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叙事

Album
主播:
静静子、曼曼慢慢、不是吞吞
出版方:
佚名
订阅数:
5058
集数:
9
最近更新:
1个月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这里是微小叙事,由三位女性主播,即两位关注国际问题的媒体人静静、吞吞和生活在法国巴黎的社会学者曼曼共同主持的播客。我们希望挑战主流的国际问题叙事:不再用抽象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大国博弈论来做沙盘推演,而是用「具体的人」和「具体的生活」去理解远方真实的世界。
微小叙事的创作者...
静静子
曼曼慢慢
不是吞吞
微小叙事的音频...

Vol.9 妇女节,聊聊学术田野和新闻现场的性骚扰和性别矮化

首先,祝所有女性听众们妇女节快乐! ❤️ 作为一档主打前线经历和细节故事的播客,我们的许多精彩内容,往往来自主播们“以自己为方法”获得的见闻和体验。然而,作为女记者和学者,我们在闯入新世界、拥抱陌生文化和人群的过程中,并非总是收获美好的经历。 本期节目中,静静和吞吞终于有机会吐槽——媒体行业无处不在的性骚扰和职场歧视。尽管随着行业变迁,媒体的“含女量”逐步上升,职场环境整体有所改善,但这些问题依然存在。2018年发布的《中国女记者职场性骚扰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1762名受访女记者中,416份有效样本揭示出超过八成(83.7%)曾遭受不同形式的性骚扰,42.4%经历过不止一次,18.2%遭遇过五次以上。骚扰者不仅包括领导、同事,受访者和陌生人也是“重灾区”。 除了性骚扰,媒体行业长期由男性主导,潜移默化的性别歧视依然存在。女性的角色往往被矮化,被认为不适合前往高风险现场,如冲突地区、灾难现场、调查报道一线。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相比之下,学术田野调查的性别环境更加复杂,风险与危险并存。作为一名长期在中东地区进行女性主义研究的学者,曼曼所经历的性别挑战更加严峻,风险也更为直接。本期节目中,我们还邀请到了人类学者亦静和又又,她们分别在印度尼西亚和内蒙古做过长期田野调查,分享女性学者在独立调研时遇到的困境与挑战,以及她们观察到的性别不平等现象。搞学术不仅要读书、访谈、写作文,还要与无处不在的骚扰和危险周旋、斗智斗勇! 这期节目或许会让你震惊,但也可能让你在某个瞬间,和我们一样无奈长叹:“还能说什么呢?” 我们的经历,或许会让你感慨:“太典了,真的太典了!” 但无论如何,我们依然要坚持下去,在探索世界的路上,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许多工作要做! 【本期嘉宾】 亦静,博士在读,在印度尼西亚做人类学田野调查 又又,曾在内蒙古做田野调查 【本期主播】 曼曼,社会学博士在读,关注中东和女性主义 静静,媒体人,关注冲突和人道主义议题 吞吞,国际新闻记者 【本期剪辑】 吞吞、曼曼 【本期精彩内容】 03:57 媒体“含女量”越来越高,性骚扰现象减少 05:16 吞吞第一份工作里的职场性骚扰 09:14 按规矩,阿拉伯男人不得进入只有单身女性的房间 11:36 “你这么能干,留在我们这当媳妇吧!” 15:37 在印尼,和男摩的司机交锋 20:17 “你和阿拉伯男人约会过吗?” 23:21 曼曼和静静在约旦被十几岁小男孩骚扰 25:12 线上采访/工作联系也不能幸免 30:07 女性是否太爱反思? 32:56 太难预料了,压根没法保护自己! 36:29 亦静戴头巾出门后,男人态度180度转变 42:36 女性主义同事被污名为“恨嫁女” 44:20 做冲突报道被误认为是男的 45:00 土叙地震报道归来,被男领导说“女记者去震区能做什么?” 48:18 曼曼在叙利亚做救援,必须证明“女生可以” 51:58 丈夫总喜欢替妻子做回答 58:13 田野对象不够“女权”,可我们也无立场评判 01:06:28 女性发出的声音还不够多 【本期音乐】 片头:Tara Mamedova - Xewna Giran (A Heavy Dream) 片尾:母系社会 - 张惠妹(阿密特) 本期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阅读】 没人告诉我做田野会被性骚扰 看不见的女性,[英]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 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关注《微小叙事》!❤️

69分钟
99+
1个月前

Vol.8 在欧洲,两个中国女孩用阿拉伯语和英语讲脱口秀!

大家好,今天来聊点开心的话题!2024年10月起,主播曼曼在巴黎看了一场阿拉伯语脱口秀,突然发现“其实我也可以讲”,于是成为了“全球首位用阿拉伯语说脱口秀的中国人(划掉)”。机缘巧合下,曼曼认识了另一位中国女孩Aura,她从巴黎到瑞士,已经用英语讲了20多场脱口秀。于是就有了这期由单口喜剧爱好者吞吞和两位新人脱口秀演员的节目。 两个中国女孩,在巴黎和苏黎世用非母语说脱口秀是什么样的体验?要克服哪些困难?阿拉伯人和瑞士人听得开心吗?表演中,要怎样链接中国文化和异域文化?用阿语和英语写段子有哪些不能触碰的“文化禁忌”?来听曼曼和Aura的讲述! 【本期主播】 吞吞,国际新闻记者 曼曼,社会学博士在读,关注中东和女性主义 【本期嘉宾】 Aura,建筑/城市研究/喜剧人,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在读 【本期内容】 02:05 “他们怎么讲得这么烂,我可以讲得比他们好” 03:45 曼曼在叙利亚听不懂方言梗,好难受 09:43 舞台上聚光灯一打,看不到观众 15:14 阿拉伯人爱听吐槽阿拉伯语和宗教? 24:52 “吐槽德国人后,德国朋友都不理我了” 28:52 种族笑话有时也无伤大雅啦 32:56 阿拉伯语和阿拉伯国家的诸多方言们 48:32 脱口秀是交朋友的好时机 50:07 讲脱口秀能赚钱吗? 01:03:15 “说阿拉伯语时,我的性格都不一样了” 01:09:49 曼曼的阿语脱口秀视频火了,人人都来挑剔阿语口语 【本期制作】 剪辑:曼曼 【本期音乐】 片头曲 Nancy Ajram - Albi Ya Albi 片尾曲 france gall - laisse tomber les filles 若想关注本期主播与嘉宾,指路👇 Aura IG: @ausup_ 曼曼 小红书:@鱼干鱼干儿 微信视频号:@是鱼干也是茉莉 欢迎关注【微小叙事】,期待我们下一期节目哦!

84分钟
99+
3个月前

Vol.7 战时黎巴嫩:撤侨、难民、以色列与“中东明珠”的悲剧

2024年9月,连续发生在黎巴嫩和叙利亚的传呼机爆炸事件,将中东小国黎巴嫩重新拽入中东冲突现场。此前近一年里,黎巴嫩真主党策应哈马斯的加沙战事,持续与以色列保持较低烈度的交火、炮击,以色列则以空袭、“定点清除”和“音爆”回应。10月初,以色列作战重心转移至黎巴嫩,不仅正式入侵黎巴嫩南部,还对黎全境尤其是真主党控制区加强空袭。截至11月5日,本轮战事中以色列的攻势已造成黎巴嫩超过3000人死亡,大批黎巴嫩人、叙利亚难民和巴勒斯坦难民被迫出逃,危机蔓延至邻国叙利亚。 自建国以来,黎巴嫩一直笼罩在暴力的阴影下。因其地理位置和宗派人口结构的特殊性,黎巴嫩内部的异质性和复杂性是外界人士理解中东的重要窗口。它的地缘重要性和它的面积和人口数量极不匹配,却也导致了生活在其中的数百万人(黎巴嫩人、叙利亚人、巴勒斯坦人)在政治漩涡中的身不由己。 过去几年里,主播曼曼和静静和黎巴嫩产生了诸多联系。本期节目我们还邀请到了刚刚从黎巴嫩撤侨的中国留学生小杨,和小宇宙知名(划掉)的锡安主义者、国际新闻记者小岩老师。 来听我们的讲述。 【本期主播】 曼曼,社会学博士在读,关注中东和女性主义 静静,国际新闻记者,关注中东和冲突议题 【本期嘉宾】 小杨,黎巴嫩的黎波里大学阿拉伯语文学专业留学生 钱小岩,国际新闻记者,知名锡安主义者,毕业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 【本期内容】 04:09 黎巴嫩的开放与宗派隔离 06:11 乐于助人的黎巴嫩人 08:07 黎以冲突升级后:音爆和物价上涨 10:38 小杨准备撤侨 16:32 惊心动魄的撤侨旅程 20:40 静静的黎巴嫩朋友过去一年里的精神崩溃 26:50 在法黎巴嫩人竟然在战时回国 29:40 难民再一次经历战争恐慌 33:15 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反向逃亡” 38:47 以色列为何选择此时入侵黎巴嫩? 43:53 黎巴嫩与以色列的水争端 54:13 巴勒斯坦难民如何搅动黎巴嫩政局? 01:00:33 治理失调的“失败国家” 01:05:31 黎巴嫩“马赛克”式的宗派势力拼图 01:07:50 黎巴嫩什叶派的变化 01:09:28 2019年以来的黎巴嫩经济危机 01:13:17 长年战乱间,黎巴嫩的移民浪潮与海外离散社群 01:18:35 法国在黎巴嫩与叙利亚的委任统治 【本期制作】 剪辑:曼曼、静静 封面图:新闻图片 【本期音乐】 片头:Marilyne Namaan - Hedne 片尾:Marilyne Naaman - Nachez 【推荐材料】 《家:家园、家族与消逝中东的回忆》[美]安东尼·沙迪德 《阿拉伯人的梦想宫殿:民族主义、世俗化与现代中东的困境》[美] 福阿德·阿贾米 《被以色列音爆轰炸的黎巴嫩人》 《爆炸的传呼机:“电池战”会让黎巴嫩走向全面战争吗?》 Shatila Stories, Written by refugees of the Shatila camp, Translated from the Arabic by Nashwa Gowanlock A History of Crisis, Exodus & Irresponsible Elites, Charles Al-Hayek

85分钟
2k+
5个月前

Vol.6 从剑桥牛津到纽约荷兰,学生声援巴勒斯坦时他们在反对什么?

【主播的话】本期节目于6月初录制完毕后,两位主播去中东某国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调查。回来后又因为生(tuo)活(yan)繁(fa)忙(zuo),最近才制作完毕发布。因此节目中提到的所有时间点,如昨天、今天、上周等等,均以6月2日为基准。此外,本期节目立场鲜明,请仔细阅读节目标题、简介后,配合愉快的心情食用。 关于两位主播6-7月的旅行,未来我们会录制相应的节目,敬请期待! 今年4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在校园内发起了“团结营地”活动,要求学校切断与以色列企业和高校相关的资本运作,同时声援加沙地带遭遇猛烈轰炸的巴勒斯坦人民。在校方和政界施压下,学生的活动两度被纽约警方清场。如果说第一次清场引发了美国其他高校的联动声援,第二次清场则将抗议之风吹到了世界各地,欧洲、日本、韩国、澳洲乃至中东的校园里都出现了声援哥大学生、声援加沙的活动,使得遥远的巴以冲突一夜之间变成了近在身边的校园言论自由问题、学校的学术与资本问题、警察暴力问题…… 本期节目的两位嘉宾和主播曼曼分别在美国、英国、法国与荷兰亲历了学生的示威。无独有偶,巴以问题和三人的学术与生活经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来听他们的讲述! 【友情提示】本节目无意鼓励任何身在海外学习生活的中国读者直接参与相关活动——持签证上学的国际学生是法律意义上的弱势群体,本国学生享受的法律并不对外籍人士适用。请同学们仔细了解自己在所在国拥有的权利和可能承担的风险,保护好自己。(本段话引用自《历史知道风向哪里吹:从哥伦比亚大学的占领运动说起》) 【本期嘉宾】 令狐冲: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学生 Moon:阿姆斯特丹大学政治科学系学生 【本期主播】 静静:媒体人,关注冲突与全球发展议题 曼曼:社会学博士在读,关注中东与女性主义问题 吞吞:国际新闻记者 【本期剪辑】 曼曼、吞吞、静静 02:17 曼曼亲历剑桥和牛津营地 08:29 纽约警察第一次哥大清场,营地规模却变大了 11:33 犹太学生在“加沙团结营地”里过逾越节 20:04 荷兰学生很松散随意 29:28 Moon在阿姆斯特丹亲历警察暴力 35:52 纽约警察武力值满点 40:14 英国警察松弛,法国警察紧张 44:56 留学生如何减少风险? 57:26 哥大“撤资”投票后,“原来身边正常人比较多” 01:09:27 静静与加沙记者合作的见闻 01:14:23 令狐冲高中时第一次听说“定居点运动” 01:16:23 对离散族群的研究 01:19:29 曼曼在黎巴嫩Borj el-Barajneh巴勒斯坦难民营 01:21:30 一个叙利亚巴勒斯坦家庭的三次离散 01:26:28 “因提法达”(起义)的话语重塑 01:37:46 认识巴勒斯坦人并尝试理解他们 01:42:57 犹太人以苦难为中心的历史叙事,在中东适用吗? 【本期音乐】 Coldplay - بنی آدم Bani Adam(人类的孩子)(Live in Jordan) Ya Tal3een - Dana Salah 【推荐阅读】 《历史知道风向哪里吹:从哥伦比亚大学的占领运动说起》 上篇,下篇,澎湃思想市场 学生的本分何止上课、实习、找工作呢?,单读 “回归大游行”报道档案,+972杂志 保卫谢赫贾拉,澎湃新闻 《故国曾在:我的巴勒斯坦人生》,[巴勒斯坦] 萨里·努赛贝 著 / [美国] 安东尼·戴维 文字协助 / 何雨珈 《阳光下的人们+重返海法》,[巴勒斯坦]格桑·卡纳法尼 / Ghassan Kanafani 《解谜以色列:揭秘历史背后的谎言与真相》, [以] 伊兰·帕佩 【战事进展】 ‘We’ve lost everything, for what?’: Gazan anger at Hamas grows as war drags on +972杂志 Three Israeli army refusers: ‘We will not participate in genocide’ +972杂志 ‘Order from Amazon’: How tech giants are storing mass data for Israel’s war +972杂志 感谢大家的收听!欢迎关注“微小叙事”,期待下次再见!

108分钟
1k+
8个月前
微小叙事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