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节目的介绍再次来自东东~ 这一期的珊越拾穗聊的是卡波特的《冷血》,作为卡波特生涯最后一部有影响的作品,它与卡波特的另一部代表作《蒂凡尼的早餐》呈现出来的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冷血》是卡波特耗费6年时间去调查的一桩真实发生的灭门惨案之后写下的非虚构小说的开山之作。如果再结合电影《卡波特》了解到的卡波特的创作历程来仔细体会书中所描写的每一个人,相信会更加被人性复杂甚至冷血的部分所震撼。当然也会为卡波特对于浩瀚的真实素材作的文学化呈现方式赞叹不已。
艾玛放自己的访谈好羞耻==算了就当是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好了……捂脸遁走……封面是我偶像陀思妥耶夫斯基~ 所以这期的节目介绍是林珊写的: 珊越拾穗的第一期demo是在我们俩随意聊天的状况下进行的,而经过一年之后,在慢慢摸索这个节目的形式之后,我再次采访了自己的搭档。这次,我们集中于倘的阅读与成长,在倘的读书世界里,有世界名著,也有中国的四大名著,还有倘的最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社会学专业带来的独特体验。我想,这期节目可能会在死板的“世界名著”和“四大名著”八个字背后,看到更加鲜活的故事。现在的倘已是经过很多历练之后成长起来的人,推荐老狼的《在路上》作结。
今天的节目很短,没有书,甚至也没有故事。读书似乎是件最容易不过的事,只要认识字就好了,但读书又是一件最难的事,明明读过很多书,很快又忘了;明明准备了最好的读书环境,盯着书良久依然只记得第一行(不要问我明明是谁)。林珊提出做这期节目的时候我有点惶恐,不知道分享自己的读书方法是否合适,但仔细一想,也许我们的分享能给你提供一点灵感吧~~当然,只有真正去读,这些方法才有意义。
本期节目邀请的嘉宾是林珊的中学同学王玮璐,明明平时都能畅谈的朋友,在节目中却略显拘束。不过,在言语之间,还是能听到玮璐对于通俗文学的独到见解,也能感受到她的那份矛盾心情。结尾处是嘉宾喜欢的张敬轩所唱粤语歌曲《青春常驻》,那句“祈求旧人万岁旧情万岁,别随便老去”,大概也是她自己的感慨吧。
第18本书是来自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切尔诺贝利的回忆》,阿列克谢耶维奇是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她用三年时间采访了切尔诺贝利灾难中的幸存者:教师、医生、农夫、政府官员、历史学家、科学家、被迫撤离的人、重新安置的人、还有妻子们祖母们……不同的声音透过历史的尘埃为我们还原了那场灾难的模糊面貌。读这本书时我总想到阿列克谢耶维奇在《《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 还是爱情》》中记述的:“在这里,没人会说自己是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或乌克兰人。我们都自称为切尔诺贝利人。 “我们是从切尔诺贝利来的。”“我是切尔诺贝利人。” 就像另一个种族。就像一个新的国家。”灾难太沉重,语言太轻佻,愿逝者安息,愿灾难不再重演。 节目结尾的俄罗斯民谣出自我最近很喜欢的专辑《Песни нашего века, Часть 2》歌词大意如下: Виноградную косточку в тёплую землю зарою, 我要把葡萄籽埋进热土 И лозу поцелую и спелые гроздья сорву. 然后亲吻滕蔓 摘下串串果实 И друзей созову, на любовь своё сердце настрою. 与朋友欢聚 用爱温暖他们的心 А иначе зачем на земле этой вечной живу? 否则我为何生活在这永恒的地球上 Собирайтесь-ка, гости мои, на моё угощенье, 和朋友相聚在我的宴会上。 Говорите мне прямо в глаза - чем пред вами слыву. 请直接告诉我在你心中我是谁。 Царь небесный пошлёт мне прощение за прегрешенья. 天堂之主会送来慰藉原谅我的罪过 А иначе зачем на земле этой вечной живу? 否则我为何要生活在永恒的地球上? В тёмно-красном своём будет петь для меня моя Дали, Дали 会在深红的她中为我歌唱 В чёрно-белом своем преклоню перед нею главу, 在挣扎之中的我会在她之前低下头颅 И заслушаюсь я, и умру от любви и печали. 聆听 迷失 我会在这爱的悲剧中死去 А иначе зачем на земле этой вечной живу? 否则我为何生活在这永恒的地球上? И когда заклубится закат по углам золотея, 在落日旋转在金黄色的角落时 Пусть опять и опять предо мной проплывут наяву: 就让世间的生灵 Синий буйвол и белый орел и форель золотая. 就让那些生灵一遍遍的漂流 А иначе зачем на земле этой вечной живу? 否则我为何生活在这永恒的地球上? И когда заклубится закат по углам золотея, 在落日旋转在金黄色的角落时 Пусть опять и опять предо мной проплывут наяву: 就让世间的生灵 Синий буйвол и белый орел и форель золотая. 就让那些生灵一遍遍的漂流 А иначе зачем на земле этой вечной живу? 否则我为何生活在这永恒的地球上?
经过了一个假期的养膘蓄锐,终于开始更新了~不知大家这个年过得怎么样,长了多少斤呢?后天又要过十五了,感觉……年还没有过完嘛~这一期的主题实在是太符合年节氛围了。食物于我而言,是承载记忆的重要载体,对食物的眷念是我人生前进的动力之一(严肃脸)。近些年来关于食物的作品也每每引起热议,也许“吃”无关乎人的天赋背景又最贴近生活,关于吃的作品也往往能消弭差距,引发共鸣。这一期节目里被剪掉了无数的口水音,在此向深夜辛勤剪节目的大力表达崇高的敬意!
本期节目邀请清华大学话剧队《套中人》剧组的导演陈於建、编剧卢昌婷、演员之一程兆琪作客拾穗行歌,探讨契诃夫“套中人”的多重解读及对当下的意义,同时也与我们分享了话剧《套中人》的排演过程和个人的话剧经历。《套中人》既是契诃夫的经典小说之一,又是清华大学话剧队新排演的话剧,后者把契诃夫的《套中人》《醋栗》《关于爱情》三个故事糅合在一起,带给我们全新的体验。本期节目结尾处的歌曲是导演陈於建推荐的韦礼安的《似曾》,“似曾相惜,未曾相遇,似曾相知,未曾相识”四句大概就是《套中人》带给我们的思考和触动吧。
在本期节目,林珊邀请清华大学学生海峡两岸交流协会理论实践部部长林晓雪分享2015年暑假前往台湾采访抗战老兵的点滴。 为了找这期节目的配图,我搜索了各种关于抗战老兵的页面,有很多照片只是看着就让人泪下。现在的我们提起那段历史,也许满脑子只有手撕鬼子和形式主义的纪念。当战争成为被建构的符号,甚至成为当下年轻人的一种调侃,也许老兵们的故事可以带我们还原那段岁月,他们不是被神化的抗日英雄,而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鲜活个体。彼时年轻的他们奔赴战场直面死亡,不知未来的路指向何方,却愿意以一己之身换国之安康。然而时至晚年,却已经无人关注他们的境况,无人去听他们的讲述。铭记历史,当从个体开始,为了铭记的纪念,当从每个人的内心开始。
这一期我们邀请到清华园里的风光摄影师于海童与我们共同阅读风光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的Examples: The Making of 40 Photographs,并以此作为出发点,探讨童神的摄影体验和生活。林珊作为风光摄影的爱好者,从自己的摄影体验出发,向童神讨教各式各样的摄影问题;我作为初次阅读摄影书籍的体验者,从自身对摄影和摄影师的了解出发,与童神分享自己对于摄影书籍的初体验。节目的结尾用了童神特别喜欢的日本歌手——手嶌葵的《虹》,或许也寄托了童神作为一名风光摄影师的某些念想和体悟吧。 丘に咲く野の花 山丘中盛开的野花 足もとで揺れた 在脚边摇曳 雨のあと 光が 雨后 心まで届いた 光传递到了心里 道の向こう 明るい 道路的一边 满是光明 歩いて行けそう 看起开似乎能继续前行 思い出に 吹く风 回忆之风 今 頬にそよいだ 正抚过脸颊 空には 在空中 生きている 叶える 生息着 实现了 虹が微笑む 彩虹在微笑 胸には かけがえのないもの 在心里 守ることを 守护无法替代的事物 なくさない 私のたからもの 不会消失 我的宝物 かがやく 永远闪耀。
有朋友在我们的“第4本书:赖声川和如梦之梦”那期节目下回复,想找这一期关于如梦之梦的节目,于是在这里作为特别节目上传~《如梦之梦》是台湾导演赖声川的一部话剧,演出长达八个小时,主题环绕着生命的追寻、死亡,及人生带来的重复生命模式。要用阅读来体味话剧是困难的,同时也是充满想象力的,虽然不是严格的广播剧,也希望我们的声音呈现出一个不一样的话剧世界。 印象里录这期节目似乎就在不久之前,每个人扮演好几个角色,录音时的频频笑场都恍若昨日。然而今天点开一听,发现录这一期竟已经是一年之前的事了,当真有些浮生若何如梦之梦的感觉。
我一直觉得话剧和剧本是一种很妙的关系,如我们之前聊过的如梦之梦,又如今天要和思琦聊的宝岛一村。文字和舞台之间的张力实在让人着迷,更有意思的是不同版本的往往各有各的意趣。今天要聊的《宝岛一村》不是赖声川的那一版,而是清华大学话剧队的演绎。《宝岛一村》围绕着台湾眷村中那群思念“回不去的故乡”的人展开,时代大背景下的小小生活点滴,最令人动容。思琦更从话剧表演者的角度出发,深度剖析话剧背后对人物性格与声音的感知。
今天的故事脱胎于聂鲁达的诗集《二十首情诗与一首绝望的歌》里的一句话“爱情那么短,遗忘那么长”。很多时候曾经的爱情,或者是还不能称之为爱情的细节都足以让我们铭记很久。曾经暗恋过一个男生,如今很多年过去了,脑海中只剩下一个个被我反复回味的片段:某天刚好的阳光,比赛每一次的数学成绩,在彼此的橡皮上画小人画……渐渐开始怀疑,这些片段的拼凑难道真的就是那段暗恋岁月的完整样貌吗?如果有一天我遗失了这些片段,是不是那段岁月就不复存在了呢?然而爱情与遗忘都是一种馈赠,今天我们给大家讲的是一个个缓慢而平静的故事,不似往日聊天的喧闹,只是把这些故事讲给你听。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