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5日是我们读书会正式上线小宇宙播客的日子,今天所有茶友们迎来了读书会播客一周年纪念日。我们在这期播客中回忆整理了做读书会和播客的缘起经过,和制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一周年的时光中,三五好友因为各种原因分散全球各地,又因从全球结识的各路新朋友扩展了三点喫茶读书会的团队。 我们的播客涉猎了大部分从人文社科到艺术设计类的内容,其中穿插部分时事热点和阅读心得,每一位主讲人都有各自擅长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在三点喫茶的团队中,因为读书和交流的机会让大家都获得了全新的知识体系和成长。祝三点喫茶一周岁生日快乐,感谢大家的收听与关注,同时也祝愿所有听友们在播客中收获属于各自的特殊宝藏。 三点喫茶茶友会: 言十、殊昱、SY、大可 内容大纲: 0:43 读书会活动的起始 3:40 SY从写笔记的习惯到成为读书会主讲成员的契机 5:25 输入输出的学习方式 6:40 实体书和电子书 11:30 专业书籍与文学书籍的阅读方式 15:30 重新开始阅读文学类书籍的理由 17:06 童年的阅读经历 20:16 新文学类畅销书质量下降 23:10 独立书店 24:34 长篇内容的传播力量与短视频的较量 25:53 “沉浸式”的批判 35:37 读书、时间、效率 42:03 专业类书籍梳理观点展现了阅读者个人主观观点 45:32 阅读带来独立思考能力 48:06 在身边的体验中思考真理 52:24 处理身边苦难的智慧 54:59 知行合一,身体力行 56:24 团队简介 59:28 游戏研究 1:13:03 专业书籍与实践的关系 1:18:25 学术与实践的割裂 背景音乐:Happy Birthday to You --SergeQuadrado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人行CLUB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摄影小史(A History of Photography)》是本雅明的代表作品之一,其内容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脉相承,均为本雅明的佳作名篇。作为对摄影的解读,本雅明不仅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摄影出现后的一些变化与讨论的问题所在,也极为深入地讨论了摄影与艺术之间纠缠不清、若即若离的关系。 本雅明是一位跨界写作者,他以文人的笔触,独特的视角,综合的观察并理解世界。本雅明短暂的一生长时间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他的作品也如他本人的经历一样,带有一种“游荡”的气质。虽然其作品在早期并未受到重视,但却由于其丰富的内容和敏锐的视角,在后来影响到了各个领域的人,从哲学到政治,从建筑到戏剧,从艺术到文学都受到了本雅明思想的影响。 通过摄影,我们才能认识到无意识的视象,就如同心理分析使我们了解无意识的冲动。摄影中的灵光(aura)是时空的奇异纠缠:是遥远之物的独一显现,随远,犹如近在眼前。但随着灵光消逝,一旦真实性的标准不再适用于艺术的生产,整个艺术的功能也就天翻地覆。艺术的功能不再奠基于仪礼,从此以后,是奠基于另一项实践:政治。 关键词:本雅明;摄影;消逝灵光;艺术政治化;政治艺术化 主讲:言十 嘉宾:殊昱 茶友:SY、小高 内容大纲: 01:18 与本雅明的“相遇” 7:21 本雅明的特点 10:21 本雅明的一生 15:00 简要介绍摄影小史 19:50 特定的时空因素带来的距离 21:44 场所的权威给艺术品以权威 22:30 艺术,从仪式到消费 26:20 艺术的神圣性和唯一性 28:00 ⼀种虚伪的虔诚 30:50 摄影与AI绘画的相似处境 37:14 aura的含义 40:00 摄影中的无意识视相和面相学 44:20 艺术VS建筑/艺术与大众消费 48:45 政治的艺术化 50:00 未来主义 54:00 艺术政治化 59:00 法兰克福学派 1:07:00 法西斯的自恋和脆弱 1:18:00 政治与艺术的关系 1:24:00 《理解布莱希特》 1:25:10 布莱希特的戏剧 1:29:00 整体艺术 背景音乐:Marcus Hernon's Air - Joanie Madden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人行CLUB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弗洛伊德作为现代心理学的开山鼻祖之一,把人们对于梦境的认识提高到了另一个新的维度,即潜意识的活动。从此之后,人们不再把梦境当作恐惧的事情,而是用更具有个人色彩的解释来认识每个人自身。从远古时期开始,人类文明对于梦境的理解和记载数不胜数,有关于民间的奇闻轶事,有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也有关于哲学思辨的奇思妙想,这些常常出现在现代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中的内容在古时候都曾属于梦境,也属于人类对自我和世界的探索认知的过程集合。 认识自我的道路千千万万条,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从外界了解人类能力的强大,却鲜有机会从内在探索自我的形状,而《梦的解析》则是探索自我内心世界的一把开门的钥匙。不仅仅每一个人需要探索内心世界,整个由人组成的社会也需要由心理学理论进行分析,这便是后期发展的精神分析与社会学之间的联系。《梦的解析》固然有其局限性,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性”在精神分析中的原因,忽视了其他对于潜意识影响的因素,而他却确立了“性”本身作为人类链接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重要桥梁的观点。“性”作为人类不断向前探索发展的原动力,这种“生”的力量使每个人感受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在探索意义的过程中逐渐接近对人类和世界认知的真相。 同时,精神分析作为分析世界和人类心灵的媒介,让众多看似分离的学科有了更多的关联性,比如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和心理学等。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对于媒体的研究也是基于精神分析和其他学科的交叉碰撞而产生对后现代社会的全新认识,从而推动了文艺界优秀作品的诞生,成为众多艺术家作品的灵感发生源泉。本次读书会虽然以精神分析为主题,但是基于我之前关于游戏研究的多期内容,我将以精神分析为游戏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去审视游戏理论,这与前人关于媒体研究、大众文化和精神分析的理论类似。另外,精神分析把生的动力作为心理和社会现象的解释,与Jesper Juul在《失败的艺术》中提到的游戏的失败与酒神精神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人不断有力比多追求成功的可能性,所以才会有游戏不断失败再成功的一次次尝试。因为游戏的有趣并不在于表面逻辑的合理和冗杂,而是玩家内心的一种复杂的感受机制,游戏的乐趣如同解梦的主观分析一样,是人类认识自身心灵和外部世界重要的一把钥匙。 主讲:徐殊昱 嘉宾:言十、SY、逸文、asa 茶友:段小光 内容大纲: 0:53 重新认识梦境 13:41 介绍弗洛伊德 15:55 精神分析理论 17:26 弗洛伊德解梦方法论 28:18 梦是欲望的满足 29:00 梦的改装/融合 30:40 凝缩,位移,具象化,校订 32:48 梦中的符号 34:25 力比多 36:55 潜意识/前意识/意识/记忆 40:05 精神分析学科发展及其后世影响 43:35 文化艺术理论批判研究 48:55 控制梦境的能力 50:49 梦境和主观的解释 55:09 梦境的内容和符号象征 58:46 潜意识和大数据的比较 1:00:58 心理咨询与自由联想 1:05:54 阻抗 1:17:00 精神分析作为理论研究的工具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人行CLUB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每当提到电子游戏,脑海中闪过的大多都是耳熟能详的商业游戏和商业游戏公司。随着近几年独立游戏在单机游戏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一些独立游戏公司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却在市场上并不是十分占据优势。Jesper Juul的这本书Handmade Pixels: Independent Video Games and Quest for Authenticity通过独立游戏这一视角,审视了电子游戏是如何通过独立游戏这一形式逐渐让游戏变得有趣,同时也批判了部分商业游戏因为经济因素背离游戏乐趣的主旨。 本书标题中提到的像素制作,是一部分独立游戏为了快速达到游戏制作目的的技法之一。比如RPG Maker这些以极简的美术风格规避设计师将太多的精力投入到非完全必要的美术素材之中,像素风格是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因此作为独立游戏,应该注重表达游戏机制和思想本身,去过度研究和游戏内容无关的表现形式是没有必要的。独立游戏让电子游戏回归游戏的乐趣本身,因此它也是反对现代性和消费主义的。 主讲:徐殊昱 茶友:言十、SY 内容大纲: 00:31 商业游戏与独立游戏的区分 06:21 独立游戏的美术表现形式 7:35 为什么独立游戏反对AAA级照片写实 9:49 RPG Maker 11:05 游戏美术的风格对应玩家对游戏的理解和设计师对游戏内容的表达 18:36 独立游戏简史 19:06 有关独立游戏开端的四个故事和观点 24:36 独立游戏与游戏批评 27:24 步行模拟器 28:39 安全的游戏 29:54 以目标为导向的主动游戏行为 30:41 设计师需要将玩家的注意力从理性的最优化策略转移开 32:48 开放世界游戏 33:29 独立游戏反对现代性 36:30 德勒兹的根茎理论 38:08 独立游戏类型 40:51 独立游戏不需要被分类标签所限制 43:13 所有好游戏都可以被视为解谜游戏 45:20 独立游戏工作室之于商业游戏公司 47:50 独立游戏的就业市场与困境 49:44 游戏的美术素材对游戏性的影响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人行CLUB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本期读书会介绍了Jesper Juul教授的书籍A Casual Revolution: reinventing video games and their players,在这本书中他主要研究了休闲游戏如何将游戏这个大品类推广到大众视野,从而电子游戏也不再是曾经非常小众的娱乐项目。虽然现如今电子游戏有硬核类型的,也有比较休闲简单的游戏,但在Jesper的研究中,他认为游戏从最初并没有分任何品类,而是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分化出不同难度的游戏类别,也分化出了普通玩家和硬核玩家。因此,休闲游戏不应该被认为是游戏边缘化的产品,而是让游戏变得更加大众化的媒介。 主讲:徐殊昱 茶友:言十、大可、SY 内容大纲: 00:37 艾尔登法环与消消乐 5:25 游戏鄙视链 11:54 什么是休闲游戏 13:11 休闲与硬核游戏的区别 14:20 玩家对于休闲游戏和硬核游戏的刻板印象 16:50 休闲游戏的五个要素 20:54 蜘蛛纸牌和扫雷 28:22 休闲游戏简史 31:54 休闲游戏与游戏玩家的交互方式 39:00 为玩家服务的游戏 42:09 听歌的鄙视链,大众音乐与小众音乐 49:00 换皮游戏与游戏体量 56:00 游戏、个人体验与生产价值 1:02:03 游戏行业与行情 1:17:05 游戏创意与借鉴 1:31:46 产生情绪价值的游戏 1:36:25 游戏中的快乐与负罪感 1:40:44 益智类游戏与游戏的价值感 1:45:20 非生产性的娱乐与真实的快乐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人行CLUB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透明性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始于上个世纪年代,由柯林罗提出所发表的文章《透明性1》、《透明性2》。 本次讨论再一次强调了《透明性》要解决的问题、其时代背景和柯林罗分析逻辑的同时提出其中后半段存在的矛盾点。 以《透明性》出发此,讨论了人与物质(信息技术领域),人与空间的关系(建筑)。以此为起点,我们讨论了以皮埃尔·布尔迪厄为代表的关系理论哲学的基础概念,畅聊了翻译中的误读,艺术的表达与解读,建筑的设计,技术等等方面的思维发散,感谢孙睿和大可为我们打开了不同角度的视野。 嘉宾:言十、孙睿、大可 茶友:SY,迟祝 内容大纲: 00:55 《透明性》到底讲了什么?为什么讲透明性? 03:40 《透明性》中存在的矛盾 05:19 透明性组织了什么? 07:00 东西方差距和中国建筑教育 14:00 透明性涉及到其他感官吗? 16:40 空间透明性VS时间 24:30 关系理论哲学 25:50 《实践理论大纲》皮埃尔·布尔迪厄 30:37 翻译中的误读 35:40 语言的局限性,所有的语言都是翻译 39:45 艺术的可读性和表达性 42:40 关注实践本身而非实践结果 45:00 建筑的功能与意义 47:50 美学与意义在现代艺术中的分离 52:40 空间在人对自身理解中的关系 54:26 “网红建筑”以二维的思维设计三维的空间 1:04:20 推荐书籍《Meeting the Universe Halfway》 1:07:00 “失控”的技术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人行CLUB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透明性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始于上个世纪年代,由柯林罗提出所发表的文章《透明性1》、《透明性2》。 本次内容以柯林罗提到的透明性理论为基础,阐述建筑中的实际透明和现象透明的概念,并通过对现代主义绘画、立体主义绘画、格式塔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的比较,对透明性概念设计发展历程的研究,进一步深入解释透明性的概念及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并对比了包豪斯和柯布西耶之间的对透明性的不同阐释,一次分析现象透明性和物理透明性(字面透明性)在建筑中的不同体现。 关键词:透明性;立体主义绘画;建筑形式;组织关系 本期茶友: 主讲:言十 嘉宾:孙睿、大可、迟祝、SY 内容大纲: 02:08 透明性的发展线索 3:44 柯林罗的学术经历与特点 9:06 何为透明性? 16:20 物理透明性 16:44 现象透明性 19:32 绘画篇:从塞尚到立体主义绘画中的透明性 26:30 从立体主义到建筑透明性 33:00 城市组织方式与透明性的矛盾 36:40 推荐金秋野的讲座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人行CLUB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上期回顾: 第42期读书会,我介绍了游戏研究学者Jesper Juul最著名的一本书《失败的艺术(The Art of Failure)》,他在这本书着重定义了游戏的一个重要元素“失败”。这本书出版于2015年,而他的第一本书Half-Real出版于2005年,是他作为游戏研究方向的博士毕业论文。为了追溯他从游戏研究早期的思想和研究目标,从本期开始我将从他四本书的第一本书开始,介绍Jesper Juul个人的游戏研究之路。 游戏研究始于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世纪之交,一群对游戏热爱的学者们期望用学术的角度,让游戏从被边缘化的地带走向学术化和理论化。游戏研究被分为两个主要的争论派别:游戏性/Ludology和叙事性Narratology。Half-real这本书通过将电子游戏放置于规则和虚构世界之间的位置,巧妙地解决了这个争端,也重新定义了游戏的边界。 关键词:游戏研究;游戏学;叙事学;游戏理论 本期茶友: 主讲:徐殊昱 嘉宾:言十、SY、大可、思馨 内容大纲: 1:44 叙事性和游戏的分歧 7:12 效果论、AI、涌现、康威生命游戏 18:23 游戏的定义与不被定义 29:20 游戏研究与游戏的被边缘化 38:06 叙事性和游戏性额并列关系 43:26 老虎机是不是游戏 58:47 游戏是外延的语言 1:16:15 游戏画风与游戏性对游戏评价的影响 背景音乐:mixkit-tech-house-vibes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人行CLUB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第42期读书会,我介绍了游戏研究学者Jesper Juul最著名的一本书《失败的艺术(The Art of Failure)》,他在这本书着重定义了游戏的一个重要元素“失败”。这本书出版于2015年,而他的第一本书Half-Real出版于2005年,是他作为游戏研究方向的博士毕业论文。为了追溯他从游戏研究早期的思想和研究目标,从本期开始我将从他四本书的第一本书开始,介绍Jesper Juul个人的游戏研究之路。 游戏研究始于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世纪之交,一群对游戏热爱的学者们期望用学术的角度,让游戏从被边缘化的地带走向学术化和理论化。游戏研究被分为两个主要的争论派别:游戏性/Ludology和叙事性Narratology。Half-real这本书通过将电子游戏放置于规则和虚构世界之间的位置,巧妙地解决了这个争端,也重新定义了游戏的边界。 关键词:游戏研究;游戏学;叙事学;游戏理论 本期茶友: 主讲:徐殊昱 嘉宾:言十、SY、大可、思馨 内容大纲: 1:10 《失败的艺术》回顾 2:40 Half-real 简介 4:10 游戏研究背景 14:46 在游戏规则和游戏虚构之间的交互 19:13 电子游戏和传统游戏模型 25:00 游戏规则与游戏为何为悖论 34:22 游戏叙事 40:40 规则和叙事的融合 43:19 Jesper Juul的个人立场: 电子游戏是规则和虚构的结合 背景音乐:mixkit-tech-house-vibes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人行CLUB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上期回顾 本次读书会的主题为探索南美洲种植园工人和锡矿工人的民间信仰中“魔鬼”的社会意义。陶西格(本书作者)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商品拜物教”等概念,当地以恶魔形象为核心的本土信仰调解了前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和资本主义物化生产模式之间的冲突。这种混合的信仰体系,是南美洲原住民社会在与资本主义及世界市场扩张交锋的过程中发展出的一种特定的“文化”回应。从野蛮时代到文明社会,宗教信仰从来都不只是个体的心智问题,而是一个与公共生活、集体制度密切相关的话题,隐喻着一个社会的权力生态、集体意识与公共制度。 关键词:商品拜物教;宗教;魔鬼信仰;南美洲;种植园;玻利维亚矿脉 本期茶友: 逸文、言十、迟祝、SY 内容大纲: 02:30 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 9:16 基督教中拒绝偶像崇拜,拒绝可视化 13:30 西方视角的傲慢 15:30 丰县事件背后的民俗伦理与法治 26:26 平等主义视角VS摸消“落后野蛮” 29:50 差序格局与内向教化VS契约精神与法治规训 37:10 全球化背景下对不同文化的态度 39:14 意识形态与执行上的不同姿态 44:58 统治的文化 48:08 统一带来的凝聚力和其背后的文化流失 54:40 文化保护与文化发展 59:10 城市文明与法治文明的重要性 背景音乐:Bosques de mi Mente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人行CLUB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本次读书会的主题为探索南美洲种植园工人和锡矿工人的民间信仰中“魔鬼”的社会意义。陶西格(本书作者)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商品拜物教”等概念,当地以恶魔形象为核心的本土信仰调解了前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和资本主义物化生产模式之间的冲突。这种混合的信仰体系,是南美洲原住民社会在与资本主义及世界市场扩张交锋的过程中发展出的一种特定的“文化”回应。从野蛮时代到文明社会,宗教信仰从来都不只是个体的心智问题,而是一个与公共生活、集体制度密切相关的话题,隐喻着一个社会的权力生态、集体意识与公共制度。 关键词:商品拜物教;宗教;魔鬼信仰;南美洲;种植园;玻利维亚矿脉 本期茶友: 主讲:逸文 嘉宾:言十、迟祝、SY 内容大纲: 00:58 《南美洲的魔鬼信仰与商品拜物教》,陶西格 1:40 哥伦比亚山谷种植园中的魔鬼信仰 3:55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07:55 外来天主教和本土信仰的冲突 08:50 玻利维亚矿脉中的魔鬼信仰 13:50 魔鬼,一种异化的过程 15:40 《礼物》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人行CLUB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上期回顾: 我们需要生活方式的变革! 所有经济的发展,都会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方式是政治、商业、文化的形式呈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具象化。 随着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极速发展,我们在商业形式上诞生了很多新内容,新连接,新渠道,而这种商业模式和商业环境的改变,并没有诞生出极具吸引力的生活方式。 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是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超级IP就是一个原创内容生产者,可以指一个人,也可以指一个团队运作的品牌,这个原创内容生产者具有特定的人格魅力,自带流量就是拥有很多关注者与粉丝,在源源不断提供优质原创内容给用户的同时,用户也用商业购买行为对超级IP进行支持和追捧。 大环境:目前我们面对的情况是,从物资紧缺时代进入物资过剩时代,从信息为王到信息爆炸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很多时候面临的是如何选择购买对象的问题。淘宝上,同一种商品对应好几个品牌,同样的商品贴上不同的品牌会产生不同的销售渠道,不同的价格,不同的描述。。。。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困难,商家获取客户成本越来越高,然并卵的是客户转化率 (实际购买) 和留存率 (回头客) 都不乐观。 这可能是因为在这个碎片化信息充斥的时代,顾客的注意力稀缺,这也就很难将目光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品牌上。 因此,商业品牌势必要进行人格化,用强烈的性格特征提升记忆点,留住目标客户的心。 本期茶友: 馨馨、言十、大可、迟祝、asa、殊昱 内容大纲: 02:00 超级IP:一种被高度推崇的商业文化符号 05:20 保留传统不是保留古旧 11:59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6:00 自下而上的构建出新的秩序 17:00 华与华 和蜜雪冰城 23:40 宏大叙述 28:40 不同的设计和不同的受众 34:00 文化在当下的批判中显现 40:07 中国的幅员辽阔与文化认同的普遍性基础 42:06 黑格尔认为何为统一 50:00 对外来文化的大量吸收VS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形成系统供人学习 56:12 文化不等于历史 1:02:40 并不在意文化输出的文化输出 1:08:40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过程的缺失 1:10:10 一种毁灭和统一的文化 1:20:21 文化及社会意识的转变需要时间 1:22:25 文化会在宏大叙述中慢慢被消解成为一种口号 1:37:00 文化输出背后的话语权之争 1:39:00 言出法随的支撑 1:41:00 谈谈TICTOC听证会,市场之争?安全之争? 1:48:20 自媒体的发展正在悄然改变历史的记录方式 背景音乐:the beat of nature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人行CLUB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