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49|夜谈|与达尔文同游南美-美洲狮肉、加拉帕格斯、200年前的霍乱与现下的病毒

南美、进化论、霍乱和新冠,从19世纪的壮游看当下生活。 自1831年12月始,达尔文登上了英国海军舰艇小猎犬号,开始了为期5年的科学考察之旅。这五年间,他们4次横渡大西洋,探访了南美洲大陆及东西岸的岛屿,也深入到太平洋和印度洋,并对沿途的生物、地质现象、风土人情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思想,正是在这一次“壮游”中孕育产生的。这次航海,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航海考察之一。在Online College网站列出的有史以来最棒的50位科学(科普)作家及其名单中,达尔文撰写的《小猎犬号航海记》名列其中。 本期,我们请到了《小猎犬号航海记》(插图全译版)中文版的译者、生物学家陈红老师一起聊聊达尔文的这次壮游,19世纪科技大发展的动力是什么?达尔文的两大旅行“工具”是什么?出身于宗教家庭的达尔文为何能打破神创论而提出进化论?进化论受到的科学挑战又是什么?此外,我们也将追随达尔文的脚步,在南美大陆上“观察”美洲狮、原驼、火地岛居民......陈老师也将分享她在加拉帕格斯上的旅行发现。最后,专门研究基因和环境对人类疾病影响的陈老师,也谈到了达尔文壮游时期所经历的那场大霍乱,200年后,我们到底该怎样看待新冠病毒?是做好长期共存的准备?还是?以上问题,您都将在本期节目里找到答案。 |故事节点| 04:24 达尔文和19世纪科学大发展的原因 14:21 达尔文壮游的两个“工具” 22:02 加拉帕格斯的朝圣之旅 25:09 自然选择vs人工选择,孤独的乔治的后代们 28:40 美洲狮的肉、动保概念的兴起和瓦尔登湖 32:55 200年前的霍乱、新冠病毒和红皇后假说 41:13 我本善良vs种族优越感,多面的的达尔文 46:00 神创论vs进化论,达尔文的“不可知” 51:13 进化论遇到的科学挑战 59:15 好奇的原驼、火地岛居民和神秘医术 |壮游者| 陈红: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后赴美国休斯顿贝勒医学院攻读分子遗传学,并获博士学位,专业研究领域为基因和环境对人类疾病的影响。目前供职于制药公司,从事药物开发工作。书评和科普文章散见于《新知》、《书城》、《知识分子》和“果壳网”等,译著有《小猎犬号航海记》和《秘密生活》。 |主播| Yang:走过不少达尔文走过的路、但看到极少达尔文看到的门道的男子。 |所涉书目| 《小猎犬号航海记》作者:查尔斯·达尔文 《马来群岛》作者: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 《海底两万里》作者:儒勒·凡尔纳 《神秘岛》 作者:儒勒·凡尔纳 《80天环游地球》儒勒·凡尔纳 《瓦尔登湖》作者:亨利·戴维·梭罗 《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作者:刘易斯·卡罗尔 ◻︎《小猎犬号航海记》(插图全译版)在各大图书网店均可购买。 ◻︎“壮游者”将在节目上线后第二天在微信听友群(添加13436929952)和新浪微博(关注:壮游者-杨)中各做一次抽奖活动,幸运听众将获得一本价值198元的《小猎犬号航海记》,敬请参与。

66分钟
1k+
4年前

Vol.48|日本|祭中看神,心中看鬼 - 花火、萌妖、灵异事件和古事记里的东瀛

日本的“祭”有哪些特点?什么由来?为何盛产灵异故事?妖怪又为什么这么萌?在这里,品味日本。 本期我们将再次领略日本文化和风景。在第45期节目中,久居日本的酒徒还有Jolin,用街头巷尾最平常的居酒屋这个角度,切入日本,通过食物和人的关系,带我们了解了日本社会的一个碎片。本期,Jolin再次做客壮游者,这次,她将从日本大受游客欢迎的“祭”开始,带领我们从《古事记》里的神话、神道教的形成去了解“祭”以及“天皇”等的由来和特点;免不了要聊到日本的日常迷信、都市传说和灵异地点,我们也分享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灵异事件(别怕,本期的“裂口女”、“如月车站”以及专门送给网络喷子的“背后的黑影”等故事都属于轻度恐怖);在这些故事中,你也能了解到为什么日本文化中对“美丽且短暂”的事物着迷,为什么连妖怪都那么萌...希望这一期节目能给你打开看日本的另一扇窗子。你准备好了么?戴上耳机,我们开始吧。 |壮游者| Jolin:旅日多年,全方位喜爱各类日本文化,尤其热爱舞台剧;灵异故事爱好者;喜欢旅行时挖掘小众美酒、美食、美景。 |主播| Yang:一身正气,百鬼不侵,但又怕听灵异故事的男子。 |故事节点| 03:30 日本的“祭”是什么? 08:43 花火、拔河、裸祭,宗教还是娱乐? 13:02 《古事记》中的天皇如何诞生? 24:06 “祭”是怎样从神话中产生的? 26:08 “美丽且短暂”的审美从何而来? 39:53 都市传说:裂口女和如月车站 46:23 灵异地点:户山公园、东京塔和青木原树海 50:54 三木住持怪谈:背后的黑影 56:57 Jolin经历的灵异事件 69:26 “妖怪”的艺术表现和萌文化 |所涉书目| 《古事记》作者:太安万侣 《别跟我说你懂日本》 作者:王东 《金枝》作者:弗雷泽 |嘉宾推荐| 电视剧:妖怪合租屋、妖怪人间贝姆、百鬼夜行抄 综艺:真实存在的恐怖故事、世界奇妙物语、过份的都市传说 请您关注"壮游者"公众号,更多图文将在公号里呈现;也可微信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也可通过公号直接赞助,或者通过“爱发电”平台选择不同档位赞助并完成价值交换。谢谢。

79分钟
3k+
4年前

Vol.47|夜谈| 怎不忆少年逍遥游 - 春游、离家出走、呼唤外星人和江南行的“复仇”

在北京房山区大石河畔,我和女朋友贝贝席地而坐,和着蝉鸣,即兴录制了这期热别的节目。我们聊了聊小时候的“旅行”——春游、方便面、茶叶蛋和火腿肠;也聊了聊离家出走的经历,一个要去呼唤外星人,一个要去少林寺;我们也聊了聊被父母带出去看世界的经历、他们的伴手礼。在我们成年后,也会带着父母出行,那是一种回馈,也是一种“反向教育”。于我,带父母出游更是一种最佳的交流方式,也是对不再严厉的父亲、对少年压抑的一种“复仇”。 这是一期即兴节目,内容也不同于以往“壮游者”以旅行见闻和经历为主的风格;录制地点在北京房山区大石河畔,您能听到树上的蝉鸣、马路上的车声和不远处游泳的小孩子们的喧闹。如果您介意音质,请您放弃本期节目。如果您不介意,请戴上耳机,调节好音量,让我们回到内心深处的记忆,像少年时那样,坐在一颗柳树下,听着盛夏的蝉鸣,看着河流蜿蜒而去,闻着草地散发的香,聊聊那些可有可无的事儿。 请您关注"壮游者"公众号,更多图文将在公号里呈现;也可微信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也可通过公号直接赞助,或者通过“爱发电”平台选择不同档位赞助并完成价值交换。谢谢。

55分钟
99+
4年前

Vol.46|读书| 你看到的山川带字幕吗? 【西夏酒馆X壮游者】联合制作

与年读500+本书的伊夏,聊聊与旅行有关的书籍。 本期是“西夏电台X壮游者”的串台节目,我们的目的地是“书架”,也是更自由、更广阔的世界。 因为疫情,这半年间,竟然成为我近20年来单位时间读书最多的时候,也重新找到了读书的乐趣。因为不能自由出行,只能在书架上神游世界——这很过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心所欲,可以对话古今。甚至,不用承受舟车劳顿。 所以,我和伊夏从原点、作家、异文化、文理科、人类学视角和逆旅行等几个角度,各自分享了自己喜欢的书籍以及书里的小故事。请你戴上耳机,和我们一起听听这些书以及故事,也许,我们有共鸣之处。 |壮游者| 伊夏:传说中没有感情的读书AI,实际是把书和书店当作情人的热情白羊女。主业编辑,业余写书评。“西夏酒馆”电台主播。 伊夏的书单 《309暗室》著:郑渊洁 开启童年探索世界的欲望。从家里的橱柜里推门而入“异世界”的奇想之旅。中国版的《纳尼亚传奇》。 《幻影号》著:郑渊洁 “坏孩子”皮皮鲁的“公路旅行手记”。一路英雄救美惩恶扬善自我成长。 《西游记》著:吴承恩 四大名著中最接近“游记”的一部。有“旅伴”,有“坎坷”,还要求取某种“真经”。从东土大唐到印度的亚洲之旅。 《窥视XX》(系列)著:妹尾河童 出身舞台设计师的游记作家,巨细靡遗描绘遇到的各地建筑内部,灵活生动展现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 《老巴塔哥尼亚快车》著:保罗·索鲁 重点在于“乘着列车前行”,而非穷举干货知识。“湿货”或曰“混沌派”游记的代表作家。 《苦雨之地》著:吴明益 小说也可以提供旅行灵感吗?吴明益对“聋人”和“听人”;“岛国”和“海国”的思辨,让我们重新审视熟视无睹的路遇所见。 《香港重庆大厦》著:麦高登 “低端全球化”不“低端”。你以异色看待别人的生活,别人也会回敬你审视的眼神。 《土星之环》著:温弗里德 · 塞巴尔德 一场英格兰东海岸的徒步旅行,却在作者脑内激发出如同环绕土星的各种陨石碎屑般的博物知识。贯通东西方,知晓古今事,“想象”出的游记,比实际走过的路更壮丽。 《鱼翅与花椒》著:扶霞 从食物切入的“逆旅行”,外国人看中国的新视角。活色生香中,西南地区的文化细节纤毫毕现。 |主播| Yang:疫情期间,重新找回读书乐趣的男子。 Yang的书单 《旅行的艺术》 著:阿兰·德波顿 德波顿随手拈来,将一个个旅行的概念给拆开、结构。我在这里找到了很多共鸣。 《神秘岛》著:儒勒·凡尔纳 《鲁滨逊漂流记》著:丹尼尔·笛福 小时候,我想去看看世界的欲望就是被这些故事——里的“野味”给激发出来的。 《寻路中国》著:彼得·海斯勒 对我来说,这是旅行文学的写作范本。 《从大都到上都》著:罗新 对我来说,这是中文旅行文学的写作范本。 《Lonely Planet的故事-当我们旅行》著:托尼·惠勒 莫琳·惠勒 LP创始人夫妇的自传,有着每一个旅行者都应该读一读的故事。 《土摩托看世界》 《行走在世界之巅》著:袁越 理科生是如何看世界的?他的游记作品像科学论文一样充满干货。 《天真的人类学家》著:奈杰尔·巴利 我看的第一本关于人类学的作品,也是一本可以当做小说读的田野调查。 《小猎犬号航海记》著:查尔斯·达尔文 译:陈红 达尔文的“壮游”全纪录,一本可以传家的博物学读物。 《厨房机密档案》著:安东尼·波登 《未知之旅》(纪录片)主持人:安东尼·波登 我最崇敬的美食+旅行节目主持人安东尼·波登的成名作。在他的旅程中,世界各地的食物只是他认识世界的线索。 《食物语言学》著:任韶堂 一场食物的考古历程,用词源学的工具,完成了书面上的美食旅行。 《再会,老北京》著:迈克尔·麦尔 讲述了前门地区在2008年之前的胡同拆迁改造过程,迈克尔·麦尔用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讲述了故事。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著:丹尼尔·查莫维茨 这本书主要写部分植物会看、会闻、会触摸、有记忆、能定位。它提醒我在旅行时,不要忽略这些不会说话,但依然可以和我们交流的生命。 请您关注"壮游者"公众号,更多图文将在公号里呈现;也可微信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也可通过公号直接赞助,或者通过“爱发电”平台选择不同档位赞助并完成价值交换。谢谢。

91分钟
1k+
4年前

Vol.45 |日本| 到居酒屋喝场梯子酒

居酒屋如何产生?如何融入?吃喝什么?在这里,发现日本。 本期我们将走进日本的居酒屋,之所以选择这个话题,是因为我看了一篇澳大利亚记者的文章,文章说:东京的高级餐馆可能吸引了米其林的注意,但它们可不是日本饮食文化的中流砥柱。在传统的居酒屋中,比在高档寿司吧或怀石料理餐厅中,发现日本人的可能性更高。 在中国也同样如此——在街头串吧、小饭馆里飘荡的人和食物,由他们组成的人间气息,可能是最接近中国社会本质的。 所以,我们就将通过居酒屋,来发现一下我们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国和它们的人民。 久居日本的酒徒和Jolin,将会分享关于居酒屋的点点滴滴,如何判断是个人店还是连锁店?如何融入居酒屋氛围?该怎么点菜?日本人的酒桌文化是什么?居酒屋对女性友好么?以上问题,您都将在本期节目中听到答案。 |故事节点| 04:42 前菜:如何判别黑帮人士? 07:00 居酒屋是怎么出现的? 13:29 居酒屋的5特征是什么? 15:23 居酒屋该如何分类? 16:24 创新菜:泡菜生鱼片 20:13 打手势、点酒...外国人初入居酒屋须知 24:09 居酒屋菜单上有什么食物? 26:14 主播心声:我没吃过的可乐饼到底是什么? 28:02 Jolin推荐:梅水晶、盐辛、柚子醋浸安康鱼肝 32:45 乡土料理的内核是什么? 38:57 他们为什么去居酒屋? 41:09 日本人的酒桌文化和我们一样么 44:42 居酒屋对女性友好么? 53:51 居酒屋的匠人精神何在? |壮游者| 酒徒在酒途:旅日将近20年的华人。留学时曾在银座,新宿的居酒屋打过工,爱喝爱玩的日本老司机,善于挖掘一些隐藏于都市繁华中的小店。 Jolin:全方位喜爱各类日本文化,尤其热爱舞台剧。曾在传说中的歌舞伎町里的日料店打过工,每天穿着和服穿梭在前来用餐的牛郎,黑社会,以及一般人士之间,受益习得日本传统待客之道。喜欢旅行时挖掘小众美酒、美食、美景。 |主播| Yang:在东京待过一周但连碗街头拉面都没吃上的男子。 |嘉宾推荐| 电视剧:《和歌子的梯子酒》 电视剧:《喜欢吃拉面的小泉同学》 综艺:《地方线路巴士换乘之旅》 综艺:《中途下车》 请您关注"壮游者"公众号,本期更多图文将在公号里呈现;也可微信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也可通过公号直接赞助,或者通过“爱发电”平台选择不同档位赞助并完成价值交换。谢谢。

62分钟
3k+
4年前

Vol.44 |美国| 华盛顿特区凭什么特-馆藏、野心、开放听证会和地下的白宫

这里为什么叫特区?它特在哪里?这里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这里有什么特有意思的人?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这里虽然贵为一国之都,但在很多游客心里,并不是一个值得多停留几日的地方,完全不像北京,一周都逛不完。大家会认为,美国首都嘛,不过是一个政治型的城市,来这里看看白宫、国会广场、靠近一下权利中心,拍个照,打个卡就可以走了。事实上,这座城市可供探索的地方,远远不止这些。首先,像美国历史上的许多决定一样,华盛顿特区这座城市,之所以选择在这个位置,就是一种妥协,也经过了各方权利的交锋和制衡,所以,留下了很多历史痕迹,这些痕迹散落在城市各处,也分布在众多世界级的博物馆和图书馆里,这些,都值得我们慢慢去观看。其次,华盛顿特区有着众多的驻外使馆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城市,这就让这里的气质有别于其他的美国城市,国际化的视野、饮食和娱乐等等,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与众不同,特别有故事性。最后一点也很有意思,在这个城市有很多开放性的机构和论坛,即便作为普通游客,也可以进去听一 听国际级的专家以及政坛人物是如何讨论世界大事的。所以,我们去华盛顿DC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的这个城市的精神内核,也可以让我们多一个角度去了解美国这个国家。 本期的壮游者是老朋友宾爽。此外,还请到了华盛顿特区旅游局的曲梦菲来做我们城市漫步部分的领队。 |故事节点| 08:30 华盛顿、特区和南北战争,一个首都的建立! 13:18 特区人只交税但没政治权力? 18:04 14街和城市复兴计划 20:22 在DC如何判别餐厅的好坏? 25:44 DC城市漫步-国家广场 国会山、白宫和隐秘的角落 领队:曲梦菲(美) 45:28 BLM和街头游行文化 52:50 社交、野心和对游客开放的听证会 60:19 我的精神导师:攀岩大师、骑驴旅行者和他的爱情 73:37 智库就像一所开放大学 |壮游者| 宾爽:金融从业者。曾在华盛顿特区生活七年。期间于人权组织、世界银行等工作过。 |城市漫步领队| Taylor Malcolm:华盛顿特区旅游局亚洲区销售经理。中文名“曲梦菲”,曾在中国生活过四年多。 |主播| Yang:在华盛顿特区最爱钻博物馆的男子。 请您关注"壮游者"公众号,本期城市漫游部分的详尽图文(包括地图)将在公号里呈现;也可微信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也可通过公号直接赞助,或者通过“爱发电”平台选择不同档位赞助并完成价值交换。谢谢。

79分钟
1k+
4年前

Vol.43 |阿根廷| 布宜诺斯艾利斯(下)- 黑市、足球、疯狂糖果盒子和哭泣的贝隆夫人

在上一期,“壮游者”国际关系咨询顾问、曾在阿根廷旅居一年半的刘唯玮,带着我们漫步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并从食物和探戈的角度去领略它的风姿。 在本期,唯玮和我会带您来到BA的博卡区,探访一下探戈的发源地,这种舞蹈如何由底层人民的的娱乐变成了高雅活动?《一步之遥》(节目主题曲)有什么样的背后故事?最重要的是,博卡是著名的足球俱乐部博卡青年队的主场“糖果盒子”所在地,阿根廷人对足球有多狂热?为什么世界杯成了全民节日?深谙阿根廷文化的西班牙作家如何“吐槽”这里的人民?最后,会通过在阿根廷犹如地下党接头般的换钱的经历,以及著名的贝隆夫人——你一定听过《阿根廷,别为我哭泣》——来聊一聊这个国家是如何从当初的经济强国,走到现在的麻烦中的。好了,您准备好了么,我们继续出发了。 |故事节点| 02:57 探戈是如何诞生的? 10:04 《一步之遥》的悲伤 13:43 疯狂的BA同城德比 20:31 一位西班牙作家对阿根廷人的吐槽 30:08 黑市换钱?地下党接头? 33:00 到乌拉圭去,跨国取现 38:03 失败的货币和奇怪的理财产品 42:55 军变、民粹...阿根廷怎么了? 49:06 谁是贝隆夫人? 57:50 “文明”的乞讨方式 60:06 此间并无“富二代” 64:58 上街乎?狂欢乎? |壮游者| 刘唯玮:国际关系咨询顾问,常驻中东;前联合国新闻部员工;公众号“牡蛎小姐”主理人。 |主播| Yang:一个不爱足球但在BA又重新认识足球的男子。 请您关注"壮游者"公众号,本期更详尽图文(包括地图和视频)将在公号里呈现;也可微信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

68分钟
2k+
4年前

Vol.42 |阿根廷| 布宜诺斯艾利斯(上)- 对跖点、烤牛肉、中国人超市和探戈识男人

本期我们请到了壮游者的老朋友、国际关系咨询顾问唯玮,她曾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简称BA)工作和生活过一年半时间。阿根廷作为中国的对跖点,是离我们最远的地方。在本期,唯玮将伴着您走进这座南美巴黎,我们会在街头巷尾漫步,听听这里的历史;也将走进阿根廷人的厨房,了解下为什么他们被称为“说西班牙语的意大利人”;我们也会深入街头的烤肉店,伴着青酱汁和马黛茶,大吃一顿烤肉拼盘,来自潘帕斯草原的牛肉为什么好吃?高晓松在《晓说》里提到的马蹄烤肉是真的么?这些问题都将在节目里给出答案。当然,作为阿根廷的文化标志,探戈不能不体验一下,阿根廷探戈的特点是什么?如何以探戈识男人?在上集,您会对BA这个城市有一个深入“腹”地的了解,在下集,继续精彩。 |壮游者| 刘唯玮:国际关系咨询顾问,常驻中东;前联合国新闻部员工;公众号“牡蛎小姐”主理人。 |主播| Yang: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落地,就钻进夜幕找烤肉店的男子。 |故事节点| 06:38 什么是对跖(zhí)点? 08:06 “祖上也阔过”的BA 13:10 总统府、国会广场、女人桥...BA漫游指南 24:05 贝隆夫人长眠之地和对着公墓吃喝? 31:16 闪开,让我们赞美阿根廷牛肉 39:29 高晓松说的“马蹄烤肉”到底存在么? 41:14 阿根廷的牛肉为什么好吃? 46:55 从阿根廷人的厨房了解意大利? 54:27 BA的小超市为什么都是中国人开的? 59:23 推手和男性主义的阿根廷探戈 65:01 闻香识女人和跳探戈识男人 68:11 “老龄化”的探戈传统 |图赏| 请您关注"壮游者"公众号,本期更详尽图文(包括地图)将在公号里呈现;也可微信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

74分钟
3k+
4年前

Vol.41 |印度| 仁爱之家的八天 - 爱、死亡、特雷萨修女和唤醒的加尔各答

在2013年,我(Yang)有过一次横穿中东到达非洲的长途旅行,第一站就就是印度的加尔各答。在出发前,我就知道加尔各答有一个在背包客中非常有名气的机构叫仁爱之家,这里,就是由曾在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特雷萨修女创办的,专门收留、照顾病残的儿童和生病的孤寡老人,并给一些垂死之人以临终关怀。 之所以知道这里,是因为一本书,这本书据说曾推动了中国“间隔年”旅行的热潮,书名叫《迟到的间隔年》,作者孙东纯记录了在加尔各答垂死之家做义工旅行的一段经历。那之后,就能在网上看到很多中国旅行者去那里做义工的记录文字。说真的,我当时是动了一点念头,想去体验一下。但是,我也认真地衡量了心理承受能力——怕自己受不了“死亡的气息”,最终还是没去。 我不能说这是遗憾,因为至今我对病痛和生死还存在终极疑惑,也还在寻找着能平和看待它们的答案。后来,我通过其他方式填补了义工旅行的空缺。但是,我对加尔各答的仁爱之家依然有一些好奇。刚好在壮游者的听众群里,看到了本期的分享嘉宾世博,他出于改变旅行方式、了解特雷萨和泰戈尔以及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生死这三个原因,选择去印度旅行,在加尔各答的仁爱之家做了8天义工,虽然时间并不长,但这段义工经历,对他接下来的间隔年旅行和现在的生活都有一定影响。所以,我们就决定做一期节目出来。 我倆聊了聊他做义工的经历,也聊聊了那里的人。如何申请成为义工?义工需要做些什么?照顾脑瘫儿童和垂死之人的挑战是什么?特雷萨修女的另一面是什么?加尔各答如何从享乐之城变成垂死之城?以及,世博在旅行中经历过什么危险时刻,他又在这趟旅行中找到关于生死的答案了么?以上问题,您都会在本期节目中找到答案。也希望我们谈及的话题,能让您也有一些感触。 |故事节点| 05:40 我为什么要去印度? 12:55 我准备了3公斤的高热量食物 25:50 加尔各答为什么从享乐之城变成垂死之城? 28:20 特雷萨修女和仁爱之家的诞生 31:02 如何申请在仁爱之家做义工? 34:26 “大鸭蛋”里的工作和这儿的孩子们 40:06 垂死之家和“死亡的气息” 45:40 五湖四海的义工为何而来? 50:30 义工旅行值得尝试吗? 52:16 诈捐?特雷萨修女的另一面? 60:47 关于生死,你找到答案了么? 67:28 躲过了一次枪击事件 71:37 泰戈尔故居和泰戈尔的诗 |壮游者| 世博:东北人,2016年辞去工作,进行了2年“迟到的间隔年”旅行,浪迹大西北、东南亚和南亚。最后在澳洲打工旅行,做过仓库搬运、后厨,虾厂饲养员,建筑工地瓦工,大堡礁水下摄影师等。个人公号“十万公里回家路”。 |主播| Yang:看到第一眼加尔各答就被震住了的男子。 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请您关注"壮游者"公众号,本期更详尽图文将在公号里呈现;也可微信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

78分钟
2k+
4年前

Vol.40|南极|北京号开往罗斯海- 99天、疫情、咆哮西风带和彩色的南极

“壮游者”的老朋友申剑,在2020年1月16日,跟随中国首艘民间南极科考船“北京海洋领导者”号赴南极罗斯海进行科考。这首船的拥有者是中国首个网络自制户外真人秀《侣行》的主角张新宇和梁红夫妇。这是一艘长80.70米、宽17.22米的破冰船,有1900吨的载重量。船上除了船员、拍摄组和志愿者外,还招募了一批相关的科研人员组成科学组,申剑就是其中一员,他主要研究微塑料对海洋的污染问题。他们从舟山出发,先向东,再向南,他们冒着大陆有疫情而无法靠岸补给的风险,穿越令人生畏的咆哮西风带,最终抵达南极的罗斯海。存在于头脑中的想象和眼前的现实,让申剑完成了对这片大陆新的考量——这里不只是白色的世界,而是彩色的;这里有嶙峋的山;这里有可以和人类和谐共处的动物;这里也有着关于高温和污染的“谎言”......最终,历时99天,15126海里,他们才在天津港检疫合格后上岸,完成了这次中国民间南极科考的壮游。 |故事节点| 04:20 为什么要去南极? 09:08 我们的破冰船什么样? 14:07 穿越咆哮西风带是什么体验? 18:48 为什么机舱老大叫“老轨”? 24:51 陆上有疫,我们想了几个可能性 29:19 船上的“硬”通货是什么? 32:26 南极为什么是彩色的? 36:18 人和动物最和谐的大陆 41:11 污染?高温?哗众取宠! 49:16 外海飘荡,终于能回家了 |壮游者| 申剑:PADI开放水域水肺潜水教练、ERDI国际公共安全潜水员、PADI珊瑚礁保育专长教练、上海亿角鲸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 |主播| Yang:一出海就晕船的小可怜。 |编后| 在本期节目里,除了航海生活和南极见闻,我感兴趣的,还有一个点——一些媒体宣扬“南极气温达到20°”,以此来作为全球气候变暖、呼吁环境保护的佐证。但是,申剑在节目中也指出,这是一个断章取义的不负责任的说法,因为测出这个温度的地点已经在南极大陆的最边缘的地带,在夏季,出现这种温度实属正常。 无独有偶,在上一期关于北极的分享《我们村儿的日常》中,分享人宝哥也提到了那张著名的瘦骨嶙峋的北极熊找食物的照片,被部分媒体强行解读为北极熊生存环境恶劣。当然,分享人在实地看到的情况,并不是如此;最起码,这张照片与生存环境好坏并没有直接关系。 我就想,这种“谎言”或者说是“被截取过的不完全信息”,被媒体放大并流传,以此来唤起民众的环保之心。那这种行为,到底是属于正义之举呢?还是欺世盗名呢?我觉得这是个有趣的思考和话题,如果您有兴趣,可以在评论区写下您的想法。 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如果您使用的是苹果播客客户端,请给壮游者打个5星好评,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最后,请您关注"壮游者"公众号,本期相关图文全部将在公号里呈现,也可微信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谢谢!

54分钟
1k+
4年前

Vol.39|北极| 我们村儿的日常- 狩猎、吃生肉、狭路熊逢和因纽特人的传统

宝哥零距离拍摄到的北极熊照片 本期“壮游者”依然是颇具传奇性的宝哥。宝哥在2019年9月份给壮游者做过两期的《家在阿拉斯加》的分享,非常受欢迎。书接上回,宝哥和女儿晓清在阿拉斯加度过三年夏季后,继续北上,又在加拿大怒纳武特地区的北极湾村,连续和因纽特人度过了五个夏季,在那里,他们有了自己的“家人”和“兄弟姐妹”,大家生活在一起,去感受极北之地的苦和乐,他们见识了世界上最恐怖的动物——北极蚊子;也见识了壮观的驯鹿大迁徙;他们也和家人一起猎捕北极熊、海豹、独角鲸...也一起遵循因纽特人的传统——吃生肉。宝哥讲述了因努特人的日常生活和古老传统,也见证了现代文明如何在影响着这个叫“北极湾”的村子......更多值得聆听和思索的内容,尽在本期节目。 |故事节点| 04′00″ 什么是因纽特人? 06′46″ 为什么不是“爱斯基摩人”? 12′44″ 我们村叫“北极湾” 18′44″ 因纽特人的家什么样? 23′54″ 外来文化和因纽特的传统 33′55″ 村里人的宴客之道 41′10″ 我的因纽特兄弟在北京 42′35″ 我们的主食就是生肉 52′13″ 这里可爱的动物,也是猎物。 58′12″ 好猎取的北极熊 61′22″ 世界上最恐怖的动物:北极蚊子 65′15″ 上野厕,和北极熊狭路相逢 71′00″ 熊口逃生的神奇猎人 85′21″ 拍下那张瘦熊的摄影师,成了因纽特人的叛徒 94′26″ 胆大+运气,我拍到了一张前无古人的照片 |壮游者| 宝哥:武林中人、《少林寺》里某位棍僧、散打格斗教练、职业经理人...一个信奉丛林法则又在极北之地和无人区里找到平和的人。 |主播| Yang:越来越渴望有一次荒野旅行的男子。 |编后| 在对本期节目做后期剪辑时,我曾犹豫过,是不是要在片头放上一些“友善的警告”,比如:本期节目会有吃生肉、狩猎动物等可能令人不适的描述,请您慎重收听等等。 但是,我想了想,我们每天都在摄取的肉类,无论他是养殖还是猎取,看起来,并不比因纽特人狩猎后吃生肉更“高尚”——甚至,“高尚”这个词都应该有个双引号。对生活在自然界、依附于自然界、并成为食物链中一环的人类来说,这不是挺正常的一件事么?只不过,出于道德和生态动机,我们积极推行“动物保护”,这是非常好的。而在节目中也讲了,在北极湾的因纽特人,狩猎也是遵循政府的科学指导和传统的双重约束,并不是滥猎滥捕,而在他们的传统中,也有对自然、对其他生物的尊重的一面。 另外,关于这种狩猎文化,我觉得吧,它就像我们人类图书馆里的一本古书,记载了我们人类如何到来又如何生存的过程,而且是活的记录,一旦没有了,就再也看不到了,那才是全人类的损失。 所以,如果这期节目能够让你我坦率地面对自然、面对人性,面对欲望也面对道德,并认真地去思考这件事,那就达到目的了。如果您还愿意跟我们去讨论一下,发表有见地的见解,那就再好不过了。 好了,如果您觉得本期节目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就麻烦转发一下,也欢迎您订阅和留言评论,如果您使用苹果播客客户端,请给壮游者打个五星并留下评论,这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最后,请您关注"壮游者"公众号,本期相关图文全部将在公号里呈现,也可微信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此外,也可在公号里搜索《北极春猎》,来听听宝哥的女儿晓清从另一个角度讲述的北极。 谢谢!

108分钟
2k+
4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