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笨书Read or die
以阅读来创造故事的播客

Album
主播:
过细雨
出版方:
过细雨
订阅数:
7057
集数:
37
最近更新:
2天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我们是一档以阅读来创造故事的播客。
读笨书Read or die的创作者...
过细雨
读笨书Read or die的音频...

世界图书日特辑|性感的人不读书?

【主播的话】 为世界图书日准备的一期特别节目。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样,这几年经历过或正在经历一种“阅读倦怠”——校园时期大块大块的阅读时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化阅读,根本原因还是我的注意力正在被其他事情占据。我还观察到疫情前我的阅读取向更多是偏虚构小说,而随着疫情的到来,我的书柜上架了好几本社科类书籍。梳理这个阅读趣味的变化,我发现于我,在当下读小说是一件充满冒险的事情,进入小说创造的文本世界,放下既有的价值评判,令我不安。而社科类书籍,对我想要弄清楚当下世界的混乱运转有不少帮助,它如筋骨一般撑起我疲倦的身体。 在这期播客里,我从影响过我的两位女性创作者聊起,主要聊四个内容:1.如何挑选书籍2.怎样阅读3.阅读的平台4.阅读的位置。聊这些不仅是聊书本身,也是在聊所有人生活的变化。毕竟,阅读是一个了解世界的视角,而“私人的阅读”也是一个了解自己的视角。 【提到作品】 《不必交谈的时刻》樊小纯 《她来劈开这山》病鹤斋 暑天就是读书天:一起更有效率地阅读吧!Part II 如何高效率阅读?从看完这篇文章开始(1) 《西方正典》哈罗德·布鲁姆 【联系我们】 📢一则通知 《读笨书Read or die》已经上架各个播客平台,包括不限于苹果podcast,Spotify,substack等,如果想要订阅《读笨书》的newsletter欢迎大家发邮件给我,或者去微博@过细雨查找订阅方式,我会不定期更新,虽慢,但更。 以及,豆瓣《读笨书》也上架了,欢迎大家去给我评分。 微博@过细雨 📮[email protected]

24分钟
99+
2天前

25从项飙到袁长庚,谁能为当代生活做注

【主播的话】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从2023年开始,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袁长庚就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为当代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答疑解惑。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人类学者项飙在近两年开放了自己的联络邮箱,在小红书上能看到不少读者上传来自他的邮件回复。 促使我们做这期节目的第一个好奇是:从袁长庚的走红,到项飙的“逐渐冷却”(这里的“冷却”是相较之前),这背后反映了怎样一个社会变化,以及两位老师所针对的群体是否产生一定交集的同时又有所区别。 从好奇出发,我和鸭老师试着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与发问。鸭老师作为西南某高校的大学老师,她所接触的学生群体和袁长庚的学生群体有非常多的相似性——他们大多数时候是沉默的,肉身处在教室,灵魂却早已飞走;他们对电影、电视剧不感兴趣,也苦于找不到一起走进电影院看《还有明天》的伙伴;他们光是坐在那儿就已经耗尽心力。 我们认为,袁长庚的走红既有他个人作为“生态体系”里的大学老师的主动性在,又显示出当下学者“在场”的必要性。顺着“在场”,我从一个后疫情时代接受信息的角度聊了一下“在场”所搭建起来的信任——“我”作为信息接收者,需要和发送信息的人建立起一个信任关系。鸭老师则从给出信息的角度聊了一下她所定义的“在场”——发现那个不在场的人。 这期算是我们的一个小小尝试,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进步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梳理“网红学者”出圈史 00:02:37-00:03:47人类学代表-项飙,袁长庚 00:03:47-00:07:41社会学代表-沈奕斐 00:07:42-00:10:47法律学代表-罗翔,劳东燕 00:10:48-00:16:47哲学代表-刘擎,韩炳哲,陈嘉映 00:16:48-00:18:52文学代表-张怡微,张秋子 00:18:53-00:22:40心理学代表-崔庆龙,李松蔚 第二部分:两个问题 00:22:50-00:24:06为什么文学学者很难为当代生活答疑解惑? 00:24:06-00:28:02文学需要审美,“给答案”本身就是反文学的; 00:28:03-00:30:02为什么(刑法学)法律学学者出圈总会面临各种风险? 第三部分:详解袁长庚 00:30:07-00:33:57鸭老师的故事分享 00:33:58-00:46:00袁长庚的三个面向 00:46:01-00:53:53从袁长庚走红看“网红学者”出圈必备条件之一:在场 第四部分:个人分享 00:53:54-01:03:08我们是从什么开始关注学者? 【本期封面】 来自波可 【片尾音乐】 nessuno - petra magoni 【联系我们】 📢一则通知 《读笨书Read or die》已经上架各个播客平台,包括不限于苹果podcast,Spotify,substack等,如果想要订阅《读笨书》的newsletter欢迎大家发邮件给我,或者去微博@过细雨查找订阅方式,我会不定期更新,虽慢,但更。 以及,豆瓣《读笨书》也上架了,欢迎大家去给我评分。别骂我,主播很脆弱! 微博@过细雨 📮[email protected]

63分钟
1k+
3周前

24《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弱女文学?

【主播的话】 四天前,微博上有位博主称《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弱女文学,指责林奕含用写作美化性侵,让受害者自我洗脑爱上加害者。针对这条微博,我有两个疑惑:1.什么是“弱女文学”?真的存在“弱女文学”一说?2.什么是文学? 如果真的存在一种用“强”、“弱”定义的文学类型,我认为也是“强人文学”。我毫不怀疑“强人”意味着作者自身的“强势”——是写作者位置的固定、视角的单一、叙事的陈旧(放在今天,也可以是性别视角的缺位),因为是身为写作者的“我”,有意选择了这样的书写。 真正的女性主义者、女性主义书写者,一定是现实世界的“弱者”。只有“弱者”才会流动,才会变换位置,才会关照边缘。而且要我说,正是因为林奕含够强,她才能书写一些人所谓的“弱女文学”。真正的弱女,是新闻里的不可说。 Show notes 00:00:00-00:09:37对“弱女文学”的回应;“强人文学”是作者自身的强势 00:09:38-00:14:30把林奕含骂出的脏话视作一种文本 00:14:31-00:19:00林奕含在生活里也有高度的“文学自觉” 00:19:01-00:21:12林奕含与书的关系是“物理躲在书后面” 00:21:13-00:24:38 台湾读者如何看待《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00:24:39-00:26:25《夜游》的扉页上写了一句“献给YH”(“对奕含的愧疚跟想念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 00:26:26-00:29:16简中对奕含的想念一直都是一种公共想念 【联系我】 📢一则通知 《读笨书Read or die》已经上架各个播客平台,包括不限于苹果podcast,Spotify,substack等,如果想要订阅《读笨书》的newsletter欢迎大家发邮件给我,或者去微博@过细雨查找订阅方式,我会不定期更新,虽慢,但更。 以及,豆瓣《读笨书》也上架了,欢迎大家去给我评分。别骂我,主播很脆弱! 微博@过细雨 📮[email protected]

29分钟
1k+
1个月前
读笨书Read or die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