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天水 叶风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叶风 小红书:599390428 微博:正在发声-麒羽 有一年在故宫武英殿看展,杜牧的《张好好诗》最吸引我,几步之遥的东坡《新岁展庆人来得书帖》,就被冷落了。 唐代大诗人,留下真迹的极少,小杜这件,流传有序,真品无疑。从小就能背诵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远上寒山石径斜”这些名作的主人,竟然还有手迹流传至今,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对着一千两百年前的诗人墨迹,静静地看一下午,时间仿佛凝滞。晚清的刘熙载说:“杜樊川(杜牧)诗雄姿英发,李樊南(李商隐)诗深情绵邈。”道出了晚唐这两位大诗人的风格差异。小杜的书法与其诗风一致,也是雄姿英发。 更加动人的,是诗前小序,回顾与歌伎张好好的相识过程。初识好好,正值豆蔻,歌舞名动一时,不过五六年光景,于洛阳城东重逢好好,已是色艺俱衰,当垆卖酒了。诗人“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看到“感旧伤怀”四字,不觉潸然。 拜现代科技所赐,歌舞戏剧等时间性艺术,都可以复制传播了。但现场观赏,永远是最有魅力的。就像欣赏书画,无论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版,哪怕再高清,都不如亲见真迹。《张好好诗》的复制品极易获得,但只有在故宫观赏原件,我才会感动落泪。 在录音摄影等技术发明以前,人类有过多少美好的声音与影像,可惜只能随风而逝。“绕梁三日”的韩娥,“声出朝霞之上”的念奴,“一舞剑器动四方”的公孙大娘,包括让杜牧“感旧伤怀”的张好好,她们的风采,如今我们只能凭藉文献去想象。 在穿越术发明乃至普及之前,还是把握好当下吧。如果有喜欢的演出,最好能尽力去看一看。本期节目,天水、麒导跟我聊的,主要是演唱会。其实,无论是演唱会,还是戏曲曲艺,歌剧芭蕾,哪怕是街头卖艺,本质都是一样的,是人的最真实、最珍贵的生命状态的展现。 现场的魅力,在于不隔,在于未知,在于不确定,在于不完美,甚至在于你的某个潜在行为可能会影响现场,可能是事故,也可能是惊喜。 每个人的条件有限,想看的演出不可能都如愿,那就尽力而随缘。 我们的人生,太平凡了,太平淡了。少年时代,最狂热喜欢流行音乐,但没有条件看演唱会,甚至从来都不敢奢想会有一天可以看演唱会。当有条件可以看演唱会了,除了当下的喜悦与兴奋,就当也是对昔日那位少年的告慰与补偿。当你老了,也还值得追忆。哪怕是“感旧伤怀”,这辈子就还有点意思。
主播:紫轩 老鲁 阿静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老鲁 小红书:599390428 微博:正在发声-麒羽 众所周知,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其实在我家那片儿,我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但印象里,我似乎也没赢过。老师总能找到一个我做不到的事儿,和一个做的极好的同学来跟我做比较。1000 米没有杨健快、歌唱的没有美心好听、太胖没有服装被大龙替换出鼓号队。就连排名第一的成绩,也是不如转学走了的刘飞,那几年,我觉得这个第一是刘飞不屑的要,撇在路边我捡的。 中学,有一学期我的同桌叫肖遥,人如其名。夏天太热,他就课间打一桶自来水放桌子下面,老师讲课他把小毛巾伸到衣服里各种擦。待到凉快些,就用书夹着脸睡觉。他也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天才,如此上课的结果就是成绩总能名列前茅,甚至在睡梦中被老师叫醒解题,从最后一桌走到黑板就能写出答案。 尽管老师也时常用“你看看 XXX”对肖遥进行法术攻击,但我发现他并不在乎这些,成绩好说话也依然轻声细气,成绩变差觉也照睡不误。他最想做的事是打篮球和玩儿俄罗斯方块儿,后来一阵我很沮丧,觉得自己低级,经常拿来做竞争目标的人,从来没有加入其中。 写这期节目的时候忽然想起他来,我曾经不止一次想过如果能变成他,但终究没有那样的天赋。羡慕嫉妒没有恨的永远记住了这个同桌。 小时候看天龙八部,全篇写满四个字“求而不得”,很多年后,也有了自己的路,才理解“知足常乐”。
主播:叶风 小玲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叶风 小红书:599390428 微博:正在发声-麒羽 我对点将唱片的热爱,张清芳占比很高,说阿芳是点将的一姐,也不为过。1995、96两年,阿芳在点将出的最后两张专辑:《大雨的夜里》与《无人熟识》,为她的点将时代,画下了完美的句号。尤其是后者,让她也有了原创的台语金曲。2018年6月,有幸在新竹看了一场慰问志工的演出,除了南方二重唱、曾淑勤、袁惟仁,参加演出者都不知名,其中一位女歌手,唱的就是这首《无人熟识》,场面火爆极了。我当时脑补的就是阿芳唱歌的画面。 1996年底,阿芳加盟百代唱片的首张专辑《纯粹》,视听都令人惊艳。我还记得当时在小县城的新华书店,隔着柜台玻璃,发现宝藏的那种惊喜。可惜,那时买的好些磁带,草率地借给同学后发生变故,就永别了。如同专辑里的歌名:《人去楼空》,可惜没能《及时觉醒》,《该不该我明白》。 一年后的《花雨夜》专辑,仍是视觉听觉双重惊艳,尤其是同名主打歌前轻柔的口白,在李正帆诗意的编曲下,格外动人。严格说来,以流行音乐的流行度而言,阿芳歌唱生涯的高光时刻,随后就画上了休止符。1998年的《哎呦喂呀》与《只是张清芳》两张专辑,品质极佳,但已很难像之前那样大热了。了解当时歌坛生态的话,就知道这在当时是普遍现象,不独阿芳。也可以说,中文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自此渐渐落幕。 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整,2002年初,阿芳加盟丰华唱片。遇上驾校老同学的老板彭国华,还有闲不住的老板娘张小燕,注定不会简单。再加上作家张曼娟,三张女人一台戏,我们等待到了《等待》专辑,等待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阿芳——安静的阿芳,松弛的阿芳,举重若轻的阿芳。《兰花小馆,12点见》、《深邃与甜蜜》、《瓦上的舞蹈》、《看花火》、《我带你回家》、《你喜欢现在的我吗?》,看着这些歌名,就像一出出讲述中年心事的舞台剧。下午的秋阳,照进房间里,光影中,飞舞的尘埃,玻璃杯里缓缓沉落的茶叶,意味近似。 年底的《双陈故事》翻唱专辑,既是陈志远、陈复明两位大师的音乐故事,更是阿芳彼时的心情与心境。翻唱的都是已经经典化了的作品,难度极大,阿芳唱得从容,也唱得震撼。《最后一夜》,蔡琴的成名作之一,但这首歌本身有一种落幕前告别的气息,阿芳唱起来,别有一种韵味。《台北的天空》,王芷蕾珠玉在前,而且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阿芳这一版,又赋予了一种戏剧的张力,更有内在的气势,殊为难得。 2004年初的《感情生活》,是截至目前阿芳的最后一张原创专辑。仍然是张曼娟的文学加持,陈志远、陈晓娟的音乐,黄舒骏的制作,都保证了这张专辑的隽永品质。《你手中的清水烧》,是很多人的心头好。“爱与青春的代表”,“心甘情愿的煎熬”,“只记得爱的美好”。就像张曼娟在专辑文案里所说:“感情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拥有的既不是‘近来的’感情生活,也不是‘过去的’感情生活,而是‘一生一世’的感情生活。”“在阿芳的歌声中,我们温习着自己的感情生活,并且感知到,做为一个女人,可以这样柔软,也可以这样壮大。” 梳理阿芳的歌唱生涯,也是梳理自己的记忆与情感,熟悉与陌生兼而有之。我们的记忆与情感,往往需要借助某个参照,才能激活,否则,便湮灭在了时间的荒原。这参照,可以是一段文字、一缕阳光,也可以是一首歌、一丝气味。重温阿芳的这些歌,激活了许多感觉,有当时的阳光与风,当时的气味,当时的食物,当时的悲欢。记忆被勾勒与填充得愈加清晰,相应的情感也被随之唤醒。 那时的生活条件,即便是戴着滤镜看,也算不得美好。但我常常想起三十年前某个场景:暑假补课时的下午,老大不情愿地从家走到学校,一路上,哼着阿芳的歌,看着蔚蓝的天空,还有那很低的云朵,偶尔有风,这时会觉得这天空与云朵,阿芳也看得见。当然不敢奢望像今天这样轻松获得各种信息资源,更不敢奢望有一天能看阿芳的现场。但就这一丝同一片天空与云朵的遐想,就足以消解暑热与少年的苦闷了。而今天,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的内心,反而越来越坚硬了。那就多听听阿芳吧,让内心稍稍柔软一些,让生活等一等内心,别总是那么匆促。
主播:叶风 小玲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叶风 小红书:599390428 微博:正在发声-麒羽 1990年6月,在点将唱片发行的《紫色的声音》专辑里,张清芳唱出了她90年代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首歌《不想你也难》。这首歌本为纪念病逝的父亲,以至于专辑的封面照片都略显悲苦。三年后,张惠妹参加”五灯奖”比赛时,也曾选唱过《不想你也难》。不过,就在最终夺冠之前,阿妹的父亲也离她而去了。这样也许会强化这首歌的悲情色彩。但是,作者未必然,听者未必不然。同一首歌,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我觉得,《不想你也难》是我们与阿芳之间的情歌,是我们与所有热爱的人之间的情歌。 我们对歌手的热爱与想念,相对更可感受;反之,歌手对我们的回馈,相对更为缥缈。那是因为歌手是具体的人,而我们则是变动无形的群体。但是,这种纯粹的情感,是牢固存在于两者之间的,越是好歌手,这种情感越强烈。 我们对阿芳最重要的印象,大多来自90年代,爱唱歌的青涩小女生,蜕变为风情万种的成熟女人,其貌不扬的小歌手,开挂成了东方不败。说90年代是阿芳的年代,也不为过。从《加州阳光》到《光芒》,从《左右》到《红色张清芳》,好专辑与好歌简直让人密集恐惧。 让人怀念的90年代,我们怀念的到底是什么呢?是真诚与质感,是美得自然,美得有个性,而不是整齐划一,概念苍白。是异量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而不是造星运动的精打细算。 阿芳除了一副好嗓子,并没有从老天那里拿到多少好牌,但她一步一步地,将人生的牌打得漂漂亮亮,大大方方。 90年代的阿芳,越来越会唱歌,越来越享受唱歌,尤其是在歌里感受与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唱好歌的同时,阿芳也成功地改造了自己的身材与容貌,她努力的点点滴滴,我们都感受得到。 《光芒》专辑之后,阿芳感觉自己一路灿烂。每天都以充满光芒的心情,迎接年底的“五星点将”演唱会。演唱会前的记者招待会上,大哥的债主将印制的传单现场散发,在后台忙于梳妆的阿芳对此一无所知。但在上场前五分钟,阿芳还是得知了此事。她心中被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占满,但马上就自己给自己打了强心针:“张清芳是不接受任何打击的,我在乐声响起时从容上台。”四天后,回家卸了妆,“眼泪就一颗颗地掉下来”。 跟阿芳同一年出道的宫泽理惠,早年的风光无限与随之而来的坎坷起伏,真是一言难尽。很难想象她可以重新站起来,并且迸发出惊人的能量。2002年《黄昏的清兵卫》里的朋江,已经看不出那个昔日的偶像少女,2016年《滚烫的爱》里的双叶,已经是名垂影史的表演艺术家了。后者里的母爱与死亡两大主题,让我想起阿芳的《蓝玲子》。这首罕见阿芳作词的歌,是送给母亲的赞颂与感恩。好在与病逝的父亲相比,母亲见证与分享了阿芳许多高光时刻,足够幸福。 1994年,《红色张清芳》录音过半时,阿芳再赴东瀛,进行造型工作。在秋装上市的第一天,在川久保玲总店,阿芳看到了宫泽理惠。阿芳后来回忆:“看她的屁股,看她那一双腿,天哪!我几乎昏倒。一个美丽得令女人都会昏倒的女人,出现在我眼前,这世界上就是有一些美女得天独厚,我实在很想上前向宫泽理惠说:‘你好漂亮!’” “这世界上有很多丽质天生的女人,也有很多创造自己幸福的女人,我的幸福是来自我拥有多少,我就把它发挥到极致!”这是阿芳的人生心得,更是她唱好歌打好牌乃至成为东方不败的秘诀。
主播:小玲 叶风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叶风 小红书:599390428 微博:正在发声-麒羽 小时候看港剧《誓不低头》,超级虐心,郑少秋饰演的谢文武悲惨半生,曾江饰演的陆国荣凶残狡诈,堪称童年阴影。不过,结尾却是放下恩怨的明朗调子,尤其是刘美娟饰演的阿英开着车,广播里传来了小凤姐的歌声,紧接着,是女主持温柔而又坚定的声音:“《流下眼泪前》,是徐小凤六年前的旧歌,有没有使你想起一些过去的事、过去的人呢?”国语版的这个主持声音,出自香港国语配音的元老廖静妮,我们熟悉的83《射雕》里翁美玲版的黄蓉,林青霞香港时代的银幕经典——邱莫言与东方不败,国语都是她的配音。 虐心惨剧里的这幕温情与释然,一直刻印在内心深处。后来,偶尔回顾起某些喜欢了好久的歌手,总会想起这样的场景——坐在车里,听着歌手历年的佳作,窗外的阳光与树影相间落在脸上,远处棉花糖般的浓云,一朵又一朵,衬得天空格外的蓝,格外的澄澈。想起几十年前,初听歌时,也是这样的光景,也是这样的天空与云朵,几十年的光阴,也不过就在云卷云舒之间。 我心目中,台湾歌坛有两位殿堂级的女歌手,因为各种机缘,在内地的影响力,与她们的成就相比,太过“名不副实”了。一位是郑怡,一位是张清芳。前者还可以归结为当时交流渠道的闭塞,后者大概只能归结为玄学。 郑怡的天籁高音,造就了《月琴》的里程碑地位,也只有18岁的还有些懵懂的阿芳,就凭天生一副好嗓子,就敢在原唱面前唱这首歌,也居然就凭这首歌,获得了歌坛的入场券。同样在“大学城”比赛时,唱齐豫的《欢颜》之前,她稚气未脱的开场白:“我是张清芳,就读中国市政专校,虽然我的外表看起来像一个活泼顽皮的小孩子,但是我唱起歌来,却有另一番成熟的韵味哦,不信?你就听听看!”此刻听来,又好笑,又好哭!萌萌的,土土的,哪有一丝东方不败的影子?这何止是阿芳的变迁?何止是歌坛的变迁?整个世界都大不一样了! 我对阿芳的热爱,除了阿芳本身的歌喉与气质,点将公司的加持,也很重要。从老板桂鸣玉的重视,到何庆清、于仲民、刚泽斌、曹俊鸿、郑华娟、林秋离、熊美玲、姚谦、陈扬、张弘毅、张定元、陈玉立等幕后高手的扶持,阿芳在歌坛渐渐有了一席之地。第一张专辑《激情过后》,虽然经历了不小的风波,毕竟也留下了同名主打歌跟《这些日子以来》这样的经典佳作。 阿芳的嗓音高亢嘹亮,纯净得没有一点杂质,不过老实说,也略显尖利刺耳,但她真挚的气质却能将后者充分化解,反而转化为一种抓人抓心的歌唱魅力,不致像很多人那样将歌唱得寡淡无味。早期作品中,《我还年轻》与《青蚵仔嫂》,最足以反映她的这种歌唱特质,阿芳那高亢昂扬或忧伤的歌声,也将那种渐行渐远的时代气息,定格在磁带与唱片中。 三张《古早的歌阮来唱》与三张《留声》,当时未必有为歌坛修史的野心,但这不妨碍它们真的具有流行音乐史的价值。甚至经由这些唱片的锤炼,阿芳的歌声,也具有了可遇不可求的历史感。《明日之歌》这样的60年代香港国语老歌,虽有原唱静婷珠玉在前,阿芳的翻唱,还是不输青山、凤飞飞、蔡琴、费玉清、王芷蕾、张伟文这些翻唱大咖。 《八〇年代美丽的哀愁》,是放在一众台语老歌里的新歌,也是阿芳重新审视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台北城的一点感悟。热闹的西门町,已老的中山北路,冷淡的淡水河边,“无诗也无歌”,“四界拢是人,阮依然是孤单”。它可以完美地收束“我还年轻,心情还不定”的阿芳,可以完美地收束八〇年代。蝶变而光芒的阿芳呼之欲出!
主播:小玲 麒羽 嘉宾:李卫【岁月有声研究所】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老鲁 小红书:599390428 微博:正在发声-麒羽 众所周知,CHanneL【V】是我看过最时髦的电视台。 “时髦”这个词已经不时髦了,正像电视和电视台一样离我们越来越远,大概现在已经没有歌手为了一首歌拍MV来做宣传了,更别提制作成VCD和CD一起发行。写完这段我发现“时髦”、“MV”、“VCD”甚至是CD都成了冷门词汇。没了录像机,没了DVD,那些曾经伴着音乐呈现在我们面前的MV,会不会随之消失呢? 有这样一个up主@岁月有声研究所,所长李卫曾经就职于CHanneL【V】,他把珍藏多年的录像带数字化上传网络,靠着互联网的翅膀,让20年前流行的风永远扇动。 已经不记得是哪一年开始,歌曲尤其是主打歌,都要配上精彩的MV发行,有了影像,也就不再像以前一样,只能在广播电台进行宣传。我有清晰记忆的第一个MV是羽泉的《冷酷到底》,作品好听好看,后来还在媒体看到说这个MV使用了啥新技术,花费巨大。有些作品一说画面大家都会特别熟悉,梁静茹的《勇气》里坐公交车的小女孩,光良《童话》里在钢琴旁倒下的女朋友等等等。 视频网站上随手一搜,上传MV的账户一大把,能看到有一些打着4K修复的噱头吸引流量的账户。我很认同所长的说法,那是回不去的时代,受限于技术,视频的分辨率只有576P,硬把手套拉成披风的做法实在没有必要。文艺作品不该被技术参数限制,经典和情怀也不会被时间抹杀。 双节棍响起的时候,周杰伦永远都是那个稚嫩又有活力的小伙子,《睫毛弯弯》里教主的笑定义了甜妹,骑着机车的陈绮贞在我脑袋里永远印上了旅行的意义。 个人爱好收集古董播放器,当我拿出ipod播放时,第一位是蔡依林的《说爱你》。你还记得20年前的MP4里都存了谁的MV吗?那个陪你一起听歌,一起看电视的人如今在哪儿? 当我找到一个曾经用过的东西时,都格外珍惜的收起来,倒不是对物品本身有什么情节,是它们能帮我拼凑起断断续续的回忆。每每把这些拿在手里,我就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主播:小玲 叶风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叶风 小红书:599390428 微博:正在发声-麒羽 初识吴倩莲,是三十多年前的小城录像厅,看到她跟刘德华主演的《天若有情》,惊为天人。 这部云集了杜琪峰、林岭东、王晶、陈木胜、罗大佑、花比傲、元彬等幕后大老的电影,成了一代人的记忆。片中华仔摩托飞驰,鼻血淋漓,后座的吴倩莲穿着婚纱,音乐一起,迷倒万千观众。 我最喜欢的,是片中的吴倩莲第一次去华仔家,和华仔的三位养母一起吃饭的那场戏。三位养母,是由仙杜拉、吴浣仪、黄文慧客串的三位老妓。吃饭时,还有客人敲门,黄文慧连推带搡地将他打发走。仙杜拉则神经兮兮地起劲儿唱着小调,吴浣仪在饭后和吴倩莲一起洗碗时,说华仔很少带朋友回家的。这是老港片的味道,苍凉中带有一点温暖。 仙杜拉的招牌歌《风云》,煇哥同埋霑叔的经典作品,也是苍凉中带有一点温暖。“是谁令青山也变?变了俗气的嘴脸。又是谁令碧海也变?变作浊流滔天。”“风中仍共你痴痴爱在,未让暴云坏诺言。即使那海枯青山陷,与你的约誓,也不变迁。” 三十多年后,电影《窃听风云3》里,林家栋、方中信、林嘉华、刘青云、古天乐再次唱起这首歌,不过是老港片的一抹余晖。 吴浣仪作为港片港剧的金牌绿叶,看到她那张脸,就会想起无数经典。《天若有情》的前后,就有《我本善良》与《人在边缘》。后者是我初识黎明的港剧,除了男一黎明,还有林家栋与刘青云。 黎明在四大天王里,显得比较安静,有点吃亏。我最喜欢他的电影,是1996年的《甜蜜蜜》与1997年《半生缘》。后者,正是与吴倩莲的合作。 黄文慧最有影响力的角色,首推83版《射雕》里的梅超风,一代人真正的童年阴影。剧中憨憨的青年郭靖黄日华,十几年后,成长为大侠乔峰,国语版的经典配音,出自黄河老师之口。黄河老师在配音之外,还擅长声乐,开过个人专场音乐会。吴倩莲1994年的《天下浪子不独你一人》以及1995年的《爱上一个人》专辑里,国粤两版《牧羊姑娘》,大家都可以欣赏到黄河老师的歌声,细品之下,仿佛乔峰放歌,别有意趣。 黄河老师的夫人晏晓陶老师,出身名门,也是香港影视的国配大师,古天乐版《神雕侠侣》里雪梨的李莫愁,电影《甜蜜蜜》里张曼玉的李翘,都是她的国语配音。 吴倩莲最好的电影,还有李安的《饮食男女》。片中她的父亲郎雄,是李行与李安两代大导演的御用演员,也是我最欣赏的演员。李建复“天水乐集”时代的代表作《柴拉可汗》开头那个雄浑的男声,正是郎雄。 我们梳理歌手吴倩莲,当然离不开演员吴倩莲,因为她们是一体的。作为前者,成就不及后者耀眼,甚至很大程度上被后者遮蔽。但也正因为演员吴倩莲太过耀眼,我们今天还会重温歌手吴倩莲的这些音乐作品,甚至才有了这期节目。 作为歌手的吴倩莲,在大众层面,家喻户晓的歌不多,但只要你用心倾听,一定惊喜不断,甚至很可能会爱上歌手吴倩莲。 吴倩莲的气质,在整个演艺圈,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古人钟爱的“四君子”——梅兰竹菊的气质,吴倩莲似乎兼而有之,梅之冷傲,兰之幽逸,竹之颈健,菊之淡泊,会于一身。她在演艺圈的那些年,有幸赶上了世纪末的黄金年代,留下了那些经典作品。退出演艺圈,转身也是那么清清爽爽,不黏不滞。作为粉丝,我常常想念她。这种想念,其实是对那种久违了的气质的缅怀与盼望。还好,想念时,有她这些好歌好电影可以重温。
主播:紫轩 老鲁 阿静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老鲁 小红书:599390428 微博:正在发声-麒羽 众所周知,2024的夏,才送欧洲杯,又迎奥运会,再见,我的好眠。 自从巴黎奥运会的一些安排公布,网上就几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纸板儿床能否让运动员们有一个良好的休息?塞纳河到底该不该改名“赛恒河”?其水质是否跟中水有一战之力?在巴黎用空调抓到判几年?……等等。很多准备不足估计是来不及解决了,只希望格力提供的空调能顺利用上。 不知道大家和我是不是一样,观赛选择上以往都是看一些咱们的优势项目。有些都不能用优势形容了,简直是碾压。尽管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最后看到五星红旗在赛场飘扬,仍然激动湿润眼眶。但是今年我想多了解一些并不是热门的比赛,用云加油的方式给更多的中国健儿送去祝福。 奥运会和我们相关的不仅仅是观赛,全民健身宣传了多年,今天就隆重向大家介绍本台两位健将级运动员,阿静——京北草上飞,紫轩——故宫鼓上蚤。二位老师能跑擅跳,在过程中获得了这个胺,那个肽,排了毒,出了汗,已达幻境,我等懒虫难窥其中奥妙,遂向二人请教,答曰:“无他,唯腿快尔。”玩笑开完说回正事,希望我与每一位还没参与运动的听众,要向他们学习,养成运动习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生活真的会更美好。 最后感谢伟大的,正在发声的,巴黎记者站站长二唯给我们带来了一线报道。 让我们一起祝福中国运动员在巴黎奥运会上突破自己,获得好成绩。
主播:紫轩 老鲁 阿静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老鲁 小红书:599390428 微博:正在发声-麒羽 众所周知,出租车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意思的盲盒,一步迈进另一个次元。 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里人会变得放松,随之而来的可能还有疏忽大意。于是在车上丢东西就成了比较常见的情况。紫轩不愧是知名马大哈,从几千块,到几千年的东西说丢就丢,而司机师傅也“不负众望”,个个装傻充愣,拒不归还。这让所谓的“正规车”在紫轩幼小的心灵留下难以抚平的创伤。 开出租在90年代是邻里羡慕的工作,《漫长的季节》里彪子买了自己的车后仿佛比别人高了一头,腰杆儿硬了,就好像幸福的生活已经到手。曾经的金饭碗如今却变得普通。更因有网约车的加入,的哥的姐现在一说起来,大家脑海里往往都闪过辛苦二字,这也让乘坐出租车变得更加具有故事性。 两个陌生人,在一个私密空间同行,少则几分钟,多则几小时。那些想说没处说的话,在这一刻找到归宿。没有利益关系,他说啥你信啥,有感就你来我往,无感就嗯啊这是,难得一个放松的机会。 大厂裁员的高薪工程师:一人挣钱,老婆带娃,忽然失业,不敢坦白,只好日夜开车维持,我也知道车里有味儿,抱歉。 自带补贴上岗的老司机:她骗我200,她又骗我200,为啥可着我一个人儿? 驾驶南瓜马车的骑士:公主,午夜已到,你装备爆了。天涯路远,后会无期,你下且吧。 时至今日,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给我半路停表的的姐。那晚车如一叶小舟在暴风雨中飘摇,她不是司机,是船长。我愿称她是奇幻漂流的女版李安,载我靠岸,挥手对我说:“派,晚安。”
主播:叶风 小玲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叶风 小红书:599390428 微博:正在发声-麒羽 ——小张(沈畅):早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我又何苦一往情深。 ——和平(宋丹丹):就算你感到万分沮丧,可也别开始怀疑人生啊! 中国情景喜剧的巅峰之作《我爱我家》的第8集——《既然曾经爱过》,演的是保姆小张(沈畅),被炸油条的花心渣男小刘(郭冬临)诱骗的恋爱悲喜剧。让观众难忘的,除了当年还有头发的“郭子”的客串,这集的台词,引用了大量的流行歌词。尤其是小张的“川普”跟和平(宋丹丹)的京片子对话的这两句台词,出自陈淑桦的《梦醒时分》,当年听来,格外“炸裂”。也可见这首歌当年有多火! 1989年11月,与滚石终于有了完全合约的陈淑桦,出版了台湾首张发行过百万的专辑《跟你说 听你说》。整张专辑由李宗盛和黄建昌制作,继《女人心》专辑之后,陈淑桦再度与李宗盛合作。陈淑桦的成熟都会女性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时至今日,主打歌《梦醒时分》依然是陈淑桦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没有之一。后来,这张专辑的内地引进版,就直接改叫《梦醒时分》。 这张专辑的走红,也让时年24岁的编曲李正帆逐步迎来了音乐事业的黄金时代。也才有了我们后来听到的《爱的代价》、《快乐颂》、《北京一夜》、《最浪漫的事》、《为爱痴狂》…… 《梦醒时分》实在太红了,半年后就被港片《再战江湖》(决死主战场)拿去当插曲,但这部电影只是非常一般的动作片。两年后,又被张艾嘉导演的同名电影《梦醒时分》用作插曲,这部由巩俐与钟镇涛主演的合拍电影,质感很好,主题曲却不是这首同名歌,而是罗大佑与娃娃(金智娟)合唱的《如今才是唯一》。 不过,《梦醒时分》也差点与陈淑桦失之交臂。这与另一位文艺女神吴倩莲有关。说来话长,此处不赘。 滚石的三位音乐教父,大宗小——罗大佑、李宗盛、小虫,都给陈淑桦贡献了不少好作品。《跟你说 听你说》这张专辑中,就有罗大佑的杰作《无言的表示》,不久之后,更有旷世杰作《滚滚红尘》。小虫则有侠骨柔情的《情关》,让陈淑桦成为90年代中国风的经典唱将。 李宗盛写给陈淑桦的好歌也不少,论影响力,非这首《梦醒时分》莫属。但要论深度,则要数上一张专辑《女人心》里的《那一夜你喝了酒》,以及稍后的《问》。有了《问》与《滚滚红尘》,陈淑桦就永远是音乐史上的不朽传奇。 录这期节目时,我们仨怎么也不敢相信,一周后,郑华娟就永远离开了我们。《聪明糊涂心》,淑桦与华娟的两个版本,各臻极致。“风往何处从不说,留下空白线索。看清繁华的迷惑,只有我的身影最寂寞。”如今听来,倍增伤感。 1992年的《淑桦的台湾歌》,是我偏爱的一张台语老歌专辑,虽然少了一些乡土气与粗砺感,但那份精致圆润,实在是无人可及。淑桦的《思想起》,也是有历史感的,对照着陈达哑声破锣的《思想起》,乃至郑怡绕梁三日的《月琴》来听,对宝岛这片土地,会有更深更浓的理解。 从《滚滚红尘》,到《笑红尘》、《流光飞舞》,再到《当真就好》,淑桦无意间串起了两岸三地一段美好的电影岁月。三毛、哥哥、霑叔,这些传奇,也在淑桦的歌声里一遍遍地被我们重温与缅怀。 1995年6月发行的《淑桦盛开FOREVER》专辑,仅仅从制作人的阵容——陶喆、王治平、娃娃,就可以看出求新求变的强烈企图。这也是中文世界最早的R&B专辑之一,出自淑桦,更让人惊叹与佩服。不过,老实说,R&B、Soul、Funk这样的音乐类型,是需要一点点脏、一点点骚、甚至一点点邪的,完美的淑桦跟它们很难同框,尝试过就好。 1998年的《失乐园》,是淑桦严格意义上的最后一张专辑。因此,在音乐史上,淑桦就是停留在二十世纪的歌手。《打电话给没有人》,谶语一般的歌名,不久后就因陈母的离世而成真。 淑桦的歌唱生涯,经历了1960、70、80、90四个年代,歌声与容颜,都堪称完美。但当年的她快乐吗?是为自己而活的吗?答案想必是否定的。“谁让你心动?谁让你心痛?”如今的淑桦,一切可好?我们无比惦念!在不打扰她的清静的前提下,我们每一个爱她的人,这点微薄的愿力,汇集起来,一定会增益她的平安与快乐。 《十三邀》里,郝蕾在唱片行里拿着淑桦的唱片对许知远说:“有一天我如果再出专辑的话,我会翻唱她(陈淑桦)的歌。”“哪首?” “全部!专辑名字有可能叫《我想我是陈淑桦》,我想了很久这个事情。” 来易来,去难去;分易分,聚难聚。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跟随淑桦的传说。滚滚红尘里有隐约的耳语,跟随淑桦的传说。
主播:叶风 小玲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叶风 小红书:599390428 微博:正在发声-麒羽 十几年前一个无聊的午后,曾经心血来潮地开列了一长串想看现场的台湾女歌手名单,陈淑桦、陈小霞、熊美玲、郑华娟、曾庆瑜、李碧华……,明知都是不太可能的,只是徒留心底一份美好的念想而已。 十几年过去,有人已经永远离开,比如郑华娟。她逝去的这三个月里,我们无比怀念与不舍。昨晚的金曲奖舞台上,万芳重唱了郑华娟的四首作品:《情字这条路》、《加州阳光》、《孩子气》与《天堂》,尤其是《天堂》,万芳与郑华娟的时空对唱,让人泪不能禁。 十几年过去,也有人一直没有消息,让人牵挂,比如陈淑桦。不过,现在看来,与逝去相比,一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衷心期盼她平安健康,快乐宁静。 1958年5月14日,陈淑桦出生在台湾的一户普通家庭,父亲是邮政部门的小职员,母亲在一家文化单位工作。1966年,年仅八岁的陈淑桦参加了当时台湾最大的歌唱比赛——中国广播公司的“台湾歌谣比赛”,以一首《个个满足》获得冠军。 1967年,九岁的陈淑桦在天使唱片公司录制单曲,不久,正式加入五虎唱片公司,开始筹划个人专辑。同年,她与江蕾共同录制名为《唱歌成名》的闽南语专辑,其中的《水车姑娘》,就是她初试啼声的个人单曲。陈淑桦由此一炮而红,被誉为天才童星。因为她个性内向,母亲就成了她的经纪人,小到一日三餐,大到商务交际,她所有的事务都由陈母负责。 著名的闽南语歌《烧肉粽》,1967年经由郭金发的重新诠释,红遍大街小巷。1969年的电影《烧肉粽》的歌曲版本则由刘福助与当时只有11 岁的陈淑桦演唱,轰动一时。 1971年,陈淑桦就读金华女中,固定于中国电视公司的《金曲奖》、《蓬莱仙岛》等节目中演出。1973年,15岁的陈淑桦加盟鼎鼎大名的海山唱片,并发行了个人首张专辑《爱的太阳》。在海山唱片,陈淑桦一待就是十年。1977年,陈淑桦成为中华电视公司的基本歌手,并主持《千里单骑》节目。在母亲的关照下,陈淑桦的星途稳步前行,她也成为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能上完大学的明星。 1982年春节前,一张《夕阳伴我归》专辑让陈淑桦再度走红,这张专辑也成为台湾当年最卖座的唱片之一。1983年,陈淑桦加盟四海唱片公司,但仍用EMI的厂牌。 从1987年的专辑《等待风起》开始,直到《跟你说 听你说》专辑之前,她的唱片迎来了一种很特别的出版模式,由滚石制作,而根据合约,发行仍归EMI。这个时期,她的音乐风格有了很大蜕变,陈升、小虫、王新莲、黄韵玲等滚石系的音乐人,尤其是李宗盛,渐渐塑造出她的都会女性的音乐形象,让人愈发印象深刻。 海山后期,陈淑桦唱过不少电影歌曲。1980年,在台湾走红的香港小生钟镇涛,与新人应采灵,合作了爱情文艺片《美丽与哀愁》,陈淑桦演唱了同名主题曲以及插曲。这首《美丽与哀愁》是孙仪和翁清溪词曲的作品,八年后,她的《明天,还爱我吗》专辑中还有一首同名的《美丽与哀愁》。 “美丽与哀愁”这个意象,似乎也与陈淑桦紧密相连,如同谶语。后一首《美丽与哀愁》唱道:“所有你想象的美丽,都会在叹息中渐渐老去。”前一首《美丽与哀愁》唱道:“我忙着重拾起思绪,好把那海上的故事,说给你听。”
主播:紫轩 老鲁 阿静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老鲁 小红书:599390428 微博:正在发声-麒羽 众所周知,烤串儿是秦始皇发明的,他承不承认,没大所谓。 说到烤串儿的起源,新疆大概是出现最多的第一反应。这里的肉太好吃了!不用复杂的调料,只需要简单的烧烤,加一点盐都是特别美味。但是,烤菜这事儿在新疆就非常邪教了,我老婆和紫轩一样很晚才见识到烤蔬菜这种新奇的吃法。 似乎很少有人在白天吃串儿。午夜的串儿店写满故事,孤独的老哥闷头儿喝酒,没人清楚他的过去,也没有人能跟他聊上三言两语。这让我想起在东北有种叫“穷鬼乐园”的小馆子,最平价的酒,最实惠的菜,失意的你、疲惫的我在这儿放空片刻,拥有自己。 串儿不仅有北方的烤串儿,还有南方的串串儿,麻辣鲜香,吃起来非常过瘾。阿静曾经请过一位川渝地区的朋友和他的同事吃串串儿,大家感慨着离开故乡吃辣都不行了,欢声笑语中拉近了朋友间的距离,他们在搬家公司工作,吃苦耐劳,从不在生意里搞小动作。而这样一位努力生活的人,却在去年不幸发生车祸。阿静在朋友圈发起募捐,各路朋友纷纷伸出援手。现在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6 月 6 日,阿静的朋友刘波已经康复!每一位曾经关心过、帮助过他的人在此刻都是龙傲天! 想起多年前在路边吃着串儿喝着酒看世界杯,买中了巴西赢球,陌生人纷纷举杯祝贺。如今大排档已经很少见了,我也被胆结石所困没了吃串儿的快乐。就在这里祝大家都身体健康,平安喜乐吧。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