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7 你还在追问意义吗-《活出生命的意义》

人活于世,“意义”是个绕不开的课题: 这个背后的“为什么”,既鞭策着我们的脚步,催促我们不断向前;也拉扯我们的衣袖,让我们停下来审视自我。 你是否也曾在夜深人静时思索生命的意义?是否还记得那石破天惊的思考发生于何时何地? 如果你也曾发出这样的疑问,也曾心生类似的困惑,维克多·弗兰克的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很可能就是一本适合你的好书。 从集中营走出来后,这本仅用9天写就的小册子在几十年间感动和激励了无数人探寻他们自身生命的意义。 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够生存”;对生命价值有思索的人更能够忍受极端处境,从而活下去。究竟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你是否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实现生命意义又有哪些途径……? 三月末黄房子也围绕“意义”展开了一场高质量的讨论,朋友们贡献了诸如“为什么30岁的一年比10岁一年感觉要快”等思索的结果。相关内容敬请关注黄房子微信公众号(the_yellowhouse)。我们将于近期推送当期的复盘与总结。 周末客栈每周日更新,以声音的形式记录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喜欢我们的朋友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the_yellowhouse关注我们,参加黄房子沙龙的线下活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小宇宙或汽水儿搜索“周末客栈”订阅收听我们,或在评论区和我们留言互动,期待和大家的交流与分享。 【主播】 @卓雅Joy @柚子咧 @商俊 【嘉宾】 @李博 【内容索引】 00:52 正片开始 01:30 你什么时候开始思考意义 06:20 学生时代的意义vs工作以后的意义 18:00 《活出生命的意义》主要内容 19:30 这本书带给我们对意义的思考 24:20 这本书让我重新理解了苦难 30:52 任何时候我们都拥有选择的权利 35:35 人是什么?我又是谁? 43:20 对写日记习惯的思考 44:30 可能性vs现实性 49:00 黄房子关于意义的讨论 55:10 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1:01:00 下期预告

61分钟
99+
3年前

Vol.26 历史洪流中的乌克兰 被淹没的强制劳工-《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作为一部比虚构作品更更戏剧化的非虚构作品,在《她来自马里乌波尔》中,作者凭借少得可怜的线索,调查了自己的家族、母亲的人生,甚至是二十世纪动荡的历史。 随着寻找的推进,庞大的母亲家族越来越明晰。她了解到母亲并非无名之辈,也并非仅仅是东方劳工的一员,而是来自乌克兰望族。 母亲的哥哥是与当时乌克兰总统同进同出的当红歌唱家,父亲是忠实的布尔什维克,姨母是乌克兰第一个创办女子中学的先驱,曾外祖父是第一个环游非洲的意大利人…… 她的家族经历了俄国十月革命、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动荡、二战,每段历史都在家族成员身上留下一下痕迹。 作者以女性自己的方式,通过对母亲家族史的追溯,使女性在历史中重新被发现。 她说“唯一知道的是,母亲跟我一直以来认为的完全不是同一个人,而我自己也不是我认为的那个自己。”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聊了各自对这本书的看法与如何看待作者的写作方式,也分享了印象较深的人物与故事,并讨论了历史事件对个体生存的影响。 契合当前全球的政治图景,我们从作者复杂的家族史中见证了世界级灾难的一个缩影,也让我们学会更珍惜此刻的生活。推荐听众朋友们好好坐下来去阅读一下这部来自过去的故事。 周末客栈每周日更新,以声音的形式记录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喜欢我们的朋友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the_yellowhouse关注我们,参加黄房子沙龙的线下活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小宇宙或汽水儿搜索“周末客栈”订阅收听我们,或在评论区和我们留言互动,期待和大家的交流与分享。 【主播】 @卓雅Joy @柚子咧 @商俊 【内容索引】 01:04 正片开始 01:28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内容简介 04:35 作者介绍 06:17 如何看待作者对母亲人生的追溯与想象 09:39 从乌克兰看抗日战争劳工,我们都是历史的尘埃 17:14 如何看待《你好李焕英》对妈妈过去的 想象 21:20 我家也有一张男性家谱图 24:05 书里印象较深的故事或人物 34:10 姨妈的“特色人生” 39:00 如何看待历史事件对个人的影响 46:46 机制苦难彰显了 49:26 如何看待作者的写作方式 【相关书籍】 《复活》 《活出生命的意义》 《走出恐惧》 【相关影视】 《你好,李焕英》 《巴赫曼和他的学生》 《寄生虫》

65分钟
99+
3年前

Vol.25 别怕,你值得世间一切美好-《走出恐惧》

每当内心有不舒服的感觉时,我们本能地会反弹、不安、抱怨、妥协、放弃,要么陷入打游戏或看剧等上瘾行为,要么陷入“有人会拯救我们”的幻想。 我们之所以会一再反复这些行为模式,是因为我们的内在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负面情绪。 当我们进行简单的向内观照,与痛苦、不安和恐惧待在一起,不抗拒也不试图改善它时,我们就能发展出一份觉知,从而摆脱情绪对我们的控制和驱策,开始有不同的选择。 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聊聊心理治疗师克里希那南达的《走出恐惧》,谈到了孤独、爱、恐惧、童年创伤、压力、恋爱、接纳他人。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别怕,你值得世间一切美好。 周末客栈每周日更新,以声音的形式记录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喜欢我们的朋友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the_yellowhouse关注我们,参加黄房子沙龙的线下活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小宇宙或汽水儿搜索“周末客栈”订阅收听我们,或在评论区和我们留言互动,期待和大家的交流与分享。 【主播】 @卓雅Joy @柚子咧 @商俊 【内容索引】 01:38 正片开始 04:10 《走出恐惧》内容简介 05:50 作者简介 07:30 害怕孤独是因为难以面对情绪化小孩 10:23 人类的底层情感:爱与恐惧 13:45 你在否认童年创伤吗 21:02 总是喜欢前桌女生:投射、移情与真心 26:58 我们为什么讨厌别人迟到:不重视我 30:28 压力大时候为何总爱打游戏:无法承受焦虑 34:06 如何与负面情绪共处 34:27 负面情绪出现是一个亲近自己的机会 36:44 写日记理性分析,和内在小孩进行情绪互动 37:40 把内心恐惧请上台面,直面它 40:05 悲观反而更乐观,低期待反而更快乐 40:38 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不要背负一切 44:06 接纳当下的不舒服,越来越多地待在当下 44:58 所有当下的情绪都带着过去的记忆 49:31 相亲局上的挑衅/挑衅负面情绪 51:11 容纳负面情绪有多难:从逃避、反弹到感受、经历 54:56 你不是一只鸭子,找回内心的天鹅 56:10 面对被遗弃的创伤是通往真爱之路 【BGM】 《Aspen Starlight》—Zachary Bruno 【相关书籍】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克里希那南达&阿曼娜 《真爱的旅程》——克里希那南达&阿曼娜 【相关影视】 《This Is Us》

59分钟
99+
3年前

Vol.24 旅行:酒精/荷尔蒙/新鲜感/回忆/未知-《午夜降临前抵达》

从2019年底至今,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旅行成为了一个奢侈的选择。 在《午夜降临前抵达》这本书里,刘子超深入欧洲腹地,以精道的语言打磨旅途见闻,信手拈来各种逸闻掌故。 他书写相遇与别离、出发与抵达、历史与现实、文学与音乐、美食与美酒;也审视那些逝去的灵魂、孤独的陌生人。 笔锋中流转的幽默戏谑和温柔情怀,使得路上的风景闪烁出令人动容的隽永光泽。 无论是布拉格午夜的小酒馆、布达佩斯的旧书店,还是苏台德的森林,的里雅斯特的港口......这片大陆的荣光与苦难,不安与希望,因为他的行走,得以被记录和书写。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分享了阅读体验和对旅行文学得到看法,也联想起自己旅行的经历。 在所谓“旅行意义丧失”的今天,你有什么独特的旅行方式吗?欢迎听众朋友们跟我们留言互动。 希望这本具有小说质感的旅行文学也能唤起听众朋友们旅行的记忆。 周末客栈每周日更新,以声音的形式记录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喜欢我们的朋友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the_yellowhouse关注我们,参加黄房子沙龙的线下活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小宇宙或汽水儿搜索“周末客栈”订阅收听我们,或在评论区和我们留言互动,期待和大家的交流与分享。 【主播】 @卓雅Joy @柚子咧 @商俊 【内容索引】 00:47 正片开始 01:22 内容介绍 03:13 作者介绍 04:22 分享最喜欢的文字或故事 12:40 男性和女性的旅行安全问题是不同的 15:04 分享最特别的旅行经历 17:50 爱情不仅仅是Crush 31:02 你感受到旅行意义的丧失了吗 39:37 疫情期间独特的旅行方式 56:32 怎么看待旅行文学 【相关书籍】 《诊疗椅上的谎言》 《我的卧室之旅》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带一本书去巴黎》 《西班牙旅行笔记》 《文化苦旅》 【相关影视】 《爱在》三部曲 《戏梦巴黎》 《大开眼戒》 《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寻梦环游记》 【游戏】 塞尔达

59分钟
99+
3年前

Vol.23 妇女节:书写女性传奇 彰显女性力量 -《玫瑰与利剑》

历史上的妇女节并非一场消费主义的狂欢,无关乎“买买买”和女性的“自我宠溺” 它从来就是一个抗争的节日,让人不至于因为眼前的安乐,遗忘过去为权利抗争之艰辛 “三·八”妇女节将至,想邀你共读一本非常“上头”的历史传记 走近12位女性统帅的传奇一生,窥探最坚硬的“女性力量” 这些女性的种族不同,性格不同,所处的时代、地域不同,领导风格不同,却有着非常相似之处: 在权力游戏中脱颖而出,领导所在的国家投入战争 勇猛地书写历史,凶狠地改变世界的走向 她们彻底打破人们对女性柔弱、不堪一击的想象 也用自身的果决坚定、勇气智慧击碎“第二性”的蔑称 穆勒说得好,“人不是生而即有其生活地位,并不可改变地必被钉在那个位置上,而是可以自由地运用其才能和有利的机会去获得他们期望的命运。” 无关性别,希望这本书都能赋予你更多力量,丰满你对自己的更多想象 让你在前行的路上既绽放,也刚强;既能做玫瑰,也能把战斗的号角吹响 周末客栈每周日更新,以声音的形式记录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喜欢我们的朋友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the_yellowhouse关注我们,参加黄房子沙龙的线下活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小宇宙或汽水儿搜索“周末客栈”订阅收听我们,或在评论区和我们留言互动,期待和大家的交流与分享。 【主播】 @卓雅Joy @柚子咧 @商俊 【内容索引】 00:49 正片开始 01:11 《玫瑰与利剑》内容简介 02:51 作者介绍 04:03 妇女节来临之际为什么我们需要这本书 12:14 重新认识撒切尔夫人--不仅是政治家,也是军事家 13:10 女皇的素养 & 王的自我修养 21:10 女性领导的战争与男性领导的战争的不同之处 37:48 这本书在写法上的特别之处:舞台剧十足 46:02 热血沸腾的片段分享环节 52:32 妇女节,还有哪些作品想要和大家分享 【BGM】 《母系社会》--张惠妹 《Run the World (Girls)》--Beyoncé 《易燃易爆炸》--陈粒 【相关书籍】 《力量从哪里来》 《醒来的女性》 【相关影视】 《权力的游戏》 《埃及艳后》 《炼爱》(3.18上映)

60分钟
99+
3年前

Vol.22 最古老的“现代病” 如何塑造你我-《众病之王:癌症传》

长久以来,癌症这一最古老的“现代病”身上都背负着许许多多的骂名: 比断头台还要嗜血的怪物,人类永生路上的最后阻碍...... 人们谈癌色变,避之唯恐不及 但在抗击癌症的这条路上,人类也愈来愈了解自身,理解生命 历史是由伟大的人们推动的,却是由平凡的人们守住的 未来的故事无论怎样展开,都会打上过往人类曾经尝试各种努力的烙印 而这些烙印,不光由医护工作者所刻,也由无数罹患癌症的勇士所留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癌症,人类千百年中如何与癌症进行斗争? 我们与身体的关系是什么,疾病如何改变或塑造你我? 一起走进这本工程浩大的经典之作——《众病之王:癌症状》 节目最后,我们还为大家推荐了更多医学人文有关的作品,邀你一起窥探关于生命的神秘世界 周末客栈每周日更新,以声音的形式记录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喜欢我们的朋友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the_yellowhouse关注我们,参加黄房子沙龙的线下活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小宇宙或汽水儿搜索“周末客栈”订阅收听我们,或在评论区和我们留言互动,期待和大家的交流与分享。 【主播】 @卓雅Joy @柚子咧 【嘉宾】 @商俊 @李博 【内容索引】 00:51 正片开始 01:34 《众病之王:癌症传》内容简介 02:47 作者介绍 03:59 读完这本书的整体感受 09:30 抗癌是个系统性工程 13:27 乳腺癌的“根治性治疗” 15:28 书中最让人意外的片段 21:30 疾病与身体 我们与身体的关系是什么 26:14 印象深刻的“生病”经历,疾病如何改变了你吗 28:18 疾病的隐喻 33:30 癌症与集中营 37:44 相关作品推荐 44:40 分享喜欢的段落 【相关书籍】 《最好的告别》 《疾病的隐喻》 《过度的医疗》 【相关影视】 《白色巨塔》 【BGM】 《财前のテーマ - ふるさとの母》--舒庆懿文 《主题歌“アメイジング・グレイス”》--加古隆 《你是我唯一的执着》--言承旭

47分钟
99+
3年前

Vol.21 刀尖上讨生活,打工诗人的浪漫-《微尘》

把堕落当作叛逆的网瘾少年; 问儿子能不能不去矿山干爆破的父亲; 不敢把借来的婚床弄脏,新婚之夜席地而睡的家具工人; 在六便士中依然仰头看月亮的打工诗人······ 在《微尘》中,陈年喜用16年天南地北、历经生死的矿山爆破经历,换来了21个非虚构短篇故事,这是关于生命和死亡的故事,更是关于生活的故事。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聊了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人和故事,深入探讨了不被大众关注的普通劳动者的真实生活;我们也聊到了身边的劳动者,家装工人、北京流调报告中的打工人,也更切身地体会到了作者所说的“生活充满磨难,而我从未沮丧”。 周末客栈每周日更新,以声音的形式记录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喜欢我们的朋友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the_yellowhouse关注我们,参加黄房子沙龙的线下活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小宇宙或汽水儿搜索“周末客栈”订阅收听我们,或在评论区和我们留言互动,期待和大家的交流与分享。 【主播】 @卓雅Joy @柚子咧 【嘉宾】 @商俊 【内容索引】 00:53 正片开始 01:43 作品介绍 02:54 作者介绍 04:10 最喜欢哪个故事 06:13 把堕落当作叛逆的网瘾少年 09:48 隐匿在北京的打工人 14:21 在六便士中依然仰头看月亮的打工诗人 25:19 如何理解“微尘” 30:17 如何看待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的现象 35:43 小村出匠人的生活状态成为历史 42:28 苦命人的温情瞬间 46:12 分享喜欢的段落 52:50 下期预告——《癌症传》 【相关书籍】 邬霞-《吊带裙》 许立志《铁月亮》 【相关影视】 《我的诗篇》 《觉醒年代》 【BGM】 出羽良彰 - Cry for the moon

53分钟
99+
3年前

Vol.20 精力充沛,准备恋爱 -《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

写下自己和另一人的名字,划掉相同字母 点着剩下字母按顺序念下“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最终念到的词,就是拥有这两个名字的人将发生的关系 游戏的随机性,映照出现实的不可捉摸 在生活中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也好像游戏般不可预测 有人说,门罗笔下的每个女孩都是你,以前的你,未来的你 在门罗的这九部短篇中,有荒谬中生发爱情,有“出轨未遂”的克制,有老年痴呆的伴侣忘记对方寻得“新欢”……她的笔下鲜有结局完满的爱情故事,却不乏“忠于自我,不加伪装”的各色女性 在情人节来临之际,我们从门罗笔下的女性的隐秘情事出发,分享了这本书中各自最爱的短篇,也为大家推荐了有关爱情的纪录片和电影 我们不怕摘下了婚姻爱情里柏拉图的面纱,一起看看她“卸了妆”的模样 即便如此,我们仍然愿你像《家具》中的艾尔弗莱达一样,精力充沛,随时准备好恋爱的状态! 【内容索引】 01:00 正文开始 01:26 内容介绍 02:44 作者介绍 03:50 最懂女性的诺奖得主懂你了吗 15:05 《荨麻》与幼时深情 27:52《熊从山那边来》与阿尔兹海默症 37:17《家具》与对规则的超脱 44:50 情人节电影推荐 【主播】 @柚子咧 @卓雅Joy @糊糊 【相关书籍】 《黑暗的左手》 【相关影音】 《初恋50次》 《人生第一次》 《爱》 《爱在》三部曲 《海边的曼彻斯特》 《求偶游戏》

62分钟
99+
3年前

Vol.19 想象教育的另一种可能-《什么是教育》

说起教育,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它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由“鸡娃”、“双减”等带来的教育焦虑更是影响了新时代的父母和孩子。 《什么是教育》一书中,作者雅斯贝尔斯从“什么是教育”娓娓道来,向我们展示了他眼中真正的“教育”。 通识教育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所有的教育都是自我教育吗? 教育还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吗? 大学到底应该如何度过? 毕业后应该如何实现“再教育”? ...... 在这一期节目里,我们聊了聊对这本书的看法,也分享了彼此接受教育与寻求教育的经历。人并非是无法改变的顽固存在,而是始终处于实现自身潜能的进程中。希望我们都能在任意形式的教育中,面对更多元的世界,成为更好的人。 周末客栈每周日更新,以声音的形式记录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春节期间我们会停更一期,虎年第一期我们会聊艾丽丝·门罗的《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喜欢我们的朋友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the_yellowhouse关注我们,参加黄房子沙龙的线下活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小宇宙或汽水儿搜索“周末客栈”订阅收听我们,或在评论区和我们留言互动,期待和大家的交流与分享。 【主播】 @卓雅Joy @柚子咧 【嘉宾】 @囧囧 @书店培训师阿威,「游子三月三」公众号主理人 【内容索引】 00:53 正文开始 01:23 内容介绍 02:29 作者介绍 03:26 为什么想聊“教育” 10:34 如何看待通识教育与技能教育 17:17 分享各自的教育经历 34:00 如何看待当前的“双减”和“鸡娃” 37:25 教育焦虑源于父母而不是孩子 39:09 “卷”和“文凭至上”已经是一种世界现象 53:28 为青少年服务的专业书店 58:40 推荐与教育相关的书籍 64:25 停更说明与非常不齐的“新年快乐” 【相关书籍】 《吾国教育病理》郑也夫 《论文与治学》郑也夫 《为什么长大》苏珊·奈曼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塔拉·韦斯特弗 《不平等的童年》安妮特·拉鲁 《统治与教育》徐賁 《文凭社会》柯林斯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老师》-人物专栏 《一堂法学课》谢丁 《我书架上的神明》刘小磊 《通识:学问的门类》茂木健一郎 【提及影音】 《死亡诗社》 《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 《放牛班的春天》 《摔跤吧爸爸》 《三傻大闹宝莱坞》 《舞动人生》 《盗火者》

65分钟
99+
3年前

Vol.18 活成一个笑话不香吗-《一日三秋》

《一日三秋》中,营建了这样一个怪诞的乡村——那里几乎人人都有幽默感,好朋友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就是相互给对方讲个笑话。临近深夜时,这里的人都会先准备几个笑话,背顺溜了,再进入梦乡。 看起来像是一个乌托邦一样欢乐的地方,实际上,延津人说笑话是为了活命。在那里,没有幽默感的人,是有性命之忧的。 如今,没点“自我调侃”的娱乐精神,谁好意思说自己敢“笑”对苦难人生? 自我调侃、互相说笑,成了我们彼此间最朴实有效的心理治疗。 有人说脱口秀演员的段子有多好笑,背后的哲理就有多深沉。这些黑色幽默的背后,有多少荒诞不经,残酷无奈? 不过好在,一个人能把难过的事笑着讲出来,内心的坎也就多少过去了。 正如书里说的,“活到这个年齢了,想起过去许多槽心事,当时桩桩件件,都觉得事情挺大,挺不过去了,现在想想,都是扯淡。” 来吧,跟我们一起“活成一个笑话”吧! 周末客栈每周日上午9点更新,以声音的形式记录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下一期我们将共读《什么是教育》。喜欢我们的朋友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the_yellowhouse关注我们,参加黄房子沙龙的线下活动;也可以在小宇宙或喜马拉雅搜索“周末客栈”订阅收听我们,期待和大家的交流与分享。 【主播】 @卓雅Joy @柚子咧 @糊糊huhu 【内容索引】 1:18正文开始 1:42《一日三秋》内容简介 3:15作者简介 4:33 如何理解“一日三秋”? 12:48 书里的主人公为什么让我们有共鸣? 17:37 如何看待刘震云对于“笑话”的解读? 21:52延津人的“笑话”从苦难中走来 23:20分享印象最深的“幽默片段” 32:03什么成就了一个好笑话? 33:35 脱口秀段子背后的心酸 39:47 好笑和快乐的区别在哪里? 【相关书籍】 《生死疲劳》 《大雪将至》 《一地鸡毛》 《一句顶一万句》

42分钟
99+
3年前

Vol.17 努力就会成功?骗局一场-《精英的傲慢》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一些观点: 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赚钱越多对社会的贡献越大 能者多得就是一种社会公平 在《精英的傲慢:好的社会该如何定义成功》中,桑德尔教授提出了一些“骇人听闻”的观点: “成功是时代和运气的产物” “求学改变命运并不全然公平” “成功者对同胞负有道德义务” ……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聊了对书中众多观点的看法: 重新思考了“能者多得”“择优录取”的原则 重新理解了“文凭主义”和现行的税收制度 重新界定了工作的尊严,及其社会价值 好的社会该如何定义成功? 在社会愈加分裂的当下,这个问题,尤其值得关心社会公平的你我去思考。 周末客栈每周日更新,以声音的形式记录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喜欢我们的朋友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the_yellowhouse关注我们,参加黄房子沙龙的线下活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小宇宙或汽水儿搜索“周末客栈”订阅收听我们,或在评论区和我们留言互动,期待和大家的交流与分享。 【主播】 @卓雅Joy @柚子咧 @糊糊huhu 【内容索引】 00:52 正文开始 1:15 《精英的傲慢》主要内容 2:29 作者简介 3:10 如何看待桑德尔的这本书,第一印象如何? 11:10《精英的傲慢》是否过度贬低精英? 15:20 精英治国vs人民代表 19:55 如何理解“能者多得”&税收制度 27:30 社会价值多元化的一种可能 32:00 如何看待“文凭主义”,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40:00 如何看待桑德尔的解决方案--抽签 42:23 如何界定一份工作的社会价值 50:03 阅读本书能得到什么 52:19 一月黄房子预告--自我快乐 【BGM】 《你好毒》 陈小春 《天空之城》钢琴版 《寒鸦少年》 华晨宇 《空》 徐海俏

53分钟
99+
3年前

Vol.16 尚拙守诚 小镇青年的逆袭之路-《曾国藩传》

“余性鲁钝”,还是大智若愚?是“厚黑学”大师,还是儒家圣贤? 曾国藩,这个当代文化大IP,为什么能一再成为热流席卷文化圈? 又为什么能成为“内圣外王”的成功典型,成为毛泽东、蒋介石的共同偶像? 他和左宗棠的相爱相杀为何在故事结尾戳中泪点? 但也有人称其为封建专制下的嗜血狂魔,你如何看这个观点? 我们对“曾剃头”或“曾文正”真的过誉了吗? 展开画卷,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个资质平平的小镇做题家的逆袭之路,探探曾国藩的A面、B面,甚至是Z面。 好色、贪玩、浮躁、虚伪,曾国藩和我们有同样世俗的缺点,但却因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养成了诚、敬、静、谨、恒等习惯并坚持了一生。其修身、处世、治家、做人等原则,直到今天也的确仍值得借鉴。 读完曾国藩,你也许会和我们一样,更懂一点“尚拙”、“守诚”和“挫辱”的力量。 周末客栈每周日更新,以声音的形式记录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喜欢我们的朋友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the_yellowhouse关注我们,参加黄房子沙龙的线下活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小宇宙或汽水儿搜索“周末客栈”订阅收听我们,或在评论区和我们留言互动,期待和大家的交流与分享。 【主播】 @卓雅Joy @柚子咧 @糊糊huhu 【嘉宾】 @敬程 【内容索引】 1:03正文开始 1:45 《曾国藩传》解读 2:43 作者简介 3:13 “在尚拙和守诚之间坚守自己” 9:41 曾国藩真的很“笨”吗? 14:24 曾国藩为什么能成为当代大IP? 21:42 我们该如何客观地评价“曾剃头”? 26:54 从曾国藩的哲学里读懂“关系” 30:10 且愤且乐、死而后已 34:40 “小镇青年“寒门逆袭还容易吗? 【BGM】 永远の一瞬(伊藤贤治) 无问(毛不易) 十字路口(纣王老胡)

40分钟
99+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