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 我们在烧照片,因为我们是日本摄影师

本 期 嘉 宾 林叶 译者、艺评人,主要从事视觉文化的研究与翻译工作 海带岛 译者,影迷,图书编辑 本期播客片头片尾曲来自《夜以继日》原声,在这部作品中,摄影师牛肠茂雄的肖像写真集《Self and Others》扮演了重要的寓言角色。本期播客中,两位嘉宾对日本战后摄影史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内容包括: * 日本摄影之父是谁 * 战后与战前,日本摄影究竟有何不同 * 战后的大师们究竟在反叛什么 * 除了森山和荒木,还有哪些名字值得一听 * 三岛由纪夫的《蔷薇刑》为什么要找细江英公来拍 * “私摄影”是谁的发明 * 日本年轻摄影师如何出道 * 80年代以后的摄影风貌 * 当下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创作者 日本摄影师主要中文作品 杉本博司《直到长出青苔》《艺术的起源》《现象》 森山大道《迈向另一个国度》《犬的记忆》《犬的记忆终章》《昼之校,夜之校》《街拍,我的信仰》 荒木经惟《我的爱情生活》《东京日和》《漫步东京》《写真的话》《荒木经惟的天才写真术》 中平卓马 vs 筱山纪信 《决斗写真论》 植田正治《植田正治小传记》 石内都《黑白》 濑户正人《亚洲家族物语》 小林纪晴《写真学生》 日本摄影相关的评论集 大竹昭子《日本写真50年》 饭泽耕太郎《私写真》《写真的思考》《“女子摄影”时代》 黄亚季编《写真物语》 日本摄影师相关纪录片 《过往皆为新事,未来终是旧梦:摄影师森山大道》 《Near Equal 森山大道》 《犬的记忆 森山大道・写真之旅》 《成为摄影机的男人》 《迷色》 《写真家 荒木经惟 77岁的切实》 《自我和他人 Self and Others》

95分钟
1k+
4年前

045 耗费17年,成片14小时,想来挑战一下这部拉美神片吗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阿根廷电影史上有哪些重要浪潮和人物? 潘佩罗小组的构成,对阿根廷电影的贡献? 《花》何以成为拉美近十年最重要电影作品? 拉美文学对电影人形成了哪些重要影响? 阿根廷电影工业在整个拉美的地位和作用? …… 本 期 嘉 宾 魏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西语文学和拉丁美洲文化研究者 小白 前林象文化媒介策划 圆首的秘书 深焦DeepFocus 主编 本期播客由深焦DeepFocus 与林象文化共同推出,为大家梳理阿根廷电影的发展历史、重要机构,以及潘佩罗电影小组的创作情况。 “潘佩罗”在西班牙语里的意思是“潘帕斯草原上的”或“从潘帕斯吹来的风”,这个主要活动在阿根廷本土的电影小组以拒绝国家电影局资金(INCAA),自主筹集资金的方式保持其独立性。从作品时长到影像风格,都有他们肆意挥洒的创作态度。潘佩罗电影小组的创作不仅体现着阿根廷电影发展到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其创作趣味在同代影人中也独树一帜。 本期播客中,我们将向大家重点介绍阿根廷影史上最长的电影,由潘佩罗电影小组领袖式人物马里亚诺·利纳斯耗时将近二十年创作的作品《花》(La flor)。全片分为六个段落,四位女主角共同演出。影片所有的故事都不要结局,在情绪最顶点骤停,吊人胃口到超出极限,却又让悬念回荡,让你不得不以观影当下为基础,重新思考当代电影“说故事”的形式与本质。

66分钟
99+
4年前

041 VR + 夜店,欢迎来到未来电影院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什么是VR?它和电影的连接点是什么? 从今年圣丹斯VR单元,能看到VR有哪些形式和美学趋向? 华语区VR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作品? 拿什么去衡量VR作品?谁来给VR作品评奖? VR创作该从哪里入手? …… 本 期 嘉 宾 Methy 日本电影不是日本的电影,青年文化也不是青年的文化。专和你做对,让系统崩溃。 白月 Metaverse 新移民 Dorayaki 拒绝被归类的不规则物体,追求真理途中脱离了地球引力。 久里(Audrey) 视觉科学登山者,业余影迷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缩写为VR),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于一体,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本周,深焦DeepFocus 邀请到几位常年关注VR技术的嘉宾,来与我们一同探讨VR近些年来的发展情况。 00:03:10~:什么是VR?它和电影的接点是什么? 00:06:34~:电影节与VR的关系? 00:10:34~:威尼斯电影节的VR小岛 00:14:38~:2021圣丹斯电影节VR初体验 00:22:44~:关于VR硬件与入门 00:27:40~:关于平台独占内容 00:35:20~:VR影片的制作与出资 00:40:00~:华语区的VR发展情况 00:50:29~:从今年圣丹斯的VR作品开始聊VR电影的形式与美学 01:04:29~:VR的交互性 01:09:14~:VR也是一块屏幕 01:12:42~:VR创作该从哪里入手? 01:15:58~:拿什么去衡量VR作品? 01:20:10~:谁来给VR作品评奖? 01:25:20~:扩展现实在学术界的动态? 播客中提到的作品: PC VR APP museum of other realities VR 作品: Dear Angelica (2017) Battlescar - Punk was invented by Girls (2019) Gloomy Eyes (2019) 勘误: 1.节目中提到的Dear Angelica是Oculus Story Studio 而非 Oculus Studio出品。 2.北京三里屯现在在做的 Gloomy Eyes 放映使用的是 Oculus Quest 而非 PCVR. 本期嘉宾推荐的额外阅读与链接: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video-games/2020/04/28/can-virtual-nature-be-good-substitute-great-outdoors-science-says-yes/ https://www.oculus.com/blog/from-bear-to-bull-how-oculus-quest-2-is-changing-the-game-for-vr/ https://dream.online/

93分钟
99+
4年前

040 永远猜不到结尾的广告,成就了这个国家新一代导演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今年林象“向南的暧昧”策展会带来哪些好片? 焦点影人泰国导演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的创作有什么特点? 泰国导演有怎样的代际划分,各有什么创作思路? 东南亚影像有哪些共通的主题? “南方影像”有什么共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共性存在? …… 本 期 嘉 宾 小三白 林象文化媒介主管 淞可 愿生活中浪漫,电影中孤独 圆首的秘书 深焦DeepFocus 主编 本周,深焦DeepFocus 与林象文化合作,为大家带来“向南的暧昧”主题播客。在今年林象的这个策展当中,我们将看到一系列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的重磅影片,其中包括焦点影人、泰国导演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的数部作品。我们借此机会,梳理了泰国电影的发展脉络,并由此探讨了东南亚电影和更广范围的“南方影像”的共同特点。 附:泰国电影的三次浪潮 导演生于1960s: 彭力·云旦拿域安:《异梦卡拉OK》《走佬唱情歌》; 朗斯·尼美毕达:《喋血青春2499》《鬼妻》; 韦西·沙赞那庭:《黑虎的眼泪》《大狗民》; 翁乙:《人妖打排球》; 彭发、彭顺:《谁在跑》; 其他导演包括普拉奇亚·平克尧、由拉特·史帕克等 导演生于1970s: 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祝福》《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 萍帕卡·托维拉:《雨夜逃夫》《海岛葬礼》; 空德·扎渡蓝拉密:《P-407》《离别心事》(2019); 狄也·阿萨拉:《奇妙小镇》; 安诺查·苏薇查柯邦:《入黑之时》; 导演生于1980s-1990s: 纳瓦彭·塔荣瓜塔纳利:《36》《死于明日》; 朱拉亚侬·西里彭:《十年泰国》《Forget me or not》; 普蒂邦·阿朗潘:《蝠鲼》 Nontawat Numbenchapol:《边界》《泰国少男少女》 Tulapop Saenjaroen:《A Room with a Coconut View》; 其他导演包括索波特·智德瓜索泼瑟 (Sompot Chidgasornpongse)等

76分钟
99+
4年前

039 他为金马最佳影片配乐,也创作了台湾最好民谣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菊花夜行军》为什么伟大? 从《菊花夜行军》到《野莲出庄》,林生祥和钟永丰创作的主线? 为什么林生祥火不起来? 创作人的归乡与《菊花夜行军》中阿成的归乡,以及陈升的《归乡》有何联系? 陈升和生祥,谁是台湾的鲍勃·迪伦? 关注底层的左翼民谣描写的对象能理解这些民谣吗? 本 期 嘉 宾 马光辉 影迷,音乐媒体工作者 剑烧 进击的乐评人,林生祥大陆调查团团长 县道184 刚开始 像一尾蚯蚓 从日头落山、语糸又不通的地方 钻到我们这个庄头 每每父亲载谷包去农会换肥料 就会把我丢到牛车上头压重 从那儿望出去 县道184 像一穴老鼠洞 路两旁的铁刀木勾来搭去 孵出麻雀、蝴蝶和树影 从那儿望出去 县道184 像一条蝻蛇 久久才会有一辆摒屎(奔驰)牌卡车 满满叠着粗大的桧木 轰天轰地从山里铲出来 重划过后田埂改转直角 柏油路铺得密密麻麻 耕田是越来越省力 但是越来越难赚食 县道184 这时候 像一尾水蛭 趴附我们这个庄头 越吸越肥 越吸越光鲜 一庄子后生 被它 吸光光 ——钟永丰《县道184》,选自交工乐队专辑《菊花夜行军》 “既要做运动的音乐,也要做音乐的运动。” 林生祥与钟永丰,现今华语乐坛最具美学自觉的流行音乐创作人,没有之一。 他们用方言创作,一首首如诗经一般形式感强烈的歌谣从各个侧面吟唱今日农村现实。创作论与卓别林和鲍勃·迪伦一脉相承,在保持底层人文关怀视角的同时又兼具疏离感。因此,即便他们的音乐可以奇迹般地在乡下耕作的老农、书斋中的文艺青年、街头的社会运动人士以及精英知识分子之间达成共振,形式上源自美学自觉的疏离感似乎又预示着一个个传播困境的存在。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许多读者都是在《大佛普拉斯》和《阳光普照》之后才了解到林生祥,虽然他的创作在这两部电影发行20年前就开始了。因此,如果你对他们的认知尚且只有《面会菜》、《有无》和《远行》,强烈建议你先对照歌词欣赏以下几首音乐。

93分钟
1k+
4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