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博弈论最优解:爱和原谅,但记得开枪 E.39

于无声处InSilence

文学世界里,与全世界为敌的主人公总是相当吸引人的。比如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或者《天龙八部》里的乔峰。 但是,我猜,大部分人在现实生活里可能并不想与全世界为敌,不说别的,那一定非常累。 我们每天要面对的,其实是合作的问题。 某种程度上,现代社会建立在人性的自私上。因为人们天生是利己的,所以会互相合作,寻求利润最大化。这是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基本观点。 如果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是自私的,那如何在这种条件下产生彼此间的合作呢? 一个答案是权力。比如一个中央政府,可以指挥每个人暂时牺牲个人利益,去获得更大的团体利益。 那在没有集权的情况下,合作可以诞生吗? 近代德国宰相俾斯麦说过:政治是一种可能性的艺术。 所以,即使是在看似最不可模糊处理的政治问题上,各种可能性依然存在,包括合作的可能性。 就像,在自私的人性中,在没有权力介入的群体中,依然可以迸发出合作的模式。 但是,具体到个人的日常生活里,我们该如何与他人开展有效的合作呢? 时间线: 3:23 合作的陷阱:囚徒困境 8:10 一场游戏:最好的策略是最简单的 16:19 好的策略不会被坏策略同化 17:56 一战:绝对的敌对也能产生合作 25:11 给游戏参与者和设计者的建议 相关内容: 《合作的进化》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Robert Axelrod) 囚徒困境游戏得分表⬆️ 听友群:heishi121 于无声处InSilence RSS订阅链接:https://feed.xyzfm.space/pyceqf7wptu3 如果你有任何值得分享的故事,或者对于节目的想法和建议,欢迎邮件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31分钟
2k+
8个月前

孔子周游列国:寻找月亮与六便士 E.37

于无声处InSilence

本期内容主要来自李硕老师的《孔子大历史》。 小时候学《论语》,一直很疑惑,为什么孔子这位至圣先师有时候严厉古板,老是喊着君子小人什么的,有时候又豁达可亲,说吾与点也,向往在河边洗澡跳舞。实际上从古至今,一个人说的话,与他说话的情景有关。小时候,只学话,未知情。所以会有很多疑惑。 另一方面,古人,无关中外,受限于当时的条件,能远游的人少之又少。之前我们聊过司马迁和徐霞客,当然还有苏轼,都属于有漫长旅行经历的中国古人,且因缘际会,被记录流传了下来。今天我们可以来聊聊孔子,尤其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这一切要感谢孔子的弟子,曾点的儿子,曾参,他和孔子只隔了一辈人,受过孔子的教导,孔子对曾参的评价是“鲁笨”,这不是个好词。但是拥有这个特点的人特别适合编书,因为他不会篡改内容。最终,曾参主持编纂了《论语》,记录了一个翔实的孔子的形象。 时间线: 1:35 孔子的出身:野合的争议 3:05 姓、氏、名、字的区别 13:12 第一次参观王城洛阳 14:58 孔子与阳虎:一生之敌? 18:08 孔子的权力巅峰 20:35 孔子周游列国 25:26 孔子三位弟子的答卷 41:23 贵族政治的背影 相关内容: 《孔子大历史》李硕 《丧家狗:我读〈论语〉》李零 《 孔子系列视频》草说木言 孔子周游列国路线:他到底走了多远? 孔子原来姓“子”?古人的姓、氏、名、字、号,太有学问了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听友群:heishi121 于无声处InSilence RSS订阅链接:https://feed.xyzfm.space/pyceqf7wptu3 如果你有任何值得分享的故事,或者对于节目的想法和建议,欢迎邮件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43分钟
1k+
8个月前

一生打明牌的巴菲特和他的三位人生教练 E.36

于无声处InSilence

这期是和财新合作的一期节目,财新是我常年订阅的媒体。它提供的内容是一种罕见的、高信息密度的稀缺中文内容。长年、稳定、专业。 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很多新闻的一手信息源都是来自财新。 如果你对深度阅读,对国内国外正在发生什么,以及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其中人物做出选择的逻辑,抱有兴趣,可以试试看。 老读者都知道,财新的会员很少打折。这次的活动,财新的财新通会员,原价648元每年,通过于无声处InSilence Shownotes和置顶评论的链接,领取优惠券后,只要498元/年。活动截止到2024年12月28日,优惠券限量,先领先得。每张优惠券只能领取一次,7天内有效。 👉🏻限量优惠券链接:a.caixin.com --- 2024年11月25日,巴菲特发布了最新一期致伯克希尔股东的信,这封信和往前比起来,相对简短,只有大概往年一半的篇幅,而且,大部分内容都用来阐述巴菲特对自己身后事的安排。想起来2023年11月,芒格的离世,让这封信读起来,不免更有些伤感。 巴菲特老爷子已经94岁了。伯克希尔这家公司在巴菲特和芒格的领导下,创造了天量的财富。 2004年,巴菲特的前妻,苏珊·巴菲特去世时,巴菲特和她共持有超过50万股伯克希尔·哈撒维的A类股股票。 这里有个知识点,伯克希尔A类股票是全球单价最高的股票,截止2024年11月,每股单价超过70万美元。 如果巴菲特和他的第一任妻子苏珊没有捐出伯克希尔的股份,现在,他们两个人的家庭财富将超过3600亿美元,超过世界首富马斯克一截。根据彭博的相关财富指数,埃隆·马斯克最新的身价估计为3480亿美元左右。 关于巴菲特,讨论他的投资思想的著作,100本肯定不止。 这期节目,我们不聊专业的投资内容,聊聊对巴菲特有不可替代影响的三个人,父亲霍华德、前妻苏珊、朋友芒格。 时间线: 2:24 巴菲特的最新来信:关于身后事 11:55 父亲霍华德 12:51 保守主义是贬义词吗? 15:38 少年巴菲特的创业之路 20:43 不浪漫的恋爱 16:56 巴菲特的绯闻 31:52 芒格和巴菲特的相识 34:39 捡烟头理论是什么? 36:43 芒格改变巴菲特对中国资产的投资 相关资料: 巴菲特父亲霍华德 巴菲特和前妻苏珊 2003年,巴菲特和芒格 《滚雪球》艾丽丝·施罗德 《芒格之道》查理·芒格 巴菲特:zh.wikipedia.org 芒格:zh.wikipedia.org 巴菲特的财富观:留给子女足够的钱,让他们可以做任何事情,但不能无事可做_市场掘金_市场_中金在线 94岁巴菲特公布遗产分配计划:1500亿美元将何去何从? 视频|巴菲特9岁访纽交所开启投资之旅,交易员回忆往事 股神逸事——巴菲特与华盛顿最有权势的女人凯瑟琳·格雷厄姆 凯瑟琳·格雷厄姆——美国最具影响力媒体华盛顿邮报的女主人,其父亲是前美联储主席、世界银行第一任行长尤金·迈耶,父亲给了她... - 雪球 查理·芒格的传奇一生,和他被巴菲特掩盖的投资智慧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听友群:heishi121 于无声处InSilence RSS订阅链接:https://feed.xyzfm.space/pyceqf7wptu3 如果你有任何值得分享的故事,或者对于节目的想法和建议,欢迎邮件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41分钟
1k+
8个月前

苏联解体之迷:一场来自上层的叛变(下)E.26

付费
于无声处InSilence

“1991年8月19日,苏联民众一早醒来听到一则重磅新闻:总统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不能继续履职。 来自苏联官方通讯社塔斯社的消息还称:国家的全部权力交给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并呼吁大家,重新举起苏联的荣誉。 但,这是一条假消息。” 本期节目为于无声处Insilence第1期付费节目,感谢大家支持! 上一期【苏联解体之迷:一场来自上层的叛变(上)E.25】节目中,我们聊到了苏联体制的由来,以及这套体制初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和在1975年之后的衰退。 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似乎都包含在苏联体制本身之中。 随后在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为了解决经济问题,他领导发动了苏联民主化改革。这场改革从言论领域一路蔓延到经济、政治领域,在一个阶段内,造成了苏联社会的混乱,最终诱发了苏联的解体。 但是,还有几块关键的拼图,我们还没有放下。 一度拥有最高权力,包括武装力量在内的苏共党国政治精英们,为什么会放任这一切发生,而不采取行动?以及为什么最后是叶利钦获得了胜利,而不是其他反对派?拥有2000万党员的苏联基层社会,对此有何反应? 这期节目我们试着从几个方面,回答这些问题。包括苏联改革的三条路线,叶利钦崛起的原因,叶利钦夺权过程,以及当年全球最惊心动魄的一次突发事件,苏联八月政变的前因后果。 叶利钦在发表讲话。他的左手因为一场意外,只有3根指头。 1990年,苏联坦克开进莫斯科红场。 叶利钦红场演讲。 8月政变后,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 时间线: 2:03 苏联解体与魏晋禅代 3:03 苏联改革后期的三条路线 6:12 叶利钦是谁? 9:32 叶利钦在莫斯科 12:41 俄罗斯民族主义登上舞台 18:08 苏联式全民公投 19:00 八月政变:敲响丧钟 22:58 莫斯科红场风暴聚集 25:44 谢尔盖将军的5张纸条 28:20 叶利钦的最后一击 32:10 去向何方? 相关内容: 《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的俄罗斯道路:苏联体制的终结和新俄罗斯》大卫·M·科兹 、弗雷德·威尔 《苏联解体亲历》小杰克·F. 马特洛克 《苏联兴亡史纲》陈之骅 《中苏关系史纲》沈志华 《二手时间》阿列克谢耶维奇 单机游戏《极乐迪斯科》 听友群:heishi121 于无声处InSilence RSS订阅链接:https://feed.xyzfm.space/pyceqf7wptu3 如果你有任何值得分享的故事,或者对于节目的想法和建议,欢迎邮件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34分钟
99+
11个月前

苏联解体之迷:一场来自上层的叛变(上)E.25

于无声处InSilence

听友群开通!添加 heishi121 ,回复最喜欢的单集即可加入! 苏联的解体实际上并不遥远,也就三十多年的时间。对于当时的苏联公民和全世界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震动。当年,世界两极之一的苏联的解体,意味着冷战的结束,世界仿佛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资本主义开始占据绝对优势。但是,苏联的解体的事实,背后,是一个迷。当时的苏联没有爆发革命,也没有和敌对国家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关于苏联崩溃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军事压力,比如经济失败。实际上,苏联的军事和经济指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哪怕是在解体的前几年,即使增速放缓,依然保持着相当大的体量。 时间线: 1:14 苏联的制度从何而来 4:35 俄国革命 7:51 苏联体制的形成 13:16 苏联式经济增长 16:30 经济增长停滞 19:56 勃列日涅夫:苏联的垃圾时间 20:28 戈尔巴乔夫上台 22:13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30:19 苏联政治体制改革 相关内容: 《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的俄罗斯道路:苏联体制的终结和新俄罗斯》大卫·M·科兹 、弗雷德·威尔 《苏联解体亲历》小杰克·F. 马特洛克 《苏联兴亡史纲》陈之骅 《中苏关系史纲》沈志华 于无声处InSilence RSS订阅链接:https://feed.xyzfm.space/pyceqf7wptu3 如果你有任何值得分享的故事,或者对于节目的想法和建议,欢迎邮件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35分钟
7k+
11个月前

被讨厌的勇气:一台自我成长的永动机 E.24

于无声处InSilence

我们可能幻想过有一个无所不知的先知,可以解决我们各种各样的人生的疑惑。有些人虔诚地信奉某种宗教,有些人在网上求助于各类心灵导师,还有些人甚至会在线下参见某位禅师,一吐胸中郁结。 前些年,有一种特别流行的职业,大家戏称为野生仁波切,大抵就是为了解决人们的这种需求产生的,其中不乏很多来路不明的江湖骗子。这两年,解决这类问题兴起的产业叫做玄学,依然是鱼龙混杂。 我们明知道会受骗,依然也会不舍余力地去追寻答案。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底层的问题对我们而言太重要了。人终究是编制在意义之网上的生物。我们想知道生活为什么如此艰辛?为什么没有人可以真正理解我?什么时候才能抛弃束缚自己的诸多枷锁。 关于这些问题,一位青年和一位哲人共度了五个夜晚。五个夜晚之后,他的人生,你的人生会焕然一新吗? 时间线: 6:11 第一夜:人可以改变自己吗? 21:44 第二夜: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31:49 第三夜:让干涉你的人见鬼去 36:19 第四夜: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41:34 第五夜: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听友群:heishi121 于无声处InSilence RSS订阅链接:https://feed.xyzfm.space/pyceqf7wptu3 如果你有任何值得分享的故事,或者对于节目的想法和建议,欢迎邮件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46分钟
1k+
11个月前

冥想时刻,一期长久陪伴你的播客 E.23

于无声处InSilence

在古代,冥想曾经与宗教修行颇有渊源。现在,冥想作为一种个人的情绪和思维训练,已经独立于宗教修行之外。 最近尝试了一些冥想练习,感觉对集中注意力,恢复精气神有帮助。很多人可能进行过冥想练习,但是为了照顾我这样的初次尝试的朋友,我简单地描述下冥想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在音乐和文本的帮助下,我们慢慢地让身体放松,注意力集中,达到抛弃杂念,平复情绪,恢复精力的过程。进入冥想之后,整个人就像是进入了自动驾驶的状态,迈入了平静又波澜壮阔的生命海洋之中。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我强烈建议你花半小时尝试下。 之前,在评论区和听众群里,经常有朋友留言说听着我的播客睡觉,我的声音似乎对缓解失眠有帮助。这倒是和这个播客的名称“于无声处InSilence”有些匹配度。正好这次借这个机会,我想着专门为睡眠这个场景,录一期节目。建议在晚上入睡或者午休时收听,慢慢地进入冥想或者进入睡眠,这两个都是不错的结果,当然你也可以在任何有需要的时候打开本期播客,进行冥想。如果你感觉这一期冥想练习对自己有帮助,可以收藏起来,反复收听,后续从shownotes的时间戳进入冥想练习即可。整个过程大约30分钟。 时间线: 2:08 冥想准备 6:42 专注呼吸 9:40 身体扫描 17:42 视觉化冥想 25:36 回到现实 -- 听友群:heishi121(备注:小宇宙) 于无声处InSilence RSS订阅链接:https://feed.xyzfm.space/pyceqf7wptu3 如果你有任何值得分享的故事,或者对于节目的想法和建议,欢迎邮件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29分钟
99+
11个月前

县城奔丧记:一个人的死亡和所有人有关 E.21

于无声处InSilence

在中国,死亡是一个相对禁忌的话题。但每个人迟早都要面对亲人、好友、最后是自己的死亡。第20期节目里,我们刚刚讨论过“爱”的概念。如果说,爱一个人就是爱全人类,那么,一个人不在了,在某种意义上,也和所有人都有关系。在县城中,我能直观地体验到这一点。 2024年8月10日,我爷爷因病离世。我回家奔丧。 在这期节目中,我整理了整个葬礼中的见闻,追悼会现场的声音片段,以及我和爷爷生前的聊天录音片段。其中,和爷爷聊天录音部分,因为他的本地方言和喉咙发音不清的问题,可能听感不佳。我尽量在他的每句话后,做了复述。大家见谅。 时间线: 2:30 归乡 5:24 戴孝 14:53 生平 30:30 悼词 52:13下葬 悼词全文: 在风云激荡的1945年,我亲爱的爷爷,出生于⼀个革命家庭。我的老爷爷,我爷爷的父亲,⼀生为革命奔走疾呼。革命的信念和火种,言传身教,传递给了他的每个子女,包括我的爷爷。 1965年,不满20岁的爷爷加⼊中国共产党。同期,他响应国家号召,参军⼊伍,前往越南,参与援越抗美战争。战争期间,他荣立三等功,连续5年被评为部队“五好”战士。 1970年,经历过军队和战场的洗礼后,我亲爱的爷爷光荣复员,参加工作。2006年,离任退休。 工作期间,我的爷爷,连年获得市级、县级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工作业绩突出,同事赞誉有加。业绩突出,是⼀步步踏实干出来的;同事赞誉,除了是对他业务能力的肯定外,更多的是工作中每⼀天的将心比心。他想领导所想,也想下属所想,更想职责、党员身份要求之所想。 认识他的⼈,可能会知道他不善言辞,但书柜里一摞摞的荣誉证书和今天参加送别的各位领导同事亲友,证明他,行胜于言。 生活的另⼀面是家庭。我的爷爷是长子,家里的事,他不推脱,能力范围内的事,能帮则帮,能力范围外的事,也要再想想办法,尽力周全家⼈的需求。 我的爷爷和奶奶,养育了四个孩子。在谈不上富裕的家庭里,和每⼀个父母⼀样,他们总把最好的留给孩⼦。教不严,师之惰;养不教,父之过。每个孩子都要操心。我的爷爷以身作则,教育孩⼦们如何待⼈接物,如何明辨是非。如今,他们都是正直、善良的⼈,有能力面对自己生活里的困难,也能给别⼈以必要的关心。 在我眼里,我的爷爷是⼀个严厉的⼈,脾气不太好。但是我能感觉到他对我的照顾。他送我上学,风雨无阻;他供我上学,从不让我为钱为难;他勤俭持家,从不讲究吃穿,但会给我买最贵最好的衣服。他最高兴的时候,是我把奖状从学校带回家的时候。 爷爷年纪大了以后,耳朵不灵了,爱看书,不爱说话。只是跟我在⼀起的时候,他的话也会多起来。今年5月份,我和爷爷聊天时,还在谈论他当兵时的英雄故事。而今,这些话语,再也听不到了。现在,我只恨我们在⼀起共度的时间太少。 承蒙大家的照顾,他离开时没有太多痛苦,可能还有⼀些牵挂。亲爱的爷爷,请你放心,我们会照顾好奶奶,过好每个⼈的生活,努力地做⼀个有所担当,有所创造的⼈。 ⼀个⼈,做了职责内的事情,做了对别⼈有帮助的事情,就没有遗憾了。戎马报国显忠诚,地税事业尽担当。这是家⼈朋友们给他最好的评价。 我的爷爷,当之无愧地活过。 一个人不在了,只要大家还记着他,他就还活着。就像书里说得那样,人最要紧的事,首先是善良,其次是诚实,最后是永不相忘。 今天,你的子女、亲戚、朋友们都在这里。我们聚在这里,向你告别,为你送行。 亲爱的爷爷,让我最后再叫一声: 爷爷,你⼀路走好。 听友群:heishi121 于无声处InSilence RSS订阅链接:https://feed.xyzfm.space/pyceqf7wptu3 如果你有任何值得分享的故事,或者对于节目的想法和建议,欢迎邮件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60分钟
99+
1年前

《爱的艺术》:爱是勇敢者的游戏,先给予的人必得回馈 E.20

于无声处InSilence

于无声处InSilence听友群:heishi121,添加回复最喜欢单集即可入群。 我们所有人都不假思索地渴望爱,追逐爱。但爱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恐怕没人对自己的答案有 100%的把握。这可能是上帝或者先知才能准确回答的问题。 如果说有爱的先知,德国哲学家弗洛姆可能是潜在的人选之一。 弗洛姆1900年生于一个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为家中独子。1918年弗洛姆进入法兰克福大学学习两学期法学。1919年暑假后,弗洛姆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改学社会学,次年至慕尼黑大学专攻精神分析学。纳粹在德国执政后,弗洛姆搬到日内瓦,随后又在到纽约、墨西哥城、芝加哥等地的大学任教。 弗洛姆一生坚持临床实践,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其中最出名的无疑是《爱的艺术》。 但是,弗洛姆一生的情史,或许让他在许多人看来,根本不像是一个完美的爱人。弗洛姆一辈子结过三次婚,还有多段长短不一的恋情。这在某种程度上,让《爱的艺术》这本书,显得更加奇异了。实际上,《爱的艺术》出版时,弗洛姆已经 56 岁。他已经具有足够的关于爱的实践的经验。弗洛姆在本书里谈论的爱,远远超过了爱情本身。 时间线: 3:05 关于爱的三个误解 5:23 爱为什么是人类的底层需求 11:46 一种不成熟的爱:施虐与受虐 15:41 爱是给予,但总能得到反馈 17:18 爱的四要素 19:16 生命是每个人想了解的奇迹 20:20 原生家庭与爱的关系 22:16 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 27:55 爱的实践:真正的大师不会浅尝辄止 34:20 爱是勇敢者的游戏 相关内容: 《大厂之外》 E1 驴嫂:被大厂优化后,我开始帮别人做优化 《爱的艺术》弗洛姆 “爱的先知”弗洛姆一生中的爱情故事 维基百科:埃里希·弗罗姆 《马尔特手记》里尔克 《小王子》圣埃克苏佩里 如果你有任何值得分享的故事,或者对于节目的想法和建议,欢迎邮件联系我们 于无声处InSilence RSS订阅链接:https://feed.xyzfm.space/pyceqf7wptu3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35分钟
99+
1年前

陈行甲:一个辞官的中国网红县委书记 E.19

于无声处InSilence

于无声处InSilence听友群:heishi121,添加回复最喜欢单集即可入群。 一个县委书记的权力有多大。陈行甲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县委书记昨天晚上做个梦,第二天也能实现。 担任巴东县委书记五年多的时间里,陈行甲大量的会议视频出现在网上,让所有人看到了一个一身正气的县委书记的模样。成为一个网红书记,其实是陈行甲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因为敌人的实力太过强大,一度让他进入精神病院治疗。他只能依靠 50 万的巴东百姓,和他坐在同一排的对手进行殊死一搏。 实际上,陈行甲不止这一面。他是清华的研究生,英文流畅,曾在芝加哥大学公派留学。他爱写诗文,作为一个县委书记,所有的演讲稿几乎都是自己亲笔写成。他喜欢唱歌,曾在各种公益项目里献唱。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曾经获得过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陈行甲,最终做出了辞官的选择。 时间线: 1:15 以子为贵的母亲 10:46 爱情传奇:热烈和曲折的故事 35:39 陈行甲的仕途之路 44:16 分水岭:清华之旅 48:42 密歇根湖畔的芝加哥大学 55:10 巴东5 年:人民的名义 71:33 人生下半场:公益事业 相关内容: 《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 陈行甲在党建会上的讲话 良子访谈录:陈行甲 如果你有任何值得分享的故事,或者对于节目的想法和建议,欢迎邮件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73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