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虚而读
聚焦短篇小说,通过读书观察世界

Album
主播:
X女士、鱼组、amy-et-al
出版方:
趁虚而读
订阅数:
5319
集数:
32
最近更新:
1年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一档聚焦短篇小说的播客,每月更新。欢迎大家跟着我们一起阅读,通过短篇小说之眼观察世界。
趁虚而读的创作者...
X女士
鱼组
amy-et-al
趁虚而读的音频...

#29 欲望与命运——谈居斯达夫·福楼拜的《慈悲·圣·朱莲的传说》

欢迎收听「趁虚而读」,这是一档聚焦短篇小说的播客,每月更新。每期节目前,三个主播会读同一个短篇小说,在节目中跟大家聊聊阅读的体验与感受。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一起聊了聊法国作家居斯达夫·福楼拜的《慈悲·圣·朱莲的传说》。《慈悲·圣·朱莲的传说》取材于一则 13 世纪左右的宗教传说。短篇小说讲了主人公朱莲无法抵抗自己杀戮的本性,走向预知的悲剧,杀害了自己的父母,最后又得到了救赎,成为圣人的故事。推荐大家先阅读小说,再来听节目,参与我们的讨论。 内容提要 * 02:16 《慈悲·圣·朱莲的传说》是福楼拜对一个传说的改写。与原版故事相比,小说引入了好几个“预言”;我们先来聊聊这几个“预言”。 不同的预言带来的强烈心理暗示,再加上天性中蛰伏着的杀戮欲望,让朱莲身上充满了矛盾和撕裂感。 * 09:45 福楼拜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各种情节上的铺垫,让这个基于传说的故事变得合情合理。 * 17:05 朱莲总在释放和压抑欲望之间徘徊,世间对他的要求也充满了冲突。在不断满足周围的人的期待的过程中,他一步步走进了悲剧的深渊。 * 22:17 朱莲的命运是三个人的欲望共同锻造的结局。人内心深处的欲望影响着他的命运。 * 31:12 在朱莲杀死亲生父母之后,他是如何得到救赎的?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小说结局的安排? * 40:50 在福楼拜的笔下,朱莲为什么没有和妻子一起迈向赎罪的旅程,而是独自启程? 参考资料 * 《慈悲·圣·朱莲的传说》选自福楼拜的《三故事》。 * 音乐 : E. Vega - Siguiendo Al Conejo Blanco * Coverart: James White 暂停更新通告 由于私人原因,我们将暂停更新一段时间。这是我们近期的最后一期节目,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陪伴与支持!如果有机会恢复更新节目,我们将在此通知大家。在暂停更新期间,如果大家对节目有任何的意见或建议,欢迎在各个平台给我们留言。期待在不久的未来与大家再见!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Spotify、Apple播客或任意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趁虚而读」,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最后,您还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趁虚而读”,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收听。 爱发电上赞助

47分钟
1k+
1年前

#28 徘徊在洞穴的入口——谈陈春成的《裁云记》

欢迎收听「趁虚而读」,这是一档聚焦短篇小说的播客,每月更新。每期节目前,三个主播会读同一个短篇小说,在节目中跟大家聊聊阅读的体验与感受。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一起聊了聊中国作家陈春成的《裁云记》。《裁云记》讲了一个以修剪云彩为职业的人,纠结于自己该沉迷于哪个兴趣爱好的故事。云彩修剪师究竟是一份怎么样的职业?主人公为何要苦恼于兴趣爱好的选择?关于这篇小说,主播们有什么喜欢和不那么喜欢的地方?推荐大家先阅读小说,再来听节目,参与我们的讨论。 内容提要 * 01:10 主人公以修剪云彩为职业,这个与世隔绝的云彩管理局是怎么来的,给后面发生的故事提供了一个怎样的环境? * 04:29 主人公想要探究书中各种各样的学问,又不敢沉迷其一。他去拜访老师生前的老友,为何曾经觉得这些“钻牛角尖”的人很可怜,见面后又觉得艳羡不已?既然羡慕,又为何在回去之后并没有选择专注一个课题? * 12:42 小说隐含一种现实与理想互相拉扯的张力,压抑的世界与想要自由探索的欲望。主人公焦虑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小说的结局真的能解决他的问题吗?他在本职以外开展的研究,是为了逃离虚无和无意义感吗? * 18:46 主播们分享了对小说的观感,为什么故事的三个部分会给人一种拼凑和割裂的感觉?博尔赫斯的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也具有不同的场景风格,为何并没有给主播带来类似的割裂感? * 26:23 这篇小说让主播思考,到底小说怎样才能拥有整体感?是情节的连贯性,氛围的统一性,作者文字风格的辨识度,还是以上多种要素之间的平衡? * 33:33 主人公的人设问题:他对裁云工作的不追问与对其他课题强烈的好奇心之间,是否有所矛盾?主播们怎样理解这种矛盾? * 41:04 最后分享与这篇小说主题类似的另一个故事。 参考资料 * 《裁云记》选自陈春成的短篇小说集《夜晚的潜水艇》。 * 音乐 : The Beatles - In My Life * Coverart:https://martinlawrence.com/products/cutting-clouds 下期预告 下次节目,我们将共同阅读法国作家居斯塔夫·福楼拜的《慈悲·圣·朱莲的传说》。欢迎大家点击链接,提前阅读这篇小说,预习一下哦~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Spotify、Apple播客或任意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趁虚而读」,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最后,您还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趁虚而读”,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收听。 爱发电上赞助

45分钟
99+
1年前

#27 限量供应的时间——谈马塞尔·埃梅的《生存卡》

欢迎收听「趁虚而读」,这是一档聚焦短篇小说的播客,每月更新。每期节目前,三个主播会读同一个短篇小说,在节目中跟大家聊聊阅读的体验与感受。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一起聊了聊法国作家马塞尔·埃梅的《生存卡》。《生存卡》虚构了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按照不同职业的”无用“程度,政府能够通过”生存卡“限定每个人每月有权生活多少天。在颁布”生存卡“之后,这个社会里发生了什么故事?人们的生活又受到了怎样的影响?推荐大家先阅读小说,再来听节目,参与我们的讨论。 内容提要 * 00:36 先聊一聊小说充满想象力的设定:政府颁布了一个限制一部分人生存时间的法令,使得时间变成了可被分配和交换的财产。 * 05:04 “生存卡”到底是什么东西?人们怎么使用它?我们简单讨论了一下小说里提到的生存卡的不同使用场景。 * 12:09 在被生存卡统治的世界里,有些人一个月竟然能活四五十天甚至一百多天?我们该怎么去理解和解释这个现象? * 16:48 小说的叙述者是怎么逐渐接受生存卡的?他又是怎么利用自己生命中被重新分配的时间的? * 21:32 生存卡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生存时间的错位,而这又对他们之间的关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是靠共享的时间来维系的,这让我们想起了以前共读过的《南方高速》。 * 29:32 推行生存卡的出发点是解决生存资源不足的问题。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存资源还是向原本就拥有资源的人集中…… * 37:30 生存卡让主播们想起了疫情期间的“通行证”。 * 41:40 被我们遗忘了的那些生命片段,是否如同“死去”的一部分人生?当“生存卡”这个系统终于被废止之后,主人公为什么只感到漠然? * 46:44 对于小说独特的日记体叙事,主播们有什么感受? 参考资料 * 《生存卡》选自马塞尔·埃梅的短篇小说集《我会在六月六十日回来》。 * 音乐 : Gustav Mahler - Symphony No.2 in C minor "Resurrection" 下期预告 下次节目,我们将共同阅读中国作家陈春成的《裁云记》。欢迎大家点击链接,提前阅读这篇小说,预习一下哦~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Spotify、Apple播客或任意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趁虚而读」,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最后,您还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趁虚而读”,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收听。 爱发电上赞助

53分钟
99+
1年前

#26 拿着钥匙的女性——谈安吉拉·卡特的《染血之室》

欢迎收听「趁虚而读」,这是一档聚焦短篇小说的播客,每月更新。每期节目前,三个主播会读同一个短篇小说,在节目中跟大家聊聊阅读的体验与感受。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一起聊了聊英国作家安吉拉·卡特的《染血之室》。《染血之室》讲了一个年轻女人嫁给侯爵之后,在新居城堡发现了她丈夫的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这篇小说的灵感来源于17世纪法国童话《蓝胡子》。与原版的童话相比,这篇短篇小说在有哪些变化?它想讲一个怎么样的故事?推荐大家先阅读小说,再来听节目,参与我们的讨论。 我们目前正在尝试在微信公众号中登出播客讨论的文字版。欢迎大家在微信上搜索“趁虚而读”,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内容提要 * 00:35 《染血之室》改编自夏尔·佩罗的童话《蓝胡子》。《蓝胡子》是个什么样的故事?主播们对这个童话故事有什么印象? * 06:14 在《染血之室》和《蓝胡子》这两个故事里,丈夫都把通向死亡的钥匙留给了妻子。但是,两个故事中丈夫的心态似乎有一些微妙的不同。 * 08:25 小说的语言风格让人印象深刻。安吉拉·卡特在故事的铺陈中加入了许多“不祥”的元素,让整篇小说充满哥特式风格。我们聊了聊让我们印象深刻的那些元素:城堡、火车、红宝石项链、蛋白石戒指…… * 15:17 来聊聊男主人公“侯爵”:在女主人公的眼里,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女主人公的家境与他相差悬殊,两人在婚姻中的地位也极其不平等。为什么女主人公会接受这样的一段关系?女主人公是怎样“自我物化”的? * 21:47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通过女主人公的心理和行动向前推动故事。 与原版的童话相比,我们能在这个故事中听到更多来自女性角色的声音。 * 24:09 聊一聊小说的高潮部分:女主人公打开了城堡里不能进去的房间,探寻到了丈夫的一个可怕的秘密…… * 27:51 在秘密房间里找到的尸首与刑具,似乎充满着对女主人公婚姻关系的隐喻:婚姻关系充满着女主人公所意想不到的暴力和痛苦,她要为这段关系付出比想象中更高的代价。那通向秘密房间的羊肠小道,也象征着对自我的探寻之路。 * 39:39 女主人公在发现丈夫的可怕秘密,并预知自己将为此而丧命后,并没有靠自己的力量逃走,而是到最后一刻才被别人营救。或许对于读者来说,这并不是最“爽”的发展;但是,或许小说想藉此告诉我们:女性的觉醒并不意味着她一下子就能拥有很强大的力量,而是首先开始于对真实自我的发现和接纳。 * 42:02 聊一聊原版童话《蓝胡子》里没有出现的两个角色:女主人公的母亲和调音师。我们可以从什么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调音师这个角色的设置? 参考资料 * 《染血之室》选自安吉拉·卡特的短篇小说集《焚舟纪》。 * 讨论中还提到了英国作家达芙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 * 音乐 :OP: Debussy - La Terrasse Des Audiences Au Clair De Lune ED: Severija - Szomuru Vasarnap (Gloomy Sunday) / Russian Version: Vaskresenje 下期预告 下次节目,我们将共同阅读法国作家马塞尔·埃梅的《生存卡》。欢迎大家点击链接,提前阅读这篇小说,预习一下哦~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Spotify、Apple播客或任意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趁虚而读」,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最后,您还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趁虚而读”,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收听。 爱发电上赞助

53分钟
1k+
1年前
趁虚而读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