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期和我喜欢的播客“时而散步”的串台节目,承蒙主播六一的邀约,我得以在棒棒堂之外另一个场域,聊聊读绘本的初心。 在某一次聊天中,我向六一复述了柳田邦男说的“人的一生有三次读绘本的机会”:小时候父母读给自己听,成为父母后读给孩子听,人到中年到老年时再为自己而读;而每一次,都会收获不同的感受。 六一听后大为感动,也因此才有了这次串台合作;录制过程中,她说她哭了三次,内心的小孩,好像都被绘本召唤出来了。 这也让我意识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都需要绘本呐!绘本的读者群体,可以比我们想象的更大,更大。 李诞说:每个人都能讲5分钟脱口秀;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改成:每个人都可以读5分钟绘本。 读绘本,不需要多专业,不需要多严肃,甚至,不需要读懂; 需要的,只是打开它,然后,把自己交给它。 最后,大家也可以关注“时而散步”哦,这是一档采访对谈的音频节目,分享100个普通人的成长路,采访100位高手父母,在对话中,照见彼此,在育儿育己的路上,互相陪伴。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1:15 人的一生有三次读绘本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小时候由父母读给自己听,第二次是当自己成为父母的时候读给孩子听。第三次是自己长大了,甚至变老了。这个时候再打开绘本就能读到很多不同寻常的东西。 03:55 当妈妈之前,其实我是一个重度的文字依赖者,接触绘本之后,我突然发现读图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你可能翻一下就 5 分钟的时间,但是你会有一种如释重负,或内心被击中,然后微微颤动的那个感觉。这种感觉是我觉得在读成人书的时候很难体会到的。 06:05 李诞说人人都能说五分钟的脱口秀。其实要每个人去说 5 分钟的脱口秀还挺难的。但是真的每个人都可以读一本绘本。 29:50 读绘本的人她通常内心会比较柔软,读绘本长大的孩子的情感会从一开始就受到比较郑重的对待,然后他/她可能也会更愿意用自己的善意去拥抱他所面对的这个世界。 30:34 绘本,就是那只小狗。有一只这样陪伴他的小狗,那他就是只知道自己是被呵护过的,那他也可以把这个情感传递出去 【本期提到的绘本】 《带方方看医生》〔日〕樱世界/文、图 启发/河北教育出版社 《第一次上街买东西》〔日〕筒井赖子/文 林明子/图 爱心树/新星出版社 《小不点》〔比利时〕安·艾珀/文、图 奇想国/海豚出版社 《眼泪贼》〔英〕卡萝尔·安·杜菲/文〔圣马力诺〕妮可莉/图 浙江少儿出版社 《长大以后》〔日〕太田大八/文、图 新经典/连环画出版社 【关于绘本棒棒堂】 一档聊绘本的音频节目,主播小巷会邀请绘本作者、编辑、读者……所有热爱绘本的大人与孩子来做客,一起分享遇见绘本的美好。 公众号:绘本棒棒堂
这一期,是纪念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先生的特别策划,我们邀请了与松居直有着长达40年友情,亦师亦友、情同父子的“中国朋友”,也是小活字图话书的创始人、主编唐亚明老师做客。 其实,关于松居直的生平、成就,我们多少读过一些文章;但那都是以资料为蓝本编辑而成。唯独唐亚明老师,是松居直人生的参与者、见证者,也是陪伴者。他的讲述,既真切,又温暖,还原了一个更立体的松居直: 作为孩子、丈夫、父亲的松居直,他的晚年生活,他的夫人、孩子,他的父母对他的影响; 作为编辑的松居直,对绘本、童书独到理解、洞察和实践; 作为老板的松居直,他经营福音馆的思路; 作为对战争有着深刻反思的日本人,他对中国图画书发展提供的无私帮助…… 丨你将听到以下内容丨 03:42 松居直晚年生活情况 08:25 唐亚明和松居直40年亦师亦友情同父子的友情 14:13 唐亚明受松居直夫妇之邀从中国去日本福音馆工作 21:08 松居直经营福音馆初期,抓住历史机遇出版儿童读物,创立《母亲之友》 23:25 松居直从《儿童之友》开始对日本绘本做出的开创性改革 28:56松 居直经营福音馆的方针 男女同工同酬,薪酬不与学历挂钩,各岗位工资一致,高工资 32:35 福音馆用人不拘一格,不招儿童文学、童书专业 34:34 松居直发现安野光雅、加古里子等作家 40:23 对战争的反思,让松居直认为童书最重要是为孩子带来快乐 43:09 松居直认为日本侵华战争打乱了中国图画书发展的节奏,希望从己出发为中国图画书发展做出帮助 43:28 松居直用自己的版税创立中国第一个图画书奖“小松树奖”始末 50:35 松居直认为童书要坚持“无用” 52:45 松居直最重要的身份是编辑 54:50 松居直的父母对他的影响 01:00:46 松居直的三个孩子的情况 01:03:05 松居直的夫人松居真纪子 01:05:40 松居直的时代”没有结束,他开创的路会继续对世界童书产生影响 欢迎订阅和推荐丨绘本棒棒堂丨,我们从大人立场/文学视野/文艺风格三个维度推荐绘本,让更多大人了解绘本,爱上绘本! 公众号:绘本棒棒堂
9月,魔法象出版了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和画家秦好史郎跨界合作的绘本:《调皮的建筑师》,这也是安藤忠雄的绘本首秀。 这本非常可爱、好读的书,既让我们看到作为建筑大师的安藤忠雄独特的设计理念、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可爱的个性;也让我们对书中的另一个主角:位于大阪的儿童图书馆中之岛·童书之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由建筑大师为儿童设计的图书馆,放在全世界也不多见;但打造儿童友好的公共空间,越来越被提及和重视。所谓儿童友好的公共空间,既有设计、装修等硬件层面上的,更有理念、运营、服务、内容等软性层面的;需要更多来自各行各业、尊重孩子的大人,共同努力。 这一期播客,我们邀请了两位正在这个领域努力的大人:成都A4美术馆副馆长、策展人,《童年美术馆》的作者李杰,和一善儿童书店的内容总监,童书策划人、译者魏舒;我们一起聊了聊,他们正在做的事情,以及对儿童友好空间的理解。 感谢魔法象促成这期播客,也欢迎其他出版社推荐值得用声音呈现的绘本! 【你将听到什么】 13:14 聊聊《调皮的建筑师》 13:40 魏舒:从良渚“大屋顶”感受安藤忠雄的建筑 19:08 李杰:建筑大师的“任性” 20:57 李杰:安藤忠雄的很多前辈是第一、第二代“幼儿园运动”的启蒙者 24:01 李杰:安藤忠雄的“叛逆”与他的生命经历 27:57 从儿童书店的选书到儿童友好空间的实践 28:46 魏舒:给孩子选书就像一个乐队在演奏 35:54 李杰:孩子喜欢的是有留白和有变化的空间 39:11 魏舒:一善儿童书店书和树从精神和自然共同构筑舒适的空间 41:05 魏舒:书店的策展空间“一米美术馆” 43:07 李杰:A4美术馆小主编们的工作 53:20 魏舒:栩栩多多刊物 54:19 书店、美术馆的融合 55:01 李杰:绘本越来越复合,不再是儿童“专利”,绘本阅读空间出现在很日常的地方 59:53 魏舒:亲子旅行大人要把向导的角色交给孩子 01:04:53 李杰:孩子在真实和虚构世界的自由切换 01:18:41 怎么做到儿童友好空间 魏舒:多问一个问题,少讲一个道理 李杰:理解孩子是前提 【互动方式】 如果想了解更多绘本相关内容,请移步微信公众号@绘本棒棒堂。期待我们任何方式的连接! 【主理人】小巷 柳漾 【剪辑】李婧 【音乐】轻松摩尔
农历七月的最后一天,我们掐着点“很不君子”地聊了一个话题:妖魔鬼怪绘本。 为什么说很不君子呢?还不是咱孔老先生提倡,“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呗!可是,妖怪明明就是个超有意思的话题嘛! 且不说我们从小到大听了多少“鬼故事”,看了多少“鬼片”;古今中外文学传统里,又有多少与妖魔鬼怪相关的瑰宝;就是绘本这个小门类里,居然也藏着不少讲给孩子(其实也是大小通吃啦)的鬼怪幽灵绘本;而且,读起来,非常之有趣哦! 其实,就像日本文艺评论家东雅夫所说:“妖怪诞生于人类的内心……了解妖怪就是了解自己从何而来,并对自己存在的意义有所自觉。” 关注妖魔鬼怪,就是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3:25 农历七月鬼节的习俗 04:50 创作于中国台湾的绘本《鬼门开》 08:41 为什么“鬼节”会定在农历七月 09:43 中国和墨西哥对鬼神和死亡的态度差异 11:24 中国传统会把鬼神功利化和实用化 13:12 厘清妖魔鬼怪概念的差异 15:20 日本文化中“妖魔鬼怪”和中国”妖魔鬼怪“概念的异同 20:10 日本妖怪文化盛行和自然环境密不可分 25:02 中国的妖怪文化历史博大精深,但在目前却并不兴盛的原因 27:23 日本的许多妖怪传说其实来源于中国 28:57 为什么大家爱看“鬼片”? 33:04 妖怪的文艺作品其实也是对人性的一种探究 35:24 妖怪作家和作品 43:25 柳漾推荐的关于妖魔鬼怪的绘本 53:11 小巷推荐的关于妖魔鬼怪的绘本 01:08:07 对中国原创妖怪类绘本的期待 【本期提到的作品】 《鬼门开》陈盈帆/文、图 联经出版公司 《和鬼玩捉迷藏》林清玄/文 陈璐茜/图 信谊基金 《妖怪大全》〔日〕水木茂/文、图 新经典/南海出版公司 《远野物语》〔日〕柳田国男/文 〔日〕水木茂/图 远足文化 《远野物语Remix》〔日〕柳田国男 〔日〕京极夏彦 磨铁/四川文艺出版社 《搜神记》干宝/著 《聊斋志异》蒲松龄/著 《聊斋汊子》董均伦、江源/整理 乐府文化/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聊斋新义》汪曾祺/著 《中国精怪故事》车锡伦、孙叔瀛/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莫言/著 读客/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水鬼》苏童/著 小鲁文化 《宝儿》蔡皋/文、图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洗豆妖》(出自《京极夏彦妖怪故事集》)〔日〕京极夏彦/文 〔日〕町田尚子/图 浦睿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 《木匠和鬼六》[日]松居直/编〔日〕赤羽末吉/图 爱心树/南海出版社 《妖怪爸爸上班去》(简体版《上班太辛苦啦》)〔日〕富安阳子/文 〔日〕大岛妙子/图 读小库/新星出版社 《侏儒怪》〔美〕保罗·欧·泽林斯基/文、图 蒲公英/贵州人民出版社 《达菲和恶魔》〔美〕哈维·泽蒙克/文 〔美〕玛戈·泽蒙克/图 森林鱼/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宋定伯卖鬼》李一慢/文 郑凯军 钱继伟/图 清华大学出版社 《斗年兽》刘嘉路/文 〔俄罗斯〕伊戈尔·欧尼可夫/图 海燕出版社 《王六郎》(出自《给孩子讲的聊斋故事》)蒲松龄/原著 邓美玲/改写 张世民/图 蒲公英/贵州人民出版社 《梅雨怪》熊亮/文、图 果麦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 《游侠小木客》熊亮/文、图 果麦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 《楚辞·山鬼》 (绘本版)狐狸家·中信出版社 《寻暗集》熊亮/文、图 新星出版社 《飘着幽灵的小房子》〔日〕小原胜野/文、图 海豚传媒/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是谁来做客》〔美〕余依·莫拉莱斯/文、图 森林鱼/河南美术出版社 【互动方式】 如果想了解更多绘本相关内容,请移步微信公众号@绘本棒棒堂。期待我们任何方式的连接! 【主理人】小巷 柳漾 【剪辑】李婧 【音乐】轻松摩尔
从1月开始,绘本棒棒堂在公众号上每月推荐新出版绘本;到6月份,我们已经推荐了56本。 平时都是主理人在推荐,大家又喜欢哪些呢?2022年过半时,我们发起了一个投票活动,请大家从56本里,选出心目中最喜欢的TOP10。截至投票活动结束时,我们共收到近1000票,也形成了棒棒堂“历史”上首个读者票选TOP10的绘本榜。 这一期播客,我们就来好好聊聊:2022年上半年,棒棒堂的读者和两位主理人最爱的绘本们!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1:05 棒棒堂读者票选的TOP10绘本 02:40 荒井良二的《水的绘本》和《今天的我可以去任何地方》都入选了 03:44 没有想到《你要去的地方》入选第十名 05:33 TOP10中日韩绘本占比较多 06:30 《万物大声歌唱》:让人有大吃一惊的美 08:20 《狐狸》:不是传统的喜闻乐见的绘本主题 10:45 TOP3的共同点:两本诗歌绘本,流传较久 12:14 《胡萝卜幼儿园》和《月亮和小鱼》:年轻的韩国女作家 13:59 《我的妈妈》:能击中你的心 18:07 《今天的我,想去任何地方》《外面真好》等代表向上力量、对外面世界向往的绘本 21:01 小巷和柳漾各自心目中的TOP5 22:19 《身体,真好》以及身体绘本 33:25 《铺到世界尽头的裙子》和《小龙》都是自我成长的故事 40:35 《四季》和《形状国的传说》:先锋、美与哲思的法国绘本 45:52 《达菲和恶魔》及民间故事绘本 54:37 《现代艺术是什么?》以及艺术绘本 57:38 图像小说会让我们看到绘本的更多可能性 01:02:44 没有入榜然而值得推荐的绘本 柳漾:《三个坏牛仔》:可以读到很多人性的复杂 小巷:《奶奶的摇篮曲》:小人物大历史 【棒棒堂上半年绘本TOP10】 《水的绘本》〔日〕长田弘/文 〔日〕荒井良二/图 《万物大声歌唱》 〔捷克〕皮特·丹克 《狐狸》〔澳〕玛格丽特·威尔德/文 〔澳〕罗恩·布鲁克斯/图 《我的妈妈》〔韩〕权廷玟/文、图 《今天的我,可以去任何地方》〔日〕荒井良二/文、图 《月亮和小雨》漪然/文 〔韩〕洪淳美/绘 《胡萝卜幼儿园》〔韩〕安宁达/文、图 《一起去雨天森林》〔日〕土井香弥/文、图 《外面真好》〔美〕黛博拉·安德伍德/文 〔美〕辛迪·德比/图 《你要去的地方》〔美〕苏斯博士/文、图 【互动方式】 如果想了解更多绘本相关内容,请移步微信公众号@绘本棒棒堂。期待我们任何方式的连接! 【主理人】小巷 柳漾 【剪辑】李婧 【音乐】轻松摩尔
大家好,这是一期和播客“艺术有读”的串台节目。 7月中旬,等了很多年的一本绘本,《孤单的小狗》终于上市。这可是奈良美智目前唯一的绘本作品。 奈良美智,可能是目前日本身价最高的当代艺术家,青森犬与那个叛逆又倔强的小女孩,不知道治愈了多少寂寞的心; 《孤单的小狗》是奈良美智为送给荷兰一位朋友的小孩而作,讲述了孤单的小狗和同样寂寞的小女孩互相发现的故事。 中文出版方是新经典旗下的童书品牌爱心树,很巧,这是爱心树的第1000本绘本。 绘本棒棒堂受爱心树之邀,与艺术有读连线,聊了聊当代艺术和绘本的一些话题。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3:27 对艺术的理解 Sammi:很难回答,粗浅地说,任何形式的表达都是一种艺术方式 柳漾:当代艺术不是供去解读其中的细节,而是重在感受的一种艺术门类 04:34 从台湾阅读推广人海狗房东的话看奈良美智的《孤单的小狗》和绘本 Cuckoo:阅读绘本是普通人能够最方便直接地感受艺术的途径 Sammi:不应过多强调“价格”,更应该注重讨论内容本身带来的艺术价值 07:45 作为印刷品的绘本与原画及艺术空间给人们带来的艺术体验的区别 柳漾:在国内来说,绘本的确能够帮助家庭尤其是孩子亲近艺术,但代替不了原作和艺术空间 Sammi:绘本和原作带来的差别艺术体验要分创作媒介而视,像奈良美智这类善于在纸上创作的艺术家就很合适做绘本 Cuckoo:有些作品就能兼顾,像波兰绘本作家伊娃娜.奇米勒斯卡的《献给奶奶的摇篮曲》 11:26 你们是否会收藏艺术家出版的画册、展览画册或其他作品? Sammi:超级喜欢,画册里的文字和绘画都很棒,是更加直观的资料,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柳漾:遇上了一定会买,展览画册不仅是参展时珍贵的留念,还能让人在展后去感受与想象 15:06 是否有经历过“好”或“不好”的与儿童看展的体验? Sammi:经历过很多,其实,有些大人对看展规则都不是非常清楚,何况孩子呢;我们要去思考为什么孩子要去触摸那些展品,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对艺术的兴趣 Cuckoo:国外有很多展览就有类似“展览寻宝”的活动,可以让孩子参与其中 柳漾:日本知弘美术馆就有一个专门给孩子的空间,可以绘画,可以阅读,或者游戏 19:40 专属于孩子的艺术展,让人印象深刻 24:57 孩子们好像更容易理解奈良美智 Cuckoo:在奈良美智的展览上,孩子们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这样的形式还是比较少见的 柳漾:2005年韩国奈良美智的粉丝见面会,奈良美智说只有一位自闭症的小女孩理解了他 26:53 奈良美智的作品真的是“小孩子也能画”吗? Sammi:奈良美智的作品充满着一种治愈感,看似简单的作品蕴含着许多艺术技法和内涵,不是每个人都能画出来的 柳漾:看简单的表面和去感受简单的表面带来的情绪碰撞是截然不同的 31:29 《孤单的小狗》不同版本的翻译各自别出心裁 33:28 推荐“不完全是绘本作家”的艺术家的绘本 【本期提到的作品】 《孤单的小狗》by [日] 奈良美智 《奈良美智:始于空于无物的世界》by[日] 奈良美智 《草莓》by[日]新宫晋 《风的旅行》by[日]新宫晋 《雾中的马戏团》by[意]布鲁诺·穆纳里 “LOOK系列全五册”by [英]吉莉恩·沃尔夫 《敌人》by [意]大卫·卡利&[法]塞尔日·布洛克 《献给奶奶的摇篮曲》by [波兰]伊娃娜·奇米勒斯卡 《草间弥生:爱丽丝奇境历险记》by [英]刘易斯·卡罗尔&[日]草间弥生 《格林童话六则插图本》by [英]大卫·霍克尼 《图画史:从洞穴石壁到电脑屏幕》by [英]大卫·霍克尼& [英]马丁• 盖福德 《写给孩子们的图画史》by [英]大卫·霍克尼 &[英]马丁• 盖福德&[英]罗斯·布莱克 【互动方式】 如果想了解更多绘本相关内容,请移步微信公众号@绘本棒棒堂。期待我们任何方式的连接! 【主理人】小巷 柳漾 【音乐】轻松摩尔
6月初,绘本棒棒堂的一本书店推了一本很特别的书:《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https://mp.weixin.qq.com/s/f2t8HRUaK0B7qFs_VjGV1w) 这本沉甸甸的超级书单,由“世界上最懂童书的人”、雀巢童书奖评委会主席朱莉娅•埃克谢尔,携手30多名大奖作家,以及众多儿童文学专业教授、童书编辑、评论人等撰稿人,从世界童书库中甄选出来1001本最值得推荐的童书。 当然,这不是一本完美的童书书单(根本也不存在这回事吧),但,绝对可以看作很实用很全面的,能够帮助你走进童书世界的一扇门;新版中文增加了阿甲老师担任主编,在版本的选择上又能为选书的家庭省掉很多烦恼…… 所以,我们这期播客,邀约了中文主编阿甲老师,一起聊聊书单的意义以及其他;我们一致认为,这不仅是给孩子的童书书单,更是给一个人在“长大”之前、甚至长大之后也可以读的书单——对很多大人来说,或许内心里仍旧是个小孩呢! 同时,就如何看待童书,也分享一下童书作家迈克尔·罗森提供的绝佳定义: “我认为童书并不完全是为孩子创作的书,而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之间的中间地带。无论如何,所有的童书都要涉及这一中间地带。”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5:38 阿甲老师担任珍藏纪念版的中文主编,背后的一些故事 11:40 第一次在美国碰到原版,两眼放光;很难找到这样一本实用的为孩子选书的工具书 17:00 这是一份阅读成长地图:为读者提供一个接触不同童书信息的入口 17:42 1001本童书,“必有一款适合你”,选择喜欢的书开始读 29:12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一份给孩子的完美书单? 39:43 书单泛滥的时代,阅读书单不等于阅读作品;读起来,自然就会诞生属于自己的书单 52:48 家长给孩子推荐作品,“唯一的方式就是父母要先读一读这些作品” 58:24 很多大人如痴如醉的电影其实都来自儿童文学,1001本童书,其实是一个人长大之前应该读的,不只是给孩子的 01:00:55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1本中国童书,阿甲老师正在进行的书单 01:09:33 这本书单的主编特别青睐大奖作品;获了奖的作品,试错的成本会小很多 01:12:40 我们怎么去建立自己的童书信息网:社交媒体、纸质杂志、官方网站及小红书,都可以参考 【互动方式】 如果想了解更多绘本相关内容,请移步微信公众号@绘本棒棒堂。期待我们任何方式的连接! 【主理人】小巷 柳漾 【音乐】轻松摩尔
再过几天,就是父亲节了。先祝各位爸爸们节日快乐吧! 发现没有,我们身边读绘本的,大多是女性/妈妈,男性/爸爸似乎离绘本有点远。但其实,读绘本的爸爸超级可爱的哦! 在这期父亲节主题播客里,我们邀请了《爱讲故事的爸爸是好爸爸》的作者、中国初代绘本推广人杨政来做客,聊聊做一个和孩子一起读书的爸爸,是什么感受。 杨政从2011年起,在微博上记录和女儿一起读绘本的经历;如今,她的女儿已经16岁了,共读绘本的经历,又帮助他们共同面对一个女孩儿成长的烦恼。 杨政老师说:通过读绘本,我已经把一个爸爸想要对孩子说的话,全都说完了。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5:43 读绘本的很多都是女性/妈妈,男性/爸爸和绘本的距离比较远 07:50 杨政老师是中国初代绘本推广人,连姚晨都转发过他微博的#陪女儿看的书单# 11:10 《爱讲故事的爸爸是好爸爸》是杨政老师家里“可以传宗接代的宝贝” 14:30 绘本让父爱觉醒,让爸爸把想说的话表达出来 16:00 “剪脐带”这件小事提醒爸爸:要负担起保护和引导孩子的责任 19:15 读绘本也给爸爸自己带来改变 25:26 爸爸读绘本需要妈妈们的鼓励 32:31 从《和爸爸一起读书》聊到:我们能陪伴孩子读书多久? 39:30 绘本不是万能的,但能打下亲子关系的基础 41:49 孩子长大了,父母不一定能追上他/她阅读的脚步,但仍然可以通过行动告诉他/她:我也有我的生活 45:18 绘本中有很多关于情感的描写,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什么是爱 49:44 通过绘本,我把一个父亲想对孩子说的话都说完了 54:25 面对青春期的女儿,绘本能带来什么? 57:04 绘本也能给孩子带来发现美的眼睛 01:01:38 很多关于爸爸的绘本,能让人感到温暖或被点醒 01:07:40 呼唤设立父亲读书节,让更多爸爸们享受和孩子一起读绘本 【本期提到的爸爸书单】 《天国的爸爸》[日]长谷川义史 《我爸爸》[英]安东尼·布朗 《动物园》[英]安东尼·布朗 《大猩猩》[英]安东尼·布朗 《朱家故事》[英]安东尼·布朗 《和爸爸一起读书》[美]理查德·桥根森 [美]瓦伦·汉森 【互动方式】 如果想了解更多绘本相关内容,请移步微信公众号@绘本棒棒堂。期待我们任何方式的连接! 【主理人】@小巷 @柳漾 【音乐】Farewell Daddy Blues
前段时间,日本绘本界最重要也最“严肃”的大奖公布了:第27回日本绘本赏。我们的公号也在第一时间做了报道和分享。 日本作为亚洲乃至世界的绘本大国,向海外尤其是中国,输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滋润了不少孩子的童年时光;梳理和分享日本绘本赏,我们也期待,喜欢绘本的朋友能够发现一些散落的珍珠之作;同时,这个几乎见证了日本绘本发展的大奖,也能够给我们更多的启发,无论是创作者、出版人,还是家长。 这期播客,不妨视作日本绘本赏的第三弹,我们邀请了在日本工作和生活的老朋友Jolin,近距离观察和分享日本绘本赏的方方面面。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3:42 日本绘本赏结果公布,日本各大书店等对奖项的关注 05:15 MOE绘本屋大赏和日本绘本赏在日本的接受度和关注度明显不同:前者是书店奖项,更亲民;后者好像显得更“高高在上”,又是公益奖项,很客观,但很多读者本身对它也缺乏了解 08:20 介绍日本绘本赏:几乎见证了日本绘本的历史 11:04 第27回日本绘本赏公布之后的感受 Jolin:《鸡蛋的故事》获奖是意料之中,但《春日:江东和他的父亲》获奖很意外 柳漾:《欢迎来到寿司屋!》和《春日:江东和他的父亲》就能发现这是很“日本至上”的大赏;格外注意其中的翻译赏 15:09 《春日:江东和他的父亲》背后的故事:不仅仅是“地震”,也有“父与子”的情感 20:58 入围作品的分享,尤其是黑井健的まっくろ,改编自日本20年前一则“不要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的公益广告,很具话题性 27:26 大赏公布之前,预测哪些作品能够获奖 30:52 本届日本绘本赏评委的构成,获奖的结果 32:20 顶流作家,没有获奖:例如五味太郎、吉竹伸介、宫西达也等;其实,新人也可以拿到日本绘本赏,无关性别和年龄 41:04 获了奖,会不会带动作品的销量? 44:43 日中两国在“父母带孩子去图书馆借书”上的不一样 47:22 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图书馆对童书出版和阅读起着巨大的作用 50:03 日本独有的“家庭文库”,以及儿童专业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儿童部的情况 54:07 历届获奖作品,我们特别推荐的作品 01:09:01 对“追奖”的看法 【日本绘本赏作品推荐】 弥蕗真智子的《狼起飞的日子》 阿部海太的《当我吹起长笛》 《凌晨一点,礼帽族来了》 tupera tupera的《新发现!高丽菜星动物图鉴》 《孩子们在等着》:荒井良二向长新太致敬之作 町田尚子的《没有名字的猫》 安芸备后的《30000个西瓜逃跑了》 田岛征彦的《不可思议的朋友》 田岛征三的《飞啊!蚂蚱》:自然和向上的冲击力 《青蛙的好天气》以及作者的其他:《印度报大甩卖》《等啊等啊等》《凹下去凸起来》 长谷川义史的《我吃拉面的时候》 石津千寻的《明天猫咪来我家》 梅田俊作的《假装没看见》:关于校园暴力,是日本绘本赏社会议题的代表作品 片山健的《身体,真好》 长新太的《哭了》《圆白菜小弟》 八岛太郎的《乌鸦太郎》和喜多村惠的《生气的亚瑟》:在海外发展的日本作家代表 【互动方式】 如果想了解更多绘本相关内容,请移步微信公众号@绘本棒棒堂。期待我们任何方式的连接! 【主理人】小巷 柳漾 【后期制作】李婧 【音乐】轻松摩尔
先跟大家报告一个消息哈!童书人TALK正式更名为绘本棒棒堂啦! 你也可以理解为棒棒糖的谐音啦,因为,绘本真的很甜,孩子爱吃,大人也会忍不住偷尝几口对不对?同时呢,我们也想建造一个堂会一般的场所,邀请所有对绘本感兴趣的朋友过来,在这里自由自在、心无旁骛地讨论绘本,分享绘本的甜。 回到播客。本期的主题是:纪念4月6日去世的英国绘本大师大卫·麦基。 很多人知道大卫·麦基,是他超级卖座的“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但其实,大卫·麦基还有很多超有意思、富含深意的单行本,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才是构建了大卫·麦基“欧洲寓言大师”的基石。 “最好的纪念就是阅读”。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大卫·麦基的作品。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7:50 大卫·麦基的作品在中国的出版情况 11:36 大麦·麦基不仅是“欧洲寓言大师”,还是“创作常青树”和“电影制作人” 11:33 1964年开始创作,处女作《大嘴鸟大嘴》 14:44 70年代:《六个男人》(1972年)和《黑象和白象》(1978年) 15:43 80年代:《等一下,奔奔》(1980年),《两个怪物》获得德国青少年文学奖,是他唯一一本获得较高荣誉的作品 18:10 在2010年后得到英国主流的喜爱:2019在英国 Seven Stories 展馆办展、2020年获得Book Trust终身成就奖和年度插画家称号、每年5月28日的艾玛日、两次安徒生奖提名 21:51 2010年:后期的作品《丹尼弗先生是个大富翁》 24:03 关于“花格子大象艾玛” 创作背后的故事 花格子的形象在之前的作品中就出现过 影响大卫·麦基的画家:保罗·克利、索尔·斯坦伯格、安德烈·弗朗索瓦 受到大卫·麦基影响的绘本作家:卡门·凡佐尔、罗伦·乔尔德、奥利弗·杰夫斯 31:55 “如何接纳别人和自己的不同”是大卫·麦基的创作命题 32:57 《维罗妮卡的悲伤故事》:关于人生的隐喻 42:02 《夏洛特的小猪储钱罐》:挑战传统阅读习惯 48:33 《等一下,奔奔》:最有影响力的单本 53:03 《从前有座山》:一本很有层次的书 01:04:40 《征服者》:对“寓言”的理解 01:11:34 《六个男人》《黑象和白象》《两个怪物》:战争的发生很荒诞 01:13:14 大卫·麦基的创作主线就是关于接纳和接受不一样 【互动方式】 如果想收藏播客内容文字版,以及节目中提到的作品封面,请移步微信公众号@绘本棒棒堂。 期待我们任何方式的连接! 【主理人】小巷 柳漾 【后期制作】李婧 【音乐】轻松摩尔
【说在前面】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样,会非常清晰地感受到,性别问题,已经浮出水面,成为你我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一方面,女性力量似乎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但另一方面,无论是社会公共层面,还是自我经验层面,依然能看到或者感知到各种结构性的性别问题。 在似乎与性别问题没有关联的童书中,其实也包含着性别的方方面面:绘本中体现出性别意识究竟是怎么样的?当一批具有较好的性别意识的绘本出现时,它们能否对下一代的性别观念的养成起到积极作用?在绘本阅读中性别的参与和分工是怎么样的? 【本期嘉宾】 王帅乃:儿童文学、性别与当代文学文化研究者,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百变:绿光绘本馆主理人,希望以绘本支持女性力量。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9:00 成长经历与性别意识的形成 百变:集体主义的70年代与“假小子” 小巷:80后第一代计划生育政策下的女儿 帅乃:被贴上“数学不好”标签的90后 21:12 女性面对的“既要怎么样又不能太怎么样”的双重压力 23:33 从厦大教授性骚然学生案件开始关注性别问题 26:08 对性别问题的不敏感是否是“幸存者偏差” 28:41 20年前学习性别文学的处境 31:07 当下从事性别研究的环境 36:29 儿童文学中性别意识:女性能顶半边天,“美女蛇”,性别二分,性少数群体 39:50 为什么要从儿童文学转到绘本的性别研究? 41:44 原创绘本中性别意识的发现 母亲处于无休止的家务劳动中 对慈爱的、愿意陪伴孩子的父亲形象的塑造 43:00 《朱家故事》让全世界女性得到共鸣 46:51 50年前出版的性别议题绘本《女生男生》今天看来仍然非常先锋 52:43 《小威向前冲》对受精过程的描述是典型的男性叙事 55:52 《我从哪里来》中较好地呈现了对怀孕、分娩的描述 59:30 《不一样的女孩》和《爱花的牛》打破刻板性别印象 01:03:45 读绘本的男性远少于女性的原因 01:11:51 嘉宾对性别问题的期待 【本期提到的作品】 《荷花镇的早市》周翔/文、图 《朱家故事》〔英〕安东尼·布朗/文、图 柯倩华/译 《妈妈,买绿豆》曾阳晴/文 万华国/图 《女生 男生》(繁体中文版)育苗团队Equipo Plantel/文 露西·古迪耶雷兹/图 张淑英/译 《小威向前冲》〔美〕尼古拉斯·艾伦/文、图 漆仰平/译 《我从哪里来》〔加〕科里·西尔弗伯格/文 菲奥娜·史密斯/图 徐辰/译 《不一样的女孩》〔爱尔兰〕亚斯明.伊斯梅尔/文、图 余治莹/译 《爱花的牛》〔美〕曼罗·里夫/文 〔美〕罗伯特·劳森/图 孙敏/译 【互动方式】 如果想收藏播客内容文字版,以及节目中提到的作品封面,请移步微信公众号@童书人TALK。 期待我们任何方式的连接! 【主理人】小巷 【后期制作】李婧 【音乐】轻松摩尔
【本期福利】 点亮右上方爱心,标记喜欢的单集,写下喜欢的理由并发布。 将「我的喜欢」截图(获取路径:个人-个人主页-我的喜欢)发到童书人TALK公众号后台,抽取2位用户赠送阿甲老师《图画书小史》签名版一本! 追奥斯卡,追金球奖,追诺贝尔…… 一个有影响力的电影/电视/文学奖项,很大程度上能够左右普通读者的观影或阅读选择。 在童书/绘本界,最受关注的,无疑是由美国图书馆协会颁发、被誉为绘本界奥斯卡的凯迪克奖。而凯奖的获奖作品,往往也成为各国版权贸易争夺的焦点。 刚刚过去的1月24日,2022年凯迪克奖公布1金4银。关于它们中文版权的归属,又引发一轮讨论。 然而近年来,凯迪克似乎越来越趋向于社会议题和政治正确,移民问题、平权运动、环境保护等题材作品频频获奖,让外界一度质疑凯奖越来越“远离艺术创新传统了”。 84岁的凯迪克奖,真的老了吗?普通中国家庭,还要不要去追呢? 本期节目,我邀请了绘本研究者、翻译了19本凯迪克奖作品的阿甲老师,和绘本发烧友、对凯奖如数家珍的柳漾老师,聊聊凯奖的历史、传统、演变、幕后花絮,近年来趋向保守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个奖项。 一句话:凯迪克奖是我们的阅读选项之一,但应该看到世界范围内更多文化、更多元的表达。 【本期嘉宾】 阿甲:童书作者、译者、研究者与推广人,红泥巴读书俱乐部创始人,著有《图画书小史》等作品,共翻译19本凯迪克获奖作品 柳漾:前魔法象主编,绘本发烧友,绘本译者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3:52:没有想到《西洋菜》同时获得凯迪克金奖和纽伯瑞银奖 05:05 :阿甲老师翻译《西洋菜》的“幕后花絮” 06:27 :柳漾老师对今年凯迪克奖的感受 09:38:《好奇之旅》与作者另一本作品《丹尼尔找到一首诗》,以及同为疫情之下对户外生活向往的《外面真好》《下一个春天》的比较 10:47 :金奖和银奖的中文版引进情况 11:35:凯奖的版权费真的很高吗?目前凯迪克奖中文版版权分布情况 14:49:阿甲老师和凯迪克奖的私人连接 早期做阅读推广时“为了找到卖点”而接触凯迪克 翻译时会选择在图画书历史上有意义的作品,翻译了19本凯迪克金奖银奖作品 因为研究美国图画书历史而系统阅读凯迪克奖作品 19:05 :柳漾老师和凯迪克奖的私人连接 在启发做编辑时,从工作角度了解作家作品 每年主题性收集凯奖作品 21:33 :阿甲老师最喜欢的凯迪克奖译作:《小房子》和《阿莫的生病日》 24:06:柳漾老师的私人凯奖书单 《玛德琳》《和我一起玩》《野兽国》《驴小弟变石头》《月下看猫头鹰》《七只瞎老 鼠》《小猫咪追月亮》《绿》《外面真好》 30:14 :近几年美国图书馆员越来越重视图画书的政治正确 33:47:从《外公的旅程》《池塘》等作品看凯奖的传统和主张,近年来会优先关注少数族群、移民问题,引领社会观念的潮流 37:24:名气很大却没有拿到凯迪克奖的作家 38:16:凯迪克是否有过“死亡之年”? 38:44 :金奖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是各种因素平衡的结果;同一届获得金奖和银奖并无高下,都是优秀的作品 41:47:为什么格林纳威奖在中国没有像凯迪克奖那么火 46:31 :从《摩尔小姐》《马背上的女图书管理员》看美国公共图书馆对于童书的影响 49:46 :凯迪克奖在美国能卖到20万册,但在中国并不一定与畅销划等号 51:43:凯迪克奖“老”了吗? 马库斯曾经呼吁,希望凯迪克奖颁奖条件放宽,允许非美国人参与评奖 格林纳威最近几年大量颁给外籍人士 凯奖的保守也为其他奖项的兴起提供了机会 美国媒体的奖项相比凯奖更具有国际视野,《团圆》《独生小孩》《我想念外公》等入选媒体奖项 对教育意义的注重,与对视觉的弱化,越来越难以见到玛西娅·布朗、大卫·威斯纳、杨志成等作者 01:00:51:从凯迪克奖看当下美国社会割裂的社会氛围,非精英阶层对美国以外文化的不关心 01:05:46:中国家庭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凯迪克奖? 凯迪克奖一开始并不是中国读者阅读图画书的风向标 近年来的热度与网络营销有关 孩子应该尽可能多看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各种不同的书 有些书并不适合在中国出版,希望出版商不要逢凯奖就买 01:15:06:信谊、丰子恺奖等原创奖对中国表达的促进,去中心化的奖项更适合中国 01:15:41:中国还没有统领性、改变创作者创作道路的奖项 【本期提到的作品】 Watercress(《西洋菜》)〔美〕陈郁如/文〔美〕陈振盼/图 Mel Fell(《翠翠掉下去了》)〔美〕科瑞.R.塔博/文、图 unspeakable:The Tulsa Race Massare(《无法言说:塔尔萨种族大屠杀》)〔美〕卡罗尔·波士顿·韦瑟德福/文〔美〕弗洛伊德·库珀/图 Wonder Walkers(《好奇之旅》)〔美〕米莎·阿彻/文、图 Have you ever seen a flower《你见过一朵花吗?》〔美〕肖恩·哈里斯/文、图 《丹尼尔找到一首诗》〔美〕米莎·阿彻/文、图 阿甲/译 天略童书/出品 《外面真好》〔美〕黛博拉·安德伍德/文、图 阿甲/译 中信出版社/出版 《下一个春天》〔美〕范黎渊/文、图 范晓星/译 中信出版社/出版 《美好时光》〔美〕罗伯特·麦克洛斯基/文、图 崔维燕/译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 《小塞尔采蓝莓》〔美〕罗伯特·麦克洛斯基/文、图 崔维燕/译 蒲蒲兰/出品 《小房子》〔美〕维吉尼亚·李·伯顿/文、图 阿甲/译 爱心树/出品 《阿莫的生病日》〔美〕菲利普.斯蒂德/文〔美〕埃琳·斯蒂德/图 阿甲/译 爱心树/出品 《田鼠阿佛》〔美〕李欧·李奥尼/文、图 阿甲/译 爱心树/出品 《玛德琳》〔美〕贝梅尔曼斯/文、图 柯倩华/译 启发/出品 《和我一起玩》〔美〕玛丽·荷·艾斯/文、图 余治莹/译 启发/出品 《野兽国》〔美〕莫里斯·桑达克/文、图 宋珮/译 蒲公英/出品 《亲爱的小莉》〔美〕威廉·格林/文〔美〕莫里斯·桑达克/图、梁家林/译 爱心树/出品 《神奇的画》〔美〕乔恩·艾吉/文、图 崔维燕/译 麦克米伦/出品 《歌舞爷爷》〔美〕卡伦·阿克曼/文〔美〕斯蒂芬·甘默尔/图 柯倩华/译 启发/出品 《驴小弟变石头》〔美〕威廉·史塔克/文、图 张剑鸣/译 信谊/出品 《月下看猫头鹰》〔美〕珍·尤伦/文〔美〕约翰·秀能/图 林良/译 信谊/出品 《七只瞎老鼠》〔美〕杨志成/文、图 启发/出品 《小猫咪追月亮》〔美〕凯文·汉克斯/文、图 阿甲/译 明天出版社/出版 《绿》《蓝》〔美〕劳拉·瓦卡罗·希格/文、图 麦克米伦世纪童书/出品 The Undefeated(《不败之身》)〔美〕夸姆·亚历山大/文 〔美〕卡迪尔·尼尔森/图 《青蛙和蟾蜍》〔美〕艾诺·洛贝尔/文、图 潘人木、党英台/译 信谊/出品 《然后,然后呢?》〔美〕阿诺德·洛贝尔/文、图 阿甲/译 蒲公英/出品 《鼓手霍夫》〔美〕芭芭拉·安柏利/文、图 艾柯/译 童立方/出品 《外公的旅程》〔美〕艾伦·塞伊/文、图 匡咏梅/译 爱心树/出品 《爸爸的池塘》〔美〕丕宝/文 〔美〕裴施/图 杨玲玲、彭懿/译 北斗童书/出品 When You Trap a Tiger(《当你困住老虎时》)TAE KELLER/著 《马背上的女图书管理员》〔美〕希瑟·亨森/文〔美〕戴维·斯莫尔/图 王志庚/译 魔法象/出品 《摩尔小姐》〔美〕简·宾波洛夫/文 〔美〕黛比.阿特韦尔/图 王志庚/译 魔法象/出品 《谢谢您,阿嬷》〔美〕欧吉·莫拉/文、图 方素珍/译 天地出版社/出品 《晚饭吃鱼》〔美〕玛丽莲·布鲁克·戈夫斯坦/文、图 阿甲/译 奇想国/出品 《黛西的球》〔美〕克里斯·拉西卡/文、图 禹田/出品 《团圆》余丽琼/文 朱成梁/图 信谊/出品 《独生小孩》郭婧/文、图 中信出版社/出版 《我很想念你》金晓婧/文、图 蒲公英/出品 《发光的孩子》〔美〕杰瓦卡·斯特普托/文、图 陈光/译 明天出版社/出版 【互动方式】 如果你对本期节目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童书人TALK小巷。 如果想收藏播客内容文字版,以及节目中提到的作品封面,请移步微信公众号@童书人TALK。 童书人TALK每月更新两期,公众号每周更新两次,会分享更多童书资讯。 期待我们任何方式的连接! 【主理人】小巷 【后期制作】李婧 【音乐】轻松摩尔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