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我们认知世界的一扇门,当尝试去剖析自己的时候,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无法绕开的。 本期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正是来自韩国女作家金惠珍的《关于女儿》,从一个母亲的视角出发,叙述和女儿之间的分歧和达成理解的多种可能性, 你会听到: 1. 当传统的韩国母亲遇上性少数群体女儿,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2. 如何直面、处理母女之间的冲突? 3. 一段健康的关系需要降低心理预期,彼此紧密链接而又留有空间。
本期嘉宾是理想国的编辑黄小鱼,同时也是一位新手妈妈,和我一起聊新书《育儿放弃:被困住的母亲与被忽视的女儿》,本书讲述了一起悲剧的新闻事件,在2000年的日本爱知县,一位三岁女童被父母放进纸箱中多天未进食,最终饿死家中。这个案件轰动了当时的整个日本社会,公众的第一反应是强烈谴责这对年轻父母。但拨开公众的层层愤怒,真正走进这个酿成惨剧的家庭后,会发现一个孤单、失语、无助的母亲。 我在《育儿放弃》的导读中这样写,“生育将女人和男人区分开来,即使在同一屋檐下,因为孩子的出生,丈夫和妻子的人生也会产生明显的变化,像两条从同一原点分叉出来的小径,各自走去不同方向。在结构性性别不平等的社会背景下,女性作为个体的需求很容易被轻视或是彻底忽视,一旦出现问题,就容易成为站在问题靶心的那个人,被议论、被谴责、被定罪。” 本期你会听到: 1.为什么女性容易被母亲的身份困住? 2.育儿就是现实本身,是真刀真枪的胜负对决。 3当育儿网络越来越小,回到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结构中后,女性承担了育儿的绝大多数压力。 4.“为母则刚”是不是对于母亲“被神圣化”的一种绑架? 本期剪辑:山楂
这是一期母亲节的特别节目。在看理想圆桌和主播颠颠、《东京八平米》的作者吉井忍老师一起聊了聊“妈妈的味道”,也延展开了些“母职”相关的思考。 本期提到的书 《妈妈走后》/米歇尔·佐纳[美]/光尘文化/2023 《东京八平米》/吉井忍[日]/理想国/2023 《老派少女购物路线》/洪爱珠/理想国/2023 《育儿放弃:被困住的母亲与被忽视的女儿》/杉山春[日]/理想国/2023
本期节目由我一个人完成,聊两位女作家的书。一本是英国作家戴安娜▪阿西尔的《暮色将尽》,另一本是日本作家吉井忍的《东京8平米》,她们身处不同世代,都为我们展示了知识女性如何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周全下来,找到小小的精神世界,自在舒适地生活,并且像钟摆一样保持自己的节奏。你会听到: 1.一个“不婚不育”,特立独行女性的生活样本 2.一个知识女性的临终遗言 3.狭小的居住环境,会是一种限制吗? 4 阅读是我们砍向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读书是一种生活习惯,一段段和内心展开的小小对话 本期剪辑 山楂
这是一期串台节目,在咸柠七聊了聊亲密关系, 你可能会听到: 1.坚实的爱会从“脏”的地方滋长出来,深层次的连接才能支撑人走过低潮期 2.费孝通笔下的“差序格局”依然深刻影响着今天人们的选择 3.吐槽山东人的婚恋观 4.多年婚姻之后,尊重和义气比激情之爱更重要 本期嘉宾 曹柠 播客 咸柠七 张小年 播客 豚王|大屁女说大屁话
本期播客由子非鱼制作出品,严老师去做客聊了聊《清醒》这本书。 该书作者用古希腊斯多葛哲学对症下药,提出了7种原则,以期帮助读者“反励志”,推翻“积极主义的暴政”、摆脱“越努力越焦虑”的怪圈。 本书提到的作品 斯文·布林克曼《清醒:摆脱工具主义,活出真实自我》《生命的立场:如何活出人生的意义》《自在人生》 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 严飞《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悬浮:异乡人的都市生存》 王小波《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 葛亮《燕食记》 班宇《缓步》 BGM: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本期由我和超哥(播客节目《文化有限》主播之一)对谈,是由看理想APP制作的一档三八妇女节特别节目。 超哥和我目前都正处于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既想处理好跟上一代父母之间的关系,又要面对跟下一代小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一直在思考怎么样去做一个好妈妈。 在不牺牲不奉献,尽量做自己的前提之下,到底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好妈妈?又如何拥有一段属于自己的良性的亲子关系? 内容要点 1.这代中年人,到底该怎么和父母相处? 2.妈妈们的困境,仅仅是个体的困境吗? 3.困在信息茧房里的,只有父母吗? 4.亲子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 5.爱,就是要帮你做所有事情吗? 6.我们希望的亲子关系:个体和个体之间的欣赏 7.成为母亲,永远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8.走出各种各样的界限,真实勇敢地做自己 本期提到的作品 书 1.《被讨厌的勇气》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2. 《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英】蕾切尔▪卡斯克 3.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美】艾德里安▪里奇 电影 1.《孤味》 2.《八月奥色治郡》
本期邀请了朋友Fan一起来聊了聊: 1. 作为妈妈,如何最大限度地做自己? 2. 妈妈们到底在焦虑什么? 3. 我们可以松弛育儿吗?
这一期是在36岁生日前夕录制的,聊了聊: 1. 被疫情“偷走”的三年 2. 人生的第一本书 3. 36岁妈妈的心境 祝 夏天快乐
这一期邀请了在日本工作的Amanda,同为35+以上的中年人,我们一起聊了聊: 1.曾经为身材、工作、生育的压力而焦虑 2.焦虑的背面是事缓则圆,不急于回应他人,也不急于得到回应 3.和真实、不光鲜而不是和完美共存,才能拥有自由 4. 只有非必要才能带来必要的快乐 5.生活中我们要谨防「大炼钢铁」的思维 6.知道自己做什么,以及知道自己不做什么同等重要 7.人类在重复历史发生过的片段,我们时常会被卷入群体的疯狂之中 8.在小环境(比如,家庭)中保持必要的清醒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夏天快乐~
今天邀请了我的朋友,小黄,来聊聊独居生活。她住在上海的新华路上,和我聊了聊: 1.参与社区生活,制作社区杂志 2.独居帮助找到内心的节奏 3.独居和渴望建立亲密关系这件事情是不矛盾的,都需要练习 本期提到的 拉斯洛·邬达克(Laszlo.Hudec,1893年1月8日~1958年10月26日),匈牙利籍斯洛伐克人,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 纪录片:《七位单身老太太共同生活的十年》 书:《一间自己的房间》By 维吉尼亚·伍尔夫 《内向者优势》By Marti Olsen Laney
本期邀请了一位正在上海隔离的朋友,小黄,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分享了她在上海的疫情生活: 1. 疫情爆发后,我如何在小区做志愿者? 2. 不让自己陷入到宏大叙事中去,先照顾好自己和身边人 3. 疫情三年来的变化: 1)想做什么立刻去,不要犹豫 2)看见真实的附近,朋友、邻里...... 3)允许自己脆弱、待在原地,给自己创造吐槽、倾诉的机会 祝大家健康、平安,在隔离期间也能有一些小小的快乐。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