆家嘴三件套方向走200米左右,看到长长的一个斜坡,直接走上斜坡到二楼,再直走50米左右即可到达。 欢迎听众扫码进艺术范儿播客听友群

58分钟
1k+
2年前

EP11 建成与未建成|F.O.G. 建筑事务所的空间思考

艺术范儿

本期播客是艺仓美术馆公教项目「设计串游」系列讲座的第四期现场实录,这个系列是我们与「大浮有粒设计事务所」共同发起关于艺术与设计风尚的开放式对话。 主讲人分别是F.O.G.建筑事务所的创始人郑宇,合伙人曹筱袤和熊爱杰。作为国内炙手可热的,年轻且有创造力的新锐建筑设计事务所代表之一,F.O.G.近年逐步崭露头角,他们较为知名的成功案例,包含了给观夏的室内设计的方案及落地。以北京观夏为例,他们在三里屯建起的品牌首家线下独立空间——观夏客厅,这是一个以展览与社交为主导的零售空间,以简洁清澈的颜色保持着鲜明的特点。 在本次讲座分享中,我们将听到六个不同质感的建筑设计项目,透过这些项目案例的解读,一同体验身为建筑设计师的他们,面临的乐趣与挑战。 *部分PPT截图附在最下方,可下拉至底部查看。 【时间轴】 【主讲人:郑宇】 00:18 建成与未建成——“确定性”来临前,充盈着想象的流动空间; 02:55 F.O.G. Architecture事务所介绍及对过往工作的思考; 【主讲人:曹筱袤】 05:12 项目一:「观夏国子监」利用水的意向动态区隔室内外; 11:41 项目二:「Lola Rose线下店」对甲方“复古、优雅、精致”的转译表达、再设计; 15:14 项目三:「青龙湖观景亭」在村落和自然背景下就地取材,激发与孵化村民不同的活动区域; 20:51 项目四:「东风汽车博物馆」以边界、结构、尺度为出发点,在保留旧有工业遗产的基础上,注入新表达; 【主讲人:熊爱杰】 36:52 项目五:「含谷中学」从传统校园出走,重新反思并打破教学空间与生活空间割裂且压抑的距离感; 53:19 项目六:「巴蜀中学」从人性化角度出发,思考如何构建兼具私密性、社交性、多样性与公共性的学习型社区; 【主讲人:郑宇】 1:03:05 总结与回顾:在现实与想象的天秤上,不停摇摆又不断实践,为求抵达的平衡点。 「建成与未建成」 【嘉宾介绍】 【主播介绍】 余光照(Derek Yu) 艺仓美术馆联合创始人暨馆长,毕业于中国台湾台北科技大学及台湾大学,主修电机工程、计算机、英美文学及法文。策展人,出版人,翻译家及作家。曾翻译包括《搏击俱乐部》等英法文传记及小说,并参与法国戏剧创作。创办台版《PLAYBOY》、《FHM男人帮》、美国《MAXIM风度》中国版、美国时代出版《INSTYLE型时代》中国版等杂志,担任出版人暨总编辑。2010年起创办艺仓美术馆并担任馆长。 【讲座内容PPT合集】 【F.O.G. 展览现场】 【关于节目】 「艺术范儿」由上海艺仓美术馆出品,由创始人暨馆长余光照(Derek Yu)担任主播,以艺术为切入点对谈,作为一档贴近大众的有温度的陪伴类艺术播客,与听众一起分享嘉宾们有趣的经历。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艺仓美术馆 MAM 微信工作号:xiaoshukaka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协作团队】 主播:Derek Yu 策划:小树 后期:王怡华 视觉设计:陈星培 【当前展览】 【展览地点】 艺仓美术馆外,【艺库】2楼艺术空间1-2 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4777号 【路线指导】从艺仓美术馆正门出口处出发,笔直向陆家嘴三件套方向走200米左右,看到长长的一个斜坡,直接走上斜坡到二楼,再直走50米左右即可到达。 欢迎听众扫码进艺术范儿播客听友群

67分钟
99+
2年前

EP10 从隈研吾到树獭建筑|打破建筑设计的‘恒温层”

艺术范儿

本期播客是艺仓美术馆公教项目「设计串游」系列讲座的第三期现场实录,这个系列是我们与「大浮有粒设计事务所」共同发起关于艺术与设计风尚的开放式对话。 主讲人秋天曾在国际知名的建筑事务所-隈研吾的东京及上海事务所分别工作了七年,期间负责上海船厂改造等多个大型项目。在她成立个人事务所树獭建筑之后,又逐步走出了设计的“恒温层”,摆脱过去工作时受到的大师化风格的影响,坚持了多元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我们将通过秋天分享的七个案例,逐步观察到她职业生涯的成长变化,感受她对建筑设计的热爱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 *部分PPT截图附在最下方,可下拉至底部查看。 【时间轴】 00:00 嘉宾介绍; 01:11 案例一:通过提高归属感解决胡同脏乱问题; 04:51 案例二:苏州淮海街街道改造,告别趋同焕发生命力; 09:22 案例三:苏州淮海街日料店室内设计; 11:49 案例四:大学路JK制服租赁店,通过颜色定义区域功能; 18:37 案例五:旧材料与新设计结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橱窗; 24:15 案例六:用最不像广告的方式在南京西路呈现品牌LOGO; 27:00 案例七:历史建筑改造——老建筑下孵化出的新空间。 【嘉宾介绍】 【主播介绍】 余光照(Derek Yu) 艺仓美术馆联合创始人暨馆长,毕业于中国台湾台北科技大学及台湾大学,主修电机工程、计算机、英美文学及法文。策展人,出版人,翻译家及作家。曾翻译包括《搏击俱乐部》等英法文传记及小说,并参与法国戏剧创作。创办台版《PLAYBOY》、《FHM男人帮》、美国《MAXIM风度》中国版、美国时代出版《INSTYLE型时代》中国版等杂志,担任出版人暨总编辑。2010年起创办艺仓美术馆并担任馆长。 【关于节目】 「艺术范儿」由上海艺仓美术馆出品,由创始人暨馆长余光照(Derek Yu)担任主播,以艺术为切入点对谈,作为一档贴近大众的有温度的陪伴类艺术播客,与听众一起分享嘉宾们有趣的经历。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艺仓美术馆 MAM 微信工作号:xiaoshukaka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协作团队】 主播:Derek Yu 策划:小树 后期:王怡华 【当前展览】 【展览地点】艺仓美术馆外,【艺库】2楼艺术空间1-2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4777号 【路线指导】从艺仓美术馆正门出口处出发,笔直向陆家嘴三件套方向走200米左右,看到长长的一个斜坡,直接走上斜坡到二楼,再直走50米左右即可到达。 欢迎听众扫码进艺术范儿播客听友群

36分钟
99+
2年前

EP09 坦白局|新不如旧,资深媒体人崔丹与艺术家叶子乐的旧爱新欢

艺术范儿

本期播客是艺仓美术馆馆长余光照邀请他的两位好友——资深媒体人崔丹和艺术家叶子乐,一起聊一聊即将闭展的【再次孟菲斯】中作为现象级藏品的孟菲斯家居艺术品的收藏价值探讨,同时大型剧透了即将在艺仓开幕的由崔丹作为策展人发起的【情感衣旧】大展;最后,附上崔丹身为创业者的自我剖析与坦白局彩蛋。 【展览主题】 canU持续美大展「情感衣旧」 【展览时间】 2023年8月11日至8月20日 【展览地点】 上海浦东新区滨江大道4777号艺仓美术馆 【展览简介】 从过去至未来,故事是经,经历是纬,「情感衣旧」以针穿梭,织就属于每一个人的“私历史”。 由canU可持续时尚平台发起的canU持续美大展「情感衣旧」即将于8月11日在上海艺仓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共召集到百件旧衣,百个故事。来自各行各业的参与者遵循情感的线索,从衣橱里找寻带有珍贵记忆的旧衣,重新面对过往的自我。 【时间轴】 01:00 人人都可收藏孟菲斯; 02:26 为什么子乐和崔丹都收藏了孟菲斯? 07:50 叶子乐「搬家是一种情感治愈」; 21:24 崔丹「为什么要做可持续时尚」; 30:49 「情感衣旧」的策展理念与展览看点 ; 37:50 时尚从业者的刻板印象; 43:28 身份的焦虑 vs 自我的接纳 ; 52:40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崔丹 (图片版权归艺术家叶子乐&家居廊所有,侵权删) 本期背景音乐取材于上海艺仓美术馆展览:再次孟菲斯 现场实录,版权归孟菲斯设计小组所有,仅为宣传展览而采用,感谢支持。 【嘉宾简介】 崔丹 媒体人/【canU参聿】可持续时尚创始人 活跃在中国时尚界的资深媒体人崔丹,近两年来将他的目光聚焦到“可持续时尚”这一议题上。他发起了可持续时尚平台canU(参聿),希望可以连通产业链的不同端口、打破壁垒,用创意和美学推动可持续时尚的进程,并实现可持续时尚的可视化、可触碰、可消费、可追溯。 叶子乐 Kim 视觉艺术家/【Kimmik Bear可力乐熊】创始人 毕业于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现居上海/柏林。 叶子乐的创作媒介跨越摄影,装置,室内设计、家居、插画和潮流艺术等多领域。创作风格具 有“成人童话”的史诗叙事感,他的作品都力求营造虛幻梦境与现实洞察交互共生的 营垒,用别具匠心的视觉语言,打破时空维度;在浓烈色彩的铺排与冲撞中,倾污出几乎触摸得到的欲望与梦想。其作品在上海、伦敦、柏林、纽约、东京、米兰等艺术机构和美术馆展出。 【主播介绍】 余光照(Derek Yu) 艺仓美术馆联合创始人暨馆长,毕业于中国台湾台北科技大学及台湾大学,主修电机工程、计算机、英美文学及法文。策展人,出版人,翻译家及作家。曾翻译包括《搏击俱乐部》等英法文传记及小说,并参与法国戏剧创作。创办台版《PLAYBOY》、《FHM男人帮》、美国《MAXIM风度》中国版、美国时代出版《INSTYLE型时代》中国版等杂志,担任出版人暨总编辑。2010年起创办艺仓美术馆并担任馆长。 【关于节目】 「艺术范儿」由上海艺仓美术馆出品,由创始人暨馆长余光照 Derek Yu 担任主播,以艺术为切入点对谈,作为一档贴近大众的有温度的陪伴类艺术播客,与听众一起分享嘉宾们有趣的经历。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艺仓美术馆 MAM 微信工作号:xiaoshukaka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协作团队】 主播:Derek Yu 策划:小树 后期:王怡华 视觉设计:陈星培 【当前展览】 【展览地点】 艺仓美术馆外,【艺库】2楼艺术空间1-2 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4777号 【路线指导】从艺仓美术馆正门出口处出发,笔直向陆家嘴三件套方向走200米左右,看到长长的一个斜坡,直接走上斜坡到二楼,再直走50米左右即可到达。 欢迎听众扫码进艺术范儿播客听友群

57分钟
99+
2年前

EP08 来自95后“躺平”策展人与馆长的正面PK|艺术家群展「苦地宣言」现场导览

艺术范儿

本期播客是馆长余光照和95后“躺平”策展人高哲君,就艺仓美术馆新开幕的艺术家群展「苦地宣言」而发起的艺术对谈及作品导览解读。 「码头计划」是艺仓美术馆旗下的独立艺术项目,其中包含了为扶持青年艺术家而发起的一系列艺术家培养计划,助力艺术家们的职业生涯,为其提供美术馆的场地,策展,宣传等各项扶持,尽力帮助青年艺术家们拓宽无限的艺术发展可能性与想象空间。 「苦地宣言」已经是艺仓围绕「码头计划」开展的第四期展览项目,本期展览是由六位艺术家组成的群展,也和过去三期一样免费开放给所有的艺术爱好者和观展人,同时也为各大院校的在校学生及学者导师们提供学习的实践场所,为美术馆周边的居民提供优质的艺术内容。 我们邀请大家来艺仓边听我们的导览边看展,展览会从本周开始一直持续到9月17日,每逢周一周二闭展,关于码头计划和展览的具体介绍请查看shownote; [图片] 【展览主题】 (点击下方链接可跳转至公众号文章) 「苦地宣言」展览简介 【展览时间】 2023.7.15—2023.9.17 每周三至周日 11:00-18:00 *注意每周一至周二闭馆 【展览地点】 艺库1&2|艺仓美术馆 上海浦东新区滨江大道4777号 【参观方式】 关注【艺仓美术馆 MAM】公众号免费入场参观 【关于展览】 本次展览召集Kanat Akar,刘广隶,吴咏诗,Nnenna Onuoha, 王偲丞&Nick Bentz 六位海内外年青艺术家,展示他们围绕创伤和记忆为关键线索而展开的部分创作,包括一系列摄影、装置,和录像作品。沿着彼此独特的研究方法论和创作路径,艺术家呈现了他们对苦难、记忆、档案合法性的不同的观察与思考,并将其转化为各异的视觉图景,邀请我们在一个充满变动、冲突、忧虑的背景下开启宣言式的讨论和行动。 【时间轴】 01:41「苦地宣言」开始导览 03:40 作品导览一: Kanat Akar, 《邻居》,2018,双频录像(彩色,有声); 09:01 作品导览二: Nnenna Onuoha,《童年照片》,2022,双频录像(彩色,有声); 16:16 作品导览三: 吴咏诗,《苦地宣言》,2021,三频录像装置(彩色,有声,循环播放); 23:56 作品导览四: 王偲丞&Nick Bentz, 《2020 秋,威胁》,2020,录像装置(有声); *此处含艺术家王偲丞现场解读作品的彩蛋 30:16 作品导览五:刘广隶,《艾耶苏》,2023,艺术装置; 32:17 作品导览六:刘广隶,《直到海里长出森林》,2020,实验纪录片; 36:40 压轴对谈 【项目简介】 “码头计划”(Dock Project)是艺仓美术馆旗下的独立艺术项目。立足于黄浦江岸,它秉持多元开放的实验精神,突破传统的“白盒子”模式,以打造1.2公里无边界艺术江岸舞台为目标。通过在美术馆所处的滨江大道信塔、艺库等场地举办各类艺术跨界活动——如版画艺术节、滑板节、涂鸦、放映会、音乐节等时尚潮流活动;并围绕展览展示、讲座对谈、工作坊、实验音乐表演、艺术驻地、公共艺术项目等展开交流学习;“码头计划”将陆续邀请不同艺术家、策展人、音乐人、设计师、研究者共同加入对话,就展览、教育、公共项目、写作出版、艺术跨界等内容,持续开发具有跨文化、跨学科思想精神的创新实践,并不断探索符合在地语境的艺术生态新模式。 “码头计划”将分为三大内容板块,分别为「呜」、「坞」、和「晤」。“呜”是轮船汽笛的声音,是船舶、码头的拟声词——码头计划第一板块关注围绕声音、音乐、听觉文化展开的艺术文化实践,探索非视觉,去中心,多元共创的美学思想。“坞”是电脑上的程序栏,是现实与数字世界的连接端口,是英文DOCK除码头外的第二个意思——码头计划第二板块关注艺术与科技的互动关系。通过“坞”我们穿梭于现实与虚拟之间。“晤”代表着思想的交互与碰撞,知识的分享与交流——借助一系列艺术活动,我们在码头相聚相识、会晤畅谈,共同探索感受艺术之力。 【嘉宾简介】 高哲君,1997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学习艺术史和文化研究。策展人、兼职艺术家。他最近关注当代艺术领域中有关动态图像和观看伦理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围绕媒介和感官展开的有关身份认同、创伤、科技更迭的话题。他曾参与策划的展览项目包括:《冲突置换》(2019)、《续章-香港当代艺术》(2020),《年轻年代:失去》(2020)、《Art for Peace》(2022)等,入选2022 OCAT研究型展览策展项目。目前任职于艺仓美术馆。 【主播介绍】 余光照(Derek Yu) 艺仓美术馆联合创始人暨馆长,毕业于中国台湾台北科技大学及台湾大学,主修电机工程、计算机、英美文学及法文。策展人,出版人,翻译家及作家。曾翻译包括《搏击俱乐部》等英法文传记及小说,并参与法国戏剧创作。创办台版《PLAYBOY》、《FHM男人帮》、美国《MAXIM风度》中国版、美国时代出版《INSTYLE型时代》中国版等杂志,担任出版人暨总编辑。2010年起创办艺仓美术馆并担任馆长。 【关于节目】 「艺术范儿」由上海艺仓美术馆出品,由创始人暨馆长余光照(Derek Yu)担任主播,以艺术为切入点对谈,作为一档贴近大众的有温度的陪伴类艺术播客,与听众一起分享嘉宾们有趣的经历。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艺仓美术馆 MAM 微信工作号:xiaoshukaka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协作团队】 主播:Derek Yu 策划:小树 后期:王怡华 视觉设计:陈星培 【当前展览】 【展览地点】 艺仓美术馆外,【艺库】2楼艺术空间1-2 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4777号 【路线指导】 从艺仓美术馆正门出口处出发,笔直向陆家嘴三件套方向走200米左右,看到长长的一个斜坡,直接走上斜坡到二楼,再直走50米左右即可到达。 欢迎听众扫码进艺术范儿播客听友群

41分钟
99+
2年前

EP07 How To See 城市观察学 | 建筑师曾韦豪 Tseng Wei-Hao的城市研究方法

艺术范儿

本期播客内容为艺仓美术馆线下公教讲座现场实录,特邀嘉宾是馆长余光照多年的好友曾韦豪;他的身份非常的多样,既是建筑师,策展人,同时也是一位创意工作者;目前他在建筑设计事务所「HBAarchitecture」担任总监一职。 曾韦豪对于建筑与空间设计有着莫名的热情,长期关注城市发展及建筑设计的议题。同时也对于艺术,文化创意,商业地产有着广泛的兴趣,在过去二十年中策划与执行了许多富有启发意义,丰富创意的设计项目及活动。 同时我们在这里做一个小小的预告,曾韦豪与馆长还会有一期播客的合作,将给各位听众奉上特别企划的艺术彩蛋,敬请期待~! 【嘉宾简介】 曾韦豪自2001年起漫游于上海及全球各地,长期关注城市发展更新、艺术文化创意及商业地产相关的议题。职业生涯里同时具备有甲乙方的经历,曾任日本设计工作室NendoInc.中国代表。2021年“看不见的外滩”城市设计展的发起人及主策展人。2020年底加入全球知名的设计公司HBA,担任 [HBAarchitecture] 总监。 【讲座简介】 人是视觉动物,在五感中“视觉”总是优先及占据主要的信息输入,我们每天起床睁开眼后看到的一切构成了我们对世界及所处环境的主要认知。 曾韦豪通过推荐书籍、城市观察案例及影片等内容,来分享关于如何看见“看不见“的城市研究方法,以及结合视觉以外的信息来理解一个城市空间的体验。 *部分PPT截图附在最下方,可下拉至底部查看。 【时间轴】 01:23 看见与看不见 10:24 四本书 _How to See & 考现学 31:07 Inspirations &Creativity _ Nendo' s Cases 37:00 散步练习 【主播介绍】 余光照(Derek Yu) 艺仓美术馆联合创始人暨馆长,毕业于中国台湾台北科技大学及台湾大学,主修电机工程、计算机、英美文学及法文。策展人,出版人,翻译家及作家。曾翻译包括《搏击俱乐部》等英法文传记及小说,并参与法国戏剧创作。创办台版《PLAYBOY》、《FHM男人帮》、美国《MAXIM风度》中国版、美国时代出版《INSTYLE型时代》中国版等杂志,担任出版人暨总编辑。2010年起创办艺仓美术馆并担任馆长。 【关于节目】 「艺术范儿」由上海艺仓美术馆出品,由创始人暨馆长余光照(Derek Yu)担任主播,以艺术为切入点对谈,作为一档贴近大众的有温度的陪伴类艺术播客,与听众一起分享嘉宾们有趣的经历。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艺仓美术馆 MAM 微信工作号:xiaoshukaka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协作团队】 主播:Derek Yu 策划:小树 后期:王怡华 视觉设计:Daphne Ng 本期背景音乐取材于上海艺仓美术馆展览:再次孟菲斯 : 设计革新 1981-1985 现场实录,版权归孟菲斯设计小组所有,仅为宣传展览而采用,感谢支持。 *以上图片信息源于网络,侵权删。 欢迎听众扫码进艺术范儿播客听友群

43分钟
99+
2年前

EP06 从毕业进美术馆到设计事务所创始人|闪闪发光的女性力量

艺术范儿

本期播客现场收录了MAM×Fully [设计串游 Open Dialogue]的讲座的第二期,这个系列是艺仓美术馆与大浮有粒共同发起关于艺术与设计风尚的开放式对话,本期是大浮有粒设计事务所创始人李旭蕾为我们分享她作为设计师的职业发展经历; 李旭蕾的职业经历非常有趣,她曾有过八年的美术馆设计工作经历,担任过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和昊美术馆的设计总监, 她的作品先后在IF DESIGN AWARD 、A design Awards 、Hiiibrand Awards、DNA Paris Design Awards、红点奖、金点设计奖等奖项中获得认可。 通过将艺术与设计相结合,她打破了传统的设计师职业路径,并在创办自己的设计师事务所时展现了与众不同的创意和品牌价值。我们希望通过她的个人经历,让听众获得灵感和启发,鼓励大家在各自的领域中寻找创新的方法和个性化的表达,探索自己独特的职业道路,追求个人梦想。 *部分PPT截图附在最下方,可下拉至底部查看。 【时间轴】 02:19 为什么毕业选择去美术馆? 06:11 民生美术馆「透明的声音」项目的设计方法论; 14:30 昊美术馆How+的VI 形象设计案例; 25:15 团队成员蔡中书分享 : 昊美术馆“皮肤之下,机器之间”视觉设计案例 28:52 欧莱雅25周年展览案例; 34:05 欧莱雅「为女性赋能」公益计划视觉方案; 37:16 欧莱雅2023年发展战略年度公共会视觉表现方案与创意灵感 【嘉宾介绍】 【主播介绍】 余光照(Derek Yu) 艺仓美术馆联合创始人暨馆长,毕业于中国台湾台北科技大学及台湾大学,主修电机工程、计算机、英美文学及法文。策展人,出版人,翻译家及作家。曾翻译包括《搏击俱乐部》等英法文传记及小说,并参与法国戏剧创作。创办台版《PLAYBOY》、《FHM男人帮》、美国《MAXIM风度》中国版、美国时代出版《INSTYLE型时代》中国版等杂志,担任出版人暨总编辑。2010年起创办艺仓美术馆并担任馆长。 【关于节目】 「艺术范儿」由上海艺仓美术馆出品,由创始人暨馆长余光照(Derek Yu)担任主播,以艺术为切入点对谈,作为一档贴近大众的有温度的陪伴类艺术播客,与听众一起分享嘉宾们有趣的经历。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艺仓美术馆 MAM 微信工作号:xiaoshukaka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协作团队】 主播:Derek Yu 策划:小树 选题&后期:王怡华 欢迎听众扫码进艺术范儿播客听友群 ▼透明的声音 ▼万和昊美集团艺术商业品牌HOW+视觉识别系统设计(设计版权归万和昊美所有) ▼欧莱雅25周年主题展视觉设计 (照片及项目版权 @ 欧莱雅中国) ▼欧莱雅中国“美无界•新奇点一2023年发展战略年度沟通会”视觉设计(照片及项目版权©️ 欧莱雅中国) 以下展览中心展示图片版权归gogo所有

41分钟
99+
2年前

EP05 对话中国最早的女性策展人陆蓉之|艺术是我一生的热爱与追求

艺术范儿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宝藏萌奶奶陆蓉之,也许听众对她的名字有些陌生,但在艺术圈,她可是大名鼎鼎,是华人艺术圈内的第一位女性策展人。 陆奶奶4岁开始学画画;11岁成为张大千的再传弟子;13岁举办个人画展;17岁创作的四十米长卷被收藏于台北故宫,成为被收藏作品年龄最小的艺术家;20岁被保送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之后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取得美术学士及硕士学位;69岁开始拍摄人生第一部电影;70岁去电影学院报考博士。 她的艺术头衔也有很多,曾担任过上海当代艺术馆的创意总监、外滩18号创意中心艺术总监、美国加州国际艺术基金会亚洲地区策展人、台北当代艺术馆基金会董事等等。我们希望大家能通过本期播客,一起感受萌奶奶被艺术哺育而生长出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时间轴】 00:20 陆奶奶的简介; 01:45 无论什么样的人生样板,当你活到极致的时候就是艺术本身; 03:40 艺术家本身也是一种服务业; 05:20 AI对真正的艺术家来说只是一种辅助工具; 07:30 AI大语言模型带来的新问题之一,就有著作权的问题; 11:40 AI让人感受到了个体的渺小,和个人主义的退潮; 14:30 艺术家也会受限于自身的经历和环境的束缚; 16:30 与衰老和平共处,同时感受大脑返老还童的奇妙感受; 19:00 天赋与缺陷共存,是人生的一种公平; 22:00 自恋是基于自身对时间和金钱的钝感而产生的附属品。 【嘉宾介绍】 陆蓉之,画家、资深策展人、艺评家、教授、整策师、潮流艺术家、电影导演、制作人。曾任上海当代艺术馆创意总监、上海外滩18号创意中心艺术总监,并在台湾实践大学设计学院专任教授,台湾辅仁大学博物馆学研究所兼任教授,还担任美国加州国际艺术基金会亚洲地区策展人、台北当代艺术馆基金会董事、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客座教授等职。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就学,获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美术学士及硕士。 【主播介绍】 余光照(Derek Yu) 艺仓美术馆联合创始人暨馆长,毕业于中国台湾台北科技大学及台湾大学,主修电机工程、计算机、英美文学及法文。策展人,出版人,翻译家及作家。曾翻译包括《搏击俱乐部》等英法文传记及小说,并参与法国戏剧创作。创办台版《PLAYBOY》、《FHM男人帮》、美国《MAXIM风度》中国版、美国时代出版《INSTYLE型时代》中国版等杂志,担任出版人暨总编辑。2010年起创办艺仓美术馆并担任馆长。 【关于节目】 「艺术范儿」由上海艺仓美术馆出品,由创始人暨馆长余光照(Derek Yu)担任主播,以艺术为切入点对谈,作为一档贴近大众的有温度的陪伴类艺术播客,与听众一起分享嘉宾们有趣的经历。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艺仓美术馆 MAM 微信工作号:xiaoshukaka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协作团队】 主播:Derek Yu 策划:小树 选题&后期:王怡华 视觉设计:Daphne Ng 本期背景音乐取材于上海艺仓美术馆展览:再次孟菲斯 : 设计革新 1981-1985 现场实录,版权归孟菲斯设计小组所有,仅为宣传展览而采用,感谢支持。 欢迎听众扫码进艺术范儿播客听友群 【展览地点】 艺仓美术馆外,【艺库】2楼艺术空间1-2 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4777号 【路线指导】从艺仓美术馆正门出口处出发,笔直向陆家嘴三件套方向走200米左右,看到长长的一个斜坡,直接走上斜坡到二楼,再直走50米左右即可到达。

23分钟
99+
2年前

EP04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对谈|旧调新声-孟菲斯的变革与创新

艺术范儿

本期是艺仓美术馆「再次孟菲斯」展览对谈公教活动现场实录,由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Francesco D’Arelli)与馆长余光照(Derek Yu)对谈,并由馆长负责全程现场交传翻译,欢迎大家收听~ 【对谈主题】 旧调新声:孟菲斯的变革与创新 Again and Again: Revolution and Innovation in Two Adverbs 【对谈时间】 2023年6月22日(周四)14:00-16:00 【时间轴】 02:07 为什么用Again and Again? 11:47 反观自己的人生,其实每天都是由一系列的重复组成的,again其实是人类存在的精神内核。 17:28 对索托萨斯来说,当你一旦创新之后,创新就会变成陈旧。 25:42 孟菲斯之所以如此独特,是因为他们并非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团队的互动,正因如此他们的“重复”才具备创新性 。 33:48 看似每日无意识的重复,其中其实蕴含了真正的创造力 。 39:45 索托萨斯的对孟菲斯设计风格创作的阐述(见下方中英文补充)。 49:45 达仁利怎么看待AIGC ? Ettore Sottsass: "using a natural or artificial materials, shaping materials, combining different materials, using the colors of materials, coloring materials and combining colors is like writing stories. It's like a drawing on the words of a very huge and endless encyclopedia. To write the stories, imagine the stories of the past, stories of the present, and even imagine the stories of the future." 索托萨斯: “创作的时候采用或探索不同的材质组合,同时运用不同的色彩,这整个过程对于他来说就好像在说一个故事,好像在从一个全书里面截取所有可能的会指向过去的故事,说现在的故事,也可能想象未来而说的。” 【嘉宾介绍】 达仁利(Francesco D’Arelli), 那不勒斯东方大学东方学博士,曾在莱顿汉学研究所和天主教鲁汶大学学习,后在威尼斯大学与罗马外国语大学任教。他曾主持非洲与东方意大利研究所的图书馆及编辑工作(2002-2011), 2012 年起成为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文化参赞。达仁利先生曾多次发表十七至十八世纪中意文化交流相关的出版物,并编写了《特莱加尼哲学辞典》(罗马,2008-2009)中有关中国哲学的 50 余个词条。他担任了展览《向东,丝绸之路上的城市、人与神灵》(罗马国家博物馆戴克里先浴场,2011 年 10 月 21 日至 2012 年 2 月 26 日)的学术策展人及指导,该展览由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意大利文化部)罗马考古遗产监管局、罗马市政府及商会共同推广。 2015 年,他担任展览《弗朗西斯科的艺术:十三至十五世纪意大利艺术巨作及亚洲土地》(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2015 年 3 月 30 日至 10 月 11 日)的学术策展人,该展览由(意大利文化部)佛罗伦萨博物馆历史人文遗产特别监管局推广。 2022 年,他担任展览《绝美之境: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珍藏展》的策展人(浦东美术馆,2022 年 12 月 21日至 2023 年 4 月 9 日)。 2016 年 2 月至 2021 年 6 月,他担任(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意大利驻蒙特利尔文化处处长, 2021 年 7 月起担任(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 【主播介绍】 余光照(Derek Yu) ,艺仓美术馆联合创始人暨馆长,毕业于中国台湾台北科技大学及台湾大学,主修电机工程、计算机、英美文学及法文。策展人,出版人,翻译家及作家。曾翻译包括《搏击俱乐部》等英法文传记及小说,并参与法国戏剧创作。创办台版《PLAYBOY》、《FHM男人帮》、美国《MAXIM风度》中国版、美国时代出版《INSTYLE型时代》中国版等杂志,担任出版人暨总编辑。2010年起创办艺仓美术馆并担任馆长。 【关于节目】 「艺术范儿」由上海艺仓美术馆出品,由创始人暨馆长余光照(Derek Yu)担任主播,以艺术为切入点对谈,作为一档贴近大众的有温度的陪伴类艺术播客,与听众一起分享嘉宾们有趣的经历。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艺仓美术馆 MAM 微信工作号:xiaoshukaka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协作团队】 主播:Derek Yu 策划:小树 后期:王怡华 视觉设计:Daphne Ng 欢迎听众扫码进艺术范儿播客听友群

57分钟
99+
2年前

EP03 串台联动|不会玩 AIGC 的明星经纪人不是一个好馆长

艺术范儿

这是一期跨界的播客串台联动,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冰镇电波】的主理人,畅销书《增长黑客》的作者范冰一起来聊一聊,范冰是资深产品专家,科技专栏作家,有过多年的成功创业经验,也为很多头部互联网企业提供战略咨询的服务。 我们希望通过这场跨界的对话能为各位听众带来不一样的新鲜感,让艺术走进你的生活。 范冰的官方播客是:冰镇电波 & AI增长黑客 微信公众号: 范冰FANBING 【嘉宾介绍】 范冰,畅销书《增长黑客》作者,资深产品专家,科技专栏作家,投资人; 将风靡硅谷的 Growth Hacking 引入国内的第一人,增长黑客®咨询机构创始人; 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IDG“十大跨界人物金匠奖“最具影响力人物”获得者、Google Partners Summit 2019 分享嘉宾增长营销顾问; 拥有从零打造多款百万用户量级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为华为、荣耀手机、东风汽车等40+企业提供战略咨询; 【主播介绍】 余光照(Derek Yu) ,艺仓美术馆联合创始人暨馆长,毕业于中国台湾台北科技大学及台湾大学,主修电机工程、计算机、英美文学及法文。策展人,出版人,翻译家及作家。曾翻译包括《搏击俱乐部》等英法文传记及小说,并参与法国戏剧创作。创办台版《PLAYBOY》、《FHM男人帮》、美国《MAXIM风度》中国版、美国时代出版《INSTYLE型时代》中国版等杂志,担任出版人暨总编辑。2010年起创办艺仓美术馆并担任馆长。 【时间轴】 00:29 介绍本期嘉宾范冰 01:46 介绍艺仓美术馆和馆长Derek 04:18 Derek创立杂志,成为出版人时的有趣经历 09:28 来聊一聊周迅,给仙女做经纪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13:59 一起解读美术馆的行业格局,动态趋势和商业模式 18:22 艺仓美术馆的主要策展方向和针对客群 19:59 AIGC有没有对艺术家和艺术行业有冲击? 23:34 为什么艺仓会做播客? 26:08 怎样从零开始开一家美术馆? 29:00 艺仓美术馆的主要盈利模式是什么? 【关于节目】 「艺术范儿」由上海艺仓美术馆出品,由创始人暨馆长余光照(Derek Yu)担任主播,以艺术为切入点对谈,作为一档贴近大众的有温度的陪伴类艺术播客,与听众一起分享嘉宾们有趣的经历。 微信公众号:艺仓美术馆 MAM 微信工作号:xiaoshukaka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协作团队】 主播:Derek Yu 策划:小树 选题&后期:王怡华 视觉设计:陈星培 欢迎扫码加入艺术范儿播客听友群

36分钟
1k+
2年前

EP02 孟菲斯设计学派创始人对谈 | “永远向新生 ”- Aldo Cibic

艺术范儿

这一期我们很荣幸能够邀请到孟菲斯(Memphis)设计小组创始人之一Aldo Cibic,由于上海艺仓美术馆近期也正在举办【再次孟菲斯】的展览,希望大家能够通过Aldo本人的口述,了解他们当时是如何发起孟菲斯这样一个革命性的设计运动跟风潮并影响至今。 同时也特别感谢罗德麦克风对艺术范儿的设备支持,谢谢小宇宙对本季内容的技术指导与帮助。 【嘉宾介绍】 Aldo Cibic,孟菲斯(Memphis)设计小组创始人之一,CibicWorkshop(多学科设计工作室)的创立者;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教授。米兰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威尼斯建筑大学客座教授,一位擅长环境发展、创新服务、产品设计多个领域的意大利设计师。 【主播介绍】 余光照 (Derek Yu) 艺仓美术馆联合创始人暨馆长,毕业于中国台湾台北科技大学及台湾大学,主修电机工程、计算机、英美文学及法文。策展人,出版人,翻译家及作家。曾翻译包括《搏击俱乐部》等英法文传记及小说,并参与法国戏剧创作。创办台版《PLAYBOY》、《FHM男人帮》、美国《MAXIM风度》中国版、美国时代出版《INSTYLE型时代》中国版等杂志,担任出版人暨总编辑。2010年起创办艺仓美术馆并担任馆长。 【时间轴】 00:30 认识一下:Aldo Cibic 02:00 孟菲斯小组是如何成立的?How the Memphis group get started? 12:06 回到1980s Let's get back to 1980s 16:50 为什么是夜店?Why nightclub? 18:31 索托萨斯是如何找到你们的?How did Ettore Sottsass find member? 23:52 Aldo在中国的项目 Project in China 31:32 如何看待AI技术对孟菲斯的影响?AIGC & Memphis 35:08 Aldo喜欢待在中国的原因 Always love stay in China 37:20 我们中国人做什么都喜欢加名义或理由We Chinese always need a reason for something without reason 41:55 永远保持好奇心 Always being curions 【展览介绍】 蓝调再起! “再次孟菲斯:设计革新 1981-1985” (戳此链接可进入公众号购票) 由孟菲斯浪潮亲历者 Christoph Radl 先生权威策划,上海艺仓美术馆、Memphis Milano 和GDD (Global Design Distribution)共同呈现,由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特别支持,孟菲斯史上最大规模展览“再次孟菲斯:设计革新 1981—1985”目前正在上海艺仓美术馆展览,展期将从2023年5月14日持续至2023年7月30日。 本次展览全面呈现了孟菲斯风潮发展的脉络及其对当代社会持续性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的孟菲斯以全新的设计语言进行探索实验,重新定义了在人类学层面上人与物的关系。“孟菲斯之父” Ettore Sottsass 将设计重新解读为一次探索人类存在本质的机会,以他为主导的 Memphis Group 利用材料、纹理和图案来强化其力量和物理形态,大胆挣脱形式和功能的桎梏,赋予设计物品符号化、诗意和情感上的意义。 本次展览以两个重要隐喻——1980年代的时装秀和夜店场景——为视觉基础,展览内容围绕上海艺仓美术馆的2-3层展开,重点呈现孟菲斯于1981年至1985年间所推出的近200件最具代表性的家具和物件。 The Modern Art Museum Shanghai is collaborating with Memphis Milano and Global Design Distribution for Christoph Radl's curated exhibition "Memphis Again: 1981-1985, Stuck Inside the Revolution." "The exhibition is presented with two key metaphors in mind: a fashion show and the nightclubbing scene of the 1980s," said Radl, the curator. "It was clear to us from the beginning that we did not want a historicized exhibition, nor an exhibition that was an homage, but rather an immersion into a colorful world full of strong, sometimes provocative expressions that are as vital today as they were back then." It is exhibiting nearly 200 pieces of furniture and objects, such as bookshelves, dividers, vitrines, toilet furniture, tables, desks, chairs, lamps, sofa beds, chandeliers, ashtrays, flower pots, and fruit bowls, made from the widest range of materials between 1981 and 1985 for the Memphis collection. Memphis Again spans two floors, beginning on the second floor, where all Memphis textiles guide people through the show for a more theatrical effect. Italian multidisciplinary artist and illustrator Massimo Giacon has developed large-scale comic strips with animations that highlight the brand's history. Giacon's work takes viewers back in time to Memphis's inaugural show in 1981 and Sottsass's nighttime gathering. Exhibition informationDate: Through July 30 (closed on Mondays),10am-6pm (no entry after 5:30pm) Venue: Modern Art Museum Shanghai Address: 4777 Binjiang Ave, Pudong New Area 浦东新区滨江大道4777号 【关于节目】 「艺术范儿」由上海艺仓美术馆出品,由创始人暨馆长余光照(Derek Yu)担任主播,邀请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等艺术从业者对谈,以艺术为切入点,作为一档贴近大众的有温度的陪伴类艺术播客,与听众一起分享嘉宾们有趣的经历。 微信公众号:艺仓美术馆MAM 微信工作号:xiaoshukaka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协作团队】 主播:Derek Yu 策划:小树 选题&后期:王怡华 视觉设计:Daphne Ng 欢迎听众扫码进艺术范儿播客听友群

52分钟
99+
2年前

EP01 艺术即对话|探索艺术家马德帆的在地艺术

艺术范儿

这是一期有趣而欢脱的艺术对谈,我们有幸邀请了艺术家马德帆作为艺仓美术馆出品的播客的第一期嘉宾! 【嘉宾介绍】 马德帆 当代艺术家 在业界被称为马先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中国电影美术学会服装专委会副主任、当代著名艺术家 、著名服装设计师、电影美术家、书法家、收藏家,荣获第八届国际华语电影节服装设计奖。她从电影美术设计师做起,服装,场景,甚至包揽了书法匾额等道具的创作,先后与张艺谋、尹力、顾长卫、刘振伟、陈凯歌、孙周、王全安、杨文军、宁敬武等众多知名导演合作,由此,奠定了她在中国影视服装界一姐的地位。 在传统书法的滋养下,马德帆逐渐形成“象形书”与“左手书”等艺术特征,并且试图借助书写与自然建立联系。有别于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师法自然”,她的当代书写旨在“对话自然”。在“二十四节气”系列中,她每逢节气当天就会走进自然环境中,结合此时此地的环境与心境,在她手工拼合的巨幅纤维材料上书写跟时间与空间密切相关的文字内容。与此同时,再以摄影和影像的方式记录下这场“在地艺术”(Site-Specific Art)的创作全过程。 【主播介绍】 余光照 艺仓美术馆联合创始人暨馆长 毕业于中国台湾台北科技大学及台湾大学,主修电机工程、计算机、英美文学及法文。策展人,出版人,翻译家及作家。曾翻译包括《搏击俱乐部》等英法文传记及小说,并参与法国戏剧创作。创办台版《PLAYBOY》、《FHM男人帮》、美国《MAXIM风度》中国版、美国时代出版《INSTYLE型时代》中国版等杂志,担任出版人暨总编辑。2010年起创办艺仓美术馆并担任馆长。 【时间轴】 00:48 正式开始 01:24 马德帆与书法和笔墨的结缘 05:01 马德帆的双重艺术身份的叠加是如何发生并产生链接的? 20:48 什么是“在地艺术”?怎么理解马德帆的在地艺术? 27:22 为什么艺仓美术馆要为马德帆举办在地艺术的个展 ? 32:03 关于马德帆这个名字的童年趣事 43:34 科技的发展能替代人类的空间感受吗? 马德帆个展[见山] 「艺仓美术馆」&「翡翠画廊」 马德帆-@上海艺仓美术馆 四楼展厅 大型互动表演装置作品“进山” 马德帆- @艺仓美术馆 六楼天台 “惊蛰”书写 马德帆-@翡翠画廊 地下一层 “春分”书写 马德帆-管虎导演的电影《八佰》题词 近年个展: 2019年6月,“永恒”,苏拉热美术馆(Musee Soulages),法国罗德兹 2018年1月,“般若2”, Grand Thé?tre d‘Angers 艺术中心,法国昂热 2016年3月,“游走之墨”, BOUVET - LADUBAY艺术中心,法国索米尔 2015年10月,“般若--马德帆个人艺术展”,悦o美术馆,中国北京 近年群展: 2015年12月,“走向西部Ⅱ”,银川当代美术馆,中国银川 2015年9月,“Parfums d’encre”双人展(与法国艺术家Judith Debruyn),法国巴黎 2014年5月,“痕”双人展(与法国艺术家Judith Debruyn),中国北京 【关于节目】 「艺术范儿」由上海艺仓美术馆出品,由创始人暨馆长余光照担任主播,邀请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等艺术从业者对谈,以艺术为切入点,作为一档贴近大众的有温度的陪伴类艺术播客,与听众一起分享嘉宾们有趣的经历。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艺仓美术馆MAM 微信工作号:xiaoshukaka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听众扫码进艺术范儿播客听友群

50分钟
99+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