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拖更不是没有理由的!说到底还是怪我们太“圣母”,直男癌太无法治疗(?)所以,人与人之间真的能好好沟通吗? | 【嗷嗷嗷】 | 本来是想趁3.8节来聊聊女性相关的议题的,但录音的时候就是有点对不齐,于是上周就鸽了,而本期是一个复盘局。 | 其实我的内心还是很想继续吐槽某些直男癌的(等我考虑一下,万一哪天我就把上一期吐槽放出来了呢?),但毕竟阿真姐姐也是很认真与男朋友沟通交流的人,所以更考虑到的是亲密关系中实际的两人关系的互相理解和包容。 | 毕竟,针对一个广泛的类型/群体 和 针对每个个体的心情、态度都是不同的。这里就qoute一下阿璞自己的金句 — 我或许无法爱人类,但可以选择去看见和爱每一个鲜活的个体。 | 所以呢,今天虽然不是聊女性主义的话题,但如果有哪些地方想吐槽我们,也很欢迎!(例如,认为我们这样的“圣母行为”是父权制压迫女性的帮凶,但要充分说明理由哟~) | 【哟哟哟】 1. 这集没有做片头 Highlight,听感如何?请告诉我们呀! 2. 今天懒得写时间轴了(因为感觉也没什么太多值得列出来的Point | 【啦啦啦】 This is me – Declan DP [No Copyright Music] Our Set of Standards – HKBU Jazz Band(2005) track 01- Take The ‘A’ Train track 03 – Fly me to the moon track 04 – Cantaloupe Island track 05 – Misty track 07 – Comin’ Home Baby | 【来来来】 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Spotify 等泛用型客户端 & 音频平台搜索节目名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我旅行的时间很长,旅途也很长。 天刚破晓,我就驱车起行, 穿遍广漠的世界, 在许多星球之上,留下辙痕……” | 【画风预警】 在新春礼花的背景音下 阿真与爸爸的对话 | 【时间轴】 01:15 阿真和爸爸一起去甘南看草原,无意间邂逅了藏传佛教的圣地——拉卜楞寺和郎木寺。 05:40 阿真第一次看到藏民磕长头转庙,忍不住哭了。 07:05 爸爸读泰戈尔的诗-《旅行》 13:40 旅行是从好奇开始,但却不止于满足好奇。 18:00 翻过二郎山,感受大渡河的壮阔。 20:40 第一次进入4000米以上的折多山,然后到了理塘~理塘~理塘~(能想起谁么哈哈) 25:40 向南改道去芒康县,拜访藏族女孩拉姆的家 29:05 拉姆家的传奇故事:太奶奶竟然是香港人? 32:45 拉姆带我们去她家的盐田,澜沧江边上,体验“茶马古道”的遗风。 38:25 继续向南,在梅里雪山下的小旅馆,探讨为啥藏民家那么多苍蝇? 47:06 告别拉姆,回到318国道,偶遇桃花源——波密县卡巴村。 51:28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南迦巴瓦雪山的惊鸿一瞥。 | 【Music】 鎖那 – 彼女は旅に出る(她踏上了旅途) 宁静 – 在那草地上(电影《红河谷》插曲) 边巴德吉 – 喜欢你(藏语版) 痛仰乐队 – 扎西德勒 | 【后记】 《旅行》 – 泰戈尔 | 我旅行的时间很长, 旅途也很长。 | 天刚破晓,我就驱车起行, 穿遍广漠的世界, 在许多星球之上,留下辙痕。 | 在路上,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很远, 最简单的语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 旅客要在每一个生人门口敲叩, 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 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 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 家门在哪里? 我的眼睛向空阔处四望, 最后才合上眼说“你原来在这里!” | 原来你也在这里 | 这句问话和呼唤“呵,在哪儿呢?”融化在千股的泪泉里, 和你保证的回答“我在这里!”的洪流, 一同泛滥了全世界。 | 【互动收听】 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Spotify 等泛用型客户端 & 音频平台搜索节目名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不怎么看综艺的阿璞,今天表现得就像上两辈的老人家…… (其实并没怎么看过《曲苑》这个节目,不过片头曲倒真的记忆深刻。) (都要收假了还来说“放假煲剧”……就很讨打。) 【时间轴】 03:45 《三时三餐》vs《向往的生活》 10:45 老干部时间看…… 22:25 罗PD就像小当家(?) 27:50 有洞察力也要有成熟的表达技巧 33:26 社畜生活需要“无聊的力量” 【Music】 Chinese New Year – MC Jin BBIBBI (삐삐) -IU(아이유) Blueming (블루밍) -IU(아이유) Jeremy Zucker – comethru All of Me – Gerald Marks/Seymor Simons The The A-Train – Billy Streyhorn Al the Things You Are – Jerome Kern/Oscar Hammerstein Satin Doll – Duke Ellington/Billy Strayhorne Fly Me to the Moon – Bart Howard Autumn Leaves – Jodeph Kosma/Jacqes Prevert 【互动收听】 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Spotify等泛用型客户端&音频平台搜索节目名。 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读书/求学”实在承载了太多包袱。我们并不想去讨论读书/求学的意义,但会分享一下现阶段我们经历的“读书”相关的这趟旅程。 【时间轴】 01:50 璞和真最近都在“读书”的转折点 07:18 大家都对前途很有打算,为何迷茫的只是我? 11:15 阿真回顾三次考研的曲折经历 27:20 读书学习本来也是一趟尽可能去“认识”的旅程 29:37 《战时求学》:求学本就是人之天性 33:26 搭磁悬浮和坐牛车虽然速度不同,不过体验是完全不同的 【Music】 林俊杰 – 会读书 卢广仲 – 100种生活 Victory Worship – Safe Bruno Mars – Thats What I Like Wanderlust – Nomyn [Free Copyright-safe Music] 【互动收听】 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Spotify等泛用型客户端&音频平台搜索节目名。 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对于“表达欲”,大概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你会当心自己表达欲丧失吗?抑或是觉得自己的“表达欲”其实是过于旺盛呢?欢迎来跟我们聊聊表达欲这件事吧~ 【时间轴】 01:00 从阿璞在《影漫》跟爸妈一起做节目讲起 09:15 阿真和阿璞对“表达”的诉求的不同 13:50 我们怎么理解“人越大表达欲越丧失”? 22:30 什么人能激发自己的表达欲呢?(那些表达受挫的时候) 25:30 越来越体会到一种表达的诉求;在信仰上也有一些反思 41:45 做播客也是一个很治愈的表达过程,表达需要练习,但不用放弃 【补充解释】 节目中提到“与神的关系”这个说法似乎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并不是某种神秘主义的东西,不只是某种像做梦一样的神秘体验,而是指建立在通过阅读神自己启示的话语(即《圣经》),而能够从理性和感性结合地去更认识这位神。 这个认识过程不像是背一个数学公式或者自然公理那种一次理解了就“结束”了,而是一个长久认识体会的状态;并且这个对《圣经》的学习和对神的认识过程,甚至是需要结合逻辑严密地疑问和论辩,从历史角度的查询,并结合祷告聆听,以及自己的客观思考和经验、全人的体会,还有耐心等待的信心。 这方面有兴趣的朋友,欢迎跟我们聊聊~ 【Music】 Say So – Doja Cat Happy – Guitar X Drums Instrumental (Prod Danny E.B) Worry Not Happy (Hip Hop Instrumental Music) – Prod. Ihaksi Lava – Kuana Torres Kahele, Napua Greig, James Ford Murphy Coffee Break Pyrosion (No Copyright Music) The Greatest Showman – Never Enough (Vídeo con letra)
我们并不是很熟悉日本,有很多想象、滤镜,带着一些有限的体验和观察…… 第一次就选择去广岛长崎的阿真,以及直奔地标性地区的阿璞,我们在聊去日本的旅行,也是在反思当下的生活本身──在这愈趋“平滑”的时代,如何留下生活的痕迹? 【时间轴】 08:05 阿璞打算去年生日去日本旅行就这么没了 12:55 阿真的独自广岛行 17:05 当看到二战时描述日本普通人的故事,然后又想起小时候听过的外婆躲防空洞的故事 20:33 “在绝对的正义之上,有绝对的人道主义” 23:58 阿真看到的战后幸存者的艺术作品 27:36 听完广岛的故事之后阿璞的反思:其实自己什么也不懂,大概只有中二式的无病呻吟。 31:35 明治维新之后进激的日本,包括宗教 35:28 关于战后还在中国的日本遗孤及一些遗留问题 40:45 (打底是为啥突然提到了厕所?) 42:27 然后又提到了菜市场 46:45 看了《一日谈》中所说的我们生活变得更加光滑,缺少摩擦留下的痕迹 53:00 在“真实和原始”之中,也有很多粗鄙的东西。需要立体的眼光看待生活 【提及的相关文艺作品】 小说: 《冰点》- 三浦绫子 《沉默》- 远藤周作 《一碗阳春面》- 栗良平 《边城》- 沈从文 电影: 《伊豆的舞女》 《情书》 《谢谢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 《萤火虫之墓》 【Music】 Crazy Love – 山口百恵 伊豆の踊子 – 山口百恵 情书OST – A Winter Story Beautiful World – 宇多田光 Life is like a boat – Rie Fu 【互动收听】 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Spotify等泛用型客户端&音频平台搜索节目名。 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公众号:破壳BreakPod Email:[email protected]
(自己和自己串台这种骚操作可还行)老派保守的古代人的自由。 【画风预警】 单口啰里八嗦 (因为做不到一人分饰两角) 【戴头盔】 因为语言表达能力不咋地,所以为避免可能存在的歧义,还是说明一下,本期内容不包括以下观点: 1. BL/耽美就是黄暴色情 2. 其他门类的情色消费比BL合理 3. 人的情欲是不允许被表达的 讨论什么是“情色”或者“色情”并不是本期要说的重点; “耽美”只是作为一个引入讨论general“人的情欲”这个话题的起点,不针对性别问题。 【所以到底在说啥?】 1. 以“需求”甚至“美”为名的色情/情色就是“合理”的吗? 2. 关于“自由”这庞大的议题的部分讨论。 3. 一个蛀牙小孩当然有自由的吃掉发霉的巧克力,满足一时对甜味的需求,但这大概不是什么有益之事。 【时间轴】 05:50 卖腐已经成为内娱获利万金油,在“艺术”的包装下,各种擦边球甚至过界内容层出不穷。 9:53-14:43 情色&色情有关的产业&法律大概是怎么发展的?至今在资本利益下,成为巨型产业。 12:10 虽然色情产品对于人的犯罪行为的影响和关系并没有研究上的“强关系”,但这足以说明对人没有负面影响吗?某种“合理性”存在,就没问题了吗? 17:03 “耽美”这个词本身含有的浪漫意味是很狡猾的,让这张迷离虚浮的欲望之网更加“美好”了。 20:15 说到“自由”这个问题就很复杂了。法律层面讨论的“自由”应该只是一个底线,那如果标准再往上拉一拉呢?要怎么看待“自由”这个问题? 23:05 “现代人的自由”有些啥问题呢?有权做一切无害于他人的事,但人真的知道什么“有害”什么“无害”吗? 25:45 如果真的有“自由”,那你真的能选择所谓“更高级的快乐”吗?“畅游”在小黄书中,到底是自由的选择,还是必然的沦陷呢? 27:52 我们无法否认的是人类常常无法自由地选择“更有益”的事情,而随着越来越合理化的时髦理论的普及推广,所谓的“扭曲放纵”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 32:18 情欲是对死亡焦虑的对抗?人情欲的泛滥和扭曲,是因为“禁忌”的存在? 43:00 《返璞归真》(C.S.路易斯)第三章中提到,现代社会中充斥着对欲望的不正常撩拨,而目的就是从中获利。 46:35 《黑镜》第一季第二集那疯狂的闭环世界,大概就是我们所在这个世界的缩影,被眼目&肉体的情欲以及今生的骄傲所捆。 53:40 探讨“禁忌”和“性”真是很古老的议题。“禁忌”和“诱惑”都是来自于“僭越的自恋”。 【Reference】 《为什么CP能成为内娱的特效药?》,北方公园North Park 《中产阶级的色情消费》,一条 《我会成为腐女,这是一个必然》,BIE的女孩 《有一说一,为什么女性喜欢看男男谈恋爱的故事?》,果壳 《同人小说是否真的享有创作自由》,传媒1号 《自由背后的边界与责任:再谈同人文学与粉丝之争》,沈奕斐,知乎“法律读库” 《看小黄书真的快乐吗?》[视频],罗翔 《古代人的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邦雅曼‧贡斯 Benjamin Constant(1819) 《人权宣言》(1789) 《情色论》乔治‧巴塔耶 Georges Bataille 【Music】 Sarah Jansen – Moments https://youtu.be/5qtMzpyHt3w Miguel Johnson – Good Day To Die [Epic] https://youtu.be/M_k-RQA7lBE Stryv – Storm https://youtu.be/bDmEm-zhhR4 Let’s Go Home – Jeremy Blake https://youtu.be/Eg-8GRleL1I Artificial.Music – herbal tea https://youtu.be/FsFB35ZCRoI 火把音乐 – 当我抬头仰望 When I Look at the Sky https://pse.is/JYYXW 【互动收听】 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Spotify等泛用型客户端&音频平台搜索节目名。 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email protected]
如果有选择,你想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你确定这个“想”是思考后的选择吗?抑或是,在某种洪流、论调、潮流、比较……之下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憧憬图画? 这一期本来应该是在元旦播出的节目,虽然内容其实也跟节日没什么关系。反而呢,也是就普通地来谈一谈“想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这个话题。 【Tag】 #生活方式 #消费观念 #逃离 #选择 【时间轴】 02:43 赶DDL和完成之后的“贤者模式”,生活模式时不时都需要调整一下 07:10 对于阿璞来说旅行就是为了与当下的“模式”暂时断开 10:31 阿真曾经尝试过的一些对自己有一定挑战性的生活方式 12:05 一种超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又很接地气的“秘诀” 13:49 关于“Freegan”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例子引用【一条】公众号文章) 18:30 璞&真一起做小测试:你是否适合做Freegan? 20:39 璞&真的测试结果:真 似乎很适合Freegan生活,璞 则相反(但因为死傲娇属性,每个选择都纠结不定) 26:18 其实Freegan的生活方式原本并不是为“环保”这个目的,而是一种消费观念的实践 29:45 消费主义和社会比较也逐渐塑造着我们的选择 33:25 如果不去想“我应该选择坚持什么”的时候,就是沉溺在“被选择”、“被标签”的境地中 34:34 年富力强去践行“选择”的年岁在一辈子中并不长,所以可以去试一试,去选择一种坚持 36:43 最近 璞 卸载了很多社交App(看完《社交困境Social Dilemma》的一种影响) 37:45 不是说就要反消费主义,而是要对自己的选择更加清醒;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实践现实中作为人的乐趣 【本期话题】 你会向往Freegan的生活方吗? “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腓立比书 4:12)
五颜六色的,画风起伏的,圣诞感想&歌曲&故事。 【时间轴】 01:25 非常粗糙的阿璞 one take cover – Mary, Did You Know? 06:25 其实真正的圣诞节,并不是北半球的冬天 12:45 你觉得人需要被“救赎”吗?“救赎”这个词大概已经被滥用了 17:58 两千多年前的犹太人到底怎么看这个降生“救主Saviour”? 23:26 圣诞节所带来的“集体的温暖模糊的象征”,还是一个“有核心的具体指向”? 27:45 每个时代的不同人,对“救主”的期待都有各样的投射 32:05 为什么一个“救主”要以如此脆弱的形式降临? 33:50 那首哀伤的圣诞节的诗歌(O Come,O Come Emmanuel) 41:30 爆料阿璞童年被小伙伴嘲笑的故事 【音乐】 12 Days of Christams(Pentatonix) Joy To The World(Michad Bolton) Mary, Did You Know?(Original written by Mark Lowry) 耶稣他爱你,所以有圣诞节(小时光乐团) 理想(赵雷) Little Drummer Boy(Pentatonix) Little Town of Bethlehem (choir)(Original Songwriter – Leroy Anderson) Silent Night (choir)(Original Songwriter – Franz Xaver Gruber/Joseph Mohr) You Are My Hiding Place (Piano) (Original Songwriter – Ledner Michael James) O Come, O Come Emmanuel(The hymn has its origins over 1,200 years ago in monastic life in the 8th or 9th century. Seven days before Christmas Eve monasteries would sing the “O antiphons” in anticipation of Christmas Eve when the eighth antiphon) White Christmas(Connie Talbot) 黄色圣诞节 Yellow Christmas(黄国伦)
身而为人,我们需要“死线”(手动狗头) 【时间轴】 01:44 赶deadline就是脑便秘的过程 06:55 “完美主义”这个词太完美,达不到…… 14:03 为什么ddl是第一生产力 21:55 认知行为理论模型理解“ddl便秘” 23:57 (开始离开ddl这个话题……) 25:29 阿真有时候会用手机录音自己对自己的安慰 28:16 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常常是因为我们忽略了生活和生命的弹性 34:28 (终于又提到了ddl)有时候,没有ddl才是“反人性的” 37:41 人的内在需要有时候是很难觉察的……心理咨询不是心理学 40:23 突然开始吐槽“马斯洛需求层次在985相亲局的应用” 42:10 人之为人,不是说为了满足吃饱穿暖的需要就剥夺其他的需要(然后开始吐槽一个“聊天局”关于代孕的问题) 【Ending Song】 Deadline─Ezra Henderson
Here we stand. 【时间轴】 03:30 年轻女性为什么更愿意去支持和声援 04:30 亚洲女性更难……其实本身就不容易 07:35 所谓的“老派”的说法,其实是一种二次伤害 11:33 在“坏姐姐来了”公众号文字报道中,最让人感动的是…… 13:22 阿真曾面临的一次奇葩面试经历 17:13 非洲对女性的“特殊眼光” 19:40 韦恩斯坦案中一位受害者的讲述 23:40 一旦你拉开了看到丑恶的帘子…… 25:40 也无法要求有“完美看客” 28:30 即使说服自己“没事”,就真的没事吗?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创伤羁绊 31:51 道德偶像的虚假和荒谬 37:15 戳破偶像假面后的空虚,用什么来填补呢? 41:48 “恶”不分性别、年龄…… 【其他提及资料】 BBC纪录片《印度的女儿》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无声》 真实事件改编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展览“当时你穿了什么(What were you wearing)” 【延伸资料】 (参考借鉴播客《别任性》提供资料) 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网站:http://www.maple.org.cn 热线:010-68333388 源众性别发展中心 电话:17701242202 帮助对象:针对遭受过性侵、性骚扰的女性和儿童,可以提供法律上的支持和心理安抚,如果有必要还可以提供经济支持。 北京千千律师事务所 电话:010-84833270 帮助对象:针对遭受过性侵、性骚扰的女性和儿童,有专职律师、兼职律师和网络律师,面向全国的,外地的只要案件符合条件,都可以派出律师。 为平妇女支持热线 热线/微信:15117905157 (常年无休,中英语服务) 【音乐】 I Burn─Jeff Williams · Casey Lee Williams · Lamar Hall(From “Rwby” / Volume 1 Soundtrack) Speechless─Naomi Scott(From “Aladdin” / Soundtrack Version)
越长大的时候,竟然在情感上更粘父母? 【Tag】 #三十岁 #母女 #成长 #死亡 【时间轴】 01:15-5:15 璞 & 真 对自己名字的赞美和纠结 06:00 真 曾经的自己就想离家远一点 10:00 可以吵架,吵完也不难和好,那说明“情比金坚” 11:52 真 三十的时候对父母真的有了不一样的感情链接;过了一个“寓意宏大”的三十岁生日…… 15:45 璞 家中的三代女性所经历的一些故事;在妈妈和外婆之间,自己更像是一个“观察者” 19:58 关于妈妈对与自己父母的后悔…… 22:47 长大以后会更加接近那件“人生最形而上的事情” 28:40 有时候我们过于把妈妈当作“妈妈”来看 32:57 孩子大了之后,妈妈也无法把自己从“妈妈”的位置中拿出来 42:35 与父母的关系也是亲密关系的一种模型 43:32 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一种被“抛”的状态 46:23 当想到至亲离开这件事,就觉得还是无法面对 51:03 “恋家”怎么了? 【音乐】 Flying High─Fredji(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三十岁的女人─赵雷 Just The Way You Are─Bruno Mars 【话题】 你在成长的过程中,与父母的关系又经过哪些纠结和转变呢?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