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可能)想听的MBTI测试结果来了!MBTI全称“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是美国作家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在20世纪40年代编制的一种人格测试。这一测试的基础来自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心理类型理论。MBTI为啥能这么流行?专家认为,除营销推动外,它确实契合了人类大脑的加工规律和当下的某些社会心态。这类测试的核心是把人分类,从而快速理解一个人或事物。两位主播的测试结果是什么?他们觉得准确度多高?欢迎你收听本期节目~ 🕙【播客时间线】 5:35 MBTI是什么 7:44 龙哥测试结果 11:45 Joe哥测试结果 15:40 龙哥的职业理想竟然是…… 18:54 英文名字透露性格 24:00 气质差别 33:18 性格优势 38:00 性格对职业影响 42:55 这种类型容易对负面评价走心 49:28 仍在完善价值观 55:40 聚会照相站位有端倪 58:37 测试准确度 1:00:58 MBTI为何再度翻红? 🧣感谢喜欢我们节目的听友~关注“逗儿瓣酱”同名微博,和主播互动,一起聊聊呗~
7月15日,周杰伦的个人第15张专辑《最伟大的作品》推出。在获得全网关注的同时,评价褒贬不一。本期播客,我们聊聊这张专辑的听后感,还有周董那些伴随一代人成长的经典歌曲。号称现在“不靠出专辑挣钱”的周杰伦及诸多华语歌手,为何很难有当年脍炙人口的好歌了?创新歌曲很难,我们还能找到好歌手、好歌曲和好作品吗? 听完本期播客,希望你能找到一部分答案。请你按下▶️ 收听吧~ 你对周杰伦的歌曲和华语乐坛有什么想说的,我们评论区见! 🕙 播客时间轴 03:25 《最伟大的作品》专辑听后感 07:10 哪首周董歌曲能忆起学生时代 11:48 为什么从《摩羯座》之后不再听周杰伦了 13:20 喜欢周杰伦的两类人 14:20 周杰伦的创作才华和心境变化 18:03 为什么地理老师也喜欢他的歌 19:13 男女创作型歌手的局限并不相同 22:30 海外一线歌手为何可以创作+赚钱两不误 26:29 对粉丝的定义今昔已不同 33:30 现在歌手打歌方式也在改变 38:00 泰团小众音乐推荐 41:34 听歌是私人记录,还是重在分享 46:20 当年通过“豆瓣电台”找到好歌,现在有什么渠道 53:12 乐坛发掘好歌如同开盲盒 58:00 时代的变迁:唱K已经转到线上 1:04:07 KTV的氛围感大于歌曲本身 1:08:03 在香港酒吧的一次大胆举动 1:11:28 周杰伦站台NFT大赚千万美金 1:15:17 华语歌手纷纷推出NFT,只挂名却和音乐无关 1:20:40 一人一句周杰伦的歌词来收尾 🎙️代班主播 Leon:喜欢港片的北方人,曾在香港酒吧“艺高人胆大”当众表演粤语歌 (微信ID/nonameisok) 特邀嘉宾 Trista:文化编辑。热爱影视、独立小众音乐和唱歌,现居香港(微信ID/shayangnala3166) 特邀嘉宾 Boris:喜爱欧美流行音乐,区块链小韭菜,熟知NFT和区块链行业趋势 🧣感谢喜欢我们节目的听友~关注“逗儿瓣酱”同名微博,和主播互动,一起聊聊呗~
你的周围一定会认识拖延症的朋友。有拖延症的人不到黄河心不死、总爱把事情拖拉到最后一刻。而与之相对应的提前症却少有人知。有提前症的人任何事情都有提前完成的倾向,哪怕需要为此付出额外的努力。 两位主播分别作为拖延症和提前症的代表,他们怎么解释自己的这种习惯,还有对工作生活带来的困扰?一起做播客,这种性格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 播客时间线 1:35 上期灵异节目后续 3:58 身为新闻人的龙哥最近去哪儿了(为什么放Joe哥鸽子) 7:05 “拖延症”与“提前症”引发两个主播的冲突 10:58 一个测试;你有哪类“症”状? 12:38 职场“拖延症”带来的后果 14:48 心理学家总结“拖延症”的五种成因 19:20 龙哥的“拖延症”竟源自海外创业经历?(黑人问号脸) 24:42 避免“拖延症”的一个小技巧 28:00 录播客期间“拖延症”的突发恐慌 32:00 拖延症在生活中也会付出代价 35:15 故事一:职场中拖延症与提前症的冲突 41:20 职场“老油条”的感悟 44:00 新人真的开始整顿职场了? 50:20 职场“摆烂”心态未必都是坏事 53:43 故事二:昔日好同事,如今“撕破脸” 1:08:19 DOING和BEING的平衡关系为何重要 🧣喜欢我们节目的听友们,欢迎关注“逗儿瓣酱”同名微博。和主播互动,一起聊聊呗~
7月8日,号称年度恐怖片、根据台湾2005年真实灵异故事改编的《咒》将在流媒体Netflix上映。本期播客,我们就从高雄发生的那件灵异故事聊起。 为何我们很多人都有“鬼压床”经历,难道有的人真具有灵异体质?两位嘉宾都亲历了入住酒店尽头房间后发生的怪事,难道酒店入住禁忌的传说真的存在?嘉宾分别讲述的故人托梦故事,让人不得不对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产生敬畏。 你遇到或听过什么记忆深刻的灵异事件吗,快来评论区和我们互动分享! 🎙️ 特邀主播Leon:前媒体人,现从事金融理财顾问。大学选修论文内容关于中国丧葬民俗文化(微信:nonameisok) 🎙️ 嘉宾—杨老师:某知名生活类期刊专栏作家。 🎙️ 嘉宾—Boris:曾在地产界工作多年,对风水知识略懂一二。 【播客要点】 04:45 开场热身——年度恐怖电影《咒》灵感来源故事(不含剧透) 10:43 近半数的人都有“鬼压床”经历? 18:00 如何驱散不好的“东西”? 19:45 嘉宾故事:四川凤凰山墓地旁的一家人“绝户” 25:19 入住酒店“禁忌”和建议 29:40 嘉宾故事:温哥华酒店半夜惊魂记 42:39 豆瓣灵异小组一则精彩故事 48:00 汶川地震后在朋友家遇到的怪事 51:35 为什么小时候喜欢去墓地和墓碑对话? 1:05 被唇印亲吻的王尔德墓碑 1:08 香港红磡夜景犹如灵异电影场景 1:10 豆瓣灵异小组另一则精彩故事 1:16 故人托梦的故事(1) 1:20 故人托梦的故事(2) 片尾曲:Sinister 🧣感谢喜欢我们节目的听友们~关注“逗儿瓣酱”同名微博,和主播互动,一起聊聊呗~
话不多说,我们和一位从1999年开始追星的粉圈资深粉丝,分享她的(追)星路历程。我问她:你快乐吗?她说:我很快乐!因为她的偶像,是能把她从emo的坏情绪中带离的人,其中也还有一些我能理解但未曾体会过的复杂情感。来听听这位粉丝的真心话大分享吧~ 📒【播客要点】 03:55 “超女”掀开全民票选偶像时代 06:18 粉圈思维“端水”是什么意思? 07:32 我是从这个特别地点开始追星的 15:45 谢霆锋是能将我从emo中拉回的人 23:00 女粉丝比例为什么比男粉丝多? 25:00 粉丝如何看待外界对“粉圈”的刻板印象 32:00 数据流量与明星价值是不是一种空转的矛盾 37:43 粉丝集资给BTS(防弹少年团)集资涂机身 39:40 还有“沉浸式”追星? 42:35 粉丝打投行为是如何形成的 44:20 我的初代氪金方式 48:53 同时喜欢很多偶像:如何做时间管理大师 51:10 我身边一半的朋友是来自粉圈志同道合的人 53:22 如何让粉丝觉得没有被冒犯 55:30 追星二十年,快乐吗? 57:20 如果有一天我的偶像塌房会怎么办? 1:02 工作性质让我特别需要迅速放松的方式 1:06 没有什么是对话不能解决的 1:16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的一句话,非常适合粉丝送给自己的偶像 🎙️ 本期嘉宾 Stevie: 野生谢霆锋LP/心系整个娱乐圈/多年追星老粉圈儿人/主业追星的前审计狗 🎙️ 特邀主播 Leon: 生活在香港的北方人/前媒体人/现从事金融咨询/最近爱上威士忌(微信:nonameisok) PS 补记——录制聊天结束后,Stevie特意送给三位“路人”朋友——Joe哥、Leon 以及没有参加本期节目录制的龙哥,每人一张阿云嘎的最新数字专辑《不朽的·THE ART》。她说,此举是“安利并提高一下偶像的路人缘”。真爱粉无疑了~ 😄
夏天真是有趣的季节。明明经历的是一个个湿漉漉、冒着臭汗的桑拿天,可总是忍不住与童年和青春联系起来。 有人说,“人在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过夏天——工作象征性做一做,恋爱象征性谈一谈,饭差不多吃吃行了,都是陪衬。过夏天,要长长地散步,虚度时间,听摇滚乐,让风吹过衣襟和头发,是第一重要的事情。 ” 随着北美的气候进入初夏,终于找到了做这期播客的氛围感。我们怀念童年时度过的暑假和夏日,从影视剧里的夏天找寻更多的意义。 在夏天,我们只需疯狂和快乐就好 。祝大家夏日快乐!🍉🍉 > 夏日纳凉影片推荐:《阳光灿烂的日子》、《菊次郎的夏天》、《海街日记》
本期节目已入选豆瓣播客2024新春精选推荐活动,欢迎在豆瓣收听、互动! crush [n.] 拥挤的人群;迷恋;果汁饮料;(不大熟识的)热恋的对象;暗恋;猛兽隔离区 👆这是英文单词 crush 的中文释义,也是有超过17万豆瓣组员(果汁饮料)“我今天遇到一个 crush”的小组简介。 本期话题始于我们几个朋友最近在微信群聊里“直播”分享的一次crush经历。由此引发的讨论,让我们发现交流日常生活中的crush瞬间,很疗愈,也有即时糖的甜蜜感。两位主播和嘉宾一起聊了聊各自crush的真实经历。这些故事发生在——街角的咖啡店、和朋友玩游戏时,尼罗河的一艘游船上,上学时吃午饭的机关食堂里…… 有人说crush的重点在于热烈与羞涩,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短暂”。crush就像是手中的一根火柴,那么短,慢慢地烧到了指尖,然后熄灭。熄灭之后,你心存感激,感谢它的光,也感谢它带来的轻柔之暖。 【时间轴】 03:10 近期群聊遇到一个crush;推荐豆瓣两个相关小组能满足每天获取此类信息的心情 04:17 我们对于crush的理解 07:35 分享豆瓣crush小组精华贴故事“和电影院认识的陌生人接吻了”(又名“绿豆啤酒”) 16:00 典型的crush具备什么特点 17:58 推荐“爱的三部曲“:讲述浪漫crush的电影作品 20:25 为什么女生更喜欢分享crush故事 24:59 两性关系间的日常欣赏,有表达空间和中间地带吗? 28:00 杨老师的第一个crush故事:发生在美国自驾途中…… 35:00 龙哥分享crush故事:发生在香港星巴克…… 40:18 王大可分享的crush故事:一个是熟人,还有一个是牙医? 46:32 一些引人入胜的crush故事标题 51:25 crush的感觉就像喝奶茶:让人上瘾、可可爱爱 55:08 Joe哥分享crush故事:发生在机关食堂…… 1:03 杨老师的第二个crush故事:埃及尼罗河游船上,结局有些出乎意料 1:10 女生喜欢什么样的crush 1:13 王大可分享又一个crush精彩故事:发生在车上玩“国王游戏”时…… 1:22 认识一个人的第一面,也许就会知道走向和结局 1:24 crush只是情感中美丽的一种。它的重点是“短暂”,就像火柴短暂热烈的燃烧 1:28 crush 与 love 的区别:美国版知乎Quora的一个高赞解释 🎵【片尾音乐】 杨老师在节目片尾推荐的歌曲Crush - Tessa Violet 因版权原因无法在播客片尾播放,可以点击这里收听 为了配合本期主题,特别更换了另一首片尾曲 Caipirinha in Hawaii - Carmen María 🎬【相关电影】 爱情三部曲:爱在黎明破晓前(Before Sunrise)、爱在日落黄昏时(Before Sunset)、爱在午夜降临前(Before Midnight) 🎙️ 本期特邀嘉宾: * 杨老师:情感生活专栏作家。细微观察生活,犀利反向吐槽。 * 王大可:资深美剧爱好者,前字幕组成员。文字很美,“川普”很重。 🧣喜欢我们节目的听友们,欢迎关注“逗儿瓣酱”同名微博。和主播互动,一起聊聊呗~
任何一种怀旧,都是对现状不满意的某种映射。 5月20日,《乘风破浪的姐姐》(浪姐)第三季更名后上线。出人意料的是,30位姐姐中最先爆火的,是十九年前出道的王心凌。她的热度显然超出了节目组的预期——在总时长211分钟的节目里,她个人镜头不超过3分钟。无心插柳柳成荫,连芒果剪辑师也始料未及,王心凌依旧迅速靠经典唱跳歌曲《爱你》在互联网翻红,成为本期节目最大黑马。 一边是我们在不确定和疲倦的疫情时代中,堪称经典的文艺作品乏善可陈,只能将慰藉寄托于依稀记得的过去,越来越多的人渴望通过一种集体记忆,获得一种舒适的安全感;另一边,短视频平台涌现了大量“王心凌男孩”(多为中年男子)看到王心凌表演时不同反应的视频。他们是王心凌的真粉丝,还是怀旧符号被平台流量利用的“工具人”呢? 我们假装一本正经地聊了聊2022年娱乐圈的现象。至少达成一致的结论是——我们是真的老了!😭 对于现在的娱乐圈,你有啥想一起激情吐槽的,我们评论区见!! 🎙️【本期精彩要点】 2022年,为什么我们怀旧—— > 疲倦的疫情时代,心理能量走低,古早偶像们带给我们安全感 > 优秀文艺作品变少,过去的经典能带给我们心理慰藉 > 有全民基础的王心凌,是综艺节目可遇不可求的“黑马” 如何看待拍摄“爱你”短视频的中年男子们—— > 他们不过是流量资本的“工具人” > 社会认知不平等之怪象:女粉丝追星被群嘲,中年男子“追星”霸道可爱? > 所谓“霸总号召员工打投”,更像蹭热度,他们连真粉可能都不是 作为80后—— > 在“甜心奶奶”的网络狂欢后,我们承认自己老了…… > 怀旧的符号还将更多地被资本转换为财富密码,被流量挖掘 > 前浪VS后浪:我们这一代人心态固化,不懂新潮的追星方式就像不理解我们长辈的“偶像” 特邀嘉宾: * 杨老师:某知名生活类期刊专栏作家,细微观察,精致吐槽 * Leon:生活在香港的北方人,白天理财顾问,晚上综艺开挂 (微信:nonameisok) 🧣感谢喜欢我们节目的听友们~关注“逗儿瓣酱”同名微博,和主播互动,一起聊聊呗~
🎙️ 并不是偶像才有“人设”。作为普通人,在互联网世界和“多元宇宙”中,我们多少也会营设出想让周遭亲戚、朋友和同事看到的那个“自己”。抽烟喝酒加熬夜,也许父母都不知道你的这一面。最悲催的是,你苦心在朋友圈和生活圈经营的一切,除了君子点赞之交,其实没有那么多人真的在意。很多人会说,大家都在用力生活着,谁会关心呢? Joe哥和龙哥互相看到对方的“人设”是什么样?本着撕逼不打脸,中年人不扯头发的原则,双方在本期播客中进行了友好的拉(撕)扯(逼)。在平行时空的多元宇宙里,真想另一个自己正无忧无虑、快乐地、做着最真实的自己。 你有没有特别努力地维持着自己的某种“人设”?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热烈互动起来~ 🧣我们的播客上线半年啦!关注“逗儿瓣酱”同名微博,和主播互动,一起聊聊呗~
🍎 在纽约旅行的九天八夜里,平均每天步数两万,微信步数总计约17.1万步。每次旅行,喜欢在有限的时间里融入到这个城市,走街串巷,乘坐公共交通到达不同目的地,自认为是感受一座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最直接方式。在地铁公交线路纵横交错的“大苹果”,怎么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还有步行的混合方式,在这座充满地标和混杂风格的城市里漫步。 正在美国东部旅行的超哥Joe,终于在纽约完成了“一二三四”的特别时刻。快来收听本期播客,了解这串数字背后有什么有趣好玩的故事… 🎙️【本期精彩要点】 > 博物馆的力量 * 大都会博物馆/MOMA/布鲁克林博物馆/村上隆画廊特展,各有什么亮点和避坑点? * 博物馆陈列着人物雕像,为什么鼻子都破损、断裂? * 大都会博物馆不到闭馆时间就匆忙锁上卫生间原因猜想 > 特别亲历时刻 * 在联合国总部参观,竟然目睹到外交官们的这一幕… * 百年历史的纽约公共图书馆,发生了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 * 真实的华尔街其实长这样… > 走路寻美食 * 在贝果🥯(Bagel)之都的街边店铺推荐 * 味蕾带我回到家乡,旅行收官美食是川菜 > 简单升个华 * 为什么跟团游容易变成“假”旅游:龙哥现身说法 * 旅行的意义——不是陈绮贞,更像是李玟的“刀马旦” * 外在的风景 就是你当下的心情写照 🧣关注“逗儿瓣酱”同名微博,和主播互动,一起聊聊呗~
本期播客是正在美东旅行的超哥和在香港回忆四年前美东旅行的龙哥,跨越12个小时的云旅游特辑~ 为何哈佛铜像的左脚被摸的金光闪闪?波士顿龙虾为什么比加拿大龙虾认可度高,背后真相是什么?伯克利音乐学院居然在波士顿?哈佛学生凌晨也在图书馆学习的毒鸡汤是谁制造的?为什么不是校友的游客喜欢购买价格昂贵的名校卫衣?波士顿的火车上遇到了什么奇葩事?本期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波士顿,了解这个五月中旬还能看到樱花和红枫的学术之都。 下期我们会接着聊首都华盛顿特区和纽约的见闻。 欢迎关注“逗儿瓣酱”同名微博,旅行见闻和花絮,录制背后的趣事也会不定期在这里分享哦。
一个35+的人,怎么才能装作,从来没有被生活折磨过。我们彷佛站在了生活的又一个十字路口,对过往感慨,对未来迷惘。每个人都恐惧衰老,但衰老不可避免。每个人都渴望青春,我们已经无可挽回的失去了它。35岁之前,我们都听过一些道理,比如欲望让人愚蠢,所有选择都有代价。但我们依旧没有完美地过好那段青春岁月。 这期闲聊时,龙哥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超哥正在家办公。两个人云淡风轻的吐槽了生活,吐槽了疫情,但依旧在寻找向上的力量(还有彩票中奖)。 欢迎收听“逗儿瓣酱”。 🎙️ 关注“逗儿瓣酱” 微博 了解播客精彩话题 还会有不定期粉丝福利哦~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