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47: 不让我办学,我就开个实验咖啡馆

黑熊 | This Amoiensis Life

本期节目,我们和厦门早期咖啡文化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阿亮聊聊曾经的那些事儿,阴差阳错,造物弄人。他和他的父亲,把教学育人的初心,竟然融在了咖啡里,究竟是怎么回事,您得完整听我才能知道。 时间轴 03:11 咖啡文化最早的兴起,我认为是因为商务需要 06:50 上岛、名典这些,可能是厦门第二批咖啡连锁 06:50 第一次喝咖啡,基本都是在家里喝雀巢速溶 (咖啡伴侣是很多人的咖啡初体验,但现在回过头来才知道,这充其量算是咖啡调饮) 09:25 从事连锁教育行业的父亲对自己孩子教育的看法 (把孩子从台北市区→_→放到到南投乡下去放养) (小时候家附近就随处可见四脚蛇、吃蚊子的壁虎,现在都消失了) 13:38 城市长大的孩子,和乡下长大的孩子的区别 (城市的孩子待人接物比较厉害,也可能被视作有“心机”) 19:10 去台湾的人往往好奇,为什么有这么强的咖啡文化 (原来自己一个人开一间小小咖啡屋,这种叫做“窗口店”) (在经济基础建设完成之后,出于对格子间的排斥和对“小确幸”的追求,两岸很多人都会选择开个小店做店主这种生活方式) 26:10 叔叔作为一名“台干”,很早就来到了大陆 (97年阿喨就首次来到大陆,到北京旅游20天,此后每年暑假都会来。所以相比其他人,他更早的就接触过对岸不同的文化观感) 29:07 因为在“商务书局”打工,身为“本省人”的父亲被大陆吸引 32:54 阴差阳错,从连锁教育行业转向了先开一间咖啡馆 36:09 小三通其实是原物料进口的一个很好的通道,厦门就是仓库 39:00 当时想在行业内做一个定标,不惜成本的人力培训遭同行质疑 (咖啡店的理想主义实验) 40:38 当时的厦门,已经有西提的咖伦比咖啡这种老店了 41:56 闲逛时遇到鼓浪屿老别墅“中德记”的业者,一拍即合 45:03 当时鼓浪屿的商业化还几乎没有正式开始 52:14 开业后,“大同行”UCC亚洲区总经理也曾偶然到访 53:33 20支(咖啡)豆子,使用20台磨豆机,避免串味 61:14 来我们店的人,一般都不是咖啡爱好者 61:21 每一滴咖啡里,都流淌着教育的本质 61:24 服务业是以劳力体现你的心意,餐饮是餐饮服务业 61:31 服务如果僵化的执行,无法取代真诚的互动 本期节目放出的是上半场的内容,下半场更精彩。 BGM Various Artists - Lift It High:(ALL ABOUT BELIEF) 主播 通米 / 安东 嘉宾 阿喨

102分钟
81
5年前

vol.45:六一节,是我们探视童年回忆的一个横切面

黑熊 | This Amoiensis Life

本期节目是一位60后和三位80后的对童年的一次短暂回望。六一节,是我们探视童年回忆的一个横截面,那里有缺爱也有宠爱,有创伤也有成长,每个人都是在一次次的六一欢庆后长大。随着角色更加多面,能力更加强大,用爱去衔接所有的家庭成员,就变的那么的理所应当。知易行难,在表达爱的时候,健康、积极、有效,是否每一个人又能做得到? 祝大家六一儿童节快乐,祝天下小朋友,可以快乐的成长。 本期内容很适合爸爸妈妈收听,不论家中孩子年龄尚小,还是孩子已经成家立业,嘉宾提供的理念和做法大家不必生搬硬套,但或多或少,应该是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至少我自己,就收获很大。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幸福的家庭,总是这么千篇一律,且枯燥。不管你怎么道听途说,那独属于你自己家的生活况味,幸福的真谛,恐怕也只能在一步步的摩擦和试探中继续寻觅。 封面:《动物园的黑熊》 via 寒冰冰冰(台北插画师) BGM: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合唱团 - 《让我们荡起双桨》 Bruno Coulais,Les Petits Chanteurs de Saint-Marc - Caresse sur l'océan(版权问题,替换为厦门六中合唱团 - The Ground — Ola Gjeilo) 本期主播 去上了一节健身房的体验课也能把自己练残废的通米 生于60年代的资深前浪却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东哥 本期嘉宾 生活不易,我们要勇敢的跨过去并回头一个嘲笑的Amglo 到哪里都要随时散发着“光芒”的三十岁美少女浅浅小鱼银小圈

75分钟
47
5年前

vol.44:十年前,我在论坛开帖解答人生难题

黑熊 | This Amoiensis Life

等这位嘉宾出山,我足足等了两年。抱歉了大家,现在终于可以给大家洗洗耳朵了。本期聊什么呢,我们在十年前因为骑行认识,这十年的跨度很大,我野心太大想聊“光阴的故事”,虽然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但我们还是聊到许多你可能早就已经放在记忆深处的事情,从这一刻起,我们进入「东哥时间」。 01:47 跟东哥十年前是怎么认识的? 06:23 当时一场「假面骑行」活动,那的多前浪啊 09:13 当时组织活动特别单纯,玩的开心就好 10:39 东哥当时也是处在一个连续创业阶段 13:31 视频换了一种主体,本质上还是人与人的交流 18:00 通米回忆十年前从福州移居到厦门的感受 24:00 厦门对于其他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25:14 东哥在八十年代末期来的厦门,如数家珍 夏新手机、夏华电子、万利达… 32:40 其实对于夜生活,我认为也是一种光污染 西部牛仔、时光隧道、曼哈顿... 42:00 下半场开始围绕帖子本身进行讨论 47:30 一名网友的轻生,东哥最终把帖子关闭了 54:12 刚开帖,就遭到有人质疑自己的资历 56:30 不管时间过去多久,遇到的问题依旧存在 60:04 微信公众号我觉得是非常恶劣的舆论控场 75:12 真的悲观的时候,可以试着把自己看小一点 BGM / 《光阴的故事》- 罗大佑 《给五十岁自己的备忘录》- 流氓阿德 主播 / 通米 嘉宾 / 东哥 (方卫东)

88分钟
64
5年前

vol.43:浪的尽头就是宅,旅行的意义是三小

黑熊 | This Amoiensis Life

本期节目单口聊了一些我对旅行的看法,包括长途单车旅行究竟“野”在哪里,一次令人奔溃的旅行经历,网红打卡点的罪与罚,推荐两本旅游书,主要也是配合一场即将到来的直播,做一下暖场。 所提书目 《不去会死》 《吳哥深度導覽》 在宅男眼里: “人类不开心的唯一根源, 是不懂得如何安静地 呆在自己的房间里。”(帕斯卡尔《思想录》) 这么好的假期,呆在舒服的家里,泡一壶茶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坐等阳光划过挂墙相框上方3.5厘米的位置, 拍一张构图颜色都温暖无比的照片, 不好(xiang)么? 为什么非得去感受那种,堵在高速上随时尿崩缺没法下车的痛苦? 为什么非得去花三个小时,等下下下下下一趟下山的缆车? 为什么非得花一千多块钱,赶一趟充斥着喧闹的游客包机? 为什么非得花好几天的时间,和一群熊孩子挤在一个酒店的餐厅? 好像一夜之间,旅行成为了这个时代巨大无比的潮流, 网站论坛小程序app朋友圈, 到处都是旅行攻略旅行指南旅行感悟, 你甚至回怀疑,所有人都在旅行,除了 又穷又懒又不懂享受生活的自己。 #旅行中那些令人崩溃的经历# #最不值得一去的网红景点# #打破旅行鄙视链的正确方式# #如何在自己的房间完成一场伟大的旅行# #那些最做作的旅行攻略# #一本最有态度的旅行读物#

64分钟
31
5年前

vol.41:直击!养腿主播100万金融暴雷事件

黑熊 | This Amoiensis Life

这个专题说实话我等了2年了,万万没有想到,雷爆在了身边。我们的养腿主播凭借过人的头脑,辗转腾挪,成功在金融市场八进八出。这一次,没能躲过操盘手的暗算,栽了大坑。奔着在美股上市的B站去的,不知被基金管理者挪去买了个啥,总资金打了个两折。正在处在PTSD的养腿异常冷(兴)静(奋)的跟我说到:这事儿,要从2年前说起...... 时间轴 03:07 这个事儿吧,要从2年前说起 13:55 经理打电话说:基金可能出了问题 17:10 基金经理人拿钱做了什么,不知道 18:26 基金参与方都合法合规,程序正义 21:10 本质上,我们遇到了一个监管的真空 23:00 小散不知道基金动向,中美都一样 《大空头Big Shot》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华尔街几位眼光独到的投资鬼才在2007年美国信贷风暴前就看穿了泡沫假象,通过做空次贷CDS而大幅获益,成为少数在金融灾难中大量获利的投资枭雄。贾瑞德·韦内特(瑞恩·高斯林饰)将一个能把40亿美元单子做成37亿美元收入的德银代理人,迈克尔·布瑞(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是独眼基金管理人,马克·鲍姆(史蒂夫·卡瑞尔饰)是华尔街世家出身,本·霍克特(布拉德·皮特饰)是康沃尔资本退休银行家。 26:10 这不是比DB还狠啊,DB还能看到点数 26:55 专业人士,本质上是在赚信息差的买卖 基岩资本·东方价值5号 “中国版伯克希尔哈撒韦”基岩资本的主营业务主要是在国内募集资金,然后在境外投向中概股进行操作。基岩资本此前投资过的中概股标的包括猎豹移动、乐逗游戏、蘑菇街、虎牙直播、唯品会、趣头条等。2017年,乘着哔哩哔哩即将赴美上市的东风,基岩资本成立了几只QD基金,顶着将要投向国内最大的二次元视频网站的名头,基岩资本在哔哩哔哩上市之前一举募集了8个亿,如今其中一只基金净值被证实暴跌至0.315(初始净值为1),令人大跌眼镜。 30:36 基岩资本私信投资人,转移债务到个人 33:55 这东西违法成本不高,不然怎么能这么浪 37:04 我永远的操作逻辑,犯错应该趁早趁小 38:04 青年受害者和老年受害者不同的应激反应 38:20 我原来不知道UP主为啥每天都能那么精彩 39:32 这次真的理解了「本金安全」是一个大坎 40:17 中国不是多了去了,这种借钱炒股的风头 41:17 就跟我们在喷瑞幸这个事情一样,就是浪 播客「井户端会议」· MoneyTalk “世界太高端,我爱井户端”。有节操,没禁忌,一档源于日常生活、为了更好生活的脱口秀播客。 43:08 畅销书作家负责解释当前发生的经济状况 44:23 如照常,这笔基金早该在瑞幸出事前就离场了 45:25 瑞幸透支的口碑损失,要由所有中概股来承担 46:20 一百年、两百年,应该是可以挽回的吧… 47:28 只有浑水这样的公司存在,才能保护我们 53:23 金融的最底层最底层的逻辑,不就是信任 54:15 我以后找基金管理人一定要找常春藤毕业的 55:21 下一步计划通过音视频继续追踪事态的发展 60:00 内容自制自发布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权利

64分钟
53
5年前

vol.39:二十年英语学习踩过的坑,不想让孩子再踩了

黑熊 | This Amoiensis Life

疫情期间,播客「沙茶电波」的主播养腿在视频平台西瓜和B站推出了新的系列,内容是关于英语早教。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聊聊此事究竟如何而起;国内儿童英语教育的现状是怎样的;以及对于我们有一些新鲜的概念:「分级」「二语习得」「二语消逝」「自然拼读」都是些什么玩意,如何证明99%人学英语,曾经都走了错误的一条路。 时间轴 05:45 有了孩子之后,寻找优质英语教材的需求变得急迫 06:00 全中国99%的人,在学英语上的路都走错了 07:40 安妮鲜花的《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启蒙了我 11:35 进入自媒体时代,英语培训割韭菜的路子更野了 14:36 了解到自然拼读之后,我又掉到另一个大坑里 17:53 主要问题是:沉浸式的英语环境,我们做不到 23:02 《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的作者念“ge” 26:45 神秘的「二语习得论」,到底是怎么来的? 27:22 油管的昊哥做了一个播单,二十多集我全下载了 33:59 作家石康了不起的发现,英语要能看文献才有价值 35:55 小孩子学英语应该是无痛的,不快乐怎么可能学 39:16 任何人都可以质疑我,这批判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43:03 罗永浩这种天赋异禀的人,不是谁都能学的 45:51 李阳疯狂英语,校园英语学习的魔幻时刻 52:34 二语习得论,就三个字:i(information)+1 52:52 分级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学汉语没有分级? 60:33 为什么我们看电视有字幕,外国电视很少有? 65:37 《新概念英语》这教材你知道是谁编写的吗? 68:34 曾经整整一个时代的英语教师,用“磁带”教学 74:56 马拉松跑第二的人把三万人带偏了,英语就是 80:36 英语学习APP是一个天坑,我们留着下期再说 86:27 养腿宝宝变养腿爸爸,大家可以关注起来 主播 / 通米、养腿

89分钟
1k+
5年前

vol.37:信息过载产生的心理焦虑,试试正念来缓解

黑熊 | This Amoiensis Life

「爱」是⽣活的底⾊,它在⿊暗处迸发光亮,在苦难中给予勇⽓,在寒冷时带来温暖。在这个特殊的初春,喜⻢拉雅和播客公社共同邀请全⽹中⽂播客⼀起【⽤声⾳记录疫情时期的爱与温暖】 本期为「黑熊FM」的2020年第一期特别节目,响应以上号召,从书堆里爬出来的我,急忙找来心理医生张先生,一起来聊聊最近大家感受颇深的信息过载产生的心理焦虑。以及被迫长时间呆在同一屋檐下,可能激化的矛盾与和解。最后介绍了“正念”这套方子,如果你感到焦虑,那么你可以自己试试,调理自己的心态,简单、高效,免费(加粗)。 时间轴 00:32 从“拖把直立”事件看全民参与的动机 02:12 大家对疫情相关信息的接收是否过载 03:21 这次疫情爆发刚好赶上冬季春节档期 03:57 我们是否缺乏有安全感的信息摄入渠道 05:33 阅读信息本身,也代入了每个人的主观 07:00 中国人对死亡这个话题,一直是回避的 07:30 大家感到恐慌是创伤和应激的正常表现 10:39 过于封闭自己也不妥,信息应平衡摄入 11:43 我相信很多人,今年都忘记吃元宵了 13:00 必须在家,会产生多少家庭决裂或和解 18:27 这段时间,大家可能会思考生命的命题 21:33 面对生死,人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悟 22:12 平常,我们不会去思考“生死”这个议题 24:00 在家,究竟如何能够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27:00 心理医生张带领大家做一个正念的小训练 32:00 其实,正念还有吃饭、走路、呼吸等方法 简单,(公认的)有效,每个人都可以尝试,如果你感到焦虑的话。希望本期节目能带给你一些慰藉。 主播 / 通米 嘉宾 / 心理医生张

40分钟
84
5年前

vol.36:全国第五!“厦门式离婚”又是房价的锅?

黑熊 | This Amoiensis Life

年前公布的2019年中国离婚率排名前十的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厦门......厦门“荣登”第五。34.90%…也就是说...在厦门100对新婚夫妻中就有约35对离婚!本期我们请来了节目的老朋友Amglo和新朋友郭丰郭律师,畅聊离婚和遗嘱。在本就鸡飞狗跳的春节(延长)假期里,给大家多多添堵了。 时间轴 03:33 只有房价高有限购,离婚率指标就高 08:40 有人认为分居2年,可算作事实离婚 11:42 离婚主力军八零后差不多刚好七年之痒 12:16 一般法院判决基本上都给半年的冷静期 14:00 《婚姻故事》看美国中产家庭打官司肉疼 16:46 请律师打离婚一旦撕破脸,场面都非常难看 19:58 我们做法律的人,法律剧我们都看不下去 21:22 amglo首次谈自己被骗婚的离婚经历 23:24 “同妻”也是婚礼关系中被隐瞒的受害者 28:00 对小白科普一下,离婚到底是什么个流程 32:14 对于孩子抚养权都不争一下的,很难接受 34:15 男生的再婚几率和速率都会比女生快 37:12 立遗嘱这个事,很多人开始提前考虑了 42:05 拒赔!买保险到底能不能真的“保险” 47:07 人间最大的修罗场有两个,产房和法院 49:12 婚前没有充分的了解,那么就应该承担代价 50:00 律师建议:婚前一定要接触对方父母和试婚 54:00 有一部分人结婚年龄太小,经济基础不牢 56:20 没有钱,很多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都是问题 主播 / 通米 嘉宾 / Amglo 、郭律师

63分钟
99+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