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稳定 | 第3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过冬如此SAD,我们要戴好帽子# 在冰冷的季节,情绪低落似乎是家常便饭。我们将聊到冬天的不同体验,从南到北,从湿到干,寒冷的确让人不由自主地变得emo一些。 我们将分享一些过冬的小妙招,让你在寒冷中感到一丝暖意。或许是一杯热巧克力,或许是一堆温暖的毛毯,又或者是和朋友家人共度时光。冬天的美好并不局限于白雪皑皑的风景,更在于我们懂得如何寻找温暖的点滴。 听听珀耳塞福涅的故事,了解为什么冬天的风吹得那么萧瑟,却也正是冬藏春生的前奏。或许在冰天雪地中,我们能感受到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宁静和生机。 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也请记得要舒展身体,即便在被毛衣裹得严严实实的时候,也不要忽略锻炼的重要性。 最后,听完“小白兔和大灰狼”故事的前半段,朋友们,在大风中紧紧抓住你的帽子,抓住你的希望。上好发条,迎接新的一天。 无论你在哪里,希望我们的播客能为你带来笑声, #章节速览 - 00:00 南北方人冬季穿衣与保暖的故事;学习一下SAD和emo的关系; - 07:12 希腊神话珀耳赛福涅和冬天的隐喻,冬藏春生是四季轮回更替的规律 - 10:39 冬季保暖好物大赏1(全是自来水,非带货哈🤣) - 16:30 冬季保暖好物大赏2;emo的时候怎么让身体先活过来 - 23:07 闲扯战斗民族的自我关照方式 - 28:28 分享冬季情绪管理与生活感悟,充分告别,为走入新的旅程做准备;为什么咨询师在春节前总是最忙; - 34:15 一只叫“大灰狼”的命运;戴好帽子过冬; - 36:33 播客节目的期待与成长;不必害怕“嗓门儿大”,发出声音才能更有力量地存在; - 44:49 除草机声与女性声音的探讨 #Tips 1 SAD:季节性情感障碍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或SAD是抑郁症的一种。它发生在一年中的某些季节--最常见的是秋季或冬季。人们认为,日照时间缩短和日照减少可能会引发大脑中的化学变化,从而导致抑郁症状。光疗和抗抑郁药可以帮助治疗 SAD。 2 珀耳塞福涅(拉丁语:Persephone),又译为普西芬妮、泊瑟芬。她是希腊神话中冥界的王后,主神宙斯和农业之神得墨忒耳的女儿,冥界之神哈迪斯的妻子。据传说,珀耳塞福涅越快乐,大地便越一片繁荣;越悲伤,则大地就越一片荒芜。珀耳塞福涅被冥王哈迪斯掳走后整日郁郁不乐,大地上的花朵渐渐枯萎。后来其母得墨忒耳经太阳神赫利俄斯的协调,及宙斯的出面处理,终于找回珀耳塞福涅,但珀耳塞福涅已在哈迪斯的欺骗下吃了四颗(或六颗)石榴籽,注定每年要回冥界四个月(或六个月)。据荷马颂歌讲到,农神得墨忒耳使大地作物生长或枯萎,人间之所以有春夏秋冬四季,是因为她的女儿珀耳塞福涅在春夏时回到众神之中、在秋冬时去往冥界。 珀耳塞福涅这个名字意为“打脱谷种者”或“光明的破坏者”(light-destroyer),在希腊艺术中珀耳塞福涅一般被画为一个身穿长袍、抱着收割后的稻穗或者麦穗、面带庄重微笑的妇女。 请欣赏:《掠夺珀耳塞福涅》(伦勃朗/画,1631) 4 SAD光疗灯:季节性情绪障碍(SAD)是一种以季节性模式出现和消失的抑郁症。确切的原因还不完全清楚,但它通常与减少有关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长较短有关。有些科学家发现一个叫做SAD灯的灯箱可以帮助他们。它们会产生非常明亮的光来模拟阳光。这被认为是在鼓励你的大脑减少褪黑激素(一种让我们昏昏欲睡的激素)。但是是否适用光疗灯,以及使用的时长还是需要在医生建议下使用,请勿自行判断。 #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病情稳定 | 第2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努力之后却“一无所有”了吗?# 本期是我们继成都面基之后,相隔两地的“双城”第一期。 恰逢水逆,诸事不顺,又是辞旧迎新时刻,欢迎大家来听听我们如何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唠到哪儿。 生活有时候就是一个大型的喜剧舞台,全力以赴之后却“一败涂地”的话,难免怀疑自己像个小丑,滑稽地试图取悦一位叫“命运”的权威。 一位叫比昂的精神分析师喜欢说:从经验中学习。 最近这几年,大家可能都发现,越努力,越快获得“一败涂地”的经验,真是沮丧给沮丧他妈开门。 嬉皮笑脸是我们自制的心灵创可贴,来吧,朋友们,上班出门前来一贴! P.S. 由于水逆,中间有口误:是丹泽尔.华盛顿,不是乔治.华盛顿 (🤦🏻♀️顶锅遁。。 #章节速览 - 00:00 分享对第一期节目的兴奋、羞耻和快乐、满足;西瓜皮小组主打一个随波逐流。 - 05:45 远程面对面交流的奇妙体验,声音带来的共时和穿透性超越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让我们在第三空间相见。感谢现代科技。 - 09:18 台风下的自我挑战与应对,请欣赏“泰北萧敬腾”的表演。 - 14:00 努力却未必能带来结果,包括关系分离、无常等,而人们往往会有一种难以接受的信念,想要掌控自己的结果。在亲密关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浪漫、冒险、动荡、变化、基本、熟悉、安稳依恋之间的矛盾,即使尽了最大努力,在生命中,我们还是要面对分离结束或者说再见的时刻的到来,不管它以怎样的原因,怎样的形式发生。 - 22:04 如花的故事与内心执着的“老地方”,这里有电影《胭脂扣》剧透(小心!!!) - 30:14 面对生活的挣扎、扑腾,我们怎么办?来听听其他人的“不快乐”,让你快乐快乐。。 - 35:03 苦难有积极意义吗?如果有,是怎么发生的?苦难是人生体验的一部分,经历后可以赋予自己独特的意义。过分的积极会抹杀掉内在的完整性。 - 41:59 面对逆境,学会嬉皮笑脸与自我保留;如何在年末总结中反思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人生漫长,可以做些什么来让自己舒服。建议在感觉不好的时候,可以用鼓掌的方式来缓解情绪。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中有自己的挣扎和痛苦,这是一种非常棒的英雄主义。 - 48:20 探讨努力与爱情的关系;晓韵的电影之夜,精神上的暂时逃离和疗愈 - 52:51 还有些什么小技巧可以让你feel better? - 1:00:19 期待与观众互动,但保持拉完就跑风格,拜拜,下期见。 #Tips 1 水逆是一种占星学上的概念,源自于古代对行星运动的观察。在占星学中,水逆通常指的是水星逆行。水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它的轨道周期相对较短。水星逆行发生在当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过程中,当我们看向水星运动的方向时,它似乎停顿、倒退,再次恢复正常运动。实际上,这是由于地球和水星轨道位置关系导致的一种视觉错觉。在水逆期间,占星学家认为水星的影响可能导致人际沟通、技术设备、交通运输等方面出现混乱、延误和误解。水逆通常持续几周,多次发生在一年中。虽然水逆在占星学中有其信仰者,但科学上并没有证据支持水星逆行会对地球上的事物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2 双相障碍也称为躁狂抑郁症,是一种心理健康疾病,可引起极端的情绪波动,包括情绪高涨(躁狂症或轻度狂躁症)和低落(抑郁症)。节目中是比喻天气的极端冷热交替。 3 Can Love Last?: The Fate of Romance over Time by Stephen A. Mitchell 4 《胭脂扣》 (英文:Rouge),是香港1987一部电影,由关锦鹏执导,梅艳芳、张国荣主演 5 基洛李维斯Keanu Reeves,有一段采访,讲fight for your love,有兴趣可以自行搜索 6 乔治·丹尼斯·帕特里克·卡林(英语:George Denis Patrick Carlin,1937年5月12日—2008年6月22日),美国单人喜剧演员、作家、社会批评家。卡林以其特色的黑色幽默,以及他个人在政治,语言、心理学、宗教及诸多禁忌主题的观点而闻名。(来自wiki) #Staff 主播 | @马晓韵 @Q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病情稳定 | 第1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有病”的那些事儿# 大家都有病,这似乎是一个直指生活本质的坦率说法,却也正因如此,成为一种解放心灵的契机。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谁能说自己没有点“病”呢? 人们往往因为一些不同寻常的特质、独特的爱好或是一些看似“古怪”的习惯而感到羞愧,生怕被别人嘲笑或排斥。其实,这正是人类多元性的体现。拥有自己独特的“病”,是每个个体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印记的方式,不是需要隐藏的秘密。 有时,我们需要适时发疯一下。这并不意味着真的生病,而是通过一些独特的行为,释放内心的压力和焦虑。或许是独自大笑、跳个奇怪的舞蹈,又或者是放声高歌(搞个播客),这种放纵,是情绪的一种宣泄,让我们摆脱日常的沉闷,找回内心的自由。 在“有病”的那些事儿中,我们或许能找到情绪稳定的一剂良药。人生本就是一场旅途,从容应对压力和困扰,有时也需要用一些“病”来治疗。“有病”并不等于生病,而是一种对自己真实情感的认同和宽容。 让我们摆脱那些无谓的羞耻,勇敢地承认和迎接自己身上的“病”,适时放纵一下,释放压抑,笑对生活。 毕竟,大家都有病,这或许正是我们人类最美好的一部分。 #章节速览 - 00:13 关于播客、声音陪伴的理解 声音是一种温和的在场,可以提供心理延伸空间。声音在电子陪伴时代中侵入性最少,但可以反复听,体验更丰富,欢迎留言。 心理咨询师喜欢问感受,是为了建立心理自我觉察空间。 传递心理学干货,帮助大众了解内心世界,期待我们共同创造体验,分享时光,认识和了解自己。 - 08:35 在第一次合作时两人相互“告白”,建议有“亲密”过敏的童鞋来脱敏 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和幽默的重要性。 自我赞赏环节容易让人感到尴尬,如何在“优点”vs“缺点”之间找到个人特点? - 16:42 对“神经病”一词的刻板印象;理解困难,拥抱健康,摆脱标签化思维 讨论了健康和生命的关系,以及在临床工作中对来访者的理解和包容问题。病理化的标签只能带来偏见和刻板印象,而不是理解和多样化的包容。 - 25:03 patient一词的来源与翻译问题 patient这个词讲述的是人正在经历痛苦的人,但直接翻译为“病人”并不适切。我们的讨论也一次对“病”这个词的含义的重构,让人们更了解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咨询非常珍贵,把人当成一个人来对待,有点退耕还林的意味。 “幸存者”vs“受害者”心态的不同。 - 48:02 朋友坚持见咨询师的故事——心理咨询的殊胜之处何在? 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有怎样的不同? 心理咨询是一个选项,但并不是帮助我们成长的唯一方式。 - 49:59 欢迎留言,分享故事,一起“适时发疯” 欢迎大家在节目中分享自己的体验。 #Tips 1 《疾病的希望:身心整合的疗愈力量》作者:(德)德特雷福仁,(德)达尔可 著,易之新 译 2 “患者”在英语中的对应单词为patient,词源来自拉丁语动词pati,意为承受、忍耐,即正在承受痛苦的人。 3 神经病是指神经系统的组织发生病变或机能发生障碍的疾病,强调神经系统的组织的病变。 4 神经衰弱,是一个在20世纪初受当时的西方医学影响而传入中国的术语,用以表示人体神经实际上的机械性衰弱。 神经衰弱在1869年首次用作精神病理学上的术语,其亦是由比尔德开创此一先例,用以表示一种疾病,当中症状包括疲劳、焦虑、头痛、心悸,高血压、神经痛,以及抑郁。 神经衰弱目前仍是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的CCMD-3的一项诊断项目。但它不再包含于世界卫生组织的ICD-11及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DSM-V中。(来源:维基百科) #Staff 主播 | @马晓韵 @Q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还有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