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00:19 误区一:AI会创造同等数量的新工作机会 * 与工业革命不同,AI行业可能无法创造与失业人数相当的新岗位 * AI产品的边际成本接近于零,无法像移动互联网那样养活大量下游服务者 * 即使长期就业平衡恢复,对当下失业者来说已经错过了职业黄金期 05:13误区二:AI没有情感,无法替代需要情感的工作 * AI虽无真实情感,但具备情感理解和沟通能力 * AI情感能力下限稳定,适合情感低度介入或长期情绪消耗的工作 * 医护、客服、教育等需要耐心和基本同理心的岗位面临较大替代风险 11:17误区三:AI只会替代低薪工作 * 横向比较:高薪脑力工作(程序员、设计师等)反而更容易被AI替代 * 纵向比较:同一职位内,资深人员和管理层确实比基层员工更安全 13:29误区四:AI无法替代人类背锅 * 历史表明人类会逐渐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安全感变化 * 相关法律法规会随技术发展而完善 * 企业决策由老板制定,成本效益是主要考量因素
[00:00] AI 当前发展阶段及窘境 [00:05] AI 发展到可复盘阶段,类似移动互联网 12、13 年状态 [00:55] AI 现处发展阶段,商业模式未成熟,割裂感明显 [02:19] 调研发现用 AI 稳定赚钱者少,赚钱方式难持久 [04:02] 目前最普遍 AI 创收方式是卖课等,类似炒股生态 [04:22] AI 与工业革命、移动互联网革命对比 [04:34] 老板对 AI 赞不绝口,因可省人力成本 [05:26] AI 面临窘境,空提效率却少有人受益 [06:07] 工业革命伟大在于解放创造社会需求 [07:47] 工业革命其他技术也延展了需求值 [08:42] 总结工业革命伟大之处不只提效率 [08:46] AI 对普通人生活影响有限 [08:46] AI 带来内卷,对普通人生活影响有限 [09:34] AI 虽提升效率但未刺激需求增长 [11:05] AI 效率提升尴尬,未让多数人受益 [11:25] AI 对普通人生活影响小如鸡肋 [12:52] 作者对 AI 长期发展不感悲观 [13:09] AI 突破现状的四个方向 [13:13] AI 突破现状的四个方向,首先提升自身能力 [14:01] Deepseek提升文字内容,生产方式 AI 化临近 [15:35] AI 突破方向二,转向更广泛生产领域 [16:59] AI 编程发展迅猛,有望快速追平人类 [17:32] 未来关于 AI 的视频预告 [17:32] AI 带来的是内卷还是发展? [18:18] AI 辅助科研有潜力方向 [18:45] 聚身智能发展及对未来影响 [21:05] AI 对普通人影响系列预告
今晚要打的辩题是《元宇宙中的虚拟祭祖仪式能否替代线下传统祭祀》,我打双持,两方的四辩(结辩)
本期节目录制失误,老蒋这边声音质量不佳,听众朋友们不好意思。 马俐管家,B站百万粉丝的家政清洁频道,以几次“封神榜”家庭(囤积癖客户的脏乱差环境)出圈而闻名,观看体验头皮发麻和解压兼具。 在流量之外,他们是一家成立4年的专业家政服务机构。 2024年11月底,马俐管家做出了全网数千万流量的爆款视频,原视频标题以及传送门—— 「鏖战百万级蟑螂大军(非虚数),心理阴影面积比太平洋还大」 - BV1ZozzYyEVR 00:00 - 玛丽管家创始人讲述从国企转型做清洁区UP主并开启家政创业,包含创业初衷及组织化创业过程。 06:59 - 分享新媒体运营策略,涉及从金融转新媒体后的流量运作及线上线下融合促业务增长方法。 17:05 - 探讨线上流量与线下服务平衡、内容创作与专业服务转型,分析专业服务和流量变现关系。 24:40 - 阐述家政业务拓展,如向收纳、宠物清洁转型及成为美好生活管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1:50 - 介绍清洁收纳业务营收与覆盖城市情况,对比创业陪跑和加盟模式,探讨加盟竞争力。 37:41 - 分析陪跑业务、电商直播对营收的影响,团队分工情况,以及高端清洁服务定价和市场需求。 45:59 - 挖掘深度清洁服务潜力,分析用户画像,探讨自媒体时代培训成本和员工招聘问题。 55:51 - 讲述保障高品质服务的文化制度,分享创业愿景和平台规划。 01:07:34 - 讲述清洁视频到心理关怀内容创作历程,探讨高端家政服务面临的挑战和影响。 01:21:57 - 分享创业中的自我成长和心态变化,分析家政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00:00 - 引入:年终观察(上下合并) 00:33 - 郑州夜骑 - 24年最能代表社会情绪的事件 01:45 - 我们活在叙事之中 05:04 - 上个周期中存在的两种叙事 08:38 - 「赢学」叙事赢不下去了怎么办 14:29 - 再次引入:年终观察下半期 - 寻找生命激情答案 15:28 - 叙事中的错误答案:仇恨共同体叙事 23:00 - 错误答案2:宗教&市民社群 23:45 - 过去的个人叙事的瓦解 25:11 - 前文整理:各种叙事的问题 25:45 - 新时代的新叙事应该是什么? - 自我实现式的叙事 38:05 - 不算答案的答案:去责任化 46:24 - 结语:个人发展的路,不止一条
00:00 - 引入:半年的武威春种之行与本次的嘉宾:蚂蚁森林刘晨 01:15 - 蚂蚁森林项目再介绍 11:16 - 质疑与误解:蚂蚁森林到底在干嘛 15:22 - 蚂蚁森林作为某种倡导者,这个项目想要去推动比如种树治沙的进程时,会有多少参与方? 21:33 - 蚂蚁森林项目内部有多少工作人员? 24:25 - 蚂蚁森林项目在全国的分布情况是? 30:02 - 刘晨近半年的蚂蚁森林行程 31:11 - 蚂蚁森林走到了第八年,种树量还在快速增长吗? 32:05 - 为什么想要去走一走呢 46:40 - 蚂蚁森林有没有摸索出一套方法论去转化经济价值? 51:24 - 生态移民相关问题 52:27 - 刘晨的云南路线规划? 59:43 - 蚂蚁森林项目的工作成就感与明辨 1:03:55 - 具体和蚂蚁森林有关的人的案例 1:07:50 - 蚂蚁森林拍到了雪豹第一次出现在了云南的影像 1:12:20 - 结语:蚂蚁森林八年了,我们做了啥,我们未来还想做啥
牛腩的短剧调研文档 https://www.mubu.com/doc/nDQeOfsdi7 牛腩收到的短剧汇总文档 https://www.kdocs.cn/l/cdjYnCSHx7Qf 牛腩参考的一些短剧相关文献—— 生活的景观与景观的生活——论短视频时代的影像化生存 - 刘永昶 “社会加速”语境下网络微短剧的叙事时空特色分析 - 石天悦 网络自制短剧中的狂欢现象研究 ——以《万万没想到》系列为例 - 杨柳青 网络微短剧受众互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王欣 抖音平台竖屏微短剧的创作特征研究 - 郭婷婷
我进步了,被一小时时长驯化了
录到一个小时小宇宙自动停了
受邀参加了小野酱的播客节目,咱这也发一版稍有不一样的版本,有部分内容我觉得挺有意思但是小野酱那边没放进节目,正好在这传一下。 00:00 - 引入:知识夜校与学术酒吧 02:15 - 主播们自己会去学术酒吧吗 08:59 - 学术酒吧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43:22 - 这些形式会是持续性活动吗 55:26 - 城市夜校对学术酒吧的延展 59:38 - 为什么学术酒吧能如此出圈
00:00 - 引入:我们都是关雅荻 01:14 - 正题:网络青年纷纷做「MOMO」——「豆瓣MOMO」是什么? 02:44 - 关雅荻:「拉黑MOMO使用者」& 社交媒体使用准则 06:22 - 史炎&关雅荻 —— 平台规则无可厚非VS平台也不对 10:19 - 蒋松筠:「MOMO的里和面」—— 匿名对舆论环境的公共性影响&平台的监管责任 vs 互联网梗传播&MOMO诞生的因果倒置 14:46 - 老蒋提问关雅荻:你怎么理解「爹味」这个词? 16:52 - 老蒋追问关雅荻:是否察觉到自己有种喜欢把自己的价值观用来包裹他人的习惯? 20:50 - 老蒋再问关雅荻:你现在再看那篇文案,会改吗? 22:34 - 老蒋奇袭关雅荻:你针对的是哪类「MOMO」? 25:11 - 老蒋盘问关雅荻:MOMO假想的负面行为的实质是什么呢? 26:17 - 蒋松筠:年轻人的一些攻击行为反而是防御行为 28:12 - 史炎&关雅荻:我能理解一点陈思诚了 VS 中国电影产业还差了一百个陈思诚 29:39 - 史炎:没有「这种MOMO」或者「那种MOMO」,只有「MOMO」 37:10 - 蒋松筠&关雅荻:平台的算法责任 VS 算法的「中立」 43:47 - 史炎:没有什么比「吵架」更鲜活 46:58 - 蒋松筠:被倾听的权力 50:21 - 小野酱:个人公共化意识的缺失 57:13 - 小野酱&松筠:B站梗——「谁问你了?」 57:52 - 蒋松筠:因果辨析&表达者的社会责任 01:02:55 - 史炎:MOMO的存在的合理性 01:07:39 - 闲聊 01:08:14 - 抽问题时间 01:08:14 - 朋友还能发展成恋爱关系吗? 01:09:42 - 关雅荻这种舆情公众人物怎么应对? 01:12:19 - 作为一个IP怎么来抵御网络暴力? 01:13:30 - 关雅荻老师是否认为MOMO就是哥谭的小丑? 01:13:44 - 小野酱在以男性为主要视角的圆桌会议中有什么女性视角? 01:18:34 - 史炎:「关雅荻」的定义权已然失格 01:23:43 - 关雅荻:我就是喜欢打断与被打断 01:25:45 - 尾声:回归应许之地。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