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跟一位准妈妈聊聊她帮助困境女性的故事

“一个受过这么大伤害的人,以为她的爱已经枯竭了,但仍然能因为爱释放这么大的力量…” 谁都无法完全坚强与完美,但在污秽阴影和裂痕之处,却看到女性生命极致的坚韧与温柔。 亲密平淡地叙述间,并无太多对于艰难的描述;并不是刻意隐饰,而是在带着温和的盼望回看时,就如观看一场场平常的惊喜之旅,而这个旅程还将继续。 【关键词】 #女性力量 #社会企业 #母亲 【本期嘉宾】 小蓝 一位准妈妈 困境女性扶助社会企业负责人 *如有需要进一步联络可以留言给我们 【时间轴】 02:10 嘉宾开场介绍就有点生娃劝退的意味 06:26 这个女性帮扶社会企业是如何运作的?不只是单纯提供工作机会,也是为这些女性提供教育资源和个人成长的空间 13:31 如何接触到这些帮扶对象呢? 16:49 那些“老板”是怎样的人呢? 20:38 即便愿意从阴影中走出来,但实际要陪伴一个生命的成长,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22:59 能够坚持这么久就是因为被女性的力量所感动,那些从受助者变成帮助者的故事 26:44 因为很渴望爱,而被假的爱所捆绑欺骗,而也是因为被真的爱所触碰,她们的生命开始发出光来 32:09 以一个人的眼光看待他们的本来价值,去给她们机会,比她们自己更相信她们 39:55 当时是如何从无到有建立这个帮扶项目的? 45:45 五六年前刚开始的时候是很困难的,不被理解也没有支持 49:23 已经不再用钱和数字来衡量自己工作的价值 50:55 对于这些受助女性也有一个全方位的成长评估以及时调整适合各人的策略 57:46 帮助她们有能力自食其力而不是要”圈养” 01:02:50 看了那么多破碎的婚姻和家庭的伤口,面对婚姻和养育当然也会害怕,但当看到这些女性生命中发生的翻转,也有了把握不一样未来的盼望和信心 【音乐】 You Deserve It All – John Legend 盼望 – The Hope 【收听互动】 小宇宙app、汽水儿、喜马拉雅、微信听书、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节目名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75分钟
99+
3年前

047:有点懵的一周年?年终抑郁?哭完我又好了

录了三次的”一周年节目” 终于以一种失败后复盘袒露脆弱的方式 呈现在这里了 这一年 璞真生活的零散侧面都记录在了这个播客里 不论是来回地奔波,还是心绪地浮动 虽然还是不那么想长大 但也跌跌撞撞踏进2021的最后一小格 阿璞正在经历各种热情的告别聚餐 像是参加一场场热闹送别自己的葬礼 这么说倒不是要表达阴郁 反而是有点明白了葬礼的意义 葬礼不用”应该悲伤” 可以欢聚一堂庆祝新的征程 就像新生定会伴随某种痛苦 但痛苦也从不能阻拦新生 将临期 圣诞月 这是一个独特的纪念 明天如何,明年怎样? 都不知道 离开多久,什么时候回来? 也不知道 …… 看到这里不要以为致郁 听了你就知道其实治愈 生活总有不同的面相 即便暂时被困鱼缸 也总要敢于去相信 【关键词】 #一周年 #抑郁 #心理咨询 【时间轴】 07:50 年终的百感交集,也包括抑郁和焦虑 10:50 很多时候的抑郁并不是”发生了什么”,反而正是”什么也没发生” 19:50 “抑郁”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只是叫法不一样 23:45 “应该喜乐”、”尽快调整”这种话都是雪上加霜 29:30 现在很多所谓的”心理学”的资讯反而在加重心灵的某种痛苦和对人的不信任 35:40 某些时候的”没有缘由的无力感”其实并不是”没有缘由”,而是情绪条件反射速度太快了难以觉察,只要一个细小的”媒介”,就瞬间可以把人卷入一种糟糕的推断的结论和场景,带来真实的痛苦感 49:40 很多时候即便有各种各样地理性分析但我们还是会被打沉,但还是要相信只要你伸手去抓,总能抓住点什么 55:11 其实说到底,我们是在靠”相信”活着 【音乐】 Faith – Stevie Wonder ft Ariana Grande Be Still (Acoustic) – Hillsong Worship 【收听互动】 小宇宙app、汽水儿、喜马拉雅、苹果播客、Spotify 等泛用型客户端 & 音频平台搜索节目名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64分钟
99+
3年前

046:在生命最脆弱之处实践爱 – 陪伴重症患儿的助医小家

当热切讨论着“人人都当读海德格尔”, 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了“向死而生”? 当然,我们并不讨论这种哲学问题, 只是跟你唠叨一下, 那些在生命最脆弱之处的 爱的实践…… 【本期嘉宾】 乐儿姐 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 广州助医小家项目负责人 “儿童希望助医小家”项目简介: 从十几年的助医项目执行经验所见,大病患儿家庭奔波在一二线城市就医,在基本生活、心理所需、患儿康复环境所需等众多要素上都很艰难。小家在各大城市的儿童专科医院附近落地。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福州、郑州、西安、南宁等地开设了42个小家,截止2021年共帮助了6000多大病患儿家庭。 更多了解“儿童希望基金会” 可浏览官网: http://www.childrenshope.org.cn/pages.php 儿童希望广州小家微信号: CHM – GZ – LittleHome 【关键词】 #白血病患儿 #助医 #安宁疗护 【时间轴】 02:23 嘉宾介绍广州助医小家服务 05:10 白血病患儿的化疗会经历很多不同的阶段和过程,每天的医疗状况和饮食起居都需要细致照顾 14:00 除了生活起居的照护外,“小家”也跟医院和社工的对接,以及对患儿整个家庭关系的照顾 18:20 为孩子提供游戏治疗等的舒缓和陪伴,整个治病过程对孩子和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创伤 23:50 孩子玩手机的问题很难制止,这些患病的孩子很多时候更容易封闭内心 25:28 面对孩子身体的疾病,更容易忽略心灵和家庭的健康 26:48 在服务的过程中确实是有很多沮丧和失落的 31:50 乐儿姐已经在小家服务11年了,当中也有很多美好的部分 35:40 哀伤期的陪伴和度过是很重要的,“小家”最近在筹备的安宁疗护的服务,但其中还有诸多不确定,需要从物资、经济、专业度等方面做准备 56:08 病人需要照顾,照顾者也很需要被照顾 58:33 乐儿姐当时是如何开始走上服务大病患儿的路呢? 01:10:50 帮助者也不是超人,其中一个管理员的例子:我自己已经这么惨了,我还要去接触这么沉重的事情吗? 01:13:30 在离死亡最近的地方,重新打开对“生命”的理解;失落和沉重的另外一面,原来也有自己生命丰厚地拓展,向死而生。 【音乐】 You Are The Reason – Calum Scott & Leona Lewis Heal The World – Michael Jackson 【收听互动】 小宇宙app、汽水儿、喜马拉雅、苹果播客、Spotify 等泛用型客户端 & 音频平台搜索节目名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82分钟
99+
3年前

045:番外 | 害怕自己烂掉?自恋是一切的根源…

“为什么就觉得自己不能去端盘子了呢?” “自欺是一种生存本能,醒过来的时机并不可控” “还是得反抗一下,做一头特立独行的猪” “搅浑与沉淀,都是必要的…” 这里所说的 “自恋”, 不是心理障碍意义上的自恋; 而更像一种古老的人性根源 类似 “原罪”、“我执”。 因为人无法逃离“自恋”, 所以也必然会“自欺”, 因为世上不存在完美, 而“醒来”必然会有痛苦。 【关键词】 # 自恋 # 自欺 # 社会性死亡 # 站着说话不腰疼 # 连续美,离散真 【画风】 又丧又治愈 (聊嗨了语言还是有点粗暴了,下次注意 【本期嘉宾】 苗老师 宗教哲学及人类学研究 刚从互联网公司辞职,准备申请博士 (在 vol35 的时候来做客过) 【时间轴】 01:48 从苗老师离职后的无奈说起,为啥停下了却无法休息? 03:20 闲下来的时候,就是会轻松之余又很慌 05:26 在二十岁区间逼近尾声就是有ddl fighter的慌张 11:25 总要证明自己“没有烂掉” 16:49 也是想冲击一下舒适区的僵化和动一下就怕痛的玻璃心 18:31 年纪到了一定程度后就会给自己很多限制,但这样累积下去或许就会越来越难以剥离 20:49 害怕自己做个坏决定,转个弯就会滑倒,然后就变成影响一辈子的事 24:00 拖延就是害怕一种不可控的后果,不论是失败还是迷失 27:57 “放手”哪有那么容易,以为自己没焦虑那都是自欺 30:40 你真的知道什么是“自己想做的事”吗?“突然找到合适的接口”那只是一种构想 35:00 精密建构下人被理性地计算着,但真的没有缝隙了吗? 39:44 “自欺”是一种生存本能,也是障目之叶,在那之外还有很多可能性 40:37 以阿璞被怼”没有医学常识“为例,很多时候我们的当下反应根本文不对题 42:13 担心自己身上的”风险“是否可控,通常是来源于那些过往”不可控“带来的伤害 48:40 要去拥抱未知本来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但又不愿意接受自己的渺小 51:23 原谅自己没那么容易,躺平?其实躺不平 58:05 我们在担心跟“正常生活脱轨”,但到底我们惯常以为的“正常”难道不是一种“异化”? 01:00:40 那个“阶层上的自我”也就是一个“投影”,但真实的人不是机器,是充满变化的; 说到最后,都是一种“相信”;相信一个似乎可以“计算”的可能,当然会容易很多,但也很可能被这种“计算”框死 01:03:31 理性具有否定性冲动,语言具有欺骗性冲动。但语言和理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工具,要真是丢开这两种工具能触及的范围去走确实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01:05:40 “反抗”是一种需要努力和勇气的选择;“可控”在人的层面上,很可能就是一种望梅止渴的投影 01:09:31 当对社会性死亡心大之后,可能就会更自由了。但要把那些粘在身上的东西剥离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01:18:18 当下聊得很开心不代表时时刻刻都会这样,人就是一个连续又离散的状态。断裂是找到真实的一个必备过程或者正常的状态。如果强迫自己相认为自己一直是连续的话,那就是一种自欺。 【音乐】 Beliver – Imaging Dragon Best Days – Alessia Cara *封面图片来自《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绘本插图,作者张宁 【收听互动】 小宇宙app、汽水儿、喜马拉雅、苹果播客、Spotify 等泛用型客户端 & 音频平台搜索节目名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81分钟
99+
3年前

044:三世纪古罗马艺术与95后剑桥文科女,那些连结、爱与坚守…

“文科内卷女”这个热点词似乎还没过去, 今天就邀请了一位”文科正中心唯一的女生”来做客跟我们聊聊她的古典文科探究历程。 内卷的中心 文科女? 文科的中心 古典学! 璞真已经搬好小板凳来听讲座了! 【关键词】 #三世纪古罗马 #古典学 #女性肖像 #基督教艺术 【嘉宾】 萱萱 Caecilia 剑桥古典学硕士 【时间轴】 02:16 这个”卷”确实还是很具有中国特色 05:37 古典学系的学生很少,基本都是继续走学术道路 07:41 学艺术史也需要再配合一个其他专业,就会比较方便就业 09:58 古典学具体是学些什么?其实是一个跨学科很强的专业 13:49 结合文学和雕塑建筑来研究古罗马的艺术,理解视觉和思维的交互关系 16:57 要求这么高这么难学的东西,怎么坚持下去呢? 19:25 “别学西方艺术了,我们学不过别人的” 但真有这么大的文化隔阂吗? 20:26 古罗马的女性肖像有什么特别? 24:53 越研究越发现其实古罗马和自身还挺有关系的 27:10 古典学当中对性别研究的代入也是从大概七八十年代才开始的,所以还有很多没有研究到的部分 30:37 三世纪古罗马是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也是一个艺术变化很大的时期 38:54 三世纪古罗马的石棺上的图案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是很有趣的,如何来看哪些是基督教的图像,哪些不是? 44:09 不同的文化符号在不同的时期解读出来的意义也有所不同 49:33 早期基督教艺术大量的借鉴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语言和风格形式 54:09 学习古典学给自己的价值观带来了什么影响? 58:14 更开放多元的视角跟一个保守教会的信仰有冲突吗? 01:06:35 面对全学系都是超级学霸,就是”乐之者不如好之者”的实际图画 01:16:25 不论是求职还是学术,“卷”都一定会存在,但人是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浪潮中守住自己的位置,就会有勇气踏出下一步 【音乐】 Let Me Love You – Dj Snake ft. Justin Bieber 盼望 Hope – 約書亞樂團 【相关提及】 乔托 Giotto ,1267-1337年 意大利画家与建筑师,被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创者,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西方绘画之父”。 《犹大之吻》,乔托,1305年,湿壁画,185 x 200 厘米,阿雷那教堂(Capella dell’Arena), 帕多瓦,意大利 《哀悼基督》,乔托,约1305年,湿壁画,200 x 185厘米,阿雷纳礼拜堂(Capella dell’Arena),帕多瓦,意大利 Palazzo Massimo alle Terme, c. 240 CE (节目中提到的有”天使”和”牧羊人”的石棺) *若Shownotes显示不出图片,请移步公众号 【收听互动】 小宇宙app、汽水儿、喜马拉雅、苹果播客、Spotify 等泛用型客户端 & 音频平台搜索节目名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公众号 :破壳 BreakPod

79分钟
99+
3年前

043:不努力读书就没饭吃?无力吐槽的神逻辑…

“不好好读书,将来就没饭吃” 这句话对你来说熟悉吗? 当挨饿的人前来向你寻求,你会如何回应?又会有何种情绪? 如果有机会体验露宿者的生活,你会参与吗? 【关键词】 #神逻辑 #穷富翁大作战 #伪善 【时间轴】 01:00 KFC里当小朋友问一个姐姐要点吃的… 05:07 “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不努力”? 08:22 这种神逻辑的背后,也可能也是一种“不安地反击” 10:17 从香港收纸皮的老奶奶说起 19:15 不同情境下,影响我们对他人反应的情绪都不同,以至于回应的方式也会不同 20:44 关于一套2009年的香港真人秀节目《穷富翁大作战》 29:59 阿真采访过其中一个“穷富翁”,他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呢? 45:06 信仰,不只是知道某种价值信息或去到一个特定的地方,更是一种带着盼望的陪伴 47:23 为什么达利画的“十字若望的基督”是并不是基督教艺术? 49:10 光说漂亮话实际上根本“不想碰到”,就是赤裸裸的伪善 52:04 当下社会实际上是在严重惩罚/剥削一些没有机会读书的人 【音乐】 正教育 – Twins+At17 人来人往 – 陈奕迅 Eason 【相关提及】 《穷富翁大作战》 由香港电台公共事务组制作,是一个探讨香港结构性贫穷及贫富悬殊问题的真人实境秀节目. 黄岳永 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兼高级顾问(创业),香港资讯科技界人士,把科技应用到学习及社会企业的先驱。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 著名的西班牙画家,因为其超现实主义作品而闻名,他与毕加索和米罗一同被认为是西班牙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3个画家。 《十字若望的基督》(1951) 《面包篮》(1945)(本期封面图) 这幅与1926年的“面包篮” 不同, 在早期版本中 , 面包代表生活的必需品 ,在这副 1945 绘画 , 面包有“圣体”的含义。 【收听互动】 小宇宙app、汽水儿、喜马拉雅、苹果播客、Spotify 等泛用型客户端 & 音频平台搜索节目名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62分钟
99+
3年前

042:内卷中心文科女,为何我们生活总等待被打分?

“追求价值和意义,本身就是文科规训的结果之一” “我也想不出,能比拥有一套房子更好的生活,更令父母觉得你起码 通向一条幸福的道路。” (来自 BIE的女孩 公众号文章:《别的女孩对谈:文科内卷女,你们还好吗》) 看着这样的对话,没有被卷到的文科璞真,不经无奈又庆幸。 (毕竟是老躺平家了) / 【关键词】 #文科 #内卷 #女 #好生活 / 【画风】 情绪饱满又有点口齿不清啊哈哈 / 【时间轴】 02:20 所谓”文科内卷女”到底指什么? 05:50 璞真同样作为文科女,为什么没被卷到? 08:20 这是在象牙塔和现实的落差下,急于找原因的焦虑表现 11:30 被卷到是因为想要的太多吗? 15:05 需要一种”过得好”的证明 16:33 在学校接受了知识和观点如何应用到自己身上? 19:18 应试教育下文化断裂的边民阿璞才更应该焦虑呀… 23:23 身处世界各种观念和人的影响下,谁能给我们的人生打分? 27:02 是不自洽吗?还是希望被爱的人认可? 30:26 “如何证明自己活得很好”这个问题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反复出现 32:35 即使获得了父母的理解,也还要面临其他的落差和不自洽 36:10 刚开始新工作的阿真也体会了那种落差和不自洽 37:00 说到最后其实是”归属感”的问题,突然不知道自己应该在哪儿了 42:42 要接受很多时候我们找不到好的答案,但不要以为当下看到的就是某种真相了 46:50 其实生命的韧性是超乎想象的,不要任由别人裹挟你进入狭窄的通道 50:23 世界有很多通道,但要有一颗谦卑的心,愿意回到粗糙的地面上 / 【音乐】 La la la – Naughty Boy ft Sam Smith 信心的等待 Wait with faith – 基恩敬拜 / 【相关提及】 《别的女孩对谈:文科内卷女,你们还好吗》- BIE的女孩 [公众号] 《文科女在内卷中心》- 真实故事 [公众号] / 【收听互动】 小宇宙app、汽水儿、喜马拉雅、苹果播客、Spotify 等泛用型客户端 & 音频平台搜索节目名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59分钟
1k+
3年前

041:独居、搬家、合租…继续漂泊还是靠岸?

过去半月,在东南沿海的两个岛上, 璞 搬了个家开始自由独居,真 渡了个蜜月成了家。 双台风?正面硬刚,含泪笑对风和浪~ 非常慵懒地吐槽一下那些独居、合租、搬家 二三事, 璞真的语速比平时慢很多, 简直就是一个睡前安眠节目。 / 【关键词】 #独居女性 #搬家 #居所 / 【时间轴】 05:15 过往丢钥匙和开锁次数真不少 07:15 录音前遭遇自助洗衣店里的争吵 12:55 由于门变形把自己卡在家的故事 18:05 独居时当需要有人上门修东西总有隐忧 22:25 除了环境和安全问题之外还有跟房东的交涉问题 26:13 跟室友相处也麻烦不少,除了生活习惯的分别之外,还有关系边界的博弈 36:08 阿璞之后会开启一种流浪游牧式的生活 37:50 不同人和不同时期对待租房的心态也不同,逐渐从简大概也是因为累觉不爱了 41:27 看上去生活细节张罗得很好也不一定代表家里人的关系就很密切 43:15 一个“居所“和“家”的分别是怎样的呢? 46:08 不论独居或是有家庭,疲惫忙乱或孤独都是因为心无居所 49:38 阿真在婚前婚后的一些变化,“当和爱的人住在一起的时候,眼睛自然就不大会注意那些物理空间上的不足了” 55:00 既然漂泊必然有疲惫和孤独,那为何还要离开家呢? 57:30 如果只是一个住的地方,其实阿璞还挺能随遇而安的,现在反而更向往一些自然而原始的居住环境 01:00:30 讨论居所,其实最终指向的是我们希望拥有怎样的生活 / 【音乐】 Living – Dierks Bentley 与你更靠近 – 约书亚乐团 / 【收听互动】 小宇宙app、汽水儿、喜马拉雅、苹果播客、Spotify 等泛用型客户端 & 音频平台搜索节目名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66分钟
99+
3年前

040:谁配得恩典?- 陪伴戒毒女性的这些年…

从独立摄影师到戒毒会义工, 从一腔热情到生发坚实之爱; 时间并不是最大代价, 唯有温和感动和坚韧希望… 但有谁配得, 不离不弃的等待 与 重来的恩典? / 【本期嘉宾】 阿懵 独立摄影师 盛恩之家 戒毒互助会全职义工 / 【关键词】 #吸毒女性 #互助会 #恩典 / 【名词解释】 过来人:指 戒毒成功者 翻车:指 复吸 美沙酮: Methadone,一种鸦片类药物。适用于缓解疼痛以及维持治疗,或用于帮助戒毒人士摆脱毒品依赖。 / 【时间轴】 04:50 在阿懵眼里,这群吸毒者是怎样的? 08:33 盛恩之家互助会的戒毒流程如何? 10:05 进戒毒村第一周身体上会经历的戒断反应 13:25 最难的不是跟物理“毒品”暂时隔开,而是如何处理仍然空荡的淤积着毒素的心 14:30 盛恩之家的核心团队其实都是“过来人”;跟其他强制戒毒中心有什么分别? 16:40 戒毒村里都做些什么? 19:27 不是强迫人接受信仰,是先把一种基督徒的生活方式作为方法 20:50 盛恩之家专门做女性戒毒的方向;女性更难戒毒? 25:00 为了吸毒很多时候会以丢弃尊严为代价,在社会系统中的绝望让人反复跌倒 27:25 一个从18岁开始吸毒还反复尝试过自杀的女孩的故事 30:10 盛恩之家的一同工红姐的一个并不完美的故事,“我过去就是这么糟糕的人”… 33:30 什么是恩典呢?就是原本就不配,在泥里翻滚也仍然可以有站起来的机会 34:10 阿懵已经做了5年的义工,在很多摩擦的疼痛中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呢? 39:30 在巨大的伤害和被伤害之后,要再次信任和放下防备是更加难的 41:40 很多一腔热情想要去帮助的人也不少,但只有热情是不够的,更多需要坚实的爱和有原则的智慧 44:35 劝勉和关心也会被解读成一种功利的交易 45:50 一个复吸多次的患有癌症的吸毒者的故事 50:35 这些吸毒者的家人也是极需关心和陪伴的 59:55 在美沙酮医疗中心的一些观察,美沙酮并不比毒品好,对身体伤害也很大 01:07:40 作为一个帮助者其实很难计算成本的,几乎等于不计代价地承受 01:09:25 现在盛恩之家更需要怎样的帮助?“前端”对于有需要之人的接触,以及“后端”对一些“过来人”对社会家庭的适应 / 【音乐】 Lean on Me – Bill Withers Broken Vessels (Amazing Grace) – Hillsong / 【收听互动】 小宇宙app、汽水儿、喜马拉雅、苹果播客、Spotify 等泛用型客户端 & 音频平台搜索节目名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联络“盛恩之家”,可以通过电邮 [email protected] 以及电话 134 1819 7863 找到他们。

78分钟
5k+
3年前

039:泸沽湖边母女夜谈,代际和解可能吗?

对于阿璞来说,泸沽湖也算是童年记忆里的白月光之一了。 本期是阿璞邀请了正在泸沽湖度假的妈妈远程录音,聊了聊曾经一起在泸沽湖的旅行,以及我们两代人的沟通和成长。 / 【关键词】 #泸沽湖 #代际沟通 #母女关系 / 【时间轴】 04:00 阿璞一家人第一次来泸沽湖和现在的分别 06:00 大概介绍一下泸沽湖的原住民摩梭人 06:45 妈妈的一位同学跟摩梭人结婚的特别故事 09:50 关于“走婚”这个古老婚俗 19:00 阿璞一家人第二次在泸沽湖相聚 24:10 “孩子长大了”这个感慨,开始有点忧桑 27:50 两代人关于“女性主义”的一些讨论 29:50 其实上一代女性也做了一些很先锋但可能不太自知 36:46 上一代已经有一些比较先锋的尝试,但又有一些更旧有的固化模式,所以在养育孩子上也面临很多矛盾。 41:30 曾经幼小的心灵受到各种暴击… 44:30 父母很多时候对自己对孩子的错误教育也没有足够的自知力 50:30 能够公开地谈论创伤其实也是因为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在信仰中的成长医治之后的成果 51:55 代际的伤害之后的互相理解是可以达成的,而在和解之后,自己仍然有自己后面成长的路要走,become yourself not be yourself.(阿璞激情五分钟speech。。。 / 【音乐】 夜空中最亮的星 – 逃跑计划 / 【收听互动】 小宇宙app、汽水儿、喜马拉雅、苹果播客、Spotify 等泛用型客户端 & 音频平台搜索节目名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65分钟
99+
3年前

038:爱这么难,我学得会吗?

阿真婚礼在即(就是这周六!),之前领个证都已经一波N折,还有各种事务性的安排操持仍在继续。 除了这些,毕竟结婚这么“恐怖”的事情,心理预备也不能少啊!这些直面关系痛点的婚姻咨询,都聊些啥呢? / 【关键词】 #亲密关系 #婚姻辅导 #关系咨询 / 【时间轴】 02:50 阿真正在进行婚姻辅导 07:50 亲密感的建立是需要很多学习的 10:35 要对“建立关系”带着谦卑的心,相爱是需要一生学习的 12:28 第一个session就已经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原本以为自己对双方都很了解,但那其实是还没有真正戳到痛处。 19:44 日常中总是很多“算了”,但这些“算了”之中其实已经包含着一些细小的膈应和伤害 23:50 要能够识别双方的需要和对爱的表达的不同 31:34 要跟人建立认真的关系是一件极其需要勇气的事情;这个勇气是有一个愿意在一起的心可以大过那些冲突和不想在一起的时候 34:27 第二个session的考验是要写下对方真实的缺点 38:26 如何面对冲突 方法一:暂停怒气中对话 41:05 如何面对冲突 方法二:学习关注情绪 49:45 所谓的方法、技巧、模版都是“末”,而带着真实的爱才是“本” 51:55 亲近的关系中都是需要彼此“教育”(不是说教,而是澄清、讲道理、和解、了解彼此的感受…) 01:00:10 冲突和问题都发生了,但最终都要愿意从“我们”的立场去看问题和找方法 / 【音乐】 Sugar – Maroon 5 慢慢喜欢你 – 莫文蔚 Trust in You – Lauren Daigle Norah Jones Cover – Relaxing Cafe Music – Chill Out Jazz & Bossa Nova arrange / 【收听互动】 小宇宙app、汽水儿、喜马拉雅、苹果播客、Spotify 等泛用型客户端 & 音频平台搜索节目名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70分钟
1k+
3年前

037:走出地下室,真·结婚

阿璞的出走计划和阿真的上学日程双双受阻,在预备人生重要Event和阅读《地下室手记》之间,竟然找到了某种联系?! / 【关键词】 #结婚 #亲密关系 #地下室人 / 【时间轴】 01:13 经历了一整月隔离的阿真正在操办一个“大型Event” 09:15 阿璞的best friend也在最近一个月结婚了,所以有点像是最距离里去观察了某种“生活实践” 16:19 璞刚好处于一个转变的节点,希望能冲撞一下自己的一些“困局” 17:30 “只有进入婚姻了才进入了真实的生活”? 19:20 阿真观察到一些实际“婚姻场域”中不同关系的变化 23:20 暂且不说结婚,一旦想要有真实的亲密关系,其实就面对很多对自我的冲撞,可以带来真实的自我成长 26:27 阿璞最近惊觉自己很善于规避情感上的亲密感,被朋友吐槽是一个“冷漠的讨好机器” 29:12 真实的亲密和接触是要付上代价的 33:48 在比较亲近的关系中,当有误会和冲突,可以永远逃避吗?环境和意愿哪个更重要?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信心faith”就显得很重要了。 40:00 矛盾型依恋的阿璞努力成长中,不止是需要行为上的调整,在内化的情感觉知和灵性层面的“装修”也是非常必要的 41:50 阿真曾经在一段关系中被定义为“回避型”,但其实这种标签化的定义其实可能阻碍了实践和改变,而可能会变成一种指责和归咎;除了人自己的成长需要时间,也需要给关系成长的时间。 48:16 我们有信心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吗? 52:14 很多时候的“害怕”,是缺乏其他的可能性的视角;“爱的反面不是冷漠,而是精于算计”,无法接受失去自己,于是无法走出地下室。 58:40 阿真曾经也有“躲在床底不敢出来”的经历 / 【音乐】 Marry You – Bruno Mars 我結婚了 – 鍾嘉欣 Linda 被愛 Loved by You -讚美之泉 STUDY COFFEE JAZZ: Smooth Jazz Chillout Lounge – Slow Jazz Instrumental Music for Concentration / 【相关提及】 《婚姻的意义》(提摩太·凯勒) 《地下室手记》(陀思妥耶夫斯基) 《90婚介所》(B站网综) 《不合时宜》(播客) 《Steve说》(播客) / 【收听互动】 小宇宙app、汽水儿、喜马拉雅、苹果播客、Spotify 等泛用型客户端 & 音频平台搜索节目名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63分钟
99+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