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牛腩的短剧调研文档
https://www.mubu.com/doc/nDQeOfsdi7
牛腩收到的短剧汇总文档
https://www.kdocs.cn/l/cdjYnCSHx7Qf
牛腩参考的一些短剧相关文献——
生活的景观与景观的生活——论短视频时代的影像化生存 - 刘永昶
“社会加速”语境下网络微短剧的叙事时空特色分析 - 石天悦
网络自制短剧中的狂欢现象研究 ——以《万万没想到》系列为例 - 杨柳青
网络微短剧受众互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王欣
抖音平台竖屏微短剧的创作特征研究 - 郭婷婷
https://www.mubu.com/doc/nDQeOfsdi7
牛腩收到的短剧汇总文档
https://www.kdocs.cn/l/cdjYnCSHx7Qf
牛腩参考的一些短剧相关文献——
生活的景观与景观的生活——论短视频时代的影像化生存 - 刘永昶
“社会加速”语境下网络微短剧的叙事时空特色分析 - 石天悦
网络自制短剧中的狂欢现象研究 ——以《万万没想到》系列为例 - 杨柳青
网络微短剧受众互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王欣
抖音平台竖屏微短剧的创作特征研究 - 郭婷婷
主播...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让你散架的超猛猪猪
8个月前
德国
82
蒋宝勤奋得让人感到陌生

不止是眯会儿
8个月前
北京
50
哈哈哈哈哈哈有一种围观老板听汇报的感觉,线上会议
HD604977n
8个月前
海南
34
每听到提问都会替牛腩紧张哈哈哈哈
Angelflight
8个月前
上海
30
播客一月四更的神话还在继续

榕仔
8个月前
江苏
19
韩松落:诺贝尔文学奖给出的趋势是小说的轻小说化。以前的小说在参与人类文明的构建和塑造,要把现实世界搬运到纸上来,所以事无巨细,要写场景写心理写内在外在的结构内部外部的历史,现在这种塑造已经完成了,搬运也已经告一段落,写小说只需要从纸到纸从词到词了。以前写一个渣男要费一本小说的功夫,现在只需要喊一声渣男,读者自然会自动引入小说和影像和流行文化经验里的所有渣男。
Jerry_勺
8个月前
英国
14
41:08 我从开头听到这里感觉牛腩君在表达的时候上来就是一个过程演绎,而不是结论或者观点先行,让我听着略微有点累,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HD604977n
8个月前
海南
11
52:52 这种旁听组会的感觉太刺激了

罗罗诺亚_33
8个月前
未知
11
1:47:46 蛮喜欢围观组会,过程中老蒋的思路会多次引起自己的思考,比如自己向上汇报的场景,哪里有待改进。我是第三方大数据服务商的社畜,从今年6月的数据观察,补充下短剧人群信息量,在抖快内容平台上的短剧受众和短剧app/小程序的应用端受众特征有些不同,短剧应用受众中三线以下城市、40岁以上用户占比高,内容平台上短剧受众更年轻化,尤其30岁以下用户占比更高,城市分布整体比较均匀,数据供参考啦~
哄哄_QTez
8个月前
广东
10
13:46 作为社畜,这里想说,牛腩的15部短剧筛选逻辑的确不够完备,覆盖面不广。但是如果他不是短剧爱好者,还强忍着看了这么多,也是挺难的。作为老板,老蒋是不是应该在牛腩看15部短剧之前,就审核一遍名单和筛选逻辑?这样可能更节约时间?(社畜思维)
云中行
8个月前
北京
8
1:45:16 一说短剧能想到的确实只有歪嘴龙王,还有就是逆天的恋爱短剧
bigbao235
8个月前
江苏
6
32:13 我有几次接触短剧的场景,每次都是周末,不知道从哪个广告里刷到,刷到付费环节,然后主动去找完整版一次看完。平时基本不会去看短剧。我感觉用碎片化时间消费短剧的场景不太多,短剧的优势就是爽点密集,又可以一次性消费完所有内容,如果用碎片时间去刷,那种一环扣一环的爽点反馈就不连贯了。大概有个四五次这样的场景,一次性花上几个小时被动刷了一部短剧。整体感觉就是把电视剧极度浓缩,只保留剧情矛盾和爽点,到关键情节点切下一集。

Odi0922
8个月前
北京
6
这么高产?!我将定期骂老蒋
婉婉子
8个月前
广东
6
46:39 老蒋的直觉是对的,短剧是一次性都放出来的,短剧的限免一般是在已经上线之后不太赚钱了才开始限免提升流量,再吸引一波用户,短剧的生命周期可以关注一下短剧日榜,看一下日榜上作品的排名情况可以估计出来作品的时效

ctsvasl
8个月前
四川
6
牛腩还是太拘泥于一些概念和理论了,忽略了现实和情绪上的观察

猫咪大王
8个月前
陕西
6
09:19 啊啊啊啊啊好有压迫感(虽然蒋宝已经尽可能客观和照顾对方想法) 知道为什么他以前骂哭过实习生了kkk

狐狸呀
8个月前
江苏
5
1:51:22 老蒋的声音跟我上一家公司的总监超级像(总监也姓蒋)…听这一期幻视曾经汇报工作的自己,边听边瑟瑟发抖,坚持听完!
不想进锅的小鲨鱼
8个月前
广东
4
1:44:53 老蒋说的是对的,大部分非短剧的受众,比如我,对短剧的认知就是“歪嘴龙王”“装逼打脸”,真的很反常识。
听到这里真的挺累,不要老蒋说个什么论断,一秒不到地就回答“对”“不对”或者“这个没法调研”呀……绝大多数时候都是需要思考、或者之后更细致地调研才能判断的。
但可能牛腩也是刚开始帮蒋宝做这个调研,任重而道远啊😂
O_Y
7个月前
上海
4
牛腩怎么点都点不醒

克罗姆扎kromzar
5个月前
黑龙江
3
牛腩太笨了。这个调研会是一场由“思维游戏”延伸出去的调查,总要先发散思维才知道该走哪些路吧,结果一直思路困在论文、戏剧理论里,同时对“新的可能”一点也不兴奋,牛腩就不是玩思维游戏的人的样子。老蒋说要他做笔记的时候也就像数学课抄笔记一样,就是茫然摘抄没概念。同时还一直为自己的正确性做辩解,学习态度真不太端正吧。但还是感谢二位用心做出的播客,有了很多收获。
少少少年
8个月前
江西
3
这里说明牛腩的互联网嗅觉确实不如老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