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 | 夏之禹会灵感枯竭吗?没这回事!

第 24 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来自成都的说唱歌手 夏之禹 。 看过去年 bilibili 自制综艺节目《说唱新世代》的朋友,一定不会对这位来自明堂唱片的选手感到陌生。原本只是打算来节目为厂牌创造一点点 KPI 的夏之禹,凭借颇具人文气息的歌词与真性情的舞台呈现,一举成为人气选手。 而与此同时,继 2019 年的专辑《California Dream》之后,夏之禹在去年底,发行了他的第二张「不存在的电影系列」专辑《Young Fresh Chin》。这是一张极具电影感的 Mixtape 作品,讲述了一位小镇青年身处变革的浪潮之中,与时代碰撞出的故事。 我们今天就来跟夏之禹聊聊这张专辑的创作故事,以及他关于正在筹备当中的新专辑的一些想法。 01:56 《说唱新世代》之后,夏之禹的生活与演出有怎样的变化。 03:11 “不存在的电影配乐”是夏之禹两张专辑的概念构想,它是怎么来的? 03:59 专辑企划与歌曲创作哪个在前。 04:49 上节目之前专辑已经开始在做了。 05:15 专辑里歌曲顺序的设计。 06:53 《Young Fresh Chin》中的主线人物有夏之禹自己的影子吗? 08:13 歌曲《Hometown》中的关键字:单位,地方。 09:46 夏之禹少年时的单位/地方生活。 10:30 夏之禹怎么看歌曲的“写实”? 12:02 《Young Fresh Chin》其实是将中国小镇生活与hip-hop文化虚构地融合在一起。 14:11 夏之禹喜欢把现实中有些极端的感觉放在歌曲里。 15:56 同是四川说唱,夏之禹的歌曲里几乎没有方言。 19:22 《Young Fresh Chin》中采样了很多的经典年代的黑人音乐。 21:28 灵感枯竭?没这回事。 22:47 《Young Fresh Chin》的灵感其实是做一件“荒诞的事”。 24:05 新专辑已经在做了,会和之前的作品不一样。 26:31 新专辑会有多个故事线。 26:55 最初居然有22首歌。 27:48 完整收听《Hometown》。

30分钟
99+
3年前

023 | 在七八点的回忆里寻找南京看不见的国王

第 23 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来自南京的 七八点 乐队的主唱 海洋 。 七八点乐队是一支富有传奇色彩的乐队,说“传奇”是因为七八点从没有发布过严格意义上的录音室专辑,只有一张伪装成电影原声的专辑《屋顶上的猫》,收录的也都是乐队很早之前的 demo 录音。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乐队还演出活跃的时候,没有很多人知道他们,但在七八点停止活动之后的十几年里,他们的影响却一直在持续发酵着。如今,很多年轻的音乐人都曾提到过七八点对自己的影响,很多乐迷都期待着他们能重新开始活动。 其实七八点在 2018 年的最后一天,曾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李志的跨年演出,去年七月他们也发表了一首新歌《电台天书》,本期节目里,海洋透露还有一些新歌他们正在打磨。今天,我们很幸运地邀请到海洋来聊聊关于这首《电台天书》幕后重组的故事,以及一些更老的回忆。 02:30 七八点的重组经过。 04:15 起先是在北京排练,现在回到南京。 04:46 七八点目前的成员不固定,最多时可能有六七个成员。 06:33 那张经典的90年代照片里,四位成员从左到右都是谁? 08:10 目前的成员生活在不同城市,需要凑时间录音和排练。 11:48 七八点这个名字的来由。 13:08 七八点的几位原始成员是怎么结识的。 13:58 南京的地下乐队都在防空洞里排练,但其实P.K.14和七八点是在不同的防空洞里排练。 14:23 那时候七八点主要在哪里演出? 15:42 七八点曾经写过很多的歌。 16:20 因为对于那个年代唱片公司签约摇滚乐队模式的不满,七八点回绝了一些公司的邀约。 18:07 在内心里,海洋其实对于《屋顶上的猫》是有些抗拒的。 20:31 2008年“新歌”故事之《屋顶上的猫》。 21:43 2008年“新歌”故事之《看不见的城》。 23:27 伪装成电影原声是谁的主意? 24:00 整个CD的制作过程,其实七八点乐队并没有参加。 25:52 如果这些歌曲都是“完成状态”,它们可能会是什么样子? 26:42 七八点的混音母带是怎么弄丢的。 28:55 新歌《电台天书》是纪念吴宇清的歌。吴宇清是谁? 31:16 《电台天书》其实和《兔子跑吧》有点像。 33:00 “有吴宇清看我们排练的感觉。” 34:54 新歌想要把90年代的南京气氛找回来,那些看不见的世界里的国王们。 36:11 新歌的录音制作花了很多的时间。 36:50 海洋希望将新歌调出曾经的90年代粗粝感。 38:39 七八点正在制作新歌。 40:10 暂停活动的十几年里,海洋一直有在写文字。 40:52 演出是海洋不享受的事情。 42:22 未来或许会有重新制作的老歌。 44:29 完整收听《电台天书》。

47分钟
99+
3年前

022 | 下集:丢莱卡《走神的卫星》歌词详解

第 22 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来自北京的 丢莱卡 乐队的主唱 涂俊南 。 丢莱卡是一支年轻的北京摇滚乐队。在北京的新生代乐队中,他们或许不是最出名或者最具人气的,但绝对是最活跃、行动力最强的一支乐队。他们频繁地出没于北京大小演出现场,此外他们也自己组织过很多次的全国巡演,身体力行地实践 DIY 精神。 同时,丢莱卡也是一支非常有文学色彩的乐队,这一点不仅体现于他们的歌词,还在他们的日常介绍、新闻推送,甚至包括各类演出的标题中都可以感受到,我们相信这些文字很多都是源自乐队主唱涂俊南的思考。 趁着丢莱卡上周发行了他们的第一张全长专辑《走神的卫星》,我们今天就和涂俊南一起聊聊这张专辑,听听这些歌词背后的故事和灵感。 由于本期节目比较长,我们分为上下集播出,上集已在本周二(4月27日)上线。 01:17 《小偷》是从一个纪录片里来的。 04:12 对于很多人来说,“失败”也是一种特权或奢望。 05:48 《水星》是关于信息的撕裂。 07:37 对于空虚与不幸,很多人将其怪罪到遥远的“水星逆行”。 09:45 《海鸥》真的是写在海上,从烟台去大连的巡演船上。 12:47 韩国女星雪莉被网络暴力最终自杀的事件促使涂俊南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意向与“掉队的海鸥”结合在一起。 15:43 《降落伞》在写歌期间,受2000年初的车库复兴风潮影响很多。 16:15 最初想写一首鼓励朋友的歌,给堂华解释的时候,涂俊南用了一个简单的比喻。 17:18 时常反思的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唱歌的人,在这一身份下自己究竟可以做什么。 18:28 “降落伞”的意象。 20:24 《别在厕所里跳舞》是专辑里写得最早的一首歌。 22:00 歌曲里的一些文字游戏。 24:00 在《别在厕所里跳舞》中可以找到一些来自嘻哈音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25:44 《救命公园》是写给北京曾经的一家传奇小酒吧SOS救命小酒馆。 27:36 一些歌词都与涂俊南在SOS的观察经历有关。 29:43 如今,涂俊南希望在旧的写作模式之外,尝试一些新的写歌方式。 30:19 关于盲区合作社。 31:40 “盲区”今年的计划之一:纲领。 32:51 “盲区”的另一个计划:孵化出一些新的乐队。 33:43 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丢莱卡和朋克之间的关系。 34:32 丢莱卡有一首早期歌曲名叫《朋克儿》,最近打算重新排出来。 36:06 “盲区”所在的场景其实不是朋克,而是DIY以及不谋而合的反商业。 37:22 朋克一定是和搭建社群有关系,而不是酒吧里排座次。 38:32 Fat White Family 是涂俊南现在很羡慕的一支乐队。 39:15 希望在每个阶段做不一样的东西出来,而不是有什么摇滚乐执念。 39:49 完整收听《水星》。

43分钟
99+
3年前

022 | 上集:丢莱卡《走神的卫星》歌词详解

第 22 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来自北京的 丢莱卡 乐队的主唱 涂俊南 。 丢莱卡是一支年轻的北京摇滚乐队。在北京的新生代乐队中,他们或许不是最出名或者最具人气的,但绝对是最活跃、行动力最强的一支乐队。他们频繁地出没于北京大小演出现场,此外他们也自己组织过很多次的全国巡演,身体力行地实践 DIY 精神。 同时,丢莱卡也是一支非常有文学色彩的乐队,这一点不仅体现于他们的歌词,还在他们的日常介绍、新闻推送,甚至包括各类演出的标题中都可以感受到,我们相信这些文字很多都是源自乐队主唱涂俊南的思考。 趁着丢莱卡上周发行了他们的第一张全长专辑《走神的卫星》,我们今天就和涂俊南一起聊聊这张专辑,听听这些歌词背后的故事和灵感。 由于本期节目比较长,我们分为上下集播出,下集将在本周四(4月29日)上线。 01:36 涂俊南是北师大中文系毕业的,小学四年级他开始对写作有兴趣。 02:56 初中快毕业时,因为酷酷的转校生,开始对音乐感兴趣。 04:34 大三时组建丢莱卡。 05:46 对于涂俊南来说,“文字表达”更多于他的音乐人身份。 06:30 丢莱卡的很多歌创作核心是涂俊南和吉他手李堂华。但这种创作模式现在在变。 07:30 本期节目重头戏:请涂俊南讲解《走神的卫星》各曲目的歌词含义。 08:56 《年轻的士兵》将当下与两个世纪前的太平天国融在一起。 11:33 《年轻的士兵》和专辑里其他歌曲有着不同的录音方式。 13:54 《庞贝影子舞》是《苏丽珂》的延续,关于亲密关系。 15:34 乐队在写的新歌《红蜻蜓》其实是关于“亲密关系带来的伤害”的进一步延续。 16:21 关于歌词,涂俊南在《走神的卫星》中希望让词意模糊,有开放解读。 17:20 《绵羊骑士》将自己的酒后摔车经历与乐队曾经面临的解散危机连系在一起。 19:51 丢莱卡的很多歌曲都有着同样的主题。 21:02 《春天音乐》里包含了自己的感情危机与乐队危机,是私人情绪最多的一首歌。 23:29 腰/寸铁乐队对于涂俊南的影响。 26:27 《冠宇》是一首写给朋友的歌,但最后又重新写了歌词。 29:57 完整收听《庞贝影子舞》。

33分钟
99+
3年前

播客采访遇到不爱说话的嘉宾怎么办?| 我们与周末变奏的特别联动

这是一期《鹈鹕 Hits》的特别节目!截至目前,我们已经请到了二十组来自天南地北的音乐人做客我们的节目,讲述他们关于创作的故事。今天我们决定换一个视角,请到一位独立音乐的观察者——「周末变奏」的主播 方舟 ,做一期关于音乐播客的音乐播客。 说起方舟,如果关注独立音乐的朋友,一定不会对这个名字陌生。他是一位电台节目主持人,同时他也是两个音乐播客的主播,「Music Only 」和「周末变奏」。在北京的独立音乐现场也总是能看到方舟,如果你在观众群里经常看到一位有点爆炸头戴着眼镜的人,可能就是他,下次不妨跟他打个招呼。 方舟一方面是独立音乐的推广者,另一方面他也是这个场景很重要的一位观察者和记录者,他在节目里分享了一些做采访的有趣故事和做播客的许多经验,比如采访的时候遇到不爱说话的嘉宾该怎么办?一起来听听吧! 01:54 方舟的研究生专业是“流行音乐研究”,后来怎么成为了电台节目主持人? 05:40 媒体工作其实都是相通的,快速学习,深入浅出。 06:26 采访对应方舟来说是一种获取新知识的途径。 07:48 采访中的一个金句可以让方舟回味很久。 08:08 方舟采访过多少音乐人? 10:29 回忆深刻的采访经历之一:Manderin。 11:34 夏天在北京约的采访,最终是在深秋的上海完成了。 14:07 在采访中,Chace 对 EDM 音乐做出了很好的解读。 15:18 肖骏弹什么样的歌最快乐? 16:40 采访中遇到不爱说话的嘉宾怎么办? 18:18 采访的最后可以把之前的问题再问一遍。 18:39 最尴尬的采访经历:邀请不爱说话的文雀乐队上直播。 22:31 播客正热。播客和传统的电台节目有什么不同? 23:44 广播的“陪伴性”是与其公共属性密不可分的。 25:08 播客内容则比广播节目有更多的内容。 26:52 给音乐节目主持人的一点小建议:怎样把播客采访做的好? 27:42 但其实,也不是所有音乐人都适合做音频节目采访。 29:34 每个音乐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宣发方式,电台节目只是其中的一种。

34分钟
99+
4年前

020 | Howie Lee 即将发行的新专辑里有着半真半假的鸟

第 20 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 Howie Lee 。 自从十五岁开始探索音乐创作并制作 DIY 磁带,Howie Lee 已经成为中国当代音乐文化场景中最有影响力的制作人之一。2011 年开始创办 Do Hits,输出北京乃至全国令人兴奋的地下音乐新声,结合中国民乐和实验 Bass 音乐的独特个人创作更是在世界范围内俘获了大量听众。 而对于中国的电子音乐场景来说,Howie Lee 又是一位非常独特的存在,一方面他是非常重要的推动者,但同时他也不断地从这些固有的风格里抽身出来,去探索更多的音乐。 Howie Lee 将要发行的新专辑《鸟岛 Birdy Island》即与他之前的作品不太一样,使用了更多的原声乐器,更具氛围与梦幻感。我们今天就和他来聊一聊这张专辑的创作故事,你还能在节目里听到尚未发行的新专辑同名曲《鸟岛》。 00:00 歌曲《域外花》 01:47 《鸟岛》是一个给鸟的度假村主题公园配乐? 03:33 岛的边界感。 04:29 歌曲《时间向太阳》 06:16 相对于之前专辑的一些改变:没有太多采样,都是自己的演奏。 06:55 和《事件,事实(与其中被强调的一些)》比较接近,因为它们都是同一时期做的音乐。 07:44 《鸟岛》的创作方式:一直在录音并持续很长时间。 08:06 怎样确定一首歌在某一个时刻是创作完成了? 09:07 歌曲《鸟岛》 09:44 同名曲《鸟岛》最早灵感来自一个类似木鱼的合成器声音。 10:54 最得意之处:请 fishdoll 唱慢版的和声,然后快放后使用。 11:34 《鸟岛》中的三位女歌手。 13:13 鸟的声音:由算法生成的“仿田野录音”。 14:11 歌曲《岛鸟》 14:53 专辑中用到了很多的传统中国乐器,Howie Lee 都学过吗? 16:08 歌曲《时间向太阳》 17:51 录音时有一种“看着之前的波形来演奏”的感觉。 18:22 关于“民族音乐”的一些讨论。 20:31 歌曲《岛鸟》 21:26 关于发行厂牌 Mais Um。 22:11 《鸟岛》是 Howie Lee 第一次想要发行黑胶的唱片。 22:23 六月的时候 Howie Lee 会演出《鸟岛》的作品。 24:39 完整收听《鸟岛》

26分钟
99+
4年前

019 | 福禄寿 FloruitShow 如何克服选择障碍?

第 19 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来自北京的乐队 福禄寿 FloruitShow 。 这支成立于 2018 年的乐队在去年登上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惊艳亮相,以“黑马”姿态过关斩将,继而成为最具关注度的乐队之一。今年 2 月,福禄寿 FloruitShow 的首张全长录音室专辑《我用什么把你留住》正式发行,它融合古典、宗教、民俗等多样音乐元素,尝试构建属于她们自己的美学特质,获得广泛好评。 我们这次来到福禄寿 FloruitShow 的音乐工作室,和乐队一起坐在录音棚里,聊聊她们《乐夏》结束之后的忙碌生活,以及专辑《我用什么把你留住》的创作经历,尤其是那首气场独特的结束曲《心静自然凉》的创作过程。另外,她们还略微透露了未来的创作方向,想知道是什么吗?不如一起来听听! 另外,「北河三」为收听这期节目的听众准备了一份福禄寿 FloruitShow 的乐队周边礼物:咖啡杯。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对本期节目或者这首《心静自然凉》的想法,我们将在本周五回复一位朋友获奖。 01:11 乐夏之后,福禄寿 FloruitShow 都在忙什么? 02:33 冰雪飞和中央音乐学院的严肃音乐教育之外,姐妹三人是怎样开始第三条路的? 04:45 同样是唱自己写的歌,“福禄寿 FloruitShow”和“冰雪飞”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06:37 在去年的演出中,她们的返场曲目是“翻唱”《皇后小姐》。 07:16 三姐妹是怎样开始接触音乐的。 10:00 乐夏之后,她们将之前的歌曲里增加了管弦乐,最终完成专辑《我用什么把你留住》。 11:20 此前她们的歌曲大多数是用电脑完成的创作,现在开始尝试用乐器。 12:37 《兰若度母》《没咯》等歌,最初都是一些很具体的画面,用电脑可以很便捷的来描绘感觉。 13:12 乐夏之后才发现现场演奏的魅力。 13:35 在电脑前的创作是非常理性的,每一步都可修改可撤回。 14:53 《心静自然凉》是她们目前比较少见的以乐器开始创作的歌。 15:13 demo 版本的《心静自然凉》,只有一把吉他伴奏。 16:22 《心静自然凉》源自捏捏工作中的小委屈。 17:59 选择用吉他写歌的原因:不扰民。 19:16 《心静自然凉》有一点点采用说书的方式来唱。 20:06 笛子为什么要吹得那么“难听”? 22:40 “天铃地锣”。 23:43 录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6:48 在乐夏的时候,她们差点就要演《心静自然凉》。 29:49 《心静自然凉》结尾时候的小巧思。 30:37 幕后成员:谢又耘。 32:45 初中的时候,捏捏学过一年的古典吉他,后来因为竖琴放弃了。 34:50 通常的创作方式:打开电脑,音色大赏。 36:58 公众对于古典音乐的认知误区:20世纪的现代音乐作曲家很多是以音色为出发开始创作的。 38:15 创作分工:豆豆咪咪负责和声旋律的编写,捏捏在背后做选择。 39:24 新的创作方式里,少了一些选择的困扰。 40:41 未来可能会是没有唱的纯音乐作品? 41:49 完整收听《心静自然凉》。

46分钟
14k+
4年前

018 | 高嘉丰想做一个厂牌,参考对象是无印良品?

第 18 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现居上海的音乐人 高嘉丰 。 很多人是通过综艺节目以及网络神曲《蹦迪治大病》知道的高嘉丰,但其实高嘉丰有着非常多维度的音乐触角。他的音乐生涯从高中时期的电子乐组合“甜甘蔗乐队”开始;他曾是一位演奏萨克斯的实验音乐人,在实验音乐厂牌燥眠夜发布作品;也曾留学纽约学习音乐科技,获得过2014年的玛格丽特·古特曼新乐器大赛奖。 而就在 2017 年前后,高嘉丰开始了他对流行乐的全新探索。如今他的歌曲旋律上口,让人过耳不忘,但同时也混杂着前沿电子音乐、数码科技以及实验音乐的影响。你不仅可以在一些当代艺术的活动中见到高嘉丰的名字,也可以在跳舞音乐的 club 中见到他的身影。 这次我们和高嘉丰聊聊,他是如何完成这样的转变?去年的那张《幻爱锐舞会》和他之前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关联?最后高嘉丰透露说,他想做一个厂牌,参考对象竟然是无印良品? 01:26 高嘉丰的实验音乐“隐秘往事” 07:08 实验音乐和流行音乐其实只隔着一层纸? 11:15 如何描述现在在做的“流行音乐”?高嘉丰借用了单词 hyper。 12:07 是“混合的音乐”,而不是“融合的音乐”。 12:57 高嘉丰推荐了一些 hyper pop 音乐人。 18:03 即使同属“流行音乐”,高嘉丰现在的作品也和几年前的非常不同了。 19:18 关于歌词:嘉丰希望写个人而非宏大的东西,一花一世界。 20:34 影响嘉丰歌词写作的歌曲之一:Charli XCX 的《Boys》,这里选用了这首歌的中文版。 21:44 希望写出“同时是男生,也同时是女生的歌”。 23:46 经常自己借鉴自己的歌词。 24:40 《圆寂少女》意象解读。 25:22 《原罪男孩》的原罪到底是什么? 27:23 高嘉丰的歌曲创作秘笈:音乐与歌词分别创作,再相互交叉匹配。 30:10 关于时尚的态度:希望自己有建树的东西是音乐。 30:49 “最不是花花肠子的是文本”。 31:48 高嘉丰是一位全职音乐人,但真正用来创作的时间非常少。 33:20 大环境对于新生音乐人非常不友好,希望能有好的设计者来做改变。 34:56 未来计划:做一个厂牌,参考的设定是无印良品? 37:17 完整收听《圆寂少女》。

41分钟
99+
4年前

016 | 小老虎的篝火

第 16 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说唱歌手 小老虎 。 小老虎给我们的自我介绍里只有一句话:“一个玩说唱的”。果然很“小老虎”!不过从最早的作品《嘿!流行音乐》起,他便是一位很难被框选和定义的音乐人,此后的众多个人专辑包括《逍遥客》《色弱》《音乐国里有老虎》,更是确立了他独一无二的说唱听感与天马行空的音乐气质。 去年初,小老虎的最新专辑《戴上耳机就看见了》悄然发行,这是一张颇具实验与探索性质的作品。然而它也让乐迷有些摸不着头脑:这是“先锋艺术”,还是“装神弄鬼”,甚至不少人觉得“这专辑怎么像一电台啊”,反正是“欣赏不来”。为此,我们这次也和小老虎聊了聊这张《戴上耳机就看见了》的一些创作背景和灵感来源,关于即兴和采样。当你听完节目,再去重听专辑,说不定你会有相当不一样的理解。 另外,小老虎还在节目里透露了他近期的计划,它将是围绕着一簇“篝火”展开的演出。那会是怎样的沉浸体验,或许你只有亲自去到火边坐坐,才能知道。 00:00 小老虎正月十五 fRUITYSPACE 现场录音 01:30 一个城市之光书店的故事 07:39 日常生活中的录音素材在小老虎音乐中的运用 09:06 《干掉一个音乐家》:猎人与熊的故事 10:08 小老虎的姥姥童年时的惊悚经历 12:15 关于《戴上耳机就听见了》:用即兴来突破自己的思维习惯 16:30 “Hip-Hop 最原本的样子” 18:14 《戴上耳机就听见了》在录音前,小老虎都准备了些什么? 19:15 现场里的即兴和录音棚里的即兴有什么不同 21:30 在 fRUITYSPACE 做一些有挑战的事 22:22 小老虎正月十五 fRUITYSPACE 现场录音 23:54 正式演出后的 open mic freestyle 24:57 素人的即兴比一些所谓的说唱歌手更有意思 25:44 fRUITYSPACE 那天最喜欢的一位女孩的说唱 28:28 在那个时候,“每个人全都是自己” 32:00 “已经听不懂小老虎了,”小老虎怎么看? 33:25 相比前经典的 Hip-Hop,小老虎现在更喜欢原始的嘻哈鼻祖 Gil Scott-Heron 34:05 《Revolution Will Not Be Televised》 36:20 小老虎的上海生活 38:34 最近在写一个新的演出,类似独角戏 40:30 不同地方的生活带来的创作灵感 42:19 “北京味儿”与方言说唱 43:50 关于小河的寻谣计划 45:37 小老虎在《救枯苗》中的说唱 49:10 通过寻谣计划更多地理解了小河 51:19 在小老虎的创作里,深思熟虑与反复打磨的东西都不多 54:40 2021的计划:在上海黑石公寓的四场演出 55:55 希望带来“篝火”一样的感觉 59:22 小老虎正月十五 fRUITYSPACE 现场录音

64分钟
99+
4年前

015 | 下集:Late Troubles 是陈曦的“中年朋克辛酸”吗?

这是第 15 期节目的下集,我们这期请到的嘉宾是远在西雅图的 Late Troubles 的 陈曦 。 Late Troubles 是 Snapline 乐队主唱陈曦的个人计划。相比起 Snapline 的极简主义和具有现场感的器乐编排,陈曦在 Late Troubles 尝试探索乐队模式之外的另一面:单人,卧室,以及更多的数码电子设备与采样。不过,他在本期节目和我们讲:“卧室录音是条件限制下的产物,Late Troubles 的完美设想是一个全编制大乐队。” 陈曦 2016 年移居美国西雅图生活。2018 年,他的首张全长专辑《月亮人》在大福唱片发行,由美丽唱片发行的新的 EP 专辑《Language Barrier》也在去年和大家见面。最近,他与罗可居合作的新歌《A Good Day Song》也收录在了合辑《烟火的期许》中。三个时期的作品,有着三种不同的色彩,是否想要知道背后的创作故事?为什么陈曦说《A Good Day Song》是“中年朋克的辛酸”? 01:25 陈曦对 Late Troubles 的完美设想是一个全编制大乐队。 03:33 卧室录音是条件限制下的产物,“我想去大的Studio”。 05:52 “就像是一个做交响乐的最后改行做了作家。” 07:18 关于远程合作:纯粹是因为条件限制。 09:14 同左玮的合作:两边都有非常大的自由度,没有明确的制作人/歌手分工。 10:52 新歌《A Good Day Song》:全是关于陈曦的每日生活。 12:40 “中年朋克的辛酸”。 14:59 罗可居的贡献:用 Broken Thoughts 的电子乐方式完成除鼓机和吉他之外的其他部分。 15:33 两个采样:《低俗小说》的汉堡与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 16:28 相似的生活经历背景对于合作的影响。 18:24 陈曦与罗可居之间的一些奇妙的兴趣“合拍”。 20:30 在美国的音乐创作者的一些“反直觉”现状。 22:00 “长尾理论”在当前真的还可行吗? 23:10 如果有机会回国,陈曦会先做个人演出还是Snapline乐队的演出? 24:23 陈曦的女儿们如何看待爸爸做音乐? 25:53 关于 Late Troubles 的未来创作“大坑”。 30:21 完整收听《A Good Day Song》。

33分钟
99+
4年前

015 | 上集:Late Troubles 是陈曦的“中年朋克辛酸”吗?

第 15 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远在西雅图的 Late Troubles 的 陈曦 。 Late Troubles 是 Snapline 乐队主唱陈曦的个人计划。相比起 Snapline 的极简主义和具有现场感的器乐编排,陈曦在 Late Troubles 尝试探索乐队模式之外的另一面:单人,卧室,以及更多的数码电子设备与采样。不过,他在本期节目和我们讲:“卧室录音是条件限制下的产物,Late Troubles 的完美设想是一个全编制大乐队。” 陈曦 2016 年移居美国西雅图生活。2018 年,他的首张全长专辑《月亮人》在大福唱片发行,新的 EP 专辑《Language Barrier》也在去年和大家见面。最近,他与罗可居合作的新歌《A Good Day Song》也收录在了美丽唱片发行的合辑《烟火的期许》中。三个时期的作品,有着三种不同的色彩,是否想要知道背后的创作故事?为什么陈曦说《A Good Day Song》是“中年朋克的辛酸”?一起来听听吧! 由于本期节目比较长,我们会分为上下集播出,下集同样精彩,也请期待。 03:00 陈曦在美国微软工作,很忙!工作日每天只有一个小时在做音乐相关的事。 04:30 应对忙碌生活的创作方式:让创作变得“流程化”。 06:35 做音乐的房间是“神圣而不能侵犯的”,但是工作的房间里需要有把吉他。 07:00 无聊的会议有时也是陈曦的吉他练习时间(《Holy Comments》弹唱版本) 09:00 相比起 Snapline的冷酷后朋克,Late Troubles 的出发点是“中文民谣”… 11:30 …. 但也可以用电子的方式,“弄点软件,X全世界”。 14:43 Late Troubles 通常的创作方式:先写歌词。 16:50 在创作阶段,Late Troubles 希望将歌曲写作与编曲制作区分对待。 17:51 在 Snapline 非常“近期”的作品中,亦有类似的“先写歌词”的创作方式倾向。 19:23 关于《Slow Days》:一首关于“懒散”的半命题歌曲。 21:35 用尤克里里演示最初的《Slow Days》的和弦走向。 23:37 尽管是一首简单的歌,但是在录音过程中《Slow Days》反复折腾了快一年的时间。 25:19 《Slow Days》私藏 demo 之采样使用。 26:09 《Slow Days》私藏 demo 之七拍子钢琴。 27:46 《Slow Days》私藏 demo 之曼陀铃混合尤克里里。 28:34 来自斯特拉文斯基的启发。 31:27 《Slow Days》最终成型:混合三种节拍形式,但去掉了鼓。 32:43 完整收听《Slow Days》。 (未完待续)

35分钟
99+
4年前

014 | 卧轨的火车的新方向是木吉他民谣?

第 14 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来自杭州的 卧轨的火车 的吉他手、主唱 沈帜 。 卧轨的火车是近年来最具话题度的年轻乐队,也是南方新生代乐队的代表,他们曾于 2014 年独立发行 EP 专辑《愚梦方醒》,第一张全长专辑《余波》由赤瞳音乐在 2016 年发行,以青涩、清新的青年摇滚气质,逐渐赢得乐迷的喜爱。 然而,他们在去年发行的第二张全长专辑《大陆》,却并没有延续此前的音乐风格,而是尝试不同的创作模式去涉足新的音乐领域,对乐迷的聆听发起了挑战,我们今天便和沈帜聊一聊,他们是怎么从《余波》走向《大陆》的,以及我们听说卧轨的火车的新方向将是木吉他民谣?这是真的吗? 01:54 沈帜听音乐口味的变化。 04:00 迷幻义乌音乐场景没有影响到卧轨的火车的音乐,但是影响了他们看待音乐的方式。 05:55 来自音乐行业相关工作的影响:尽量不把别人的东西带入到自己的系统中。 06:41 《大陆》是一张以现场为出发点的专辑,但最终的录音呈现并不是这样。 07:53 《余波》和《大陆》的差异。 09:20 唱片制作完成后,专辑中的音乐却是可以继续往下发展的。 10:30 《大陆》中曲目创作时间排序。 11:02 乐队第四位成员大河的加入故事。 12:56 关于《巢》:即使现在也没有完全确定下来的一首歌。 14:21 《巢》歌曲中间的合唱/吉他段落是临时编写的,这种生涩在录音时引发了一些内部争议。 15:48 《巢》录制了很多的小乐器。 16:47 《明天的摇篮》源自一次非常疲劳时的排练即兴,然后当晚写了歌词。 18:15 歌词“余波里的声音,不会是明天”和《余波》有关系吗? 19:55 卧轨的火车现在的排练方式:五位成员住在各地,每半月集中排练两三天。 20:24 新歌的方向是……民谣?? 23:00 另一个未来计划:和管啸天的一些合作。 24:04 《明天的摇篮》最原始的即兴录音 demo。

34分钟
99+
4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