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说不加密播客
涵盖区块链行业热点

Album
主播:
吴说不加密播客、ColinWu1989
出版方:
佚名
订阅数:
7126
集数:
88
最近更新:
2周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轻松交流,原汁原味,细节满满。吴说团队推出的中文播客,内容涵盖区块链行业热点,对话有趣有料的专业人士。欢迎喜爱播客的听众订阅。如当周制作原创内容,一般周六发布音频,文字稿请关注吴说微信公众号及其他渠道。频道包括小宇宙 Youtube Apple Podcast Spotify 等。加入吴说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小助手微信 ipo19841984
吴说不加密播客的创作者...
吴说不加密播客
ColinWu1989
吴说不加密播客的音频...

肖风香港对话 Vitalik:回忆 10 年前的中国 区块链如何突破不可能三角?

在本次香港 Web3 嘉年华 ETHAsia 2025 会场,万向区块链董事长肖风与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深度对话,共同回顾了 2014 年首次访华经历。Vitalik 强调中国矿工、交易所和开发者在以太坊早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享了学习中文的经历,并肯定中国社区在 ZK、AI 等技术方向的快速进步。 谈及应用发展,Vitalik 表示基金会定位为赋能者,而非主导者,更希望本地社区自发推动。当前应聚焦 DeFi、RWA、去中心化社交等方向,而非泛泛谈“应用”。他呼吁中国团队参与以太坊 POS 2.0(Beam Chain)等底层研究,推动协议演进。针对“不可能三角”,Vitalik 认为分层架构已突破约七成技术瓶颈,未来借助账户抽象、ZK 技术、L1-L2 数据共享等,有望实现“微信级”Web3 应用体验。他提出通过将服务逻辑下沉至 L1 可显著降低 L2 开发门槛,L2 也应为 L1 提供的基础服务支付费用,实现价值回流。在“去中心化与中心化”适用范围上,Vitalik 强调现实世界如 RWA、身份系统需部分信任机制,区块链应通过密码学和 ZK 降低信任成本而非极端去中心化,从而提升公平与效率。关于全球生态,双方认为中美开发者构成两大核心力量。Vitalik 指出基金会资源有限,主要聚焦底层建设和教育支持,商业化应用应由社区自行推动。最后,肖风建议基金会在香港设立办事处,重启中国内地 Hackathon 与 Workshop,Vitalik 积极回应,并感谢中国社区多年来的支持与贡献。阅读播客精选文字版 时间线: 00:00 肖风与 Vitalik 回忆初访中国,中国社区支持以太坊发展 04:21 对比 2015 与今日中国社区的技术深度变化 06:25 Vitalik 如何一年学会中文并用中文演讲 09:43 回忆 2016 年首场中国黑客松 11:23 如何看中国开发者对以太坊的贡献与情感? 15:00 应用应具体化:DeFi、Social、RWA 等细分方向 17:38 Layer1 研发新方向:Beam Chain 与去中心化评估标准 20:20 邀请中国团队参与 Beam Chain POS 研究,强调“开放参与” 22:21 区块链如何突破“不可能三角”?何时出现“微信级”应用? 28:03 L2 仍有技术瓶颈,钱包私钥与用户体验是关键 31:00 多数扩展性、安全性挑战已被部分解决,看好未来爆发 32:33 HushKey L2 案例:能否让 L2 更轻、更易建? 34:26 Vitalik:将“脏活苦活”下沉至 L1,L2 支付费用 38:41 关于“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的适用范围探讨 42:20 RWA 的信任问题举例:如何用 ZK 减少中心化信任依赖 45:44 公共治理与身份系统中的“信任最小化”策略 47:41 并非所有事都应彻底去中心,效率与公平同样重要 49:22 大规模应用启动中美开发者如何协同? 53:22 基金会资源有限,更希望本地社区自我成长 54:46 应用层应由社区自发推动,基金会只做"别人不会做的事" 57:59 希望亚洲城市涌现更多开发者与社区组织 58:41 以太坊应在香港设办事处,重启内地黑客松与 Workshop

63分钟
99+
2周前

CZ 香港线下座谈:要做你真正热爱的事情 要有持久力

在 4 月 6 日 BNB Chain Super Meetup 香港站现场,币安前 CEO CZ 分别与 KOL 土澳大师兄及 Tron 创始人孙宇晨展开交流。CZ 表示,注意力几乎都被 Memecoin 吸走了,连我们做交易所的都不知道该上哪个币;长期的方向还是支持 BUIDL 的人,一个真正能走得远的项目,必须有真实用户、有收入、有利润,这样用户才能持续获益,币价也能稳住;我自己对 Meme 这块的学习有点失败,也确实对社区造成了一些问题;最近在看一本关于英伟达的书,叫《The Nvidia Way》;币安的 Web3 钱包确实不太好用,竞品过去几年已经积累了很多优势,币安团队在短期内很难完全追上;Memecoin 的难度一点不比传统项目低,它也需要很用心地打磨内容和叙事,才能真正脱颖而出,要有优质的 IP、持续的内容输出和一个靠谱的团队;不要着急发币,真正想长期 BUIDL 的团队,现在其实更容易拿到钱——只是方式不是靠发币,而是找合适的机构合作;要做你真正热爱的事情;要有持久力,能不能坚持下去,是判断一个人或一个项目能不能成功的关键。阅读播客精选文字版 时间线: 00:00 土澳大师兄分享早期投资经历 01:53 当前周期的混乱与信仰崩塌:Meme 独大影响行业健康 03:46 行业破局之路:需重回长期主义与真实价值 04:30 HODL 策略是否还值得坚持?仍需依赖基本面判断 05:39 除 BTC 外,仍有部分项目具备跑赢潜力 07:17 如何看待 BNB 的长期价值与使用场景拓展 09:12 BNB 会涨到多少?价值由市场决定 09:32 “BNB 养老怪”现象:长期持币者是生态稳定力量 11:21 对 BNB Chain 发展的反思:错过 Meme 热潮是一大失误 13:28 新热点布局方向:AI DeSci 等赛道潜力巨大 14:10 CZ 反思 Meme 社区互动:不应由我选币 16:01 对 Meme 热度前景持保留态度,回归支持长期建设 17:12 CZ 花大量时间看推特:重视社区建议反馈 18:38 给新手的建议:控制风险,避免被高倍暴涨诱惑 20:12 现在是入圈好时机吗?DCA 是更稳妥的方式 20:52 快问快答:狗狗、书单、批评与心态管理 22:31 CZ 与孙宇晨分享日常与运动习惯 25:30 最欣赏的创业者:尊重长期坚韧的 BUIDLER 27:00 Elon Musk 的优点与分心困境 28:39 Giggle Academy:以数字教育改变全球 31:30 教育投资回报巨大,重在实用与公平 33:40 如何说服政府支持区块链:以效率为卖点 35:37 推动政府链改:从 DID 到基础公共服务 37:38 区块链友好国家:阿联酋、香港等表现积极 39:15 钱包优化建议:加 LP 组件 + UX 需提升 42:30 Meme 币的持续力取决于运营与 IP 打磨 44:44 CZ 谈 Meme 模式难点:先发币后找产品易失败 46:46 长期 BUIDLER 的融资困境与机会并存 47:55 YZi Labs 投资逻辑:专注产品、熊市投优质 50:47 推广产品需回归本质,融资够用即可 52:56 给 BNB Chain BUIDLER的建议:热情 + 持久力

53分钟
99+
2周前

EP-59 对话 Sign 闫欣:如果你没有社区 这个币必将归零

在本次访谈中,Sign 联合创始人闫欣回顾了从矿工、炒币玩家、加密 VC 到 Web3 创业者的完整转型路径,揭示了 Crypto 行业从 POW 到 ICO、再到 VC 主导的多轮范式变化。他强调自己选择在 2021 年牛市中逆势押注 Web3 应用赛道,尽管初期融资困难,但最终凭借明确方向与持续推进拿下红杉三地联合投资。 闫欣提出币与社区是强绑定关系,Token 的意义在于建立参与者共识与治理权,而非单纯融资工具。他主张“先社区后产品”的构建逻辑,批评空投文化短期导向,并分享 Sign 如何通过文化符号、机制设计与应用工具打造可持续的社区参与机制。 他表示:我还有一个很核心的观点,就是币和社区是一对绑定关系。币是 currency,而 currency 必须和社区配对存在。如果你没有社区,就没有币的价值;如果有币但没有社区,这个币也注定归零。币本身是没有内在价值的,它的价值来自于它在社区中的流通和共识。 当然,现在也有一些 VC 在推所谓的 “纯 Utility Token 理论”,意思是说只要有产品和用户,就可以支撑一个币。但我认为这完全是空谈。你实际去看,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币的成功是靠 Utility 支撑起来的,几乎全是靠社区的情绪、热度、认同推动的。它的使用价值,能占 1% 就不错了。阅读播客精选文字版本 时间线: 00:00 加密入圈初体验:从实验室挖矿开始 01:15 POW 矿工思维转向早期 DeFi 投机 03:20 行业演进:从 ICO 到 VC 模式的变迁 04:47 成为加密 VC:Solana 等公链的低估值时代 05:47 火币工作经历与牛市创业的契机 07:10 逆风融资:冷门赛道坚持换来红杉青睐 10:17 融资泡沫与红杉三地 FOMO 效应 10:58 为什么发币:构建共识网络而非单纯融资 13:02 产品与资产的区别:创业路径二元论 14:16 币价来自社区,不是 “产品价值” 驱动 16:12 美元是最大的 “币圈社区”:currency 与 community 的强绑定 17:21 发币顺序之辩:先社区还是先产品? 18:36 构建社区的关键:文化共鸣与同频连接 20:08 从社区中自然生长出的活动与文化符号 21:35 如何看空投文化:空投是入口,不是目的 22:39 空投猎人与机制设计:TGE 后的持续激励更关键 25:18 破圈、拓土与非主流用户扩张 27:33 弱市场中的项目争议:情绪价值与边缘人群策略 29:15 社区定位差异:Sign 不走下沉路线 30:34 Web3 普惠金融构想:资产与服务全球化 31:52 为什么社区是未来的核心载体

33分钟
99+
3周前
吴说不加密播客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