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 | 明天的盐的乐队名字出自小学生优秀作文吗?

第 35 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来自杭州的 明天的盐 。 明天的盐组建于 2018 年,他们以前的乐队介绍总是很简单:“一个用中文演唱的四人摇滚乐队。”主唱黎忘年在此之前也组建过其它的唱中文的摇滚乐队,比如智齿和切,他在杭州的音乐场景里一直保持活跃。 明天的盐是一支非常推崇朴素美的乐队,这点可以从作品编排和音色使用中皆可感受到。他们马上要在别的唱片(bié Records)发行乐队的第一张全长录音室专辑,今天我们就来和乐队聊聊这张专辑的创作故事。 01:47 “明天的盐”乐队名是出自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吗? 04:37 和 Bie Records 取得联系。 06:11 由于是一个全新的小体量厂牌,bié Records 的工作格外用心。 08:19 《十字旅店》的创作故事。 09:29 抢耳洗脑的贝斯线。 10:46 黎忘年完成歌曲的初始动机可能并不使用吉他。 11:37 歌曲里的一段怪异的鼓的演奏。 13:27 尽管是传统的摇滚乐编排,但明天的盐的编曲是在电脑上完成。 16:26 黎忘年的电子乐思维。 17:55 在现场演出中,歌词更像是音节。 20:08 黎忘年会在歌曲的最初版本时,把歌词写出来。 22:18 相比起“吉他手”,黎忘年更偏重“写歌的人”这种身份。 22:58 写歌对于黎忘年来说真的很简单。 24:12 专辑里的五首老歌是怎样挑选的。 25:44 对于音乐平台的使用方式,黎忘年还停留在豆瓣/虾米的年代。 27:08 相比起智齿乐队和杨海崧的合作,明天的盐和杨帆在广州的录音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28:28 制作人杨帆对于录音前的 demo 的要求。 29:41 录音棚的反人类作息。 31:36 专辑的参考曲目。 33:10 关于 Sonic Youth 的“吉他对话之美”。 36:32 专辑发行后,明天的盐会做一次老派的全国巡演。 37:20 乐队几位成员的工作会对巡演带来影响吗? 39:50 完整收听《十字旅店》。

44分钟
99+
3年前

邱驰高中时代的地下摇滚乐往事 | 六首歌

本期是《鹈鹕 Hits》的一个新系列节目「六首歌」的开始。在这个系列的节目里,我们每期会请到一位嘉宾。我们将各自准备两首歌曲,要求是泛华语地区的发行,其中一首为新近发行的作品,一首是以往的冷门音乐人的作品或者知名音乐人不太为人所知的作品。我们听一听,聊一聊自己对这些歌曲的看法和背后的故事。 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之前做客过节目的老朋友,孤独的利里的主唱 邱驰 。 我们这期听到的“六首歌”依次是: · 郭采洁 - 《昨天月亮是圆的》 · 日轮花 - 《纯真》 · 邰肇玫 - 《握心》 · 亲爱的艾洛伊丝 - 《可以分享的美好事情》 · 张众舒 - 《梦见大雁》 · 沈帜 - 《谢幕》 在收听节目之前,不妨猜猜每首歌都是来自谁的推荐? 【节目福利】 在评论区留言,将有机会获得鹈鹕音乐学院自制的播客实体磁带《小老虎的篝火》,其中还有一首只能在这里听到的隐藏曲目 bonus track 《风平浪静》。 00:59 郭采洁 - 《昨天月亮是圆的》。 04:57 艾舒通过硬地音乐榜候选名单发现的这首歌。 06:27 有点像是从制作层面写出来的歌。 07:46 最近有很多主流音乐人和独立音乐合作,这首歌也是。 10:18 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独立与主流的距离会越来越小吗? 11:20 邱驰是怎么发现日轮花乐队的? 14:40 日轮花 - 《纯真》 。 18:50 他们像新裤子,也像子健,比较有年代感。 19:34 拥有很真诚的表达,“一张摇滚唱片疯狂了你我,这感觉真不错”。 20:18 钢片琴是什么时候开始在国内的乐队里流行起来的? 22:30 朱老师带来一首台湾的老歌,邰肇玫 - 《握心》。 26:04 邰肇玫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女性唱作人,朱老师是通过毕赣的电影听到她的。 27:05 一首八十年代的科幻主题的作品。 28:56 台湾流行歌曲的特有气质来自什么地方? 30:46 亲爱的艾洛伊丝 - 《可以分享的美好事情》。 35:53 艾洛伊丝很早就开始做这种盯鞋自赏、噪音流行。 37:10 这首歌的 MV 是 Galaxie 500 的 Naomi Yang 拍的。 38:39 孤独的利里第一张专辑录音的时候,用了艾洛伊丝方法。 39:42 《身不由己的冰河期故事集》其实应该是艾洛伊丝的“第三张”专辑。 41:42 “孙霞是唯一一个在唱歌上没有修饰的人。” 42:42 刘惜君翻唱过艾洛伊丝。 44:52 张众舒 - 《梦见大雁》。 48:50 邱驰高中时期与山东济宁当地的摇滚电台的地下音乐故事。 51:30 打口店寻宝的都市传说。 53:36 张众舒现在在做实验音乐。 56:10 邱驰中奖圣诞摇滚派对门票,但他在门口徘徊很久也没敢进去。 57:08 新发行的沈帜现场录音《谢幕》。 60:18 旋律像是来自美国西部片。

65分钟
99+
3年前

034 | 徐梦圆:不会玩电竞的 DJ 不是好的音乐人?

这是一期与荔枝播客合作的「直播特别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的 徐梦圆 。 很多人说,即使你没听过徐梦圆的名字,你也一定在不同的场合听过他的作品。 他是音乐人,将琵琶、古筝等中国传统乐器的音色,融入电子音乐当中,开创出颇具个人特色的“中国风电音”作品。他又不仅是音乐制作人,跨界电竞、二次元等领域也一样玩转。他是中国新时代电音领军人物,也是最具商业价值中国DJ之一。 在 7 月 9 日的时候我们在荔枝播客直播间一起与徐梦圆聊了聊他的不被定义的音乐人生。来听听,为什么不会玩电竞的 DJ 不是好的音乐人? 01:53 徐梦圆的电子音乐创作契机。 02:58 “国风电音”到底是怎么回事? 04:53 “国风”和“电音”搭吗? 06:23 在做电子音乐之前,徐梦圆对“国风”更青睐。 07:27 《采茶纪》。 08:27 徐梦圆眼里,“电子音乐”更关注怎样的内容? 10:01 徐梦圆都有哪些不同的音乐创作方向。 12:18 各种创作方向里,徐梦圆最喜欢哪一个? 12:54 徐梦圆的创作方式。 14:15 通常,完成一首歌要花多长时间? 15:37 灵感来自何方? 16:22 《China-X》。 17:06 第一首国风电音单曲《China-X》的创作故事。 19:47 最新单曲《China-汉》的创作故事。 21:50 和方锦龙的合作故事。 23:04 《China-汉》。 24:07 中国的传统乐器,徐梦圆最喜欢哪一样? 24:51 有机会的话,徐梦圆想学一下笛子。 26:03 中国的传统乐器,哪一样最适合电子音乐? 26:54 怎样听“懂”电子音乐? 28:57 在创作上怎样具化来更容易听“懂”? 29:57 怎样分配时间给其它的兴趣与工作(电竞,DJ)。 30:46 如果可以重来,是打电竞还是做音乐? 32:18 电音节和club真是很不同的演出体验。 33:51 应对音乐节和club 会做怎样不同的编排? 34:58 做“国风电音”四年,徐梦圆有哪些变化与不变? 38:21 怎样看批评的意见。 40:23 自己做音乐制作,有谁会来提意见? 41:48 怎样看待“自我重复”? 43:02 成都 vs. 北京。 45:42 未来要发行的音乐作品。 46:38 会有跨界合作吗? 47:38 《China-Rain》。

49分钟
99+
3年前

033 | 人人都可以 DIY 音乐,琪琪音像提出了新方向 DIT

第 33 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来自广州的独立音乐厂牌 琪琪音像 的 小吉 。 琪琪音像是一个以广州为中心活跃于南中国的厂牌,他们的前身是一支叫做“富力保”的广州本地 DIY 组织,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场景运动经历。而小吉其中非常活跃的成员之一。 秉承 DIY 理念的琪琪音像,往往能利用有限的成本带来极为出色的成果,包括唱片发行、杂志出版、演出巡演,以及一些有着奇思妙想的本地活动,而成为很多南方独立音乐厂牌的参照。 琪琪音像这次来北京参加了 abC 艺术书展,趁此机会,我们找到小吉来聊聊音乐厂牌的故事。 00:00 Die!ChiwawaDie! - 《感恩歌》。 02:08 小吉简要介绍琪琪音像的前世今生。 04:10 来自 Sarah Records 的影响。 05:38 琪琪音像到底都发行什么样的音乐? 07:55 源自富力保的另一个传统:fanzine。 10:01 琪琪音像现在主要的工作人员都有谁? 12:06 琪琪音像这样体量的厂牌是否可以收支平衡? 14:20 2021 年的琪琪活动“雜草Fest”, 联合另外三个广州主办方,效果好的出乎意料。 23:25 假日贞操 - 《5 Steps》。 27:11 琪琪音像发行了很多香港音乐人的作品,都是朋友介绍朋友过来的。 28:49 琪琪音像和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音乐场景的连接。 30:24 广州的音乐人一直和香港音乐场景有密切接触。 32:11 透明杂志对于琪琪音像的影响。 33:15 琪琪音像和音乐人的合作模式。 35:16 The White Tulips 的 EP 是琪琪音像开始和“圈外”音乐人合作的开始。 37:11 琪琪音像的发行能否收回成本? 40:03 Wellsaid - 《Narrow Pass》。 42:58 琪琪的发行并没有很清晰的音乐风格,小吉怎么看? 45:52 相比起音乐,琪琪更关注乐队想法上的东西与做事方式。 47:58 最近几年资本进入独立音乐场景后,对于小体量厂牌的影响。 50:56 小吉自己的音乐计划。 52:09 关于“30 人 30 曲”。 58:09 琪琪音像参与的一个融合多个单位、多种功能的小据点空间。 1:00:00 小吉最近一年的另一个分身产出:《地面电台》。 1:02:58 琪琪音像的近期计划。 1:05:56 Bennu is a Heron - 《所谓苍鹭》。

68分钟
99+
3年前

032 | 桃子假象的毕业旅行与老歌新唱

第 32 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来自上海的 桃子假象 。 桃子假象最早由圈圈和 C.c 组建于厦门大学念书的时期,他们是大学里的好朋友。后来他们转移到了上海,并将桃子假象拓展成了一个四人阵容的完整乐队,另外的两位成员是贝斯手学家和鼓手娜影。 桃子假象的音乐极具复古的都市浪漫情调,像他们的乐队名一样,也富有甜度。从 2018 年开始,桃子假象每年都会发行一张新的专辑或 EP,今年 2021 年的新专辑是《毕业旅行》。 我们在录节目的时候这张专辑只公布了一首单曲,但在节目播出的时候整张专辑已经正式上线。趁着这次发行的机会,我们来和他们聊聊新作品。 02:00 《毕业旅行》这张专辑有好几层的概念?请桃子假象自己来讲讲。 02:37 专辑中真正意义上的两首新歌都和圈圈的毕业有一些关联。所有歌曲都是原声乐器不插电演奏。 04:05 同名曲《毕业旅行》是圈圈研究生毕业半年后写的。 05:17 其实每个人在心理上的毕业时间是不一样的。 06:35 《毕业旅行》的创作故事。 09:48 《你吃下了一整个宇宙》不插电版本。 11:00 不插电的呈现方式其实可以追溯到圈圈和 C.c 的大学友谊。 13:20 用原声乐器做一张专辑会和电声乐器有不同的思考维度。 14:06 新专辑用到了哪些乐器? 15:15 有一部分乐器是乐队成员演奏,另有一些是在海外的朋友演奏。 17:02 圈圈对手风琴的兴趣源自《天使爱美丽》电影原声,所以她高中毕业后买了一台手风琴。 18:30 C.c 对于管弦乐的兴趣源自于 80-90 年代流行音乐中乐团的声音。 19:55 新专辑的编曲中,鼓手娜影与贝斯手学家都担任了一些曲目的编曲。 20:37 不插电录音的难点。 21:48 《借你的眼》不插电版本。 23:41 《百分百》在新专辑中是一个 bossa nova 版本,其实这是这首歌最初的样貌。 24:34 《百分百》卧室版。 26:33 专辑的第二碟是圈圈的“仿卧室录音”版 demo。 28:14 另一首新歌《我们》是圈圈本科毕业时写的歌。 29:10 《我们》。 31:22 桃子假象两位成员的毕业旅行故事。 34:20 桃子假象的未来计划,新歌新专辑不插电演出的计划都安排上了。 37:36 完整收听《毕业旅行》。

41分钟
99+
3年前

031 | Pan Daijing 潘岱静的音乐让人不安,但也可以成为你的初恋

第 31 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现居柏林的 Pan Daijing 潘岱静 。 Pan Daijing 的名字可能不是很多人知道,但口味前沿的乐迷一定不会对她感到陌生。2017 年,Pan Daijing 发行了她的首张个人全长专辑《Lack 惊蛰》。这张专辑入选了英国前卫音乐杂志《Wire》的年度专辑,名列第八位,这是一个颇为了不起的成绩。 Pan Daijing 的音乐作品里融合电子、工业、噪音、歌剧等不同的元素,最近几年她更是通过展览和现场表演的形式活跃在众多的美术馆和剧场的舞台。前不久她刚刚发行了第二张专辑《Jade 玉观音》,今天我们就来和她聊聊这张专辑。 00:00 《Let》。 02:09 世界漂流:从贵阳到旧金山,从上海到柏林。 03:37 最初的音乐创作给养来自旧金山。 04:24 柏林的生活总结是“清淡”。 06:05 在旧金山攒钱买了第一台合成器,是做音乐的开始。 07:04 做音乐更多基于耳朵,从来没有什么音乐风格的执念。 09:00 很难说出来自哪些音乐人的创作影响,但的确有一些人在某一些时刻对潘岱静带来了勇气。 09:14 《Phenomenon》。 10:02 Pan Daijing 在旧金山做什么。 10:59 和“红牛音乐学院”的故事。 15:33 在柏林,做艺术创作的人真的那么多吗? 18:42 关于演出:Pan 最喜欢在奇怪的非常规演出场所表演。 20:19 同是电子音乐很发达的城市,上海同柏林的共性与差距。 21:34 “上海(的电子乐场景)需要一帮做事认真、胆子大、心比较狠的人去拉一把。” 21:39 《Clean》。 22:52 关于厂牌 PAN: 一个和 Pan Daijing 有巧合的名字。 24:59 《Lack 惊蛰》的制作时间只有两周。 25:54 《Jade 玉观音》的歌曲创作其实是过去三年里艺术创作中间的调剂。 27:27 在探索的方向与方式上,《惊蛰》更像是“撒野”,《玉观音》更内敛。 28:01 《Dictee》。 29:53 《玉观音》的曲目名,为什么英文名对应到中文是月份? 30:41 《玉观音》的歌曲创作时间,从几分钟到半年不等。 31:43 如何判断一首歌曲创作的终止?要靠“听”而不是“想”。 33:20 “iPhone是最强大的创作工具。” 34:08 《Dust》。 34:59 《Dust》的创作故事。 36:12 《Moema, Forever》源自一幅画。 37:15 《Moema, Forever》 37:37 新专辑预告:Pan Daijing 今年 11 月还会在 PAN 发行一套双唱片歌剧专辑。 40:19 歌剧是把人的声音做到最极端的一种方式。 41:37 2015 年就有做歌剧的想法,这个过程需要一点点积累与学习消化理解。 43:14 Pan Daijing 并不会唱歌剧,也不会五线谱,但她有自己的方式来创作歌剧。艺术家需要有勇气做自己不会做的事。 44:56 音乐创作和艺术创作,这是两个不同的身份吗? 46:10 早些年的音乐巡演也可以被认为是她的一种艺术研究。 48:11 美术馆观众对你的期望是:他们不知道你要干什么。 48:55 音乐观众更“单纯”,艺术观众更“有城府”。 49:32 “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为别人的初恋?” 50:24 关于两个正在上海和香港进行中的展览关键词:环境,live,时间。 53:13 Pitchfork 对于 Pan Daijing 的评价是:“一位消极空间与生物力学的声音艺术家”。 56:00 完整收听《Dust》。

59分钟
99+
3年前

030 | 多看电影多听歌,你也可以拥有柏林护士的音乐通感

第 30 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来自长沙的 柏林护士 乐队。 柏林护士是一支长沙的后朋克乐队,去年 11 月他们在赤瞳音乐发行了第一张全长专辑也是乐队的同名专辑《Berlin Psycho Nurses》。就像乐队的英文名中所暗含的感觉,他们的音乐也透露着紧张、神经质和疯狂的意味,演出现场更是充满野性和爆发的力量。 此时此刻,柏林护士正在进行他们的 KISS KISS BANG BANG 全国巡演,我们在巡演的第一站北京,来和乐队聊聊音乐故事。 01:11 柏林护士的组建过程。 02:47 现在的鼓手已经是第六鼓手了。 03:11 乐队成员都是湖南人,他们方言相通吗? 03:51 成员彼此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 06:03 取乐队名的故事。 07:22 乐队成员平时都做什么工作? 08:32 平时从事经商工作的主唱伍一夫,工作时也要西装革履吗? 09:30 乐队成员的音乐影响。 12:35 柏林护士 -《Kite》。 13:47 《Kite》是乐队更改编曲很多的一首歌,临近录音时,吉他手 OD 把一些来自 CAN 乐队的影响融入进来。 15:03 柏林护士在写歌时,主唱会感受歌曲的情境,然后大家讨论,完善歌词与音乐的最终走向。 16:30 多看电影多听歌,大家都会有一种“音乐情境”的通感。 17:31 一些侦探小说和黑色电影都影响了伍一夫的词作,比如《银翼杀手》。 18:41 《Bangkok Girl 曼谷女孩》的歌词是在菲律宾出差时写的。 20:37 起初,专辑制作人的人选考虑过许波或者李青。最后由于疫情原因,觉得选择同在长沙的荒事乐队的谭哲飞。 21:35 专辑里的鼓手是乐队的调音师。 22:50 在本地录音就可以在录音棚里泡更长的时间慢慢修改。 23:10 在制作人谭哲飞的建议下,许多歌曲砍掉了一些冗余的段落。 24:54 一些更丰富的编曲和荒事乐队的背景是否有关系? 26:56 从事影视制作工作的老顶很早就有了歌曲 MV的 构思。 27:29 《Kite》的 MV 参考了《落水狗》,但由于预算有限,没能做到更好。 29:29 拍 MV 时大家拍追逐戏最有激情。 31:02 大家对于巡演的期待:不开会。 33:01 对于此前巡演最奇妙的回忆:去拜访海皮威尔,却莫名其妙定了一个巡演,当晚就把巡演订完了。 34:51 柏林护士在 Kiss Kiss Bang Bang 的巡演中会有三首新歌,大家看届时能不能找到。 36:38 完整收听《The Golden Snake Will Go Out of The Hole》。

39分钟
1k+
3年前

029 | 在学习民族乐器之前,山人乐队要先学跳舞

第 29 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来自云南的 山人 乐队。 山人是一支有着 20 多年历史的乐队。他们组建于云南,也是国内最早一批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与摇滚乐相融合的音乐人。他们参加过国内外的众多大型音乐节,以诙谐幽默的曲风受到观众喜爱。他们还曾在 2016 年获得中央电视台大型综艺节目「中国好歌曲第三季」全国总冠军。 山人乐队将要在北河三厂牌发行他们的第三张专辑《山·道》。我们今天就和乐队聊聊这张专辑。 *目前,新专辑《山·道》已可以在 Spotify 和 Apple Music 等海外平台收听。 01:55 山人已经组建 20 多年了。 02:29 组建伊始山人就希望做带有云南民间音乐味道的融合性摇滚乐。 02:54 山人现在的成员包括两位汉族(瞿子寒,小欧),一位彝族(阿腊),一位布依族(小不点),和一位……白族(Sam/夏天)? 04:08 专辑里用到了哪些云南民族乐器?来听听吧。 05:00 小不点的很多乐器是他自己做的,这里听到的是秦琴改制的鲁特琴。 05:25 Sam 使用了一种基诺族乐器奇科。 06:15 瞿子寒在采风看广场舞的时候学习了演奏达比亚。 07:14 学习达比亚的过程也和通常学习乐器不一样,要先学跳舞,然后学唱歌,最后学乐器。 07:56 彝族人阿腊十几岁开始学大三弦,“那时候弹着大三弦去谈恋爱。” 09:00 小不点做乐器的故事。 10:38 山人乐队通常的创作方式。 11:12 Sam 认为,山人乐队是同时在探索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两条腿在走”。 11:45 《鸟语》改编了一首佤族女歌手的情歌。 13:00 《鸟语》中有很多的少数民族语言,但是瞿子寒唱的是自己发明的“鸟语”。 14:30 在专辑《山道》中,山人请了一些少数民族乐手到自己的录音棚录音。 14:51 山人也经常去少数民族聚居区采风。 15:26 在出门采风前山人也会做很多的工作。他们现在更希望能采集他们未来可以改编使用的音乐。 15:48 在采风过程中他们会带一个录音录像的小团队。 16:50 山人曾经去一个贵州苗族地区采风,这些素材直到现在也不知道该如何使用。 17:15 对于同一个地方,他们也都会先后去很多次。 17:58 山人采风最远去的是厄瓜多尔的亚马逊雨林。 21:31 云南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彼此之间有怎样的不同? 21:27 彝族撒尼人的歌很多是大调的,而云南很多地方的民歌都是小调。 21:42 《石林恋曲》就是改编的彝族撒尼人的歌。 22:50 《南归》是一首有傣族味道的歌曲。 23:49 Sam 讲解基诺族的乐器奇科,几片竹子,是打猎时的信号。 25:22 少数民族的音乐是和其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由于现代生活方式走入了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的民歌也流传的越来越少了。 27:24 《剁肉》是专辑里最早写成的歌曲,民族调式下其实有很朋克的内核。 29:08 云南音乐人为什么都希望玩 reggae? 30:17 reggae 特别适合佤族音乐,因为佤族的节奏和 reggae 很像。 32:00 很多世界音乐爱好者都像小不点一样,是多乐器演奏者。 33:16 印度和日本的民族音乐-流行音乐融合已经做的很好了,中国还有很多的路可以走。 36:15 山人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流行音乐以及民间艺人。 38:00 完整收听《剁肉》。

40分钟
99+
3年前

028 | 脏手指骑着驴,从新疆到苏联一路向西

第 28 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来自上海的 脏手指 乐队。 脏手指乐队组建于 2013 年,是一支极具 DIY 精神的乐队。他们总是在演出,几乎每一年你都能在全国各地的演出场地见到脏手指的名字。早些年的时候,脏手指被认为是一支朋克乐队,但无论从音乐的美学倾向,还是行事方式,他们都和国内的朋克乐队保持着很多的距离。这一点在他们前不久独立发行的新专辑《多米力高威威维利星》里表现得也很明显。 本期采访是在脏手指新专辑巡演北京站的第二天,他们将要表演一场不插电的演出。乐队正在准备下午的调音,我们见缝插针地和他们聊聊这张新专辑。 00:00 《噢!今夜(插电版)》2021年6月5日北京疆近酒现场录音。 02:40 《多米力高威威维利星》的封面为什么是一头驴? 04:00 新专辑曲风方向的改变是如何发生的? 05:19 “世界音乐”对于脏手指的影响。 07:05 虾米音乐倒掉之后,脏手指的各位开始通过Spotify寻找新的音乐。 07:33 来自海明的一首推荐曲:El Michels Affair feat. Lee Fields & The Shacks - Tearz 08:22 开始一张新专辑的创作时,写第一首歌会最困难;方向找到后就会越来越顺利。 08:56 新专辑中最早创作的歌曲可以追溯到2017年,那时候《我怎么学的这么坏》已经录制完成但还没有发行。 09:55 暂且被命名为《哈利路亚》时的《比咏博》,2017年9月24日北京 fruityspace 现场录音。 10:52 脏手指写歌的方式都很传统,每个人都会贡献发展动机(除了鼓手),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 11:19 尽管鼓手不会带来新歌的动机,但他们会改变一首歌的走向以及最终样貌。 11:49 相比起前任鼓手赵子龙,李子超的鼓更有逻辑。 12:13 《比咏博》。 13:11 管啸天与邴晓海的反效果器吉他美学。 14:20 脏手指的歌曲速度是不稳定的,流动的。 15:03 “如果所有人都错了那就是对了。” —— 赵子龙语录。 16:07 管啸天怎么写punchline? 17:18 脏手指的歌词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管啸天不擅长虚构。 17:51 《我很懂礼貌(但是我不交朋友)》的故事。 19:06 在李子超的提议下,脏手指在正式录音前先进行了一次预录音。 20:54 专辑中三大件之外的乐器以及一些乐句都是大家根据预录音来设计的。 21:49 专辑中风君(邬禹杰)的段落都是他在排练室临时编写的。 22:44 《Coke》2017年9月24日北京 fruityspace 现场录音。 23:37 曼陀铃和琵琶都是在录音期间临时买的,之前并没有演奏过这种乐器。 24:12 《运河的故事》中海明用琵琶制造的音效。 25:15 新专辑录音是脏手指热衷于做加法的时期。 27:13 采用 one-mic 录音方式的《噢!今夜》脱胎于李平为丢莱卡录制《年轻的士兵》时候的经验。 28:18 弃用曲与新曲。 29:50 脏手指对于“异地练”的建议。 32:30 海明、晓海、管啸天如何看李子超和赵子龙的差异? 34:02 《空房里的小偷》是李子超加入脏手指后写出的第一首歌。 34:40 李子超来了。 36:19 对于李子超来说,脏手指的创作方式和他的其他乐队有何不同。 37:55 李子超谈预录音。 39:55 “对于一首歌曲来说,动机是很重要的,但也不是最重要的。” —— 李子超语录。 41:16 李子超对于赵子龙的观察。 42:38 脏手指怎样看疯狂的女歌迷? 43:56 完整收听《运河的故事》。

46分钟
1k+
3年前

027 | 听杨帆讲 TOW 专辑背后的故事

第 27 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来自北京的 TOW 乐队的 杨帆 。 熟悉北京地下摇滚历史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杨帆。她是挂在盒子上乐队最早的成员,是吉他手。挂在盒子上也是中国最早做朋克音乐的女性。后来杨帆离开了挂在盒子上,组建了一个更加精彩的乐队 Ourself Beside Me,活跃在以 D-22 为中心的北京地下音乐演出现场。 以现在的视角来看,Ourself Beside Me 或许可以被认作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乐队中的乐队”。她们的音乐对于大众来说其实有一些晦涩,但是在乐手群体中却有着非常多的拥趸。她们的时间很短暂,却影响了很多的音乐人。2012 年之后,杨帆开始涉猎剧场和电影配乐工作,更多转向幕后。她也是很多专辑的录音师和制作人。 直到 2016 年,她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音乐项目 TOW,是和她的好朋友,The Molds 乐队的主唱刘舸一起的二人组。TOW 前不久终于在兵马司发行了第一张专辑《If I'm in Love with You》。我们今天就来到了杨帆的工作室,和她聊聊这张专辑。 01:51 杨帆目前正在合作录音制作的乐队包括明天的盐,谷水车间,绝对纯洁。 02:33 谷水车间的录音是在雨黎工作室完成,那里也是 Ourself Beside Me 专辑录音的地方。 04:00 现在的年轻乐队和同一年龄时的杨帆相比,无论知识传播渠道还是社会环境都好了很多。 05:11 最早是和石璐的某一次合作演出喊了刘舸来弹贝斯。 05:49 TOW 最初的一个设想是玩一个“啥都能用上的乐队”。 06:34 采样器的使用是多年来三大件思维的一个转变。 07:05 在器乐设备操作上借鉴了澳洲乐队 HTRK。 07:32 HTRK - 《Dying of Jealousy》。 08:09 TOW 的创作方式,短时间内集中只排练一首歌。 08:28 排练中有了新的动机会留存到下一首歌。 08:44 歌曲的完成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体验。 09:12 TOW 的专辑制作人是 The Brian Jonestown Massacre 乐队的吉他手 Ricky Maymi。 09:30 杨帆和 Ricky 是在兵马司十周年的纪念演出认识的。 10:12 杨帆在专辑制作中只承担录音混音的工作,修改意见要听制作人的想法。 11:10 和 Ricky 的合作延续了好几个年头,有时是在北京,有时是远程。 12:15 2019年初专辑就完成,但因为种种原因又拖了两年。 12:36 专辑其实最初并不是《If I am in Love with You》。 13:47 专辑里的很多曲目在制作过程中都变短了,但《Shitty Hand》保留了原来的长度。 13:55 Ricky 是一个传统的唱片爱好者,要让每一面的时间在20分钟以内。 14:35 杨帆最初想要将《Shitty Hand》作为首发单曲。 15:33 《Shitty Hand》最初的排练录音。 17:32 排练时主要是练习手脚的操作配合,其实一个很传统的基于演出的乐队思路,而非使用电脑的卧室音乐人创作模式。 18:21 除了人声,TOW 的专辑全都是杨帆在家里录制的。 18:39 如果有唱片公司出钱,TOW 会去录音棚录音吗? 19:23 《Shitty Hand》的吉他其实是从某次现场演出录音中节选出来的。 20:52 专辑录音中的很多人声细节都是后期拼贴修改的成果。 21:56 Ricky 对混音中的细节要求非常严格,但现在杨帆理解了他的做法。 22:24 语言沟通上的误解也让混音过程很曲折,闹了些笑话。 24:30 某一首歌的贝斯音色也是一点点修出来的,要在律动里,但又不完全符合。最终的结果非常自然。 25:26 客座打击乐手 Stuart Mann 主业是一位医生,来北京参加会诊,被 Ricky 拉来录音。 26:07 一首 cover 曲目《Lullaby》的排练录音,本来也想收录在专辑中但最终被舍弃。 28:04 杨帆是一个更偏向单线程工作的人,没办法同时并线很多的音乐创作/制作项目。 29:13 “制作别人的时候,脑子里都是别人的歌。” 31:29 完整收听《Shitty Hand》。

41分钟
99+
3年前

026 | 作为传统的唱片人,苏紫旭的音乐创作不用电脑?

第 26 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 苏紫旭 。 苏紫旭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中文唱作人。在他的音乐中既可以听到 60 年代或者 70 年代的西方经典摇滚乐/爵士乐元素,也有着来自中国民间土壤的赤诚表达。苏紫旭在专辑录音和现场演出中通常是和他的乐队 The Paramecia 一同呈现,这是一个有着管乐手和弦乐手编制的大乐队,这在国内的音乐场景中也是独树一帜。 苏紫旭刚刚发行了一张新专辑《狂人农场的往事(pt.1)》,这张专辑接下来的两部分也将在不久之后和各位乐迷见面。今天我们就和他来聊聊这张新专辑。 01:37 苏紫旭把工作室搬离了北京,具体是哪他不让说。 02:06 采访时苏紫旭正在北京做一个电影配乐的工作,具体电影也不让说。 03:07 新专辑《狂人农场的往事 part 1》的创作背景。 03:59 “输出是常态”。 04:41 聚集很多乐手,将专辑的写歌/排练/录制集中在很短的时间从无到有的完成,是否是一个高风险高成本但不一定有高回报的事? 04:52 “生活哪来那么多万一?” 05:17 这种创作方式苏紫旭此前并没有尝试过,他为何有着迷之自信? 06:14 “你把Paul和John弄在一块儿他们能不写歌吗?” 07:20 《狂农》的创作方式是和通常的唱作人写歌陌生相反的。 08:41 通过分组工作以及时间差的方式,让这张专辑的有效完成得以实现。 09:59 14分钟的组曲《染浊》创作/录音时间总共只有5天。 11:51 关于《尘迷》:最难之处在于,如何把一首11分钟的曲子变成歌。 13:38 《尘迷》的纺锤形结构是自然生长出来的。 14:06 专辑的写歌方式其实是和嘻哈有点像,先做beats。 15:28 《狂农》中的很多歌曲都是由录音乐手出动机。 16:10 现场版的《尘迷》中有大段的念白,来听听今年在广州的现场录音。 18:45 在后期填词过程中,专辑中的歌曲会互相影响。 19:55 因为专辑的歌曲来不及消化,巡演的头几站,所有乐队成员包括苏紫旭自己都感觉是在搞翻唱。 21:08 “X”。 21:31 《狂农》的实体是双CD或是三黑胶。 22:23 作为“非常传统的唱片人儿”,《狂农》的实体版中会包含线上歌曲没有的bonus track。 22:37 三个篇章的不同侧重。 23:15 在第三部分中还有两首funk disco。 23:48 《午夜荒踪》。 24:22 在6月和8月,这张专辑的第二第三部分会上线。 24:27 《狂农》的正式巡演明年开始。 25:11 创作中不用电脑的苏紫旭怎样记录自己的灵感? 25:55 “我已经有吉他了,我为什么还要有电脑呢?” 26:31 苏紫旭使用电脑的方式是,另外找人操控电脑。 27:15 最近几年的突破:写歌时不再在乎主歌副歌。 28:33 范本式的流行音乐写作才会牵扯到主副歌。 29:03 完整收听《尘迷》。

38分钟
99+
3年前

025 | 舒大卫的 City Pop 里没有假日海滩的俗套

第 25 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来自杭州的 舒大卫 。 独立唱作人舒大卫最初以卧室录音、低保真、独立流行等标签出现在乐迷的视野里。发行许多单曲之后,他终于在前段时间发行了第一张正式的录音室专辑《Dizzy Boy》,他的音乐气质也逐渐发生了一些转变。 这张作品融合八十年日本的 City Pop 和千禧年的华语流行音乐,复古舒适的律动让人过耳不忘。今天我们就来和他聊聊这张专辑,听听他研究的“复古音乐本土化”究竟指的是什么? 01:10 舒大卫的工作是电视台/电台录音师。 01:38 大学时,舒大卫和同学组建了乐队偷喜办,一度还有非洲鼓手。 02:37 从未有过乐队经验的非洲鼓手的律动感让人叹为观止。 05:01 尽管主要的创作场所是在家里,但是旅馆是舒大卫特别可以有灵感的地方。 06:00 从别处听到的音乐再经过淡忘与记忆偏差是舒大卫的重要灵感来源。 06:59 写歌时的画面感对舒大卫非常重要。 07:47 会用电脑来写歌吗? 08:32 事实上舒大卫的大多数歌词都是别人的创作,这和写歌时的画面感是否矛盾? 10:53 专辑《Dizzy Boy》从进棚开始到最终完成历时两年三个月。 12:24 专辑中的工作人员有很多,但其实很多时候每个人只负责一首歌中的一小部分。 12:52 工作中偶遇偷喜办前队友,于是拉来为专辑录贝斯。 13:28 专辑中还有日本乐手和母带工程师。 17:25 相比国内,日本的母带工程师做得更好反而收费更低。 18:31 专辑在录音棚里主要是录鼓,贝斯,人声。 18:58 鼓的录音通常会叠好几轨,还会增加电鼓音色和采样。 20:00 一些键盘,合声,吉他是在家里录音。 20:50 同样在做 City Pop 音乐的舒大卫怎样看这种音乐的“过热”? 21:15 Duft Punk 的专辑《Random Access Memories》可以被认作是当今复古风潮的源头之一。 22:40 复古音乐的本土化。 23:57 有人在给古着服装做改造拼接款,获得意料之外的效果。音乐也是。 24:43 《幻想中华街》体现了“复古音乐本土化”的思维。 25:30 《幻想中华街》的歌词很简单,但其实有四位词作者? 27:16 关于与好朋友,知名Vloger Catson 的合作. 28:55 Catson 是一位休闲学家,但他不写海滩假日之类的 City Pop 的俗套。 30:57 未来还未计划,“生活影响我多少,我就回馈生活多少。” 31:30 完整收听《幻想中华街》。

35分钟
99+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