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外SSIRedTalk
从小红书里发生的话题与现象出发

Album
主播:
故事薯
出版方:
书外SSIRedTalk
订阅数:
4494
集数:
8
最近更新:
1年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书外 SSIRed Talk,是一档共创播客节目。我们从小红书社区里正在发生的话题与现象出发,共同探讨其背后的议题与趋势。 在当下的小红书,人们不仅在分享吃喝玩乐,也在记录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我们相信,个体叙事亦有被关注的价值,线上社区的群像亦是我们当下共同的镜像。我们将邀请小红书创作者、来自全球业界学界的各领域参与者,从更多元的视角出发一起讨论,面向我们共同期待的生活发出倡议。
书外SSIRedTalk的创作者...
故事薯
书外SSIRedTalk的音频...

008:在“评论区”,发现更多向好的可能

【本期介绍】 理想⼤学或许最终也还是⼀个虚构的存在,但其所反映的当下、所引发的共鸣、所期待的变化,却是真切的。在《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版编辑部看来,那些积极参与讨论的⼈们并不仅仅是在玩笑或抱怨,⽽是发挥了创造⼒,⽤⼀种建设性的⽅法在表达、在探索“我们还有什么样的可能”。⼤家关注在这种“对话”⾥是否会碰撞出更多⽕花;也期待⾃身的⾏动者经验是否可以给更多⼈触动与启发。我们也在过程中共同学习,如何更好地表达⾃⼰的主张、抓住⾏动的机会,使每⼀种可能都被看⻅,不断对话,也不断调整,不断创造,也不断想象。 【本期⽬录】 01:20 当我们⽆法触及核⼼,我们能做什么 02:30 核⼼在于建设性,⽽不是⽐谁更⾼明 03:15 ⽣活中的建设性叙事 04:10 ⼈们寻找路径的过程 05:30 我忘了年轻⼈多成熟 08:44 我们相信改变是从这⾥开始的 注:因活动现场⼯地环绕,本期专题⾳质受到⼀定影响,敬请谅解。 参与本期共创的内容创作者: @边缘⼈⼩曹 @葛宇路 @镜⼦还是镜⼦ @潘潘潘美好 @丧⼼病狂周公⼦ @亭⼦在野 @午夜骑⼿⽑冬 (按拼⾳⾸字⺟顺排序) 活动发起:乐⻅⼯作室 学术⽀持:《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版 话题⽀持:⼩红书社区 创意企划及内容承制:葛⼩姐 特别鸣谢: 曲德顺 烟台市芝罘历史⽂化研究会秘书⻓ ⼭东⼯商学院 烟台⼆中

21分钟
99+
1年前

007:途径理想⼈⽣的路上,理解⼤于正解

【本期介绍】 ⽆论是关于理想⼤学的讨论,还是寻求更好⼈⽣的参照,线上社区都成为了现实参与的⼀部分,我们分处各地,却经由我们所共同关切的话题,看⻅、理解、回应彼此。 正如收到《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版编辑部邀请⼀同去当地展开对话的社区内容创作者们,在被问及何为理想⼤学的伊始,总是难免压⼒什么才是理想的答案。但当对话逐渐铺展,当⼈⽣的岔⼝延伸出越来越多⾯对过往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想象,我们似乎也由此听⻅了更真实⽽⼜丰沛的声⾳ 【本期⽬录】 00:20 亭⼦:在去野之前,⾼考三次 03:50 我不倡导⾃由,我只想找到⾃⼰ 06:00 ⽑冬:曾想象⼤学是此间的少年 10:00 遇挫之前,我们都觉得⾃⼰厉害 11:30 去⼤城市,地域本质是平台 12:30 曹柠:在应试⼤省的教室搞家庭影院 14:20 学会在认知的时间差⾥看到希望 17:15 镜⼦:我没有找到答案 18:00 有参与社会的意愿,并且我努⼒了 19:00 在⽇常⽣活中找到意义 20:00 葛⼩姐:理想⼤学的本质是机会 注:因活动现场⼯地环绕,本期专题⾳质受到⼀定影响,敬请谅解。 参与本期共创的内容创作者: @边缘⼈⼩曹 @葛宇路 @镜⼦还是镜⼦ @潘潘潘美好 @丧⼼病狂周公⼦ @亭⼦在野 @午夜骑⼿⽑冬 (按拼⾳⾸字⺟顺排序) 活动发起:乐⻅⼯作室 学术⽀持:《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版 话题⽀持:⼩红书社区 创意企划及内容承制:葛⼩姐 特别鸣谢: 曲德顺 烟台市芝罘历史⽂化研究会秘书⻓ ⼭东⼯商学院 烟台⼆中

21分钟
99+
1年前

006:今⽇的我们,如何勾勒理想⼤学的模样

【本期介绍】 开学不久,这段时间的⽣活和你的期待的⼀样吗?⼜或者离开校园已久的你,还记得⾃⼰曾期待过怎样的校园⽣活吗?在我们所处的语境⾥,“学校”这个词,既远且近,它既承载着某种对未来的想象,也塑形着我们的当下。此前在线上社区,围绕着地域与⼤学的讨论曾⼀度⼗分热烈。⼭东、⼭⻄、河南、河北,在四个竞逐激烈的⾼考⼤省之间如果真有⼀所理想⼤学,它会是什么样的?它所承载的期待⼜是什么?带着这样的好奇,我们沿着线上社区中的讨论,邀请了⼀些关注相关议题的社区内容创作者,⼀同前往当地,找到⼀群对于刚刚经历过⾼考,⼜或者正身处本地⾼校的年轻⼈⼀起聊聊。这⼀期先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声⾳。 【本期⽬录】 01:30 过得⽐较滋润,因为我有⼿机 03:30 志愿填报:找个越⽼越吃⾹的 06:00 ⾼考移⺠:倒是好客,但没⼈ 08:45 违反校规怎么办 10:00 ⾼考的四条路线 12:00 毕业后预期薪⾦ 13:30 在⼤学⾥学习如何创业 18:00 本地创业的发展天花板 20:00 我很不满意⾃⼰的专业 23:00 我给⼤半个学院盖实习证明 24:00 本地认知就是赚多少都考研 24:30 好⽼师让你向往学历和课堂 25:00 从南到北,能有五年时间差 26:00 努⼒冲破旧认知,去⼤城市 注:因活动现场⼯地环绕,本期专题⾳质受到⼀定影响,敬请谅解。 参与本期共创的内容创作者: @边缘⼈⼩曹 @葛宇路 @镜⼦还是镜⼦ @潘潘潘美好 @丧⼼病狂周公⼦ @亭⼦在野 @午夜骑⼿⽑冬 (按拼⾳⾸字⺟顺排序) 活动发起:乐⻅⼯作室 学术⽀持:《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版 话题⽀持:⼩红书社区 创意企划及内容承制:葛⼩姐 特别鸣谢: 曲德顺 烟台市芝罘历史⽂化研究会秘书⻓ ⼭东⼯商学院 烟台⼆中

27分钟
99+
1年前

005:我们不断奔波,在流动中建立认同

【本期介绍】 在小红书社区里,#我的体力活初体验 引发了近3000万关注和讨论,我们也由此走近了春招季下更多年轻人的关切:什么样的工作是更体面的?回老家还是留在大城市打拼?求发展还是求安稳?而当我们把目光,从个体、到当下,再推远至更宏观的时间轴上:自80年代以来,青年群体的发展流动趋势经历过哪些不同时期?而从“乡—城”到“城—城”,从选择拼搏一线到争取宜居生活,从谋求一份生计到寻求自我认同,代际轮替之中年轻人有哪些新的真实诉求?这一期,我们邀请了来自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杨菊华教授,和我们一起来聊。 【本期目录】 02:00 我们仍处在一个“流动中国” 05:00 80年代以来青年群体的人口大流动 08:00 从“离土不离乡”,到“离土也离乡” 11:00 从哪儿来:流动频率和性别变化 14:00 往哪里去:社会认同和归宿感 17:00 把人当作人来看,而不当作经济推动力来看 19:50 三种表述下的不同态度和不同期待 24:00 地域流动和社会流动是关联在一起的 27:00 人的“天花板”并不仅仅取决于人 29:30 未来一段时期的青年群体流动趋势 【共创名单】 话题发起:小红书社区 议题顾问:《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版编辑部 专题主播:葛小姐 制作协力:乐见工作室 话题运营:八朔

34分钟
1k+
1年前
书外SSIRedTalk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