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聊到的有: 00:02:14 和运动有关的童年游戏 00:14:31 一生之敌!运动废们鬼哭狼嚎的运动项目 00:19:25 一生之友!运动达人(没有们)的排球人生 00:26:54 从小到大的运动经历 00:35:23 大学的体育课 00:39:54 紧急插播!旱鸭子2.5人,全面剖析水的恐怖 00:42:00 大学的体育课,继续! 00:43:43 不!还不够!再次插播,水的恐怖PART2 00:47:20 大学的体育课,再继续! 00:52:46 运动受伤的惨痛经历 01:00:38 现在有在做的一些运动 01:02:37 又又又插播!变成固体的水也不行,运动达人苦手滑雪 01:03:23 现在有在做的一些运动,继续! 01:07:58 前方高能!大型厨力放出!林珊关注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员 01:20:56 你以为结束了吗?粉丝布教第二轮!东东关注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员 01:41:23 恭喜存活,接下来是平平无奇版的观赛感受 01:45:14 他们又回来了!返场布教,现场的魅力与错过的遗憾 01:47:22 运动题材的作品推荐,《强风吹拂》(动画/小说) 01:52:05 《夺冠》(电影) 01:54:38 关于竞技的胜负与得失,M-League日本麻将赛事 01:57:32 东东的作品安利 02:00:07 继续聊聊《强风吹拂》 02:04:07 《排球少年》(漫画/动画) 02:06:24 动画与漫画中的棒球 02:09:34 继续聊聊《排球少年》 02:10:49 《棋魂》(漫画/动画) 02:12:20 《网球王子》(漫画/动画) 02:14:13 《雄狮少年》(电影) 02:17:14 《败局启示录》(纪录片),《吹哨人:美国体操队性侵丑闻追踪》(纪录片) 02:21:50 体育运动的背后,聊聊一些社会问题 本期节目提到的其他作品: 《天才麻将少女》(动画/漫画) 《斗牌传说》(动画/漫画) 《棒!少年》(纪录片) 《五个扑水的少年》(电影)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散文集) 《灌篮高手》(动画/漫画) 《网球王子》(动画/漫画) 《足球小将》(动画/漫画) 《H2》(漫画/电视剧) 《棒球英豪》(漫画/动画) 《钻石王牌》(漫画/动画) 本期节目BGM: Catch up, latency(TV动画《强风吹拂》OP1) - UNISON SQUARE GARDEN リセット(TV动画《强风吹拂》ED2) - 向井太一 TVアニメ「風が強く吹いている」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TV动画《强风吹拂》Original Sound Track) - 林ゆうき(林友树) 02 キャンパスライフ 03 竹青荘 04 流星 05 走るということ 19 いざ箱根へ 27 Slice of Life 49 彼方へ
本期聊到的内容有: 00:00:45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简介 00:02:30 由罗诉韦德案引发对于《使女的故事》的关注 00:04:15 《使女的故事》和《证言》简介 00:08:27 由宗教身份主导的基列国制度 00:11:10 作为生育机器的使女,如何一步步被规训 00:14:45 绿色衣裙的夫人、穿灰衣的马大、棕色衣裙的嬷嬷,被着装与色彩界定的身份 00:18:02 渴望自由的女权主义者莫伊拉: 如何在基列国抗争,又如何沦落到荡妇俱乐部 00:25:30 红色感化中心:如坐牢一般的训练、荡妇羞辱的忏悔课 00:28:58 赛丽娜乔伊夫人:一个捍卫传统观念的女性的矛盾与失语 00:36:00 高高在上的弗雷德大主教背后:私藏杂志、私会使女,虚伪和人类原始的欲望 00:39:36 琼房间里的密语,真相大白之时的震惊 00:41:35 弗雷德如何走上权力巅峰,又如何被权力吞噬 00:44:11 最具反叛精神的使女Emily: 参与防抗组织,即使遭遇最残酷的处罚仍不忘抗争 00:48:20 天真又轻狂的使女珍妮: 经历产女、转移家庭; 第一季结尾的高潮:群体反抗 00:52:02 隐秘存在的反抗组织五月天; 渗透在大主教身旁的尼克: 与琼的情感连接与救助 00:58:40 《证言》中的丽迪亚嬷嬷: 压迫之外的另一面,忏悔与消息传递计划 01:06:24 艾格尼丝:成长于基列的一代,困惑、觉醒与行动 01:11:55 牙医之女贝卡:被猥亵的童年,对婚姻的恐惧,无畏地为拯救计划牺牲 01:16:55 被偷渡出基列的琼之女——妮可宝宝:强烈的象征意义,在加拿大有趣的成长经历,在基列国历险记 01:21:44 基列国的国际关系:与加拿大的暧昧关系,国际贸易团的特殊身份与真实朝鲜的旅游团经历的映照 01:26:40 基列国的灭亡:大肃清、五月天抗争、内乱与国际社会的影响 01:29:15 基列国灭亡的方式是否过于理想化? 01:38:20 从加州搬家到北卡罗来纳州,女性权益变化的切身经历,避孕药都需要提前准备 01:41:45 以拯救人类、提高生育率、保护环境为理由建立起来的基列国,现实社会中极端主义并不遥远 01:45:40 罗马尼亚770法令,《使女的故事》的一个现实历史背景 01:48:20 国内外一系列生育医疗政策的变化,生育从来不只是一个生育问题,也不止是女性的问题 01:49:36 生育激励政策,看似温和却暗藏隐忧;安保措施的趋严,背后让渡的自由出行和隐私权 01:53:30 使女与代孕:女性成为生育工具,代孕中的权力关系与伦理问题 本期提到的书影音: 《使女的故事》剧集系列 《美国夫人》 《我在伊朗长大》 《四月三周两天》 播客节目“她写她说” EP130 西蒙娜·韦伊关于女性自愿终止妊娠合法化的演讲、EP131 米歇尔·奥巴马就美国最高法院推翻宪法堕胎保护权的声明 珊越拾穗往期节目: 第93个故事 成为母亲
这是珊越第一次尝试串台,受“加勒比姐妹”播客的邀请,林珊聊了自己最近一篇关于吴青峰和周深的论文。 欢迎大家搜索“加勒比姐妹”,收听她们的更多精彩节目。 本期聊到的内容有: 1. 什么是酷儿? 2. 为什么选择吴青峰和周深两位中国酷儿歌手作为研究对象? 3. 两岸市场对酷儿文化认同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4. 酷儿们成长和进入社会过程中经历的挣扎 5. 酷儿们在主流文化中的生存之道: - 与ACG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 101选秀模式的兴衰 - 酷儿网红背后的“酷儿商品化”现象 6. 人文社科学科研究的意义与“破圈” 7. 酷儿的时代还未到来,但我们心怀期待 书籍: 《同志文学史:台湾的发明》- 纪大伟 《性别是流动的吗》- [英] 萨莉•海因斯 《孽子》- 白先勇 音乐: 《玫瑰少年》- 蔡依林 《雌雄同体》- 五月天 《梦中人》- 薛凯琪/刘恋 《达拉崩吧》- 周深 《蓝眼睛》- 吴青峰/张韶涵 《左边》- 苏打绿 《彩虹》- 张惠妹 《爱是唯一》- 张惠妹 影视: 《重庆森林》- 王家卫 《霸王别姬》- 陈凯歌 《断背山》- 李安 《死亡诗社 Dead Poets Society》- [美] 彼得·威尔 《英文系主任The Chair》- [美] 丹尼尔·格雷·朗诺 综艺: 《康熙来了》- 台湾中大制作公司 《蒙面唱将猜猜猜 第一季》 (周深分别在第一季以“我可不是什么幺蛾子”,和第三季以“宫廷背包客”蒙面角色出现)- 江苏卫视&灿星制作 《歌手·当打之年》- 湖南卫视 《乘风破浪 第三季》- 芒果TV 《出柜罗曼史 메리퀴어》(又名:Merry Queer / 酷儿快乐 / 我们结婚,好吗?)- [韩] Wavve 诗歌/诗人: O’ Captain, my Captain - Walt Whitman 艾米莉·狄金森 Emily Dickson 社会事件: “玫瑰少年”叶永鋕 BGM: 开场曲:He is a Pirate - Celt-X 吉他指弹版 结尾曲:玫瑰少年(Live) - 蔡依林/五月天
00:00:56 嘉宾介绍 Kevin: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东亚系博士候选人 郭佳: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性别与文化研究系博士候选人 00:03:33 《乘风破浪的姐姐》三季简介与观看经历 * 挪用韩国偶像练习生的造星机制 * 30+的女性的职业困境 * 娱乐产业不断激发80后、90后的怀旧 * “王心凌男孩”——目标受众从女性到男性 00:24:10 三季中印象深刻的女性与表演 * 王霏霏、孟佳等《大碗宽面》组;朱婧汐的“未来”风格;《MULAN》;薛凯琪、刘恋《梦中人》;谭维维《但求疼》 * 歌词阉割:《傲娇》《星星点灯》《玫瑰少年》 00:42:55 《乘风破浪的姐姐》中的女性视角和价值观 * 张雨绮在第一季中的发言 * 万茜质疑为什么女性总是被问“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 * postfeminism(后女权主义/后女性主义);popular feminism (大众女权主义/女性主义);neoliberal feminism (新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女性主义) * 消费文化与个人成功;针对城市中产年轻女性;高度阶级化 * 第三季作为“巾帼英雄”的其他领域的女性展现:家与国之间的张力 * 什么样的女性有资格去“乘风破浪”、有机会成功?——公众可视度 * 徐梦桃与谷爱凌的人设对比 * 铁链女、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中的女性、弦子 01:19:30 《乘风破浪的姐姐》中的酷儿想象 * 拉子界:“千万人面前都要克制” * “懂的都懂”;“这是我可以看的吗” * 友谊/同性情谊、同性情欲 * “姐姐”作为女性形象与“姬圈”的ambivalence(矛盾心理) * 酷儿编码式的表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审查机制协商的观众与制作者的互动 推荐: * Guo, Jia and Shaojun Kong. “When ‘Jiquan’ Fandom Meets ‘Big Sisters’: The Ambivalence between Female Queer (In)Visibility and Popular Feminist Rhetoric in Sisters Who Make Waves.” Queer TV China: Televisual and Fannish Imaginaries of Gender, Sexuality, and Chineseness, edited by Jamie J. Zhao.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23. https://hkupress.hku.hk/index.php?route=product/product&path=134&product_id=1600 * 学术啾“什么是后女权现象?”https://m.weibo.cn/status/4624889749966417 BGM: 薛凯琪、刘恋《梦中人》
00:01:00 作者阿迪契和《半轮黄日》简介 人物关系 00:07:23 双胞胎姐妹奥兰娜与凯内内;与理查德的关系 00:23:05 奥登尼博从六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末的转变;与奥兰娜的关系 00:34:50 乌古的阶级意识和性意识;与奥登尼博的关系 历史脉络 00:48:31 六十年代初的种族、民族、阶级、性别矛盾交织 00:56:05 六十年末的尼日利亚:1966年迈杜古里大屠杀;尼日利亚内战导致的流离失所、民生问题、空袭、强征、性暴力;知识分子的变化;比亚法拉人互相猜忌;国际社会的影响;战争中主人公的积极行动 01:37:20 战后的变化;凯内内失踪的象征意义 BGM: Sade - Feel No Pain(Nellee Hooper Remix) Sade - Love Is Stranger Than Pride(Mad Professor Remix)
去年年末,我们在节目中讨论了911事件二十周年的一些话题,并多次提到我们将围绕恐怖主义进行一次更深入的探讨,本期节目是我们交出的“答卷”。这次我们从劳伦斯•赖特的《末日巨塔》出发,探寻基地组织一路发展至最终实行911这场惊天的恐怖袭击的历程,并由此展开讨论恐怖主义的组织、主张与行为,最后我们将目光聚焦到那些投身恐怖主义或生活在恐怖主义影响下的每一个人身上,从个体的角度再次对恐怖主义发起思考。 00:07:38 基地组织的发展与本拉登的经历 00:12:17 基地组织另一重要人物——扎瓦希里 00:21:42 美国如何对抗基地组织,又如何错失发现并阻止911袭击的机会 00:32:43 对恐怖主义的概念的探讨 00:37:53 关于旧式恐怖主义与新式恐怖主义 00:41:22 ISIS的起源与发展 00:42:51 塔利班,与恐怖主义联系紧密又多次控制阿富汗政权的复杂存在 00:51:21 被卷入恐怖主义的人们——恐怖组织成员、妇女与儿童 01:13:42 一群离开欧洲投身ISIS的新娘——对恐怖主义的另一视角 01:28:15 关于在中东的中国人的生活 参考书目: 劳伦斯•赖特《末日巨塔:基地组织与“9·11”之路》 周轶君《走出中东:全球民主浪潮的见证与省思》 塔米姆·安萨利《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 扎克•易卜拉欣 / 杰夫•盖尔斯《我父亲是恐怖分子: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 Talal Asad, On Suicide Bombing Eqbal Ahmad, Terrorism: Theirs and Ours Roxanne L. Euben and Muhammad Qasim Zaman, Princeton Readings in Islamist Thought: Texts and Contexts from al-Banna to Bin Laden Sara Ahmed, Living a Feminist Life Saba Mahmood, Politics of Piety: The Islamic Revival and the Feminist Subject Lila Abu-Lughod, Do Muslim Women Need Saving? Anna Erelle, In the Skin of a Jihadist : Inside Islamic State's Recruitment Networks Azadeh Moaveni, Guest House for Young Widows: Among the women of ISIS 纪录片: 塔拉勒·德尔基《恐怖主义的孩子们》(Of Fathers and Sons) BGM Red Dead Redemption II Original Soundtrack - Various Artists Aftermath of Genesis (Camp) Do Not Seek Absolution Eastward Bound Aftermath of Genesis (Charles)
00:00:40 讨论+采访,一次特别的节目尝试(感谢接受我们采访的嘉宾们); 00:02:20 我国生育政策变迁简介; 00:04:14 东东:采访自己妈妈之后的新认识; 00:05:33 东东妈妈:顺其自然,怀孕期间努力保持快乐的心态,“希望我的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00:09:39 林珊妈妈:生育的最佳时间、胎教、孕后期负重过大、生产时痛到没有力气; 00:13:40 躺:独生子女家庭,随着年纪渐长,会越来越多地思考父母养老的问题; 00:16:40 超超:采访对象是当年比较少见的非独生子女家庭 00:19:40 超超转述采访内容:妈妈回忆养育子女的过程快乐大于困难、上学借读费、对孩子的性别没有期待; 00:24:20 林珊妈妈:爸爸对孩子的性别有一些期待,妈妈无所谓,“都是我付出生命代价生出来的孩子”;成长过程中爸爸主要管教育、妈妈管健康; 00:26:24 东东妈妈:没有想过孩子的性别,只想要孩子健康;当年养孩子比较糙,现在养孩子精细、父母更辛苦; 00:29:50- 00:35:14 林珊: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了很大的自由; 躺:成长过程中妈妈的付出更多; 关于“兴趣班”的大讨论; 超超:现在家长对教育的投入与焦虑也成为考虑是否生育的影响因素之一; 00:35:40 讨论本话题时读的两本书:蕾切尔·卡斯克《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与梅根·多姆(编)《最好的决定》 00:38:25-01:21:48 我们及同辈人的生育经历与生育观 悦琛:家人的陪伴照顾和对孕妇的关注很重要、疫情对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躺:没有考虑过生育问题,会怀疑自己在多大程度上会被社会环境影响、能不能做一个乐观勇敢的妈妈;《成为母亲》的作者发现生了孩子之后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永远改变了,身后永远多了一条绳子;而《最好的决定》里的“酷阿姨”之所以能成立是因为她们的身后没有那条绳子; 超超:真正面临选择的时候,想法也会随之改变; 东东:担心和孩子的沟通、生育的决定应该由女性做出; 林珊:阅读《最好的决定》最受益的一个观点:“母爱”也是一种社会建构; 晶晶:生一胎时有考虑孩子上学年龄等事宜;一胎生了女孩之后,家人会期待二胎是男孩;母乳时有很严重的焦虑情绪:在网上看到对母乳喂养的强调,担心给孩子的不够; 月儿与老公:婚后一直被催生、养孩子对个人生活的影响、生育与女性事业的冲突;妈妈:前三年非常难熬,孩子经常生病,自己永远在操心;爸爸:感觉还好,占用自己个人的时间; 小新:在思考自己的丁克想法时,发现想不想生孩子和所处的情感状态、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教育制度、社会文化等)息息相关,在曾经的背景下,如果生育,自己的人生会变成一个战场; 01:21:50 躺:“隐形的家务”:琐碎的家庭计划、情绪层面的付出等,且这些隐形的家务仍然是女性承担的更多,会给妈妈们带来长期持续的焦虑; 01:27:50 超超:应当有更完善的体系分担生育成本、对“无私母爱”的歌颂可能是一种道德绑架; 01:30:17 关于母乳喂养:《成为母亲》中提到“如果母乳喂养出现问题,总是会责怪母亲”;卢淑樱《母乳与牛奶:近代中国母亲角色的重塑(1895-1937)》; 01:31:45-02:04:27 两代人对生育政策的看法 林珊妈妈:支持三胎政策、鼓励身边人早点生孩子、生孩子是人生的必需; 悦琛:生育政策的改变需要所有其他政策的跟进;生孩子不是人生的必需,尊重个人的选择; 东东妈妈:当年的政策特别严格,生孩子也是天经地义的,现在的年代有了更多的选择,虽然政策开放,还是取决于个人意愿,对各类想法都能理解也都能接受; 晶晶:二胎开放时本来没有考虑,受周围压力的影响生二胎;对自己孩子的未来生育没有任何期待,支持女儿过她想过的任何人生,不希望她承担生育的痛苦,除非是她自己特别喜欢孩子;政策的开放对女性并不是很公平; 月儿与老公:三胎政策对目前没有太大的影响,打算生二胎,一个孩子太孤单; 躺:单独二胎政策出台时对李建新老师的采访:不仅要看到政策的转变,还需要考察政策背后对人口结构认识的变化; 超超转述采访对象:爸爸认为以前的政策不够人性化,现在生孩子的成本太高; 02:04:36 对两位男生的大拷问: 1. 你愿意担任全职奶爸吗? 2. 如果男性也可以生育,你会如何选择? BGM: Jacqueline du Pré - Sicilienne Francisco Tárrega,Dagoberto Linhares - Lagrima Johann Sebastian Bach-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 - 01 - Aria Air on the G String, performed by Felipe Sarro Various artists - Julia Florida 群星 - 真的爱你(童声版)
本期聊到的内容有: 从古典一词联想到的中国古代文化 珊越聊过的与古典相关的节目 豆瓣话题之古典美的消亡 古典文化在流行文化中的传承和创新 成语或四字词的化用与误用 BGM: 蔡珊,古琴唐彬,自得琴社 - 良宵引 寒笙未情 - 只此青绿 (主题音乐 翻编) 琵琶朱飞霏 - 方锦龙-忆江南(琵琶)(蓝清雅_国风琵琶 remix) 骆集益,周志华 - 榣山遗韵(游戏《古剑奇谭一》) 周华健 - 难念的经 周华健 - 刀剑如梦 崔江卉 - 【清平乐】古筝(纯筝)《长安十二时辰》片尾曲(翻自 刘梅) 广播剧《将进酒》第三季第十三集片段 周志华 - 鹿溪送别(游戏《古剑奇谭三》)
00:00:30 《青春变形记》英文版预告片 00:03:20 《青春变形记》 (Turning Red) &《拥抱小熊猫:青春变形记背后的故事》 (Embrace the Panda: Making Turning Red) 00:04:13 《青春变形记》简介 00:05:20 以小熊猫为线条的情节“梳理”(剧透!慎点!) 00:46:38 《青春变形记》中的母女关系、女性友谊、华裔移民文化 01:00:37 《青春变形记》中的时代印迹、代际传承 01:17:59 《青春变形记》制作的全女性领导团队 01:20:24 《青春变形记》中对1型糖尿病小朋友的呈现 01:21:10 《青春变形记》中无处不在的小熊猫元素 01:24:56 《青春变形记》粤语版预告片 BGM Ludwig Göransson - Turning Red (Turning Red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4*Town - Nobody Like U (配合咒语版本)
本期节目实际录制于去年十月,但还是强行应了景。(鞠躬退场) 00:00:20 珊越拾穗,用究极拖延重新定义“最近” 00:02:08 曾经的停电回忆:停上与假模假样继续的晚自习、纳凉、混乱与不混乱的熄灯 00:14:50 我们的用电与节电,各地电价与电费构成:北京、中山、巴黎、加州(还是要注意节约用电哦) 00:28:52 用电溯源:发电、输电与定价 00:34:20 当电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 00:37:05 躺:停电并不仅仅意味着失去照明:停水断网、生命维持设备停摆 00:41:04 东东:关于全球能源结构与过于依赖电器的反思 00:45:55 电器的发明是解放还是新的束缚? 00:48:07 超超:生活中易被忽略的用电场景,我们可能低估了自己对电力的依赖 00:50:55 东东:关于过度用电的反思; 00:52:52 发电结构:能源生产与环保的平衡;煤炭发电、新能源、法国的核电 01:02:50 必需品之外的电力运用场景,当夜晚的光亮成为判断城市发展的标准 BGM: City of Ember Main Titles-Andrew Lockington More Human-Blade Runner Black Out 2022 I Knew a Guy-Kevin MacLeod
00:00:45 与书有关的纪录片、其他影视;逛文学馆、旅行中的文学打卡 00:02:05 作家访谈、传记、书评:《巴黎评论:作家访谈》系列、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奥威尔书评全集》、博尔赫斯、王小波、弗吉尼亚·伍尔夫等等等等; 00:03:10 书影音中的人物所读的书:《1Q84》《白莲花度假村》里出现的书、《黑客帝国》里的鲍德里亚《仿真与拟像》、监狱里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善地》里的伦理学相关书籍 00:05:32 出门散步时相遇的书;“一份在公墓里开出的书单”;公共交通上人们在读的书 00:06:47 珊去巴黎找躺以及文学打卡;珊在日本旅行遇到的书;《珊越拾穗》中与书的相遇 00:09:09 关于白先勇的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姹紫嫣红开遍》;关于聂华苓的纪录片《三生三世聂华苓》 00:11:03 关于杨牧《朝向一首诗的完成》、关于林海音《两地》、关于周夢蝶《化城再来人》、关于余光中《逍遥游》、关于西西《我城》、关于瘂弦《如歌的行板》;《书店里的影像诗》;《日本72小时》 00:16:13 看理想电台“请允许一部分出版人继续社恐下去|《但是还有书籍》创作谈” 00:17:00 《书迷》(2018):从做书、开书店、淘书、贩书人等角度呈现四集内容,如书籍装帧设计师朱赢椿、旧书市场 00:19:00 《但是还有书籍第一季》(2019)吸引珊的原因:胡歌(配音演员)、姜广涛(配音导演)、是一部关于书籍的纪录片 00:19:54 动画作为纪录片的创新点 00:20:10 珊通过《但是还有书籍第一季》被安利了范晔翻译的科塔萨尔所写的《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 00:22:06 《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第一集:版本目录学家沈燮元、国家图书馆管理员顾晓军、藏区图书馆的久美和拉姆 联想:国家图书馆影印价格昂贵;工地、工厂、给留守儿童的图书馆;另一个拉姆;《编舟记》 00:28:43 第二集:漫画家许先哲《镖人》、赵佳《黑血》、匡扶 联想:坚持手绘的画师;京阿尼的火灾;《火影忍者》的中国画师黄成希;新海诚、宫崎骏的纪录片 00:32:15 第三集:译者马爱农翻译的《哈利波特》、包慧怡翻译的《爱丽尔》(西尔维娅·普拉斯)、杨武能翻译德语作品 联想:《哈利波特》盗版;《哈利波特》咒语翻译(羽加迪姆勒维奥萨【悬浮咒】:Wingardium Leviosa);科研与翻译;拖延;合作翻译与自译;译者对翻译的执着 00:46:55 第四集:出版人张立宪、杨全强、涂涂 联想:平衡理想与现实;引进书籍的命名;杨本芬的故事 00:52:41 第五集:作家班宇、梁鸿、吕德安 联想:书与吃 00:58:22 第六集:旅行作家张辰亮《海错图笔记》、杨潇《重走》、摄影咏古的艺术家塔可 联想:记忆的错位、记忆的伦理、知识分子的精神 01:07:04 纪录片背后的创作故事:跨行业的分集导演;文案撰写;与被摄人的相互信任;用豆邮联系;穷帮穷 01:10:50 关于书的研究的著作 01:13:10 米沃什《但是还有书籍》 BGM: Various Artists - Viens Mallika (True Romance) Goldmund - The Wind Wings
本期是一期和“她写她说”联动的妇女节特别企划,欢迎和我们分享你的女性榜样 00:00:45 《她写她说》听众留言 00:08:48 我们从小到大与女性之间发生的连结 00:09:08 珊: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喜欢伊丽莎白犀利的说话风格 00:10:28 躺:邻居家的姐姐,佩服她可以跟人吵架,与小时候的我会认真地对话 00:12:23 大力:初中女同学三三的自由勇敢(大力独家分享与她有关QQ空间日记!【不是火星文哦】) 00:15:12 《儿童文学》杂志中的故事《杨梅》(黄春华著) 00:18:20 珊:作为女生的愤怒;高中时代回老家时制止男性在班车上抽烟的故事;反思妈妈小时候教育我的观念(如温柔、隐忍、女为悦己者容);努力的妈妈也是我的人生榜样 00:20:30 珊:中学时代喜欢的女性作家,如七堇年《大地之灯》、沧月、安妮宝贝《素年锦时》、亦舒 00:24:23 躺:初中时对经典文学作品中扁平的女性角色感到困惑,转而痴迷恶女形象,如《三个火枪手》中的女性反派米莱狄夫人;高中时读张爱玲更切骨地感受社会对女性的剥夺与摧残,如《金锁记》的曹七巧; 00:27:22 珊:反思《水浒传》中的恶女形象潘金莲;高中时代读王安忆《长恨歌》、杨沫《青春之歌》 00:29:43 大力:女性科学家,如居里夫人、吴健雄;反思当下对林徽因的塑造;大家对安妮宝贝不同的记忆 00:36:40 躺:从熊知行楼反思把女性称为“先生” 00:39:36 大力:对女性有所建树的想象是否一定要参照男性的模板? 00:41:23 珊:大学和硕士时代对性别的思考很少,博士时期有了剧烈的转变;对我影响很大的人:Sabine Frühstück老师、躺;上野千鹤子对女性共居养老的研究 00:54:21 躺:女性之间情感的美好;女性榜样:妈妈的积极与乐观、勇于尝试新的东西,大学辩论队的教练姐姐;一些学术偶像:C.K.Lee老师,维维安娜·泽利泽,与曾经受到启发的老师相遇;女性老师带给我的信念感和力量感; 01:02:11 大力:《珊越拾穗》存在的意义:如果有专业人士做的书评影评,普通读者如我们的声音还重要吗?其实,我们的连结很重要;不再寄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而是人与人之间有这样的连结,共同去做一些事 01:08:27 《她写她说》的创作历程: 不约而同地选择弗吉利亚·伍尔夫作为第一期; 躺:作品的选择,希望呈现不同面向; 珊:对阶级、种族的考量;选择有情感共鸣的学术作品; 躺:一些主题:女性劳工、婚姻生育、跨性别者的经验、女性与权力;一些反思:批判性阅读、相似主题不同讨论的积累; 大力:用怎样的声音来呈现这些作品;对女性历史的考量,女性之间的传承。 BGM 福禄寿 - Intro Michelle Obama,Janelle Monáe,Kelly Clarkson - This Is For My Girls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