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作恶?悬疑剧场“深渊三部曲”终章《生吞》生猛来袭!

“这世道坏人都抓不完,好人还犯错,啥时候是个头啊。”三面灰色水泥墙配上冷峻的灯光,悬疑剧《生吞》近日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拉开首轮演出的大幕。 《深渊》《心迷宫》凭借绚丽的舞台技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悬疑剧场品牌【深渊剧场】的第三部作品,《生吞》在舞台设计的表现上依旧亮眼:空台让全场聚焦演员,通过舞台的假定性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把属于话剧的想象力还给观众;实景则被分隔为两层楼12间房间,大大增加了舞台的丰富性和可看性,配以即时摄影将舞台细节放大、将演员的微表情放大,如同给每一位观众带上了一副望远镜。 《生吞》甚至将实景延伸至了剧场外,观众能够跟着即时摄影的镜头走出剧场,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停车场看到一片东北的雪地。剧中即时摄影的运用会对演员表演和观众观影产生哪些影响?作为“深渊剧场”的终章,《生吞》在悬疑剧领域实现了哪些突破?本期节目为您揭晓。 -对话者- 王维帅(@王维帅SDAC):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 蒋运:《生吞》摄影导演 童可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宣传经理 星纪(@Starcyxx):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收听指南- 04:08 在话剧舞台上的即时摄影师也是一个演员 05:54 即时影像的运用在“深渊三部曲”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07:36 “深渊三部曲”的进化论 21:25 《生吞》更忠于舞台 27:35 《生吞》相比前两部增加了时间维度 36:13 生活细节和文化符号让整部剧更加丰满 46:15 演员们“上楼演影视剧,下楼演舞台剧” 53:39 《东北舞王诞生记》 57:45 夸一下麦朵、小白和好大哥 * 悬疑剧《生吞》舞台 * 悬疑剧《生吞》剧照 * 王维帅剧照 -互动方式- 微博:@江南派FM 社区:“阿基米德”app《先锋派报告》节目社区

75分钟
99+
1年前

王亚彬x宋雨x谭一梅:舞出“天下第一行书”的魏晋风骨

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饮酒赋诗。后来,他将这些文章编成一本集子,并作序一篇,记述曲水流觞之事,抒发内心感慨,这就是传颂千年的《兰亭集序》。它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全文共28行,324字,一笔一划也像飘渺的舞姿一样。 * 褚遂良摹《兰亭集序》 [3949364-BaG4GTcNpK1699633246879_1003x645.png] 上海歌剧院舞剧团以这幅书法作品为蓝本,创排舞剧《永和九年》,展现中华书法之美和人文精神。舞者们怎么把《兰亭集序》跳出来?怎么展现王羲之的内心世界和魏晋人文精神?本期节目为您揭晓。 -对话者- 王亚彬(@王亚彬):舞剧《永和九年》导演/编舞 宋雨(@宋雨同学):上海歌剧院舞剧团首席演员 谭一梅(@谭一梅):上海歌剧院舞剧团首席演员 星纪(@Starcyxx):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收听指南- 02:54 王亚彬:从小就是书法爱好者 05:36 宋雨:书法是纸上的舞蹈 11:03 谭一梅:每个动作都被赋予了情感 22:26 宋雨:有涂改的《兰亭集序》才像王羲之的人生 24:53 王亚彬:魏晋文人雅士追求的天人合一仍有现代启示 33:05 谭一梅:21个“之”字的表现方式都不同 37:01 宋雨:现场伴奏更能让人体会作品中的情感 38:37 王亚彬:整个舞台都出自国内“天花板”级大师之手 * 舞剧《永和九年》海报 * 全新人物系列海报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社区:“阿基米德”app《先锋派报告》节目社区

47分钟
99+
1年前

回了陈塘关的哪吒还是“孤勇者”吗?

哪吒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深受当代年轻人喜爱的一个神仙,他大闹东海、剔骨削肉的故事被一代代人口口相传。古往今来,讲述哪吒传奇人生的文艺作品有很多,最近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一群人也在重演哪吒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哪吒已经在昆仑山修行多年,因要渡过羽化升仙的最后一劫返回家乡陈塘关,他会在这里看到什么?做些什么呢?他还是那个充满反叛精神和正义感的“孤勇者”吗?本期节目带您走近话剧《哪吒回了陈塘关》。 - 对话者 - 付仲豪:《哪吒回了陈塘关》导演 伊玚:《哪吒回了陈塘关》助理制作人 星纪(@Starcyxx):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 收听指南 - 04:46 哪吒的经典形象 09:20 哪吒是聪明的幸存者 10:49 使用哪吒IP是“走捷径”,就像国外喜欢解构莎士比亚一样 13:10 哪吒离开前后的陈塘关发生了什么变化? 14:32 父子关系是哪吒故事的重要矛盾 19:19 “村民”都卷起来了! 22:50 导演:这个创意很好,下个作品再用! 27:09 剧场的气质会影响戏剧演出效果 30:37 沉浸式演出里有“社恐位”“昆仑俯瞰位” 38:19 导演:接下来想做“八仙过海”IP戏剧 - 相关图片 - * 《哪吒回了陈塘关》舞台模型局部图 [dad93e38f46df71cbcff92bd83706270.jpg] * 《哪吒回了陈塘关》舞台设计概念图 [f8133ba22255eec5bb6d13086980a89d.jpg] [13c5e8028feb03a8da18e067863b707d.jpg] * 导演付仲豪 * 排练现场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社区:“阿基米德”app《先锋派报告》节目社区

40分钟
99+
1年前

原创音乐剧《刺秦》:利刃出鞘,致敬人性的诗意

战国末年,剑客荆轲、琴师高渐离不满秦王暴政,决意刺杀嬴政,换来和平。然而,荆轲刺秦失败,高渐离被秦王招入长鸾宫做御用琴师。面对挚友的失败和秦王终结乱世的梦想,他能否改写历史的结局?原创音乐剧《刺秦》将潜入时空,重述历史的另一种可能性。 作为一部音乐剧,《刺秦》创新融入了戏曲元素,让东西方两种迥然不同的舞台艺术交织在一起,将会给观众带来怎样别开生面的视听感受?本剧还将秦王嬴政设定为一名女性,这又是出于何种考量?本期节目为您揭晓。 - 对话者 - 俞鳗文(@俞鰻文的排練道場):上海昆剧团青年导演、音乐剧《刺秦》导演 朱潇然:音乐剧《刺秦》制作人 钱海睿(@钱海睿和钱海睿):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青年演员、音乐剧《刺秦》中饰 高渐离 星纪(@Starcyxx):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 收听指南 - 02:24 荆轲刺秦后会发生什么? 04:26 戏曲+音乐剧不是为了搞噱头 13:58 戏曲是“中国的音乐剧” 21:36 在做音乐剧时借鉴了戏曲的编排方式 25:10 嬴政在剧中是个女的?! 33:32 “我让戏曲演员演了音乐剧,这回又让音乐剧演员唱戏” 38:16 刺秦是勇敢的,排这部剧也是 - 《刺秦》排练照 -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社区:“阿基米德”app《先锋派报告》节目社区

48分钟
99+
1年前

这次,金星舞蹈团《不期而别》将如期而至!

上海金星舞蹈团及其巴黎分团首部合作作品——现代舞《不期而别》将在11月的上海进行世界首演。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现代舞蹈团体,上海金星舞蹈团建立于1999年,在艺术总监和舞蹈家金星的带领下,已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现代舞蹈的中坚力量,曾参加了英国和瑞士的舞蹈节、意大利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等国际文艺活动演出。这支只有十多人的舞团为何能赢得国内外专家与观众的认可?本期节目让我们走近上海金星舞蹈团,走近这些优秀的舞蹈家。 - 对话者 - 金星(@金星):上海金星舞蹈团艺术总监、舞蹈家 孙主臻:上海金星舞蹈团首席演员、编舞、舞蹈教练 宗涔洋:上海金星舞蹈团首席演员 星纪(@Starcyxx):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 收听指南 - 05:53 “他们刚来的时候像‘肉粽子’一样,被绑得死死的” 12:57 “创作者只完成作品的50%,剩余的交给观众” 15:12 “金星舞蹈团里是探讨,不是‘订货’” 17:44 “金星舞蹈团要追求一种‘质感’” 28:50 “南非编舞家莫娅·麦克尔能挖掘出力量质感” 30:07 “文化差异抹不去,只能互相认同和接纳” 32:28 “舞蹈语汇表达不需要借助其他表现形式” * 《不期而别》排练照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社区:“阿基米德”app《先锋派报告》节目社区

36分钟
99+
1年前

音乐剧《不·平凡的日子》:沉浸到快贴在观众脸上

外百老汇经典治愈音乐剧《不·平凡的日子》已经在上海进行了近3个月的驻场演出,讲述了4个年轻人与自我和解的故事。演员叶嘉雯表示,作为一部沉浸式戏剧,该剧在表演过程中与观众的距离最近可到“脸贴脸”。对此,有的观众欣然接受,还能积极参与到互动中,有的却“战术性后退”。外百老汇经典作品是如何一步步改编成中文版沉浸式戏剧的?从未接受过系统性的沉浸式戏剧表演教育的演员们如何在实践中灵活应对? [3949364-xHttZwsHNa1694773109753_1280x1995.jpg] 外百老汇经典作品是如何一步步改编成中文版沉浸式戏剧的?从未接受过系统性的沉浸式戏剧表演教育的演员们如何在实践中灵活应对?本期节目为您揭晓。 - 对话者 - 姜清华(@姜清华_音乐剧音乐总监):《不·平凡的日子》音乐总监 叶嘉雯(@叶嘉雯Miyayoooooo):《不·平凡的日子》主演 刘勃汐(@勃汐哥不吃香饽饽):《不·平凡的日子》主演 星纪(@Starcyxx):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 收听指南 - 02:50 真·沉浸式音乐剧的场景如何搭建 06:27 四面环绕舞台中的“平凡”与“不平凡” 26:29 演员与角色需要贴合吗? 36:09 沉浸式剧场中的观演关系 45:13 “烫嘴”的音乐剧教科书唱段有多难? 56:55 沉浸式剧场的演员是如何练成的 - 剧照 - [3949364-zQ2wsXtYhB1694773200020_1080x1620.jpg] [3949364-MyZHk86t8H1694773201326_1280x853.jpg] [3949364-yBrMZ35E5e1694773201459_1280x853.jpg] [3949364-a28m56ySyy1694773201586_1280x853.jpg][3949364-hWzbnHWSwS1694773201699_1080x720.jpg]

65分钟
99+
1年前

百老汇摇滚音乐剧《丽兹》中文版:“全女班”演绎“美国十大悬案”之一

百老汇摇滚音乐剧《丽兹》中文版已经在上海完成了两个月的环境式驻演,开演首月它就拿下了上海话剧/音乐剧热销榜第一、上海沉浸式演出榜第一的好成绩。 这是国内第一部“全女班”摇滚音乐剧,以“美国十大悬案”之一的“丽兹·波登案”为原型改编,二十多首摇滚歌曲将丽兹与姐姐爱玛、女仆布丽奇特、邻居爱丽丝四人之间的故事娓娓道来,展现了四位女性角色的力量。值得一提的是,该剧虽然由一则真实悬案改编而来,但并不一味地渲染悬疑气氛,而是更聚焦人物的动机和情感,具有创新意义。 - 对话者 - 赵宇豪(@BobbyMoss):百老汇摇滚音乐剧《丽兹》中文版 制作人 范煜群(@Echofoodandlove):百老汇摇滚音乐剧《丽兹》中文版 译配 严小北(@严中杰等于严小北):百老汇摇滚音乐剧《丽兹》中文版 主演 星纪(@Starcyxx):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 收听指南 - 05:52 一部改编音乐剧的制作流程 11:38 “无论演员怎么排列组合,这部戏都难看不了” 15:32 “剧中的信息和故事都在歌里” 23:23 “这是一部非常意识流、重情绪的戏” 26:43 小剧场演出观众对演员的影响 31:55 韩国音乐剧改编VS欧美音乐剧改编 41:34 挑战“一分钟速览”百老汇摇滚音乐剧《丽兹》中文版 - 百老汇摇滚音乐剧《丽兹》中文版剧照 -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社区:“阿基米德”app《先锋派报告》节目社区

42分钟
99+
1年前

《周生如故》登上音乐剧舞台,“国风音乐剧”这回名副其实了!

国风音乐剧《周生如故》改编自热门网络小说《一生一世,美人骨》及爆款同名电视剧,讲述了战功显赫的将军周生辰、名门之女漼时宜与因爱生恨的太子刘子行三位主人公面对家、国、情,在命运枷锁束缚中,努力与命运抗争,却最终爱而不得的悲剧。 面对原著长篇小说和20多集电视连续剧,此次音乐剧《周生如故》的改编不断精简剧本、打磨音乐,最终在两个半小时内完成舞台讲述,在云峰剧院首演之后,赢得不俗的口碑。音乐剧版本邀请到著名戏剧导演周小倩执导,这次倩姐给《周生如故》注入了哪些艺术创造,本期节目请她来聊聊~ - 对话者 - 周小倩:音乐剧《周生如故》导演 星纪(@Starcyxx):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 收听指南 - 02:27 改编IP是特别困难的事情 05:07 “制作团队让我充满信心” 10:21 会作曲的灯光设计师在剧中大放异彩 23:21 导演、编剧、编曲的互相磨合 32:29 音乐剧对原著剧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减 37:40 《周生如故》是一种“BE美学”吗? 46:14 音乐剧导演的必备能力 53:12 “我们的观众太厉害了” 55:57 “我们要做中国本土特色音乐剧” * 音乐剧《周生如故》剧照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社区:“阿基米德”app《先锋派报告》节目社区

59分钟
99+
1年前

对话音乐剧《星际信使》主创主演:“小而美”也能拥有星辰大海的征途

音乐剧《星际信使》是创作于2017年的一部韩语音乐剧作品,曾获2020韩国音乐剧大赏“最佳音乐剧”提名。故事讲述了伽利略与开普勒研究“日心说”理论的过程,展示了两位科学大师充满激情的思想脉动,以及为追求真理付出的自我牺牲,向观众传达了希望和慰藉——人类只有追寻真理时才能前进。 2022年,音乐剧《星际信使》开启中文版制作,于当年8月开始在上剧场共演出8场,以令人仿佛置身星空之中的绝美舞台和探索浩瀚星辰奥秘的“宇宙级浪漫”成为当年度小剧场音乐剧中的一抹独特亮色。这个夏天,音乐剧《星际信使》回归,带大家再次感受星空带来的浪漫。 本期节目对话音乐剧《星际信使》中方执行导演韩婷和主演张智涵、余思冉,一起聊聊“小而美”如何拥有星辰大海的征途。 - 对话者 - 韩婷(@头上有犄角的无眉大仙):音乐剧《星际信使》中文版中方执行导演 张智涵(@圣德电音太子):音乐剧《星际信使》中文版主演 余思冉(@余思冉rr):音乐剧《星际信使》中文版主演 星纪(@Starcyxx):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 收听指南 - 03:22 对于宇宙的幻想 06:58 当第一次听到《星际穿越》剧名 16:08 如何让科学家的故事变得不枯燥 25:54 创排初期每天排练12个小时 29:29 与韩方团队接触的感受 35:40 对于“小而美”的理解 - 音乐剧《星际信使》中文版剧照 -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社区:“阿基米德”app《先锋派报告》节目社区

47分钟
93
1年前

「有福利」“时间的轮廓”独家专访:与我们陌生又熟悉的大洋洲艺术

* 「有福利」本期节目将抽取8位幸运听友,分别获得“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洋洲系列 拜宁族面具帆布包”(4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洋洲系列 苏门答腊垫子PU收纳两件套”(4份) 广阔无垠的太平洋几乎覆盖了地球三分之一的区域,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宽广且最深的海洋。我们生长在太平洋的西北岸,北回归线南北,陆地与海洋半包围的地理结构孕育了独特的中国文明。 [4046996-TMfWjfYmyZ1686237780518_2500x1668.jpg] 然而,当我们眺望大洋深处,我们很难想象太平洋深处的“邻居”们是如何生活和思考的。 从印度尼西亚南部一路向东向南,澳大利亚、新西兰,乃至散落在茫茫大洋中的群星般的岛屿上,岛民们创造者另一类璀璨的文明,我们称之为“大洋洲文明”。 [4046996-8B2GbaekCn1686237724569_2500x1664.jpg] 哲学、思想、文学、艺术,这里的岛民面四周都是海洋的环境,思考自己的来源与归宿。正在浦东美术馆举办的“时间的轮廓——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大洋洲艺术与传承”,为我们揭开了这片区域神秘的面纱。 [4046996-J82iHp8kT31686237853411_6301x2888.jpg] [4046996-eWExaTwZ3T1686237879010_2639x1759.JPG] [4046996-Zh4BfsyHcW1686237979549_2996x1758.jpg] [4046996-YGEzCdM2i71686238028557_1336x1336.jpg] △展览图源/浦东美术馆 本期《先锋派报告》,长三角之声主持人江冉独家专访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昆西·霍顿(Quincy Houghton)、大洋洲艺术策展人玛雅·努库(Maia Nuku),带我们走进“大都会里的大洋洲文明”。 * 江冉对话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昆西·霍顿(Quincy Houghton) [4046996-3FfPxFi2wr1686238054866_4032x3024.jpg] * 江冉对话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洋洲艺术策展人玛雅·努库(Maia Nuku) [4046996-yYikkJNGfj1686238180592_1707x1280.jpg] (本期节目关于展览文字资料得浦东美术馆授权,在此致谢) - 收听指南 - 02:38 110件/组精华藏品的第一次外出旅行 07:45 以岛屿群落为单位贯穿一件件艺术品 14:55 海洋既是过去也是未来 28:52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与浦东美术馆的合作 - 福利奖品 -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洋洲系列 拜宁族面具帆布包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洋洲系列 苏门答腊垫子PU收纳两件套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社区:“阿基米德”app《先锋派报告》节目社区

37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