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止到 2019 年,我国普通本科院校数量为 1265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 140 所,仅占本科院校的 11.07%。黄灯老师在 2020 年出版了《我的二本学生》一书,将大众的视线从 985、211 高校学生短暂地拉向了二本学生。推荐大家读读看,或者也可以收听随机波动 025 期节目《一本二本的尽头是否都是就业零件?》 但同时,还有一个同样庞大的群体未曾得到太多关注:截止到 2019 年,我国专科院校数量为 1423 所(比本科院校多 158 所),因为高职大扩招,2019 年专科招生人数达 483.61 万,反超本科 52.32 万。 本期邀请到老王——一位双非民办高校年轻老师,想通过他的视角聊聊自己的经历和他所看到的二本、专科学生。老王本硕就读于 211 高校,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做一名年轻高校老师。他在高校里需要处理授课、开会、比赛等繁琐的事务,同时面临科研方面资源匮乏、缺少方向的处境。这跟他所看到的专科生的处境,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没有资源、没有方向。 当大城市打工人困在「996/007」、「内卷」等日渐逼仄的境况里,远在四五线小城市里的专科生尚未感知到这样的游戏。他们大多数过着玩手机、打游戏的日子,在校时的诉求可能只是「拿证」、「找媳妇儿」。而当毕业之后,被放入社会的洪流之中,又该如何自处? 本期播客以老王的视角为切口,以双重曝光的方式瞥见了专科生的部分群像,希望他和 TA 们都能被大家看到。(我们聊得没有那么苦涩,希望您能带着温和的好奇心收听) 【主播/制作】 小汪(微博@次要褶皱播客) 【嘉宾】 老王,中原某双非民办高校老师 【时间轴】 02:00 为什么选择回小城市当老师 03:55 年轻高校老师的日常 08:34 民办二本学生和专科生的群像 17:35 年轻老师的挫败感和成就感 24:40 「他们不是不愿意,是没机会」 31:00 给听友们的建议 【音乐】 谷村新司-花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每周五更新。您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搜索「次要褶皱」订阅收听,也可以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或微博「次要褶皱播客」进行互动交流。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可以分享到朋友圈或点击「订阅」。主播艺名会根据嘉宾艺名改变,但目前幕后只有一人,很在意每一份回应和反馈。感恩:)
【嘉宾】毛一斗 【主播/制作】王二狗(微博@次要褶皱播客) 一斗是我认识的朋友里,非常放松自在的一个人。在办公室健身,在机场候机厅打太极,慢条斯理地聊他喜欢的武术、法语、戏剧等等。他似乎有种神奇的魔力,可以让周遭湍急的节奏变得舒缓。这点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宝贵。 一次偶然的机会聊到了听播客这件事情,我们都是得意忘形的忠实听众(此处表白张潇雨老师),同时一斗也抛出来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听播客是他的冥想形式之一」。 所以这期节目,想从一斗的视角,聊聊他在播客、武术、戏剧方面的经验,以及他关于「轻松自在」方面的心得体会。 在这次对谈里,我们聊到了:真诚、理解、信念、呼吸等等,乍一听很容易觉得是谈玄,但一斗给予了很多具体细节的解释和说明,而他本人也真实地践行着这些,希望能够给听友们一些启发。 这期播客是 2020 年底录制,在我们刚好聊到武术里对「平常心」的阐述、以及实践中的艰难,一斗收到了北京地区疫情的突发通知,他所在的小区在新冠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内,他还曾和确诊病例先后在一家砂锅粥店吃饭。当时的录制氛围一下子变得有些慌张,而后又逐渐舒缓、回归到一斗日常的放松。这个过程很奇妙自然,被完整地保留在了这一期节目里,作为见证、记录和践行。 世事万变,希望我们自在点。 【时间轴】 11:05 播客的使用心得 20:11 播客是冥想形式之一 30:32 如何做到放松自在 35:30 突发事件! 39:56 认清恐惧比目标重要 43:25 关于放松的可行性小技巧 45:45 改变是个「主观」决策 52:01 信念是「平静地打鸡血」 55:55 「不抱有期许」地真诚 01:07:42 武术上对僵化防御的理解 01:17:19 给听众说(含才艺展示) 【音乐】 Wildcat! Wildcat! - Please & Thank You 【关联】 1.播客中提及的 TED 演讲来自主讲人 Tim Ferriss:Why you should define your fears instead of your goals(认清自己的恐惧,比明确目标更重要); 2.关于「宇宙的终极信仰」,参照 Gregory David Roberts 的小说 Shantaram (中文译名《项塔兰》),第 23 章,选摘如下: https://shimo.im/docs/C83wcGdGPJWxYyKW/ ; 3.关于皮皮虾,更准确的数据是:人类有 3 种视锥细胞,而皮皮虾有 16 种。 4.结尾一斗念的那段话: Do not let your fire go out, spark by irreplaceable spark in the hopeless swamps of the not-quite, the not-yet, and the not-at-all. Do not let the hero in your soul perish in lonely frustration for the life you deserved and have never been able to reach. The world you desire can be won. It exists.. it is real.. it is possible.. it’s yours. 不要让你的火焰熄灭,一寸再一寸地消失在混合着「还不太够」,「尚且不及」,和「完完全全不是如此」的无望的沼泽当中。不要让你心中的英雄,因为那个你应得的却从来没能抵达的生活带来的沮丧挫败,而毁灭消亡。你期望渴求的世界正等着被挣得赢取。那个世界存在,它是真的,它是可以实现的,它属于你。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每周更新。谢谢大家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皮艇、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有反馈意见和合作意向,可以联系微博@次要褶皱播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次要褶皱。这是一档通过普通人的视角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我是主播柳苏。 本期邀请到的嘉宾:嘉莹和欧文,是我非常欣赏的两位朋友。嘉莹是在国外读的人文专业,欧文读大学的时候就创办了一个青年空间,后来又去香港读书。虽然他们身上有世俗上光鲜的履历,但都选择了一个非常接地气的生活态度。在他们身上,时常能感受到一种并不撕扯的张力。 这期播客录制了五个多小时,依旧没有按照既定的提纲聊,而是像之前我们在一个城市时的深夜畅谈那样,顺着话题里自生的动力,聊到哪儿算哪儿,但剪辑时意外发现:像是路边现做的蓬蓬的棉花糖那样,那根核心的小棍子一直都在。 我截取了部分聊天内容,做成了这期五十分钟播客节目,里面有聊到:受教育后的「回不去」、此处和彼岸之间拉扯、自我和外界之间的推挤、以及最深处的隐忧。 在这场真诚日常的聊天里,没有要以语言来传递任何理念的企图心,而是:不断的坦诚、碰撞、消解语言本身带给每个人的困境。 希望你不必严阵以待地听,而是闲闲散散地,就像大家坐在一起毫无隔阂地说着、安静地听着彼此心里最真实的想法。 【时间轴】 03:55 为何会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 13:47 所谓的逃避或者背叛 19:08 被「训练」的表达方式 32:00 永恒的「得不到」 42:07 自我和外界的拉扯 【音乐】 五条人—《上县城》
大家好,欢迎收听次要褶皱。 这是一档通过普通人的视角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我是主播大地鸭。 本期邀请到的嘉宾苍天鸭,她目前在日本居住,是一位资深日剧、动漫爱好者,而且还组建了一个开脑洞社群(帕勒芒之去吧大师球),把日剧动漫和哲学高质量的联系在一起。 本期节目通过苍天鸭的视角,以日剧和动漫为切口,谈及她在日本见闻和感受。 【时间轴】 03:52 那些年追的日剧动漫 07:39 喜欢的日本明星/演员 14:29 在日本追日剧的感觉 17:19 日本人的距离感有分国别吗? 20:04 日本职场女性的状态 29:25 日剧表达里的克制感 32:29 日剧/美剧/英剧的差异 【音乐】 日剧《逃避可耻但有用》的主题曲《恋》 【社群】 公粽号:帕勒芒之去吧大师球 【来自苍天鸭的安利】 动漫: ·《怪化猫》:适合喜欢日本文化、浮世绘,并希望深思一些社会现象的小伙伴; ·《柯南》:就是心头好!!! 日剧: ·《推理就在晚餐后》:拍摄手法有趣,适合想放松自己看看推理看看美颜的小伙伴; ·《昨夜的咖喱明日的面包》:冬日暖心,人总要向前看呀,适合希望得到治愈的小伙伴。 电影: ·《假面酒店》:推理,看大神们表演演技,适合喜欢推理悬疑的小伙伴; ·《每天回家都会看到老婆在装死》:关于亲密关系、治愈搞笑系列。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每周一更新。 谢谢大家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app等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有反馈意见和合作意向,可以联系公粽号:有时见呀。
大家好,欢迎来到次要褶皱。 这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 我是主播有时见呀。 2020 年快要过去了,那些深夜里的奔走愤怒、清晨雪地里踏出来的名字、那些追不上救护车的痛哭嘶喊、被留下的茫然无助……像飘在风里的窗帘,飘着飘着……就慢慢褪色了。 感觉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扭头回看的时候,大部分事情也记不得那么真切了。所以我问了身边的一些朋友,关于 2020 年他们一下子会想到什么,然后把他们的回答编织在一起做了这期播客。 可能这世上每个人的悲喜并不相通,但总归我们一起走出了这个年头,如果你不赶时间的话,可以看看这篇推文呀,这是今年风雪留在其他普通人身上的褶皱。 来年依旧各自为战,愿不忍人之心不死。 【音乐】 Erik Satie - Gymnopedies 2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 - 春节序曲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每周一更新。谢谢大家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app等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有反馈意见和合作意向,可以搜索关注公粽号:有时见呀。
大家好,欢迎来到次要褶皱。这是一档通过普通人的视角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我是主播柳苏。 本期邀请到的嘉宾云秋,他曾在万圣书店(国内最好的学术书店)工作,后来又从事博雅教育相关的工作。在他身上,时常能看到对书店和教育最纯粹、深沉的关切。本期节想通过和云秋对谈,站在离普通读者更近的位置,从书店的「不合时宜」切入,谈及「人」的不合时宜。 我们聊到了书店的意义:可能是「不那么现实的小世界」,可能是「栖居着各种杰出思想的处所」,可能是「超越搜索引擎、打破信息茧房的智识流通地」……我们猜想着走进书店的人:可能是打卡拍照的文艺青年,可能是吃完饭附近遛弯儿的居民,可能是愿意在书店花钱的读书人,可能是被收留的不合时宜的人……我们妄评着那些愿意开书店的人:可能并没有读过太多的书,可能有更多赚钱的机会,也可能并没有更多的选择,可能没那么高尚的英雄主义……但他们留在这个行业,日复一日做着可敬的事情。 最后,聊到了逻辑和散漫之间的张力,它存在于不同的行业、人群之间,甚至挣扎在同一个人的思想里。我们被教导着,社会在抽打着,甚至自己也在欲求着:去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人。 但真的要这样吗?真的只能这样吗?谁知道答案呢?不必回答。至少这三句话,不是问题。 【时间轴】 02:27 我的标签不是职业,是迷茫 08:44 书店:不那么现实的小世界 14:29 摸书的小学问 18:00 那些走进书店的人 21:57 呆在书店行业里的人 25:34 谢谢书店的收留 27:01 书店和知识付费提供商的分野 31:54 对听众说的话(推荐!) 【音乐】 五条人《鲜花在岸上开》 【关联】 萨特《恶心》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每周一更新。 谢谢大家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app等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有反馈意见和合作意向,可以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
冬至快乐,欢迎收听次要褶皱。 这是一档通过普通人的视角来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我是主播德令哈。 本期邀请到的嘉宾九月,自称是「年近三十的在读博士生」。本期节目通过九月的视角,聊聊国内高校博士生的生存/心理现状。 九月是我认识近二十年的好友,旧日印象里一直是个很浪漫的诗人,但在本次对谈中更多的窥见到一位博士酸楚又坚硬的内核。相较于清北哈耶的天之骄子们或者年纪轻轻论文傍身的学术新秀,我想九月的经历和见闻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更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吧。 在不到半个小时的对话里,其实点到为止的聊到很多细节,比如:农村孩子如何摆脱出身、大众看不到的博士跳楼、远超 996 的科研强度、疫情独守宿舍的三个月、冷板凳上的快乐等等。 九月习惯云淡风轻的说这些,而我却一直「逼问」他关于梦想的事情。特别惭愧和抱歉。直到临近结束的时候,他还是点了根烟,笑着简单说了自己的星辰。而最初「莫欺少年穷」的年少愤懑,也变成了九月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时间轴】 02:00 读博的契机 10:15 为什么选择这条路 15:00 读博的开心 19:13 读博难熬的部分 21:28 读博的理想状态是什么 24:16 大人谈梦想的羞耻 【音乐 】 开头:九连真人《莫欺少年穷》 结尾:周云蓬《九月》
大家好,欢迎收听次要褶皱,这是一档通过普通人的视角来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我是主播苏苏。 本期邀请到的嘉宾豆豆,她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主攻青少年、沙盘治疗方向。刚好我也开始接受心理分析有两个多月了。 本期节目里,我们会从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视角,聊聊心理咨询或者仅仅是关注内心,所给我们普通人带来的奇妙体验。 在节目刚开始的时候,豆豆非常贴心地做了一个「声明或提醒」: 在这期播客里聊的内容,可能会在每个人心里泛起不一样的涟漪,希望大家不用过度纠结措辞和内容,而尽量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体或情绪上的「感受」就好了。 如果对心理咨询本身或理论实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搜一些大佬们的公开课或书籍翻阅。本期节目仅从个人的视角聊聊自己的见闻和思考,没有那么多道理和知识点。 但我们勾勒了一些抽象的画面和意象,相信你在听的过程中一定能感受到其中滋养人的能量。 其中我个人非常喜欢的部分有: 对负面感受的羞耻感、不能说的秘密、心理咨询和现实生活的边界、个人童话、攻击性的表达、咨询师的存在价值、感受/理性在个体层面的拉锯、被看到的意义、内化的咨询师等等。 豆豆在末尾的时候说了一句很迷人的话,大意是: 「每次心理咨询可能只有五十分钟或一个小时,但是为什么它能起作用?可能是因为我们会把咨询师的角色内化掉,心里会出现一尊佛或者其他的形象。 当生活出现了问题,我们就会问问它,它就会给你答案」。 希望大家能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也能慢慢关注起自己的感受。 【时间轴】 02:05 听到什么,就是什么 11:54 为什么想要成为心理咨询师 19:00 个人童话/象征性的表达 24:48 心理咨询带来的改变 31:19 感性和理性在个人层面的拉锯 45:55 「被看到」的意义 【音乐】 康姆士《你要如何,我们就如何》 【关联】 《两百万岁的自性》
哲学和心理学乍一听是离我们生活很远的学科,常常令人产生艰涩难懂、故弄玄虚的感觉。但在真正接触这些领域的人眼里,这些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宝藏。 所以本期节目邀请到我很好的朋友蒹葭,她本科学心理学,毕业后曾从事运营管理和书店等相关工作,今年跨专业考上哲学研究生。对蒹葭而言,有两个层面的问题比较重要:1.思维认知层面;2.日常生活。她发现心理学无法解决她在第一个层面(思维认知)的疑惑,而哲学在思考这些领域更为本质的问题,并且提供了思考工具。 本期节目里,我们仅以个人视角,对谈了关于「哲学、心理学、自恋、无知、表达方式、和学习的关系、安全感、他人的评价、人生的意义」等等抽象的话题。可能会有些浅显、狂妄,但都是我们非常真诚的分享。 【时间轴】 00:02:08 蒹葭人生的两个层次 00:03:45 当我们思考的人生意义 00:10:10 学哲学给你带来了什么 00:18:40 不自知的无知 00:23:16 和学习的关系 00:29:50 哲学不够务实吗? 00:46:06 真正学了哲学,跟预期有什么不同? 00:48:10 最近一次为哲学感到心动 【本期嘉宾】 蒹葭,哲学研究生 【本期主播】 白鹭,公众号:有时见呀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双门洞《请回答1988》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每周一更新。谢谢大家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等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
本期播客通过「次要褶皱」发起人月半的视角,记录她最近两个月租住蛋壳公寓的经历、见闻、思考。 【时间轴】 01:38 月半在蛋壳租房的坑爹过程 04:58 蛋壳租户维权群里的情况 10:11 蛋壳、业主、租户之间的法律关系 16:46 蛋壳暴雷给人心带来的影响 22:06 租房中介机构的盈利模式 24:42 租房对于在外漂泊的年轻人意味着什么 【本期主播】 不默,媒体从业者 【本期嘉宾】 月半,自由职业者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问题出现我再告诉大家》五条人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每周一更新。 谢谢大家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app等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有反馈意见和合作意向,可以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
【本期嘉宾:不默】 她从小学六年级开始追星,到现在毕业工作,已经过去了十余年。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她并没有成为站姐或者偶像经济的收割者,而是和绝大多数粉丝一样,默默喜欢偶尔去看演唱会或新书发布会。但期间非常幸运的获得一些和偶像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也主动思考了很多,其中不乏一些哲学议题。 是粉丝被偶像改变了,还是粉丝和偶像本来就很相似? 如果把偶像类比成宗教信仰,那其中的机制又是如何? 本期对谈,通过不默——一个普通的追星女孩的视角,去试图窥探偶像或者信仰对于我们身边人的影响。 时间轴 00:00:54 不默的追星史 00:10:22 追星,图啥? 00:17:50 喜欢的偶像有什么共性? 00:21:06 不默追星的欧皇记录 00:31:34 喜欢一个人,到底喜欢什么 00:36:10 从宗教角度,理解偶像 00:40:42 阿云嘎为「热爱」去魅 00:48:18 是因为相似才粉,还是粉了才相似? 00:53:08 现在会如何理解追星? 01:00:46 彩蛋!! ----- 【本期主播】 月半,自由职业者 公众号:有时见呀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大家好,欢迎收听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的视角来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 本期节目通过四个问答来跟大家介绍一下「次要褶皱」 Q1:为什么要做「播客」? Q2::为什么要做「这个播客」? Q3:为什么要叫「次要褶皱」? Q4:是做给「谁」听的? 谢谢大家的收听~ ------------------- 【本期主播】 月半,自由职业者 公众号:有时见呀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