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坐SeatDownPlease
@俗女序诗 的额外频道

Album
主播:
俗女序詩
出版方:
Bocy一页序詩
订阅数:
3808
集数:
9
最近更新:
11个月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大家好,我是序诗。 没想到,创建这个播客几年后, 这里成为了一个秘密基地。 当我的表达欲需要尽快耗尽, 以便可以好好休息的时候, 这个播客会短暂地复活一下。 谢谢你们来听。 - 小红书:@俗女序诗 -b站:@俗女序诗
请坐SeatDownPlease的创作者...
俗女序詩
请坐SeatDownPlease的音频...

vol.009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老师

> 小雷老师课堂小记 > 师问:“为什么女娲是用泥土造人的呢?” > 生答:“人是从土里面来的,最后会回到土里,循环成一个圆。”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老师? 这个问题在去年10月的《人物》中被抛出来。 文章讲述的是郭初阳老师的故事,他如何用语文去滋养他的学生。而这个故事背后,是他在成长过程中被语文滋养,又重新回到语文教育的场域里,滋养下一代人。 这个故事,于是有了几分传承的意味。变得生动和悠扬起来,他不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几代人,被一种恒久的坚持所贯穿,这种坚持在语文中被书写。 在这一次的播客中,我们再次把这个问题抛出来,我们没有像郭初阳老师一样的接近于答案的样本,问题是一种求索和追问。 我邀请到了两位和我一样,曾经在语文课堂上深受感动的朋友,我们都是在语文教育的受益者,我们在语文的课堂上,看到了教学任务之外的,关于人的尊严、充沛的情感、丰富的精神世界。 为了让这个问题的求索视角更加丰富,我们还邀请到了我大学的学姐——小雷老师,在走出中文系之后她,她成为了一名初中语文老师。与我们对待这个问题时,带着感激感情不同,小雷老师更多是「较劲」。她惊叹于学生的天分,沉浸在他们的灵气之中,感到幸福的同时,也时常苦于「不完美的课堂」。 她满怀激情地为我们朗读孩子们的诗歌习作,同我们讲述在课堂上灵光乍现的时刻,也几乎是哀嚎着担心自己的不完美对孩子们的挫伤。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老师? 这场播客,我们带着对学生时期的老师的感激、对如今孩子的灵气的惊异、也带着对语文本身求索的苦恼与幸福。 我们从语文教育中汲取能量,构建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塑造我们感知、理解世界的方式,我们之中的一些人又重新进入到语文教育中,成为讲台上的那个人,去滋养新的一代人。而另一些、大多数的人,则带着这些痕迹,一头栽进自己生活当中。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周而复始,循环成一个圆。 > 主播:序诗 > 播客嘉宾:小雷老师、美丽、小猪 > 播客平台:小宇宙 > bgm: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 - 我有一个装满星星的口袋 (编曲伴奏) > 首图:电影《死亡诗社》

54分钟
1k+
2年前

vol.007 让我们较真地对待mbti走红的这件事儿

MBTI是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的简称,它被认为是一种迫选型、自我报告式的人格类型评估工具,由迈尔斯母女基于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的荣格八维理论而来。 最初,mbti被主要用于职业规划,mbti会根据你的测试结果,为你推荐适合你的岗位,以供职业选择的参考。而现在,mbti在语境正在拓宽,它不仅成为我们交友中更快认识对方的手段,某种程度上,它也成为我们对自己进行判断的一种数据方式。 这种语境的拓宽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它昭示的仅仅是一个人格测试游戏的流行吗?我们为何相信?这种相信又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于是,便有了我们这一期的播客。当大数据和消费主义已经将我们裹挟过一次的时候,我们能否对社会的「流行」保持警惕和质疑。可以玩得很开心,但也要玩得很清醒。 所以,让我们让我们较真地对待mbti走红这件事儿。本期播客从「去年12月我在小红书发表了mbti内容后组建起4个mbti社群」说起,谈谈我们对于「mbti人格测试突然走红」的想法。 去年12月至今,我一共创立了4个mbti社群,这就像是一场关乎mbti人格的实验,在这期间,也有尝试将enfp和infj放置在同一个群里,看他们的“化学反应”,观察enfp与infj显著的性格差异。当我们跳出来,像一个局外人一样,观察mbti如何进入我们的生活时,我们将会产生很多疑问。 本期播客,我和enfp可靠、infp小猪,讲述了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不同人格的特点,并将这个话题延展到了“mbti如何帮助我们自我认识”、“我们该如何认识自己”、“我们如何通过mbti寻求社会心理认同”、“这种社会心理认同如何把我们引导入同质化的社会”...... 最后,如果我可爱的群友听到这期播客,也请继续玩得开心。但mbti只是测试,你们本身就很可爱。

37分钟
99+
3年前

vol.006 全社会的同理心,是疫情给我们的最痛也最好的收获

你还记得2019年吗? 那时,大厂如日中天,对毕业生来说,一个大厂的offer意味着“好的未来”。“内卷”更像是一种自我鼓励的戏谑,“加班”是成长的标志,“不稳定”是有竞争力的符号。留学机构遍地开,出国虽然不意味着绝对的更高的学历,却意味着更有意思、更开阔的经历。考研人数已经被评价为“历史新高”。 可这句关于考研的评价却沿袭到今年,甚至加了一句“2022考研将有300多万人落榜”。伴随着的还有“大厂裁员”、“留学生归国”、“中小企业生存困难”...... 于是在上周我们发起了一个征集,想更加深入地去看大学生这个群体,去看到他们的困难,更想去看到青年人的力量。 本期参与录制的三位朋友,有正在国外读研的美丽,她将带我们看到疫情期间在国外学习的感受;有在国内读研的勾勾,20年毕业的他是直接面对疫情经济的一届;以及在国内念大学的小猪,她就是“4年大学,3年疫情的典型代表”。 在这次讨论当中,我们谈到了疫情如何重构我们的社会价值体系,“不确定”不再充满“可能性”的魔力,“稳定”成为了稀缺品。我们还谈到了,我们的“摆烂”意味着什么。 我很高兴我们的对话延展到了“除了苦痛和悲伤,疫情给我们带来了什么?”。2019年很好,但在那个积极的社会背后,也是浮躁的人心、趋利的取向和到处充斥的快速信息。而疫情像是一个暂停键,按下的同时,让我们有了更多思考的时间,能够沉静下来去看这个世界。我们的青年人恢复了对于世界的感知力与同理心。 在这次全社会的灾难中,我们确实失去了很多,但是好庆幸这个世界还有年轻的力量。它无关年龄与经历,而关于情感和信念。如果无法改变,那就接受这种暂停,去唤醒我们沉思的勇气。希望我们共勉。 /本期播客时间线/ 08:14 美丽在国外因为疫情经历种族歧视 12:00 关于研究生和大学的美好图景,都因为疫情一落千丈 17:55 对于疫情的心理变化,从紧张到现在疲于应对... 24:40 疫情的不确定性,不仅仅让我们无法顺利出行,也慢慢地改变了我们的社会评价体系,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了gwy和教师等有编制的岗位。 31:57 读一些征集的内容,好受鼓舞! 35:16 整个播客的感动部分从这里正式开始:全社会的同理心,是疫情给我们最痛也最好的收获。 42:00 美丽疫情在国外做一顿吃三天,昨晚的黄瓜剩半根到今天啃... 43:00 我们摆烂了!大大方方地聊聊摆烂!我们爱摆烂!(白天摆烂+半夜emo,生活很充实。) 54:12 来,接受我们的祝福吧!

59分钟
99+
3年前
请坐SeatDownPlease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