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度过完全与世隔绝的十天,会是怎样的一种经历?在本期talk中,Denny与大家分享了他远离世俗的十日冥想经历,并由此与Vivienne一同聊到了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以及在这个时代中「冥想」的意义。 嘉宾介绍 Denny Liu 一个喜欢创造和分享的人。 · 健康食品品牌乐纯的CEO · 正念小学生 · 不定期年更的博主 · 曾就职于全球最大私募集团黑石 · 最高荣誉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本期精华 你要做的就是去观察它本来的样子,而不是你希望它成为的样子。 它是一个平等心的练习,对于有感受或是没感受、愉悦或是不愉悦的无分别心。 当你没有先入为主地带着惯性去判断它的时候,先给自己隔了一个时间和距离感,去如实地感受它到底是什么,那个“什么”其实是没有什么好和坏的区别的。它不是一个智力的愉悦。 Being 比thinking更加重要。 如果你有练习冥想或者是内观,它就不会是一个「either/or」的状态,你会带着一颗平等心来看待所有的存在,而不会被这个力量吸进去。 你听到或者遇见了一件事,然后你会对它做出反应,这当中会有零点五秒的间隙,你一辈子所接受的所有教育都凝聚在这 0.5秒里。 冥想不仅仅是一个坐在蒲团垫上的修行,它可能就是通过给你带来这样一些小的方法,帮你回归到你在做的事业的场景中去体验那个当下。 时间轴 Ⅰ 引入 02:38 嘉宾介绍 04:26 最早接触冥想的背景 「葡萄干冥想」(raisin meditation) 07:24 日常练习冥想习惯 Ⅱ远离世俗的十日 08:41 开始这段远离世俗经历的契机 12:13 之前对冥想的理解,对这段经历的期待 14:44 十日内观(上):想要逃离铁栅栏的前三日 21:24 十日内观(中):“观”的修行 26:53 两个印象深刻的时间点 30:22 十日内观(下):摆脱标签 32:21 十日内观的收获 35:55 内观经历之后:日常锻炼与两个里程碑事件 Ⅲ重返人间烟火 49:03 冥想内观在创立乐纯的故事中占据着怎样一种角色 大时代下的两种组织方式 60:23 冥想、正念的意义与力量 67:37 目标感与正念践行 Ⅳ建议 73:31 给同行者的建议
今天的 Talk 有关两个殊途同归的旧友。她们在大学时代相识,一起创办了“玛丽”和“珍”的“玛丽珍”奶茶,毕业后又各自走入互联网行业轰轰烈烈的宏大叙事中,而今又奇妙地重逢于心性文化行业。在这一期里,她们聊到了这些人生关键节点的交汇与相似,与大家分享了她们有关大学创业、创造力与生命力、宏大与精微的关系、三同书院以及整个心性文化行业的见解。 明然 三同书院创办人 麟角设计中心联合创始人 VIPKID创始团队成员 毕业于四川大学金融系,长江商学院校友 本期精华 「明然」是师父赐予的,它如同纹身一样,它蕴含着一种感通的力量,与你的人生轨迹和心性变化都冥冥相关。 我们当初的离开其实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力的舒展,想要去到更开阔的地方见到更多更多不一样的人,体验更多的事物和不同的人生视角,这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都是更开阔的一种选择。 永远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趋势和范围下去思考,再去定位,接着再去看与自己的优势、愿望、能力相匹配的事情。这就是这些年来在我身上得到验证的思考方式。 创业者需要有看本质的能力,也就是洞见力,正如我们中国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如果你能做好烹饪这一件事,那你做更大的事情都一样。 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每一件事最底层的出发点,其实都跟心性是离不开的。这就像智者所说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最底层是“修心”。我在创业的过程中也体会到,无论做什么事,最终都是一个提升自己生命状态的过程,它都是一种修行,都是可以提升你心性的工具和载体。做麟角设计中心和之前的那些项目其实对于我个人而言,都是不变的,它们都是磨砺心性的一个过程。 持续不断的创造力的根源在于永远不背包袱,永远都像一个新生儿一样。不论曾经经历过多少成功或失败,将每一件事都看作是全新的开始,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是专注、全然的状态。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状态,同时,我们也都可以通过对心性的磨炼而达到这种状态。 佛陀创造了八万四千个法门,它其实正对应了这样的观点:在这个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相应的、能接受到智慧的路径。 时间轴 Ⅰ 片段摘取 Ⅱ 引入 02:34 明然介绍与经历(玛丽珍、VIPKID、三同书院、麟角设计中心) 04:06 本期TALK结构一览 Ⅲ “玛丽珍”:青春、大学、伙伴以及开始创造 04:52 大学时期开始做“玛丽珍”创业的契机 06:54 创业“玛丽珍”的经历、想法 14:53 离开“玛丽珍”的考量和计划 Ⅳ 互联网:轰轰烈列的“宏大”叙事 16:48 明然的VIPKID创业经历 18:46 宽广与精微:生命力与心的修养 22:03 谈麟角设计中心:艺术与传统文化的追本溯源 25:33 谈创业与创造 Ⅴ 殊途同归:正念、修心、回归内部世界 27:56 三同书院的创立:帮助每个人找到心的潜能 34:15 「三同时」的古典方法论 37:58 三同书院的独特之处 39:37 心性文化行业品牌的价值与异同 46:49 给修行路上的大家一些建议 50:12 理解佛法
欢迎收听Heartly Talk第二期!本期Heartly Talk,我们请到卜婷和陈文聪两位在戏剧与身心灵疗愈领域有多年研究的伙伴,来跟我们一起聊聊「戏剧与疗愈」。他们是多年陪伴的挚友,是一起工作的伙伴,也是爱意满满的夫妻。 卜婷 Hedy Bok 身心学教育者 三联中读冥想专栏签约讲师 耶鲁神学院硕士 普林斯顿大学比较文学学士 2018 Edwin Stanley Seder杰出跨学科研究奖得主 陈文聪 Michael Chen 身心疗愈师 导演 沉浸式体验设计师 Vivienne Heartly Lab创始人 时间轴 00:04 开场 00:55 嘉宾介绍 02:29 接触正念的契机 06:03 日常生活中的正念练习 09:21 正念在戏剧和疗愈中的运用 11:35 身体语言的象征意义 13:37 沉浸式戏剧的疗愈作用 16:09 生活中仪式感的重要性 19:51 文聪带领身体练习 23:30 身体练习背后的逻辑 26:39 卜婷分享疗愈的定义及疗愈四阶段 37:38 体验疗愈四阶段中的四个状态 50:40 卜婷带领一段身体冥想 59:15 文聪分享一段祝福 61:38 结语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