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3 一种悬浮在生活之上的生活方式

次要褶皱

大家好,欢迎收听次要褶皱,这是一档通过普通人的视角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我是主播有時見,这期节目是我的单口,想要聊聊都市异乡年轻人可能会遇到的一种:悬浮在生活之上的生活方式。 做这个主题的契机很偶然,因为我最近除了工作,剩下的时间都沉溺在看小说里了。熬了几个晚上,终于把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读完了,在第三部里有个小碎片击中了我,大概情节是:其中一个女主角莱农出于一种很微妙的心理,她在跟另外一个女主角(也是她的闺蜜)莉娜讲述自己的生活状态时,莱农选择把她本来很无聊甚至有点不堪的家庭生活描述得特别美好完满,莉娜听了之后没有认同,也没有拆穿,而是说了一句话,莉娜说:每个人想怎么描述自己的生活都可以。 啊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像是一个在他们故事里的津津有味的旁观者,一下子被冲撞到,不得不醒来,从故事回到真实的当下,然后忍不住去想:如果是我们自己,会用怎样的说法来描述现在的生活呢? 这个问题对于我这种都市异乡打工崽来讲,很难…因为我的生活离生活太远了,我找不到一种现成的叙述可以依附。后来经过了一些困顿的思考和挣扎、恍然(播客里有讲),我找到了一种语言层面的描述——一种悬浮在生活之上的生活方式。 悬浮在生活之上的生活方式,本身只是一种描述,如果我们想要沉浸到柴米油盐里,那这种悬浮感会让我们觉得很虚无;如果我们想要融入到其他生活方式里,那这种悬浮感可能会带来一种隔阂感;如果我们只是自然而然就悬着了,那就继续自得其乐吧! 我在想,站在地上的生活可能真的是迷人的,或许它真的可以熨平心里的褶皱,真的能让人活的结实舒展。但我不是那样活着的了,也不必非要将自己套在那样的模式里寻求庇护,我有我自己的活法儿啦~ 真诚地祝福你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的一种说法! 【本期音乐】 南澤大介 - At Zanarkand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每周更新。您可以在各类播客客户端搜索「次要褶皱」订阅收听,也可以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或微博「次要褶皱」进行互动交流。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可以分享到朋友圈或点击「订阅」。主播艺名会根据嘉宾艺名改变,但目前幕后只有一人,很在意每一份回应和反馈。感恩:) 【音频里提到的花花】 (很香的!)

20分钟
1k+
4年前

vol.22 你有多久没有真正的休息了?

次要褶皱

这期节目是我的单口,想要聊聊关于休息的话题。 很早就想要聊一聊这个话题,因为我自己是已经长大好久了,才慢慢意识到自己「并不会也无法彻底休息」,再加上最近像是「内卷」「996」「鸡娃」这些听到就忍不住叹气的词儿,在日常生活里越来越嚣张的出现了,让我觉得很不舒服,更加想要表达自己关于休息的想法。 但这期播客还是拖了很久才录制,原因节目里也有讲会,也是一次很有意思的克制自己不去使劲儿的体验。 其实所有想表达的,就是末尾的那段话:我们每个人都将是投入到海里的一杯水,你可以选择把自己装在一个瓶子里,拧紧,扔到大海里,这样你可以非常明确的看到自己的形状、清澈度等等。你也可以直接把这杯水倒进大海里,你可以顺着洋流去向任何地方,虽然没办法证明给其他人看,但你自己是知道这杯水一直都在的,它和大海在一起,但也并没有因此失去自己。 【本期配乐】 DJ Okawari - Flower Dance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每周更新。您可以在各类播客客户端搜索「次要褶皱」订阅收听,也可以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或微博「次要褶皱」进行互动交流。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可以分享到朋友圈或点击「订阅」。主播艺名会根据嘉宾艺名改变,但目前幕后只有一人,很在意每一份回应和反馈。感恩:)

25分钟
25k+
4年前

vol.21 不不:聊点关于码(创)字(作)的事儿

次要褶皱

——— 之前次要褶皱的嘉宾都是我的朋友们,而这次邀请到的嘉宾不不,我并不认识,单纯靠着他发在读库上的新作品《棋局》才慢慢有所了解。而他也不认识我,大概只是知道我是个播客主播。 我们完全抛开了彼此的社会身份,或者可能有的任何滤镜,像是咖啡馆里偶尔目光交汇的陌生人,就这样聊了将近两个小时,我个人非常享受这样的对话,但当时因为录制的一些问题,音频没有保存下来,永远的留在了那段时空里。但在那场对谈,不不感受到了我作为萌新的很多疑问,并决定抛开《棋局》这本书的,更多的以创作者的身份,来回应一些问题。 好啦,最后我想再提一下《棋局》这本书,并不是要为刻意宣传,我还不够格接广告哈哈哈。只是书最开头介绍了一种围棋的「三劫连环局」让我印象深刻,你可以想象有个三角形的框架,在ABC三个顶点都会发生一场厮杀,参与厮杀的是围棋里的黑子和白子,如果黑子在A出获胜,那白子会在B出获胜,如果黑子在C获胜,白子会立刻回到A出再次获胜,如果没有外力打破这种循环,那这将是一场没有尽头的平局。 接下来的音频里面有我自己的微弱体验和困扰的问题。不不作为多年编辑编剧和创作者,接住我的问题,做出回应,或许在另外一个时空里,他也会向其他人讲起把自己困住的问题。有的时候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样的三劫连环局里。厮杀、纠缠、无止尽。 【本期嘉宾】 不不(编辑/编剧/作者) 【主播/制作】 柳苏 【时间轴】 03:37 怎么找到自己想要写的主题? 07:50 被卡住怎么办? 10:43 创作的时候会假想读者吗? 12:19 市场反馈会左右创作过程吗? 14:20 交稿之后,会不会放下作品? 18:27 如果作品反馈不好,会怎么办? 27:00 成为创作者,要做好的心理准备是什么? 【本期配乐】 Frida Amundsen - Sing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每周更新。您可以在各类播客客户端搜索「次要褶皱」订阅收听,也可以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或微博「次要褶皱」进行互动交流。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可以分享到朋友圈或点击「订阅」。主播艺名会根据嘉宾艺名改变,但目前幕后只有一人,很在意每一份回应和反馈。感恩:)

35分钟
99+
4年前

vol.20 书店培训师阿威:我是个很俗的人

次要褶皱

很早就跟阿威约好要录播客,这次机缘巧合在杭州单向空间借到一处安静的地方,特别美妙。(但可能会有一些空间背景音,请大家多多包涵) 阿威自己的公众号上时常发布一些书店方面的讯息,他也有上过一些平台聊自己关于书店、图书行业的看法。他身上有些很「方便」使用的标签,比如:客家人、百年职校学生、前万圣书园员工、前中图网渠道经理等等。 但这期播客节目,会像关心其他人一样,关心一件事情:「在阿威眼里,『阿威』是个什么样的人」。 (图片为节目末尾,我们找到的一种答案) 【本期嘉宾】 阿威: 广西博白人 / 书店专业培训师 / 得到荐书团成员 / 北京开卷专栏作者 / 网易蜗牛读书领读人 / 社会学会社学术顾问团成员; 个人公众号:游子三月三; 个人微信号:15510357301 【主播/制作】 有时见 【本期配乐】 Frida Amundsen - Sing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每周更新。您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搜索「次要褶皱」订阅收听,也可以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或微博「次要褶皱」进行互动交流。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可以分享到朋友圈或点击「订阅」。主播艺名会根据嘉宾艺名改变,但目前幕后只有一人,很在意每一份回应和反馈。感恩:)

43分钟
99+
4年前

vol.19 无聊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靠近戏剧和创作

次要褶皱

这期音频是去年年底录制,当时嘉宾石头所在的话剧剧组来杭州演出,期间我们在西湖边的孤山公园随便找了个长椅聊了一下午。(所以,音频里你可能会听到树林里的鸟叫声,偶尔还有天空中飞机路过的声音) 录制之后,我拖着没有剪辑,因为一直没想好要以什么视角来制作这段很临时即兴的聊天。直到最近迷恋上石头安利的综艺《戏剧新生活》,这是一档关于话剧舞台创作者的综艺。黄磊发起,严敏导演,非常迷人。 《戏剧新生活》更多的聚焦于导演、演员本身和他们的现状,而这期播客是从石头——一位新手美术服装师——旁观视角去看舞台上的演员、导演和台下观众,以及他们之间的奇妙反应,当然还聊到了一些学生剧组的创作历程,非常的野生、有活力。我个人特别享受这种不远不近、不大不小、不高不低、不新不旧的视野,希望能感染到你~ 剧场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场合,那里的频率和我们所处的写字楼、商场完全不一样。甚至走进剧场的一瞬间,木地板的咚咚声就让人心里不自觉的静下来了。如果大家无聊乏味的时候,可以试着靠近戏剧一些呀,那里能给人一种「一直在场」的真实存在感~ (再次安利《戏剧新生活》~ 【嘉宾】 石头,在读研究生,曾参与影视创作和话剧创作 【主播/制作】 二狗,微博@次要褶皱 【时间轴】 01:52 从动画专业学生跨到剧组美术 04:34 从幕后视角看话剧舞台表演 09:07 话剧和影视剧的创作差异 13:16 话剧舞台上的「小意外」 15:14 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距离 22:41 话剧每一遍的表演都不一样 26:51 话剧舞台上常常被忽视的关键点 31:19 在影视剧组里的奇妙体验 40:59 剧组是个移动的小型社会 42:44 对听友说 【音乐】 开头:话剧《茶馆》部分音频 中间及结尾:音乐剧《巴黎圣母院》 Le Temps Des Cathedrales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每周更新。您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搜索「次要褶皱」订阅收听,也可以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或微博「次要褶皱」进行互动交流。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可以分享到朋友圈或点击「订阅」。主播艺名会根据嘉宾艺名改变,但目前幕后只有一人,很在意每一份回应和反馈。感恩:)

44分钟
99+
4年前

Vol.17 小石:在西班牙当住家老师,我又重新长大了一次

次要褶皱

小石是我的前同事,共事不到半年,她就拿到 offer 去了西班牙读书,同时也成为了一位西班牙住家老师,负责给两个小朋友教授中文。 此后,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在微信上聊天,常常是她发了消息,我忘记回复,而我想到什么发了过去,她也是意念回复。在漫长且清淡的联系里,很频繁的听她提及住家的爸妈和孩子。 去到异国他乡、住在并不熟悉的人家里,不得不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和家庭习惯,对每个人来讲可能都是一件会忐忑和好奇的事情。 而从小石细腻轻柔的视角看去,这样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反倒是多了很多浪漫和美好的色彩;更令人开心的是:她遇到了「另一个自己」,并因此变得更为舒展。 本期节目依旧没有织地很密实,更像用一群散点勾勒出来的星系,欢迎你进入到小石的清醒梦里。 【嘉宾】 小石 【主播/制作】 小王(微博@次要褶皱) 【时间轴】 03:05 勇敢点,让我们关系更近些吧 05:51 当住家老师,遇见了另外一个自己 08:11 去西班牙是个意外 09:42 我的住家家庭 18:02 对西班牙的印象 20:32 在西班牙,我的内在又舒展了一些 27:50 对听众说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每周五更新。您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搜索「次要褶皱」订阅收听,也可以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或微博「次要褶皱播客」进行互动交流。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可以分享到朋友圈或点击「订阅」。主播艺名会根据嘉宾艺名改变,但目前幕后只有一人,很在意每一份回应和反馈。感恩:)

32分钟
99+
4年前

vol.16 明妮:作为90后北漂一代,我已经很知足了

次要褶皱

「北漂」这个词会让人想到很多画面:一个人拖着行李箱走在空旷的马路上、早晚高峰挤地铁时的不适和无奈、埋在深夜的酒吧里狂嗨、被工作驱赶着慢慢变得强大… 但其实电视剧里演得——因为北漂而一夜暴富、或一无所有的人——都是少数。在这个超级都市里,真正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故事,都是似曾相识、但又各有造化。 本期嘉宾明妮给我们带来了属于她的北漂故事。 明妮研究生毕业之后机缘巧合来到了北京,成为了一名幼儿园老师。她在北京住过 900 块钱一个月的床位,和十几个姑娘共用一个洗漱间;为了挂号看病,要早上 7 点准时蹲守去抢号;也会在假期的时候,去打卡北京的各大景点、美食;周末也常和她的先生一起去爬山、摄影。 北京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每个人真实的欲望。而明妮目前的想法极其简单踏实:留在这里,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 (如果你也曾北漂或正在北漂,欢迎留言讲述你离开或留下来的想法) 【嘉宾】 明妮 【主播】 有时见(微博:次要褶皱) 【时间轴】 01:47 无心插柳去到北京 05:38 北漂党的世界不只是工作 11:45 北京三年最大的印象 15:51 如何平衡北漂的艰辛和快乐 19:41 看到各种层级的人,如何自处 28:18 对听友说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每周五更新。您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搜索「次要褶皱」订阅收听,也可以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或微博「次要褶皱」进行互动交流。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可以分享到朋友圈或点击「订阅」。主播艺名会根据嘉宾艺名改变,但目前幕后只有一人,很在意每一份回应和反馈。感恩:)

30分钟
99+
4年前

vol.15 拿着相亲的号码牌,等爱拐几个弯就来

次要褶皱

近年来结婚率持续走低,而去年年底某平台发起的「985 相亲局」也再次将都市婚恋焦虑放到了大众眼前。我们普通人对亲密关系本能的期待,和我们大部分人都未走入婚姻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所以,本期节目邀请到了两位嘉宾——帕尔卡(通过相亲结婚)和艾梅达尔(正在相亲中)——一起聊聊普通人在相亲过程中的考量和经历。 希望我们最后遇到的人,都如龙应台所说的那样: 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 TA 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主播/制作】 雅戈(微博@次要褶皱) 【嘉宾】 帕尔卡(女孩,通过相亲成功组建美满的家庭) 艾梅达尔(男孩,目前正在相亲中) (注:嘉宾及主播艺名均取自《塔希里亚故事集》) 【时间轴】 02:19 为什么选择相亲? 03:50 相亲的大概过程 08:10 如何看待相亲对象? 12:12 印象深刻的相亲故事 20:40 相亲是在异化人吗? 25:53 如果相亲是为了婚姻,那婚姻是什么? 28:30 前辈的成功经验 33:03 说给单身(但期待爱)的男孩女孩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每周五更新。您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搜索「次要褶皱」订阅收听,也可以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或微博「次要褶皱」进行互动交流。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可以分享到朋友圈或点击「订阅」。主播艺名会根据嘉宾艺名改变,但目前幕后只有一人,很在意每一份回应和反馈。感恩:)

35分钟
99+
4年前

vol.14 裸辞之后,我自由了吗?

次要褶皱

大家好,欢迎来到次要褶皱。这是一档通过普通人的视角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 今天这期播客,是我的单口,想聊聊疫情之下年轻人裸辞的话题。接下来你会听到两端独白,分别呈现了同一个人在裸辞一个月和裸辞半年后状态和想法。 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纵向追踪研究,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灵感。 (第一段独白背景音可能比较嘈杂,请多多包含:) (文字稿发布于公粽号:有时见呀) 【嘉宾/主播/制作】 有时见(微博@次要褶皱) 【时间轴】 0:50 裸辞一个月后的我 03:30 为啥会选择辞职? 05:13 「因为它显而易见的不明智」 11:02 裸辞后可能会遇到的共性问题 15:16 裸辞五个月后的我 16:12 回应「裸辞一个月后的我」的问题 23:38 进行自我探索后的收获 24:57 收获:情绪 35:59 收获:和人群的关系 41:22 收获:自己的关系 46:46 说给听友们的话 【音乐】 吴彤 - 好春光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每周五更新。您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搜索「次要褶皱」订阅收听,也可以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或微博「次要褶皱播客」进行互动交流。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可以分享到朋友圈或点击「订阅」。主播艺名会根据嘉宾艺名改变,但目前幕后只有一人,很在意每一份回应和反馈。感恩:)

50分钟
3k+
4年前

vol.13 想想办法吧,小朋友

次要褶皱

小时候发生的很多事情,其实会对长大之后的自己,产生很深远的影响(尽管我们并不一定能意识到); 而即使意识到了,即使知道很多道理,但好像对于遥远的小时候遇到的问题也无能为力。 因为已经过去了。 在这期播客里,我和两位相知近十年的闺蜜一起回到童年,以年龄相近的小朋友的身份,聊聊自己小时候的境遇、困惑和资源(大概内容参考时间轴)。 这一期节目,真的很…命运感。 可能平时完全想不起来的细节,在足够熟悉安全的氛围里,一点点的浮现,像一根银色的细线幽静地回应着我们为何长成现在的模样。 就像我在末尾「对听友说」部分里讲到的: 我一直处于一个误区,总是把小时候的那种困难的感受带在身上,而忘记自己已经长大了。就算小朋友面对一些超纲的问题解决不了,但已经长大了。 长大之后还是会要面临一些超纲的问题,但这个时候可能会多一些些智慧,去找自己的朋友,多借助一些资源,不要再自己一个人绞尽脑汁的去解题了。 总之,不要把自己留在那个难题里,把她带回来,带到现在。 【主播/制作】 竹竿儿(微博@次要褶皱播客) 【嘉宾】 豆豆、蒹葭、竹竿儿 【时间轴】 03:09 有没有特别踊跃的小朋友? 05:28 和小朋友吵架了,家长怎么办? 12:00 小女孩天生就是温和的吗? 17:21 小朋友也有「友谊」! 20:33 小朋友也有「爱情 」? 30: 20 总有一些「特别」的小朋友 37:20 超级讨厌使用暴力的大人! 47:52 为什么我们这么不一样!(高能!) 54:25 小朋友的性别意识 58:02 小时候留在身上的痕迹一直都在的 01:12:05 你们小时候会期待长大吗? 01:25:28 说给听友的话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每周五更新。您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搜索「次要褶皱」订阅收听,也可以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或微博「次要褶皱播客」进行互动交流。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可以分享到朋友圈或点击「订阅」。主播艺名会根据嘉宾艺名改变,但目前幕后只有一人,很在意每一份回应和反馈。感恩:)

89分钟
99+
4年前

vol.12 从普本学生到名校海龟的分野、突围及同归

次要褶皱

上周次要褶皱发布了一期节目《 一位双非、民办高校、年轻教师和他的学生们》,以嘉宾老王的视角,聊了聊他从教两年来的见闻和他的二本、专科学生。 而这期播客想从学生的视角,聊聊他们在面对结构性困境时的无奈和突破。 年少时,曾经有很多人都跟我们说过:那年夏天的考试很重要。但未曾经历过的人,很难真切地体会到那些「郑重其事」、「言之凿凿」背后意味着什么。而现在,那场考试已经过去了很多年,才似懂非懂的反应过来,交卷铃声过后,命运厚重的丝绒帷幕已经徐徐拉开。 这场游戏的残酷冷峻,是十七八岁的男孩女孩所无法想象的。也有很多人都被留在了那年闷热的夏天里,分数线像是避无可避的长鞭,而我们在梦里一遍遍地追赶、兜转、躲藏。 那今天就聊聊这件事吧。 本期邀请到了两位嘉宾 Nick 和 Owen。 Nick 是在国内读的本硕,现在在剑桥继续深造;Owen 在国内读的本科,在香港读的研究生;我在国内读的本硕。我们几个人的教育背景很不一样(有二本、一本、名校、海龟),所以想聚在一起,从个人的经历和体验出发,聊聊从二本学生到名校高材生之间的分野、突围,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殊途同归。 在上周节目发布后,我在微博和小宇宙上看到一些很宝贵的留言反馈。尽管普本、专科毕业的学生数量很多,但他们发出来的声音(或者能被听到的声音)真的很少很少。 而这期播客的初衷也不是鼓吹大家一定要争口气或者控诉结构性困境,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指责困境里的我们自己,而是希望我们能从「被设限」的状态里慢慢看到自己、看见他人。 毕业之后,这个世界上就有很多种游戏了。Konw your game ! 【主播/制作】 柳苏(微博@次要褶皱播客) 【嘉宾】 Nick、Owen 【时间轴】 02:59 一本二本学生的日常和遗憾 07:32 大学给普通学生带来的影响 14:11 第一学历对个体的影响及破局 30:30 给曾经结构性困境里的自己「支招」 38:13 客观的评价体系不应只有「学历」 48:34 焦虑,也许是被「上进心」绑架 57:18 监狱还是堡垒?去留由你 【音乐】 佐藤康夫 - 夜明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每周五更新。您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搜索「次要褶皱」订阅收听,也可以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或微博「次要褶皱播客」进行互动交流。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可以分享到朋友圈或点击「订阅」。主播艺名会根据嘉宾艺名改变,但目前幕后只有一人,很在意每一份回应和反馈。感恩:)

64分钟
99+
4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