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我们和厦门早期咖啡文化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阿亮聊聊曾经的那些事儿,阴差阳错,造物弄人。他和他的父亲,把教学育人的初心,竟然融在了咖啡里,究竟是怎么回事,您得完整听我才能知道。
时间轴
03:11 咖啡文化最早的兴起,我认为是因为商务需要
06:50 上岛、名典这些,可能是厦门第二批咖啡连锁
06:50 第一次喝咖啡,基本都是在家里喝雀巢速溶
(咖啡伴侣是很多人的咖啡初体验,但现在回过头来才知道,这充其量算是咖啡调饮)
09:25 从事连锁教育行业的父亲对自己孩子教育的看法
(把孩子从台北市区→_→放到到南投乡下去放养)
(小时候家附近就随处可见四脚蛇、吃蚊子的壁虎,现在都消失了)
13:38 城市长大的孩子,和乡下长大的孩子的区别
(城市的孩子待人接物比较厉害,也可能被视作有“心机”)
19:10 去台湾的人往往好奇,为什么有这么强的咖啡文化
(原来自己一个人开一间小小咖啡屋,这种叫做“窗口店”)
(在经济基础建设完成之后,出于对格子间的排斥和对“小确幸”的追求,两岸很多人都会选择开个小店做店主这种生活方式)
26:10 叔叔作为一名“台干”,很早就来到了大陆
(97年阿喨就首次来到大陆,到北京旅游20天,此后每年暑假都会来。所以相比其他人,他更早的就接触过对岸不同的文化观感)
29:07 因为在“商务书局”打工,身为“本省人”的父亲被大陆吸引
32:54 阴差阳错,从连锁教育行业转向了先开一间咖啡馆
36:09 小三通其实是原物料进口的一个很好的通道,厦门就是仓库
39:00 当时想在行业内做一个定标,不惜成本的人力培训遭同行质疑
(咖啡店的理想主义实验)
40:38 当时的厦门,已经有西提的咖伦比咖啡这种老店了
41:56 闲逛时遇到鼓浪屿老别墅“中德记”的业者,一拍即合
45:03 当时鼓浪屿的商业化还几乎没有正式开始
52:14 开业后,“大同行”UCC亚洲区总经理也曾偶然到访
53:33 20支(咖啡)豆子,使用20台磨豆机,避免串味
61:14 来我们店的人,一般都不是咖啡爱好者
61:21 每一滴咖啡里,都流淌着教育的本质
61:24 服务业是以劳力体现你的心意,餐饮是餐饮服务业
61:31 服务如果僵化的执行,无法取代真诚的互动
本期节目放出的是上半场的内容,下半场更精彩。
BGM
Various Artists - Lift It High:(ALL ABOUT BELIEF)
主播
通米 / 安东
嘉宾
阿喨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