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精神》:现象学如何影响我们的空间实践?|第99期读书会

本期推荐书籍:《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存在、空间、建筑》【挪威】Christian Norberg-Schulz 现象学的视角让西方20世纪的哲学领域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二元对立,我们开始从思考是什么到思考怎么是,即从what到how的转变。现象学强调“体验才是一切真理”,将人们的视角从一种强调系统脉络,强调逻辑的思想“教条”,拉回到关注个人亲身的主观感受。这种思想也深深的辐射到了各种学科。 这也不是我们第一次讲述现象学和建筑学之间的关系,这些学者们通过自己的主张和研究,力图像从业者和读者大众传播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一种人的尺度和文化尺度的空间理念。当我们反思过去几百年数值至上、自上而下的建筑学时,建筑现象学为我们扣响警钟。科学也是一种哲学的分支,抽象提取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近似,它不能够代替事物本身。作为一个“自由人”,所看到的就是物其本身,当我们抛却抽象粗犷的数字化的空间概念,反而以更细微的视角来体会生活中的微妙感觉,场所的精神得以显现。 我们相信,我们所处的世界,也终将因为我们的认识和实践而改变。 本期主播 言十、殊昱、SY 时间轴 01:00 20世纪现象学的诞生 05:00 为什么现象学如此重要? 12:30 现象究竟是什么? 16:20 胡塞尔:体验即真理 19:20 海德格尔:《住居思》《存在与时间》 25:20 舒尔茨简介 28:00 空间的概念:物理·心理·建筑 31:10 建筑空间是存在空间的“具体化”“结构化” 44:00 空间特质与场所精神 48:00 人的存在以个人为单位 51:40 空间、文脉与场所 57:30 人的体验和参与赋予场所以精神 1:01:40 建筑现象学影响了我们的空间实践 主题音乐 Bosques de mi Mente - Estoy solo, respondio el eco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无茶舍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Bosques de mi Mente - Estoy solo, respondio el eco

66分钟
99+
10个月前

重看《哈尔的移动城堡》:童年的白月光,如今依然拨动心弦吗?|儿童节特辑

本期推荐动漫:《哈尔的移动城堡》宫崎骏 在儿童节来到之际,我们回顾自己童年最浓重的一抹亮色。 还记得小时候大家互相传阅的漫画书吗?还记得在课本和练习册上用稚嫩的线条留下的漫画吗?还记得和朋友们共同创建的“幼稚”的小游戏?还记得手工课做成的小武器吗? 在今晚我们一起回看宫崎骏重映的《哈尔的移动城堡》。当我们成长了,小时候的童话故事中的白月光好像也换了一种样子,我们开始在意逻辑,研究作品背后的故事。但即使如此,我们依然会被其中画面的张力和奇幻色彩所打动。 我们依然热爱,那个创造了无数奇幻梦境,纯粹世界的载体,那些画面所展现的无法言语的叙事魅力。 “大部分人都不想长大,只是没办法继续当一个小孩。” 或许那个已经走远的童年,才是我们每个人心中不灭的白月光。 在儿童节来临之际,不管你多少岁,都祝大家儿童节快乐! 特邀嘉宾 老蔚 本期主播 言十、殊昱、sy 时间轴 00:30介绍嘉宾老蔚 01:03聊一聊各自小时候的课余休闲 02:00言十的童年:同人游戏策划 03:45老蔚的童年 06:52前辈李建和极乐鸟 08:22老蔚《异世界讨伐老班》 12:25 sy的童年 13:33殊昱的童年 18:15宫崎骏《哈尔的移动城堡》 30:45长大的烦恼 31:50宫崎骏头号黑子:押井守 37:50纪录片《梦与狂想的王国》 40:30达成沉浸感的重要因素 45:29高畑勋 48:54铃木敏夫 49:23宫崎骏作品中的女性 50:35押井守锐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59:32画面的表现力 01:06:35两个主要角色的塑造 01:08:37批判工业色彩 主题音乐 哈尔的移动城堡-人生的旋转木马-CMJ 倍赏千惠子 - 世界の约束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无茶舍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76分钟
99+
10个月前

《知觉的世界》:睁开眼,拥抱科学与感知共存的真实 | 第95期读书会

本期推荐书籍: 《知觉的世界:论哲学、文学与艺术》,【法】莫里斯·梅洛·庞蒂, 王士盛, 周子悦 译 / 王恒 译校,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05 本书是梅洛·庞蒂于1948年在法国的收音机节目中演讲的文字稿整理。梅洛·庞蒂在他的著作《知觉现象学》提出,感知对于人的存在起到了重要且不可否认的意义。现代艺术和现代思潮也让我们重新看见了知觉的世界,比如立体主义和表现主义绘画,不再以笛卡尔空间坐标系衡量一个均质的世界,而是承认了空间的非连续性和异质性,强调了人本身在空间中的重要性。 知觉的世界既不需要精密仪器的测量,也不需要精准公式的计算,当每个人睁开眼,相信自己所体验的一切就是真理本身。 本期主播 言十、殊昱、SY 时间轴 00:35 《知觉的世界》书籍简介 04:16 感知和理性的简单介绍 06:37 加斯特罗错觉 07:04 感知之于科学并不是错误,承认个人感知的存在 12:57 空间的感知:数字测量与心理地图 14:21 经验的变化 15:03 现代性与知觉感官 16:40 知觉谈不上正确与否 17:06 知觉不需要被量化 17:58 建筑后评估与个人性的抹杀 19:09 波粒二象性与准确性 21:03 笛卡尔的蜂蜡例子证明感官的不可信任和理性的绝对正确性 22:43 知觉的世界与现代艺术 26:14 绘画画的是一种观测者的感知,而不是一种客观的测量事实 36:58 立体主义与对空间的感知 39:04 龙吟甜品 41:19 文学的比喻与人的经验使文学富有趣味性 43:16 恋物,情节,物哀 48:58 接受一种模糊性,草稿性 主题音乐 Beauty of Life - Master Class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无茶舍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56分钟
99+
11个月前

《工作、消费主义与新穷人》: 劳动节谈劳动,穷是一种罪恶吗?| 第92期读书会

国际读书日推荐书目 《工作、消费主义与新穷人》,【英】齐格蒙特·鲍曼,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1 4月23日是国际读书日,本期节目推荐的书籍希望大家喜欢! 还有一周就是五一小长假,借此机会我们通过阅读著名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的作品《工作、消费主义与新穷人》来审视我们的劳动节、工作、以及工人之间的关系。每个人总是在工作中期望能逃离贫穷的困境,而消费主义又让打工人们把自己赚来的工资主动或被动地花费。穷人是被社会创造的工作伦理所分离出来的一部分人,进而创造出消费主义来剥离他们的欲望,成为不合格的消费者。 那么,穷是一种罪恶吗?穷人就没有资格有尊严地有较好的生活质量地活着吗?我们在本期节目中,将深入讨论与本书相关的研究问题。 本期主播 言十、殊昱、SY 时间轴 00:39 书籍背景介绍 01:41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 05:11 鲍曼简介 06:00 书籍内容简介 07:03 什么是工作伦理 07:23 工作伦理的外显前提 10:22 福利机构与人道主义 11:46 三和大神 14:10 不合格的消费者 17:04 被世俗赋予的工作价值是被工作伦理所割裂的 18:14 工作伦理的内隐假定:工作即正义 20:31 《年会不能停》 26:20 需求的上升和产能的上升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 27:00 公司需要无穷尽的数据增长 30:31 生育是一种消费行为 33:27 工作伦理在减少穷人的过程中成为一种普世道德价值观 40:43 社会决定了人的稳定和流动 43:29 现代社会从生产者社会转变成消费者社会 49:37 福利政策与福利体系 52:40 福利体系的商业化与私有化,与消费社会绑定 56:03 贫穷即犯罪 58:19 逃离工作伦理 1:08:12 大隐隐于市,脱离于消费社会的评判体系之下 主题音乐 Purr -- Pandrezz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无茶舍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74分钟
1k+
1年前

《景观社会》:景观构建的影像拜物教,我们该如何应对?|第91期读书会

本期推荐书籍: 《景观社会》,【法】居伊·德波,1967 商品的生产以景观的积聚为先行条件,并引起了社会时空结构的变化,一种“伪循环时间”构成了景观社会的内在规定,商品拜物教已经发展为影像拜物教,使人们以“主体”的自觉进入到消费社会的资本逻辑之中。 在这期里你将听到: * 分离与异化 * 视觉与景观的关联 * 虚无主义与“去体验化” * 图像、凝视、分裂与统一 * 景观社会的文化与意识形态批判 本期主播 言十、殊昱、SY 时间轴 01:18 从居伊·德波到情景主义国际 02:15 《建筑与现代性》 [比利时] 希尔德·海嫩 04:00 《日常生活批判》《日常的深处》 08:35 《资本论》VS《景观社会》 * 09:20 大量景观堆积 * 10:30 消费“展现消费本身” * 12:15 从异化到分离 * 15:40 从陌生化的劳动到陌生化的生活 18:30 《历史与阶级意识》卢卡奇 20:50 以视觉为中心,有距离地、被动地“看” 24:00 分离既是景观的开始也是景观的结束 * 24:20 生产的分离 * 25:30 产品的分离 * 27:40 劳动者与产品的分离 * 28:30 生产者之间交往的分离 * 29:00 劳动时间的分离 30:00 景观带有的权利属性 32:30 虚无主义与“去体验化” 35:00 被消费过去和无人在意当下 42:10 成为一个合格的消费者 43:40 被加工后的景观包围出信息茧房 50:10 景观社会的文化与意识形态批判 52:00 自发捍卫景观的合理性 53:30 《一千五百万的价值》一切反叛的声音终将被整合进景观秩序中 59:30 被娱乐化粉饰并逐渐消解的社会矛盾 1:02:30 景观的崇拜属性,创造“伪需求” 1:06:02 符号创造的消费奇迹 1:11:25 被赋予消费义务的我们与产能过剩 1:12:30 被景观重塑的生产与生产关系 1:16:50 消费序列和符号秩序共同创建的“消费美学” 1:22:19 唤起欲望比欲望得到满足本身更“值得”愉悦 1:26:30 当信仰被景观构建,当自欺欺人不再是讽刺 1:30:40 符号天然具备崇拜属性和凝聚力 1:35:07 作为个体,我们如何应对景观社会? 1:37:15 入世不陷,出世不脱;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主题音乐 《缸》-草东没有派对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无茶舍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98分钟
99+
1年前

2024北京郎园书市:春上书山约你来见!

哪些新书让我们慕名而来?又一季书市又一次盛宴!1%的有备而来+99%的惊喜! 作为郎园图书市集的老游客,在已经公布的摊位阵容中,我们发现了不少之前期待的新书,因此期待着到现场和出版社的编辑老师聊一聊。没想到现场给我们带来无数意外之喜的好书。那么事不宜迟,请欣赏本期书单! 本期主播 三点吃茶:言十、殊昱 本期推荐书籍: * 1. 《生而无权: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特多】埃里克·威廉斯,记号,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2.《体无完肤:我们与害虫的战争,一部社会和文化史》,【美】丽莎·T·萨拉索恩,记号,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3. 《游戏与人》,【法】罗歇·凯罗瓦,明室Lucida,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4.《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一战中东,1914-1920》,【英】尤金·罗根,理想国,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5. 《娜塔莎之舞:俄罗斯文化史》,【英】奥兰多·费吉斯,理想国,四川人民出版社 * 6.《创造欧洲人:现代性的诞生与欧州文化的形塑》,【英】奥兰多·费吉斯,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 7.《金与铁:俾斯麦、布莱希罗德与德意志帝国的建立》,【美】 弗里茨·斯特恩 ,理想国,四川人民出版社 * 8.《知觉的世界:论哲学、文学与艺术》,【法】莫里斯·梅洛·庞蒂,江苏人民出版社 * 9.《禅宗哲学》,【德】韩炳哲,中信出版集团 * 10.《日常的深处》,王小伟,中信出版集团 * 11.《无地可依:后工业时代芝加哥的家庭与阶级》,【美】克里斯蒂娜·J`沃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12.《虚境奇谭》,【美】C.A.史密斯,阿拉法文化,安徽文艺出版社 * 13.《斜目而视:透过通俗文化看拉康》,【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 14.《视差之见》,【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 15.《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场对价值的探寻》【美】罗伯特·M·波西格,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 16.《问道:一部全新的中国思想史》杨念群,重庆出版社 * 17.《美术馆指南:基于设计的角度》唐克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 18.《哲学进化论:一场关于世界、意识、道德的无止境追问》李浩然,天地出版社 * 19.《湖山:张岱和他的美学世界》老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美】墨磊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1.《X的悲剧》【美】埃勒里·奎因,新星出版社 * 22. 《后现代状态》【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守望者系列,南京大学出版社 时间轴: 00:16 今年的书市 05:43我们看到以及买了哪些书 07:54《湖山:张岱和他的美学世界》 09:50关于书籍设计:《虚境奇谭》 13:05《移动的圣城》和《来者是谁》 16:55《生而无权: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 23:07《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场对价值的探寻》 25:50 韩炳哲《禅宗哲学》 27:24《体无完肤:我们与害虫的战争,一部社会和文化史》 34:47《日常的深处》 39:25《哲学进化论》 41:43现场的引路人:编辑大大 43:50《知觉的世界》 45:40《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一战中东,1914-1920》 49:50真实的阅读状态 59:46《无地可依》 01:03:45《后现代状态》 01:05:18《美术馆指南:基于设计的角度》 主题音乐 spring - 久石让 一格格 -卫兰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无茶舍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74分钟
99+
1年前

永恒终结了,但那个拨弄世界的权力就不存在了吗?|第88期读书会

本期推荐书籍:《永恒的终结》,艾萨克·阿西莫夫,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4 24世纪,人类发明了时间力场。27世纪,人类在掌握时间旅行技术后,成立了一个叫做永恒时空(Eternity)的组织,在每个时代的背后,默默地守护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永恒时空以一个世纪为单位,并视每个世纪的发展需要而加以微调,以避免社会全体受到更大伤害。通过纠正过去的错误,将所有灾难扼杀在萌芽中,人类终于获得安宁的未来。然而,这种“绝对安全”的未来却在某一天迎来了终结。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因果链,仿佛从四面八方涌来的黑暗,即将吞噬全人类。 一次偶遇使得主角开始质疑永恒时空,他们奉之为“圣经”的职责是人类福祉还是理性傲慢?永恒与未来之战即将拉响! 本期主播 三点吃茶:言十、殊昱、sy 时间轴: 03:30 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 07:43 《永恒的终结》1955,简介 11:03 时间悖论 15:08 永恒时空是什么? 21:04 永恒时空是否应该具有权威性?他们的权力又来自哪里? 25:07 理性分析与感性综合的碰撞 34:06 没有对错,只有立场 36:22 科幻黄金时代的浪漫主义 43:30 自由派VS保守派 44:15 稳定与突破:是什么阻碍了发展? 48:00 不讨喜的主角,矛盾且真实 55:30 人性构建了虚拟的真实感 56:50 飘忽的命运 1:01:00 永恒的权力 主题音乐 紀元前の銀河帝国,メアリーオザワ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无茶舍

66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