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 Creator: Luca Michelutti alice觉得这个Kinbaku跟情绪勒索比较搭,希望平台高抬贵手... 🎙️本集大纲🎙️ * 什么是情绪勒索❓ 在感情、工作或家庭里,你有没有「不想做,但还是勉强做」的经验? 有没有谁一直压榨你,你却又因为害怕不敢吭声?这就是Susan Forward(2004)所说的「情绪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指的是有些时候我们为了维系与重要的人的关系,为了不想要自己被贬低、为了降低焦虑,会重复被迫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Mandy 情绪勒索就是 亲人、朋友、另一半, 用自己自以为所谓站在道德上的观点, 企图控制他人行为的模式 * 怎么面对情绪勒索🔪 懂得适当拒绝、不要让有心人有机会得寸进尺 * 哪些情境下会发生 (1)家庭,情绪勒索的重灾区 (2)亲密关系:当爱变成控制 (3)还有其他朝夕相处的人 colleagues (4)也许,我们自己也是“勒索者” * 背后的原因 为什么我们没有办法拒绝别人呢?因为我们重视这段关系大于自己,因为我们把焦点放在对方的需要和情绪上面,而忽略了自己的情绪。当你使用「不拒绝」这个技能的时候,为了减低伤害(感觉很像是线上游戏的比喻),连带启动「合理化」的buff,告诉自己: (1)应该听长辈的话 (2) 我才刚进公司,新人多做一点是应该的 (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4)另一半的想法我应该要配合, 不然我就会失去他…可能找不到更好、更爱我的人了 * SOS methods (1)停下来(Stop) 告诉自己:你不必立刻回应勒索者的任何要求,一开始你会觉得很不习惯,但不管多别扭都要坚持。可以用这样的话回应对方:我现在不能给你答案,我需要时间思考。这是件大事,我不能轻易下决定,让我想想。 (2)冷静观察(Observe) 尝试把自己变成一个旁观者,重新审视勒索者的要求和自己的反应。 你可以拿出一张白纸,或者打开一个空白文档,问自己几个问题: 对方到底想要什么? 对方是怎样提出这种要求的?是含有爱意、语带威胁还是很不耐烦?描述一下当时的状况。 (3)制定策略(Strategie) 不要跟对方争论谁对谁错:“你怎么可以这样说我?自私的是你。”也不要轻易妥协:“我做了什么让你不高兴吗?我可以改。”“如果你真的这么生气,那我就不去了。”我们需要:温柔、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态度。 首先,用非防御的话术缓和气氛:你能理解你的心情。你这个想法值得考虑。 然后,坚定地告知自己的立场和决定,比如:我慎重考虑之后,决定留在国外生活工作。我知道你们可能很难接受,但这是我的决定。你们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 最后,也给对方一些缓冲回应的空间:你们不用马上回应我,但我希望你们能认真考虑一下我的话。 ✉️ 最后想告诉大家的是,出现“情绪勒索”并不代表这段关系是失败的,它意味着:有某种行为模式在伤害你们之间的关系和你自己,你需要做的就是看到并改变它。 大家周四快乐!爱自己爱别人,远离情绪勒索,一定有更好的办法表达爱❤️
双人周报 * @Mandy HR年会 + 新年项目主持。新年项目视频。Q4 OKR review。Only work❗️ * @Alice PB小周末,多待一天的bittersweet…… 本集大纲 1.值得骄傲的事 2.后悔的事 3.荒谬的事 4.会再做一次的事 5.会想再体验一下的瞬间 6.心碎瞬间 7.走进你生活的人/事物 8.离开你的人/你离开的人 9.好书推荐 居然我们都看了心理学的书❗️ @Mandy C * 像绅士淑女一样服务 , 利兹卡尔顿创始人的服务心经 * 如何把话说清楚 * 荣格心理学 @Alice * the master * 被讨厌的勇气 * 金字塔原则 * 完美婚姻 * 情迷佛罗伦萨 *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 悉达多 * 关于他人的痛苦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10.影视剧/电影推荐 @Mandy C * 台剧:《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我們明明結婚了,卻在這段感情中失戀了。」 * 台剧: 《斯卡罗》 1. @Alice * 《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 * 《阿德尔曼夫妇》 Bye 2022 & Hello 2023 总之,祝大家2023都屌屌的,爽爽的❗️ 下周见!最近更新时间不确定,我们就想更新个你措手不及🤍
封面是三岛由纪夫和猫,1955年于书斋 双人新年祝福 @Mandy 荒谬新年祝福歌声🎵 @Alice 希望大家知道自己想要的,能距离所想越来越近。我上周去了PB,跟⚾️男孩过了一个完美周末。下雨天去逛了教堂,在河边散步。 🎙️本集大纲🎙️ * 三岛由纪夫 日本文坛的异类。作为日本战后的文学大师,他一生写了21部长篇小说、80多个短篇小说、33个剧本以及大量随笔,有10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36部被搬上舞台,7部得过各种文学奖,并二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少有日本文学哀婉与阴柔,以生命困境、矛盾情节乃至禁忌,展示基本二律背反:美与丑、善与恶、优雅与暴烈、希望与绝望……但相对于故事,他的风格或许更加耀眼。 三岛由纪夫深受川端康成影响,并视其为真正的老师。也正是川端康成的推荐,三岛的短篇《香烟》得以在当时颇有名气的杂志《人间》上发布,从此登上作家文坛。24岁时,三岛正式推出了自己长篇小说《假面的自白》,这一本自我传记的推出,在日本文坛引起巨大的轰动,也正式确定了三岛由纪夫的作家地位,连一向对三岛作品嗤之以鼻的中村光夫也不禁称赞起来。随后三岛创作了一系列短篇小说比如《爱的饥渴》《禁色》《潮骚》,其中《潮骚》又一跃成为三岛由纪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本我最爱!这本看似情色性欲的书名,内容却大大相反,这是描写男女纯情的啊,除了崇高的情和纯洁的爱,三岛没有介入任何杂质,更不用说邪念。 * 生死美学 1970年11月25日,三岛由纪夫走向生命的最后一天。这是一早确定的事情,否则不会之前就写完最后一本书《天人五衰》——最后一句便是:“本多觉得,自己来到了既无记忆也没有任何东西存在的地方。”所谓政变,不过是尘世政治理想的最后一次无望挣扎,他协同三位伙伴,绑架自卫队长官后,开始发表演讲:“各位请静一静,一个男人正赌上生命跟你们说话……各位是武士吧,如果是,为何向西方低头呢?”在无人响应后,以激烈方式诀别。抛开其主张,这一诀别方式及陈词,本身就有吊诡之处:既洋溢着民族意识,又暗合自己所反对的“西方”观念。 三岛由纪夫自杀,场面一团混乱。他先用一把短剑刺进腹部,接着由他私人军队里的一位潇洒年轻人持武士刀将他斩首。这位年轻人试了三次都没能成功,最后由另一位他的追随者完成了任务。看待这场血腥事件的一种方式,是把它当作一场表演。三岛早就策划让媒体到东京市谷军事基地,记录下他自杀前对大众重建君权的呼吁。三岛问了在NHK工作的一位好友,询问电视台会不会对现场转播他切腹自杀有兴趣,这位友人以为这只是三岛众多黑色玩笑之一。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三岛一直对死亡有种艺术式的执迷。1966年他执导了短片《忧国》,饰演在20世纪30年代切腹自杀的年轻军官,背景音乐是瓦格纳的《爱之死》。 自杀前一年,三岛依据缅甸传说写了一个剧本。年轻的缅甸国王起造了一座漂亮的庙宇,却在完工之前得了麻风病,庙宇完成之际,他也撒手人寰。三岛认为这个故事"象征艺术家的一生,将自己完全注入作品之后,接着也哲人其萎了"。 这位小说家残忍的死亡方式,看似离经叛道,却是整体文化的一部分。 这是累积了日本艺术家、舞蹈家、演员、导演、诗人和音乐家,在挑战身体艺术表现的极限二十年之后所到达的高峰:街头表演、参与式即兴剧场、公众行动绘画、虐待与被虐戏剧等等。日本五六十年代的前卫艺术和当今中国艺术很像,经常聚焦在人体上,有时甚至非常极端。三岛的自杀将这种表演艺术推向极致,这在之后是不可能再继续发展的。在历经了艺术沉潜、丑闻、实验的年代之后,三岛之死几乎代表了一个艺术时代的终结。 * 苍白少年 生在昭和时代的东京、没落贵族的家庭,成长在女性周围,性格阴柔,腼腆害羞。 祖母夏子控制着平冈家的每一个人,然而家运衰落,毁灭了夏子出嫁平冈家以来的奢侈生活。她把对于未来的期冀统统压在了孙子身上。祖母强势的性格,扭曲为一种变态的宠溺和过分的保护,三岛的饮食起居,每一个细节祖母都要求的十分苛刻。童年的三岛几乎过着三重隔离的日子,与母亲隔离,与同岁游玩的伙伴隔离,与户外自然隔离。三岛曾说过「13岁的我,有一个60岁的恋人。」这番话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也许是由于自童年时代起就具有的自卑感与隔绝感,作为补偿,三岛对生的欲求,首先通过突出男性的肉体美来表现。三岛认为男性的健美体魄与阳刚之气是活力、进取、英雄精神的体现,因此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这样的男性形象;但与此同时,三岛的作品也笼罩着死亡的阴影,只不过对三岛来说,死不代表恐惧,而是美丽而令人神往的对象。死亡意象是三岛美学的重要内核,它与青春活力交融在一起,散发出一种魅惑而又惊悚的气息。 三岛精心设计的“假面”实际上是他从体弱多病的少年时代就开始具有对肉体的自卑感与脱离阳光与邻人的隔绝感的佐证。直到创作《金阁寺》为止,三岛一直在将自己强烈的自卑感转化为文学创作上的能量,同时由于戴上了假面具,他的人设也几乎臻于完美。 * 我喜欢的段落 我喜欢很真的东西,读到不是像说明书,没有功能性可言。但你读到就感受得到,感受到风,太阳,沙滩的触感,或者感受到作者描述的巨大空洞和悲伤。 真是对于自己喜欢的人,书和音乐我是不太想分享的,太私密了,平时说不出口的微小嗜好和隐秘的阴暗角落会被看到。太赤裸我害怕。 01 相亲相爱的男女之间,某些地方总有独创的东西。现代社会,恋爱的动机里本能占有的部分越来越稀薄。习惯和模仿插入最初的冲动,这是什么模仿?这是浅表的艺术的模仿。许多青年男女虽然愚痴,但他们都知道,唯有艺术描写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他们自己的爱情不过是拙劣的模仿罢了。 02 随着对柏木的深入了解,我才弄明白了:他讨厌长久保持的美,只喜欢瞬间消失的音乐、数日内枯萎的插花。他憎恶建筑和文学。他来金阁,也一定是为了寻访月光辉映下的金阁。尽管如此,音乐之美是多么不可思议啊!演奏者所成就的短暂的美,在一定的时间内变为纯粹的持续,确实没有反复,虽然像蜉蝣一样生命短暂,但却是生命本身一种完全的抽象和创造。 03 月、星、夜云,以矛杉的棱线连接天空的山峦,斑斓的月影,白光浮动的建筑。万物之中,有为子叛逆的澄明的倩影使我迷醉。她有资格独自挺胸登上这段白色的石阶。这个叛逆和星、月、矛杉化为一体。就是说,她和我们这些证人同住于这个世界,收容着这样的自然。她作为我们的代表,从那里攀升而上。 事件,终将会从我们记忆的某一点上失坠。登上一百零五级布满苔藓的石阶的有为子依然留在眼前。她似乎永远都在攀登这段石阶。 但是,从此以后,未来的她将变成另外的人。也许登上石阶的有为子又一次背叛了我,背叛了我们。接着,今后的她既不会完全拒绝世界,也不会完全接受世界。她只是屈身于单纯的爱欲的秩序,甘心情愿做一个男人的女人。 因此,回想起来,我只能将这件事作为一幅古老石版画里的风景看待……有为子走过回廊,对着佛堂黑暗的里间呼喊。男人的身影出现了。有为子给他说了些什么。男人转向石阶的中段,扣响了手枪的扳机。 04 的确有一种思维,不把人作为个体,而是当作一条生命的河流看待。不认为是静止的存在,而作为流动的存在。正像当时王子所言,一种思想为各个“生命的河流”所继承,同一种“生命的河流”为各个思想所继承,这两者是一样的道理。因为生命和思想同化为一体了。而且,这种生命和思想本为同一体的哲学一旦推广开去,那么,统括无数生命之河的生命大潮的连环,人们称之为“轮回”的东西,也就有了成为一种思想的可能…… 05 一般的友情可以看作爱情,爱情也可以看作友情。在每个人收回自己珍贵的面具之前,恶魔总是神不知鬼不觉地一点点描画着面具的肩膀、嘴角。 06 当下盛行一种观念:爱情是相互给予的,不是单方面的施舍,否则就跟给乞丐丢钱一样了;真正的爱情,和同情是格格不入的,同情会玷污爱情。但事实并非如此,一方一厢情愿地同情对方,最终把同情转化成爱情,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人之所以恋爱,并非看中对方圆满的人格、无可指摘的人品,而是爱对方的缺点——这是一条恋爱的普遍规律。而这缺点或短处,往往会惹人同情。百分之百完美的人只会惹人反感,乃至削弱爱情。我们爱小猫小狗,就是因为它们比自己弱小的缘故。 07 既然相爱的人不可能完全相似,那么不如干脆使他们致力于相互之间毫不相似,使这样的叛离完整地作用于媚态。难道就没有这样的心灵构想吗?然而可悲的是,“相似”结束于瞬间的幻影里了。为什么呢?因为爱恋中的少女纵然变得果敢,爱恋中的少年纵然变得内向,他们依旧会穿越彼此相似的存在而飞向彼方——已经没有对象的彼方。 08 人在一生当中,单凭良好的愿望、正确的思想、美好的憧憬,是无法成功的——有的人因此绝望,一蹶不振。不得不说这种人前途堪忧。更有甚者,放弃一切,自甘堕落,那就是一文不值的废人了。有的人经历初恋后感到幻灭,仍然咬紧牙关挺过去,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初恋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人生的试金石,强韧与否,一试便知。 09 我今天没有看日落。一整天流连太阳的容颜,再不愿见到那副经过化妆的衰老的面相。波特·里奇《过去的人》里那位易感的少年奥格斯坦,专对日落感兴趣,父母为此很担心。我也有过这样的少年时代,除了日落之外,我不承认太阳任何存在的理由。 如今,我终于摆脱了这种顽固的易感而获得了自由。我全身沐浴在太阳底下,通体感受着获得自由的喜悦。 10 我的背后是包围于大树清荫里的街道。市内电车穿过树叶间漏泄的阳光,从车站开动了。 里约的市内电车,呈现出乡愁的形状。车体老旧,有的电车牵拉着一节比它小一圈的车体,那里没有玻璃窗,没有板壁,只有顶篷、柱子,朝着车行方向顺序排列的木凳,前头用一段低矮的铁丝网作护栏,后头伸出一块木板,兼作站席和出入口。这种电车令人联想到放大了的游乐园中的儿童火车。伸出的木板上站着好多乘客,他们紧握柱子,挤作一团。其中有一群湿漉漉光着脚板儿的少年,他们去科帕卡巴纳海滨游泳回来。电车欢快地摇摆着身子,热烈地奔驰着…… 11 孤独这东西不好。空间上没有联系的人,就很难有时间上的持续。我要怎么做才能把自己和某种东西联系在一起呢? 想象自己还未拥有的东西使人陶醉,而已拥有的东西则不会使人陶醉。 虽然十分的厌倦,却不想弄清自己究竟对什么厌倦。 12 你现在正处于向往感动的状态之中。你的纯洁无垢的心时时渴望感动,这是一种单纯的疾病。你就像一个长大了的少年为爱而爱一样,只不过是为感动而感动罢了。固定观念治好了,你的感动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你也很清楚,这世界除了肉感没有其他的感动。任何思想和观念,没有肉感就无法感动人。人明明为思想的耻部所感动,却偏要像一个装腔作势的绅士,硬是说为思想的帽子所感动。 13 美,美的东西,对我来说,是怨敌。 That's it! 🐰年大吉!㊗️钱多多,快乐更多🤍
[istockphoto-1251185003-170667a.jpeg]封面图Creator: Angelina Bambina 两周没有更新,苹果播客还在台湾排名40,很骄傲咯💪 双人双周报 @Mandy 从台湾飞回厦门酒店隔离, 成为国内疫情开放的最后一批境外归国隔离者。 隔离期间看了FBI的犯罪心理学, 讲述所有犯罪者背后的心理动机在哪? 未来有机会想修心理学. 紧接着又看了电影“人类清除计划”系列, 反讽政府的一部片子。 回杭州后阳了,圣诞节和跨年败给了疫情😭。修养了一周,接着筹备公司的新年项目以及HR年会主持工作。🤷♀️ @Alice 上周和⚾️过了完美圣诞节❤️🎄,甜到不行🥹。这周朋友来柏林玩,聊了很多大人的话题,关于生死离别。 🎙️本集大纲 1.什么是种族歧视?原因? (1)种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它相信不同种族或肤色可以解释人与人之间特征及能力上的差异,相信一定的种族优于其他种族;它还是一种凭借种族或肤色判断而引发带有偏见或歧视倾向的言行。从这个意义上讲,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在含义上有时可以交替使用 (2)亚裔身上笼罩着的一层所谓的“模范少数族裔”的光环 (3)除了种族歧视, 还有地域歧视 (4)以前台湾原住民都考试加分 原因: (1)歧视的根源之一:部分行为引起了其它人的厌恶。甚至包括自己都厌恶 (2)种族之间的差异不等于歧视。而反歧视应该是机会公平,而不是结果平等 (3)人性 (4) 统治者因素 (5) 文化因素 2.关于歧视和偏见的经验 3.怎么面对 (1)华裔民权组织 (2)矫枉过正:过于强调政治正确 (3)小朋友没有种族意识? (4)如果看到种族主义在行动,请大声说出来。 4.种族歧视存在everywhere? 联合国关于系统性种族主义的测试 👉 www.un.org [Pasted Graphic 5.png] 5.种族歧视与归属感与爱国主义 6.怎么解决? (1)赞美多元化 (2)关心自己的国家和关心整个世界并不是互相矛盾的;关心自己的家庭和社区,与尊重每一个不同的人之间也并不存在冲突 (3)关于人文/社会/经济“ (4)全球行动 只有各国和所有相关行为体团结一致,加快行动打击系统性种族主义,我们才能成功建设一个更好、更有韧性的平等和不歧视的未来。” (5) 教育 最后我们分享了New Year Resolution❤️ @Mandy 我希望真的, 大家要身体健康 ,工作安稳。要对待每个人都能真心真诚,改掉拖延症的习惯。 @Alice 锦户 我想确定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管是在哪,我是不是有能力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以及,是不是有能力跟喜欢的人在一起。我现在很迷惑,也在等一些机会,但时间总会到,这种掌握生活的能力是我希望新一年能够加强。 最后,跟大家说声新年快乐,卡在阴历阳历中间的祝福㊗️! Ciao!
* 双人周报: @Alice 两个工作面试进行中。准备圣诞节🎄。重温了周迅的大部分电影。被《如果爱》中的,老孙说的台词感动,“简单的人生多无聊啊。” @Mandy 健康檢查👩⚕️,準備一些回大陸的文件。持續在假期中工作,準備策略會。🤷♀️ 本期大纲: * 什么叫做感兴趣,crush,喜欢,爱,和🌟。这些跟时间有关系吗?一定会按照顺序吗? * 🌟教育为什么在亚洲基本没有 * 催婚这件事儿怎么面对 * A男娶B女这理论你赞同吗 * 男生跟你说过什么话,当时觉得很受伤,现在觉得很傻逼 * 恋爱中的“黑话” * 提及的书/电影/电视剧:《He is not that into u》, 《Sex and the City》, 《我爱故我在》 That's it! 请享用❤️
本集图片是alice在米兰的airbnb🛀,祝大家到哪儿都能开开心心❤️ 我们有听友群啦,超有趣的! BTW 我们的节目在Spotify和苹果Podcast又有新增地区用户了!非常international笑死!波兰,加拿大,新加坡还有Mandy的老家泰国! ❤️小宇宙的朋友请帮忙转发,我们需要裂变!(笑)年底能否到500订阅咧🤔 双人周报 * @Mandy 回台灣休假,幫忙在台湾做event创业的朋友做了一些聖誕手工。 * @Alice 旅行两周回来,回归🎾court,昨天打了5小时,袜子臭到爆炸。这周看了悬疑小说《完美婚姻》。最后是开始期待圣诞节了🎄,⚾️男孩要来柏林三周,挑圣诞节礼物也是挑到头痛。 关于独处他们说 * “独处的能力是情绪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心理学家温尼科特 * 庄子所谓“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这个“独”就可理解为独处。它告诉人在独处状态下人可以拥有世界,在这种自得其乐中,天把万物之理赋予了人,人的性分因此具备可作持续探求的一切,而体会到莫大的快乐。 * 叔本华说,“谁要是不热爱独处,他也就不热爱自由”。 愉悦清单(加粗的是我俩共同爱的) 1. 出门 * 煮好咖啡,城市健走 (骑) * 逛文具店,美术馆,博物馆,话剧,电影 * 坐穿越城市中心的环线巴士,想事情 * 逛超市、冬日市集、近几年喜欢逛传统市场 2. 保养 * 慢慢的抹护肤品,看自己的毛孔 * 喷香水,在自己喜欢的味道中做什么都快乐 * 有时候心情不好,哭一哭,还照镜子 3. 家 * 在家躺在沙發上,聽家乡老歌 * 点上蜡烛/ 线香 做瑜伽 * 布置家里: 纸质圣诞树、圣诞灯 * 煮咖啡扫地/ 煮热红酒 * 整理衣柜,卖二手或者捐掉 * 整理家,挪家具或者来个深度清洁 * 玩自己?哈哈哈哈哈 妈的 曲家瑞代言小鸟 * 听白噪音, 冥想10分钟 4. 学习/观影 * 看老电影,喜欢的电影可以看1万遍 * 写wishlist和规划(月度计划,年度计划,旅行计划) * 學習語言、看恐怖懸疑烧脑片? 5. 放空 * 翻看别人给我写的字条 * 看自己的相册,地图信息的那个,又想起了已经忘记的美好瞬间 * 喝酒 最后祝大家周一快乐!独处快乐!🤍
alice姨妈中,懒得写本集介绍,大家听吧❗️ 祝大家周二快乐! 下周恢复周一更新哦❤️
BGM * Ambient Piano - Balance Bay * Last dance - Montell Fish
这是某年的国庆节,我俩在三里屯儿的健身房 一起成长的感觉真好啊 : ) 双人周报: @Alice :跟⚾️球男孩互相表白了,但远距离还是一坨大便。柏林大降温,户外网球练习暂停😭,室内的课还在继续。《the master》读后感:网球是非让我非常震撼。“He manages to live in the present. He has a great ability to take things as they come. He lives a moment, experiences it fully, takes pleasure in it and finished it and then moves on to the next. Things happen very naturally with him. It’s a talent.” 也就是我们说的松弛感。这个态度背后是,有稳定的support system,对自己有绝对自信,以及努力冲在自己喜欢且擅长的领域。 @Mandy:香港出差中。見到區域同事,身鞥深入了解當地業務。 🎙️本期内容 * 纽约时报的“现代爱情”专栏一篇文章《如何快速与陌生人相爱》,文中提到心理学家Arthur Aron的研究成果:两个陌生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或许可以通过彼此询问一些特别的个人化问题而快速升温。这36个问题分为三组,一组比一组来得寻根究底。 * 同伴之间发展亲密关系的关键模式在于持续、逐步升级、相互且个人化的袒露自我。 * 我们这集继续EP 02,完成了第二波问题的互相提问与回答。每道题妈的感觉都是临终才能答出来。 * 36道原题在这里。如果想跟谁增进感情,就开问吧!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 问题列表 13. 如果有一个水晶球可以告诉你关于自己、人生,未来乃至任何事情的真相,你会想知道吗? 14. 有没有什么事是你一直梦想去做而没有去做的,为什么没有做? 15. 你人生中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16. 在一段友谊之中你最珍视的是什么? 17. 你最宝贵的记忆是什么? 18. 你最糟糕的记忆是什么? 19. 假如你知道自己在一年内就会突然死去,你会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吗?为什么? 20. 友谊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21. 爱与情感在你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22. 和你的伴侣轮流说出心目中对方的一个好品质,每人说五条。 23. 你的家人之间关系是否亲密而温暖,你觉得自己的童年比其他人更快乐吗? 24. 你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这次没有像第一次哭鼻子,但聊到欣赏对方的品质,还是看到Mandy眼里的小闪烁✨(也许是被烟呛的)。我在剪辑的时候也是感动到不行。还有什么比被你欣赏的人欣赏更开心的呢? 最后, 祝大家周一快乐!注意保暖❄️Ciao
本集封面是alice家猫对待工作的态度,一个大白眼儿! 嘿嘿嘿,又周一了!各位心情如何❓ 双人周报 @Alice 一周怒打🎾。身同感受:学习是一个过程,要相信这个过程。看了电影《Don't Worry Darling》,这部心理惊悚题材的影片故事设置在1950年代加州沙漠里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乌托邦式群体当中,讲述一位家庭主妇意外地发现了看似平静的生活中的恐怖秘密。失败者丈夫联盟想靠VR困住妻子。大姨妈中跟⚾️男关于能源节省吵架。 @Mandy 本周双十一支援中til now。 关于工作的一本书 大卫·格雷伯的“狗屁工作”理论在2013年被首次发表于激进杂志《罢工!》,文章一经发出就引起了轰动,并且在几周内就被翻译成10多种语言在全球传播。而格雷伯本人也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做了丰富和扩充,最终形成了Bullshit Jobs 一书。 在《狗屁工作》一书中,伦敦经济学院的人类学家 David Graeber研究发现社会中毫无意义、甚至是有害的工作占了所有工作的一半以上,这种狗屁工作到处都是,还在不断膨胀。书中引用了数据分析公司YouGov在2015年对英国人进行了调查,询问他们是否认为自己的工作对世界做出了有意义的贡献,37%的调查对象认为没有贡献,13%的人不确定。 人类无休止的工作不仅没有创造相应的社会价值,而且折磨着从事者的心灵,工作就是高尚的社会美德枷锁更让工作者还无法敞开心扉谈真实的感受从而陷入绝望。 什么是狗屁工作?Graeber将其定义为:一种有偿就业,完全没有意义的、不必要的、甚至有害的工作,连员工自己都不能为其工作的存在而正言;作为就业的前提,员工还不得不假装热爱工作;一旦这些工作突然从地球上消失,社会反而会运转地更好。 Graeber并没有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也不相信政策能做出任何改变,因为作者是无政府主义者。靠政策解决问题就暗示着占人口3%至5%的精英阶层拿捏的决定可以强加给任何人,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还等着别人大发慈悲,是不可能的事情。他认为,从政策层面思考社会变革是错误的,这意味着被统治的人自我假想成统治者,只会成为统治者的帮凶。 🎙这集聊了啥 1.工作的意义 💻 * 你爱工作么 * 你什么时候知道自己擅长什么 * 你喜欢单打独斗还是团队协作 * 关于credit这件事 * 良性竞争?雌竞 2.工作中怎样获得满足感 * 升职加薪是唯一渠道? * 创业 3.工作中我们犯过的蠢事,得到的教训😭 @Alice * 一次代替老板开会结果早上错过闹铃 * 被男同事抢功劳,回家公交车上气哭 @Mandy * Flowers 哈哈哈哈哈哈 妈的 笑死!妈的 * 代替老板开新闻编辑会议, 然后因为会议太累打瞌睡完全没听到重点,被老板骂翻 4.工作中的精神暴力 * 遇到的傻逼领导 * 复杂的办公室政治 * 谄媚的客户关系 * 毫无意义的内部行政制度 * 996与24/7 信息轰炸 * 工作中的酒局文化,alice教你如何倒酒 5.现在是要躺平么?工作是维稳的最大保障? * 工作之后如何保持学习 * 大厂好与坏 * 兼职? 6.事业的极限 * 女生到达职场高峰比男生早,但整体平均要低 * 什么时候退场 好了!祝大家能享受工(gong)作(zi)! 周一快乐 ✨
(💓这期播客的图片是alice和最近很上头的⚾️男孩在杜塞尔多夫) 😬抱歉这周Mandy有点点脑包,录制期间忘记带耳机,所以,这期录的声音是Mandy声音很大,Alice声音很小。But这期真的很精彩!适合潮男潮女用心聆听! 双人周报 @Alice 在看网球传奇Roger FEDERER的书🎾《The Master》。以及最近很爱看云南采蘑菇🍄和给工地工友做饭的视频,很治愈,那种努力即可得到小小收获的感觉。💞 @Mandy 傻x汇报改期, 和一位fà国男士约会🥖。在追一部台劇:《她和她的她》。一系列探讨性侵、职场怀孕被歧视、性骚扰不分性别、创伤后如何修复、女性在各方面受到不平等待遇的剧集。这部剧也是衍生于台湾作家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非常推荐大家看。本周又从巴克幫-浪犬之家,线上领养了一个瘸了脚和脸被烧伤的狗狗,希望年底回台湾能看下他们。🐶 本期内容 * 恋爱原则 @Alice 自己最重要。体面。人类真的无法拒绝被偏爱。 @Mandy 不能出卖自己的personality。沟通很重要。要诚实! * 恋爱前(认识-约会)💛 1. 怎么认识新人 2. 哪些方面是你的考量?收入,人品,长相,性格,金钱观,相处模式,付出,size🙈 3. 最无语的约会 vs 最喜欢的约会模式 4. 喜欢的你的表现 5. 只尝试同一类型还是广涉猎 6. 没太大感觉但对你很好条件也不错的人是否要再试试? 7. 不感兴趣会不会说结束 * 恋爱中(单独约会,男女朋友)❤️ 1. 恋人之间的距离 2. 怎么做自己:恋爱中的屎尿屁,打嗝🙉 (NOOOOOO) 3. 恋爱的节奏:快还是慢 4. 退让和容忍 5. 心机要不得,pua❌ 6. 不断想改造你, 但对自己很宽容 7.能别提ex么?听到就想吐🤮 * 爱了之后呢(同居,分手,结婚)💔or💍 1. 赞成婚前同居吗? 2. 怎么维持浪漫?(❌变亲人的说法) 3. 分手之后治愈 4. 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真实生活 请和我们互动 大家可以留言说恋爱烦恼 or 不理解的事 看看别人伤心事,自己会心情好点?(不是。。。。)
* Q1: 学生时代留学 vs 大龄留学,你会怎么选? * Q2: 要润么?润就解决问题了? 🎙️这集我们会聊到🎙️ * 留学的意义:就是那些豁然开朗的瞬间,比如:当你发现欧洲未必那么富,大把歪国人数学比你强,加州没有牛肉面。。。以及面对这些重建自己的认知或者坚定自己的价值观 * ❤️小建议:没有目的的留学不是好留学 * 海外华人心中的永恒话题:回国还是留下来 * Mandy说:以不变应万变 * Alice说:选择的是生活,选你认可的自洽的价值观 最后,祝大家选择自己会喜欢的生活,有一个平静又值得期待的小世界🍃 周一快乐✨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