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财务分析篇:什么是估值?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很多新手都不了解估值,而估值又是投资中必须会看的一项指标,懂得看估值远比懂得技术分析要强。估值的内容比较多,希望大家认真听讲。今天我们先来讲讲何为估值?估值的“估”是预估的意思,估值的“值”可以理解为价值。 顾名思义,对一个东西的价值进行预估,预估出来的那部分价格就是估值。你可以用接下来的一句话快速了解估值:估值就是介于价值和价格中间的部分,举个例子:我用10块钱的木头做了一个玩具,然后将玩具以30元的价格卖了出去,这时候玩具的价值就是10块,而玩具的价格就是30,介于价值和价格中间的20元就是估值。10元的价值到30元的价格足足膨胀了3倍,这时候也可以称该玩具的估值是3倍。 也就是说,价值10元的玩具,我以3倍的估值给其定价,最后成功出售。先不管这个定价是否合理,玩具最终能卖出去就说明合理,也说明市场普遍接受以3倍的价值购买这个玩具。 回到股票市场,商品就是股票本身,而价格就是股价。我们看到的股价是一只股的价格,比如某只股的股价目前是10元,说明10元的价格已经包含了估值部分,至于10元的价格在价值的基础上膨胀了多少倍没有准确答案...因为用什么东西定义股票的价值是有争议的。上文用木头做玩具的例子中,我是以原材料成本作为玩具的价值、也就是10块钱,但这种定义价值的方式并非唯一。 一只股,用什么来衡量它的价值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只要有了价值做基础,估值就很容易判断出来,因为上文说过:估值就是介于价值与价格的那部分空间,价格是确定的、也就是股价,只要价值再被确定、估值就很容易被算出来。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如何确定一只股的价值呢?或者说如何确定一家公司的价值呢? 目前市场认定价值的方式主要有四种,你没有听错,判断一只股的价值有四种方式,这四种方式分别从公司的盈利、净资产、销售收入、现金流去定义价值。因为确认价值的方式不一样,所以最终得到的估值必然也不一样。当有人跟你说某只股的估值是20倍的时候,你一定要反问对方:你使用的是哪一种估值方法? 当以企业的盈利作为价值时,得出的估值就叫市盈率。当以企业的净资产作为价值时,得出的估值就叫市净率。当以企业的销售收入作为价值时,得出的估值叫市销率。当以企业的现金流作为价值时,得出的估值叫做市现率。 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市现率是计算估值的主要方法,当年你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时,得出的估值倍数一定是不同的。这时候你肯定会问:以上四种估值法哪一种最好用呢?我的回答是:不同的企业用不同的估值法,不能一概而论。 今天大家只需要明白估值的定义就好,所谓的估值就是介于价值与价格的那部分空间。股票的价格是确定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股票的价值就能知道估值,而定义股票价值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分别是公司的盈利、净资产、销售收入以及现金流。采用不同的方式确定价值,就有了不同的估值算法。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4分钟
99+
11个月前

402.财务分析篇:企业不赚钱,问题出在哪!?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投资投的是背后的企业,企业好不好业绩是关键,所谓的业绩主要看的是利润,企业净利润越多,其股票价值也就更高,但净利润这个东西并非一成不变,当你关注的企业利润出现问题,比如净利润突然下滑或突然暴涨的时,你该从哪些维度去分析原因呢?比如A公司某一年的净利润突然出现下滑,而你刚好持有这家公司的股票,你会从哪些角度分析利润下滑的原因?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没有清晰的脉络,注意:影响企业净利润的因素只有两个,一个是收入,另一个是成本,问题肯定出在这两个方面。当你看到企业的净利润大幅下滑时,按照顺序要先怀疑收入是否也存在下滑的现象。打开企业的利润表,查看营业收入一栏,如果你看到公司的营业收入也出现了大幅下滑,那就说明影响净利润的主要因素就是营收下滑导致的。 因为公司产品卖的比以往少、影响了营业收入、于是也影响了最终的净利润。问题来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如何具体分析营收下滑的原因呢?答案是纵向对比,也就是与同行业中的公司去对比,如果同行的营收也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说明这是全行业的问题,整个行业可能面临增长困境,如果你决定换股、你需要更换其他行业的股票,而不是在这个行业中挑选其他个股。 相反,如果你发现同行中多数企业的营收都没有问题,唯独你手中的公司营收出现了大幅下滑,说明问题出在这一家公司身上、而并非整个行业的问题,此时你可以选择更换同行中的其他个股持有。 以上是营收下滑导致的净利润下降,假如企业的营业收入没有变化,只是净利润出现了大幅下滑,那又该如何分析呢?这说明问题出在了成本端,成本上涨就会使净利润降低。但成本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我们首先怀疑的是产品的原材料成本,这一点可以直接参考上期讲到的毛利率。如果毛利率有明显的降低,就说明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变高了,这就好比50块的衣服布料成本是10块,现在涨到了20块,原料成本变高导致毛利率降低,而毛利率降低就有可能引起净利润降低。 说到这儿还没完,以上两种情况是比较容易判断的情形,接下来要说的才是重点。假如A公司的营业收入没有变化,毛利率也没啥变化,但唯独净利润出现了大幅下滑的现象,这时候你该如何去分析?营收没有变化,说明公司的产品销量没有变化,毛利率没有变化,说明公司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也没有变化,但唯独最终的净利润明显变少,说明问题还是出在了成本端,准确的说是除了原材料以外的成本,比如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管理费用等等。 以上这些费用都属于公司的成本,这些费用的上涨都将提高公司的成本,比如研发费用:公司决定今年加大研发力度,把更多的钱花在了研发层面,这时候公司的净利润就会减少。公司卖的货还是那么多,产品的原材料也没有涨价,但由于公司将利润中的大部分钱拿去搞研发,最终剩下的净利润就出现了大幅下滑的现象。 销售费用也是同理,公司今年花了一大笔钱搞营销,请了大牌明星做代言。由于花了大价钱在营销上面,最终留下的净利润就少了许多,而广告、租金等费用都属于销售费用一栏,这些内容我在利润表中都有过详细的讲解,建议大家回听一遍。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4分钟
96
11个月前

401.财务分析篇:企业赚不赚钱,还得看“毛利率”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今天要学的财务指标叫做“毛利率”,想知道毛利率要先搞明白什么是“毛利润”,把毛利润百分比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毛利率。毛利润很多人都听说过,如果你身边有做生意的小老板,那你大概率从他口中听到过毛利润这个词。 很多人会混淆毛利润和净利润,净利润是指企业赚到的钱,这些钱是除去所有成本后真正属于企业自己的钱。由此推断,毛利润虽然也是利润,但这些利润中肯定还有一部分不属于企业的钱,或者说、计算毛利润的过程中有些成本肯定没有剔除掉。 事实的确是这样,把所有成本都减掉后剩下的叫净利润,只把部分成本剔除掉剩下的叫毛利润。计算毛利润非常简单,只需要打开企业的利润表,然后找到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即可,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润。公式虽然简单,但不方便大家的理解,接下来我用通俗的语言给大家解释一下,听懂了我的解释,你就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会重视毛利润了。 我对毛利润有一很种很简单的理解方式:那就是针对一种商品,用它的售价减去这件商品的原材料成本,剩下的就是毛利润。举个例子:我开了一家饭店,我的饭店只卖一道菜,叫做鱼香肉丝。一盘鱼香肉丝卖30块,做一盘鱼香肉丝需要用到猪肉,木耳,葱姜蒜等等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的价格是15块,这意味着我做一盘30块的鱼香肉丝需要花费15元的成本,这时候我的毛利润就是15元,也就是用30—15=15元。 换算成毛利率就等于50%,也就是用15元的毛利润除以30元的售价=50%。假设我的饭店一天只卖出了一道菜,这时候你能说我的饭店今天赚了15块吗?当然不能...一天只卖了一道菜,收入就是30元,做这道菜花费了15元的原材料成本,所以毛利润是15元,但毛利润并非净利润,除了做菜需要的原材料成本外,我还需要把今天的房租,水电费,员工工资等成本也算进去,剩下的那才是今天的净利润。 这么看来毛利润似乎没有了解的必要,反正最终算的都是净利润,又何必在乎毛利润呢?回想一下我上文说的话,你会发现净利润其实就来自于毛利润,收入中减掉一部分成本后就是毛利润,然后再减掉剩余所有成本后就是净利润。所以净利润高不高主要看毛利润,换句话:毛利润越高,留给净利润的空间就越多。一盘30块的鱼香肉丝毛利润是15块,假如毛利润能做到25块,那意味着即便减掉剩余的所有成本,比如房租,水电等等,最终也会剩下较多的净利润。 所谓的毛利率就是将毛利润百分比化,比如一家公司的毛利率是90%,意味着该公司10块钱一个的产品中,原料成本只占1块钱,剩下的9块钱都是毛利润。不要觉得这个例子过于夸张,现实中就存在这种企业,比如贵州茅台。茅台近几年的毛利率都在91%左右,这意味着一瓶官方指导价1500块的茅台酒,外包装和里面的液体酒成本只有135块左右,剩下的1365块都是毛利润... 你没有听错,某种意义上讲;你用1500买了一瓶茅台酒,实际上你买的只是价值135块钱的东西,这里面包含了酒以及酒瓶和外包装,剩下1365块都被茅台赚走了。如此高的毛利率给企业留下了充足的毛利润,毛利润足够多,意味着即便扣除掉剩余所有成本,最终剩下的净利润也将十分丰厚,虽然这种结论并不绝对,但多数情况下的确是这样。 你可以查看一下你所关注的公司,然后在同行业中对比一下公司的毛利率,如果公司在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那么其毛利率大概率也处在行业上游水平。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5分钟
99+
11个月前

400.财务分析篇:高股息率股票的价值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今天插播一期财务分析篇的内容,本来是早就写好的稿子却忘记发布了,今天的内容是有关“股息率”的,股息率是很多成熟投资者都会参考的指标,重要性不言而喻。股息率的公式非常简单,用每股现金分红÷股价,得出的数值就是股息率。 举个例子:某只股目前的股价是10元整,该公司去年的分红方案是现金分红,分红金额为每股0.5元,这时候你用0.5/10=0.05,换算成百分数就是5%,这个5%就是该股的股息率。这里说一个细节:公司分红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分股票,另一种是分现金,只有当现金分红的时候才有股息率一说。 股息率越高、说明持有该股票可以获得更多的现金分红。这个道理跟银行存款非常类似,存款利息越高你的收益也就越高。股息率高的股票通常是绩优股,也就是业绩长期良好的企业,因为分红不是谁想分就能分,现金分红意味着公司得先有利润才行,换言之、公司有利润才能去分现金,没利润它想分也没得分... 对于每年都能分红、且分红比率较高的公司而言,他们的这一行为就证明了公司本身不差钱,于是才有多余的现金分给股东。继续用上文的内容举例:如果一家公司的股息率高达5%,这意味着即便股价长期不涨,你每年也可以分到5%的利息,这就是高股息带给你的保障,所以高股息的票有没有价值、相信很多人心里都有答案。 对于一套房子而言,今后赚不赚钱,一取决于房价本身的走势,二取决于房租。假如有一套房子租金非常高,请问你会不会买它呢?我估计多数人都会去买,因为即便房价不涨,足够高的租金回报也能让你获得丰厚现金流。而事实是、如果真有租金回报很高的房产,这类房子的价格也大概率会涨,因为大家都想买这类房子,买的人多价格自然也会涨。 股票也是一样,高股息率的票与租金回报高的房子一样,即便价格不涨,光是靠股息也能跑赢多数无风险理财的收益,但也正因为高股息的票有这种优势,原意买它的人必然很多,这也注定价格易涨难跌。所以投资的时候不要光去分析价格会不会涨,也多看看该股的股息率如何。当整个市场开始走弱,个股的价格也会随之大跌,但为什么有些人敢去买,而些人不敢买?那些敢买的人没准就是算准了股息率的价值,本就不贵的价格加上较高的股息率,即便股价未来还有一定的下行空间,也完全可以通过高股息的回报平摊掉损失,而当大环境整体回暖时,这类高股息的票大概率也会率先走出价格上的反弹,因为它们本身就是稀缺的。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3分钟
99+
11个月前

399.财务分析篇:“净资产收益率(ROE)”在实战中的注意事项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净资产收益率也叫做ROE,为了方便讲解,接下来都用ROE进行说明。ROE可以衡量一家企业的投资实力,例如某家公司的ROE(净资产收益率)=30%,说明该公司用自己的净资产就能实现一年30%的回报,如果你持有这家公司的股票,理论上你每年也可以获得30%的回报,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ROE是理论值,理论上ROE就等同于你的投资回报率,但理论之外还有很多实际问题。 上期用贵州茅台举过例子,今天再换一个例子:假设某家公司的ROE长期保持在30%左右,按理说当你持有这家公司股票的时,你每年能获得的回报也应该是30%,但事实上、该公司今年的股价涨幅达到了100%,远比30%要高出许多,正应为股价涨幅远远超过了公司实际的投资回报率,所以第二年的股价可能会出现回落。 到了第二年,该公司的ROE仍保持着30%左右,但第二年的股价却没有上涨30%,相反还跌了20%。下跌是因为前一年的涨幅过大,所以第二年就出现了“挤泡沫”的走势。如果你始终按照理论实时操作,你会发现该公司的ROE一直保持在30%左右,但如果你买在第二年初,那么你非但没有得到理论上的30%收益,甚至还亏了20%.... 所以请大家牢记:理论只是理论,实际的操作还要综合多方因素去考量,比如估值。如果在ROE的基础上加上估值的判断,上面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避免,至于估值的问题我们日后再讲,今天只是点到为止。另外再聊聊参考ROE时的注意事项。 上期说过,ROE大于15%是一道及格线,ROE常年保持在15%以上的公司都是值得关注的企业,但ROE有些时候不太“老实”,某些年份或某些季度可能会出现大幅波动,这时候会干扰我们的判断,比如A公司过去十年平均ROE大概是15%左右,但唯独第三年的ROE达到了40%,这个数值很有干扰性,此时建议大家忽略少数特别情况,如同评委给选手打分一样,你可以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取平均值。 因为ROE数值异常高、或异常低的年份并非一种常态,以上文的内容举例:如果这家公司在第三年借了很多钱,那么第三年的ROE自然会出现大幅增加的现象,原因也很简单:公司借了很多钱,说明负债变多了,负债变多了说明净资产就会变少...然后再来看看ROE的公式,简化后的公式为ROE(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当净资产变少时,净资产收益率ROE就会变大。 当你看到一家公司的ROE变大时,并一定代表公司赚到的净利润在变多,也可能是因为净资产在变少...根据经验来看,当某些年份的ROE突然变高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负债过多所导致的,负债突然变多,导致净资产大幅变少,最终使ROE数值迅速拉高。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4分钟
79
11个月前

398.财务分析篇:巴菲特最看重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ROE)”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财务指标有很多,你不一定都得学会,但今天这个指标必须要会,因为这是股神都在用的指标——它就是净资产收益率。开个玩笑~股神的神话可不是靠一个指标实现的,不过股神确实喜欢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指标,巴菲特曾亲口说过,如果只让他参考一个指标的话,他会选择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也叫做ROE,该指标不仅能体现公司的成长性、还能体现出公司的盈利水平。虽然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有很多,但净资产收益率比较特殊,它能从投资回报的角度去衡量一家企业值不值得投资。先来看公式: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x100% 我们把公式进行简化后发现,净资产收益率其实就是用净利润对比净资产,这么对有什么意义吗?我们举个例子:我的本金是100块,我想用这些钱做理财,假设我购买的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是5%,这意味着我把100块花出去后,每年都能拿到5%的收益。 以上说的是金融投资,我们再来谈谈实体投资。假设我想用100块开一家饭店,饭店每年能给我带来30%的利润,这时候我就等同于买了年化收益率为30%的理财,怎么样、听着是不是很刺激?放到公司层面也是一样,公司有的是资产,但资产中包含了负债部分,我们把负债去掉,只留下公司的净资产,因为净资产是真正属于公司自己的资产。 每家公司都在为创收利润而做着努力,得到的利润属于公司的回报,我们假设某家公司去年的净利润是20亿,净资产是100亿,用上文的公式我们可以简单求出净资产收益率为20%。你可以理解为公司用100亿的本金做了投资,一年下来收益为20亿,投资回报率为20%。 如果你知道一家公司的净利润是20亿,但由于不知道这家公司下注的“本金”是多少,所以没法衡量这家企业的盈利能力。这就好比小明和小红炒股一年的收益都是20块钱,你能说这两个人的盈利水平是相同的吗?如果小明的本金100块,小红是1000块,那么你会发现二者的收益率差了10倍。 所以当一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足够高的时候,意味着公司盈利水平很强,它可以用相对少的净资产换来足够多的回报,这种企业谁不喜欢呢?假如A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常年保持在30%,而你刚好持有这家公司的股票,这意味只要你长期持有这家公司的股票,理论上它将为你带来每年30%的收益。说到这你可能会问:净资产收益率多少比较合适呢?关于这一点国际上比较认可的数值为15%,也就是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5%就可以视为优秀,在这之上当然越高越好,数值越高、代表你持有该公司股票后理论上能获得的收益也将更高。 我们以贵州茅台举例:茅台过去十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4%左右,这意味着你在十年前买入茅台,每年能获得的收益大概是34%,但实际上是这样吗?过去十年,茅台股价从130多元涨到了1700多元,涨幅为1100%左右,平均到每年大概是110% 你没听错,十年前买入茅台的话,你实际的收益率是每年110%左右....你可能会好奇:刚才算的净资产收益率是34%,按理说每年能获得34%的收益才对,为什么实际上是110%?答案很简单,因为优秀的企业总会引来更多的投资者,这就让茅台的股票变得更加稀缺,其股票价格的涨幅会远远跑赢价值的涨幅,所以你可以理解为,34%以外的涨幅都是股价泡沫提供的。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5分钟
97
11个月前

397.财务分析篇:资金不能闲置,“固定资产比率”了解一下!?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我一直在强调:所有的资产中现金是最优质的资产,但因为企业需要有生产活动,所以不可能只留下现金在手里,企业会把一部分现金拿去买生产所需的东西。这时候企业的资产形式就会变得丰富许多,虽然总资产还是那么多,但资产的形式不再是单一的现金。 现金虽好,但现金在总资产中的占比终究是少数。在其他非现金类资产中,我们可以根据流动性将剩余资产排序,默认流动性越高资产的质量越高,相反,流动性越差,默认资产的质量越差。这样评判资产的质量有点不科学,但仅从流动性角度来说,这种排序是比较科学的。 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最需要的首先就是现金,因为现金的流动性最好,拿来就能用,无需变现的过程。假如现金不够,那么其次最好的资产必然是流动资产,虽然这些资产不是现金,需要有一个卖掉变现的过程,但由于变现的过程还算方便,所以这类资产也可以在危机时刻通过变现拯救公司。 但有一类资产就比较麻烦了,那就是非流动资产,这类资产流动性较差,尤其是非流动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它的流动性可以说是所有资产中最差的。那么什么是固定资产?土地,厂房,车辆,设备,机械,这些都是公司的固定资产。 这些资产都是为了进行生产活动而购买的,企业的生产离不开固定资产,但在遇到流动性危机时,过多的固定资产意味着大量的资金被其捆绑,想把这些资产拿去卖掉,发现这类资产变现的周期又很长,既然不能及时卖掉,企业急需现金的时候就会陷入被动,有可能出现资金流断裂的危机。 如何判断一家企业固定资产的多少?直接看固定资产的金额肯定不科学,因为每家公司的体量不一样,这时候你可以参考“固定资产比率”这个指标,指标公式非常简单,用企业的固定资产/资产总额(总资产)x100%即可。固定资产和资产总额都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找到,你可以通过指标的大小判断企业固定资产的多少。 “固定资产比率”越高,说明公司的总资产中固定资产的比例越高,相反,“固定资产比率”越低,说明公司总资产中固定资产的比例越低。根据上文的讲解,“固定资产比率”越低的企业是值得重视的企业,因为他们的资金没有过多的耗费在固定资产上,这意味公司的资金周转效率将大大提升,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但是一定不要跨行业去做对比,比如拿制造业和软件业对比就没有任何意义,制造业自身的属性就是重资产,他们需要购置大量的固定资产才能顺利的进行生产,比如汽车制造业。 你可以想象一下汽车的生产过程需要多少大型设备,而软件行业只需要有个办公室加电脑就可以经营。因此对比的时候一定要在同行业中进行对比,并且要多对比几家同行,对比过后如果“固定资产比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这是值得关注的企业。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4分钟
63
11个月前

396.财务分析篇:通过“净现比”判断企业盈利质量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上期说道:公司净利润中现金的成分越多,则代表公司的盈利质量越高,这句话就引申出了接下来要讲的一个财务指标,叫做“净现比”,公式非常简单,“净”指的是净利润,“现”指的是现金。也就是用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净利润,得出的就是“净现比” 我们讲现金流量表的时候提到过,公司只做三项活动,这三项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分别是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和筹资活动现金流,这其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尤为关键。在公司的经营活动中,用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最终得出的金额就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它表示公司在经营活动中现金净流入的状态。 理解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剩下的就是找到公司的净利润。净利润很简单,你只需要在利润表中找到“归母净利润”即可,也就是“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最后再回顾一下“净现比”的公式:净现比=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净利润。公式表达了公司每赚1块钱的净利润时伴随流入的现金数量。 “净现比”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公司盈利质量的好坏,净现比数值越高,代表公司净利润中的现金占比越高,也代表公司的盈利质量越高。市场普遍认为净现比大于0.7视为及合格,大于1则视为优秀,所以大家在挑选个股时不妨按照这个标准进行筛选。你不但要挑选净利润多的企业,还要挑选净现比高的企业,因为净利润多不代表现金收入多,而现金是所有资产的最终形式。企业不光赚钱多,赚的还都是现金,这种企业无疑是优秀的,其股票也是值得拥有的。 另外说个注意事项:很多人计算指标的时候会用到很多数据,比如计算净现比需要用到两个数据,分别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与“净利润”,如何去找这两个数据上文已经讲解过,但即便是这样还是有人找不对...因为很多人忽略了数据对应的时间...你要确保计算的是同一时期的数据,假如计算的是三季度的净现比,你就要确保计算时所用到的数据都是三季度的,否则你得出的答案没有任何意义。 别看我这个问题看似很白痴,事实上很多人都犯过类似的错误,你学会了吗?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3分钟
71
1年前

395.财务分析篇:如何衡量公司赚钱的质量?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现实中我们经常听到“赚钱”这个词,请问你如何理解赚钱这件事?很多人会把赚钱理解成赚现金,比如朋友对你说去年赚了10万,人们本能的会理解成赚到了10万现金。 赚钱在商业活动中称为利润,严谨点说叫净利润。一家公司赚钱了,说明这家公司产生了净利润,但有一个细节要注意:净利润不代表现金,你赚到的净利润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其他东西,举个例子:小明去年赚了10万块,我去年也赚了10万块,你可以理解为去年二人的净利润都是10万。 不同的是小明的10万块全是现金,而我的则是一辆价值10万的小汽车。先别管我赚到的为何是一辆汽车,汽车本身也具备价值,而且市场价是10万。不难发现,从净利润的角度来说我和小明都赚到了10万块,不一样的是净利润中的现金含量有所不同。 现金是所有资产中最优质的,因为它不需要再变现的过程,它也是所有财富的最终形式,所以即便是赚同样的钱,人们都希望赚的是现金、或者希望现金的占比尽量多一些。那些净利润中现金占比足够多的企业,它们同样被市场认定为是优质企业,它们的股票自然也很抢手。 这时候有些人可能觉得上文的举例有点不切实际,那么接下来我们举一个更符合实际的例子:我们假设A公司去年的净利润是100块,这100块利润中20块钱是现金,剩下80块是非现金。B公司去年的净利润也是100块,且100块都是现金。不难发现同样是100块净利润,B公司的现金占比比A公司多许多,这时候你可能会问:A公司80元非现金部分的利润是怎么来的? 还记得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吗?应收账款是指企业本应该收到但还没收到的钱。比如我公司把货物卖给了合作企业,但对方企业选择了赊账,并承诺这笔钱会在未来支付,这时候这笔钱会计入到我公司的应收账款。换句话说:这笔钱我还没收到,但由于钱的归属权已经属于我公司,所以在统计财报的时候会默认为已经收到。 假设合作企业欠我的货款刚好是80块,这意味着我公司的收入就多出了80,收入变多了,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净利润自然也会变多,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笔钱并没有真正的收到,所以现金流入其实是零。 然后再回想一下刚才的例子:A公司净利润中20块钱是现金,80块钱是非现金,这80块钱净利润极有可能是因为应收账款过多导致的。公司卖了很多货,但收到的都是欠条而不是真正的现金,这时候就会出现收入多、净利润也多、但实际的现金收入却很少的情况。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公司持有的资产出现了增值现象,这时候也会增加净利润,但却没有实际的现金收入。比如A公司持有许多房产,过去一年房价大涨,A公司持有的房产出现了增值,而增值的部分自然会增加公司今年的净利润,但却没有实际的现金收入,这种净利润只是账面上的,房子没卖出去之前,房子增值再多也只会增加账面利润,不会得到真正的现金。 公司净利润多固然很重要,但净利润中现金的成分越多,则代表公司的盈利质量越高,那有没有具体的指标可以清晰的衡量这一切呢?关于这一点我们下期再聊。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4分钟
99+
1年前

394.财务分析篇:如何通过“存货周转率”选股?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在上一期内容我们已经了解过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实战中大家可以自行动手去计算并运用。如果你懒得计算也没关系,现在很多主流的软件都有存货周转率这项数据,比如同花顺、东方财富等等,大家可以直接去查看相关的数据。 另外,除了存货周转率之外,有些人还发现了“存货周转天数”,其实这两个数据并没有本质区别,体现的都是存货周转的速度。存货周转率代表的是次数概念,也就是在固定时间内计算公司存货周转的次数。而存货周转天数是指在固定的周转次数下共花费了多少天?所以不难看出两个数据代表的含义是相同的。 不过有一个小细节需要注意: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成反比,如果你看到一家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在增长,那么意味着存货周转天数必然在下降,二者是负相关的关系。为了方便讲解,接下来我们还是围绕存货周转率进行讲解。 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还是越低越好?虽然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好坏,但综合来看存货周转率当然是越高越好,这意味公司存货周转的次数越来越快,也就是存货能以最快的速度卖出去变现,卖出去后再去采购存货然后继续循环上一个环节。在相同的时间内、循环的次数越多说明公司销售的速度越快,销量自然也会更高。而比销量更重要的是公司的资金不会被过多的存货所占用。 你花钱买了一堆存货,结果一大半都没卖出去,大量的资金都押在了存货上,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日后的经营,所以存货周转率的高低也能体现公司现金流动性的好坏。 既然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那么多高才算高呢?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建议大家学会纵向对比,也就是在同行业的公司间进行对比。比如A公司是一家家电企业,你可以多观察一下其他家电企业的存货周转率、进而判断A公司大致处于什么水平。如果存货周转率能处在行业中上等的位置,至少证明A公司在该行业中处在成绩优越的水平。 当然了,除了与同行相比之外,你也可以对比公司以往的存货周转率表现。在行业中成绩优秀不代表公司本身在进步,这就好比经常考满分的人这次考了90分,在班级中的成绩依旧名列前茅,但自身成绩其实在退步。你可以对比公司历史存货周转率表现,观察有没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如果有、说明公司的经营水平正在不断改善,如果没有、至少说明公司自身没有任何进步。 当然,如果你看到的公司不光在行业中表现优异,在于自身的对比中存货周转率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这样的企业是最值得关注的企业。另外,分析存货周转率时一定要多观察几个季度,不要因为一次的优异表现就认为这是常态,记住!你们现在学习的是基本面的分析、对应的是长线投资行为,分析数据的时候也要放长周期去衡量,短暂的数据波动时有发生,你要将偶然性因素考虑在内,否则你分析的这一切与玩短线并无区别。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4分钟
81
1年前

393.财务分析篇:什么是“存货周转率”?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存货周转率也叫做存货周转次数、二者是一个意思。先来理解一下什么是存货?讲解资产负债表的时候就提到过存货,那些还没卖出去的成品,半成品,原材料都属于公司的存货,当然、老百姓更习惯叫它库存。 存货是企业花钱买的,买它是为了加工后再卖出去,但这里有一个难题是每个企业都需要面对的,那就是我应该购买多少存货比较合适呢?或者你可以理解为采购多少原料才最合适?买的少意味着今后能卖的商品也会少,但买的太多、一旦后期卖不出去,剩下的存货就得全砸在手里。 因为手里还有没卖出去的存货,所以下次采购原材料的时间就会被推迟,这个道理很好理解:手里的货还没卖光,谁会去采购下一批存货呢?但假如公司能顺利的将存货全部卖掉,那它一定会再去采购新的原材料去补充存货。所以你会发现一个问题:那些销售快或者不愁销路的企业,他们补充存货的频率非常高,或者你可以理解成采购原材料的频率非常快。 因为商品卖的快,所以补充存货的频率也很快,这种企业试问有几个人不喜欢呢?公司采购原材料,这时候存货就出现了,公司把存货加工后卖出去,这时候存货就被消耗掉了。将存货从有到到无的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一次周转。在相同的时间内、公司存货的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卖货的速度越快,也变相说明赚钱越多。 这就好比我的菜地里能产200斤白菜,隔壁老王的菜地也能产200斤白菜,不同的是、我的菜地一年能收成3次,而老王只能收成1次,我比老王多收2次。在不考虑销路的情况下,我的收入自然比老王更多。所谓的“存货周转率”就是指存货“从有到无”的周转速度,这个速度越快,说明企业销售速度越快,销量自然也会更高。 存货周转率的公式=销售成本/平均存货,销售成本就是指为了销售而产生的成本,你可以理解为购买存货所花费的钱。而平均存货是指公司目前剩余存货的平均价值。举个不太规范例子:我的公司在第一季度花了100块购买了原材料,这时候我的销售成本可以简单理解为100块。而过去一季度,我公司剩余的存货价值大约为50块钱,用100除以50等于2,此时存货周转次数为2次。 这说明以公司目前的存货水平、需要周转2次才能把花费的100块钱收回来。其实公司每次决定采购新的原料时都会考量剩余存货量,存货剩的多采购的数量就会少一些,因为采购的原料最终又会变成新的存货。当然,如果存货剩的少,采购的数量自然就会多一些。 如果你是公司的财务,具体采购多少原料可以根据存货周转率而定,假如你想保证存货周转率(次数)为2,那么根据公式,剩下需要采购的原料金额可以很简单的计算出来。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4分钟
80
1年前

392.财务分析篇:警惕“存贷双高”的股票!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存贷中的“存”指的是存款,也就是现金存款。在财务报表中“货币资金”体现的就是企业的存款。而存贷中的“贷”指的是贷款,也就是借款。企业借的钱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但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只要是企业借的钱那都属于借款,这些借款也就是企业的贷款。 所以“存贷双高”指的是企业的存款和借款都很高的现象,存款高不高你可以查看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借款高不高可以查看资产负债表中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当你发现一家公司存在“存贷双高”现象时,你需要警惕背后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这类公司的股票也要谨慎投资。 存贷双高在逻辑上很难站得住脚,公司的借款很多意味着公司缺钱花,但公司既然拿到了借款,其必然会选择把钱花出去而不是存起来。借钱要还本付息,既然选择额外承担利息去借钱,结果把借来的钱存起来,这种现象或许在概率上存在,但不应该大概率存在,因为这种现象本身违背了正常的逻辑。 这就好比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孩子的身体越来越大、但胃口却越来越小,这在逻辑上很难说通。当然了,有人也会觉得“存贷双高”是符合逻辑的一种现象,比如:企业像银行借了100块钱,这时候借款就多出了100块,而这100块企业自然会将其存到公司的银行账户里,所以存款、也就是货币资金也会多出100块。这时候就出现了存贷双高的现象,并且逻辑上也说得通。 以上这种现象的确也符合逻辑,但有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周全,那就是时间。举个例子:我公司今天向银行借了100块,然后将100块存到了公司的银行账户中,到了第二天刚好是财报披露的时间,这时候你会看到我公司的借款多了100块,因为把借来的钱存了起来,所以货币资金也多了100块,这时候就出现了“存贷双高”现象。 但这种现象只是一种时间巧合,也就是我公司借款的时间与财报披露的时间非常接近,而这期间我公司还没来得及把借来的钱花掉,所以才会出现存贷双高的现象。假如过了一个季度,我公司再次披露财报的时候,如果你看到的依旧是“存贷双高”现象,这时候你就要提高警惕。 这说明公司借来的100块钱过了3个月仍没花掉、一直存在自己的账户中,请问:如果是你,你会把借来的钱存3个月不花吗?你要知道借来的钱每天都会产生利息,这些利息都是你的借贷成本,你不惜花费成本去借钱自然有花钱的急迫性存在,可结果借了3个月却没花一分钱...既然不着急花钱,你又何必提前三个月去借呢? 所以存贷双高的现象并不罕见,正如上文所讲:因为时间的偶然性,你可能会在某个财报披露时期看到存贷双高的现象,这很可能是因为企业还没来得及把借来的钱花掉,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现象,但如果下一次财报披露的时候仍出现了这种现象,彼时你需要提高警惕。当巧合的因素被排除后,这种现象就违背了正常的财务逻辑,你要警惕该公司财务造假的可能。 当然了,有些行业比较特殊、比如地产行业,他们的经营必须通过高杠杆、高负债进行,所以经常会出现存贷双高的现象,这种特殊的行业你可以将其排除在外。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4分钟
68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